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讲课比赛视频:纵横于历史深处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4:40:28
纵横于历史深处--五代十国史话共73页   
作者:姜狼豺尽 提交日期:2007-02-04 14:10  
  
   听说日本“友人”就喜欢菊花,有个洋人写过一本书叫什么《菊与刀》,把菊花和刀联系起来,可以想见菊花的杀气。
   黄巢在农民起义领袖中是个很有魅力的人物,甚至连梁山的带头大哥宋某都成了“黄粉”,他要“他年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
作者:姜狼豺尽 提交日期:2007-02-05 08:40            九
   中和三年(公元883年),李克用联合河中王重荣部、忠武周岌部,与黄巢的主力部队尚让部十五万人大战于少华山西北的梁田坡,尚让大败,起义军阵亡数万。梁田坡败后,黄巢已经无力再发动大规模的战役,唐军进一步勒紧了套在黄巢头上的绞索。
   李克用知道起义军现在最缺的就是粮食,李克用来了一招釜底抽薪,派部将康君立、薛君勤等人每天晚上率领轻骑后前往长安烧粮,破坏起义军仅有的一些粮食储备,饿死起义军(这招实在太毒)。起义军人心大乱,战斗力急速下降,黄巢这时已经无法再呆在长安了,必须寻找生路。黄巢集合剩余的人马,趁夜色朦胧之际,离开长安,经蓝田关出商洛东下河南。李克用等各路军阀 耀武扬威的进入长安,这些人反对黄巢多不是出于什么对唐朝的忠诚,而是各有所图。果然,他们刚进长安,便开始四处抢掠,看什么东西值钱抢什么,把一座锦绣长安城弄的破败不堪。虽然封建史家痛恨黄巢义军,但对这些“官军”的丑陋行径进行严厉批判,说“官军暴掠、无异于贼。”等抢完长安的东西之外,这些“官军”又盯上了黄巢,黄巢早就想到了这点,让手下把值钱的东西都丢到路上,等官军们去拿。这些官军还真如黄巢所料,见着宝贝就走不动了,一窝蜂的抢,也没人去关心黄巢跑哪去了。
   等到官军“清点”完战利品后,黄巢的军队早就开到了千里之外的蔡州(今河南汝南),蔡州刺史秦宗权打不过黄巢,干脆投降了。黄巢看到唐军的主力多集中在关中,河南兵力空虚,便决定在河南境内开辟第.二战场。黄巢率军攻打陈州(今河南淮阳),没想到陈州是块硬骨头,刺史赵犨用伏兵击死了黄巢大将孟楷,黄巢义军急攻不下,决定围住陈州,攻取其他地方。黄巢派兵攻打苏鲁豫皖交界地区,形势对黄巢来说有所好转。
   唐朝任命朱温为宣武节度使,去收复汴州(唐僖宗真有历史眼光,怎么知道朱温以后要在这里建都?)。朱温和前领导打了几仗,各有胜负,朱温邀请河东节度使李克用过来帮忙。李克用和朱温的关系这时候还不错,为朋友两肋插刀是应该的,何况李克用也想得到黄巢的人头,就可以从唐朝那里得到更多的政治资本。李克用真是阔气,带着五万胡兵劲卒南下。
   朱温和李克用联军去解救陈州之围,这时赵犨已经在陈州坚守了近一年,虽然人越打越小,但唐军的守城决心却越打越强。看到这一场景,好象又回到了安史之乱时,安禄山大将尹子奇围困睢州城,张巡许远固守的悲壮时代。两者的情况虽差不多,但意义却大不相同,首先安禄山造反是非正义的,他所代表的不过是一些地主阶级和奴隶主阶级的利益,而黄巢所代表的是受地主阶级残酷剥削的农民,黄巢的“造反”是正义的,但在封建史家看来,赵犨的“忠诚”却不逊于张巡。
   黄巢见联军势盛,没有过多交手,而是把矛头指向朱温所在的汴州。朱温哪甘心老巢被抄,忙回师去救。同时写信给尚在许州休整的李克用,请他帮忙帮到底,过来对付黄巢。李克用也真是一条耿直的汉子,说去就去,带领胡汉兵急赴汴州。在中牟附近的运河渡口王满渡正巧赶上黄巢的大军,李克用二话不说,从后面就杀。黄巢只想着去取汴州活捉朱温这小子,没想到后面居然出现了李克用。黄巢军没有防备,被李克用杀了个痛快,起义军大败,黄巢趁乱逃去。二号人物尚让走投无路,投降了驻扎徐州的武宁军节度使时溥。而黄巢的其他一些重要将领投降了朱温,其中就包括后来的梁朝名将葛从周。
   李克用一不作二不休,舍了老本也要追上黄巢,一直追到冤句。不过算黄巢命大(也可能是黄巢骑的马快),没有追上,李克用轻骑出击,粮草没带够,只好回到汴州。黄巢一直跑到泰山才惊魂稍定,发现自己的手下居然只有一千多人,黄巢真是伤心极了。想当初进入长安时,何等的威风,称帝的时候,又何等的气派,可现在居然落了这个田地。
   李克用辛辛苦苦的追赶黄巢,想“借”黄巢的人头立下首功,可惜白忙一场,倒是便宜了徐州的时溥。时溥得知黄巢兵败逃到泰山,不禁大喜,心想天上掉下了一个大馅饼,不吃才是傻子。
   中和四年(公元884年)六月,时溥派部将李师悦前去“借头”,在莱芜附近找到黄巢,将黄巢手下的千把人打的大败(真威风!)。黄巢率残众逃到狼虎谷,黄巢发现自己已经无路可逃。又不能投降,降了也是死。黄巢已经心灰意冷,拔剑自刎,却没有断气,黄巢忍痛让自己的外甥林言快给自己一刀。林言见形势至此,多说无益,拿着舅舅的人头也可以将功免罪,一刀下去,黄巢人头落地。一代枭雄黄巢,就此结束了他轰轰烈烈的人生,唐朝末年波澜壮阔的农民大起义也以失败告终。
   林言想把舅舅的人头送给时溥,结果路上遇到一伙沙陀军,得知林言带着黄巢的人头,那还客气什么,顺带着也把林言的头一起送给了时溥。时溥真是好运气,李克用种树,他摘果子。果然唐朝后来确定时溥功劳第一,进位宰相,钜鹿郡王,时溥一时风光无限。其实如果不是李克用把黄巢追到了时溥的家门口前,时溥天大的本事也奈何不了黄巢,没办法,这就是“命”。
   黄巢的死不仅标志着唐末农民起义的失败,而且标志着五代十国的大幕正式拉开,此后的唐朝虽然还存在了二十多年,但唐朝存在的意义不过是各路军阀为了扩大实力而暂时借用的一块金灿灿的招牌,就比如汉献帝一样,刘备不也是打着大汉皇叔的招牌四处拉“赞助”了吗?
   在封建时代的任何一部记载黄巢起义的史书中,都毫不客气的把黄巢和跟随他造反的农民们称之为“贼”,因为写史书的都是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地主阶级和农民是完全对立的两个阶级,造谣污蔑泼脏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在这里顺便提一下引起后世极大争议的一首诗,就是唐末著名诗人韦庄写的《秦妇吟》,韦庄在诗中极力描写黄巢起义军的“残暴”,说黄巢到处杀人放火,但其中最有名的一句“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却充分暴露出韦庄这个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虚伪,原来黄巢杀的不过是些封建官吏。唐安史乱后,唐朝的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老百姓受尽了这些“公卿”的残酷压迫,难道还不允许老百姓造反吗?
   当然农民起义军也犯过打击面扩大化的错误,农民起义军也有他们不可克服的历史局限性,但不能就此来否定农民起义的伟大历史意义,农民起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这点我们不能否认。
     

-
作者:姜狼豺尽 提交日期:2007-02-05 13:38  
         感谢天焰兄的不吝赐教,姜狼感激不尽。
   烦兄告诉小弟应该去读什么样的书,也好多学到一些智识。
   观点各不相同,这很正常。
   历史是历史,史料是史料,我们对历史对有虔诚的态度,因为历史就是我们的当代史。但对于史料,应该本着怀疑的态度去看,不可不信,亦不可尽信。
   至于我脑子有没有问题,我自己是知道的,感谢兄的关爱。知识水平和人性道德并不是完全成正比的关系,异族入侵,多数有知识的“士”们都匍匐在敌人的脚下,剃个半秃头个留个辫子换汉服,去争当异族的奴才。当然还有大批忠诚热血的知识分子,宁死不知嗟来之食。
   没有知识水平同样不等于是白痴加混蛋,朱元璋参加起义之前读过什么书?黄巢在率军进入长安的途中,“遇穷民于路,争行施遗”,如果大唐朝对老百姓能象“专事破坏”的黄巢那样,老百姓会反吗?如果能吃好喝好还要造反,只能说不是无耻就是白痴。
   如果人口大量减少是黄巢起义军所为,那参加黄巢起义军的农民难道都是被黄巢用刀架在脖子上逼他们造反的?为什么穷苦农民多愿意加入起义军?原因只有一个:活不下去!
   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军有他们自身不可逾越的局限性,也做过一些错误的事情,但人谁其无过?舍其大义而取其小节,这样并不公平。
   文明的破坏?不知道文明的含义是什么?那些封建礼数的东西,要坚决的给予彻底的破坏。
  
  
  
  
   下面我转载一位网友的贴子(一部分):
   “企图把黄巢描写为杀人魔王,拿着韦庄的《秦妇吟》指责黄巢进行“毫无理由的大屠杀”,说黄巢义军“奸淫烧杀”。但是,韦庄本人是个进士,官僚。他写的秦妇是一个“斜开鸾镜懒梳头,闲凭雕栏慵不语”,“正闭金笼教鹦鹉”的贵妇人。《秦妇吟》里那些受到农民起义军冲击的“东邻”“西邻”“南邻”“北邻”,都是官僚大地主。在当时公然的森严的等级社会里,穷人和富人根本不住在一起,老北京也都知道北京城以前贫富的地域分布是怎样的分明。一个官僚贵妇的东邻西邻南邻北邻能是什么人呢?而且韦庄的《秦妇吟》里还明确点出了,秦妇邻居们的家境,“金阶”“朱门”“瑠瓈”“翡翠”“高门”“重楼”等等。千万不要有人告诉我,说唐朝已经“和谐社会”了,住在“金阶”“朱门”“瑠瓈”“翡翠”“高门”“重楼”里的是那些99%被压迫被奴役的穷棒子们,是那些穷棒子们穷开心,一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大诗人杜甫的诗句,杜甫也是唐人)挣扎在死亡线上,一边还要勒紧裤腰带供房来住在高门重楼里。正如韦庄在《秦妇吟》第一联开宗明义点出的,“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农民起义军绝非在进行吴蔚诬蔑的所谓“毫无理由的大屠杀”,而不过在打倒那些公卿官僚大地主阶级。农民起义的矛头指向的是压迫者,是在打倒压迫者,是在反抗暴政反抗压迫,而不是在滥施淫威。
   至于所谓“人相食”的灾荒景象完全是统治阶级造成的,唐代时,关中已经不是当年秦汉时天下良田三分一在秦的经济重心,关中必须依赖漕运运河来从江南运粮。当黄巢起义军推翻暴政,入都关中以后,封建王朝为了镇压农民起义,在军事上无法取胜的情况下,丧心病狂地采取了对农民起义军控制的解放区进行经济封锁的毒辣伎俩,这种惨绝人寰的罪行造成了关中的饥荒。把统治阶级制造的屠杀罪行栽赃到农民起义军头上,无疑是十分低能和可耻的。是不是说农民起义军就一贯正确,无可非议呢?那也不是。正如陆游王安石这样伟大的人物尚且有其历史局限性一样,透着一点奴性一样。黄巢是一个伟大的自由战士,可是黄巢起义毕竟是旧式的农民起义,他们也有农民起义的局限性。
   封建统治阶级及其豢养的走狗为了熄灭人民自由的火焰,为了使亿万人民甘心为奴,千方百计把农民起义丑化成杀人魔王丑化为“毫无理由的大屠杀”。这当然是谎言。所谓“毫无理由”不但不能丑化农民英雄,反而恰恰暴露了造谣者的低能,因为造谣者已经低能到无法解释为什么“尧天舜日”下会爆发几十万几百万农民的大起义,于是只好把他们说成是几十万几百万人的集体发疯。
   农民起义的矛头是针对一小撮官僚大地主的,从黄巢的“天街踏尽公卿骨”到张献忠的“榜诸绅于成都而杀之”,这里洋溢的都是农民英雄们绝不与暴政妥协的战斗精神,他们是这样伟大的人物,以至于他们绝不肯如朱元璋这个败类叛徒那样为了个人的皇位而背叛了自己的人民反而和封建统治阶级沆瀣一气同流合污。
   但是不可否认,由于长期生活在封建宗族制度下,深受族权的束缚,农民起义军确实存在着镇压扩大化的问题。官僚地主有罪,皇帝宗亲有罪,应该受到惩罚,可是他们的家人并没有罪,并不能因为反抗皇帝反抗官僚地主,于是就进行灭族,这是不对,罪止其身,就算皇室宗亲官僚地主,只要没有犯下血债,也不能简单粗暴地一杀了之,应该罚当其罪。除了一小撮的一小撮该杀,大部分在惩罚之后,还要给他们自新之路,人的劳动权利都是平等的同质的,即使是前剥削阶级成员也一样有劳动权利,我们剥夺的只是他们的剥削特权,而不能去侵犯他们的劳动权利。
   可是历史上的旧式农民起义者们因为历史的局限性,不能认识到这一点,他们从宗族观念出发,对于自己的敌人,在进行复仇的时候,确实不同程度地存在镇压扩大化的问题。黄巢剿灭公卿,将他们的妻女掠夺来,这是错误的。张献忠杀戮诸绅,动辄灭门,檄令治下,要杀尽明朝宗室,也是错误的。即使是比较温和的李自成,虽然出于政治招降的需要,没有杀崇祯的三个儿子,可是在对待明朝宗室也是一样的,攻克西安,也同样把宗室甄别出来杀掉。东征北京,后来在山海关战败放弃北京,前后解放大同不到三个月,明代王宗室四千多人就被杀得干干净净。可以想见,如果李自成没有战败,而是统一了全国,那么当时的十万明朝宗室都是死路一条。这些暴行,不错,只能用暴行来形容,是农民英雄们无法以正确的阶级观念来分别敌我,从封建宗族观念出发做的蠢事。虽然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散布宣扬封建宗族观念的封建统治者们自作自受,但无疑是暴行。
   虽然,农民英雄们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犯下了大小不等的不少错误,甚至罪行,但是我还是要指出,相比他们忠于人民,反抗暴政的伟大历史功勋来说,他们的这些错误是支流,功勋是主流。
  
  
   再次感谢天焰兄的支持,姜狼拜谢!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1698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