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巴将军火锅加盟店:佛门礼仪之七、居士早晚功课_净居禅寺 - - 青原山 净居禅寺 行思大师 体光禅师 妙安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1 17:57:44

佛门礼仪之七、居士早晚功课

时间:2010-05-01 19:43来源: 作者:惠千 点击:283次七、居士早晚功课 1、早晚课应修的课程 早晚课,在出家众来说:是为报众生恩和施主恩,也就是还债的意思,坐食而不还,所积太多,必至在轮回中变牛变马以畜生身去偿还了。古德谓: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吃了不修道,披毛戴角还。所以出家众,早晚课千万不

 

七、居士早晚功课   1、早晚课应修的课程     早晚课,在出家众来说:是为报众生恩和施主恩,也就是还债的意思,坐食而不还,所积太多,必至在轮回中变牛变马以畜生身去偿还了。古德谓:“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吃了不修道,披毛戴角还。”所以出家众,早晚课千万不可随便。(本文全为在家学佛的居士们所写,写出家众是顺笔提上一提,俾在家众对寺院中的早晚课的意思也有所了解而已)。     而在家众,早晚礼佛之后,可随时间多少,念诵佛经或佛号。诵经念佛的目的,一是消除自己以往无量劫来的宿业和冤债障类,也就是“解冤释结”。二是为自己或众人亲友修福,并储备往生的资粮。所以,时间充裕的人,早晨可念“金刚经”、“观音菩萨普门品”、“大悲咒”、“十小咒”、“心经”(如果吃素的人——注意:不可吃蛋,因为蛋也是荤的,它不仅是生命的胚胎体,而且是腥的、脏的;它是“卵”。先念《大佛顶首楞严咒》,此咒为诸咒之王,每句都是以往诸佛及神圣成道心咒的结晶,诵时可得诸佛灌顶,感动一切法界,保护修行的人,千万不可草率)。晚上可念“阿弥陀经”,(这是一部描写西方极乐世界的美景,并教人执持阿弥陀佛名号,一心不乱即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宝典,只要纯笃自能三根普被接引的经)。“往生咒”(这是鬼魂最需要的咒语,可以长持)或拜拜“大忏悔文”。(这是北宋不动法师所集各种忏悔文的精华,拜之功德极大,不可忽视)。之后,早晨持“那摩消灾、延寿、药师佛”或“那摩大悲观世音菩萨”圣号,晚上持“那摩阿弥陀佛”洪名,越多越好(其实,佛菩萨圣号,行住坐卧,随时可持;最好心不离佛,佛不离心),利益无穷,时间紧凑的人,可用十念法。经云:“念弥陀佛,现在消灾延寿。”此佛曾发大愿:“设我作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声称我名号,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所以,如果你没有多余的时间,早晚于盥洗后,可合掌向西,(有佛堂或客厅悬有佛像的,即对佛像前念。)三揖或一问讯之后,念“那摩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三声之后,即念“南无阿弥陀佛”十声。为了替你自己修福,当然越多越好,多多益善、能作到行,住、坐、卧中都能口不离佛,心恒念佛,那,冥冥中见不到的好处,真会是不可思议。我把一些道理讲给人听时,有的人曾笑我迷信,要知:“修佛(也就是“修福”愿),首先必须“信”,有了诚笃的信心:再发“愿”,靠愿力去“行”持。佛法是“一切唯心造”的,只要你“正心”、“诚意”的去“信”,“正心”、“诚意”的去立下“愿”心,“正心”、“诚意”的去“行”持,你的成就,绝对是无可限量的,你所得到的好处,必定是超过任何人的。心理学上有一种“念力”的说法,无论东、西密法,都是靠心念专一去行持(即一切宗教都是)。现在日本人修“念力”(就是“精神力”)的很多,这证明佛教绝对不是迷信,而且最合乎科学。       2、早晚课例   1)、上香:上香后,合掌肃立,心中默想:“愿此香花云,直达三宝所,(或“诸佛所、或“菩萨所”,看你所供奉的佛菩萨,可随意更换)愿慈悲垂护,赐与众生乐。”   2)、问讯:请参“礼拜”第八项。   3)、第一拜:拜下时默念:“那摩十方三世一切佛”继则观想自己分身无数,叩礼十方三世无数诸佛,佛的左右后方有十方无数菩萨侍立;每一佛前均有自己在顶礼膜拜,每一自己的后面,均有无数历生父母眷属冤亲和众生在自己的率领下,同时顶礼膜拜。每一尊佛,均全身金色晃耀,伸金色臂,摸我之头,我之头顶,即有冰凉的感觉。同时心中默念:“为求往生成佛度生皈命礼。”或念:“为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皈命礼。”   4)、第二拜:先念:“那摩十方三世一切法。”随即观想自己面前虚空;陈有十方三世无数无尽经典,放大白光,其光照我,由头顶深入心房,同时默念:“为求智慧如海,辩才无碍,法乐充满,法味常施皈命礼。”   5)、第三拜:先念:“那摩十方三世一切僧”(“僧”就是已成道的菩萨们。)再即观想自己化身无数,顶礼十方三世无数无量十方三世一切菩萨和已成道果的贤圣僧和各宗的祖师们。同时心中默念:“为求忏悔罪业,灭障消灾,冤债病苦远离皈命礼。”   6)、礼佛:礼佛,就是以你虔诚敬仰之心,祈求三宝加被之意。 佛菩萨很多,而且将来你自己也是,如果一一去礼,会使心意分散,因此,我们可以找几个与自己有缘而具有代表性的去常礼,礼久了自然会发生感应;就如你拨超短波收音机;拨久了,转来转去,总有对正你所想收听的频道的时候。礼佛只要虔诚,一心一意,必会有非常奇妙的效果。   我们一般所礼的,除了前面提过的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三宝外,都是与娑婆世界有大因缘的佛菩萨,如:   “那摩本师释迦牟尼佛”——此佛是我们佛教的教主,没有他,我们就无佛可信,也就无法可修了——。每一拜时,心里要观想世尊如来,举右手摩我的头顶,我的头顶上,就有清凉如冰的感觉(不管有没有,一定要专心的作此观想。因为佛学就是“唯心”之学,所谓“万法唯心”,你只要不断的常作此想,自会有无穷的功德和效果)。心则默念:“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痴,从身语意之所生,我今一切皆忏悔!”     另一种词,一般忏法中也用的(如法华三昧忏中)是:   “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我此道场如帝珠,释迦如来影现中;我身影现如来前,头面接足皈命礼”   拜下时,观想,佛放白光照我,光中有无数菩萨,我在佛前礼佛,我身后也有很多众生在和我一齐礼佛。起来时则合掌念:“我昔所造诸恶业……”一偈。如此三称三拜。     “那摩消灾延寿药师佛”,此名为俗称。实称为“药师琉璃光如来”,是大医王,曾发十二大愿(详药师经),拯救众生病源,治无明痼疾。人生难免有身心不适,四大欠调的病痛,佛弟子们,如没有健康的色身,求佛道是很困难的。佛弟子们有很多是很穷的,尤其是出家二众中的一般师父们(都市的例外)。他(她)们生了病那真是可怜,常住没钱,自己也没钱,因此只有求佛了(笔者就有此经验)方法是:看药师如来的造型是一种,(或者你专观一种也可),有右手结吉祥手印,左手托塔者,拜下时,观佛无名指放出明亮的小火珠,入我头顶,并一直深入心中莲花上;结药师印相的,举右手摩我头顶;持摩尼珠的,以珠触我头顶;无论那一种,触或摩时,均应想有清凉之感,心里也要默念:“为求消灾延寿、债障远离身心俱健皈命礼。”三称三拜。     “那摩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这是每一佛弟子都崇仰的主尊,拜下时,应观想阿弥陀佛左手宝钵朝我倾斜,钵中流出白色透明如胶质之不死甘露,像山顶的直线瀑布似的,一直下注入我的头顶,并直入心脏,进入全身每一细胞中,此时,我头顶就有清凉的感觉,我身因之而轻快舒畅;佛的右手,也随之举起摩我的头。同时心中默念:“为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佛度生皈命礼。”     “那摩大悲观世音菩萨”,这是与娑婆世界最有缘的菩萨之一,连外道都供奉,因为观音菩萨能解除我们世间的一切苦恼故也。所以我们中国二千多年来,有“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之说,故,拜下时,观想菩萨宝瓶中之甘露,喷酒在我的头顶和全身,清冰舒适,即时默念:“为求忏悔罪业、灾障远离、病苦消失、福寿增长、一切顺遂皈命礼。”三拜三念。     “那摩大势至菩萨”,隋炀帝赞之为:“踵武观音,连衡大势”的菩萨。观无量寿经说:“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涂,得无上力……”。教人“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必可成道。     拜下时,观想菩萨赐下大粉红色莲花一朵,我即拜伏于该莲花中,这莲花就是我将来往生时所乘用并成道的宝座,菩萨并以净光照我,我在净光中虔诚默念:“为求忏悔罪业、清净罪障皈命礼。”三称三拜。     “那摩清净大海众菩萨”,这是说:像海一样广大的清净庄严世界中的很多很多菩萨,我都礼敬。拜下时,观想空中地面、我的四周,都遍布着或站或坐的菩萨,同时均以像电波一样的灵力或灵光加持我,心里还要默念:“为求忏悔罪业、清净罪障皈命礼。”三称三拜。     “那摩文殊、普贤、地藏、护法诸天诸菩萨等”,均可如前面一样的拜念和作观。     至于对行者(修学佛法的人)个人的皈依师、剃度师、得戒师、传法师、金刚上师……等,均一拜,拜时可观摩顶加持、无畏印加持、吉祥印持或宝瓶加持……等均可。(有些法师有喜欢夹菜给弟子们吃的习惯,你就以夹菜给你时算是加持也未尝不可)。佛教是讲“唯心”的,只要你心力虔诚,念力纯一,自然有其奇妙的效果。拜时,心中观想默念则与礼拜诸菩萨时一样。     其他拜忏时,可随各人意思去观去念(如果是代别人——如赶经忏的法师们——礼佛菩萨时,则“观”与“念”时,其主体均不应为自己,而是你所代表的人或鬼魂),总之要不是糊涂叩拜,务期每一顶礼,均能有所赞美或祈求,并能在冥冥中获益为是。     附记:如果是随在出家人——法师之后为超度亡灵而礼佛时,应眼观佛像,头叩下时心中默念:“为求某某蒙佛(菩萨)接引往生西方极乐皈命礼。”   3、念珠   1)、念珠的含义
  “念珠”,有人叫“数珠”,也有人叫“佛球” ,因为它是念佛菩萨圣号或持咒时,用以计数和束心的工具,(有两三种外道,他们也仿效佛教在使用念珠。)念珠,梵名叫做“钵塞莫”。本木患子经说: “佛告(毗琉璃)王言:大王若欲灭烦恼报障者,当贯(串)木木患子一百八以常自随,若行、若坐、若卧、恒常至心,无分散意:称佛陀、达摩、僧伽名、乃过(掐)一木木患子(今日“念珠”也)。如是渐次度(掐)木木患子。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万,若能满二十万遍,身心不乱,无诸谄曲者,得生三焰天(中略)若能满一百万遍者,常得断百八结业,而得无上之胜果,始名背生死流,趣向涅 ”。   2)、念珠长短的意义     念珠的粒数,按藏经的记载:最上品的念珠是一千零八十粒(这种念珠,因太长,仅为极少数高僧大德或潜修者使用,以及名僧在大法会中作为装饰者外,极少人使用),上品一百零八粒(密宗行者为一百一十粒);中品五十四粒;下品二十七粒。另有四十二粒、二十一粒、十四粒及净土宗的三十六粒、禅宗的十八粒等共九种。它的粒数各有其含义如一千零八十粒的,是包括了十法界的一百零八个数,而成为一千零八十粒。一百零八粒的,是表示单纯的一百零八种烦恼;或一百零八尊佛的功德; 或一百零八种无量三昧;或本有的五十四位与修证(由修行而得者)的五十四位。(一百零八数所代表的含义很多,不赘)。五十四粒的,是表示修生(即由精修行持而得的一种境界,与修证同)之五十四位,四十二粒,乃住、行、向、地等菩萨乘之阶位也。二十七粒的是表声闻之二十七贤圣。二十一粒的是表本有十地与修生之十地及佛果。十四粒的,是表示“仁王经所说的十四忍(三贤、十圣加正觉)。其余三十六、十八等粒数的,有的是为携带方便,使一百零八数三分之或六分之而已;有的则是外德所表之三十六天罡或十八种神通变化,别无他深义。   佛经中所说念珠之功德
  念珠有其功德,好的念珠,功德可以增加很多倍,不好的念珠,念一倍就是一倍。根据“数珠功德经”的记载是这样的:
  铁者:五倍。
  赤铜者:十倍。
  真珠珊瑚者:百倍。
  木木患子者:(又名“无木患子”,可能为桃李之核,因其有避邢之功用故也)。千部。
  莲子者:万倍。
  帝释青子者;百万倍。(此物不明)
  菩提子者:无数倍。
  “摄真实经”中,则分念珠之功德为:
  香木者:一分。
  钅俞石(黄铜)、铜铁者:二分。
  水精、真珠者:一分。
  莲子、金刚子者:二分。
  诸宝及菩提子者:无数分。
    另外,如“瑜伽念诵经”、“守护国界经”、“苏悉地经”及“陀罗尼集经”等,对念珠之功德,均有记载。总而言之,所说都是以菩提子的功德最殊胜和最大,这是佛教中,无论出家在家,凡与佛有缘而喜修佛者,都喜欢使用菩提子念珠的原因。      但密宗修法或持咒,则有视法而用之说,唯凤眼菩提子念珠可以通用,但其他念珠,经加持后,也有以一当很多倍的功能。     所以,修持佛法的同道们,如要使用珠念(因念珠还有避邪、避煞——引用外道名词——的功用。)最好还是用菩提子,既可增加功德,又可助长道业也。   3)、执持念珠的方法    “念佛或持咒为什么要数念珠?”有些人会这样问。原因:
  ①可以收摄心意,使不外驰。
  ②有些修持的行人,希望能持念至某一最高数目,因而以之为计数的工具。
  拿念珠的方法是:将念珠展开,右手四指下托,念佛或持咒时,从母珠(最大的那一粒)旁的第一珠起,母指下掐(<一丫),一句一珠,或一咒一珠,掐珠到母时,即刻由左向内转过头来,再从母恭旁的第一珠掐起,千万不要跨越或直掐而过母珠。经云:“不应越母珠,蓦过越法罪。”“因绳线表观音,母珠表弥陀也。”    另外,有些经典中,对于掐珠的方法,也有不同的记载。    《摄真实经》中对执持念珠的方法是这样的:
  佛部:应用右手母指与头指(食指也)掐之。
  金刚部:应用右手母指与无名指掐之。
  莲花部:应用右手母指与四指掐之。
  羯磨部:应用右手母指与四指掐之。    《苏悉地经》的记载是只有胎藏界三部:
  佛部:右手大指与无名指之头相合,中指与小指直立,头(食)指少屈,附于中指中节以掐之。
  莲花部:合大指与中指之头。余指皆舒而掐之。
  金刚部:合大指与食指之头,余皆舒而掐之。    《军荼利仪轨》云:以右手大指捻头指,当心拨珠,余三指散直(这是佛部的“说法印”,亦名“持名印”,这里则为“念诵印”。)左手引珠,右手持珠,如转法轮状。    《无量寿仪轨》云:二手当心,各聚五指,如未敷莲花左手持念珠,以右手大指无名指移珠,诵至最后一字移一珠。
  以上均为佛典所载。不过,现在大家都习惯了《摄真实经》佛部和《苏悉地经》金刚部的方法了。如果真是发心修行的善男子和善女子,我认为还是以遵照经典记载的掐珠法去修持为妙,因为功德究竟不同也。   4、念佛的方法   念佛(包括持咒等)是没有什么固定形式或某种拘束的。只要恭敬虔厉,心念专一,屋内、屋外(厕所或不洁之处默念),山林、旷野、立念、坐念、大声、小声、有声、无声……无一不可,若能心专意诚的多念,自然会有地藏经所说的:“舍一得万报”的大利益到来(当然不一定是今生)念到无念而念,一心不乱,除佛以外,心之内外都为佛所充满时,就已达到禅定的境界了。如能念到连梦中在遭遇各种情况之下,也能把佛号念到脱口而出时,则生西已是毫无疑问了,你的道业也可说已有成就了,愿共勉之!   5、回向    “什么是回向?”你可留意到寺院中,早晚课后大众或个人的回向?你可见过佛教发心善信所印的各种书刊的后面,每一本都有回向偈或词?它的用意,就是要把个人或大众所修的善业功德,指定方向或目标,去做某种你所希望要做的用途的意思。也就是把我们自己已做好的善行功德,希望自他皆成佛界,回向菩提。大乘义章九(卷)说:“言回向者:回自善法,有所去向(目标),故名回向。”往生论下卷说:“回向者,把自己所已行之功德,普施众生,共见阿弥陀如来,生安乐国。”止观第七卷说:“众生无善,我以善施,施众生已,正向菩提,如回声入角,音闻则远,回向为大利。”      由于回向对自他都有很大的利益,所以一切菩萨之所行,无不悉皆回向众生与菩提。      由于回向的功德非常之大,在《法华经》化城喻品中,十方梵天赞叹大通智胜佛偈文的后面,易行品弥陀章赞弥陀偈、起信论……等之后面,课诵本早晚课诵后,各种经典完了时,都有回向,古德们和今天诸先行大德们发心所印的书刊之后,更是各人有各人自己不同的回向偈或回向文。      回向,也就是发愿,所有大德们的回向文中,以云栖宏大师的回向文最长,也最完善,大德们不妨找来参考参考。所以,你——佛的四众弟子们——无论是念了经、持了咒、拜了忏或持了佛菩萨的圣号,或做了什么慈善好事之后,你都要赶快回向。这比我们在世间积蓄财宝的利息不知要大多少倍呢!真可说是“舍一得万报”,受惠无穷,千万不可疏忽放弃。      不过要注意:若仅为个人的福德回向,所得的只不过是人天福报而已!必需为十方法界所有众生着想,这样才有超乎人天的更大利益。     回向是为做功德的回转方向之出处;当然佛教里指的回向,是回向到无边际的法界中去,此是大乘行者独特处;不回向如同自了。所以行者做一切功德,乃至纤细功德都要回向。做功德切忌执著功德相,当将功德性引向法界之后,千万不可再有所忆念。回向略别之又有一般回向、个别回向、大回向、普回向、总回向等等,其实一般回向就含有普回向,大回向之中也有总回向之意义;但为了要说的明白,就分开来讲:一般回向都载在课诵本中,所谓一般是指祖师将其经验体悟到的,能获得自他二利者写出简要的偈语来,在用何种功课,以何种功德而定。个别回向是对症下药集中力量之法,往往为了某人、某事、或团体、或冤家债主、或超度荐拔、或消灾延寿皆可,其回向文偈可临时拟用。大回向是加入了无上的悲心与愿力凝结而成的回向,大多是文句较多的偈语。普回向是依普贤菩萨的普皆回向的愿王而来;此种回向全以一切众生作出发点的,是无我的观念,此为悲心至极的表彰。总回向是特定一个时期,如佛七、结夏、水陆道场、法会等圆满之时。或一年之岁尾之再一次总的回向之意,有加深回向的意思在内。     以上所有回向的略别。在形体上、文字上或略有不同,但其主旨以发扬大乘行者的精神则是一个,所以回向在修行者来说,是不可免却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