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趾甲有条黑线:关于孔雀的基因遗传规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7:24:59
长鳍型孔雀鱼的遗传(一):延长背

延长背同缎带一样是属于显性遗传。背鳍以平行四边形的方式扩展、长度可及尾鳍;又有一倍体与二倍体之分,二倍体在背鳍与臀鳍的延展度大于一倍体。
通常,二倍体的延长背公鱼不利交配,而由延长背母鱼与一般形公鱼,或一倍体公鱼交配。(一般型母鱼与一倍体公鱼交配亦可获得延长背的子代。)

若延长背鳍以L表示,一般型背鳍以l表示,那么延长背一倍体为Ll、延长背二倍体为LL、一般型为ll。
若拿二倍体母鱼与一般形公鱼交配,则F1子代全都是一倍体;若拿二倍体母鱼与一倍体公鱼交配,则F1子代皆为延长背的二倍体与一倍体。
若拿一倍体的母鱼与一般形公鱼交配,则F1子代有一半机会是一倍体;若拿一倍体母鱼与一倍体公鱼交配,则F1子代有一般形、延长背的二倍体与一倍体三种。


(不过,曾有大大表示这个理论在验证上可能有争议。
『这个理论的验证从普通体公鱼打二倍体母鱼是否子代全为一倍体即可得知
而我有这样的实例
结果却只有大约一半的子代有延长背表现

延长背基因是显性体染色体没错
但母鱼臀鳍拉长与否应该与一倍体二倍体无关
而是和燕尾有些相同
燕尾基因较强的会拉片..较弱的会拉根
延长背基因应该也是相同的道理 。』)


另外,若想同时获得延长背与缎带组合的子代,会以缎带型母鱼与延长背公鱼交配。
又,平行四边形的延长背只是让背鳍拉长,因为背鳍前三根鳍条都是短的。若一开始能过滤C型缎带或鲨鱼背的母鱼为种鱼,并利用其子代继续交配,将可把背鳍拉到最高点。

换言之,配种操作与交配基因遗传过程如下:
步骤一:缎带母鱼配延长背一倍体公鱼
步骤二:缎带延长背一倍体母鱼配延长背一倍体公鱼
步骤三:缎带延长背二倍体母鱼配延长背一倍体公鱼(或一般形公鱼)

(P)[RrllXX]*[rrLlXY]
母鱼基因: [Rrll]=Rl或rl二种
公鱼基因: [rrLl]=rL或rl二种

(F1) [RrLlXX] [RrllXX] [rrLlXX] [rrllXX]
[RrLlXY] [RrllXY] [rrLlXY] [rrllXY]
根据先后次序为缎带一倍体、缎带;一倍体、普通型。

取缎带一倍体母鱼与一倍体公鱼交配。
[RrLlXX]* [rrLlXY]
母鱼基因:[RrLl]=RL或rL或Rl或rl四种
公鱼基因:[rrLl]=rL或rl二种

(F2) [RrLLXX] [RrLlXX] [RrllXX] [rrLLXX] [rrLlXX] [rrllXX]
[RrLLXY] [RrLlXY] [RrllXY] [rrLLXY] [rrLlXY] [rrllXY]
根据先后次序为缎带二倍体、缎带一倍体、缎带;二倍体、一倍体、普通型。

取缎带二倍体母鱼配一倍体公鱼
[RrLLXX]* [rrLlXY]
母鱼基因:[RrLL]=RL或rL二种
公鱼基因:[rrLl]=rL或rl二种

(F3)[RrLLXX] [RrLlXX] [rrLLXX] [rrLlXX]
[RrLLXY] [RrLlXY] [rrLLXY] [rrLlXY]
根据先后次序为缎带二倍体、缎带一倍体、二倍体、一倍体。

或取缎带二倍体母鱼配一般形公鱼
[RrLLXX]* [rrllXY]
母鱼基因:[RrLL]=RL或rL二种
公鱼基因:[rrll]=rl一种

(F3) [RrLlXX] [rrLlXX]
[RrLlXY] [rrLlXY]
根据先后次序为缎带一倍体、一倍体。  一,孔雀魚系統維持方法

系統維持有2個目的:

;愛好家不希望自己建立的系統滅絕,和為了追求自己的「孔雀魚的美」。

;將孔雀魚的魅力與文化流傳給後世的愛好家。

RRE德系黃尾禮服
現在台灣小賣店店頭裡,可以看到許多日系孔雀魚的F1,或從漁場量產的孔雀魚中選出的個體,但是非常少看到能符合「系統維持」條件的個體。台灣從日本及歐洲等地,進口為數繁多的孔雀魚已經數年,筆者認為台灣的孔雀魚愛好家,應該有能力把自己完成「系統維持」的孔雀魚擺在小賣店的店頭,與國外進口的孔雀魚一較長短的時刻了。

做系統維持時,首先必須理解維持品種的「基本表現形」與「遺傳基因型」。筆者受千奇水族所託,為中文版的孔雀魚專書執筆。此書籍將針對主要品系的「遺傳基因型」與「系統維持的交配法」將會進行深入的解說。

二,系統維持時必須注意的事項:

1.理解該品種的基本形。

2.理解該品種的遺傳基因型。

3.要作出理想(目的)的表現形,必須在生後1個月內分公母。

4.確保處女母魚作為交配之用。

目前台灣孔雀魚愛好家對各魚齡的體格標準似乎有誤解,除了東南亞孔雀魚之外,在台灣尚未從國外引進孔雀魚前,似乎都是以消耗觀賞型的量產孔雀魚為主。這些漁場的孔雀魚從需要目的與經濟面來看,在飼養的過程幾乎很少篩選公母。漁場冬天的水溫降到20℃左右時,對孔雀魚的成長也有很不好的影響。

在飼養日本國產孔雀魚時,日本的繁殖者幾乎1個月內就分公母,至2個半月到3個月後才開始交配,所以造成台灣漁場4個月的孔雀魚個體,還比不上日本國產孔雀魚2個月~2個半月的尺寸的原因之一。

筆者記得剛開始出口孔雀魚到台灣時,實際上只有2個半月~3個月的個體,還被認為是5個月~6個月的魚,因此常常接到抱怨,雖然成長快速的個體不見得就是優良個體,但是要提昇台灣版「國產孔雀魚」的形質時,最重要的第一步便是分公母,以控制「性荷爾蒙」。

三,系統維持的基本交配法:

1.同胎交配

  一般而言,同胎交配到F2~F4時會有體型變小,表現形衰退的問題。

對策Ⅰ,

  選擇交配用的種親時,最好選尾筒(從腹鰭到尾鰭根部)較粗的個體。

對策Ⅱ,

  不取F3,將F2的個體與別的系統交配。

2.同品種不同系統交配法

也就是讓同品種不同系統的個體交配,是同胎交配對策Ⅱ使用的方法。因為是同一品種交配,所以不管用何種組合交配,全部的F1都會有目標品種的表現,可以說是安全性最高的交配法。

[方法Ⅰ]

主系的公魚或母魚 × 其他系統的公魚或母魚

F1 F2

[方法Ⅱ]

主系的公魚 × 其他系統的母魚

F1公魚 × 主系的母魚

F1

[方法Ⅲ]

主系的公魚 × 其他系統的母魚

主系的公魚 × F1母魚

F1

3.不同種不同系統交配法


這個交配主要是使用多品種母魚進行交配

A. 主系的公魚 × 其他品種的母魚

 

F1公魚 F1母魚(淘汰)

B. F1公魚 × 主系母魚或與主系同品種的母魚

B.產出的F1公魚 B.產出的F1母魚淘汰

C. B.產出的F1公魚 × 主系母魚或與主系同品種的母魚 聖塔瑪利亞蛇紋馬賽克XYc(sm)



  C. 產出的F1公魚 C.產出的F1母魚淘汰

D. C. 產出的F1公魚 × 主系母魚或與主系同品種的母魚

  D. 產出的F1公魚 D.產出的F1母魚淘汰

E. D. 產出的F1公魚 × 主系母魚或與主系同品種的母魚

 


--------------------------------------------------------------------------------
F2 F3 F4

並不是每個品種都需交配到D.E.步驟系統才能安定下來,但是有些品種特別是像德系黃尾禮服,一定要交配到步驟E.才能確保公魚尾鰭不會出現斑點的系統維持法。

即使C.D.出現黃白尾公魚的個體,就進行同胎交配時,其子代必定會出現有雜斑的公魚個體。此外,進行德系黃尾禮服的交配時,方框中須淘汰的母魚一定要淘汰。這些應淘汰的母魚可以說是造成公魚尾鰭雜斑的根源,所以在分公母時就把母魚淘汰也可節省魚缸數。

4.反交

這種交配法同於同一系統時,可以說是接近同胎交配的交配法,生物學的書籍上,在做檢定交配時一定會提到的「反交法」,在此解釋較實際的使用方式。

[親代] 公魚 × 母魚 [交配.1]

  [ F1 ] 第一胎公魚 第一胎母魚

第二胎公魚 第二胎母魚

第三胎公魚 第三胎母魚

第一胎公魚 × 第一胎母魚 [交配.2]

[ F2 ] F2的公魚 F2的母魚

F2的公魚 × 第三胎母魚 [交配.3]


〔交配2〕如果是在魚齡2個半月時進行,而〔交配3〕又是在F2的公魚2個半月時交配的話,[交配3〕的第三胎母魚年齡約已經4個半月以上,可以說是可以當成種母魚齡最老的容許範圍。所以[交配1]及[交配2]如果使用2個月大的公魚時,[交配3]的第三胎母魚的年齡就會更年輕。「有些人的反交是用F1♂只有2個月大,而母魚採用魚齡已5個月以上,也可以說是生過3胎以上的母魚了,如果使用此母魚再進行反交的話,子代就是第4胎,第5胎了,如此魚齡的種母,將無法期待會生出優良的個體」。

_ 系統維持的交配法有以上數種,其最佳的方法是必須要依照孔雀魚愛好家作魚的目的與品種而異,日本「國產孔雀魚」之所以高價販售,除了販賣美的價值個體之外,最大的價值是利用遺傳理論,讓下一代的表現與親代相同或者甚至更好,為了達到此標準,就必須不惜花費時間和精力進行改良交配,如此造成日本「國產孔雀魚」高價販售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要了解孔雀魚是必須要重覆交配數代後,才能知道孔雀魚的奧妙處。孔雀魚和一般工業製品不同,不見得飼養多代和累積多年經驗後,就能把該系統維持在最好的狀態。即使是有經驗的累積,和能將孔雀魚維持在一定的水準的愛好家,如果要繼續維持高水準的狀態,是件非常高難度的事。依筆者多年作孔雀魚的心得認為,作孔雀魚達到某一程度後,作孔雀魚已經不在是經驗的多,反而是受到努力和感性的影響較大。

這回談的孔雀魚系統維持交配法,如果孔雀魚愛好家能依照系統維持的目的與品種,能活用以上解說的系統維持的方法,筆者認為將可以稱作,最優秀的孔雀魚繁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