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乐透尾数规律分布图:培养学生学习素质,让学生学会学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01:40:38
来源:作者:杨月辉  发表日期:2008年4月18日

1 问题的提出
以学习为主业的高中生,很多都觉得每天有近三分之二的时间都花在学习上,上课认真听,下课完成着一张张练习、试卷,参考书做了一本又一本;早晨,父母还在睡眠中学生已去上学,晚上,父母已休息学生还在伏案学习,可如此辛劳收效却甚微,感到心理很不平衡,感到学得很累。教师觉得课堂上重点强调过的知识点,学生交上来的作业依然错误率较高;教师要求上课注意力集中,可有些学生仍然会走神;作业批改了一堆又一堆,可学生的成绩依然如故,教师觉得教得也很累。这种低效率学习是不会学习的表现。狭义的学会学习就指学生掌握运用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和技巧,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的过程。[1]
要使学生学得轻松、高效,教师教得轻松、有成效就得让学生学会学习。而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必须培养其良好的学习素质。
学习素质是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经后天培养形成的学习的基本品质结构,是人的各种素质形成的元素质。学习素质至少包括5个子系统,即学习认识系统、学习驱动系统、学习智能系统、学习操作系统和学习管理系统。[2]学习认知系统是学习者对学习的基本问题的思想认识系统;学习驱动系统是学习者对学习产生内驱动力的系统;学习智能系统是学习者对学习的内隐的心智工作系统;学习操作系统是学习者对学习的外显的行为工作系统;学习管理系统是人对学习的心理和行为的调控保障系统。这5个子系统各自相对独立,但他们之间却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逻辑关系。
目前学生的学习素质如何,学习素质又是怎样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我们需要有针对性的重点培养学生学习素质的哪些方面?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抽取我校2004届高一学生第一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成绩在年级前200名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86份,然后把这186人分成两组,第一组是第一、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成绩均在年级前50名的23人,其余的163人为第二组。
2.2 研究工具
采用赖昌贵教授编写的《中学生学习方法测验》,该测验共包括学习能力、学习方法与习惯、学习态度三个部分。此测验的实质上不仅测验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包含了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与学习能力,而这些都是学习素质的内涵,因此,本研究采用其测查学生的学习素质。
2.3 研究过程
安排统一时间,于2004年12月中旬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2.4 数据管理
本研究采用SPSS10.0 for windows进行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结果分析部分主要研究两组被试在学习素质各因素上的差异,学习素质各因素与学生学习成绩间的相关性,学习素质各因素间的相关性。
3.1 两组被试的学习素质各因素间的差异性检验
表1 两组被试学习素质以及学习素质各因子差异性检验
t值
自由度
双侧t检验概率值
平均数之差
标准误
学习素质总分
2.805
184
.006
15.51
5.53
方法习惯
1.774
184
.078
5.45
3.07
学习态度
2.173
184
.031
3.44
1.58
学习能力
2.995
184
.003
6.62
2.21
注意力
2.949
184
.004
1.48
.50
表达能力
2.540
184
.012
2.15
.85
阅读能力
.836
184
.404
.50
.59
记忆方法
1.431
184
.154
1.16
.81
作业习惯
2.228
184
.027
1.23
.55
联结运用
1.325
184
.187
.95
.71
钻研探究
2.067
184
.040
2.03
.98
从表1,我们可得知:两组被试在学习素质总分、学习能力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第一组明显优越于第二组;在学习态度上,第一组也显著比第二组好;而在学习方法与习惯上,两组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学生学习效果的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学习素质中的学习能力差异,第二个原因学习素质中的学习态度因素差异。
3.2 学习素质及其各因素与各科学习成绩的相关性检验
表2 学习素质及其各因素与各科学习成绩的相关性检验
语文
数学
外语
物理
化学
总分
学习素质总分
皮尔逊相关系数
显著性水平值
.176*
.016
.144*
.050
学习态度
皮尔逊相关系数
显著性水平值
.230**
.002
.153*
.037
学习能力
皮尔逊相关系数
显著性水平值
.173*
.018
注意力
皮尔逊相关系数
显著性水平值
.178*
.015
.150*
.041
.176*
.016
.273**
.000
阅读能力
皮尔逊相关系数
显著性水平值
.179*
.015
.192**
.009
-.204**
.005
-.308**
.000
记忆方法
皮尔逊相关系数
显著性水平值
.151*
.039
.173*
.018
作业习惯
皮尔逊相关系数
显著性水平值
.175*
.017
.197**
.007
联结运用
皮尔逊相关系数
显著性水平值
.148*
.044
.179*
.015
.158*
.031
钻研探究
皮尔逊相关系数
显著性水平值
.187**
.010
.169*
.021
.150*
.041
注:1、表2、3的显著性水平值均为双侧检验结果;
2、*表示在.05水平上显著;3、**表示在.01水平上显著。
根据表2,我们可得出以下几点:
①学习素质与学习成绩呈现显著性正相关。
②学习素质中的学习态度因素与学习成绩呈现显著性正相关;其中的钻研探究精神与数学、物理和总分都呈现显著性正相关。
③学习能力中的注意力与学习成绩呈现显著性正相关;学习能力中的阅读能力与学生的文科学习成绩呈现显著性正相关,而与理科学习成绩呈现显著性负相关,根据多元智能理论,这与学生的智力优势有关,关于这一点本文将不进行讨论。
④在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因素中,记忆方法与数学和化学成绩出现显著性正相关;作业习惯与数学、总成绩出现显著性;知识的联结运用与物理、化学和总成绩呈现显著性正相关。
3.3 学习素质各因素间的相关性检验
表3 学习素质各因素间的相关性检验
方法习惯
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   皮尔逊相关系数
显著性水平值
.535 **
.000
学习能力   皮尔逊相关系数
显著性水平值
.427**
.000
.454**
.000
表3中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学习素质各因素间存在着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各因素相互影响,紧密联系,形成一个整体。
4 讨论
通过分析高一两组学生的学习素质及其各因素间的差异性检验结果、学习素质及其各因素与各科学习成绩的相关性检验结果、学习素质各因素间的相关性检验结果,结合教育实践经验,对培养学生的学习素质,让学生学会学习提出以下建议:
4.1 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形成有效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提高学习心智与学习操作系统水平。
在教育实践中常听到我们的老师在抱怨现在的学生学习习惯是多么多么的差,疏不知是学习能力欠缺的体现。
研究中发现学习成绩优异组在学习能力上明显优越于学习成绩中上水平组。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学习是可以持久保持且不能单纯归因于生长过程的人的倾向或能力的变化。就某些行为表现来看,这种变化可能常常是能力的提高。”在高中,学会学习的教育则注重学生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3]学习能力不仅包括掌握在教师指导下以接受式为主的学习方式,而且包括学生体的自主探索和体验,从中概括出既符合个体差异又符合科学的学习理念,总结出一套实用的、快捷的、有效的自主学习的策略和方法。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学生没有形成有效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正是因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欠缺和偏低。教学实践也证实了这一点。
例如,课堂上某些学生的多余的动作很多,影响到学习效果,这些不良习惯的背后是注意力、自控力差。所以我们教师的工作不是批评他的不良习惯,而是对其能力的侧重培养。
例如,有些学生上课不记笔记,而在老师的要求下,去记笔记,结果把第二课的笔记记在第一课的地方,这其实表面上看是学生没有记笔记的习惯,而实际上是学生没有记笔记、收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而在研究中发现,学生的注意力、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一定的正相关,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通过这些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4.2 关注学习的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提高学习认知和学习驱动系统水平。
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态度对学习效果有显著的影响,学生的钻研探究精神与学习成绩呈显著性正相关。
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作业上的“分工合作”现象,即四人一小组,每人完成四分之一作业,然后大家相互帮忙整个作业就完成了;在单元测验考试时,某些学生有时间不愿意做题目,而是开小差,等时间到了想方设法得到别人选择题的答案。这些做法能谈得上学生在学习上有钻研探究精神吗?这样的学习结果怎样很难预料。这些做法只是让我感觉到学生的厌学情绪和意志力的缺乏。
学生从“愿学→不想学→厌恶学”和从“愿学→爱学→乐学”这两个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经过反复强化所致,是学习情绪情感体验的结果,也是学习者意志活动的结果。在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调查中发现,很多学习也只能算作“知学”,即知道学习重要,有价值,或者为了升学、父母、教师等外部原因,对他们不爱学的科目也能愿学,学习得以发生,这是学生理智思考的结果,此时意志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它调控着学习的进行。[4]
学习本身是艰辛的,在现在单一的评价体制下,学习的成功体验不是产生在每一个学生的内心,而失败感会不时的侵袭学生,因此意志力是勤学、恒学的心理基础。
“意”和“情”是密不可分的。坚强的意志来自于愉快的学习心境和预期, 通过学习行为表现出来,通过有目标、有计划地克服困难达成预期目的,从而获得成功体验增强意志力。
积极的学习情绪来自于对课程、对老师、对学校、对自己的学业成绩等因素的愉快体验。和谐的班级氛围、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的多元评价、积极的自我评价等有利于学生产生愉快体验。愉快的体验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解除学习疲劳,有助于学生意志品质和健全个性的培养,又能促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创造性。
关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情感和意志过程,提高学习认知和学习驱动系统水平。
4.3 兼顾学生学习素质及其各系统间的个体差异,促使学生学会学习。
研究表明学习素质各因素间存在着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各因素相互影响,紧密联系,形成一个整体。无论哪一因素 的缺乏或水平的高低都会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
学习素质是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培养形成的内在的稳定的基本品质结构。由于学习者后天的学习和受教育的客观环境条件的不同,导致了学习者个体的学习素质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学习素质的总体水平上,更多的是表现在学习素质的各子系统的内涵上。
在学习能力很强的学生中,入校后学习积极性很低,因为中考受挫,能进入自己理想的高中,结果导致现在的学习处于低效阶段。这是学习驱动系统水平低对整个学习效率的影响。
有些学生在文科的选择题上能选对,但不能恰当的解释理由,或者解释起来缺乏条理性。这是学习心智系统水平低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还有些学生入校后有很强的学习动机,几乎整天没有休息的时间,所有可利用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可学习效率低。这是学习操作系统水平低在影响学习效率。
学习素质水平和学习素质各子系统间的不平衡都会影响学习的效果。但学习素质上的个体差异是客观的,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正视这一现实,有针对性的去提高学生学习素质各子系统的水平,促进学习素质整体水平的提高,促使学生学会学习。
5 小结
本研究通过对高一学生两组学生的学习素质及其各因素间的差异性检验结果、学习素质及其各因素与各科学习成绩的相关性检验结果、学习素质各因素间的相关性检验结果,结合教育实践经验,得出以下结论:
○1两组被试在学习素质总分、学习能力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第一组明显优越于第二组;在学习态度上,第一组也显著比第二组好;而在学习方法与习惯上,两组没有显著差异。
○2学习素质与学习成绩呈现显著性正相关。学习素质中的学习态度因素与学习成绩呈现显著性正相关;其中的钻研探究精神与数学、物理和总分都呈现显著性正相关。
学习能力中的注意力与学习成绩呈现显著性正相关;
在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因素中,记忆方法与数学和化学成绩出现显著性正相关;作业习惯与数学、总成绩出现显著性;知识的联结运用与物理、化学和总成绩呈现显著性正相关。
○3学习素质各因素间存在着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各因素相互影响,紧密联系,形成一个整体。
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对教育提出以下建议:
1、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形成有效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提高学习心智与学习操作系统水平。
2、关注学习的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提高学习认知和学习驱动系统水平。
3、兼顾学生学习素质及其各系统间的个体差异,促使学生学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