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乐透预算最精准公式:新课标下作文教学的误区与探索(论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6:19:41

教学研讨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新课标下作文教学的误区与探索

武汉市第四十三中学   蔡琼慧

 

新课标规定:“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的表达、有个性的表达、有创意的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如果教师确实是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系统训练,那么学生不仅能写出一手漂亮的好文章,更重要的是拥有独立观察、自我思考、不断创新的能力,但我们为目前作文教学好方法、好经验不断涌现而欣喜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目标不明;效率低下,急功近利,导致模式化现象严重,作文教学不能从本质上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过于注重教学形式的变化,无法关注学生视野的开阔、心灵的成长、思想的独立……,如何解决在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摆在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的重大任务。

一、作文教学的误区

从当前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看,我们的作文教学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从教师的教学状况来看有以下误区:

(1)重实练,轻计划。

许多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注重训练,强调篇数的多少,甚至有这样的认识:“写得越多,学生提高得越快。”量变的确可以引起质变,但单纯的追求数量而忽视训练的阶段性的做法不是原地转圈,就是好高骛远,前者希望学生原地踏上一千步一万步后到达彼岸的终点;后者则企盼学生几口吃成个大胖子,从高一进校就具有高考应试能力。正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计划性,所以出题训练时要么是信手拈来,没有前瞻性;要么是材料陈旧,没有时代感;要么是文体单一,没有连贯性……教师教学的无计划性自然导致学生在面对作文时的厌烦心理和敷衍应付的行为。

(2)重方法,轻体验。

许多教师过于强调作文方法,只关注文章的起承转合,如何选材、组材,将鲜活的作文格式化。学生作文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孪生”现象,在一次阅卷过程中,笔者发现竟有30多篇作文构思、选材、组材完全相同,甚至开头结尾的语句也大同小异。教师教学时不强调学生收集、整理生活语言、富有生命力的群众语言,不要求学生吸收、储藏民间文化特别是民间文学的精华;不引导学生品读中外文学名著及一些精彩的史书;不指导学生整合课本及重要作文材料的相关信息……教师对学生的文化建设不太重视,对学生的文化积累关注不够导致学生内心里文化缺失,学生作文必然缺失文化。

(3)重分数,轻心灵。

许多教师反复强调“高考满分作文怎样”、“只有怎样才能打高分”,把得高分作为作文的唯一目的。教师不关心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审美思想、情感体验、生活积累、素材准备等等在他们的作文指导是残缺的。他们评价作文,常常就是一个分数,再多就是指出亮点,画出精彩句子。很少关注学生的心灵和品质,很少关注学生的独特个性及其独特的表达方式。至于学生心灵和品质上的缺失,他们置若罔闻。这样的作文评价自然导致学生作文思想偏激,华而不实不自然。

(4)重个人,轻集体。

一个备课组里,虽说不是每个语文教师都是作文高手,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位教师都有各自的优点,对一个话题,每个教师的理解是有差别的,但合在一起,就完整了。对于一些较难的话题,只有通过讨论,才能有一个更明确的结论。整个作文备考过程的安排,只有让教师们各抒己见,才可能有非常完美的计划。所以,作文备考应该发挥集体的智慧,但我们现在的实情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大家没有共同的计划,每次作文题各自不同,偶尔三两个教师同题,指导却不同,就是讲评某一次统作文考题,标准也不一样。这样一来,年级整体作文备考的效益就差了。

二、产生误区的原因

导致作文教学走入误区有多方面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应试教育”的枷锁。正因为“应试教育”的重负,使教师有意或无意的选择教学误区。

(1)教师的授课心理。

在日常教学中如果课本上的文章没有讲,一旦考试涉及到了相关知识,哪怕是字形字音这样的题目,学生都会认为教师没有完成教学任务;但写考场作文时,如果教师讲到类似材料,学生就会认为教师“太神了,居然抓到了题!”没有训练到相关材料,学生也不会因此“迁怒”于教师。于是很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在讲课文时到边到角,一个课时不够用两个课时,两个不够就三个,一个星期讲一篇课文的现象在教学实践中屡见不鲜。但有哪位教师敢用一个星期来训练一篇作文?

(2)教师的应考心理

在平常的阅卷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学生的作文差距并不太大,很多平时习作有天赋的孩子在有些的阅卷过程中分数反而不如那些作文“困难生”。于是有些教师便教孩子如何讨好阅卷者“题目怎样”“开头怎样”“材料写哪些”“结尾怎样”,于是中规中矩的学生比有灵性的学生写得更顺手,于是考场习作中“多胞胎”的现象日益严重,于是有了阅卷教师的“审美疲劳”,于是有了2007年高三4月调考时针对作文教学提出的“纠偏”举措。

(3)学校的评价机制

当前很多学校在评价教师教学成绩时,往往以个体为表扬或批评对象,这自然助长了教师“各自为阵”的不良习气,深刻明白“双拳难敌四脚”这一道理的教师却“视他人为地狱”,教学资源不能共享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也使整个年级的作文水平得不到全面提高。

三、走出误区的探索

看来,要使作文教学走出误区,我们必须遵照“新科标”,切实地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那么,我们教师在实践中可以怎么做呢?

(1)教师由个体到整体

就教师个人而言,要迅速提高个人的业务水平,如果一位教师自己能写一手好文章,自然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写作热情,也更容易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笔者坚持每学期写一篇与学生同题的作文,有时先示范后布置,有时先批改后写作,有时同时写。实践证明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降低学生的畏难情绪。

但一个学期学生不可能只写一篇习作,教师又不可能篇篇都写,何况有些教师原本也不擅长写作,这时就需要借助集体的力量了。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古时的君子尚且知道借助外物的帮助实现自己的目标,今天的教师自然应更充分的发挥备课组甚至教研组的力量。

近几年来,笔者所在的学校每次大型考试后,不是根据每位教师的成绩划分三六九等,而是将整个备课组作为评价的单位,因此,集体备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好的作文素材,共享;好的学生习作,共享;好的教学经验,共享……,学生积累的材料更多,学生的视角更广,学生的思考更深入。在硚口区“安大杯”作文竞赛和《人民文学》主办的“新人杯”等作文大赛中,笔者所在的学校都是十几人获奖,并且每次都有一等奖,习作还被结集出版,而这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

(2)训练由简单到复杂

教师应该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序列训练。要高一的学生一下子写出高考的高分作文甚至是满分作文,恐怕绝大多数学生难以胜任。因此,语文教师要做到训练时由小到大,由点到面,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实践中可以通过做小型的片断练习,训练学生具体观察和细致描写的基本技能。基本功练扎实了,还愁写不好人物众多、场面宏大的文章吗?

教师可以列一个计划,如“人物系列”先通过“捕动作”“述语言”“描外貌”“摹神态”“猜心理”等片断描写,让学生在掌握了写人的方方面面后,再写一篇大作文。笔者的教学实践表明:90%以上的学生经过系统训练都能写出优秀的习作,笔者所教的2006届高三学生在历次考试包括调考中多次出现高分作文(58分)。

(3)训练学生由观察到思考

生活是写作的源头,离开对生活素材的自觉捕捉和用心积累,作文内容就很难丰富起来,也就很难克服空洞肤浅的毛病。不会观察,就不会作文。要真实地反映生活,就一定要认真地观察生活;要细致地反映生活,就一定要细致地观察生活。

教师要联系实际,具体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教给学生观察和分析的方法,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感情。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教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学生勤于动笔,随时记录观察、思索所得的习惯。当学生养成习惯,对周围的事物多看、多想,并且能把观察所得随时记录下来,看了写,写了看,久而久之,观察能力自然就会逐渐提高,在“看—写—看—写”的过程中,思考能力也在提升。

笔者教学《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时,结合学校即将迎来的建校50周年庆典,要求每个四人小组写一篇《在庆祝武汉市第四十三中学建校五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当有学生抱怨这样的文章都大同小异时,笔者将自己在开学典礼上作为教师代表的发言稿和学校网站上的校长新学期致词印发给每位学生,学生一下兴趣来了,自习时、课间时拿着两篇文章分析、品读,每个学生都在思索我们熟视无睹的校园中有多少被遗忘的魅力和骄傲,最终每个小组都写出了充满深情的文字,在他们的笔下,“爱校”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发自内心的呼吁;学生也由此认识到作文如何拒绝假大空,如何展现真实的自我。

(4)引导学生由摘抄到创新

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多看多想,既可以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活跃他们的思想,充实他们的知识,又有利于提高他们观察生活的能力。教师应当做有心人,经常向学生介绍短小精悍的、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文章,以便于他们模仿、学习和借鉴。学生可以每周摘抄一篇短文或若干片断,并将摘抄的内容进行分类、点评、整合,从而解决“材料尽出故纸堆”的问题。

但这只是训练的基础,文章的生命不是模仿而是创新,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积极而有效地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意识。

教师应引导学生写作时融入时代新意识,写时代的人,叙时代的事,论时代的理,描绘时代的风貌,传播时代的信息。把那些闪耀着时代光辉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表现、新要求和新趋向等捕捉入篇,融于意象之中,使文章立意与时代脉搏合拍跳动。这样的文章更能引人思考,笔者学生发表的文章如《“走马观花”好》《读书三悟》《生活是什么》等也多是立意新颖的文章。

文无定法,只要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能引导学生完成抽象与具象的转化,能实现感性与理性的结合,这样的训练方法就有可取之处,就有大家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衷心希望在同仁们的共同努力下,更多的学生能拥有自己真切的感悟,书写真实的自我,那时的作文教学一定早已走出 “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灿烂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