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彩票:【写给编辑人的信24】壹﹕我的编辑心法(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2:43:43


亲爱的朋友:

一位多年未见的朋友来访。
见我伏首案前,在「蒙恬手写板」上描来画去,久久才成一页,笑道﹕
「真是何苦来哉!老写些自以为重要却少有人认为重要的东西,不如多陪大嫂出国走走,好好享受人生最后一段时光吧!」
他说的很对,却不知我在享受人生另一种乐趣呢!

我陆续写下个人编辑生涯的起伏和见闻所知,目的在给自己一个交代:
──庸庸碌碌忙了半辈子,究竟活成什么「东西」?
我相信资质驽钝如我的人,世上一定不多,但人生自有际遇,我曾侥幸得到试炼机会,积存了些许经验,所以很乐意如实吐露,但愿大家读完之后,蓦然发现所述内容简陋肤浅,不过尔尔,因此信心大增,指着这些信简说﹕
「我以为是匹锦缎,结果啊,嘿嘿,是块脚垫!」
亲爱的朋友,即便是块脚垫,仍请善加利用,至少它可以让人进入屋宅(堂奥)之前,除掉些鞋底污泥──这将是我莫大的荣幸。

现在,我招认,在我的编辑生涯中,从头到尾只有一招:
「壹」的运用。

我之体会「壹」的大用,纯粹出自偶然。
六○年代前后的台湾,正值启蒙年代的前夜,那时候的年轻人说可怜也真可怜,说幸运也真幸运,因为什么都匮乏,时时处于知识饥渴状态,因而四处汲取养份,惟恐错过。在有限的书刊中,经常接触的有《文星》《笔汇》《建筑》《文学季刊》以及后来由蒋勋主编的《雄狮美术》……。
有一天,读到介绍「表现主义」创始者康定斯基*注1的一句话﹕
「从一条线,看到一尾鱼。」
我整个人僵直在那儿了──不是被震慑而是感到困惑,因为我无法理解「一条线怎能孕现一尾鱼」。
带着困惑,使我面对现代艺术各种流派的作品时充满自卑,等我接触到徐复观先生的《石涛之一研究》,才开启了一道光。接着,翻阅他另一部大块头作品《中国艺术精神》,也找了姜一涵教授研究石涛的论文集,看得似懂非懂。结果在《石涛画语录》里*注2,才勉强解困,因为此书不但有原文与批注,还增添了详尽的解说,让程度不好的我,有了亲炙大师精髓的机会。

石涛倡议「一画」,他开宗明义的一段文字,给了我一把打开康定斯基谜底的钥匙:

「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
法于何立,立于『一画』。
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见用于神,藏用于人,而世人不知,所以
一画之法,乃自我立。
立一画之法者,盖以无法生有法,以有法贯众法也。
夫画者,从于心者也……。」

亲爱的朋友,他的开场白,同时也敲开我日后「学编辑」的门。
最近,我读到「儒学大师」杜维明说他和「管理大师」彼得.圣吉(Peter Senge)相遇时得到的启发,他的启发也启发了我﹕

「圣吉给我一个以前没有想过的思路:就是怎样让没有结构,成为一种
新的优势。这个想法是比较接近道家的,讲究『朴』,一块木头有无限可
能性。……他的这种想法表示,即使你完全被打散了,也不一定是祸。
因为『打散了』不见得是out of control(失控),而表示可以在另一个
领域里有新的integration(整合)。」*注3

我把杜大师的话断章取义放在这儿,虽有违他本来旨趣,但和石涛的话放在一起,却收相互发明之效。原文中,他触及的问题极其深刻,大家不妨取来细赏,必大有收获。

隐隐约约地,石涛的话触及了灵魂深处某些情愫,引导我从有限的知识与经验里,追索「壹」从形而上回归现实(编辑生涯)时的「人间意义」。一方面,尝试由世俗层面引进「完整的概念」(局;壹)并认知其重要性;一方面踏实领会石涛倡议「一画」的真正精神在打破常规,出奇制胜,强调的是出神入化,所谓「『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乃为至法」,他很自负的说﹕「我之为我,自有我在」。
于此,「太朴」(朴)这原始状态的「壹」,充溢灵魂。
我开始谨慎地向自己提问:
「在编辑流程之中,『壹』会是什么?或以何种形式呈现?」
譬如,假若书系概念是壹,它是怎么形成的?我们该如何完成它?怎么节制它的范畴不致溢出?又怎么丰富它的范畴而不致贫瘠?
壹,既是完善呈现时间串接的艺术,当然更是将空间组合到「恰到好处」的美妙表达。既然能从一条线看到一尾鱼,凭什么不能从「壹」推演出编辑理论的极致?
对编辑而言,「壹」是什么?壹若是「太朴」的现实呈示,那「太朴」会是指导性的、抽象理念的一种?若将「壹」比喻成「未被凿孔挖窍的浑沌」,编辑即是那愚蠢而宿命地必会发生的动手开凿的人?从源始溯本,壹是璞玉,壹是浑然天成,壹是壹,壹是始,壹是终,而编辑则是被赋予解构任务的人?

工作之中,我不断思索「壹」在那里?怎么得到的?如何解读?与周边关系的描述?能切割吗?用什么内容表述出它完整的内涵?……一旦开始追问,在追问的过程中,答案不断涌出,「丰富的内容」就这样形成了。
也许仍有人疑惑﹕这太扯了吧,跟「编辑」何干?
我的回答是:不但相干,而且大大相干。
不如再换个方式说明:假使将「城邦」定义为壹,壹背后的指导理念则是「花园主义」,在「花园主义」大理念下,允许一个百花齐放的准竞争生态的生长环境,因此诞生出更多独立奋斗的(小)壹,它们也遵循游戏规则,去进一步诠释它壹的内涵,当然,这个(小)壹绝不能自外于外界生存环境,必须留心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及优势地位的估算,否则随时被踢出竞争圈而不自知。每个小壹自当拟订它自己的竞争策略──而充满战斗意志力的小壹,使城邦更为茁壮。
由此推论,假使将「远流」或「联经」、「时报」、「大块」、「天下」……定义为壹时,我们将如何看待这些出版集团?这堂课可是一大挑战。
壹, 有时像阿米巴变形虫,没有固定规则能予规范;有时,当死锁它的意
义时,顺藤摸瓜,似乎轻松取得佳绩﹔有时它是领域(范畴)的经营,有时是电光石火似的一闪﹔有时它是空间,有时它是时间,有时它两者皆是。有时,它单纯到只是一个「任务目标」,有时它繁复为一连串变化的积累﹔有时它会停滞,有时则不停长大;有时只是个梦,有时是一步步精密的计算。
有时,将它和「方法论」连系起来,变成一套好用的做事准则。

假使,你是一本杂志或书系的主事者,你很快发现:完整的一页是1;双页组成的面是1;一篇篇文章是各自独立的1,装订成册仍是1;一期是1,一年(12期、24期……)也是1﹔一块石头是1,由众多石头组成的桥拱是1;主导杂志或书系的理念是1,从理念出发,衍生出的诠释产品还是1﹔台湾出版是1,上海出版是1,香港出版是1,华文出版更是1﹔小说是1,武侠小说是1,罗曼史是1……。
壹,什么都是;壹,无所不在。*注4
既然「壹」的内涵包罗万象(朴=无限可能),操持解读奥秘的人,便拥有寻索「壹的函数意义」的权利,万一做对了,套句流行语,这就叫「赢在起跑在线」。
打从我发觉「壹」的那天起,随时牢记这公式﹕
1=?(壹是什么?等于多少?)*注5
多半的时候,我把这公式视作「有机整体」来理解,我认为,只要理清源头,答案就伫立在「灯火阑珊处」。
千言万语,不如举例。实例固然浅俗而笨拙,但不如此献丑,就难以明白过程是如何推演成「型」的,否则,继续空洞描述,只会陷入文字迷障。

1982年,我在詹宏志、吴心健等热心朋友*注6推荐下,进入《中国时报》美洲版筹备小组,担任副总编辑,负责美洲版所有副刊筹备工作。我迅即招兵买马﹕影剧版委由热爱电影的陈雨航负责,漫画/儿童版请了郑国兴,生活版则由蔡其勇主编,我自己则和黄验、刘克襄负责副刊与小说版。
当时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联合报》的海外版《世界日报》。
《世界日报》是一份很有历史、也是海外华文第一大报,我们除了硬碰硬、正面攻击之外,难有快捷方式。
筹备期间,天天研析它副刊和小说版的优缺点,苦思突破之道。
不久,发现它的薄弱之处。他们所有副刊版面虽有专人负责,但因依附在《联合报》对应的组织体系下运作,缺乏独立性格。以副刊为例,「世副」归属「联副」主编统一指挥,好处是事权合一,坏处则因「世副」长期没有竞争者,所以早已失去竞争意识,编副刊成了例行公事,因此「世副」像是一块剪贴版。我们则不然,全属独立行事、虎视眈眈、充满斗志、急于证明自己实力的一群人。
光从这个角度审视,强弱立判*注7。
「世副」另一个弱点则是内容缺乏整体规划,因此根本谈不上「编辑力」,我以为在敌明我暗的形势下,胜算应该不低。
但,不能光为了眼前小赢而满足,更重要的是趁此建立优势,远抛对手,在相当时间内,让竞争者连「怎么输」和「为什么输」都弄不清楚。
「壹」 理论,终于有用武之地了。
但副刊的「壹」怎么「定焦」?换句话问──在此时此刻「壹」是什么?
等于多少?
我们终于找到突破口,确立了「壹」的核心价值所在:
──把副刊的「壹」视为「30」,当成一本「30页的月刊」。
也就是说,将「人间」(副刊刊名)定位为美洲中文报业史上最巨型、最具水平、每月一期、图文并茂的「壹本文学杂志」。在试报和广宣阶段,刻意传递给读者全新的印象:他们在订阅报纸的同时,得到跟报纸一样大小、每天提供15,000字、整月可装钉成厚30页、约40万字、内容丰富的高水平杂志。
跟着而来的,「壹」由此衍生多种变化。
首先,从时间端观察,产生每天、每周、每月、每季、每年──但以「月」为主旋律的节奏。其次,从空间的切割处理来看,以月为周期(壹)的设计,使得内容安排有了新的考虑。
譬如说,企划「No.1(Excellent)」专栏,从文坛搜寻多年来最令人感动、掷地有声的文章,再从中精选十二篇,每月定期刊出一篇,以飨读者。第一篇推出了王孝廉的<春帆依旧在>,引起很大回响*注8。
有了「月特稿」,还有「周专栏」,以及一波接一波的「专题企划」,名家作品联展,中、长篇小说连载等等,我们甚至固定在月初刊登读者来函做为互动、不断推出内容快报,吸引人气;版面处理上,刻意增强图文比例……,一份号称「美洲第一份精致副刊」就这样诞生了。

小说版的做法亦然。
对手的版面中规中矩,每天有九篇(?)等量的长篇连载小说刊载,──我们的挑战来了,要如何破解这九篇小说组成的「铁板一块」?
同一组人绞尽脑汁,找不出致胜之道。直到最后期限前二天,才福至心灵,在涂写得乱七八糟的版样纸上,忽然瞧出版面中间的「大块空白」──于是所有问题迎刃而解。
找到的答案极其简单﹕减少连载篇数,扩大中间空白,然后将「壹」的节奏,由一天变更为六天(周日不出报)。只要节奏、篇数、空白产生变化,很自然的,内容也起了质变,除了四篇不同类型的长篇小说连载外,我们塑造新的特色﹕在传统刊登长篇连载的版面正中央,嵌入「1周(6天)完」、18,000字的中篇小说连载,再天天配置插图,加强可读性,并刻意细分各种类型小说,来满足不同需求的读者。
一座天险又跨过去了。
那时,铭记于心的口诀是﹕
「他有的我要有,我有的他没有。」

将石涛的画论经过如此「形而下」、瞎子摸象式的错用,几乎是用亵渎的方式成全编辑的工作使命,如今回想起来为之汗颜。但若你读完这24封信,你应当发觉,什么「型」、「脉络」、「整体/局部」、「拱桥/石头」以及信里各种大小推论……等,都脱离不了「壹」的框架;把我说过、写过的话置入「壹」的情境内来理解,就不易错读本意。
「壹」的道理虽然简明,应用起来却繁复多变,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用笨拙的笔,叙述曾走过的路、路上所遇到的困境和成败因素的深刻反省。

末了,有段题外话,借此一述。
最近读到一篇短文<隐形的课程>*注9,语重心长的呼吁社会重视不见于正式课程内的「人格感召教育」,也抨击现代教育的功利主义,见解精辟。我想剥取其中几段,借用「隐形课程」的字面含义,献给老猫和大家:

「……『隐形课程』的英文原名是医学领域中的hidden curriculum,
它是一种上不了课程表,但是做为一专业人员非具备在身不可的先决要素。
正式的专业课程注重讲义或课本的内容,……但隐形课程注重的是人的专业
性成长。
隐形课程注重训练『求学者』脑际震荡的技巧,自我鞭策养成一辈子的
求知的性向。追根究柢,目的在培育求学者识破事物之异同,做异中求同、
同中求异的脑中作业……。」

「老猫学出版」不正是文字工作者的隐形课程?
愿天下有心人,都修成正果。
浩正2005/7/14

──────────────────────────────────
* 注1: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 1866~1944,俄国画家)是位不折不扣的创新大师,他在绘画生涯中突发奇想﹕
「音乐能否不用通过音符,而用别的方式表现出来?」
这一问,问出了「表现主义」。他「将色彩与音乐等同起来,让人们能够『聆听』绘画,『描绘』音乐」,他说:
「色彩是琴键,
眼晴是锤子,
而心灵则是钢琴的琴弦。」(参阅「维基百科」<康定斯基>条目)
注意到没?伟大的创新者,往往是伟大的发问者。
* 注2:《石涛画语录》(联贯出版社,1973,台北),版权页作者只署名道济(石涛出家后的法名),未列出注、释之人,依内文辩证式说解,透剔详彻,当为大陆大师级人士,可惜迄今不知他是何人。
* 注3:引自《天下杂志》第326期(2005/7/1出版)<当「儒学大师」遇上「管理大师」:杜维明VS.彼得圣吉的共识>一文,采访/狄英、宋东。
* 注4:更有趣的是逆向反推﹕当「什么都不是1(非1)」时,反而偶有「发现桃花源」的喜悦。把话说得这样灵活,目的只有一个,不把自己钉死在一种解说上。
有人编辑这行干久了,曾提出「编辑哲学」有无存在及建立的可能性探讨,依我个人体验,这个方向值得努力,倘若有人不怕烫了手,似可上一趟井岗山,做个开山祖师爷。
* 注5:这个公式也可以写成1(x)=?,X代表可代入任何可代性的函数,使公式更为清澈,但为了简化的目的,我放弃了它。在<构想备忘>(第15信)「1年报备忘」中,我曾用了这个公式。
*注6:除了不敢忘记詹宏志的举荐外,中时编译中心吴心健(他现在是「时英书局」老板)每当大家长余纪忠先生巡视时,故意高举我主编的「台湾时报副刊」大声赞美,一次又一次地吸引余先生趋前翻阅,让他留下印象;他的厚爱,我也不敢忘记。此外,当时代余先生面谈的则是金惟纯先生,特此一记。
* 注7:据说,这布局是詹宏志建议的,余先生果断采纳。
*注8:这是留日的王孝廉(王璇)教授游访「春帆楼」时,追念甲午败战后,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心情告白,只要是中国人,读完此文,心情之悲恸难以言述,即便移居美加的同胞,民族意识依然高亢,所以读者的反应极为强烈。我以为两岸三地都应毋忘国耻,将<春帆依旧在>收入教材。
*注9:<隐形的课程>刊于《知识通讯评论》第14期(2005/6/16出版),听说这篇社论出自医界大老,关怀社会之情,溢于言表,请大家订阅支持这份好杂志(网址:http://www.k-review.com.tw)。我在这里借用了「隐形课程」的字面意义,而未深及其批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