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奖吧彩票软件:人物描写方法一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2:07:27

人物描写方法一组

安徽 / 叶光鑫

猜猜老奶奶的身份

家里来了一个客人,班上新转来一个新同学,路上遇到一个陌生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个人的衣着打扮(ban)。因此,成功的服饰细节描写,可以显示人物境遇经历,表明人物身份地位,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比如:

老奶奶穿着一件已经褪色的蓝大褂,肩上搭着一条破毛巾,挑着豆腐桶的扁担总是一颤(chàn)一颤的。

老奶奶肩头的扁担为什么会“一颤一颤的”?她为什么要穿“大褂”,搭“破毛巾”呢?细细想想,就会知道:穿“大褂”,是为了遮风挡尘,卖完豆腐回家,脱下大褂,身上仍干干净净。“褪色”二字,说明老奶奶从事卖豆腐的工作时间很长,蓝大褂都被晒褪了色。“破毛巾”方便随时擦去扁担上的污渍,“破”字还说明老奶奶用这条毛巾已非一日。“一颤一颤的”,说明豆腐担子里的豆腐多。至此,我们终于知道老奶奶的身份,而且还知道老奶奶卖豆腐的时间已经很长。

除了表明老奶奶的身份外,从老奶奶褪色的蓝大褂、挑着那么多的豆腐,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位多么勤劳朴实的老奶奶呀!

你看,通过描写老奶奶的衣着打扮,老奶奶的身份、性格特征都展现在了我们面前,你不妨也试一试吧!

会说话的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写人最好要写人物的眼睛。眼睛的眨与不眨,眨眼的次数,眼角的上扬、下滑,都向我们传达着人物的信息。作文时,我们要善于过眼睛的“形”展示主人公在的心理活动,以便更好地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比如:

妈妈的眼睛里闪着奇异的光彩,我想,那里面一定装着好多迷人的故事,一定装着妈妈童年时那美丽的回忆。“妈妈,再讲一个故事给我听。”妈妈眨了眨眼睛,眼角向上扬着,像是一道圆弧那么美丽、那么迷人。

妈妈的眼睛像是会说话,在她讲完了一个故事后,眼睛里便闪现出“奇异的光彩”。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妈妈刚说的故事一定会很曲折、很动人,它不光吸引着“我”,同时也勾起了妈妈童年的回忆。同时还说明为了“我”的成长,妈妈讲故事十分投入。

跟着,小作者又写了妈妈在“我”的恳求下,继续讲故事之前眼睛的样子和小作者的想象。“眨了眨眼睛”告诉我们,妈妈在思索,接着该讲什么故事呢?“眼角向上扬着”告诉我们,妈妈对“我”的求知欲的赞许。“像是一道圆弧”表明了小作者小时候对妈妈的爱,对妈妈的依恋。

瞧,作文时,我们只要将人物的眼睛写好,人物的思想品质、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的内心活动都可以得到较为全面的展示。小朋友,你也想试试吗?

言为心声

语言是用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写人的文章中,要想把人物写活,离不开人物的语言描写。所谓语言描写,是指对人物说话时的内容、语气、声调等进行描写。

我摇了摇头,说:“哎——他比我强多了,叫我不服不行哦!”

这是独白式的语言描写,主要是为了突出“我”对“他”的叹服。独白是一个人自己在说话,可以是自言自语的有声语言,也可以是内心独白、自说自话的无声语言。上面的句子很显然是有声的,且“我”说话时伴随着摇头的动作,更突出了“我”的“不服不行”。

语言描写还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的对话。如:

“你到底去不去?!”炫儿扭过头来,冲雪菲嚷嚷。雪菲一听,火了:“我不去!要去你自己去好了。哼!”“别这样,都是同学,何必把话说得这么绝?呵呵——”毓婷陪着笑脸儿劝道。

这里的语言描写涉及到三个人,炫儿、雪菲、毓婷。炫儿的语气比较僵硬,语调也较高亢,且说话时伴着“扭过头来”的动作;雪菲语气、语调更是吓人,“她”是火着说的,且加上“哼”这样一个语气词。从这个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炫儿和雪菲针锋相对、互不相让的火爆性子。为了缓和气氛,解除矛盾,毓婷便充当了“和事老”的角色,透过“呵呵”一词,我们可以看出毓婷的笑脸相劝。

“言为心声”,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在外部的自然流露,可以彰显人物的性格特征,可以反映人物的真情实感,可以透视人物的心灵。

奶奶“糊涂”了吗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互通信息、交流感情、表达思想观点都离不开语言,所以,写人也离不开语言描写。通过语言描写,人物的性格才会自然流露。由于每个人的年龄、身份、职业、文化程度都不同,所以每个人说出的话都应该符合人物的身份。例如:

奶奶对孙子说:“是不是有人在你头上喷油漆(qī)了?乖孙子,快过来,奶奶帮你洗洗。”

你看,“乖孙子”“奶奶帮你洗洗”,就可以看出这是长辈对晚辈的关心,符合奶奶的身份特点。当然,语言描写还能够反映出人物的思想品质、个性特色和感情。请看:

 奶奶咧开嘴,边笑边说:“你以为奶奶老糊涂了吗?你真当我糊涂到连头发可以染都不知道?”

听奶奶这么一说,我们便明白了,奶奶并不“糊涂”,是在逗孙子开心呢!可以看出,奶奶的性格是风趣、幽默,而且还爱装糊涂呢。“奶奶咧开嘴”“边笑边说”还写出了奶奶说话时的动作,表情。因此,描写人物语言时,可以写写人物的神态、动作等,使人物的性格更鲜明、生动。同学们,这位奶奶说的话,是不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

坐“飞鸡”的感觉

人的动作与人的心情有着很大的关系。高兴时,走路都有劲儿;惊恐时,步子都迈不开;伤心时,往往拖着两条灌了铅似的腿。因此,在描写人物的时候,我们也要学会仔细观察人物的活动情况,准确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对人物的活动进行细致描述,这样就把人物形象、性格特点表现出来了。比如:

我将大公鸡唤到屋子里,费了好大工夫,终于逮(dǎi)住了它。我把它摁(èn)住,一屁股坐在大公鸡的背上。

“唤”“逮”“摁”“坐”展示了小作者逮大公鸡时的一系列过程。我们接着看小作者的描写:

我想象着飞上蓝天,与白云作伴的滋味,谁知老半天都没动静。到后来,大公鸡居然不能动弹了。

原来,小作者喜滋滋地将大公鸡“唤”到屋内,目的就是想尝尝坐飞机的滋味。可是,“逮住”它并不容易,这从“费了好大工夫”可以看出。“逮”“摁”的动作描写同样透露了小作者 “逮住”大公鸡时的欣喜,以及担心它逃脱的紧张心情。一个“坐”字,更突出了小作者当时想“坐‘飞鸡’”时急不可耐的心情。

通过一系列准确的动作描写,人物的心情也跃然纸上了吧!你不妨也试一试吧!

脸是感情变化的晴雨表

神态,也可以称之为表情,它和人物的外貌是有区别的。外貌,是指人的长相,是先天的,无法改变;神态却不同,它会随着人物心情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脸是感情变化的晴雨表,神态是人物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从一个人的神态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人内心的思想活动。从“他的眉头紧锁着”这句话,我们可以推理出这个人的几种心理状态,可能有心事,可能正在思考着什么,可能有什么不如意的事儿;从“他低垂着眼帘,鼻翼微微掀动”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这个人可能遇上什么变故,正伤心着呢;从“她的嘴都合不拢了”这句话,我们还可以看出,“她”当时的情绪波动比较大,不是特高兴,就是特惊讶。

一天,我正在写作业,晨蕊拿着一个悠悠球来找我。她见我正在写作业,我妈又在一边打毛衣,忙向我挤挤眼,抖抖手中的悠悠球,还朝外面努努嘴,我立马领会了她的意思。

这句话抓住了“挤挤眼”、“ 努努嘴”等神态,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晨蕊的机灵与贪玩,同时,还活动活灵活现地展示了“她”害怕惊动“我妈”的内心。

因此,我们在描写人物的时候,必须生动、准确、细致地刻画人物的神态。这样,才能更好地表现人物内在的感情变化,才能使我们所写的人物在读者面前“活” 起来。

心理活动描写方法多

生活中,我们对周围的人、事、物,会产生一定的看法、联想等思想活动。把它们用语言文字写下来,就是心理描写。在写人的文章中,恰当地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可以较好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这么几种:

——借助内心独白,抒发自己的情感。

“这次要是考不好,我就死定了!上回因为生病,考砸了还有借口呀。哎——要是再考个60分,我也没脸见人了。”这里,小作者描写了自己考前紧张复杂的心理活动。

——描写人物心理,表达自己的看法。

“小贞子摸了摸痛木了的小屁屁,心想:我这算是哪门子呢?是吃饱了撑着,还是本身就欠揍?为了拉架,意外遭遇了他俩‘混合双打’,值吗?”小作者展示了小贞子意外挨打后,内心的矛盾、愤懑与不平。

——借助梦境、幻觉,展示情感、愿望。

“我仿佛看见星星在对我眨眼间,仿佛听见它们在跟我耳语,仿佛感觉到它们悄悄走到了我的身边。”这是小作者的幻觉,字里行间流露出“我”对星星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我们必须注意所描写的文字真实、准确,既要符合人物思想变化的过程,又要与人物的语言、行动等描写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