山西煤老板 车晓:留隍风俗雅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3:51:45

伴嫁“三宝”

        留隍嫁“走仔”,除嫁妆多少、大细、体面按各人能力各自筹办外,出嫁当日必备带有竹头有根须的中绿竹、双头贴上大红纸,穿担红椅仔、红脚桶(浴盆)称为伴嫁“三宝”。
        绿竹,新婚第三天,新娘开始下园劳动,称“开园”日,亲手把绿竹种在屋后,落地生根,意说传宗接代像绿竹一样节节高、兴旺发达。红椅仔、红脚桶意说进喜纳吉、早生贵子,供新娘产月,人坐红椅仔于脚桶边为婴儿洗浴方便,又便利产妇平日的坐立,有益恢复心身健康,故称“三宝”。

刣輪猪

        留隍农村有史以来有着“刣輪猪”的风俗,每年十月收大冬后,各家各户在忙里忙外做好送神、迎神、“拜阿公”、迎新春的准备工作中,都会自觉、自愿按各户春节用肉多少自由组合“輪猪组”,一般以四户为宜,集资到猪场选购中猪作为“輪猪”,捻号从一号轮流一圩(即三日)为周而复始对“輪猪”进行饲养。由于这时各户粮食、杂粮较为充足,轮到饲养日者都以最好饲料、做到“输人不愿输阵”对“輪猪”进行精心饲养,千方百计让这头猪猛食、猛大。到了大年廿九日,这时便可听到“刣輪猪”的猪叫声,看到各家各户欢头喜笑用大篮装着配搭分明的“輪猪肉”带回家中作自产自销的过年食用肉,其乐无穷。

留隍门神的由来

        留隍与全国各地一样,从宫庙、姓氏祠门都画有秦琼、迟尉恭的相作为看守门户,故称为门神。
        相传唐朝(627—642年)太宗因病缠身,整夜不得入睡,御医就诊也旺然,甚至终日见到室内鬼魅活动,太宗终日不得安宁。
        当时朝中有大将秦琼、迟尉恭其形浓眉胡鬓耸生虎威十足,开口如雷,人见人畏,鬼见鬼怕,太宗即令入宫站于门口左右,日夜看守,说也奇怪鬼魅再也不敢入室惊动太岁,但一经离开鬼魅又至,闹得太宗不知如何是好,也感觉长期看守下去不是办法,因此请来画师把二大将形象画栓大门左右,当晚鬼魅不敢入袭宫室,太宗平安无恙,甜甜入梦乡。早朝精神抖擞,文武百官互为传闻。先是朝庭门户你画我画,传至平民百姓也照样画葫芦,以求平安。留隍门神也因此而画了出来!时至今日,留隍的门神到了春节前,家家户户都到街上买回印在红纸上的门神与春联一同贴上,大门口再挂上一对红绸灯笼,增添了节日气氛。

苗竹笋

          留隍为“绿竹之乡”,名不虚传,其出产的麻竹笋、桂花笋、筠竹笋、泥竹笋等,其美味均胜于福建、浙江所产。皆因土质、气温之异。笋在春夏出土者有麻竹笋、桂竹笋等,冬天出土者唯有苗竹笋,也称冬笋。唐人有诗赞曰:“稚子脱锦绷骈头,玉香滑维子即笋。”
          留隍人採冬笋有着丰富的经验。每到入冬,採农进入竹林,看到竹尾正垂方向的周围不到半米地面上的裂痕,便在裂痕处用锄一掘,可掘出破土未出的冬笋。故苗竹冬笋又得美称“竹萌笋”、“竹胎笋”。过去有人称:“留隍冬笋,食萌食胎食玉香,滑润苏甜又无渣。”

潮式纸伞

          昔时雨伞都是用竹支作成圆形,又可收缩为一把骨架;用纸糊在上面,涂上桐油作伞面,故称纸伞。
          留隍人传统以来都用“潮州雨伞”。它张开面积大,挡雨遮日效果好,收起来整齐紧缩,携带方便,深受欢迎。有句弹词:“去时草鞋共雨伞,归来白马挂金鞍”。意说雨伞与草鞋是远行赴考,外出谋生离不开的日常用具。

稻草做的草鞋

          留隍农村到处有的是稻草,用稻草编织成草鞋也成为家常便饭。远道步行,上山砍柴采薪,除必备的“尖担、葵笠”,脚穿草鞋是不可缺的。
          草鞋只有鞋底没有鞋壁,穿时只要用带仔穿过鞋底前端事先织好的鞋鼻,套过两边的鞋耳和后跟翘起的跟端,把带拉紧,贴着脚跟便可方便走路。草鞋有散热功效,可保护脚底勿受外伤。又有一说草鞋能驱邪,鬼怪最怕草鞋,这也难怪戏台上演驱鬼时演员也穿上草鞋。

实用的摇篮

          留隍受客家习俗的影响,婴儿出生前,外婆家都会购来用竹篾编织成的长一米二十公分,宽五十公分左右的船形摇篮,送到产妇家中以作催生报喜。用时摇篮系着四条摇篮绳,套上木钩,以挂在横悬在墙上的对角竹杆作弹簧。只要大人把手拉着篮绳上下轻轻晃动,孩子便可在上下晃动的摇篮中受到催眠而甜睡。摇篮睡过的男孩越多,越说明“财丁兴旺”,即使用破了也补了再用;如果睡过出息孩子,摇篮就成为传家宝,村里人也视之为“吉祥富贵”珍品,只要主人尚未用着都会登门求借,希望摇出好头彩。交回摇篮时得封个红包给主人,以表谢意。

泊鱼

        留隍人有句俗语:“雨落落,阿兄去落泊。”说的是人们在山村溪涧韩江河边倒旋流速慢的水深处,用不同方法捕鱼。因捕鱼一般都在雨季进行,故有“泊”的说法。
        泊鱼有二种方法:一是选择下雨期间山坑水猛涨有明显水流落差的地方,雨前先用坑中石块堆筑成只有一处落水孔,然后用中竹条编织成有一定间隙可以透水又不会让鱼逃脱的竹排。一头紧紧斜钉埋入落差流水孔,另一头让其高跷二十五度角离出水面于空中,这便是斜栅。雨后坑涧水湍急,水潭里的鱼儿被急冲了出来而游入落差处的竹排,欲想逃生却被斜栅栅住。捕鱼者便可轻而易举将鱼捞入鱼篓,这叫“山涧泊鱼法”。
        其二,即在韩江岸边的水流倒转处把竹排悬挂在事先固定于河里的木桩上,围成十多平方米的圆圈,并在周边的竹排上面系上大石,各大石力点用绳子集中拉到圈中的“活鬼木桩”上,“活鬼”上面点燃几条香,系上长绳拉到岸上固定在木桩上,这便是“溪乾泊”,也叫“诱饵泊”。圈里固定在夜间准时放入鱼饵,引诱河里的大鳗鱼、鲩鱼到这里寻食,一经发现点燃的香晃动大,次数多,就说明入圈鱼数量多,泊鱼时机到。只要拉开木桩绳子,泊便在大石拉力下猛插入河床,大鱼活活在鱼圈里就擒。这叫“直插落泊”。

掠麻雀

        上世纪八十年代前,麻雀在留隍各山村平院到处可见,到了十月收大冬,成群进入晒谷场觅食成了常事。人们因而想出“掠麻雀”的巧妙方法。
        麻雀日间想飞下晒谷场寻食常常被赶,只好躲在各家各户的屋檐下,等晒谷收场,便飞下寻食谷场留下的零星谷粒。于是人们便聪明地有意把谷场收扫得干干净净,另放一大竹篾圆筛,用一支半尺长小竹杆顶着,成为张开大嘴的“虎口”,下面散撒谷粒,支撑竹筛的那条小竹杆系着绳子,躲在暗处的人用手拉着。当麻雀飞下地面见到“虎口”食物如此丰盛时,便成群拥入“虎口”争食。暗处捕捉者只要把绳子一拉,竹筛随竹竿倒地而把麻雀盖在里面,可活活生擒。若用小竹竿撑着一块大木板用同样方法捕掠,那麻雀便活活压死在木板下。如此掠麻雀巧妙有趣,最受小孩子喜欢。

惊鸟

        留隍东西两岸旱地作物耕作区,山村角落的山埔地,每逢入冬,豆类作物成熟时,各类鸟禽便前来“抢食”。
        为了避免损失,聪明的留隍人把稻草做成草人,外穿上衣裤,头戴竹笠,手提长杆,尾端系上纸条、竹壳,插立田头,随风飘动,活像活人正在赶鸟无异,鸟禽见了当然惊得不敢进前。这一惊鸟风俗一直保持到现在。

掠路鳗

        留隍路鳗多产于山涧深潭,头形如婴儿,叫如婴啼,肚大尾扁,成鳗每条二十余斤至五十斤左右,全身无鳞,长年靠山涧坡上的竹笋、草笋、松林中的芽叶和捕捉水潭里的其它鱼虾为生。它具有高级的营养价值,因稀有而身价高于其它鱼类。
        路鳗爬上山坡寻食时,靠身上的鳗腺沾着地面草丛爬行,因而留下“腺印”,因此每逢雨后春笋季节,人们便在深潭附近的山坡上去寻找路鳗从潭里爬上山坡的“腺印”。这时只要在路鳗吃饱肚子回归潭里的路上暗埋刀片或用猫竹精制的竹刀,锋口向上,露出地面,此外用石灰粉撒在路鳗下潭的岸上,便可“守株待兔”。当路鳗慢慢爬向潭边时,进入刀片的埋伏圈,便自行“开腹”,疼痛万分,要想挣扎下潭又被石灰粉擦去身上的鳗腺而动弹不得。
        解放初期,七娘岭水潭有一高华人用此方法捕得一条四十余斤的大路鳗,创留隍捕鳗最大条的纪录。

捞鳗花

        捞鳗花说的是捕捞幼鳗鱼群。捕鳗花习俗只限于东下栅、青金巷一带岸边,其它地方绝无。
        韩江鳗花的生长过程与葛布虾相同,每年五月龙教仔时节,鳗鱼游到汕头海口见到盐水不适回游向上,传说这批鳗鱼是要游到大麻去祭拜祖先后又游回海口才会变成大鳗鱼(鳗与麻谐音)。幼鳗从东留游上,遇到横居踞头水流湍急而转向葛布溪乾而上,数量之多有谚语为证:“龙舟水送麻花来,三河祭祖乐彩彩,数量之多无法计,回游声响扑伟岸。”
        当鳗鱼到来的时候,青金巷村民便可听到“唧唧唧……”声,这时男女老幼都准备好水桶,抖箕,米筛等简单捕捞工具,闻到声音便一齐奔向岸边,顺手向像河里舀水一样把幼鳗舀落桶里。第一舀最少几斤以上,捕捞时间只有半小时左右,每次捕捞多者可达百斤有余,这半小时宝贵时间称为“花”,过了这个“花”,鳗鱼冲散逃生向大麻继续游去。

别具一格的竹笠

        留隍人有“绿竹之乡”美称,黄皮箭竹遍山遍野到处都是,历史以来山乡人民便利用这一取之不尽资源,编织竹笠作为一种副业收入。
        编制时先用黄皮竹破成篾,编织成各种造型的二个篾框,再取野生箭竹叶铺于二篾框之间,外用藤或精制软篾穿织成各种花纹花边。这便是普通的留隍竹笠。从外观和实用上分,牧牛时用的叫大雨笠,妇女上山砍柴割草的是尖顶姿娘笠,在夹层竹叶上面再夹上油纸的圆头笠叫学生笠,若上图案或写上几个字涂上桐油,便是旅行笠,也叫工艺笠。
        留隍田坫、富足一带多产妇女笠,莲塘、西洞多产工艺笠,都远销潮汕一带,负有盛名。

男人浴布

        浴布是过去留隍男人特别是农民下地干活不可缺的随身物,由长约2米,宽约半米的土布织成,印上红蓝青各异的小方格。下田干活腰束浴布精神豪壮,又可擦汗。暑天树下纳凉披下可以当蓆,下河洗澡可做腰围。冬天围在脖子可作防寒。雨天烈日下又可当伞往头顶一挡,遮雨遮太阳。外出时可作小包袱挂在肩上,小巧方便。要做肩扛重活,也可作垫肩布。如果练上几下“浴布拳”,出门则可防身。

特色木屐

        留隍山村的山坡到处都可以看到樟树成林,苦练成荫。当地乡民因樟树质坚不吸水,苦练树能防蛀,年轮花纹美丽,故选其为材料制成形似小舟,高四寸左右的木鞋,通称木屐。配以棕绳编织成的屐耳叫粽屐,钉上橡皮的叫“树尼屐”。不分男女,不分左右脚都可以随便穿着,保持着有史记载的隋唐时代木屐造型。
        木屐的制作生产也是过去农村一大传统家庭副业,抗日战争时期最为盛产。当时的木屐作坊,从街尾到青金巷几乎几十间,产品远销潮汕。解放后的木具厂也有专门生产木屐的车间。

红花沫草

      留隍习俗把石榴花称为红花,不单指石榴花,连它的枝叶也叫作红花。红花是留隍人办喜事不可缺的吉祥物,配以常年青的沫草一起使用便是红花沫草,两者合在一起意在带来吉祥和抹去一切衰气。
      时年过节,婚礼喜庆,留隍人都在挂品、礼品上插上“红花沫草”,给人心情喜悦、喜气洋洋的感觉。如果参加丧礼,回来也得在放有红花沫草的脸盆洗个面以表“抹却”,换“吉祥”。此外农村的育种、入俗等为了求得个“吉祥”,也都用上红花沫草。

砻与臼

        磨谷的专用工具叫砻。用竹篾制成上下框架,中上盾和下盾。顶盾的中间串进一条精制的横木,两头打孔可搭砻臂。正中凿有轴孔。在竹篾的框架与轨周围用精练的粘泥粘成漏斗状,另外用麻竹在泥涂上面钉成螺旋形的有规律磨齿。下盾的竹框下枕着十字形的方木块,中间竖立一根竖的圆硬木作轴,与上盾的孔相连,竹框里也用泥涂填满,配上竹制与上盾相反的螺旋齿。砻臂是专选有八十度的钩形小树制成,约五尺左右,钩约一尺长,钩的前端上麻绳系于交处。使用时把晒干的稻谷倒入漏斗的上盾,然后用双手握在砻臂二头,用力推动上盾随轴转动,稻谷便随上盾下盾的相反的竹齿状进行磨脱去壳,再用风木匮吹去谷壳便为糙米,这过程叫挨砻。
        臼是把糙米眷成白米的专用工具。臼是用一块“油麻岩”的石头打制,中间是可容下十左右斤糙米的碗式半圆筒,固定在地面。臼的外面是尺半深,宽两尺的踏脚灰墙,两旁固定竖着约一尺左右半孔凹进的矮石柱,作轴孔套上大木椎的臼身。臼身是用一条坚实的约五尺长,六寸宽的树木制成,尾部稍平作踏脚用,木椎前端凿一大孔装上直径半尺的圆木,扣紧在木椎上。圆木的另一端套上圆铁圈叫臼头。木椎前端系一条绳子,人站踏脚处手拉绳子,用脚出力踏着椎尾,椎便高昂起来。反复将椎踏上放下,轮番眷着臼里的糙米,糙米便去皮为糠,筛去糠便成白米。

硬咸

       
        留隍农村家家户户传统以来都有腌咸菜与柑榄作为一年四季下饭的“硬咸”。
        把精心栽培的大芥菜去残叶洗净用刀破为二畔或四片,晒去外表水份成“半猴状”放在缸里,一层一层放盐,人在上面进行揉踏,最后一层放上足够的盐后用石头压着。几天后缸菜便剩八分满,这便是新咸菜。把新咸菜装入专制的脚细,肚大,嘴细的陶瓮里,装时用力压紧,最上层用竹蔗打叉和石头压紧,让咸菜汁盖上咸菜,然后封存好,几个月后取出食用,便是正宗的“留隍咸菜”。
        “柑榄糁”是留隍的驰名海内外特产,是传统的品牌。将采摘回来的金黄色成熟柑榄洗净,用三碗柑榄一碗盐的配比,加入适量的南姜,放在臼中捣至榄去皮却不脱核,闻到一阵阵柑榄与南姜混合的芳香,这便是新“柑榄糁”。装于陶坛密封,若一二年取用,其味更扑鼻,这特制留隍“老柑榄”,有治消化不良的功效。 本文来源:留隍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