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彩足球怎么分析:如何认识和评价中国传1统文化和传统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5:57:51

如何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

 

 

 

教育经营系  何文超  0307010060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现代的角度看,其不仅在历史上的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对当今社会也有深刻影响。充分认识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并且在此基础上做出客观的评价,是对历史的负责人,同时也有利于我们当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本文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的特征作整体把握,并且分析其中的一些关系,进而做出评价。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教育、认识、评价

 

 

 

一、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她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她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她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她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1]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特征是其支配地位长期被儒家伦理文化的价值取向占据着。上至华夏的原始民族,下至近代社会,上下五千年,儒家伦理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而且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除此以外,我们还能从以下几方面特征加以认识: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是封闭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的产物。是以汉族为主体,融合各族人民的智慧,共同创造的,这一特定区域特定人类圈的社会精神形态,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是历时五千年形成的一个完整而庞大的体系,从哲学思想、思维方式到心理倾向,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十分丰富,具有内容的完整性。

第三,作为文化传统,世世代代传播延续下去,还将继续传承下去,无论是自然传承,还是选择传承,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不停止。教育的传承属于选择传承,即把优秀部分传承下去。因此,它具有永久的传承性。

第四,传统文化属于旧的时代,受着时代的局限,总是一分为二的,其中精华与糟粕并存,养料与毒素同在。对教育有正面的积极的影响,也有负面的消极的效应,具有影响的双重性。

 

二、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教育

 

中国传统教育是指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已定型的教育遗产,是已经成为实际的教育历史实体,是中华民族文明进化过程的教育渊源。[2]

中国传统教育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大致包含:(1)中国儒家的传统教育;(2)中国道家的传统教育;(3)中国佛教的传统教育;(4)近代西方教育科学传入后形成的传统教育;(5)本世纪以来,特别是二三十年代中国众多的教育家和教育流派,通过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创新形成的传统教育;(6)中国无产阶级的传统教育。

中国传统教育的主要特征被学界归结为:天人合一、政教统一、文道结合、师严道尊。[3] 这观点主要是从哲学整体架构的层面上考虑的。此外,若从中西教育特征的对比中进行归结,则为:重世俗而轻神性、重道德而轻功利、重政务而轻自然、重和谐而轻竞争、重整体而轻个体。[4]

从中国传统教育的种种思想和现象来看,其基本精神和基本观念可以归结为:综合观、辩证观和内在观。[5]

1)综合观,即大教育观。中国传统教育认为教育这一系统是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许多教育问题实质上是社会问题。《礼记·学记》开篇即道:“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意思是说,执政者发布政令,征求品德善良的人士辅佐自己,可以得到小小的声誉,不能够耸动群众的听闻;如果他们接近贤明之士,亲近和自己疏远的人,可以耸动群众的听闻,但不能起到教化百姓的作用。君子想要教化百姓,并形成好的风俗,就一定要重视设学施教!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所以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首先要设学施教。同时,《礼记·学记》还引用《尚书·兑命》的话曰:“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旨在重点强调君王治国始终要以设学施教为主。可见,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中,把教育看成是国家大事,并且把教育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认为教育可以培育国家需要的人才,可以形成社会的道德风尚。

2)辩证观,即对立统一观。中国传统教育强调把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但同时也不忽视知识教育的作用,德育和智育形成对立统一的关系;同时,它还强调教与学之间的关系也是一对矛盾,但这对矛盾,但同时又指出,教因学而的益,学因教而日进。

3)内在观,即强调启发人的内在道德自觉性,心性的内在道德功能观。中国传统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启发人的内心自觉,教育人如何“做人”,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其“治国平天下”理想的入世精神,强调的是对自身的肯定。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教育的关系

 

教育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从系统论的观点看,离开了文化系统这个整体,就无从认识教育这一文化系统中的要素。实践和理论反复证明,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决非一种线性的因果关系,在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中介因素,而文化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中介”。我们只有把教育放在文化的整体框架中,才能充分认识它的涵义,才能把握受传统文化影响的教育在其发展历程中的合理性和悖谬性。

传统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大体表现在两个层面:

首先,从历史的外显层面来看,一定的教育必然都是在原有教育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决不可能完全摆脱传统的根基而任意创建。而原有的根基,实际上就是传统文化在政治、经济、宗教、礼仪、思想以及教育等方面的具体表现。比如唐朝的文化积淀更倾向于一种相对开放、外倾、色调热烈的类型,因此其教育也更倾向“有容乃大”的气派,从唐诗的辉煌即可看出;而宋朝的文化更倾向于相对封闭、内倾、色调淡雅的类型,因此其教育也更倾向于精致细腻的风格,整个教育更多的关注理学建构。

其次,从历史的因隐层面来看,文化传统常常以“遗传基因”的方式渗透于全部的历史过程,作用于现实的教育,它一般作为一种潜在意识,不自觉地嵌入到教育中去。而教育目标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它接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则更为深刻。比如“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等学习动机影响着世世代代的学子,时至今日,对现代人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评价传统文化与传统教育

 

我国传统文化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概念,从整体来看,无论站在历史的角度看还是站在现代人的角度看,它们都是良莠混杂的。如果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评价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的标准主要是其是否有利于推动历史向前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然而这样的评价未免缺乏实际指导意义;如果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过去的事情,也许显失公平,但是却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对今天的教育发展有莫大的帮助。下面,本文将站在今天的角度来对传统文化与传统教育作出评价。

第一,我国传统文化在心理倾向方面,尊老敬贤,尊师重道。崇尚权威,唯书唯上。从学校到家庭,“看管教育”“就范教育”“授受教育”,只要求死记硬背,被动地接受,求知过程重复前人的结论往往大于自己的思考,否定了人作为认识主体对客观存在的能动性。忽视了人的认识潜能,抑制了创造思维的发展。整体上缺乏自主自立自强的人材培养目标,缺乏批判精神、开拓精神和创造精神。是故中国人在国际上老拿奥林匹克学习竞赛金牌,而却与诺贝尔奖项无缘。

第二,传统文化对教育体制、教育思想的潜在控制作用是何等的巨大,统一的教育体制,限制了地方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的灵活机变。始于隋朝直至明清,1300年我国漫长的使用科举选拔的人才方法及民众头脑之中形成的“学而优则仕”[6] 的观念根深蒂固,现在,仍有许多人将读书视为一种改变命运的出路。

第三,社会价值取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7] 的读书至上观念,历来重知识,轻能力,轻应用,致使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愈演愈烈,社会盛行学历主义在所难免。

第四,我国传统文化,以家喻户晓的“头悬梁、锥刺骨”的故事,“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山有路勤为径”[8]“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之类的格言,激励学生的吃苦精神,把苦读作为培养人才的道路去提倡。但缺乏科学性和技巧性,在有利于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同时又不利于其灵活性、系统性的培养。

虽然,封闭的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我国教育弊端种种,有其落后腐朽的一面,但传统文化的影响,也确实有可贵的积极的一面,需要我们继续发扬,例如:

第一,我国传统文化中完备的道德教育理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2]、“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13]等使人自强不息不断进取的民族精神,对国家社会的高度责任心和价值观,始终是应弘扬的民族精神的核心,仍是道德教育的首要内容。

第二,儒家认为如若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必须当官,“学而优则仕” 是唯一的途径。这就形成了国民重视读书的传统。上大学几乎成了每个人的企盼,这无疑促使人们对知识的重视。

第三,我国传统文化注重家庭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仁者,爱人”,以“和为贵”,我们可将其视为“集体主义”价值观念行为的雏形。

第四,传统教育以讲授为主,为受教育者提供了完整的知识系统,通过反复训练,我国学生基础知识扎实,我国基础教育成绩裴然。

第五,传统文化讲求“克己”、“慎独”,在其影响下,封闭或半封闭的教育,养成学生自我约束,爱护集体的习惯,服从的习惯,这使我们的学生遵纪守法,有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第六,学生经历“十年寒窗”之苦,磨炼出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顽强奋斗的毅力。

第七,传统文化影响下“温故知新”、“言传身教”“寓教于乐”、“因材施教”、“举一反三”等十分宝贵的教学思想,有很好的利用价值。

总的来说,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传统教育,对今天的意义关键不在于传统文化或者传统教育的内容本身,而在于今天我们如何去使用它。举个例子,同样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么一种社会文化观念影响下,有人对知识对学问抱以崇敬的态度,有利于自身教育的发展;有人则片面强调书本的作用,出现本本主义,缺乏灵活。

由此,我们可以引出这样一种思考: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中的一些思想,终归还是思想,它可以是客观现实的反应,也可以是对理想状态的描述。但综观我国教育历史发展,其思想更偏向于是一种理想状态的描述,因为真能达到其描述的只占社会人群的少数。因此,如果站在社会现实的角度看,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一定程度上存在悖谬性。

首先,传统教育的培养目标,完全受制于社会政治需要。培养“圣王”、“君子”、“贤者”是儒家教育的最高理想。在教育目标的实施过程中,不是用道德理想转化为政治,而是通过其他一些途径取得政治权力以后,用政治来干预,歪曲学术,使“道统”变为统治者对人民进行思想控制的工具。这种观念,显然和儒家发扬人性精神的初衷相悖谬。而当前一系列教育上的顽症如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弊病之所以难以克服,是因为来自无意识的传统文化观念的干扰。又如传统文化中的“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14] 就是把尊尊亲亲的道德伦理观念及个人品格扩大和延伸为政治的价值取向。在此,修身的最终目的已不是为了自善,齐家的最终目的也不是为了尊尊亲亲,而是为“治国”、“平天下”的最终价值。当人们对“道”的寻求最终集中于一个观念之下的时候,而且最终要以这个观念牺牲自我的时候,人也就丧失了自我存在的价值而成为被尊之为“道”的祭品。

其次,由于传统文化的悖谬渗透于我国民族文化的血液之中,产生了极端的群体文化心态,也导致了在教育目标上极端轻视个体意识的存在,个人的一切欲望、要求与发展都视作应该彻底消灭的“私欲”。如:“人怕出名,猪怕壮”的平均主义、中庸之道的民族意识,成为一种普遍的心理定势而影响拔尖人才的培养。这种片面强调群体性、共性发展的教育模式,也形成了我国教育目标中特有的消极面。由于它过分贬低甚至抹杀个体的价值,因此它培养出来的人往往缺乏一种独立的人格、个体的自主性,有较强的对群体对他人的依附性。最后,由于传统文化过分忽视个体自身的合理需要,把“灭人欲”作为教育特别道德教育的至上目标,最终培养出真诚的傻瓜。如朱熹所说:“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朱熹站在理学家、教育家的立场上,要求人们当自己有一点“私欲”冒头时,就应该象捉贼一样,把它抓住不放。他说:“有纤毫私欲,便能识破他。自来点检惯了,譬有贼来,便识得,便捉得。”这种忽视个体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合理需要,过分强调社会共同要求的内化,只注重共性的塑造,就必然会在相当程度上妨碍个体自主性和多样化的发展,从而也扼杀了个体创造性的发挥。

 

五、结论

 

在今天改革开放的时代,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时期,对每个人来说都存在着一个对传统文化的理性选择问题。当人们站在文明转折点的立交桥上重新审视这个文化世界的时候,既会有对未来的展望,又会有对过去的眷恋;既会有欢乐的憧憬,又会有痛苦的牺牲,历史的转折总是要付出代价的。世界现代化的百年之旅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无一不在昭示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在于塑造一代新型人格,现代化的滞后也正缘于人的落后,而新型人格的塑造取决于教育的成败,教育本身又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这样,在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中,一方面要超越传统文化悖谬的历史魔圈,消除旧时代遗留下来的劣质国民性。另一方面,要在传统文化的理性氛围中,注重受教育者能力的发展,知识的增长,品性的陶冶,体质的增强,以达到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个性的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与完善。这样才能走出传统文化悖谬的误区而通向辉煌的理性彼岸!

 

 

[参考文献]

 

l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第2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l     黄俊杰·《传统中华文化与现代价值的激荡》·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l     刘家和·《关于传统文化与教育的一些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

l     郭齐家·《论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特征及其现代价值》·《湖南大学学报》,1996104

l     张永祥·《中国传统文化的悖谬性与传统教育目标的非理性》·《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增刊)

l     周岩·《我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及其对教育的影响》·《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176



[1]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

[2] 郭齐家:《论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特征及其现代价值》,《湖南大学学报》1996年第10卷第4

[3] 黄济主编:《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概论》,第398~408

[4] 朱永新:《中华教育思想研究》,第44~58

[5] 郭齐家:《论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特征及其现代价值》,《湖南大学学报》1996年第10卷第4

[6] 引自《论语·子张》

[7] 引自《庄子》

[8] 引自我国唐代著名诗人、哲学家韩愈的治学名联

[9] 引自《周易》

[10] 引自《论语·子罕》

[11] 顾炎武:《日知录》

[12] 范仲淹:《岳阳楼记》

[13] 引自《孟子·臻文公下》

[14] 引自《礼记·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