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票系统平台开发: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 科学发展观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8:58:25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作者:陶德麟 武汉大学资深教授  发布时间:2007-09-26 16:1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研究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本文仅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谈几点体会。

一

  价值观是人们生活目标和行为方式的导向,任何人的言行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某种价值观的引导。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形态的不同,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地位的不同,利益的不同,所受的教育和社会影响的不同,生活经历的不同,以及其他种种主客观因素的不同,人们的价值观有极大的个体差异性。但是,任何社会要能存在和发展,都必定有多数社会成员认同的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行为目标和行为方式的共同导向。不同的社会形态有不同的核心价值体系。这种价值体系归根到底取决于这一社会形态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取决于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精心构建。阶级社会中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由统治阶级按照自己的根本利益构建起来的。在阶级对立社会中被统治的阶级也有自己的价值体系,但不可能占据主导地位,还不可避免地受到主导价值体系的影响和制约,不可能成为全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社会也必须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如果没有,社会成员的行为就没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就会各行其是,步调零乱,互相掣肘,甚至离心离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就无法实现。社会主义制度为这种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客观可能,但这种价值体系不能自发地形成,仍然需要精心构建。以什么思想和理论来构建这种价值体系,就成为一个必须明确回答的问题。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厘清和谐社会的内涵。和谐社会是标志社会总体特征和本质属性的概念,是专属于社会主义社会和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概念。阶级对立的社会在还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情况下也会出现社会矛盾相对缓和、社会稳定相对持续的状态,甚至在某些方面和某种程度上出现社会和谐的现象。所谓“太平盛世”就属于这种情况。但是,由于阶级对立的根源没有消除,这种暂时出现的和谐现象不可能是社会的总体特征和本质属性,也不可能长久地保持;恰恰相反,不和谐倒是社会的总体特征和本质属性。社会主义社会当然也不是无矛盾的社会,也有种种不和谐的现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如此,正因为这样才必须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但社会主义社会根本区别于阶级对立社会的特征就在于消除了人际利益根本冲突的根源,形成了社会成员根本利益一致的客观基础。正是这一点使整个社会的和谐不仅成为必要,而且成为可能。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不和谐是违背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共同利益的东西,是应当消除也可能消除的现象,而和谐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不可分离的本质要求,是必须实现也可以实现的目标。把和谐社会的概念泛化为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的概念,离开社会主义而谈论构建和谐社会,只能是脱离实际的空谈。

  既然如此,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就只能是科学地反映社会发展规律、代表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不能是任何别的思想。以别的思想为指导去构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必然似是而非,南辕北辙。

  有的同志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以人为本为理由,主张以西方人道主义思想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为指导,我认为是不正确的。

  应当肯定,产生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人道主义反对以神权压制人性,张扬以人为中心,后来发展到鼓吹天赋人权和自由平等博爱,对摧毁腐朽的封建制度和建立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即使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这种人道主义作为伦理原则也还有进步作用。鲁迅就曾经指出,在反革命屠杀革命者的时候,人道主义者的抗争是有重大进步作用的。在反对法西斯的斗争中,这种人道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盟友。许多并非马克思主义者的人道主义者也有伟大的济世情怀,是善良而真诚地关心人民的。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这种人道主义作为伦理原则在实践上也有益于社会的和谐和人际关系的友善,有益于社会进步。这些都是事实。但是,肯定这些事实并不等于在理论上肯定这种人道主义是科学的历史观。这种人道主义的理论基础是抽象人性论。抽象人性论的特点和弱点就是离开人的社会性和历史发展来谈论所谓普遍人性,把人性描绘成与生俱来而且一成不变的东西,把历史的发展解释成人性的异化和复归。如果这种理论能够成立,那就应该肯定原始社会的人性(包括群婚、食人、部落战争等等现象中表现出来的人性)是模范人性了。这是完全不能科学地解释历史和人的本质的。而且,这种所谓普遍人性实际上又是以资产者的现实要求为模特儿描绘出来的。说到底,所谓人权,就是资产阶级的权利;自由,就是商品交换和贸易自由,也就是资产者占有无产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自由和无产者向资产者出卖劳动力的自由;平等,就是商品的等价交换原则,包括资产者购买无产者劳动力的等价交换原则;博爱,就是要求被剥削者与剥削者互爱合作。在这种人道主义看来,最符合人性的社会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作为一种解释历史的理论,作为一种历史观,这种人道主义是以普遍性形式掩盖着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不错,某些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在理论上对资本主义也有激烈的批评,甚至看起来很像是颠覆性的批评,但实际上还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以维护和改善资本主义为前提的批评,并不能科学地解释历史和现实,也不能提供如何改变人的处境的现实途径。至于现在某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者一方面鼓吹自由、民主、人权,一方面又为了垄断资本集团的利益不择手段地干涉别国的内政,侵犯别国的主权,屠杀别国的人民,连人道主义的伦理原则也不顾,更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虚伪性的露骨表现了。空想社会主义也是主张人道主义大理论,它的阶级基础是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不同的,但它的理论也是抽象人性论,只不过它描绘的人性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描绘的有所不同罢了。它也同样不是科学的历史观,同样不能科学地解释人的问题,不能指明人的解放的正确道路。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和阶级基础都不同。它在中国数千年的宗法社会中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思想遗产。从《尚书》的“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到《管子》的“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从孔子的“仁者爱人”、“泛爱众”、“修己以安百姓”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都大力宣扬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基本思想。许多先进思想家和诗人关心人民疾苦,谴责剥削压迫,揭露贫富悬殊,留下了撼人心魄的不朽篇章,他们的爱人之心也是真诚的。这种民本思想对抑制过度的剥削和压迫、保护生产力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作为伦理原则,是中华民族的思想瑰宝,其中无疑包含着我们今天仍然必须继承、借鉴以至弘扬的极为重要的成分。但是,作为历史理论,这种民本思想也是以离开人的社会性和历史发展的另一种形式的抽象人性论为理论根据的,无论是性善论、性恶论或其他理论,都不能科学地解释社会历史,不能科学地解释人的本质。更重要的是,它毕竟还是统治阶级“御民”、“牧民”、“使民”、“用民”、“治民”的方略,是“仁政”和“王道”的理论基础,它的根本前提还是维护和改善奴隶主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统治。管仲说的“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孔子说的“百姓足,君孰与不足?”清楚地反映了民本思想的实质。即使是极有作为的明君贤相,也只能把广大人民看成载舟之水,也就是支撑这个统治的基础,而不可能把人民看成历史的主人,让人民当家作主。韩愈说得直截了当:“民者,出粟米丝麻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民不出粟米丝麻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孟子说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还是“天下之通义”。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恰恰是从批判对人的本质的抽象议论开始的。以往的一切张扬人、推崇人的理论,其共同的根本缺陷就在于脱离人的社会关系和历史发展来理解人。在这些理论中被渲染得极为神圣的“人”,只是从具体的历史发展阶段和社会关系中抽象出来的概念。这样的“人”,正因为被说成属于一切时代和一切社会,所以也就不属于任何时代和任何社会;只是思想家虚构的幻影,而不是现实的存在。马克思的伟大贡献,就在于发现了打开这个“黑箱”的钥匙,第一次指出全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生产实践是社会生成和发展的最终原因,人的本质应当从人的实践活动造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中探求,人在改变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地改变着自己。实际存在的人不是脱离物质的精神实体,也不仅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物质实体,而是处在由自己的实践活动造成的一定生产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中的具体的历史的人。这一科学世界观的创立是石破天惊的发现,使笼罩在思想史上的千年迷雾为之一扫。从此以后,社会历史不再是无规律可寻的神秘王国,而是可以用精确眼光和科学方法认识和改造的对象。人的解放也不再是悲天悯人的善良愿望,而是可以通过改变世界的实践活动逐步实现的目标。这是思想史上最具全局意义和长远意义的伟大成果。在今天无论从哪一个方面研究人的问题,都不应该离开这个最根本的观点和方法。离开了这个观点和方法,就有些类似在有了电灯之后还秉烛夜游了。当前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然要坚持以人为本,但我们说的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处在现阶段的具体社会关系中的具体的现实的人,也就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我们要解决的关于人的问题也不是抽象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的现实的问题。离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以人为本就会流于空洞的口号,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也将无从实现。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不是排斥人类文明发展大道上产生的各种价值体系中的积极合理的成分,恰恰相反,我们必须继承、吸取和借鉴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指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根本不同于阶级对立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并不是说以往的价值体系中没有反映人类共同生活要求和行为准则的内容。如果没有这样的内容,社会成员就不可能生活在同一社会之中,任何社会都将不可能存在和发展,这不仅对广大劳动者不利,而且对剥削阶级也不利。像西方人道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如果不是作为历史观而是作为伦理原则,仍然是我们今天应当继承和借鉴的宝贵思想资源。比如我们今天要构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都既与人道主义和民本思想有原则区别,又与两者有继承关系。我们过去曾经一度混淆了作为历史观的人道主义和民本思想与作为伦理原则的人道主义和民本思想,对它们全盘否定,是不正确、不明智的。这种做法造成了两种相反而又相通的结果:有人借此攻击马克思主义“反人道”;也有人借此把马克思主义等同于或归结为抽象的人道主义。这个教训非常深刻。当然,对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决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抄照搬,尤其不能把它们鼓吹到高于马克思主义的程度。正确的做法应当是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和社会主义的要求对这些精神财富加以诠释、熔铸和改造,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机成分。这也不是可有可无的工作,而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民族性、时代性、群众性和实效性的必不可少的工作。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不是要求全体社会成员都成为马克思主义者。这在事实上是做不到的,也是不必要的。如果这样要求,反而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毫无疑问,我们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特别是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教育青年一代,保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但是仍然必须坚持包括宗教信仰自由在内的思想自由,坚持双百方针,容许主旋律前提下的多样性。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具有最高的先进性,又具有最广的包容性,正因为这样,它才可能实际上成为最广大人民群众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共同奋斗的导向。


在线下载讲稿,须支付2元。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研究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本文仅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谈几点体会。

一

  价值观是人们生活目标和行为方式的导向,任何人的言行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某种价值观的引导。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形态的不同,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地位的不同,利益的不同,所受的教育和社会影响的不同,生活经历的不同,以及其他种种主客观因素的不同,人们的价值观有极大的个体差异性。但是,任何社会要能存在和发展,都必定有多数社会成员认同的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行为目标和行为方式的共同导向。不同的社会形态有不同的核心价值体系。这种价值体系归根到底取决于这一社会形态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取决于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精心构建。阶级社会中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由统治阶级按照自己的根本利益构建起来的。在阶级对立社会中被统治的阶级也有自己的价值体系,但不可能占据主导地位,还不可避免地受到主导价值体系的影响和制约,不可能成为全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社会也必须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如果没有,社会成员的行为就没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就会各行其是,步调零乱,互相掣肘,甚至离心离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就无法实现。社会主义制度为这种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客观可能,但这种价值体系不能自发地形成,仍然需要精心构建。以什么思想和理论来构建这种价值体系,就成为一个必须明确回答的问题。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厘清和谐社会的内涵。和谐社会是标志社会总体特征和本质属性的概念,是专属于社会主义社会和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概念。阶级对立的社会在还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情况下也会出现社会矛盾相对缓和、社会稳定相对持续的状态,甚至在某些方面和某种程度上出现社会和谐的现象。所谓“太平盛世”就属于这种情况。但是,由于阶级对立的根源没有消除,这种暂时出现的和谐现象不可能是社会的总体特征和本质属性,也不可能长久地保持;恰恰相反,不和谐倒是社会的总体特征和本质属性。社会主义社会当然也不是无矛盾的社会,也有种种不和谐的现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如此,正因为这样才必须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但社会主义社会根本区别于阶级对立社会的特征就在于消除了人际利益根本冲突的根源,形成了社会成员根本利益一致的客观基础。正是这一点使整个社会的和谐不仅成为必要,而且成为可能。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不和谐是违背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共同利益的东西,是应当消除也可能消除的现象,而和谐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不可分离的本质要求,是必须实现也可以实现的目标。把和谐社会的概念泛化为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的概念,离开社会主义而谈论构建和谐社会,只能是脱离实际的空谈。

  既然如此,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就只能是科学地反映社会发展规律、代表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不能是任何别的思想。以别的思想为指导去构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必然似是而非,南辕北辙。

  有的同志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以人为本为理由,主张以西方人道主义思想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为指导,我认为是不正确的。

  应当肯定,产生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人道主义反对以神权压制人性,张扬以人为中心,后来发展到鼓吹天赋人权和自由平等博爱,对摧毁腐朽的封建制度和建立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即使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这种人道主义作为伦理原则也还有进步作用。鲁迅就曾经指出,在反革命屠杀革命者的时候,人道主义者的抗争是有重大进步作用的。在反对法西斯的斗争中,这种人道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盟友。许多并非马克思主义者的人道主义者也有伟大的济世情怀,是善良而真诚地关心人民的。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这种人道主义作为伦理原则在实践上也有益于社会的和谐和人际关系的友善,有益于社会进步。这些都是事实。但是,肯定这些事实并不等于在理论上肯定这种人道主义是科学的历史观。这种人道主义的理论基础是抽象人性论。抽象人性论的特点和弱点就是离开人的社会性和历史发展来谈论所谓普遍人性,把人性描绘成与生俱来而且一成不变的东西,把历史的发展解释成人性的异化和复归。如果这种理论能够成立,那就应该肯定原始社会的人性(包括群婚、食人、部落战争等等现象中表现出来的人性)是模范人性了。这是完全不能科学地解释历史和人的本质的。而且,这种所谓普遍人性实际上又是以资产者的现实要求为模特儿描绘出来的。说到底,所谓人权,就是资产阶级的权利;自由,就是商品交换和贸易自由,也就是资产者占有无产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自由和无产者向资产者出卖劳动力的自由;平等,就是商品的等价交换原则,包括资产者购买无产者劳动力的等价交换原则;博爱,就是要求被剥削者与剥削者互爱合作。在这种人道主义看来,最符合人性的社会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作为一种解释历史的理论,作为一种历史观,这种人道主义是以普遍性形式掩盖着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不错,某些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在理论上对资本主义也有激烈的批评,甚至看起来很像是颠覆性的批评,但实际上还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以维护和改善资本主义为前提的批评,并不能科学地解释历史和现实,也不能提供如何改变人的处境的现实途径。至于现在某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者一方面鼓吹自由、民主、人权,一方面又为了垄断资本集团的利益不择手段地干涉别国的内政,侵犯别国的主权,屠杀别国的人民,连人道主义的伦理原则也不顾,更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虚伪性的露骨表现了。空想社会主义也是主张人道主义大理论,它的阶级基础是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不同的,但它的理论也是抽象人性论,只不过它描绘的人性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描绘的有所不同罢了。它也同样不是科学的历史观,同样不能科学地解释人的问题,不能指明人的解放的正确道路。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和阶级基础都不同。它在中国数千年的宗法社会中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思想遗产。从《尚书》的“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到《管子》的“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从孔子的“仁者爱人”、“泛爱众”、“修己以安百姓”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都大力宣扬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基本思想。许多先进思想家和诗人关心人民疾苦,谴责剥削压迫,揭露贫富悬殊,留下了撼人心魄的不朽篇章,他们的爱人之心也是真诚的。这种民本思想对抑制过度的剥削和压迫、保护生产力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作为伦理原则,是中华民族的思想瑰宝,其中无疑包含着我们今天仍然必须继承、借鉴以至弘扬的极为重要的成分。但是,作为历史理论,这种民本思想也是以离开人的社会性和历史发展的另一种形式的抽象人性论为理论根据的,无论是性善论、性恶论或其他理论,都不能科学地解释社会历史,不能科学地解释人的本质。更重要的是,它毕竟还是统治阶级“御民”、“牧民”、“使民”、“用民”、“治民”的方略,是“仁政”和“王道”的理论基础,它的根本前提还是维护和改善奴隶主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统治。管仲说的“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孔子说的“百姓足,君孰与不足?”清楚地反映了民本思想的实质。即使是极有作为的明君贤相,也只能把广大人民看成载舟之水,也就是支撑这个统治的基础,而不可能把人民看成历史的主人,让人民当家作主。韩愈说得直截了当:“民者,出粟米丝麻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民不出粟米丝麻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孟子说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还是“天下之通义”。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恰恰是从批判对人的本质的抽象议论开始的。以往的一切张扬人、推崇人的理论,其共同的根本缺陷就在于脱离人的社会关系和历史发展来理解人。在这些理论中被渲染得极为神圣的“人”,只是从具体的历史发展阶段和社会关系中抽象出来的概念。这样的“人”,正因为被说成属于一切时代和一切社会,所以也就不属于任何时代和任何社会;只是思想家虚构的幻影,而不是现实的存在。马克思的伟大贡献,就在于发现了打开这个“黑箱”的钥匙,第一次指出全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生产实践是社会生成和发展的最终原因,人的本质应当从人的实践活动造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中探求,人在改变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地改变着自己。实际存在的人不是脱离物质的精神实体,也不仅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物质实体,而是处在由自己的实践活动造成的一定生产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中的具体的历史的人。这一科学世界观的创立是石破天惊的发现,使笼罩在思想史上的千年迷雾为之一扫。从此以后,社会历史不再是无规律可寻的神秘王国,而是可以用精确眼光和科学方法认识和改造的对象。人的解放也不再是悲天悯人的善良愿望,而是可以通过改变世界的实践活动逐步实现的目标。这是思想史上最具全局意义和长远意义的伟大成果。在今天无论从哪一个方面研究人的问题,都不应该离开这个最根本的观点和方法。离开了这个观点和方法,就有些类似在有了电灯之后还秉烛夜游了。当前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然要坚持以人为本,但我们说的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处在现阶段的具体社会关系中的具体的现实的人,也就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我们要解决的关于人的问题也不是抽象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的现实的问题。离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以人为本就会流于空洞的口号,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也将无从实现。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不是排斥人类文明发展大道上产生的各种价值体系中的积极合理的成分,恰恰相反,我们必须继承、吸取和借鉴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指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根本不同于阶级对立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并不是说以往的价值体系中没有反映人类共同生活要求和行为准则的内容。如果没有这样的内容,社会成员就不可能生活在同一社会之中,任何社会都将不可能存在和发展,这不仅对广大劳动者不利,而且对剥削阶级也不利。像西方人道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如果不是作为历史观而是作为伦理原则,仍然是我们今天应当继承和借鉴的宝贵思想资源。比如我们今天要构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都既与人道主义和民本思想有原则区别,又与两者有继承关系。我们过去曾经一度混淆了作为历史观的人道主义和民本思想与作为伦理原则的人道主义和民本思想,对它们全盘否定,是不正确、不明智的。这种做法造成了两种相反而又相通的结果:有人借此攻击马克思主义“反人道”;也有人借此把马克思主义等同于或归结为抽象的人道主义。这个教训非常深刻。当然,对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决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抄照搬,尤其不能把它们鼓吹到高于马克思主义的程度。正确的做法应当是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和社会主义的要求对这些精神财富加以诠释、熔铸和改造,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机成分。这也不是可有可无的工作,而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民族性、时代性、群众性和实效性的必不可少的工作。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不是要求全体社会成员都成为马克思主义者。这在事实上是做不到的,也是不必要的。如果这样要求,反而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毫无疑问,我们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特别是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教育青年一代,保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但是仍然必须坚持包括宗教信仰自由在内的思想自由,坚持双百方针,容许主旋律前提下的多样性。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具有最高的先进性,又具有最广的包容性,正因为这样,它才可能实际上成为最广大人民群众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共同奋斗的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