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lr camera pro 汉化:留隍社会生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07:40:07

入学拜孔子爷

      昔年,孩子入学那天,母亲必为孩子办四道菜,离不开用大葱、芹菜、豆干和鲮鱼做菜。取自葱与“聪”、芹与“勤”、干与“官”、鲮与“龙”谐音,而且取鲮鱼眼睛特别明亮。寓意是望子成龙,希望孩子从小就聪明伶俐,勤于学业,将来出人头地,做大官光宗耀祖。其中不可缺少是一对染红色的鸡蛋,则意味着孩子要勤奋学习,考试时两科(语文、算术)都考100分。
      吃过这意味深长的早餐后,父亲就带孩子到学堂去拜见老师,然后,举行“进孔门”仪式,俗称“开书礼”。学堂设有孔圣灵位,一般在教室中墙上安放写着“大诚志圣先师孔夫子之神位”,教孩子在神龛前祭拜。这样,就算正式进了孔子门,成为孔圣人门下的一名弟子。
      入学后,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七日“孔子爷生”,即孔子诞辰,还必须祭礼敬拜。
      新中国建立后,孩子入学拜孔子爷之俗已经消失;而用芹菜、大葱、豆干做菜给孩子吃的习俗,在市镇及个别地方尚有流行。

做大水

      留隍古镇滨临韩江西岸,每逢暮春时节,大雨如注,山洪暴发,韩江水位急剧上涨。留隍韩江警戒水位是22米,如果超过警戒水位,地势偏低的老市街道(包括外街、内街、下街一带),汹涌的洪水就会浸上街道,留隍居民称此为“做大水”。

      据可查的资料,韩江在留隍历史最高水位为清宣统三年(1911年)7月13日的28.29米,超过警戒水位6.29米,当时留隍街道民居都是平房,整个市镇已成水乡泽国,水深七八尺,房屋倒塌声、大树倾倒声、洪峰冲击声、居民呼救声、小孩惨叫声响成一片,灾民走投无路、饥寒交迫,到处一片惨不忍睹的凄凉景象。建国后,留隍韩江最高水位是1964年,当时浸到镇里楼房的第二层一米多高处;2006年6月至7月,短短两个月时间,洪水浸上街道共4次,最高水位差不多要与第一层楼齐眉

收大水

      当洪水即将涌上街道时,老市区居民都紧急行动起来,大家纷纷把楼下的家具杂物搬上楼顶,俗称“收大水”。

      男女老小都像专业的搬运工人一样,什么东西必须先搬,什么可放慢一点,井井有条地进行着。搬完东西后,都不会忘了在缸中或瓮里加满水,并把屋子里打扫干净,不留一点垃圾。最忙碌的是商铺做生意的人,急忙叫来附近农村的亲戚、朋友前来帮忙。洪水上涨速度很快,如果遇上三更半夜,人们正在熟睡之际,洪水会不知不觉地把屋内的东西全部浸没。有一外地人来镇上租铺做生意,半夜遇上做大水,他认为明天再搬也不迟,就放心睡大觉,谁知明早起床一看,竟目瞪口呆:一屋里的货品悬浮在洪水上面,真是后悔莫及,望水兴叹!过去一些居民住户有养猪习惯,那就麻烦多了,猪是活物,不能像搬东西一样搬上楼顶,只能把猪赶到或扛到堤顶、公路旁等较高地方寄放。所以收大水时,街道上到处人头攒拥,人喊声、猪叫声、狗吠声、推车声、下雨声混杂在一起,简直成了一个混沌的世界。做大水期间,人们把物品及猪、狗等家畜搬迁到高处寄放,不管在谁家门口或谁的地方,主人们都没有一点怨言,有的还主动地让出住房给无家可归的灾民居住,免费提供三餐。长期以来,逐渐形成了这一淳朴的民风。

木板当游筏与做大水圩场

      有的居民赶紧用门板、竹木捆成小排筏。当大街小巷成了河涌时,这些小排筏代替了平日招摇过市的车辆。别看它们构造简单,却是人们到高处购物、载清水,以及饲养家畜等的运输工具。楼上的人家在窗口吊下竹木梯子,若有排筏经过面前,不论认识的或不认识的,只要打招呼一声,从临时楼梯就能直接下到筏中,方便极了。并且,排筏主人绝对不会向任何人收取什么运输费的。无论洪水持续多久,街上居民可以过着正常生活。当人们经过紧张“收大水”工作后,放松了心情,站在阳台上,观看船筏穿梭的独特情景,的确别有一番感慨。乡人、旅港同胞朱祖仁先生曾作《乡梓童年》一诗回忆童年生活趣事,他写道:“乡梓童年永不磨,年年洪水屋前过。揹来门板当游筏,脱去衣衫戏水波。”正是留隍做大水的真实写照。

      做大水期间,堤顶及公路顶一带,竟成为热闹的小圩场。柴米油盐、水果蔬菜、鱼肉海鲜、饮食摊档等应有尽有,即使是大雨滂沱,到处仍可见打着伞购物的人群。许多从乡间、外地赶来观大水的人们,纷纷涌向大桥,颇有兴趣地观赏着浑黄色的洪水从天际奔腾而来,翻滚回旋,惊心动魄,令人惊叹不止。

洗大水

      洪水开始退后,接下来就是紧张的“洗大水”工作。洗大水即是清洗洪水带来的沙泥及对屋内屋外进行一次大扫除。洗大水是从高处洗向低处,如果不及时清洗,被浸过的地方就会积压一层泥土。当大水还浸到膝头时,店铺居民就忙于清扫街道上的积泥了。街上到处是拿着扫把、铲子的人群,脚下是荡荡漾漾的洪水,队伍浩荡,气势磅礴,恰似正在战斗的大兵团,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大家齐心协力把泥沙清洗到江里。洗大水虽然是涉及千家万户的群众性大行动,但自古至今很少发生吵闹、争执等事件。
      一些刚从农村嫁到镇上的媳妇,如果踫上了做大水,只能站在屋子里发呆。如何“收大水”、“洗大水”,对她们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显得无可适从,手足无措。但不用担忧,只要经过几次做大水的耳濡目染,就能加入收水洗水的行列了。

本文来源:留隍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