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泥模拟驾驶破解版:上阵亲兄弟——四“摊”八路主力的五伙纵队“拍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0:13:21
上中学地理课时对亚马逊河印象很深。这个世界第一大水系不单主干格外颀长,穿透了几个国家,而且其支流纷繁,上北下南地舒放伸展;尤其在中下游的巴西境内,亚马逊的主、旁河道都十分宽阔、粗犷,纵横跳跃在那疆域的辽远大地上,再想及该地极为丰厚的雨林、矿产资源,这巴国当得起是拉丁美那一方的福地宏天。
  
  笔者在前一段的几篇文章中宣扬过八路军部队的主流体系,这几个“国民革命师”在敌后战场上歼敌、扩军、据地诸多方面,其中流砥柱的领导作用自然是不容置疑。但若无北中国分布更广远,根底更深厚的抗日同盟/党武装的拥护、支持甚至直接的“加盟”参与,先前文中形容的:恰如“干柴碰到烈火”的爆热景况也好;做成“屠下一爿爿大龙”的风云际会般大棋局也罢,这些当年敌后战场抗日发展的壮丽形势,即便不议其实现的可能性有多少,可要短时间、大区域、大跨度地“做大做强做实”它,也是极其不容易的。因此本文即想叨唠八路“三师四区”主力的各摊战略或战役伙伴,或者即那几伙可称同命沙场、笑傲河山,生死相从的“派对”弟兄。
  
  首先侃山东纵队。拿它开篇的原因不光是其实体称为八路军第1纵队,也虑及抗战前后其对共军主力阵容的壮大,根据地战略区的建立作出了其它纵队无出其右的贡献。山纵的起源来自37年12月底至38年初山东共产党组织的一系列抗日武装起义。较大的几次按时间先后排,有胶东的文登天福山起义,诞生了稍后称作山东抗日游击5支队的理琪部队;有鲁北邹平的黑铁山起义,诞生了后编成山东抗日游击3支队的廖容标部队;鲁东寿光的牛头镇起义,成立了八路军鲁东游击队7、8支队(马保三部);以及鲁中泰安地区的徂徕山起义,组成山东抗日游击4支队的郭洪涛部队。山东纵队大番号是在隔一年后的38年12月正式授予的,总指挥任命的是原做过“红1”纵队参谋长的张经武。它这下头的支队、团主官来源有三种。一种是当地的共党“土著”,如马保三、马耀南、高锦纯、张光中等人。另一种为出身“红1”,但改编115师时脱岗的“弃将”,如廖容标、吴克华、袁也烈、刘涌几个。第三种人就是那帮帮“红4”的江湖好汉了,这堆可谓人才济济。 上层一点的就有王建安、胡奇才、钱钧、聂凤智四将。39年后,那随肖华入鲁的许和尚也“潜”来山纵入伙,说明它这搭人气很旺。1纵队的番号是38年秋肖华的115师“东挺”纵队入鲁后由延安颁发的,司令公布为徐向前,用这么个“腕儿”的初衷是想统一号令出自不同源流的两支下级八路纵队(山纵、“东挺”)。后来的实践证明1纵队抓山纵干活儿还行,可要想管西头115师系统的“家务事”,扯直没门,于是一再引发朱瑞和陈(光)、罗间的扯皮矛盾。

这山东纵队的气度如它这地面民情一样十分地仗义豪侠。39年春罗荣桓率115师主力移鲁会齐时,山纵对这大哥简直是顶礼膜拜,崇敬得不行。尤其赞叹“大哥”初到鲁西就开火的陆房一仗。686团在肥猪山高点单手擎天,顶住了三千多鬼子的攻袭,突围中安然护住自家罗老板的直属队不说,还顺带从“火坑”里捞出了鲁西区党委干群的千把人。这一招顷刻就镇住了齐鲁大地所有号称或想干八路的抗日武装,山纵“套近”马上来向兄长讨教灭倭“武艺”。一拜访,那见面礼就不同凡响,拨给了115师左、右翼两支第6支队。这等动作很象水浒传中那仗义疏财的柴大官人,和西来的哥们黑宋江“说枪论棒”热烈投机后,就大把地撒银两以示交好。 稍后过了40年,学得些一招半式战法的这山东“小旋风”也是个乖巧儿,看到115师大哥不大出营叫阵挑战鬼子了(它连百团大战也“懒”得理会),多忙于一些扩建地盘,置办“物业”什么的营生,心里就嘀咕开了。敬畏、热爱心理一旦失去,也就不太爱来“串联”亲近热乎。只是个远远地隔着津浦沟道瞄着你学习仿造,你西头成立教导旅,我东边也照样搞起山纵正规化,建起五个旅;你区域摆出三个一线镇守军区,我这地界也相继打出了鲁中、清河、胶东几处军区的旗号。

到40年春徐总出鲁回延截止,山东这两股区别为“外援”和“土著”的八路部队基本是采取战略分工的方式,山东纵队也一直“单挑”着津浦路以东鲁中、鲁北、胶东几块天地的战局及根据地建设。43年后,山东全区的党政军体系到底还是由中央的正宗“爱将”罗荣桓统一了。此时罗司令下决心取消一切涉嫌到“山头”畛域的军队称呼,新山东军区的八路正规部队统一“安排”为十三个番号团。截止43年秋,原山纵系统留下的团队有:鲁中的1、2、4团;鲁南的3团;清河的7团(也称直属团);以及胶东区的13、14、16团。与老115师相比,保留番号的骨干队伍尚超半数(现在的牛人论史,可别小看了山东八路的这精华十三团。到45年8月开始反攻,这十三个团像爆米花般一夜间就“膨化”成了山东八路军的八个主力师再加十一个警备旅。当时实力能拿来一比的共军战略“山头”还就只有那晋察冀)。 论建军、廓地山纵跟115师是学练出了一把好身手,可打仗灭倭的水平就不能多加恭维了。这反差细究起来也是来自那先前是“师傅”,后来为领导的罗政委的传、帮、带影响,就是那要为革命大业保存力量的“理念”。老罗本来也无这类阶级觉悟,这都“受益”于延安那头毛泽东的再三教诲。不过罗政工是那种好“三讲”的人物,毛的一切指示他都会坚决地“行政作为”。查阅资料,115师入鲁(包括罗后来主持的山东军区)后整起的抗日仗火除前面提及的陆房突围外,大的也就还有两次,即39年8月的梁山战斗和41年10月的留田突围。两仗的起因均是日军突袭师部,不打不能脱险。只不过梁山那次突围玩得潇洒一些,伤了鬼子几百人。一直蹭到45年,平型关得名的115师都不太主动寻敌开火,这些山纵“徒儿”团队也就“吃透”罗领导的喜恶了,就陪着您练“持久游击”吧。不然哪天孟浪伤了“身体”不说,还洗刷不尽党风方面的“机会”错误哇。 那么是否团队真懂“讲政治”理论,实力保存下来了,队伍也整壮了,这后面“半场”真抓实干地打击国民党就一定能无往而不胜了呢?这还不好一概而论,多指望带兵、用兵的将帅。翻看后续的解放战争,哪怕部队属相同的出身、条件,仅因将领不同这一条,搞掂出的战事结果就相当反差。就说上述山纵的这几团吧:鲁中4团为核心扩成的是华野8纵22师,胶东13团承头组建的是华野9纵25师,该两师的起源、构成相仿吧?可与“国军”一论战,师团间的战斗作风、战役能力、战绩效果什么的差别立马凸现。

举例华野3、8纵开豫西攻洛阳那仗。之前许昌、金刚寺等几次攻袭都是华野头号主力3纵8师“担纲”,这番夺九都名城,扬名立万的好仗8纵就不想“谦后”了。城垣(东门)攻坚虽仍交胜算较大的8师完成,但22师还是分得了袭取城外黑石关的“活计”。可打响才知道,那头8师已经破关入门,穿街巷战了,这“丫挺”的22师却仍止于黑石关大桥挨边,上下左右地“窜跳”,桥墩也炸不坍塌,又熬出一锅两军对顶着的夹生饭。此刻的陈士榘才暗呼“英明”:战前那22师争得好凶哟!还好没开这张瘪嘴,不然铁定是西关陈赓的10旅拔头筹了。“洛阳营”如不属我,你叫咱这总指挥的面儿往哪搁?

又说那中原战开封。这回22师运气好,8师攻的那曹门燃起了大火,抢关被叫了暂停。22师破南门后很顺利地进城,正到处扫荡歼残呢。不料他娘的那王吉文(8师长)经验还是老到,他追踪9师的屁眼儿进宋门后,什么“人畜钱帛”都不要,就认个迳奔龙亭“国军”指挥所,三冲两跳地就跃上了“龙庭”,斩了那整66师长李仲辛。亏大了,“老8”又得一头功! 可就这同一号3纵8师,济南攻城就没占着25师的丝毫便当,因这伙人的老师长乃聂凤智。华野这二“虎师”一西一东地分入俩攻坚集团。8师踊跃得王师座也战殁了仍然没争过那25,“济南第1团”的旗帜就在25师73团(即胶东13团)剩下的三个残连方队中高高飘扬。这般说事并不就认定25师还要强过那“老8”(否则接着要争:陆文龙与高宠岳家军中谁头强?),东、西集团的攻城条件不一样嘛。不过想挑明的理儿有这条:两强相遇怎么着?25师(8师亦然)一旦逮着机会,任谁牛×也别想随便赶超!为啥论两师战力高低又都拿8师来“参照”呢?这就因了8师是115师留于山东的唯一嫡脉,它队里有那红11团(8师23团)。拿谁来和它计较,上到西柏坡的领袖下到各大区的首脑,判断你山东的战事激烈与否,谁的战果如何都能一下子清楚明了。 鲁中和胶东出身的师团战力相差这么大,根子要追踪到两处的“军头”。王建安是那种有政委“底子”的儒将,又忒知交老罗,军中风格稳健绵韧,故他手下这鲁中4师或者22师的将领凡事就不爱逞强。许和尚则全然不同,一副凶神怪样,打个小仗也较真:要么就“潜来”排连,要么就使劲吆喝。更有一条,许对不大认可的上级也不很听从。45年9月拦那胶东13团渡海上船,任谁指示也不买账。所以大和尚带出的胶东新5、6师,战术水平可能有待商榷,但勇猛凶悍作风断可称首全军。

也许何人要问,22师战开封时不是已经由接手8纵,也称得起是八路悍将的张仁初治下了吗?作风能不硬朗么?问题提得好,就想言这张仁初。115师初来山东时的哪座山头上,时任686团长的张仁初和一个大队的日军对顶上了。又吹冲锋号,又甩大红旗地火拼鬼子,一下子放翻对方二百多人。老张不过瘾还想歼灭那残余,大汗淋漓地跑进师部大帐来拉帮手特务营。喘息未平就听座椅旁罗荣桓一声暴喝:你陪我的战士来!你陪我的长征老红军!你想把我的老6团玩完?是不!张悍将一头雾水回不了神,懵懵懂懂中精气全蔫儿下。咋的咧?政委从不发这大的火!这撕心扯肺的怒喝就管住了老张一辈子,也看傻了呆一旁的罗舜初众人。
所以后来带8纵也好,编26军也罢,总之张的狠劲儿就再没回复。“陪训”的罗舜初后来呆南满,管着自己那“亲军”东野7师(就山纵那1、2团合成)。用兵的特色就一词“稳妥”形容。46年冬一保临江才开始,他就伙同叫嚷要撤北满,这都是因为当年留在心灵的烙印太深刻。要不是陈云临危拍板,韩先楚那几个“犟种”断然反对,就7师当时那“委琐”避战样,绝成不了后来4野的一只啥“彪”。

又有人要指摘这文章绽出的“矛盾”:不是言罗荣桓不爱练打嘛,那怎么115出身的8师又特别能战斗咧?这一问就显出无知不是。45年11月津浦徐济段国共双方为争“果实”开了大仗。12月中鲁南8师攻那铁路要点滕县城,守城“国军”不过是陈大庆收编的那几团土顽。可就是灭这种货色,8师也是使出吃奶的劲儿,这不,还战死了个师长王麓水。46年自卫战争开始,8师随陈毅到淮北,第二仗攻泗城。城未克可折了四个营,“光荣”了两千人,哪有后来那攻坚主力的形象?8师后来进步成长,抢先成为华野主力端赖那晋西狠将何以祥,勇猛的作风全在他手上历练培养。即便这样,“老8”那战术仍有问题。前面提到的开封曹关火险,就是它当中哪个团迟疑耽误了,没及时收关。

联想起老罗带到东北去的115师“嫡传长子”——山东1师,初期对付“国军”也不大行。就说秀水河子诱歼战。开始时梁兴初奉林总令将村子的西北、东北两角封住;不料13军一个营出村往东20里外的团山子试探,被刚进入阵地的7旅抓了个正着。彭 明治一点不犹豫,行进中即展开攻击,追得这个营直往西退。那堵西头的1师就不懂灵活,候着“卖呆”,这头一场开火就不理想。隔天林彪调整了战法,交代彭、梁两师夹着村子南北对冲。总攻开始后北面的1师冲击了廿分钟,见南边的7旅了无动静,那官兵心里头啊真着急,直发虚。不怪谁不识这是林彪故意设的“时间差”,只是好笑当时的这梁1师,一丝战场魄力毫无。没有7旅又咋的?你一个师就不能灭它二个营?因此可以想象后来那批一概称为嘛野主力师的齐鲁“种子”,自卫战争刚开打时辰显出的窘态晦相。
再看林彪是如何锤炼那来自山东的军级单位。东北初期,由吴克华领衔,山纵5、6师编成的民主联军4纵一“坠地”就认保南满。几乎就在秀水河子歼灭战之同时,吴司令也在辽南盘山县的沙岭村围住了新22师的66团。老山东5、6师的六只“獒”(主力团)攻击“国军”的这一“虎”。一番混战后村子一点没靠进不说,人员方面:新6军伤亡六百几,可4纵自个儿折损了两千多,真他娘的个不划算!辽沈决战东总命令4纵去守塔山。林彪清楚这部队的战术、作风都存在问题,可那时国共两军都是倾巢动员,“瞎子、聋子”都得用完用尽。

4纵在塔山才扎下,林就来了电话,言语不多但非常“酷”。是这样告诫吴司令的:塔山守不住,军委要我的脑袋,我要你的脑袋!这是第一遭——心炼,可以焚心了。第二遭是撑你加督促。要开攻义县了,林彪不放心,把胡奇才喊来,让他去塔山蹲守,带“尚方剑”,违命者斩!这胡“监军”是山纵里头一二名勇将,来到塔山做了两个决定:一是将12师34团(山纵16团)调到村头正面;二是把自己的“辕门”扎在了村子中央。攻锦守塔的开火差不多是同步,两边激烈。在塔山火线国共双方攻防伤亡极惨烈时,程子华给忙于外围战锦的林彪打去电话,报告了4纵空前的牺牲。林总回话是如此“绝情”:我不要伤亡数字,我要塔山!这算第三遭——重槌敲响鼓,踏马再“将军”!

就在塔山对战达到最高潮、最残酷的10月13日,总攻锦州内城之战即将打响。在双方“请你最后再坚持五分钟!”的交错吼叫声中,林彪将东野1纵“玄冥二凶”(1、2师)调上了高桥。当李天佑从阵地后防给吴克华打电话致候:老吴,怎么样?我纵就在你后头,随时可以增援。这时的吴克华感激万分、信心百倍的同时骤然脉张血涌:打了这许多年的仗,4纵在全军中的光芒今朝要四射了。叹自己戎马半生,其实最美好的时日就在这塔山,就是当前现在!吴司令按捺不住地喊出声:天佑(“阿门”?),感谢1纵老大哥,4纵能坚持到最后!这就是第四遭——激励之中升华了那一窍军魂。从此也诞生出林彪的一只“塔山虎”。 写到这暂告收手之时,真感慨当年的毛泽东旗帜下很有批人杰天骄。就点眼前的八路军115师,扩军、屯兵有那罗荣桓,聂荣臻效命用心;用兵、知兵有这林少元帅“龙战千野”,一往无前。反比那边蒋介石,结伙营私、拥兵自重自然得依靠那干将胡宗南、汤恩伯(倒是整起了很大一拨集团军);上场叫阵、重点进攻仍然还要指望这俩笨熊“乡党”汤司令、胡长官。真可叹:天庭无眼,人脉不畅;两厢来愁,一般无计!真可悲:世事家国莽宇宙,君王晦冥心恸哀,罢了、休了蒋委员长!

接下来说山西决死队。有“决死”衔头的这部队“统战”的政治韵味最足,从初期成立与阎老西“合营”到39年底双方闹僵“分灶”,这衔头都照用不误。究其缘由是延安方面认为和晋阎没有彻底翻脸的必要,留着番号就是个“使人怀旧”的和统姿态,因此八路就一直没给这支实际上已“笑纳袖中”的队伍一个自家番号。可这决死队又是对晋省几区八路主力支持、声援、帮助最大的模范“土著”武装,完全受得起当年正规党军战区伙伴的称呼(40年正式“进党”后地位“跌停”为战役、直至战斗伙伴)。

决死队揭橥是37年的8月1日,认可这么个日子表明队伍中共党的“K金”成色已经很足。部队新建时作战单位称总队,规模大约比团稍大。总队的军事主官都来自老西的晋绥军,政委、主任那种干部就是牛佩琮、韩钧、张文昂、董天知、雷任民一伙晋阳书生。到39年秋决死队就扩充到了近五十个团,分拨为四个纵队,扎晋省四个方向;又直属几个旅,总兵力差不多过五万人(有说七万)。看着比当时太行、吕梁那几支“大发”的八路主力师还“壮实”(后来和阎军对打才知道,还是乌合之众居多),这证明那时期国共合作的“事业单位”在北方百姓中似乎更得人心。“晋西事变”后的40年春,决死队分成了两摊。晋东南、晋南的1纵队、3纵队、212旅(又称政卫旅)由129师统一指挥;晋西、晋西北的2、4纵队,工卫旅等划给了贺龙。共党为长远“统战”计,几个纵队的新司令都由那伙书生“转行”挂名,可下头的团、旅长,还有什么“刁参谋长”的“打将”全部换成了八路的人,就李聚奎、李寿轩、李成芳、苏鲁、张开基、张新华、蔡爱卿、黎锡福那批红军。 决死队“跻身”八路不久就参加了彭、左策动的“百团大战”,查那120、129师两大八路主力的开战序列,晋西北区域决死系统的参战团队有:2纵属下4、5、6团;4纵在编的19、20、35团;再加上工卫旅、暂1师管辖的21、22、36、37四个团。太行总“山头”这方参战的决死团队为:1纵的25、38、42、57、59五个团,兵势最厚;3纵的决死7、8、9团,兵力算老二;212旅虽然也以其54、55、56三个团“出资”,但它这队伍缺额较大,因此只能屈居三把手。

两处乍地一加就不得了,乖乖总共有廿一个团,占那百团总数的二成。呵,咋统计的?八路的正牌“旗号”还有好几部呢,所以这就挑出了两个“理儿”:一是参加这八路辉煌大战的决死队人马贡献出的番号要比兵力多;二是推敲出当年集总报称的一些恢宏数字的水分含量。即使按现在评功摆好的模式说道,决死各纵队在“百团大战”两阶段中也没见整出什么扎实的仗。就决1纵为护卫北方局、集总“銮驾”,分别在卷峪沟和砖壁进行了两次阻击战斗,据说弄死了鬼子几百。

想来决纵战力不强的内因全是仓促“改制”造成,先前在二战区干训班、军教团学的那些启蒙招式在八路这里不大管用,而八路红军专擅的那套偷营劫寨、捡落钻隙的战法又一下学不趁手,因此只能笑脸陪着,看着想着慢慢省会。42年11月1纵(此时叫决1旅)38团分到个“苦”差事,就是后来能载军史的“沁源围困”。蔡团长带着队伍、啸集民兵坚持了两年半之久,终将守城日寇困倒撵走。延安为此还专发一篇社论,题目好象也叫:向英勇的沁源军民咋地?所以“传统”到后来38团编入的14军40师坚守老山,整治越军也是一“蹲窝”,一“熬汰”两招称雄,战果胜过了全军那大批来轮战练打的王牌师团中一多半。 在八路中盘桓摔打到44年,决死各纵“瘦身”为九个团和五个支队(晋绥制小团)。其中129师太岳区尚有25、38、59团(1分区),54、57团(3分区),太行区尚有决7、决9团;120师暨晋绥军区尚有21、36两团, 5、6、18、19、35几支队。10月为支援河南军区王树声部,太岳59团和晋绥6支队先后渡河开拔豫西组成其2分区。此时的这些决死团队的军事本领已经超越了侧翼攻背,边路封堵那种任务阶段,可以和老八路团队一样使用于敌前的当面进攻和阻击了。

45年9、10月共党备战自卫编组野战军,上述决死团俨然以主力的姿态操控或支撑起了好几个野战旅。在晋冀鲁豫野战军编成内,25、38两团组成4纵11旅;决7、决9团组成8纵23旅;54团挑头4纵24旅(后改称12旅);57团也在4纵13旅中抵挡“半边天”。这些旅团在后来的2野,在解放后的相当一段时间,以至现在都仍然是共军的著名或主力部队。譬如11旅就是前言那支南疆“丛林猛虎”40师,25团(118团)就其中那“老山英雄团”,有点名声吧?

又说23旅,这就是所谓临汾旅,该名号声响比它那数字番号179师大得多。24旅的全军统一番号为55师,在兰州其战力是可以和区内那二、三支红军师叫板的部队。在晋绥野战军编成内,有两个主力旅的原始战斗力基本是由决死团队形成的。这就是21、36两团组成的独2旅和5支队、洪赵支队(决1旅西调的一个合编团)、以及6支队一个来营合组的独4旅(两旅都还有冀中成分)。这二旅后来的正规番号分别为7师和4师,直到最新的一轮裁军后仍然在各自的营盘里存活得滋味儿,变化仅为7师目前在“新制”1军中是以摩步3旅称之。

决死团队也很会吃堑长智慧。拿派给王树声“管教”的豫西支队59团和6支队来说话。6支在45年6月豫西事变发生、遭受挫折后就没响应王司令再向南撤,而是要了一个善后番号“河防支队”,就呆沿河一线游击,随后瞅机会就北渡晋南。该团不仅后来没受中原更大“事变”的折损摧残(那把一批正版八路、新四折光了),而且还被陈赓4纵纳入其12旅做主力团(34团);后来正规化此“小6子”更发迹,居然将12旅的老主力“哥儿们”36团(即54团)“挤”出去拼凑57师,自个儿从此“把持”住55师(12旅改称)许多年。那59团事迹更光鲜,豫西事变后虽陪同高层领导到中原,但当成立1纵队时,它没咋闹腾要谋啥旅的主力团,而是自跌身份“下岗分流”,掺合进皮1旅的1、2团。不料人间喜剧就有“跌宕安知非福”这一出,结缘“福将”皮定钧后,46年突围嘛亏未吃不说,今天竟然也算大名鼎鼎的181师——皮旅的“股东”成员。 决死部队战力真正培养,形成自身的战斗风格基本都在自卫战争阶段,迟钝一些的团队则在47年7月后的解放战争时期。旅、团间的教学方法除了各处八路“师傅”传、帮、带外,一多半是自个儿琢磨领会。就说跟随陈大将的这11、13两旅吧,大打开火后在晋南闻喜城首战胡军31旅,哥俩儿还只能左右抢断、“下底传中”地配合主攻的386旅见识歼灭战。到了二战浮山官雀村,扑击“天下第1旅”。11旅的作风、动作就已经娴熟得象模象样,一疏散一边抄两回合就围定了1旅第2团,然后立马就折腾冲锋突击。10旅(即386旅)哪团队扑空后来挨边支援,李成芳就“哄”它往临汾方向去打援,这搭的单挑本座自能码定了。

陈康的13旅追扑中也不示弱,头抢运气不如李成芳。稍后逮着个堵截援敌李崑岗的战机,两个团憋着167旅那四团“车水马龙”就蹚。若不是同一天10旅周希汉阻援也抓住了临汾西来的整1旅主力,4纵力不敷用(24旅远在灵石防阎)只能拈重撇轻的话,后来俘虏的黄正诚很可能就换成李旅长了。在决死各部中13旅的阻击“活儿”一直玩得很出色。决胜淮海战黄维,总攻前夜的12月3日,13旅38团(即57团)在小张庄突出部封堵住了“国军”悍将覃道善组织的最后反击“溃围”,硬是在那庄头“钉”出个2野战军的钢铁营。

又想说道西北那头的独4旅。“国军”重点进攻开始,撤延安后老彭耍那西北伏击“三板斧”时,“独4”对自个儿的战场定位还不大找得着北。但当跟着去打三边、碰二马,那部队“原创力”就显像出来了。一攻合水未果拊头不馁,总结出怪几哥弟心劲不齐;二番独夺安边就下城池缴械拿人了,追击中气势尚惊退了马鸿逵。47年9月随王震出外线取黄龙,扫荡胡军“后庭”卅天,最后攻下宜川捉了敌城防许中将。然后就是跨河跃进晋南,会合徐总的晋野8纵克了重镇运城。这几仗以后“独4”的开火“手艺”直逼同伍的359旅,迫得它时常专注紧张(如后头攻永丰76军那场仗),不便“少歇”。就像水浒中那石秀舍得拼命,有时和大哥杨雄一块儿上阵斗狠,回合节奏抡得飞快,直把那“病关索”累个气息难平。

独4旅营中有一儒将杨秀山,不光会带兵对阵,据说什么报告啊,板书的写得极好,得便就在野指机关整出个“秀场”。后来新疆分拨国防、屯垦两类师团, 2军中挑选国防师的终案是“5舍4入”,4师(即独4旅)“留用”,5师(359旅)务农。大约就是他汇报工作搞得好,文章笔墨扎实,使得“选战”中山西“新军”竟胜出老牌八路。其实决死部队中“高知”将佐普遍多,要比军政双优、文治武功这种全方位,它那些师、旅解放后一段很占了点便宜(你不看上面点的3、4、40、55、179等这些师、旅至今仍保留)。因为那军区也好,总部也罢的首长即便是老粗行伍出身,也喜欢更上层的领袖夸他几个真懂“与时俱进”,会尊重、选拔“科技”将材;何况这批部队的作风、传统也不赖。所以山西决死队就如此这般地在共军大家庭中站实站稳了脚跟,形成了自身独特卓荦的亮色,这也许就是它那些怀揣主义理想,身系家国情仇来“搞掂”这支抗日队伍的或牺牲或健在前辈们的一部分历史期许吧。 再捋冀中第3纵队。这“厮”和这平原地方的抗日名声在全中国都忒亮堂。儿时很看了些有关它的小说,如《烈火金刚》、《敌后武工队》、《平原枪声》、《野火春风斗古城》等。给我启蒙开窍的八路军就是书里头描写的那种神出鬼没的武工队,头一个知道的共军“大腕”也是那抗日司令吕正操。

这地方对付鬼子的战法也特绝,就是那全球反法西斯军队都匪夷所思的地道战(地雷战人家有)。文革前一段“地道战”是宣传、炒作到了极致,专门拍了部七分讲故事,三分言军教的电影片。那时我呆的这搭正是援越抗美的出发阵地,北部湾事件后军干教挖的大批防空洞就有点电影镜头中那地道形象。这都是冀中出身的那批抗战作家、报人(张春桥也算一个吧?)的不世功劳,可把这“学问”流传下去影响几代后人。后来知道它这里抗日时期培育出一个文学流派称作“白洋淀派”,很擅长抒发革命的浪漫情怀,磁实的事物常常也能摹得很“印象”。

前久学了番采矿学概要,刚有点入门。由坑采巷道必需的安全条件看,非煤矿山(平原地道算此类)对井下人员伤害情况主要是这两条:一是冒顶片帮;二是窒息或中毒。冀中地道会否“冒顶”(塌方)伤人且不说它(那地洞、地道都不支护,好在它断面小),最怀疑的是地道中的通风情况。你看电影里它那蜿蜒曲折的网线布局(不如此军事上又无隐蔽性),可以叹为观止,惊煞方家。可这么大的地下坑网体系通风怎么解决?“冒得”介绍。想那时的物质条件只能全仰仗自然通风。可自然通风最基本两条,一要地道平直,多头出口;二则主进、出风口须有高差(出口在高端)。可看它冀中平原一马平川,高差哪里来?而那地道口又处处都用掩护物事封堵。不让鬼子发现的军事原则没得说,但形成采矿学中称作的“盲井”后,里面空气怎么流动?所以八路在这地道里驻守,首先人马绝不能多,其次容身时间亦不能长(或者时有“放风”时间)。否则不必打响即伤于二氧化碳的窒息(时见某段隧道塌方后幸存之人奄奄一息),或者死于枪炮开火后的一氧化碳中毒(炮烟未及时稀释引起),绝无侥幸。因此看当时的小说情节,冀中地道主要作用还是用来掩护百姓、政府人员的疏散避战。即便偶有一战,也不过几组民兵、武工队猫身、瞅机会打几发冷枪放到站岗堵门的鬼子伪军,好出洞口转移而已。决不敢象电影上吹嘘的那般早已“埋伏神兵千百万”。

所以那电影是当年“左派”的“激情”产出,当不得全真。可是去年纪念抗战胜利拍出的由上述小说重新编排的那堆灭日片子,还在继承老左的愚人亦自愚的衣钵,演绎出更加垃圾的神侃、神吹(就差树梢上飞人了)。我料那东瀛的鬼子后代看过这些豪情“大片”后肯定乐晕:呆洞里等着死吧,我这里多的是生化工程、井巷开拓方面的行家。联想起咱们搞文艺的那些“腕儿”,其科学素养或者科学精神都差,整天这栖那栖的,就不会学着老外演艺人在科技园里栖一栖。 探究冀中地道发明的原因是:它这平原日军据点太密集,鬼子出营扫荡多,机械化或者骑兵队一出动就相当凶猛迅速,使你这方的军队、百姓都来不及闪身规避。上天无法,硬战不行,所以只能掘地奔黄泉。

可看冀中地表上日军有命名的大扫荡就有这些:38年11月至39年3月的“五次围攻”;接着是39年12月的“冬扫”;再接着是40年3月的“五路扫荡”;后头依次还有40年4月的“全面扫荡”(与3月份针对的“小区”不同);41年2月的“春扫”;41年冬的“蚕食”;直至42年5月1日开始并提速达到高潮的“五一大扫荡”。小的某处据点岗楼日伪的出动骚扰就更不计其数了。所以3纵队或者冀中军区抗战间基本全在反扫荡、反围攻或者“突出重围”中过活。能坚持不懈,或冲击荡围,或蹲“坑”防备已经左支右绌了,可看它那部队事纪3纵起码组织过两次外援行动。一次是40年1月程子华带南进支队赴冀南参加讨伐石友三;另一回是43年春王长江率警备旅单独开太南,大概要助冀鲁豫发动战顽,甚或是“出资”开辟豫皖苏。内外都在兼修战事,这很说明吕正操的卓越领导能力以及党性水平高度了。自个儿这方毁家,也要挺人抒难,共产党没白“疼”他一场。吕司令还有一股张少帅的作派,就是话酣心热之际喜欢馈人“佩剑”(团队),这也显现河北大名府地界照样有柴进那种锦绣人物,这在下段再予说解。 吕正操的人民自卫军是1937年10月成立,有点正规“瓤子”,乃是脱离石家庄出走晋县的东北53军691团。初期扩展为四个团,团长就是吕兄那几个东北讲武堂出身的学弟“金刚”,依次为赵承金、于权伸、沙克、赵东寰四尊。到冀中一带后会合了声势更浩荡的孟庆山河北游击军,两部人马加起来差不多达八万众。那时节聂荣臻的晋察冀军区正酝酿挂牌,见这东南方向的保定角落有十三路“反王”(游击军封属下几县民军的番号为河北第×路)在高呼抗日,就指示阜平县的红军县长王平来走动联络。

八路3纵队的番号是38年4月授予的,统编了上面自卫、游击两军;“铁杆”旅、团组成了7、8、9、10四个支队,那些“龙蛇十三路”际会一遭后多数走散叛逃,留营续干八路的就分编为几支独立支队。吕为3纵司令属众望所归,王县顺势也做了政委(稍后替换上了级别更高的程子华)。5月3纵兼任新立的冀中军区。底下军分区的编排完全是接续着西头的晋察冀,给的“门牌”就编的6、7、8、9这几号(后又加10分区)。3纵暨冀中军区名义上虽有由晋察冀的聂荣臻节制的说法,但实际操作不论是开拔打仗,还是组团扩编等军令、军务它都是自行理会,“外事活动”(如出兵帮冀南)它也直接听命于彭、左的调遣安排。因此直至43年秋番号撤消,这“头代”冀中军区和晋察冀军区,或者冀中3纵队和晋东北115师聂部之间无非是个战略伙伴合作,也即小弟与大哥联手御辱的关系。3纵队呆冀中五年,诚如前述,那批“反扫”、突围仗自然累积不少,但己方牺牲损失也巨大,进项出项一核算,战事影响方面主要是展现出有一份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它这部队党龄不长,却党性十足。突出表现就是有求必应,任劳任怨地为三支八路主力师不断提供、调拨后备力量。我们从3纵整训稳定后的39年计算起。39年春贺龙的120师到冀中,任务之一就是来“扩红”。吕正操因是头遭和老革命们“跰足抵头睡一炕”,亲热得紧,关系一下搞定。天明披衣起身就陪贺胡子去验收刚“驯服”的那三支独立支队。于是715团就“配对”搞上高士一的独4支队,合组独1旅;716团就“合卺”牵手魏大光的独5支队,合组独2旅。而江东升的“独6”则直接“改姓”贺家小弟(炳炎)的“独3”,仍居支队级别。除此之外吕爷看到“龙头”身边“侍卫”也单薄,又给他中军帐添加个特务大队,清一色的短马枪。这算对党的头拨贡献。 该年秋见北岳1分区黄土岭鏖战得激烈,赶忙让赵玉昆的5支队北上挺杨,并交代玉昆就扎那朔北追随成武将军,勤快用心“练摊”(这厮后来仿那同名儿的刘大麻子一样使坏不学好,带马弁叛逃)。这回是给老大115师奉献两团(后余精锐的25团)。接着就是40年的1月,程政委带着南进反顽支队六个团进冀南,打垮石匪军后另组“小南支”,令赵承金点起两团“汉军”,一支队回民下冀豫,就在那熟悉地形长期打算。至此给“老三哥”129师也孝敬了一旅。

所以忒佩服吕司令真有一副好肚肠,也甚能耐。何若干脆叫他一并“承包”了朱彭的“总后、总装”怎么样?反正也就是个给各路需方备枪送郎的专业“活儿”(吕正操后来在东北就负责抓输送部门)。3纵队43年立秋还有一次更大规模的援外举措。此番情况严重了,冀中平原再也不能呆了。什么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一概不管用,根据地全部变成了日占区、游击区,因此这回的行动是属于战略转移的性质(先上的太行山)。吕司令把3纵或军区属下的全体主力团一并带上,打算寻一块比较安生的山区腹地休整将息(频繁的反扫荡把队伍折腾惨了)。可呆哪地面不好,去那山穷水凉,人气稀缺的晋绥做甚?有说法是那区的贺“龙头”要渡河入陕,欠缺了司令。可那叫周士第干不就完了,他那资历在共军中有几人能不服?

窃以为,当年有可能正是“操哥”自个儿打主意要去那晋绥(今说是中央调,其实当年事前都有商量)。在八路各师中他认为和胡子最能谈个投机,以往的交情也最铁;另外四年前他拨出的那几个支队在120师应该熬出头了吧?那就是3纵的人事基础嘛。所以一觉醒来幡然想定,喊起早就集结待命的三个支队六团人马出营开路深山。 这样算来吕正操前后两次给晋绥军区“无偿献血”合计六个支队,一警备旅(王长江稍后自太行撤回),总共十四个团。等闲人都觉得贺、关首长那年月发了。可看后来1野战军中师、团那源流构成(49年版),能讲明来自冀中的番号师一支没有;团队嘛,大约2师4团算一支,4师10团算一支,7师19团也能算一支;另外还有那马仁兴带来的6支队27团,到底后头算是8师22团呢,还是算3师7团?有点“掺和”得不清楚了(这三个番号当时倒都只在山西干仗),但肯定只能计作一团。哇噻,十四团折成四团了,怎么得了哇(林总的叹词)!懂一些的人出来说道了:警备旅的32团后来去东北了。好,就算是折了、散了九个团,也还是损得够夸张的吧?现在来看老贺是如何精整从冀中“拽”来、“哄”来的这帮团队。先说39年入伙的那批次。“合股”时独4支队有独1、独2团;独5支队有独4、独5团;独6支队下辖一个8团。40年初120师一回晋西北,领导就开始了头轮整顿。独1旅名下的独1、独2两团合成个2团,独2旅(很快改了“张358”旅)中的独4、独5团并拢为4团。这回“精兵”路数倒还清晰,后来的“继续革命”就不大容易理明了了。

大致程序是:先是4团改称7团;随后小贺的独3支队撤销,里头有红军“底子”的7团反并给原“独6”的8团;跟着4团改的7团与这8团一起纳入358旅(“张358”去前缀)。到了43年秋,此7团又并进8团;但此时期的8团已面目全非,不能算为哪一股的“香火”了,是一支真正的“杂交”兵种(战力倒强,后来又出个“硬骨头6连”;在几十年前就旁证出“杂交水稻”品性优良)。这8团的后传也很精彩,先是夺了正宗714团的“铭牌”,“自篡”为714团;后又和715、716两老牌红军团争那1野1军1师1团的“台阶”番号,竟为彭总瞄上成就了愿景 再看43年秋吕司令“驾驭”来的这一拨。“到家”不久就赶上精兵简政学延安,上级交代革命靠自觉,各支队自己先“清理门户”。这一号召,3纵的6、8、10三个主力支队心怯先自撂“乌纱”,接着各带的二个团又进行了次“三合一”“混凝土搅拌”,“六缩二”一下就只剩17、27两个团了。年底验收,军区党要又布置警备旅撤编,调王旅长视事8分区,手底下三团减成两团。这一来伤及高层领导的权益了,吕、王二人都不干了。吕爷放话:干这大军区司令总得有支警卫吧?这么一来二去几推磨,出“成果”了:番号就放着吧,把人数减下来!于是32团调给吕司令直管,编制限六百人;警1、2团“缩水”为1、2支队(晋绥的特色军制,仅辖五连)归8分区。后来解放战争再经演变,上述的7师19团、3师7团就分别是那精整后的17、27团,4师10团则是1、2支队合组生成,而那2师4团就是头批唯一幸存的独1旅2团了。对几位冀中来投奔的旅、支队长官也时常“搅”你个不安生。就拿那“张38”、“彭38”、独1、独2四个番号来回地更替变化,嘛名头一会儿指你,一会儿指他,搞得局中人恍惚眩晕浑身不自在。稍后王长江,高士一等将均甚感干主力太伤神劳心,只得上表请辞,一换岗去了边陲,一转业蹲了地方。

若说晋绥贫瘠滋兵息将不是地方,大伙儿只能理解包涵,可当44年秋中央要这儿出兵赞助河南,又不舍得开人“放生”了,就点了个决死6支队(辖两营去了一营)去应付交差。45年胜利前夕吕正操奉调去东北也如此,好歹只允许带走他那“亲兵”32团。弄得去赴任的吕副总司令到辽沈后在众位出关诸侯面前很久抬不起头来(属“奉军”的其他“俩副”李运昌、周保中都收编了几万人)。什么心理?整天仗不想打,地界不去扩张,队伍也不好生安顿教养,就特能耐在自家院内关门搞“改制”,搞“裁编减员”,搞“竞争上岗”,这种运作手法倒使胡子当得起如今那好大一批国企领导的嘛“改革”祖宗。 常言道不比兑不长见识,结段前略谈两句3纵那二、三支“支援”关东的部队之后事前程。45年8、9月奉调东北的老冀中团队寒碜得紧,上述吕副亲带的32小团算一队,赵承金从延安教1旅任上带去的教2团(原“南支”16团)算一队,还有就是沙克的新冀中31团(么子地区队升级)也勉强算一队,就这三只“萤火虫”!可你看后来在辽沈大地发展成了个什么规模。刚去时,32团主力扩建西满军区保1旅,一个营分流辽南扩充加支持保3旅。教2团也开西满,参与组建保2旅,各营分布主持于388、392等团(正规番号)。新31团在辽西,初期在锦州一带干“保安”,后编入黄永胜的热辽纵队27旅,再后热辽27旅中的俩冀中团又分出扩组8纵24师。48年11月,东野部队最先改制,上述师旅在全军的统一番号是:西满保1旅即44军130师;南满保3旅即42军126师;西满保2旅即44军131师;而8纵24师则为45军135师,该师自衡宝一战称雄以来一直到解放初组编54军改称162师,再延伸到如今几经演变其部队构成已非常复杂的“重组162师”,这大名鼎鼎的“猛虎扑羊师”的名头还只能算为403、405两老团(405团属红1团系统)挣来,不干其它“搭车”团伙的多少事。呵呵,编组夯实了四个4野正规师啊,起码值六万兵将吧?能挽回一些冀中第3纵队,以及吕正操本人昔日曾经辉煌了一段的抗日“大腕”名声了么? 这番要说冀东第4纵队了。这4纵是专门为计划在38年7月发动的冀东抗日暴动所组织成立的。先头部队称邓华支队,是当年2月下旬邓华奉命向冀东发展时将晋察冀1分区的3团带出扩充而成。5月集总为加强力量和领导,又把120师在雁北游击的宋时轮支队(团级规模)调来平西与邓会合,并当即授这小“团伙”一个纵队级别番号。那想法是指望它能统一节制冀东、平西一带所有参加暴动的共党或亲共武装(初估有三万吧),所以4纵初成时架子虽大内容却不多,只辖31、33、34、36四个大队(小团兵力),两几千人,若分拨开做冀东义军的教导队嘛大小倒合适。

宋、邓是5月31日开始向冀东移动的。可是直到7月6日冀东一期暴动“工程”动土时,这俩领导所带的兵将都还没赶到火线现场,真是“莲花碎步”踩得可以。因此那东头的起义暴动展开所采取的作战样式、针对目标、行动编队以及团营长官任用等军政军令事宜都是由当地共党县区组织自行策划拟定。虽然它也有如李运昌这类出身于黄埔,练达过北伐的军事人物,可毕竟没怎么在红军队伍中艰苦摔打过,现在一下子就要领导几万老百姓的大“动乱”、大闹腾,经验、能力、干部诸方面肯定是够呛,所以这暴动一开始就明摆着先天不足或者潜伏着危机隐患。

4纵主力是38年8月中旬才进驻冀东暴动的中心区遵化县,与刚诞生的表象上看来还雄壮的李运昌、胡锡奎等各路联军会了师。好形势只延伸了个把月。主力初来乍到的,县志、环境、人文什么的“八字还没理会一撇”呢,9月中就认为这方敌情特严重,遂存了全军西撤的心志。并且这番连昨日还尊为上级领导的聂总的意见也不予考虑(聂要其就地坚持),就是个决议加鼓动赶紧往回趟(邓年轻时一朝权在手是很能自己做主的)。给人的印象这哥俩不过是来冀东走走过场,“混”个什么级别封号的。

10月上旬邓华主持丰润九间房会议后,“说走咱就走,天上的星星朝北斗啊”!五万余众的冀东4纵及抗日联军混成部队就浩浩荡荡,密麻箭杆般,列成一字长蛇阵线地向平西方向开进了。队伍也就千儿八百里的山地行军,途中遭遇的鬼子狙击兵力累加起来不过也就是个把旅团大小的能量,且隔北平城边还一大截呢,居然就被据称是极其残酷凶险的围剿恶战所分割消耗了。最后几万人马溃散得就剩李运昌在迁安什么沟帮里收容的百把条枪。邓政委到此时才知顿足捶胸膛:都说这冀东党能干坚决,民众愿意自发起来暴动起义的意识也强。可这地方的人能限怎么这般低下?颇不耐行军又见不得阵仗。早知如此,就蹲那旮旯死扛也损失不到如今这模样,唉,去来空欢喜一场!宋、邓这回是吃足了两次主观臆断的亏。一是俩人以为凡是有党领着的军队支支都能像那江西红军,说长征了就屁颠屁颠地跟着追着一点不含糊(其实当时长征谁也不知要咋走,走多远,倒省了些思想说服工作)。二是他们也没真搞懂(哪怕曾经起劲宣传):实际上多数要抗日、想抗日的中国百姓是把抗日与保家连一块想的,保家(乡)守土是他要来入伙打鬼子的动力“根子”。若想领着、“哄”着他往哪儿走,须有时间让他服你,须能说道让他懂理儿,还少不了得讲究一些方法“策略”。 因此冀东4纵,这38年秋的战略行动真可谓:姗姗迟来,匆匆撤走,做功“闭路”(回家愿望算股“恢复力”),积分为零,白散失些消耗,总结出了个竹篮舀水满场落空的结果。至此,延安很不满意这场地的折腾工效,故严斥宋邓“省停”侯用,同时直接命令4纵那八路“瓤子”(它俩支队倒能打能窜,没多受损失)再回冀东,收容善后,开辟坚持。这二遭入乡全仰仗原先留在那些村庄里的“鸡零狗碎”来接应了,就4纵9月下旬西撤时留下的陈群(大队副)、包森(总支书记)、单德贵(营长)各有百余人的三个游击支队。39年1月120师的副将肖克只身来此地成立冀热察挺进军,4纵的原班下级全体整编纳入,算是了断了冀东那轰轰烈烈的前一段。

这后来的挺进军规模一直没能再做大,野战部队就辖6、7、9团三队八路老主力(分别为原31、33、34/36大队充实),以及10、12、13三个新编成立的平北、冀东团。其中序后的12、13团就是上述陈、包、单三个支队的“嫁接”合组,而10团则是纯粹地道的“土著”武装,牵涉到蓟州地面出的另一英雄豪杰白乙化。6团不久被邓华要回晋察冀5分区(他“下放”为分区司令一级)去做骨干;42年中李运昌接手肖司令的“摊位”时新建了11团;9团44年秋随黄永胜赴延安去“勤王”。剩下的团队一直熬到了45年,胜利后都“膨胀”为冀热辽那一大批新建旅,参加了榆关前后几省的大接管。抗战间这地表八路部队少且弱,又处关东军的卧榻旁,故能主动挑战鬼子的机会不太多。但知道43年春寒李司令刚立不久的晋察冀13分区有过一次“恢复基本区战役”,13、11、12三团居然调配为西、中、东路去反攻复地,战果如何不去细究,到很见识了一下这冀东八路将军的报国忠义。 后来闲翻资料,那几经整顿后的冀热辽挺进军五个团(7、9、10、12、13团)居然也曾参与了那场艰苦奋斗的百团大战(山东比之可有愧?)。文革前后也有几部出名的影剧作品反映这蓟州方圆的抗日活动。最为唱红的是《红灯记》,那钱浩亮一举红灯我就想起那密布的津唐交界铁轨线道。还有一出京剧影片《节振国》,演的是冀东暴动开滦煤矿工人特务大队建立的前后,纯粹的无产者战斗经历,不知为啥没被该阶级的旗手江青看中。但那演节振国的武生功夫确实不错,飞檐走壁,白手夺刃煞是了得,比“李玉和”更受中小学生的追捧。最有名的片子还是那经久不衰的《平原游击队》和它那“双枪李向阳”,迷醉了几乎半个世纪的年青人,一直到如今年过半百,偶一观之仍有味,能使你安坐依然。不象现在拍的那《延安颂》或者《八路军》,题材重大得不演不行,细节披露得满场皆是,就是不入眼沁心脾。也是间断看几集,不是吹嘘得过分,就是拖沓得嚼蜡,没有让你目不斜视那种事儿。所以很佩服当年挨近冀热辽根据地的那平津出身的一批知识学生,居然在那穷山恶水、穷剿恶战环境中深入“卧底”,搞出了上面提及的了不起了一代的抗日文艺作品。 44年底以晋察冀老13军分区为基础“扩容”成立冀热辽军区,李运昌出任司令,下辖14、15、16、17、18五个军分区。其中14分区由老13团部队组建,并新生得16团;15分区由老11团组建,新编了17团;16分区由老12团组建,并新建18团。另外老10团调冀察军区12分区做主力。45年8月11日李运昌决定冀热辽旗下八个新、老主力团为主的1.3万人马在四个军分区司令率领下开赴东北(含热河)收复失地。第一批出动的前线部队任务是:14分区司令舒行率13、16团为西路,以承德为攻取目标。15分区司令赵文进率11、51团为中路,沿平泉、凌源、朝阳连轴线进军,相机攻占赤峰。16分区司令曾克林率12、18团为东路直接攻取山海关,沿北宁线进占绥中、宁远等城。曾克林所部于8月30日在苏军一个战斗分队的配合下经激战夺取了天下第一雄关及其周围日伪据点。接着乘胜于9月4日进驻锦州并以18团部队卫戍市区;9月6日曾更带12团乘车进入沈阳并对其实行军管。至此终于达成了八路军冀热辽第16军分区作为中国军队自1931年9.18事变以来之“出关第1军”的历史功勋。

断节前再捎带一、二共军这支最东隅部队的主力团队“花落谁家”的故事。先交代东路的12团。自卫战争开始后,以12团主力扩建的冀热辽21旅(最先接管南满部)编为东北民主联军3纵8师(即后来的4野40军119师);12团一部留沈阳扩编之卫戍部队(后称冀热辽23旅)编入东北民主联军3纵9师(即后来4野40军120师);12团之田营后进人西满参与组建保2旅,后扩为东野7纵20师60团(即4野44军131师393团)。再接西路13团。13团部队后来自承德西上发展为冀晋区的赵尔陆纵队2旅,接着又东归改为热河军区独立13旅,再后来编为东野8纵22师(即后来4野45军133师)。 中路11团后亦西移扩建冀晋赵尔陆纵队3旅,也东回改为热河军区独立14旅;独13、14旅合并后老11团最终也编入东野8纵22师为65团(即4野45军133师398团)。冀东老10团自卫战争时先编入冀察区的刘道生纵队8旅为22团,后改属冀热察军区独立5旅,最终编成东野11纵队32师(即4野48军143师)为94团。至于自43年起即脱离冀热辽主力并渐行渐远的原4纵老7团45年10月编为冀察纵队7旅19团,后改称北野2纵5旅13团(即后头华北军区的67军199师595团)。因此抗战时期几经磨难,顽强图存,相机发展,一朝辉煌的前称冀东4纵队,后称冀热辽军区,抑或还有自卫战争打响后再“扩名”廓地的冀察热辽军区,在第4野战军阵容中能贡献出如此威武雄壮的45、46(它由那后编的14、16、17等新团扩成)、48三个主力军以及40、44等军的几个主力师、团,仅此一状,就很可以告慰于这方热土上曾经奋斗过的先烈,先辈或者前驱者们了。 最后来呱哒太南和冀鲁豫区的第2纵队。将序位靠前的2纵放末尾说的理由是:该纵队的番号颁发在上述各纵之最后,并且撤销的时间又在次前(42年中取消,仅晚于宋邓那支4纵)。这2纵与前面几部的源流成分迥然不同,它不算所谓党军中的省、区级偏师或者那几个八路番号师的伙计、搭档,而是一部分原就“同筑一巢”,共开晋局,以后划拨出来独立“核算”发展的老八路主力。第2纵队成立于40年2月,由扎太行山以南受集总直接指挥的344旅主力和在冀鲁豫前出基地小成气候的344旅一部(称为八路军冀鲁豫支队)组成。司令首任为左权,后纵队离太南单独经营冀鲁豫区域后改任杨得志。2纵手下很有些能征善战的“大牌”八路旅、团,名满华北的344旅自不用说,那暂留太行“辅佐”129师的新1旅素质也极好,队里有“正宗”688团的直属队。这下边平原上的新2旅(即冀鲁豫支队)也颇具能耐,伍里也存在344旅的俩新编团(特务团、独立团)。乍听“新编”称谓莫垂叹,此二团手里都有688的一老营(八路老营的概念即为今日的红军团)。2纵仅有的三个旅(决3纵一段也拨其指挥)其红军营连分布得比较就位,故战力颇平衡均等,感觉比晋察冀那支独立团的分化编组考虑得周全。那地方杨成武的1支队特强,其余的2、3、4支队的骨干基本上只有三两个红军连(后期聂进行了调整)。

40年4月成立冀鲁豫军区,2纵的杨、黄(克诚)首长兼职司政。看看到了5月份,冀鲁豫这“楼盘”的看相正热火(又建一个新3旅,还吸纳了冀中的赵、谭南进支队),黄政委又催着赶着要再往东南,去那华中战区战略发展。这番行动带走了344和新2旅,先到达陇海路两侧的豫皖苏,“投资”344旅与当地彭雪枫6支队合伙“开张”起华中八路4纵队。稍后继续东进苏鲁豫地界,与先期即南下战略侦察的彭(明治)朱(涤新)支队会师,又打出华中八路第5纵队的旗帜,新2旅和彭支队就做了5纵的哼哈二将。此时期的黄大将既是4纵政委又做5纵司令,两副挑子,一肩忙活,看不出他那对眼镜片后头的夫子皮相,竟出息成共军队伍中最强势的“房地产开发商”。黄走杨留的2纵暨冀鲁豫军区其“资本”两出又两进,41年6月接收了115师据鲁西的教3、教4旅,加上留下的新3旅(改称教7旅)和赵“南支”,仍然是属有四个主力旅的八路南线一野战纵队。 黄克诚积累“资产”搞开发是把好手,可运作“资本”、“股金”做“买卖”就不大见水平。2纵出生以来,包括后来在苏北“转制”干上新四军都没弄出什么好仗、大仗。还是它的前身344旅在太北、太南跟着刘、陈(赓)时在长乐村,香城固整的那几回阻击、伏击,以及后来按左权命令对道清铁路、平汉铁路的N次破击战。查百团战役也不见2纵或冀鲁豫旗下的旅、团番号,大概那时辰俩“堂兄弟”都正忙着“搬家修房砌炉灶”,当然也有说法是百团大战的发动乃由破路起因,这南边的陇海道不在破袭范围。

这样八路军中战力首推的115师部队就只有老聂那晋察冀军区“响应”了彭、左发起的大打号召,其余“三摊”均有因阙如,这倒暗合延安那方顶级领导的胸臆。2纵支持组建的4、5纵,以及“哥俩”后来整编成的新四军4、3师反击顽军倒是狠打了几场。先是40年秋5纵呆苏北,在淮安、宝应地面打痛了韩德勤,稀里哗啦捅翻了他哄来的东北51军七、八千人(新四军苏北部队有配合),稍遗憾的是作为战役局点的曹甸镇反而未克。接着是“皖变”刚过的41年1月31日,彭雪枫率4纵挺进津浦路西,起初队伍表现十分“生猛”,一拱就抵到了涡阳、蒙城。可随后豫南日寇“卖马”罢战,2月10日汤司令就有了机动兵力组织反击。这次回复了共军一个稀里哗啦,小彭是迭迭败走退回苏淮。

最吃亏的是344旅,四千几的兵马伤亡一多半。后来的44年豫皖苏反顽还有一败绩,仍是这彭儒将激情上场,踊跃争先,打出了皖省正欲恢复河南,不料刚进豫东夏邑县境就中枪身亡。这次支援4纵(师)的后队3师7旅(原5纵彭支队)赶趟得误了点;小彭那性情又颇不耐敌方“搦战”,这么一缓二急没协调好,害新四军痛折一员方面级大将。说这新四军自成立来总是时运不顺,其实自身毛病不少。皖南项、袁“阴柔”得蔫儿了火色,一遭围定就只会坐守发电,求和就擒;豫皖苏彭儒又“阳刚”得过凶,也没闹成过一回全师毕功、“本钱”无恙。因此华中区域抗战时期这战那仗,进攻防守,抗日反顽加起不少,但真没几回能像黄桥开出的那战事,拿捏算度得进退都恰当,左右总收益。 45年胜利时,黄师座又“鼓捣”出一幕本部的发飚前程。当他从淮北撤回要兼程东北时辰,老2纵这几支旅,十五、六个团虎彪彪地排成一行,一合影登报煞是引发延安领袖们的器重喜欢,遂承担了陆路首发关外的八路主力“开发”先锋(叹黄最宜主持现今的国家发改委)。东北三年这部队都是林总的亲军爱将,配合他练打练战实践出四野战略战术的“独门系列”。48年入关夺平津,八路老2纵或者稍后改名的华中5纵之旅、团编成了这些主力军、师:5纵司政机关统率4野39军,新2旅为其115师,344旅为其116师,独立旅为其117师;5纵彭、朱支队编为43军127师;纵队特务1、3团扩建的西满军区独立师编为44军132师;纵队特务2团、直属骑兵大队分别为44军130师389团和131师391团;那支后来“互动”交流到山东去的新2旅老5团(344旅特务团),48年底正规编制为38军113师338团。

49年其它野战军中老2纵部队的编组概况:2纵留太行的新1旅先为中野6纵16旅,后整编为2野12军34师;2纵冀鲁豫教3、教4旅主力45年胜利后联手打造中野1纵,整编2野时为16军;2纵冀鲁豫教7旅46年大打后扩建为中野11纵31、32两旅,后改编为2野17军;2纵所辖各军分区(如水东等)直属团队后拢齐合建2野18军52、53师俩主力。2纵新2旅抑留冀鲁豫的老4团(344旅独立团、特务营)后随杨得志入陕,编为陕甘宁教1旅19团,后整编为1野6军16师46团;2纵教4旅之11团也入陕,改为陕甘宁教1旅11团,整编前一段并入了6军16师46团;同时入陕的还有2纵“南支”所辖回民支队,后也“共享”16师46团。华北军区方面,原太南新1旅系统的3、35两个团44年调建河南军区1支队(即后来的皮旅),后该旅几经辗转回归太行,在徐总手上整编为61军181师,算是对这老领导的新兵团给了点些末补偿。

至此,属于“旁门偏道”的八路支流部队系统数落完毕,如果连横上《梅花香自苦寒来——兼点老八路那十四个团》和《建军道路——115师的鹰飞掠天与120师的“蜷伏膝下”》两篇述及八路三支主流-正规部队创建和演变的前文,老夫子版本的八路军体系军史说文系列即告初成。有心或者兴趣较大的初学即可通过那些粗略的梳理和引导,大致熟悉主力共军历史上一段极重要时期的活动和发展的概况。本篇由于是处理体系内较复杂的枝蔓支系,难度较大,文中言不达意、挂一漏万或纯属“错位”误判之处(尤其是各纵队、分队后来的演变沿革)肯定多多,正好引来军史界行家里手们的斧正、指教,以利今后文稿的进一步修改完善。说句现在已经用俗套了的成语:权当抛砖引玉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