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残志坚的名人素材:工业转型升级规划系列解读材料(14-2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0 16:49:15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系列解读材料(14-25)

2012年02月12日      工信部(相关)司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解读之十四

推动企业兼并重组 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规模经济明显的行业产业集中度,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是加快经济结构战略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在规模经济行业促进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集团,加快形成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调发展、资源配置更富效率的产业组织结构”重大任务。

一、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是一个国家资源配置效率和产业运行效率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特别是近年来,各行业、各领域积极开展合并、股权收购、资产收购、债务重组等多种形式的企业兼并重组,国有企业兼并重组稳步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兼并重组步伐加快,国内企业境外并购开始起步,产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但也应当注意到,我国产业组织结构还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兼顾规模经济和竞争效率的市场结构还没有形成,一个突出方面就是钢铁、汽车、有色等规模经济显著的行业产业集中度低,一些行业企业发展还存在“散、乱、差”现象,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弱。尽管在美国财富杂志500大企业排名中,我国上榜企业越来越多(2010年内地企业达到44家,含港台共54家),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化经营能力还不强。在2009年世界机械500强的前100位企业中,中国仅有5家上榜,远远低于日本的28家、美国的22家。我国有近500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但是营业额仅为美国高通公司的二分之一。

发展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必然要求。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和活动主体。不仅一国国民财富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依赖于企业竞争力的增强,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也主要体现为企业间的竞争,特别是大企业之间的竞争。目前,大型跨国公司、企业集团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角,成为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集中体现。作为一个大国,必须要有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掌握并优化配置各种资源,为本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服务。甚至可以说,一个经济大国如果没有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企业,只依靠低劳动力成本和低附加值产品来获得国际市场的话,永远不可能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经济强国。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继续为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市场秩序和基础设施,为我国企业做强做大提供政策支持,加快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二、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企业兼并重组工作。2010年8月28日,《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印发,对企业兼并重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发展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中型企业,提升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促进企业组织结构优化。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列专节对引导企业兼并重组进行了阐述。《规划》将促进企业兼并重组作为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提出要推动优势企业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

(一)基本原则

一是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充分尊重企业意愿,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不断完善行业规划和政策措施,引导企业自愿、自主参与兼并重组。

二是坚持市场化运作。引导企业依法合规地进行兼并重组,规范行政行为,为企业兼并重组创造良好条件。

三是坚持促进市场有效竞争。既要提高产业集中度,又要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提高市场竞争效率。

四是坚持保障社会和谐稳定。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妥善解决企业兼并重组中资产债务处置、职工安置等问题,合理维护债权人、债务人以及企业职工等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积极稳妥推进企业兼并重组。

(二)主要目标和任务

《规划》提出,以汽车、钢铁、水泥、船舶、机械、电子信息、电解铝、稀土、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为重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优势企业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引导兼并重组企业管理创新,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产业集中度。

在《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中,钢铁行业前10名的集中度由2010年的48.6提高到2015年的60%,汽车前10名的集中度由2010年的82.2%提高到2015年的90%以上,船舶行业前10名由2010年的48.9%提高到70%以上。同时,在《规划》确定的发展导向中,也提出了相关的目标。如,积极推进上下游企业联合重组,到2015年,铜、铝、铅、锌前10家企业产业集中度分别达到90%、90%、60%、60%;前10家水泥企业、平板玻璃企业产能占全国总产能比重分别达到35%、75%以上;力争使稀有金属高技术产品销售比率达到40%以上,稀土、钨、锡、锑、钼等稀有金属工业前5家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80%以上等。

(三)政策措施

一是着力制约企业兼并重组的制度性障碍。目前,由于地区、行业利益等问题和矛盾尚未有效解决,我国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障碍。十二五期间,要积极清理限制跨地区兼并重组的不合理规定,要创新工作思路,加强政策研究,学习借鉴好的经验和做法,积极探索建立地区间利益共享机制,协调解决跨地区、跨所有制企业兼并重组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工作取得新突破。

二是落实和完善各项政策措施。企业兼并重组涉及方方面面的政策措施。首先,要认真抓好现有政策的贯彻落实,及时跟踪政策实施效果。其次,要整合资源和手段,把企业兼并重组与技术改造、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产业转移、重大专项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打好政策组合拳。第三,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一步完善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体系。同时也要引导各地积极创造条件,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和细则,完善政策环境,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兼并重组。

三是改进管理和服务。首先,要加强和完善对重大企业兼并重组交易的管理,使企业兼并重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第二,要探索建立促进境内外并购活动的公共服务平台,拓宽企业兼并重组信息交流渠道。最后,要建立工作机制,加强沟通协调,共同研究解决问题。

    三、着力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规划》提出,要通过壮大主业、资源整合、业务流程再造、资本运作等方式,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品牌经营、专业服务、系统集成、产业链整合等方面形成核心竞争力,壮大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大企业大集团。做强做大企业的主体是企业自身,要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竞争力。

一是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管理水平的根本保证。要规范公司运作机制,保护投资者及其相关利益者的权益。要理顺董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完善义务责任制度,优化董事会的结构和功能,提高董事的经营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制定和完善有关的监督制度或条例,优化监事会的成员结构,提高监事成员的素质。完善经理聘任制,切实保证经理行使法定的权利,其利益要同企业的经营效果挂钩。

二是加强基础管理,推动管理创新。要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基础管理体系,在设备、工艺、操作、计量、原料、现场、财务、成本管理等方面夯实管理基础,改善生产秩序和作业环境、优化现场管理,高度重视节能降耗管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推动企业创新管理理念、方法和工具,深化先进适用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重视对国外企业管理先进理念和方法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探索适合国情和企业自身情况的管理创新成果。更加重视并不断探索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各个经营环节进行系统的设计和再造,进一步增强内外部资源的综合集成能力。

三是提高跨国经营水平。国际化是大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培养全球化战略思维和国际化视野,熟悉WTO规则和国际市场惯例,善于应对贸易纠纷和国际市场波动。完善海外风险保障机制,建立风险评估和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我国企业海外经营的中介服务体系,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声誉和影响力的中介服务机构。指导企业选择合适的区域、方式,加强可行性研究,注意风险防范,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稳步实行跨国经营战略。

四是增强内外部资源整合能力。资源整合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具体体现,目的是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要做好内部资源整合,不断调整各种要素资源在管理、设计、生产、销售等一系列创造价值的活动中的比例关系,形成有效的企业价值链。要将资源向具有竞争优势的主业领域集聚,做强做大优势业务、产业,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还要做好外部资源整合。要积极扩大企业外部资源调控范围,通过兼并重组,直接掌握企业发展壮大亟需的原材料、技术、人才、市场、品牌等核心要素;通过产业联盟等形式,着眼于产业链进行产业布局和产业升级,提升综合竞争能力。

五是形成强大的人才队伍。人才是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第一推动力,是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基础。要创新人才发展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积极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大力推进人才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加快实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形成从规划到培育、引进、使用、评价、激励全过程的人才管理闭环体系,造就一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六是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参与国际经济交流合作的客观需要。要坚持依法经营诚实守信,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商业道德以及行业规则。要加大安全生产投入,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断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要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提供安全、健康、卫生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要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保护消费者权益,努力为顾客创造更大的价值。



                                    工业和信息化部  产业政策司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解读之十五

继续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

促进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小企业发展面临国际和国内经济巨大变革带来的历史机遇和严峻挑战。一方面,市场空间不断扩大、发展领域不断拓宽、政策措施不断完善、社会服务不断加强,另一方面,结构调整任务重压力大、生产经营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等制约增强、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发展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规划》提出了进一步增强中小企业发展活力的目标任务,同时提出了转型成长和完善服务体系的若干举措。

一、继续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

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重要举措。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积极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加大政策支持,完善社会服务,不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中小企业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在政府支持和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下,中小企业发展质量和素质跃上新台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逐步成为各地区、各部门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和重要举措。

为利用“十一五”工作基础,更好地推动相关工作,经深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规划》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要“继续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体现时代要求和主题,对新时期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赋予新的内涵。即:“十二五”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将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在保持企业数量合理增长的同时,重点在“优”的方面下功夫,不断提高企业成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做强做优、做久做多的目标。

“十二五”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营造环境,改善服务,大力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鼓励、支持和引导中小企业进一步优化结构和转型成长,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管理水平,推动中小企业走上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发展轨道。

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要坚持以下四个原则:一是坚持就业优先。大力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规模。弘扬创业精神,培育创业主体,促进新企业的创办与发展。二是坚持内涵发展。以优化结构为主攻方向,推进产业分布结构、规模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实现中小企业成长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社会氛围和文化。三是坚持“专精特新”。将“专精特新”作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四是坚持分类指导。中小企业分布广泛、个体差异大,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中小企业进行区别对待,实施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

二、“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

“十二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持续改善,创业创新活力进一步增强,产业结构明显优化,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整体发展质量全面提升,社会贡献更加突出。工商登记中小企业户数年均增长8%,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户数年均增长6%,中小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年均增长8%;形成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知识产权创造优势和知名品牌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开展研发、管理和过程控制的比例达到45%,电子商务应用比例达到40%;培训各类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250万人次;中小企业集聚发展程度更高,单位增加值能耗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耗水量下降达到全国工业平均水平。

“十二五”时期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一是进一步增强创业创新活力和吸纳就业能力。坚持把激发创业创新活力、促进市场主体发展作为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鼓励创办小企业,开发新岗位,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落实并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切实放宽市场准入。

二是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产业分布上,引导中小企业进入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企业规模上,支持高成长性和优势中小企业做强做大,鼓励发展“小巨人”企业。企业产品上,培育和发展名牌产品,保护老字号等传统品牌,扶持驰(著)名商标和优质产品。加快淘汰落后小企业。

三是进一步提高“专精特新”和产业集群发展水平。支持中小企业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发展,把集聚发展作为促进中小企业成长的着力点,建立起企业间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努力形成中小企业“专精特新”竞相发展的新格局。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引导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多种方式开展合作,培育一批“配套专家”,提高协作配套水平。

四是进一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引导中小企业把完善治理结构、推进管理创新、改善经营管理作为提高成长质量的重要基础。引导企业加强设备、工艺、操作、计量、原料、现场、财务、成本管理等基础管理工作,推动管理创新,提高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五是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把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作为推动中小企业成长的重要保障,力争到“十二五”末中小企业服务环境进一步优化。制定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作用。

三、实施两个关键工程和四个行动计划

为实现“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的目标和任务,提高中小企业成长质量和效益,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实施一批关键工程和行动计划。

一是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工程。积极实施《关于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支持建立和完善4000个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培育500个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在80%以上的省级地区基本形成以资源共享、服务协同为主要特点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

二是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建设计划。完善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金融政策。支持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支持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强质量和标准工作。

三是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加强信息化培训和示范引导,鼓励开发适合中小企业应用的信息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建设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服务平台,加快信息技术在中小企业核心业务环节的普及推广和深化应用。完善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络体系,带动提升对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质量和水平。

四是创办小企业计划。加快形成政策扶持、创业培训、辅导服务的工作机制,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创立和发展。支持建设和改造3000个小企业创业基地。

五是中小企业管理提升计划。加强中小企业管理和管理创新,推广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经验,鼓励开展中小企业管理咨询服务。继续实施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每年完成约50万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训任务。

六是中小企业市场拓展计划。推广“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鼓励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作参与政府采购活动。支持建立中小企业产品技术展示中心,鼓励中小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拓展市场。加强改革创新,继续办好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支持中小企业稳定和开拓国际市场。扶持和鼓励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到境外收购技术和品牌,带动产品和服务出口。

四、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

对于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规划》提出了稳步扩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等举措和政策导向。

加强组织领导方面,要充分发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作用,加强政策协调;各级地方政府及其中小企业管理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推进规划任务的落实;调动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服务组织的积极性。

完善政策措施方面,完善现有政策措施的同时,要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出台新的扶持政策,进一步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工作重点转向小型微型企业,更加注重扶持小型微型企业,更加注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此外,要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惠及更多小型微型企业。

加强融资支持方面,全面落实现有金融扶持政策,重点加强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多层次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继续壮大中小企业板市场,积极发展创业板市场。探索发展符合中小企业需求特点的债券融资等创新产品。

强化公共服务方面,继续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效率;加强信息服务,及时发布产业政策、行业动态等信息,逐步建立中小企业市场监测、风险防范和预警机制;加大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投资。

在统计监测方面,主要是按照今年新颁布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分类统计、监测、分析和发布制度,加强对规模以下企业的统计分析工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小企业司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解读之十六

优化工业空间布局

“十二五”是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空间开发格局的重要时期。着力推进工业布局的调整和优化,不仅是工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也是以产业合理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要按照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快调整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这是对未来五年工业布局的整体部署和谋划,指明了方向,确定了重点。

一、调整优化工业生产力布局

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及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发展的协调性显著增强,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加快,空间布局合理改善。石化产业逐步向消费中心和原油接卸条件好的地区集中,形成了9个千万吨级炼油、6个百万吨级乙烯生产基地;在振兴装备制造业政策拉动下,沈阳铁西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暨装备制造业发展示范区初具规模,长沙、西安、齐齐哈尔等地工程机械装备、输变电设备和重型机械聚集效应逐步显现。但是,产业布局不合理矛盾日益凸显,钢铁、有色冶炼能力超过资源、能源、环境承载力,产业分布与人口及区域发展格局不协调,调整优化工业生产力布局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十二五”时期要着力优化重大生产力的空间布局:

一是引导工业向适宜开发的区域集聚。按照国家区域发展“两个战略”(即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的要求,在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规划框架下,统筹考虑资源、能源、市场和环境承载力,结合技术进步趋势和区域产业特点,严格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明确区域产业发展的定位、重点和方向,引导工业向适宜开发的区域集聚。对于产业布局不合理、不平衡、不协调的部分,实行有针对性的政策导向,加快布局调整,推动产业发展。

二是优化新增重大生产力布局。对于依托能源和矿产资源的重大项目,要优先在中西部地区资源富集地布局,促进能源、资源就地深加工,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主要利用进口资源的重大项目,优先在沿海沿江地区布局,促进资源、区位、市场和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有效配置,减少资源、产品跨区域大规模调动。把鼓励先进地区率先发展和帮助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产业发展对缩小地区差距、提高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作用。

三是要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前瞻性布局。“十二五”期间,将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各地区纷纷将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十二五”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重点,并在规划、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了引导和扶持的力度。目前,已有31个省市将新材料、新能源作为发展重点,30个省市将生物产业作为重点,29个省市将高端装备制造和节能环保作为重点,28个省市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重点,18个省市将新能源汽车作为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既面临着良好的发展形势,也亟需加强规划、合理布局。要积极引导各地将发展的热情与自身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条件紧密结合,合理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布局重点,避免一哄而上、严重浪费资源。

二、推进产业有序转移

“十一五”时期,东部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地震灾区、援疆、援藏等支持特殊地区发展的产业转移与合作机制逐步建立,同一省市内部产业转移也逐步扩展。“十二五”期间,推进产业有序转移将是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产业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产业有序转移要处理好四方面关系:一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产业转移是一种市场行为,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尊重各类企业在产业转移中的主体地位,杜绝“拉郎配”。政府主要是通过规划和政策引导,为产业转移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服务。二是转移与升级的关系。产业转移是方式,产业升级是目的。要通过产业转移,优化调整布局,做强支柱产业,做大优势产业,发展先进制造业和先进生产性服务业,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三是互补与共赢的关系。产业转移要建立在转出地与承接地双方优势互补的基础上,不仅有利于加速中西部地区(或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进程,而且有利于推动东部沿海地区(或发达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在全国范围内优化产业分工格局。禁止落后生产能力异地转移,避免承接地出现低水平承接和重复建设。四是开发与保护的关系。要贯彻节能减排要求,坚持有序开发资源,严格产业准入,禁止污染产业、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借“产业转移”之名扩张生产能力。引导转移产业加快企业技术改造,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广产业间循环利用,强化产业转移中的环境和安全监管。

“十二五”期间,产业转移要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改善产业转移环境。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支持中西部地区重点依托现有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完善基础设施保障,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改善营商环境,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二是创新产业转移机制。特别是要健全工业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创新产业承接模式,鼓励中西部地区通过要素互换、合作兴办园区、企业联合协作等多种方式,加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合作,建设产业转移合作示范区。三是加强重点地区产业转移工作。在进一步指导中西部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加强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新疆、西藏、青海等地的产业援助。同时,继续鼓励东部沿海省市推进本区域内部的产业转移与合作,提升区域整体发展水平。进一步深化海峡两岸工业领域的合作,促进产业融合对接。

    三、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近年来,产业集聚已成为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作为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工业园区(集聚区)得到迅速发展,在推动工业化进程、繁荣区域经济方面,作用日益突出。“十一五”期间,我国东部沿海省市工业产值50%以上来自工业园区,中西部地区新增工业产值50%以上来自工业园区。以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进一步推动产业集聚发展、集约发展,是“十二五”促进工业布局优化的一项重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进一步提高产业集聚发展水平,要注重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以产业链为基础和纽带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十二五”时期,推动产业向特定区域集聚必须有明确清晰的产业定位,按照“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集约高效、生态环保”的原则,推动产业集群建设。要围绕主导产业的发展需求,着力培育一批竞争优势突出、带动性强的龙头骨干企业,支持上下游配套企业的发展壮大,不断延伸和完善产业链条。

二是以规范提升工业园区为抓手提高集聚集约水平。当前,工业园区已经成为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产业发展雷同、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不高、产业配套体系不完善、公共设施和服务平台共建共享程度不高等问题。《规划》提出,要加强对省级开发区规划编制、产业升级、节能减排、“两化”融合等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健全省级开发区管理机制,逐步完善支持省级开发区规范发展的政策措施。“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强对工业园区(集聚区)建设的规范引导,以满足园区内企业共性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为目标,以提高研发创新和公共设施共享能力为重点,发展一批运作规范、支撑力强、业绩突出、信誉良好的公共服务平台,健全公共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环境。

三是以发展县域经济为方向引导城乡产业合理集中。将推进产业集聚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紧密结合,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一方面为农业转移人口和城镇居民提供就业岗位,另一方面改变县域经济“小、散、乱”的现象,促进县域经济支柱产业的形成,提高城镇化质量和综合承载能力,使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推动城乡分工合理的产业格局的形成。

四是以打造区域品牌为重点塑造区域产业“集体形象”。当前,产业竞争已经不仅是企业与企业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的竞争,更多体现为产业集群、产业集聚区之间的竞争。要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必须依托当地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和主导产品,着力打造区域产业品牌。《规划》提出,要支持以品牌共享为基础,大力培育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原产地注册、证明标志等集体品牌,提高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深入推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引导产业集聚、集约发展,自2009年开始,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截至2010年,已有两批共128家工业园区(集聚区)获得授牌。在创建发展中,示范基地不断发展壮大,不仅自身的发展质量和水平得到提高,在促进产业发展和带动地方经济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128家示范基地实现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1/6,出口额占全国外贸出口额的1/6,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占全国规上工业企业人数的1/8,产业集群优势特色不断增强,有力地促进了区域产业空间布局的调整和优化。《规划》提出,要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在国家审核公告的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国家重点规划的产业集聚区内,创建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品牌形象优、配套条件好、节能环保水平高、产业规模和影响居全国前列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若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基地。

“十二五”期间,要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进一步推进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力争到“十二五”末形成300个左右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品牌形象优、配套条件好、节能环保水平高、产业规模和影响居全国前列的示范基地,成为带动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参与国际产业竞争的重要力量,培育形成30家左右具有较强国际竞争优势和影响力的产业基地。

为做好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十二五”必须完善对创建工作的机制保障,加大政策资金支持。一是加强对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的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形成部省两级创建的工作机制。二是要鼓励国家安排的资金和地方资金,优先支持示范基地内符合条件的项目建设。国家在技术改造基建转型、工业转型升级等资金安排上,对符合条件的示范基地重点企业予以支持。三是要整合各方资源,加大对示范基地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面向示范基地提供研究开发、工业设计、成果转化、试验验证、检验检测等技术创新服务,以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污染集中治理、安全生产监控、环境保护监测等设施共享服务的平台建设,提高配套服务水平。

通过“十二五”的发展,使示范基地加快成为带动工业转型升级的、推动工业由大变强的重要载体和骨干力量,为工业布局的优化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工业和信息化部  规划司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解读之十七

努力提高工业领域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深化的条件下,我国工业领域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合作日益扩大,开放型经济体系不断完善。《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要“适应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形势,更加注重引进产业升级亟需的先进技术设备,着力引进高端人才,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努力提高工业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十一五”工业领域对外开放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时期,我国工业对外开放取得了丰硕成果。从国际贸易看,工业制成品出口规模持续攀升,已占全球制成品贸易额的14.5%,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品出口国;加工贸易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十五”末的48.6%下降到38.9%,进出口贸易方式发生积极变化。从利用外资看,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中心已超过1400家,比“十五”末增长近一倍;中西部吸收外资占全国总量的比重,由“十五”末的11%上升到目前的14%。从对外投资看,2010年我国对外投资遍布125个国家和地区,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590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2971亿美元,是“十一五”规划目标的2.3倍。

但也应清醒的看到,我国工业对外开放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亟待加强。

一是利用外资效益有待提升。“十一五”期间,我国工业领域外商投资规模持续扩大,但外资投向的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不少外商投资主要集中在投资少、见效快的中低档加工制造环节,部分外商投资于高消耗和污染性的项目;外商投资区域布局仍不平衡,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占全部外资额的比重仅为13%;一些地区在招商引资方面仍存在重规模、轻质量的情况,吸收外资方面有一定盲目性,也存在区域间恶性竞争、不计成本招商、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滥用优惠政策等现象。

二是“走出去”主体实力有待提高。目前,我国制成品出口以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为主,自主品牌产品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著名品牌还十分缺乏。在2010年世界品牌500强中,中国内地仅有42个品牌入选,远低于美、日等国。“走出去”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实力较弱,国际化专业人才匮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化经营能力还不强。在2010年世界机械500强的前100位企业中,中国大陆仅有6家上榜。企业国际化观念不强,缺乏清晰的对外投资合作长远规划,无序竞争甚至恶意竞争现象时有发生,竞争秩序亟待规范。

三是面临的贸易摩擦越来越多。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全球需求结构特别是发达国家的需求结构出现深刻变化,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针对我国的贸易摩擦有所增加。2010年,我国就遭受各类贸易救济调查66起,涉案金额就高达77亿美元。在2010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共发起的58起“337条款”调查中,有19起调查被诉方涉及中国企业,占调查总数的三分之一,不仅包括钢管、轮胎、皮鞋等一般产品,也涉及光伏电池等新兴产业领域,我国已经成为贸易摩擦的第一目标国和最大受害国。今后一段时期,我与西方国家的贸易摩擦,不仅体现为对我出口产品的限制,也将表现为经济发展战略等宏观层面的碰撞和冲突,加大了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难度,增加了我国经济运行的外部风险。

二、“十二五”工业领域对外开放的主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工业对外开放已经进入到提高质量和水平、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新阶段。我们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扩大和深化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以扩大开放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规划》提出了“提高工业领域利用外资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等三项任务。

(一)切实提高工业领域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优化利用外资结构。统筹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积极引导外资更多的投向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领域,积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合作,严格控制高载能、高污染外资项目。充分利用好国外优惠贷款,支持欠发达地区改善投资环境,并继续向中西部地区倾斜。鼓励港澳台企业到西部地区进行投资。

加大智力、人才和技术引进工作力度。加强“引资”与“引智”相结合,进一步突出外资作为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的载体作用。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采购中心、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等功能性机构,发展国内配套企业。鼓励跨国公司在华增加研发投入,支持外商投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科研机构优势互补、共同研发、共享成果,合作申请国家科技开发项目、创新能力建设项目等,扩大技术的溢出效应。利用国内市场优势、资源优势和智力资本优势,更好地利用全球科技成果,努力掌握一批核心技术。鼓励国内企业深度参与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合作,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理念、制度、经验,促进国内企业技术和管理创新。

(二)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

提高境外投资质量。鼓励国内技术成熟、国际市场需求大的行业和化工、冶金、建材等重化工企业向境外转移部分加工制造环节,推动在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建立境外重化工园区。支持有实力的企业结合境外资源开发需要,开展境外油气、铁矿、铜矿、铝土矿等的开发与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多元化、多渠道资源安全供应体系。引导国内资金通过收购、参股,以及在科技资源密集的国家(地区)设立研发中心、合资企业等多种方式,投向境外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等项目,加强与境外研发机构和创新企业的技术研发合作。

积极发展海外工程承包。鼓励有优势的企业以BOT(建设-经营-转让)、PMC(项目管理总承包)等国际通行方式开展海外工程项目承包。积极拓展合作领域,鼓励企业承揽附加值高、影响力大的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项目。优化经营主体结构,重点支持大型工程承包企业发展海外业务,规范市场竞争秩序,提高工程承包的质量和效益。

增强“走出去”主体实力。鼓励实力强、资本雄厚的大型企业开展跨国并购和绿地投资,收购和建立区域营销中心,在全球范围开展资源配置和价值链组合,培育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跨国公司,使其成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骨干力量和重要依托。注重发挥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优势,加快发展中小企业境外产业集群,带动制造业产业对外转移。

(三)大力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示范。结合试点地区的产业特色和发展战略,完善加工贸易产业布局,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或部分加工环节有序转移,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辐射带动强、技术溢出能力明显的骨干型项目,培育新兴产业,打造特色鲜明、配套齐全的主导产业集群。鼓励试点地区加工贸易向总部经济转型,延长加工贸易的国内增值链,推动加工贸易从组装加工向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制造、物流等环节拓展,为全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探索有效模式。

鼓励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推动建立省际间产业转移统筹协调机制、重大承接项目促进服务机制等,引导和鼓励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搭建产业转移促进平台。积极推进重点承接地的建设和培育,鼓励承接地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建设、投资促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人员培训,增强重点地区承接能力,培育承接转移示范地,稳步推动加工贸易向中西部转移。把产业园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发挥园区已有重点产业、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引导转移产业和项目向园区集聚,吸引产业链条整体转移和关联产业协同转移。完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政策和功能,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向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集中。

三、完善工业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

(一)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支持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公开发行股票、发行企业债和中期票据,拓宽融资渠道,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信贷支持。调整审批内容,简化审批程序,最大限度缩小审批、核准范围,增强审批透明度。规范和促进产业园区发展,发挥产业园区在体制创新、科技引领、产业集聚、土地集约方面的载体和平台作用。建立健全投资竞争政策体系和产业与市场监管体系,规范和约束跨国企业对境内企业的并购行为与外商投资企业的市场竞争行为。

(二)健全贸易摩擦应对机制

加强国内企业、行业协会和相关政府部门的科学分工和有效协作,建立纵向联动、横向配合、高效运转的长效工作机制,综合各方资源应对贸易摩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行业自律和协调功能,完善价格协调机制和行业标准,加强市场信息服务,积极组织行业内企业对外应诉。完善出口信用体系和处罚机制,规范出口秩序,合理调控出口。进一步加大应对贸易摩擦工作的培训力度,继续组织对地方、行业协会和企业从事公平贸易工作的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改进培训方式和内容,提高培训质量。

(三)加强对工业企业“走出去”的指导和服务

提高综合统筹能力,充分发挥跨部门协调机制作用,加强对外投资合作的协调和管理。加大对“走出去”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积极发展多层次的对外投资合作发展基金,拓宽外汇储备的运用渠道和方式。发挥政府、行业组织和协会的指导和综合协调作用,引导境外中资企业树立良性竞争意识、战略经营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维护企业和国家的良好形象。



                                       工业和信息化部  规划司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解读之十八


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

  “十一五”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装备制造的大国,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前列;二是装备制造体系日趋完善;三是创新和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四是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但是,我国还不是装备制造业的强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四个主要差距:一是技术创新能力急需提高,关键核心技术未完全掌握;二是产业基础薄弱,基础元器件、关键零部件、核心材料已成为发展“瓶颈”;三是产品结构不平衡,高端装备产业急待培育和发展;四是产业集中度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少,国际知名的品牌少。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要抓住产业升级的关键环节,着力提升关键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制造装备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加快机床、汽车、船舶、发电设备等装备产品的升级换代,积极培育发展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民用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制造业,促进装备制造业由大变强。这为“十二五”装备制造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

  一、重点方向和任务

  (一)关键基础零部件和基础制造装备。关键基础零部件主要包括了液气密元件及系统、轴承、齿轮及传动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等;基础制造装备主要包括了数控机床及冲压、锻造、铸造、焊接、热处理等“工业母机”。《规划》对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和基础制造装备发展予以高度重视,提出了三项主要任务:一是加强锻铸焊等基础工艺研究,加强装备及检测能力建设,提升关键零部件质量水平;二是推进智能控制系统、智能仪器仪表、关键零部件等自主创新,建设若干行业检测试验平台;三是继续推进“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实施,发展高精、高速、智能、复合、重型数控工作母机和特种加工机床、大型数控成形冲压、重型锻压、清洁高效铸造、新型焊接及热处理等基础制造装备。到2015年,将高端关键基础零部件本土化满足率提高到30%,将高档基础制造装备本土化提高到50%。

  (二)重大智能制造装备。智能制造装备是具有感知、决策、执行功能的各类制造装备的统称。大力培育和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对于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具有重要意义。《规划》提出,要围绕先进制造、交通、能源、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发展需要,组织实施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工程和应用示范,集成创新一批以智能化成形和加工成套设备、冶金及石油石化成套设备、自动化物流成套设备、智能化造纸及印刷装备等为代表的流程制造装备和离散型制造装备,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和绿色化;同时,加快发展焊接、搬运、装配等工业机器人,以及安防、深海作业、救援、医疗等专用机器人。到2015年,力争将我国机械、冶金、纺织、资源开采、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产业所需智能制造装备的本土化保障率提高到30%。

  (三)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据预测,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超过2亿辆,我国燃油供应紧张与巨大的汽车消费需求之间的矛盾将日益突出。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应对能源和环境挑战的战略选择,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但传统燃油汽车在较长一段时期仍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我国作为新兴的汽车大国,既要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也要坚定不移地推动传统燃油汽车的节能减排。《规划》提出,要坚持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并举,进一步提高传统能源汽车节能环保和安全水平,加快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发展。一是组织实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工程,通过国家科技计划(专项)有关研发工作,掌握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轻量化材料等关键技术,突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及管理系统等核心技术,逐步建立和完善标准体系;持续跟踪研究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因地制宜、适度发展替代燃料汽车。二是加快掌握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动力电池等关键核心技术;三是完善新能源汽车准入管理,稳步推进节能和新能源汽车试点示范,加快充、换电设施建设,积极探索市场推广模式;四是加快传统汽车升级换代,建立基于燃料消耗量的奖惩机制,完善标准体系,提高污染物排放标准,减少污染物排放;五是大力推动自主品牌发展,鼓励优势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形成3-5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前10强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90%。《规划》提出,到2015年,节能型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降至5.9升/百公里;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

  (四)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我国2010年造船产量达到6560万载重吨,规模跃居世界第一,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三大造船指标先后全面超过日本、韩国。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全系列主流船型的自主设计建造能力,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船实现了自主研发和批量建造,大型船用曲轴等产品实现自主生产,成功研制了首台自主品牌中速柴油机,形成了一批世界知名的品牌船型。海洋工程装备领域获得长足发展,具备了自升式钻井平台的总承包能力,承接了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等高端产品,海洋工程辅助船的市场份额位居世界第一。经过“十一五”时期的高速发展,未来五年船舶工业面临着严峻形势。《规划》提出了“十二五”期间的重点任务:一是适应新的国际造船标准及规范,建立现代造船新模式,着力优化船舶产品结构,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散货船、油船(含化学品船)、集装箱船等主流船型升级换代;二是全面掌握液化天然气船(LNG)等高技术船舶的设计建造技术,加强基础共性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研究,完善船舶科技创新体系;三是提升船舶配套水平,巩固优势配套产品市场地位,提升配套产品技术水平,完善关键设备二轮配套体系;四是重点突破深水装备关键技术,大力发展海洋油气矿产资源开发装备,积极推进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以及海洋监测仪器设备产业化,打造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三大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聚区;五是组织实施绿色精品船舶、船舶动力系统集成、深海资源探采装备、深海空间站等创新发展工程,全面提升绿色高效造船、信息化造船能力和本土配套能力。《规划》提出,到2015年,主流船型本土化设备平均装船率达到80%,海洋工程装备世界市场份额提高到20%,船舶工业前10强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70%以上。

  (五)轨道交通装备。轨道交通装备主要涵盖了机车车辆、工程及养路机械、通信信号、牵引供电、安全保障和运营管理等技术装备。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形成了较为完整并相对独立的产业(研发、制造和服务)体系,生产能力与规模高居世界第一,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了高速动车组、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等高端产品。但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原始创新较弱,产业发展的基础材料、零部件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对外依存度较大,产品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全寿命周期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等。预计“十二五”期间,高速动车组需求量约为1000列以上,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需求量约为5000台以上,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规模年市场需求约可达2000亿元。《规划》提出,要以满足客货运输需求和构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为导向,以快速客运网络、大运量货运通道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为依托,大力发展具备节能、环保、安全优势的时速200公里等级客运机车、大轴重长编组重载货运列车、中低速磁悬浮车辆、新型城轨装备和新型服务保障装备;要组织轨道交通装备关键系统攻关,加速提升关键系统和核心技术的综合能力,到2015年,轨道交通装备力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六)民用飞机。“十一五”期间,我国继续加大对民用飞机产业的支持,在型号研制、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RJ21支线飞机进入适航试飞阶段,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大型客机项目进展顺利。我国已将民用飞机产业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将逐步推进低空空域开放,这必将对民用飞机为主的航空装备产业带来极大的机遇。《规划》提出,要坚持军民结合、科技先行、质量第一和改革创新的原则,加快研制干线飞机、支线飞机、大中型直升机、大型灭火和水上救援飞机、航空发动机、核心设备和系统;要深入推进大型飞机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全面开展大型飞机及其配套的发动机、机载设备、关键材料和基础元器件研制,建立大型飞机研发标准和规范体系;实施支线飞机和通用航空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加快新支线飞机研制和改进改型,推进支线飞机产业化和精品化,研制新型支线飞机,发展中高端喷气公务机,研制一批新型作业类通用飞机、多用途通用飞机、直升机、教练机、无人机及其他特种飞行器,积极发展通用航空服务。《规划》提出,到2015年,航空工业销售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国产单通道大型客机实现首飞,国产支线飞机、直升机和通用飞机国内市场占有率力争达50%。

  (七)民用航天。“十一五”时期,我国民用航天装备取得快速发展,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共完成48次56个航天器的发射任务,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进展顺利,嫦娥一号、二号实现成功绕月。继续加快我国民用航天发展,建设国家空间基础设施,是支撑国家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展现我国科技实力的重要手段。《规划》提出:一是要完善我国现役运载火箭系列型谱,完成新一代运载火箭工程研制并实现首飞;实施先进上面级、多星上面级飞行演示验证;启动重型运载火箭和更大推力发动机关键技术攻关。二是实施月球探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宇航产品型谱化与长寿命高可靠工程,发展新型对地观测、通信广播、新技术与科学实验卫星,不断完善应用卫星体系,推进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卫星地面系统建设,推进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由科研试验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三是加强航天军民两用技术发展,拓展航天产品与服务出口市场,稳步提高卫星发射服务的国际市场份额。“十二五”期间,力争实现卫星应用产业规模年均增长超过30%。

  (八)节能环保装备。“十一五”期间,我国继续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减排治污设施建设快速发展,环保装备获得长足进步,2010年工业总产值近2000亿元,产品种类达到10000种以上,在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垃圾焚烧发电、除尘脱硫等方面具备了成套设备的自行设计和制造能力。“十二五”期间,国家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两个指标外,还将氨氮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增加为约束性指标,环境污染治理的任务更加艰巨。《规划》提出,紧紧围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需要,依托国家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和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工程,加快发展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和装备。“十二五”时期,一是大力发展高效节能锅炉窑炉、电机及拖动设备、余热余压利用和节能监测等节能装备;二是重点发展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重金属污染防治、垃圾和危险废弃物处理、环境监测仪器仪表、小城镇分散型污水处理、畜禽养殖污染物资源化利用、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仪器仪表等环保设备,推进重大环保装备应用示范;三是加快发展生活垃圾分选、填埋、焚烧发电、生物处理和垃圾资源综合利用装备,围绕“城市矿产”工程,发展高效智能拆解和分拣装置及设备,推广应用表面工程、快速熔覆成形等再制造装备;四是发展先进、高效、可靠的检测监控、安全避险、安全保护、个人防护、灾害监控、特种安全设施及应急救援等安全装备,发展安全、便捷的应急净水等救灾设备。

  (九)能源装备。“十一五”以来,我国能源装备发展迅速,发电装备装机容量累计超过9亿千瓦,其中以风电装备和太阳能装备为核心的新能源装备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建成世界首条±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和1000kV特高压交流输变电示范工程;长期依赖进口的2000千瓦以上大功率厚煤层电牵引采煤机、世界最高的6.3米液压支架、世界最大等级的55立方米矿用挖掘机、1.2万米的陆地用石油钻机、乙烯“三大压缩机”等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十二五”期间,我国将致力于调整能源结构,实现一次能源消耗中非化石能源比例达到11.4%的目标。《规划》提出,要积极应用超临界、超超临界和循环流化床等先进发电技术,加快水电装备向高参数、大容量、巨型化转变;大力发展特高压等大容量、高效率先进输变电技术装备,推动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的研制;推进大型先进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掌握百万千瓦级核电装备的核心技术;突破大规模储能技术瓶颈,提升风电并网技术和主轴轴承等关键零部件技术水平,着力发展适应我国风场特征的大功率陆地和海洋风电装备;依托国家有关示范工程,提高太阳能光电、光热转换效率,加快提升太阳能光伏电池、平板集热器及组件生产装备的制造能力;推动生物质能源装备和智能电网设备研发及产业化;掌握系统设计、压缩机、电机和变频控制系统的设计制造技术,实现油气物探、测井、钻井等重大装备及天然气液化关键设备的自主制造。

  二、主要的政策措施

  (一)完善依托重大工程发展高端装备的体制机制。以用户为龙头,以装备制造单位为主体,发挥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优势,共同开发先进装备;鼓励由装备使用单位和制造企业组成的产业联盟参与工程招投标;完善招投标制度,消除对国产装备歧视性条款,发挥投资、工业主管部门的作用,加强对招投标工作的指导和监管。

  (二)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充分利用民用飞机、民用航天、高技术船舶等科研计划的作用,加大创新支持力度。发挥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的作用,组织实施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设立高端装备发展专项,支持高端装备及其关键零部件、配套系统的研发和产业化。鼓励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对研制生产国家鼓励发展的高端装备,确有必要进口的核心装置、关键部件、原材料和关键技术,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三)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建立支持重大技术装备发展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品种,支持装备制造企业融资、规模化发展;发挥现有装备制造业基金的作用,支持装备制造企业转型升级;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装备制造企业上市,加大创新投资和股权投资向装备制造领域倾斜;支持金融租赁公司开展装备的融资租赁业务。

  (四)突出抓好重大专项。继续抓紧抓好高端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大飞机、大型先进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等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工作,开发关键制造装备,突破核心共性技术,为实现我国高端装备产业化提供基础支撑。

  (五)加大市场培育力度。建立装备首台套保险机制和示范应用制度。探索设立装备风险基金,为装备使用单位采用首台套高端装备及配套系统提供担保,鼓励装备使用单位为研制企业提供工业试验条件和应用机会,建立装备示范应用制度。加速推进低空空域开放,为通用飞机的发展奠定市场基础。

  (六)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平台,积极探索合作新模式,融入全球产业链。鼓励境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支持国外企业和国内企业开展先进装备联合研发和创新。支持国内企业到境外设立公司,并购或参股国外先进装备制造企业和研发机构,支持国内企业培育国际化品牌,开展国际化经营,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解读之十九

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

  原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十二五”是原材料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要立足国内市场需求,严格控制总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节能减排,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加快传统基础产业升级换代,构建资源再生和回收利用体系,加大资源的国际化保障力度,推动原材料工业发展迈上新台阶。这为原材料工业转型发展明确了任务,指明了方向。

  一、“十一五”原材料工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与问题

  “十一五”以来,原材料工业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严峻考验,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一是行业规模持续增加,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石化生产大国,石化新产品产值年均增长超过20%,高端化学品比重和化工精细化率不断提高。2010年粗钢产量达到6.3亿吨,占世界产量45%左右,钢材品种质量不断优化,国内自给率已超过96%。十种主要有色金属产量超过3000万吨,其中铜、铝、铅、锌产量分别占世界的24%、40%、45%和40%。水泥产量18.5亿吨,平板玻璃产量6.6亿重量箱,均占世界50%以上。新型干法水泥比重达到80%以上。二是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高。如,石化行业千万吨级炼油装置、百万吨级乙烯装置自主化率分别超过90%和80%,新型阴极结构铝电解槽技术居世界领先。三是产业布局趋于合理,组织结构得到改善。如,中西部地区水泥产能增长迅速,东部地区水泥产能得到抑制。浮法玻璃行业前10家企业集中度达到57%。四是淘汰落后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如,有色金属行业,铜冶炼综合能耗347千克标煤/吨,铝锭综合交流电耗14013千瓦时/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也要看到,原材料工业发展中仍面临着产能过剩、结构不合理、节能减排压力大、资源约束突出等一系列问题。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对于促进原材料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十二五”原材料工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十二五”是原材料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原材料工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原材料工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整原材料工业结构为主攻方向,紧紧围绕“调整、改造、升级、换代”,立足国内需求,严格控制总量,着力推进兼并重组、淘汰落后、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布局优化,建立完善资源保障体系,加快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全面建设结构优化、资源节约、清洁安全、质量效益好的现代原材料工业体系,全面提升原材料工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推动实现原材料工业由大到强转变。

  概括地说,“十二五”原材料工业转型升级要着力做好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解决总量过剩问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要立足国内市场需求,严格控制总量。重点解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二是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提高行业竞争力。要完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推动跨行业、跨地区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

  三是增强行业创新能力,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新材料是原材料工业发展的先导,要支持企业发展精深加工和新材料产业,推动产学研用结合,提高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

  四是构建多元化的资源保障体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大国内资源勘查力度,合理规划开采规模;拓宽国际资源开发经营思路;加快原材料资源及产品储备、资源再生及回收体系建设,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三、各主要行业“十二五”发展任务

  (一)钢铁工业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钢铁工业是能源、资源密集型产业,随着我国钢铁工业快速发展,资源、能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增强,“十二五”钢铁工业发展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严格控制总量扩张。我国粗钢产量6.3亿吨,占全球45%,是钢材净出口国,大部分钢材品种实现自给,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基本满足了国内发展需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钢铁工业发展不应再以规模扩张为主,而是要注重调整结构,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此必须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和总量扩张。为加快转变钢铁工业发展方式,“十二五”钢铁工业转型升级将以存量调整为主,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技术改造和发展循环经济,形成若干个竞争力强的大型钢铁集团,促进节能减排,提升技术水平,增强创新能力,最终提高行业整体素质。

  二是做好生产经营规范。《规划》提出的规范钢铁行业生产经营秩序的措施,是对现有钢铁企业全部存量产能开展行业管理的新举措。《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关注产品质量、能源消耗、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工艺与装备、生产规模、安全卫生社会责任等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方面,将为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做好促进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引导铁矿石流向、扶持优势企业发展等工作提供重要依据,对加强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是积极推动兼并重组。推动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是推动我国钢铁工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也符合世界钢铁工业发展趋势。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低,加剧了资源市场、产品市场的恶性竞争,助长了重复建设,制约了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通过实施兼并重组有利于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实现更高水平的规模化生产,提高自主创新水平,加快钢铁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为此,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形成3-5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6-7家具有较强实力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前10位钢铁企业集团产量占全国60%左右。

  四是调整产业布局。《规划》对钢铁工业布局调整也作出了部署。我国钢铁工业布局不合理问题由来已久,“十二五”时期,将通过继续推进东南沿海钢铁基地建设,支持西部地区适度发展,以及有序推进与城市发展不相容的钢厂转型或搬迁,基本形成符合国家主体功能区定位,与资源能源、环境容量、市场格局相适应的钢铁产业布局。

  五是加快重大项目建设。《规划》提出要加快建设湛江、防城港钢铁精品基地。主要考虑有:第一、有利于缓解供需矛盾。珠三角及周边地区钢铁生产不能满足区域需求,大量依靠从外地调运,其中大部分为高附加值产品,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加快建设湛江、防城港钢铁精品基地有利于缓解供需矛盾。第二、有利于钢铁工业结构调整。我国钢铁工业布局、产品结构、产业组织结构等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加快湛江、防城港钢铁精品基地建设有利于钢铁工业布局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推动产业组织结构趋于合理,同时提高技术装备水平。第三、有利于利用国际铁矿石资源。湛江、防城港钢铁精品基地港口条件优越、区位优势突出,便于利用国际铁矿石资源。第四、有利于发挥前期投入作用,避免巨额社会财富损失。湛江、防城港钢铁精品基地前期工作已经完成,企业、地方和社会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如不加快建设将造成巨大浪费和损失。

  六是提高资源保障程度。我国铁矿石资源对外依存度高,制约了钢铁工业健康发展。为此,《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要加大国内铁矿石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重点扶持一批矿山企业技术改造,鼓励现有矿山资源的整合,推动国内矿山的有序开发,同时积极优化铁矿资石源全球配置,与各方共同构建稳定、有序、共赢的国际铁矿石市场,规范进口铁矿石流通秩序。

  (二)有色金属工业

  有色金属工业产品种类众多,应用领域广泛,在国民经济和国防科技工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十一五”期间,我国有色金属产业生产和消费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有色金属生产和消费国,“十二五”有色金属工业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积极发展精深加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处在国际产业链的低端环节,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尚未形成,大多数企业实际上仅仅是有色金属某一环节的生产者。矿山生产能力与下游冶炼、加工能力比例失衡,并呈扩大趋势,上下游行业的结构失衡日趋严重。一些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大的有色金属深加工产品仍无法完全自给。因此,《规划》明确提出,有色金属工业要以发展精深加工、提升品种质量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为重点,大力发展支撑战略新兴产业的关键材料和市场短缺产品。

  二是严格控制总量。“十一五”期间,我国有色金属生产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由2005年的1639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3135万吨,年均递增13.7%。“十二五”期间有色金属需求将保持一定的增长,但与“十一五”相比,增速将明显放缓。加之部分品种的产能严重过剩,“十二五”有色金属工业将着重提高行业准入,严格控制铝、铅、锌、钛、镁产能增长,2015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控制在4600万吨以内。

  三是加强技术改造。“十一五”以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技术水平取得了显著进展。目前具有国际先进装备水平的铜冶炼产能占95%,大型预焙槽电解铝产能占90%以上,先进铅熔炼产能占50%,湿法炼锌产能占80%。在工业转型升级中,这些先进适用技术为淘汰铜铝铅锌等落后产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支持有色金属企业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以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为重点,对现有企业生产工艺及装备进行升级改造,淘汰落后,加强含二氧化硫烟气回收利用和重金属污染防治,实现清洁、安全生产。

  四是提高资源保障程度。资源保障程度低是制约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资源保障能力不足,使我国有色金属矿产原料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2010年,铜、铝、镍的自给率分别只有23%、54%、14%。我国现有大型有色金属矿山多为20世纪50、60年代开发的,经过多年生产,普遍面临资源枯竭问题。目前老矿山深部和周边找矿工作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可供建设的新矿山不多,从而导致有色金属矿山生产发展严重滞后,成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最薄弱环节。因此,为提高我国有色金属资源保障能力,《规划》鼓励大型企业投资勘探开发有色金属矿产资源,进一步推进现有老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此外,要采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开发利用铜、铅锌低品位矿、共伴生矿、难选冶矿、尾矿和熔炼渣,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要按照国家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国废有色金属资源回收特点,建设和完善再生利用体系。

  五是抓好稀有金属产业发展。稀有金属是我国的优势资源,但由于多年的粗放发展,矿产资源过度开采,造成稀土、钨、钼等资源储量优势降低,钽、锆对国外资源依赖程度日益增加,部分核心和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为此,《规划》提出了要加强稀有金属行业管理,积极发展深加工,培育与资源优势相匹配的稀有金属产业竞争能力。

  六是推进兼并重组。为了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规模化、集团化、专业化已经成为全球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到2009年底,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9962家,但规模化、专业化水平不高,厂家数量多,规模小,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中大型企业不多,到2010年底,前10家企业的冶炼产量占全国的比例为铜76%、电解铝67%、铅45%和锌50%,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因此,国家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以多种方式进行重组,组建具有竞争力的有色金属综合性公司和大型集团公司,实现规模化、集团化,提高产业竞争力;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实施跨地区兼并重组、区域内重组和企业集团之间的重组。同时,也鼓励煤电铝加工一体化,有序扩大直供电试点。

  (三)石化及化学工业

  石化及化学工业是资金、技术、资源密集型产业,产业关联度高,下游产业链长。“十二五”石化及化学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要重点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

  一是合理优化石化产业布局。为了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一体化、集约化、基地化、园区化、多联产发展模式是石化及化学工业的必然选择。“十二五”时期,炼油工业要依托海上进口原油,在沿海扩建、新建若干个炼油基地;依托中缅、中俄、中哈和沿江原油管线,提高华中、西南炼油能力,发展以武汉、成都、昆明等为核心的中西部内陆石化产业集中区,建设规模以满足当地成品油市场为主。乙烯、芳烃要坚持炼化一体化,继续做强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石化产业群,支持海峡西岸发展石化产业。在中西部地区,要结合原油资源条件发展炼化一体化。东北地区石化工业,要重点促进现有装置升级。

  二是提高烯烃工业发展水平。总体来看我国烯烃工业的发展受原料供应制约较大。我国石油资源短缺,能源需求增长较快,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和国内供求矛盾加剧,烯烃原料供应日趋紧张,制约了乙烯行业发展。同时,受炼油行业布局分散和平均规模较低的制约,单个炼厂生产的石脑油数量有限,难以配套合理经济规模的乙烯装置。为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规划》提出,要积极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拓宽原料路线,保障烯烃原料供给。鼓励进口凝析油、轻烃等资源,优化烯烃原料结构。依托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源和自主开发的煤制烯烃技术,适度发展煤制烯烃。充分发挥炼化一体化的优势,最大限度利用炼厂副产品生产烯烃。

  三是有序发展煤化工。我国传统煤化工产品产能扩张较快,2010年,合成氨、甲醇和电石产能分别占全球产能的35%、50%和97%。“十二五”时期,传统煤化工要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实施产业升级。现代煤化工要根据煤炭资源储量、水资源量、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地区经济发展、区域二氧化碳减排指标等综合条件,采取集中集约、上下游一体化方式建设生产基地及煤电化热一体化示范基地,严格控制煤炭调入省和基本平衡省建设大型煤化工项目。探索建设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IGCC)热电化一体化可行性,力争建成示范工程。

  四是促进传统化工健康发展。轮胎、纯碱、烧碱和电石法聚氯乙烯等传统化工产品过快增长,过剩态势日趋严峻,部分落后产能资源消耗高,“三废”处理措施不到位,技术装备水平低、原料配套条件差,影响行业整体竞争力。《规划》提出,“十二五”要按照有关产业政策要求,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快淘汰危及生产和人身安全、严重污染环境、资源消耗高、安全隐患多的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如单台产能5000吨/年以下和不符合准入的黄磷生产装置、有钙焙烧铬化合物生产装置(2013年)、隔膜法烧碱,5000吨/年以下工艺技术落后和污染严重的氢氟酸、根据国家履行国际公约要求进行淘汰的部分消耗臭氧层物质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推进化工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新增产能要严格执行产业准入条件,严格限制低水平重复建设。

  五是抓好化肥等支农化工行业发展。继续开展化肥企业技术改造,重点支持氮肥原料和动力结构调整,促进基础肥料向资源产地和优势企业集中。结合兼并重组、原料结构调整和上大压小,支持企业在能源产地和有条件的粮棉主产区建设大型尿素生产基地。在云、贵、鄂、川等磷资源产地,依托现有企业完善大型磷肥基地建设。重点依托青海和新疆钾肥资源优势,建设大型钾肥基地,青海基地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新增100万吨钾肥产能(实物量)。新疆基地力争新增170万吨钾肥产能(实物量)。同时加快境外钾肥基地建设步伐。复混肥和掺混肥料主要在消费区域建立加工、集散、分销和使用服务体系。目前,适合我国国情和农业生产方式的绿色环保农药品种发展缓慢,高毒高残留农药品种仍占一定比例,特丁硫磷、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等20多种高毒农药品种仍需进一步削减和替代。“十二五”时期要加快农药行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园区化管理,加快高毒高残留农药淘汰与替代,加强技术创新,重点发展高效、安全、环保的农药品种,鼓励发展生物农药。大力推动农药剂型向水基化、无尘化、控制释放等高效安全方向发展。

  六是强化危险化学品安全发展。贯彻落实《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完善危险化学品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快实施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规范设计、高效管理,淘汰落后高危工艺,全面提升危险化学品产业本质安全水平。优化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布局,实施园区准入制度,科学规划园区或产业集聚区内危险化学品产业规模、结构、布局、工艺和产业链、运输风险、项目间安全相关性等,合理制定安全容量和环境安全防护距离。加大三聚氰胺、增塑剂、瘦肉精、工业硫磺、荧光增白剂、染色剂等可能在食品中违法添加的化学品的生产及流通管理力度,按要求在产品标签和包装上印制“严禁用于食品和饲料加工”等警示标识。积极倡导和推进责任关怀,引导企业关注安全、关注员工、关注社会,履行社会责任。

  (四)建材工业

  建材工业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原材料工业之一。“十二五”建材工业发展要以循环经济理念为引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推动传统大宗建材产业健康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国大规模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快速增长。截至2010年底,新型干法熟料产能12.6亿吨,新型干法水泥比重已达81%。但目前仍存在较大数量综合能耗高、主要污染物排放不达标、质量不稳定、存在安全隐患的落后产能。“十二五”期间,提升水泥工业综合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一方面要坚持等量置换原则,积极采用先进适用工艺置换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另一方面也要开发综合性能更优的水泥基材料和制品,延伸产业链,进一步提高单位水泥熟料的附加值,探索有效可行的减量延寿途径,着眼于可持续发展,调控新型干法水泥的发展速度。

  我国普通玻璃产品产能过剩。“十二五”期间,严格控制普通平板玻璃产量扩张,积极发展玻璃精深加工制品和高性能玻璃产品,如屏显基板玻璃,节能玻璃与制品等。我国建筑卫生陶瓷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最大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十二五”期间,建筑卫生陶瓷行业重点是推进节能、降耗、减排,提高瓷土尤其是黑泥等非金属矿资源综合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和创意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开发推广建筑陶瓷砖干法生产技术与装备,逐步替代改造现行湿法生产工艺,着力推进清洁生产,促进陶瓷生产节能减排。建筑陶瓷产品减量化工程主要目标是:现有产品厚度减薄,发展薄型化产品;发展大规格超薄陶瓷板;适度降低大规格抛光砖比例。卫生陶瓷产品减量化工程主要目标:减小单件产品的体量;鼓励和推广轻型分体式座便器。

  二是积极发展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住宅产业化是我国建筑业的业态跃升,对于打造长寿命、高品质的百年建筑有着重要意义,它不仅节约资源能源,而且方便建筑的维护和改造。住宅产业化的推进要求建筑材料加快向部品化、绿色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节能环保型建筑构件、工程预制件等建材产品,加快建材工业从原材料向加工制品的转变,为实现住宅产业化提供全面的材料支撑。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以及绿色建筑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物品质、节能、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支撑建筑物的上述功能和要求,加快建筑材料行业转型升级,建材工业必须优先发展具有保温隔热、隔音、防火、抗震、防水等功能的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如:集防火、保温、防水、抗震、装饰等功能于一体的装配式建筑墙体,高质量轻质保温复合墙板,本质安全型外墙外保温材料,保温复合混凝土预制梁、柱等工程构件,节能屋面系统等新型建筑部品与部件。

  三是积极发展非金属矿产业。我国非金属矿资源较为非富,但非金属矿物开发加工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十二五”期间,将着力发展高性能矿物材料的制备技术,包括专用高纯技术装备、粉体制备技术装备,精细分级、表面改性技术,复合技术,非金属矿特种加工技术;开发非金属矿物在化工、造纸、橡胶、塑料、油漆、涂料等产业中应用技术,包括超细粉体的分散、悬浮、造浆等技术;开发非金属矿物新材料制备技术,包括纳米新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特种功能材料、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材料等。

  四是认真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等传统大宗建材工业是典型的窑炉产业,具有高能耗、高排放和资源型特征。这些行业节能减排水平直接影响着建材工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以及全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引导窑炉产业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推行清洁生产、探索可行的碳减排技术与途径,已成为建材行业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

  进一步推广水泥窑低温余热发电技术,通过利用水泥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余热进行发电,可满足水泥厂生产用电的1/3左右,降低CO2排放。积极开发、应用节能粉磨等设备技术。通过推广使用立磨、辊压机等节能粉磨设备,采用变频技术和其他节能措施,单位水泥电耗可节省20%~40%。推广浮法玻璃全氧燃烧技术,在玻璃熔制过程中,利用纯氧气体(氧含量在90%以上)作为助燃介质代替空气与燃料进行燃烧。据测算,全氧燃烧熔窑可提高火焰温度、熔窑熔化能力10%以上,节约燃料20%~30%,减少NOX排放80%~90%,减少粉尘排放约80%。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控制生产全过程污染物的产生、治理和排放。重点推进窑炉烟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源头消减,减轻末端治理压力,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

  五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窑炉化生产特性决定着建材工业具有无害化最终销纳相关产业产生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功能。销纳工业固体废弃物,已经并将进一步成为实现资源深度综合利用、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十二五”乃至之后,建材工业将进一步强化销纳利废功能,在循环经济发展中肩负新的使命。建材工业从产业布局入手,统筹循环经济产业链构造,充分发挥建材工业销纳利废功能,有序与电力、煤炭、钢铁、化工等工业固体废弃物产量大的产业建立衔接配套的循环经济生产体系,最大限度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废弃物排放的减量化以及废弃物利用的再循环。

  随着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尤其是特大型城市的生活垃圾、城市污泥等安全处置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与填埋、焚烧等其它方式产生二次污染或废弃物相比,利用水泥窑无害化最终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城市污泥和固体废弃物,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水泥窑可彻底分解废弃物中有毒有害有机物,抑制酸性气体和重金属排放,不会产生二噁英等有毒有害气体、焚烧飞灰等二次污染物。“十二五”期间,在城市周边优先依托现有水泥窑,统筹建设无害化最终协同处置装置,利用水泥窑独特优势,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生态环境。

  (五)新材料产业

  新材料一般指新出现的具有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或是传统材料改进后性能明显提高和产生新功能的材料,是发展前景广阔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十二五”时期新材料产业发展要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明确发展重点。我国是工业大国,绝大多数原材料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但离工业强国、材料强国差距甚远。加快发展技术密集、附加值高的新材料产业,对实现产业跨越发展、带动我国整个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部署,新材料产业要重点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前沿新材料等。在此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自主水平、战略意义等,《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重点,主要包括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硅氟材料、特种玻璃、功能陶瓷、新型合金材料、高品质特殊钢、工程塑料、特种橡胶以及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

  二是促进产学研用相结合。产学研用相互脱节,科研成果难以及时产业化,新材料产品市场推广困难等,是制约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新材料与下游产业的相互衔接,充分调动研发机构、生产企业和终端用户积极性,促进产学研用结合,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的重要途径。新材料是原材料工业升级换代的方向,传统材料工业产能过剩、资本相对富裕,加强新材料产业与原材料工业融合发展,在原材料工业改造提升中,不断催生新材料,在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中,不断带动材料工业升级换代,对于增强材料工业支撑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突出新材料产业化及应用。要高度重视新材料产化及推广应用问题,加大扶持力度,促进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新材料产业化及应用主要包括高性能金属材料、稀有金属和稀土功能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其高性能复合材料、新型非金属材料等。

  高性能金属材料是高端装备制造、海洋工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结构材料。要以轻质、高强、大规格、耐高温、耐腐蚀为发展方向,重点发展高品质特殊钢、高性能铝合金、镁合金和钛合金,加快推广和应用示范。稀有金属和稀土功能材料是我国具有资源优势的战略品种,是信息产业、新能源等发展的基础。要充分发挥我国资源优势,以提高材料性能、扩大高端领域应用、增加产品附加值为重点,积极发展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和稀有金属材料。

  先进高分子材料包括工程塑料、特种橡胶、功能性膜材料等,要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并举,走精细化、系列化路线,大力开发新产品、新牌号,改进产品质量,努力扩大规模,满足市场需求。高性能纤维及高性能复合材料要重点以低成本、高比强、高比模和高稳定性为目标,攻克复合材料的原料制备、工业化生产及配套装备等共性关键问题,要加快发展碳纤维等高性能增强纤维,降低生产成本,加快推广应用。特种玻璃、陶瓷和晶体等无机非金属新材料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支撑和保障,新兴产业发展和绿色建筑推进,也推动了新型建材的发展,要加快绿色建材产业发展,扩大应用范围,推动传统建材向节能新型建材跨越。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解读之二十

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

  消费品工业涵盖轻工业、纺织工业、食品工业和医药工业等工业门类,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性、民生性产业,承担着繁荣市场、增加出口、扩大就业、服务“三农”、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以及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的重要任务。《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的重要任务。

  一、“十二五”消费品工业改造提升的总体思路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的战略任务。《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要以品牌建设、品种质量、优化布局、诚信发展为重点,增加有效供给,保障质量安全,引导消费升级,促进产业有序转移,塑造消费品工业竞争新优势。

  (一)轻工业

  轻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重要民生产业和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十二五”时期,轻工业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新变化,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能力,积极推进节能减排,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建设和完善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轻工产业体系,提高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推动我国由轻工业大国向强国迈进。

  (二)纺织工业

  纺织工业作为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十二五”期间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坚持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攻方向,以自主创新、品牌建设和“两化”融合为重要支撑,以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以完善价值链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重要着力点,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绿色环保、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纺织工业体系,为实现纺织工业强国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三)食品工业

  食品工业承担着为我国13亿人口提供安全放心、营养健康食品的重任,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保障民生的基础产业。“十二五”时期,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食品消费和营养健康需求为目标,调结构、转方式、提质量、保安全,着力提高创新能力,促进集聚集约发展,建设企业诚信体系,推动全产业链有效衔接,构建质量安全、绿色生态、供给充足的中国特色现代食品工业体系,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四)医药工业

  医药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十二五”时期,要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加强自主创新,大力发展生物医药,改造提升传统医药,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促进我国医药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二、“十二五”消费品工业改造提升的主要目标

  (一)轻工业

  “十二五”期间,全部轻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轻工产业主要产品出口年均增长7.5%,重点行业研究与实验开发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超过1%,中西部地区轻工业总产值占全国轻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32%提高到40%,轻工业产业集群产值占全国轻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26%提高到36%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较“十一五”末降低2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降低30%,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分别减少8%和10%。

  (二)纺织工业

  “十二五”期间,纺织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规模以上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10%左右,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超过1%;服装、家纺、产业用三大类终端产品纤维消费量的比例达到48:27:25;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量比2010年降低20%,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10年降低2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降低30%,主要污染物排放比2010年下降10%;再利用纺织纤维总量达到800万吨左右。

  (三)食品工业

  “十二五”期间,食品工业总产值达年均增长15%,利税年均增长12%,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提高到1.5:1;食品科技研发经费占食品工业产值的比例提高到0.8%,关键设备自主化率提高到50%以上;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普遍推行良好操作规范(GMP),食品生产企业60%以上达到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认证要求,企业普遍建立诚信管理体系(CMS);食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97%以上,人民群众对食品满意度显著提高。食品工业副产品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0%以上;单位产值二氧化碳排放减少17%以上,能耗降低16%;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以上。

  (四)医药工业

  “十二五”期间,医药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重点骨干企业研发投入达到销售收入的5%以上;全国药品生产100%符合新版GMP要求;前100位企业的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50%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十一五”末降低21%,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到2015年,培育20个以上创新药物投放市场,培育20个以上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通用名药物新品种,培育50个以上现代中药品种。到2015年,培育50个以上掌握核心技术、形成较大市场规模的医疗设备产品。

  三、“十二五”消费品工业改造提升导向

  《规划》在第四章第三节提出了轻工业、纺织工业、食品工业和医药的发展导向。

  (一)轻工业

  加强轻工产品品牌建设,引导企业增强研发设计、经营管理和市场开拓能力。重点发展智能节能型家电、节能照明电器、高效节能缝制设备、新型动力电池、绿色日用化学品、高档皮革和陶瓷,加快造纸、塑料、皮革、日化等重点行业装备关键技术产业化,推进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健全能效标准及标识管理。大力发展降解性好的包装新材料、新型绿色环保包装产品和先进包装装备。加强废旧包装、废纸、废塑料、废旧家电和电池等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废旧产品回收与综合利用。加快做强做大一批骨干企业,合理、有序引导产业转移,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

  (二)纺织工业

  发展技术先进、引领时尚、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纺织工业体系。加大高新技术改造力度,发展技术先进、引领时尚、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纺织工业体系。加强超仿真、功能性、差别化纤维、新型生物质纤维等的开发应用,力争使我国纤维材料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推动废旧纤维制品循环利用,再生纤维利用占纤维加工总量比重提高到15%。组织实施产业用纺织品应用示范,加强产品标准和使用规范的对接,加快产业用纺织品开发及应用。发展高效纺纱、高速织造、短流程印染等成套装备及工艺,优化毛、麻、丝等独特资源的纺织染加工技术。提升纺织服装新产品设计和研发能力,加强营销创新和供应链管理,健全品牌价值体系,重点发展一批综合实力强的自主品牌企业。积极推进产业转移,引导企业在棉花、麻、蚕茧、羊毛等主产区发展精深加工,中西部地区纺织工业产值占全国比重提高到28%。建设行业领军人才队伍、壮大创新型人才队伍、培养专业技能人才、创新纺织人才管理机制。

  (三)食品工业

  加快发展现代食品工业,推广应用高效分离、节能干燥、食品生物工程、非热杀菌等先进技术,开发健康、营养、保健、方便食品。推广清洁生产技术,促进资源高效利用,提高食品加工副产物和废弃物增值综合利用水平。重点支持发酵、制糖、饮料、酿酒、调味品等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加强食品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改善企业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条件,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提高重点行业准入门槛、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完善食品标准体系、加强检(监)测能力建设、健全食品召回及退市制度、落实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强化食品质量安全。加强食品工业优质原料基地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加快发展食品产业集群、促进全产业链的有效衔接。

  (四)医药工业

  以提高重大疾病防治能力和提升居民健康水平为目标,加快实现基因工程药物、抗体药物、新型疫苗关键技术和重大新产品研制及产业化,支持利用基因工程、酶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改造传统制药工艺和流程。加强化学新药研发及产业化,抓住全球通用名药市场快速增长的机遇,培育国际市场新优势。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发展疗效确切、物质基础清楚、作用机理明确、质量稳定可控的现代中药。提高先进医疗装备和高端生物医用材料的发展水平,推进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的研发及产业化。促进基本药物生产向优势企业集中,提高生产集约化、规模化水平。推动药品质量标准和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升级。建立军民结合的应急特需药品研发、生产体系,健全民族药研发及产业化机制,满足应急救治的药物需求。完善两级医药储备制度、建立应急特需药品研发生产平台、健全应急响应工作机制。“十二五”期间,医药工业产值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

  四、“十二五”消费品工业改造提升重点工程

  《规划》在专栏12及专栏13中提出了“十二五”消费品工业重点领域实施的若干重点工程。

  智能节能家电。重点突破变频、空调制冷剂替代、太阳能混合动力、新材料和材料替代等应用技术,开发变频控制模块和芯片、高效环保压缩机和变频压缩机、直流电机、空气源热泵等关键零部件,发展环保、智能型家电产品。到2015年,主要家电产品能效水平平均提高10%,自有品牌家电出口比例达到30%。

  高性能电池。大力发展锂电池、镍氢电池、新型结构铅蓄电池等动力电池;逐步降低电池行业铅、汞、镉的耗用量,淘汰普通开口式铅蓄电池,加快镍氢电池替代镉镍电池步伐。

  制革。加大对清洁化制革、末端污染治理以及环保型皮革化学品的研发推广力度,推进节水降耗,减少制革污染排放,发展生态皮革。到2015年,皮革产品市场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有较大幅度提高。

  日用玻璃和陶瓷。推广玻璃瓶罐轻量化制造技术、节能玻璃配方,发展自动化配料及均化系统、废(碎)玻璃自动化处理系统。优化窑炉结构设计,推广节能型干燥、球磨、成型设备,及高效燃烧控制、循环利用等先进技术。

  化学纤维及产业用纺织品。通过分子结构改性、共混、异性、超细、复合等技术,发展仿棉涤纶和仿毛纤维;突破新型溶剂法等关键技术,实现生物质纤维产业化。发展百万吨级精对苯二甲酸(PTA)装置、大型粘胶装置、连续聚合氨纶等技术和装备。开发和提升非织造成型、织造成型、复合加工及功能性后整理技术,重点发展土工、医疗卫生、环保过滤、交通工具、安全防护等产业用纺织品。到2015年,产业用纺织品占纤维消费比重提高到25%。

  食品。重点支持肉制品、乳制品等12个食品行业企业工艺技术装备的更新改造,完善原料检验、在线检测、成品质量等检测设施和手段,健全质量可追溯体系和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

  重大疾病防治新药创制。以提高重大疾病防治能力为目标,支持现代生物技术药物、化学药和现代中药领域的创新药物研发及产业化。到2015年,培育20个以上创新药物投放市场,培育20个以上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通用名药物新品种,培育50个以上现代中药品种。

  先进医疗设备创制。部署核心部件与共性关键技术研究,重点突破主要依赖进口的数字医学设备、精密医疗器械等产品,支持中医诊疗设备发展。到2015年,培育50个以上掌握核心技术、形成较大市场规模的医疗设备产品。

  药品质量升级示范。支持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率先实施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鼓励优势企业开展发达国家GMP认证。到2015年,50家以上制剂企业通过发达国家GMP认证。

  医药国际化示范。鼓励国内企业在境外同步开展临床研究,鼓励企业在境外以直接投资或并购的方式设立研发机构或生产基地,加快开展产品国际注册。到2015年,20家以上的国内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或生产基地。

  中药材(民族药)产业化。鼓励企业建立中药材原料基地,推广规模化种植,加强重要野生药材品种人工选育。运用生物技术进行优良种源的繁育,建立和完善种子种苗基地、栽培试验示范基地,推动野生药材的家种。加强中药材认证。到2015年,建成100个以上中药材(民族药)重点品种规模化生产示范基地。
  
  “十二五”时期,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性的政策措施,如要进一步落实扩大消费需求的政策措施、完善和加强产业政策体系、支持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加快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改善进出口贸易环境、用好财税金融支持政策、推进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实施自主品牌战略、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强化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纺织原料保障、完善价格招标及医保政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等。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解读之二十一

增强电子信息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及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支撑与物质基础,是保障国防建设和国家信息安全的重要基石。《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将“增强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一、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正确认识和把握电子信息产业在“十二五”时期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抢抓历史机遇、正视全球挑战,进一步发挥其作为经济增长“倍增器”、发展方式“转换器”和产业升级“助推器”的重大作用,为工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第一,电子信息产业仍是全球竞争的战略重点。电子信息产业具有集聚创新资源与要素的特征,仍是当前全球创新最活跃、带动性最强、渗透性最广的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步入加速成长期,带动产业格局深刻变革。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不仅美国、日本、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将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抢占未来技术和产业竞争制高点,巴西、俄罗斯、印度等国也着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在全球范围内更趋激烈。

  第二,融合创新推动产业格局发生重大变革。信息产业内行业边界逐渐模糊,信息通信技术在各类终端产品中应用日益广泛,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领域蓬勃发展。价值链重点环节正在发生转移,组装制造环节附加值日趋减少,国际领先企业纷纷立足内容及服务环节加快产业链整合,以争夺产业链主导权。制造业、软件业、运营业与内容服务业加速融合,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不断涌现,对传统产业体系带来猛烈冲击,推动产业格局发生重大变革,既为我国带来发展的新机遇、新空间,也使我国面临着新一轮技术及市场垄断的严峻挑战。

  第三,工业转型升级催生新的产业增长点。在实现由传统工业化道路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促进工业结构整体优化升级的进程中,信息技术及产品在工业各领域及生产各环节持续深化应用,综合集成度不断提升,与汽车、船舶、机械装备、新型材料等产品加速融合,为产业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随着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信息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各领域将得到更为深入的应用,形成一批辐射范围广、带动作用强的产业新增长点,为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第四,国内外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国际市场规模稳步扩大,新产品、新应用不断涌现,产业发展空间更为广阔;国家信息化建设全面深化,城镇化进程持续加速,市场化程度不断提升,居民收入增长、内需扩张、消费结构升级和市场机制完善,为产业发展提供新动力、新方向。同时,产业发展也面临严峻挑战: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生产成本持续上升,资源和环境承载力不断下降,周边国家和地区同质竞争日益激烈,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知识产权、低碳环保、产品安全为代表的技术性贸易限制措施被广泛使用,对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持续稳定发展造成一定的压力。

  二、“十二五”总体思路及主要目标

  (一)总体思路

  《规划》明确提出,要坚持创新引领、融合发展,攻克核心关键技术,深化技术和产品应用,积极拓展国内需求,引导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着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为实现这一要求,电子信息制造业确立了以转型升级为主线,坚持创新引领、应用驱动、融合发展的指导思想。

  ——以创新引领为根本动力。努力突破原始创新,大力推进集成创新,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创新体系,形成完整创新链条,提升成果产业化效率;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及重大工程为抓手,加大研发投入,着力攻克一批核心关键技术。

  ——以应用驱动为关键支撑。加强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点发展工业控制、机床电子、汽车电子、医疗电子、金融电子、电力电子等量大面广、拉动作用强的产品,形成产业新增长点;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领域,形成一批可快速带动产业增长的关键应用。

  ——以融合发展为重要途径。积极推进制造业向服务延伸,推动产品制造与软件和信息服务融合、制造业与运营业融合,大量催生新产品、新业态,鼓励引导商业模式创新;引导并加快产业链垂直整合进程,促进资源优化重组;推动军民技术互通互用,加快军民融合发展。

  (二)主要目标

  为落实《规划》提出的“增强电子信息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总要求,确保《规划》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二五”期间,力争实现以下目标: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速保持在10%左右,2015年超过10万亿元;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超过12%;电子信息制造业中的战略性新兴领域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5%。稳步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一般贸易比重不断提高。显著增强骨干企业核心竞争力及自主品牌市场影响力,形成5到8家销售收入过千亿元的大型骨干企业,努力培育销售收入过5000亿元的大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特色鲜明、配套合理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产业园区。军民融合式发展取得新进展。

  ——产业创新发展方面。百强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超过5%;信息技术领域发明专利申请累计总量达到130万件左右;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关键元器件、重要电子材料及电子专用设备仪器等领域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集成电路产品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近30%,芯片制造业规模生产技术达到12英寸、32/28纳米工艺;平板电视面板自给率80%以上;建立完善TD-LTE产业体系。

  ——可持续发展方面。显著提升计算机、电视机等整机产品能效;生产过程能源、资源消耗进一步降低,太阳能级多晶硅生产平均综合电耗低于120千瓦时/公斤,印制电路行业铜回收再利用率提高到80%以上、水回收再利用率提高至30%以上;有效控制铅、汞、镉等有毒有害物质使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和再利用率显著提高。

  三、“十二五”转型升级的主要任务

  在《规划》中,按照最终产品形态的不同,将电子信息制造业分为基础电子和整机产品;同时,在“提高工业信息化水平”章节中提到应用电子产业。其中,基础电子包括集成电路、关键电子元器件和材料、新型平板显示、发光二极管、太阳能光伏等领域;整机产品包括计算机与网络设备、通信设备及终端、数字视听等领域;应用电子包括机床电子、汽车电子、医疗电子、电力电子、航空电子、船舶电子等领域。《规划》明确了“十二五”电子信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任务和战略导向。

  (一)基础电子产业跃升

  基础电子的主要任务在于形成结构优化、配套完整的基础电子产业体系,实现产业跃升。

  在集成电路领域:突破高性能CPU、移动通信芯片、DSP等高端通用芯片,移动互联、数模混合、信息安全、数字电视、射频识别等量大面广芯片以及重点领域的专用芯片。持续支持12英寸先进工艺制造线的建设和8英寸/6英寸工艺制造线的改造升级。加快先进生产线和特色生产线工艺技术升级及产能扩充,提高先进封装工艺和测试水平。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增强刻蚀机、离子注入机、互联镀铜设备、外延炉、光刻匀胶显影设备等8-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关键设备、仪器和材料的自主开发和供给能力,支持大生产线规模应用。加快提升国家级集成电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水平和能力,组织多种形态的技术创新平台。

  在关键电子元器件和材料领域:重点支持微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MEMS器件、半导体功率器件、电力电子器件、RFID模块及器件、绿色电池、片式阻容感、机电组件、电声器件、智能传感器、印刷电路板产品的技术升级及设备工艺研发,有效支撑物联网发展。积极发展半导体材料、太阳能光伏材料、光电子材料、压电与声光材料、电子功能陶瓷、磁性材料、电池材料和传感器材料,以及用于支撑、装联和封装等用途的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

  在新型平板显示领域:重点支持6代以上尺寸TFT-LCD显示面板关键技术和新工艺开发,实施玻璃基板等关键配套材料和核心生产设备产业化项目,完善配套产业链。突破PDP高光效技术(高能效、低成本)、高清晰度技术(3D、动态清晰度、超高清晰度)以及超薄技术,提高PDP产品性能。开展高迁移率TFT驱动基板技术开发,攻克OLED有机成膜、器件封装等关键工艺技术,攻克LTPS技术,加强关键材料及设备的国产化配套。围绕移动终端等需求,重点开发触摸屏功能、宽视角、高分辨率、轻薄节能的小尺寸显示产品。开展3D显示、电子纸、激光显示等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在发光二极管(LED)领域:重点突破外延生长、芯片制造关键技术,提高外延片和高端芯片的国内供给能力。增强功率型LED器件封装能力,加大对封装结构设计、新封装材料、新工艺、荧光粉性能、散热机理的研究与开发。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加快实现国产MOCVD设备的量产,推进衬底材料、高纯MO源、高性能环氧树脂以及高效荧光粉等研发和产业化。加快检测平台建设,制定和完善LED相关标准,推进知识产权建设。

  在太阳能光伏领域:支持多晶硅行业节能降耗和高质、高效、低成本太阳能电池的产业化,鼓励新型太阳能电池和高质低成本多晶硅工艺技术研发。全面提升装备技术水平,突破平板式PECVD、全自动丝网印刷机、高效切割机等设备瓶颈。支持控制器、逆变器等配套部件和石墨、坩埚、电子浆料、TCO玻璃等配套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支持多样化、宽领域的太阳能光伏应用,拓展离网应用市场和新兴并网市场。

  (二)整机产品价值链提升

  整机产品的主要任务在于价值链提升,包括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和品牌建设三个方面。

  在产品创新方面:支持基于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计算机与网络设备、通信设备及智能终端的创新,以及基于云计算的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支持高端服务器、网络存储系统等关键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动绿色智能数据中心关键设备及各类终端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支持网络化、智能化、节能型数字电视产品和3D电视研发及产业化;支持多屏融合的数字家庭智能终端研发及产业化;推进下一代地面数字电视传输体系关键技术和系统技术研究,建设多业务平台;支持整机产品深度参与配套芯片研发及产业化。

  在模式创新方面:推动大型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向服务领域延伸,加强设计、制造、服务融合互动,围绕核心价值环节促进产业链整合;抓住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兴应用快速发展契机,开拓增值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健全产业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开放式运营平台、内容服务平台、网络服务平台、产品测试认证平台及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建设。

  在品牌建设方面:支持数字视听、计算机和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建设自主品牌,提升国产设备及终端的国际竞争力;引导企业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完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提升品牌形象;鼓励企业加强国际战略合作,加快建设安全可控的市场渠道;制定知识产权战略,推动自主知识产权标准的产业化和国际化应用。

  (三)加强信息技术应用,促进两化深度融合

  大力发展应用电子产品:针对一批量大面广、带动性强的领域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技术,努力实现产业化,形成新的增长点。在机床电子领域,要突破数控系统现场总线、通信协议、高速伺服驱动等技术。在汽车电子领域,要加快发展车载网络、动力电池及管理控制系统、动力总成控制系统和车用芯片。在医疗电子领域,要突破数字化医学影像诊断系统、医用传感器、治疗微系统等的自主研制。在电力电子领域,要促进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等新型器件开发和应用。在航空电子领域,要大力发展空管系统、航空机载电子设备及其相关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应用系统。在船舶电子领域,要研发综合船桥技术、船载全球定位系统产品集成技术、船舶自动识别技术。

  应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以研发设计、流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等关键环节为突破口,支持信息技术企业与传统工业企业开展多层次的合作,提高工业自动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提升设备的利用效率,促进资源节约型生产方式的形成。

  推动信息技术在农业和社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加大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各环节的应用,促进农业集成化信息管理,提高精准农业技术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结合国家改善民生相关工程的实施,加强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应用,带动电子信息产品及相关服务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为确保《规划》中关于“增强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各项目标及任务贯彻落实,需要从政策法规、财政投入、产业布局、产业组织、知识产权及标准、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出台和实施相关政策措施。

  (一)健全产业政策法规体系,完善产业发展环境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领域,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加快出台《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11]4号)的实施细则。研究完善扶持平板显示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落实《多晶硅产业准入条件》,加强对行业发展的指导。落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研究制定配套行业政策。完善促进信息技术推广应用的政策环境,推动安全可靠的软硬件产品开发和应用。进一步落实扩大内需政策,继续做好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工作,研究制定家电下乡后续政策措施,建设完善家电产品售后维修服务体系。推动制定国内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实施。积极推广LED、OLED节能照明产品。营造芯片、整机、系统互动的产业生态环境,推进电子专用设备首台套的应用和推广。

  (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增强产业创新能力

  加大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投入,对核心关键领域重大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加快实施“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进一步明确资金支持重点,加强产业链配套。充分利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等专项资金,支持产业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推进重点产品示范应用。加大对信息技术应用的资金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安全可靠信息技术及产品的行业应用。落实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细化电子信息领域资金使用方案。落实国家扶持中小企业的各项金融政策,支持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服务。

  (三)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充分发挥行业管理部门、地方政府在产业转移和合作中的引导作用,以及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加强规划、资源和市场的对接,研究制定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转移与合作的相关政策,建立健全“部省对接、协同推进”的合作机制。推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和福厦沿海等优势地区向研发设计、服务等产业价值链高端延伸,发挥优势地区辐射带动作用;立足产业承接地区自身特色优势,统筹重大项目在中西部地区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合理布局,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促进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产业园区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四)推动企业兼并重组,优化产业组织结构

  完善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体系,以产业政策为引导、以产业发展的重点关键领域为切入点、以国家重大工程为带动,积极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取得显著进展。推动设立产业投资基金,重点关注重大生产力布局,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开展海外兼并重组和技术收购。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培养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形成大中小企业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产业组织体系。支持AVS、闪联、数字家庭、太阳能光伏、OLED、半导体照明/LED等产业联盟发展,围绕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领域加强产业创新联盟建设。

  (五)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标准战略,提升产业竞争优势

  全面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引导企业将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制定相结合,提升产业竞争优势。建设和完善电子信息领域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定期发布各重点领域知识产权态势,促进企业提高创造、保护、运用和管理知识产权的水平。加快建立电子信息产业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信息采集,及时发布知识产权相关报告,提升行业知识产权预警能力。加强电子信息领域标准化技术组织建设,继续以企业为主体制定标准,充分发挥标准化相关组织、相关协会、研究单位等各方面的作用,提高标准化工作水平。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加快研究制定相应技术标准,增强标准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加强重点领域军民标准资源共享建设,推动技术和标准的双向应用。推动更多的自主创新技术标准成为国际标准,提升在国际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组织重点产品标准化试点示范,加强技术标准与检测认证的联动。

  (六)加强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围绕规划确定的重点领域,制定电子信息制造业人才队伍中长期建设方案。争取国家人才发展重大项目对电子信息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支持。加快建设和发展职业培训机构,大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行业信息技术应用人才,重点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以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为依托,建立相应的高端人才培育和引进机制。加强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解读之二十二

做大做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全面支撑工业转型升级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十二五”时期全球软件技术和产业格局孕育着新一轮重大变革,为我国软件业带来创新突破、应用深化、融合发展的战略机遇。《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要“坚持以系统带动整机和软硬件应用、以应用带动产业发展,促进软件业做强做大”,这对“十二五”时期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继续做大做强软件业、全面支撑工业转型升级成为全行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总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结构和布局不断调整,行业应用水平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着积极作用。2010年,我国软件业务收入实现1.36万亿元,同比增长31%,产业规模比2001年扩大十几倍,年均增长38%,占电子信息产业的比重由2001年的6%上升到18%。2011年1到11月,累计实现软件业务收入16577亿元,同比增长32.8%,比2010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超过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速10个以上百分点。咨询、运营服务增势突出,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数据处理和运营服务分别实现收入1641和2598亿元,同比增长49.4%和42.9%,增速高于全行业16.6和10.1个百分点,高于2010年同期10.6和5.4个百分点。全国软件出口实现264亿美元,同比增长17%,其中软件外包服务出口52亿美元,同比增长34.6%。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迅速,但产业规模和实力还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依然存在一些制约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缺乏具有全球领先地位的大企业,产业整体上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产业创新体系不健全,核心技术缺乏;产业链协同效应尚未充分发挥,亟待建立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人才结构矛盾突出,高层次、复合型、领军型人才依然缺乏;以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结合的支撑体系有待完善,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亟需提升。

  二、“十二五”时期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思路

  基于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形势,“十二五”时期产业发展要遵循以下指导思想:以市场驱动、应用牵引、创新支撑、融合扩展为主线,以促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做大做强、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服务能力为目标,注重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结合,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产学研用结合,大力培育龙头企业,着力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链协同发展,不断提高产业规模化、创新化、高端化和国际化发展水平。

  同时,“十二五”时期产业发展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以下四项基本原则:

  一是“市场主导、创新发展”。产业发展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推动行业管理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加快培育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构建符合国情和产业特征的自主发展模式。

  二是坚持“应用牵引、融合发展”。随着我国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应用的广度、深度不断增加,大国大市场的优势将逐渐显露,需要把握“两化”融合、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市场机遇,加快推进软件与硬件、软件与网络、产品与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相互融合发展。

  三是坚持“培育龙头、协同发展”。我国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产业规模仍然偏小,前百家企业销售收入的总和为两千亿元,相当于三百亿美元,还不如一个跨国公司的收入。因此,要加强培育具有国际市场竞争潜力的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产业链的牵引作用。

  四是坚持“优化布局、集聚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具有区域聚集的特点,“十二五”期间要继续推动区域合作,加快形成特色明显、布局合理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加快中国软件名城、国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示范基地建设,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在发展目标上,基于对“十一五”时期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情况和未来五年技术、市场趋势的分析,《规划》提出到2015年,实现软件业务收入突破4万亿元(以2010年1.3万亿为基础,年均增速为24.5%),年均增长24.5%以上,占信息产业比重达到25%(2010年占比为18%)。

  “十二五”时期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重点

  《规划》提出,在基础软件、嵌入式软件、工业软件与行业解决方案、信息安全产品与服务、数字内容加工处理等方面实现重点突破。同时,随着软件网络化、融合化趋势愈发凸显,产业内涵持续拓展、产业分工持续细化、产业链条持续完善。《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大力发展网络化、全链条的信息传输、信息技术、信息内容等服务业。

  关于基础软件。加快发展基础软件,提升基础软件技术、产品研发和应用水平,对于构建完善自主产业体系、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十二五”期间,要重点支持高可信服务器操作系统、安全桌面操作系统、高可靠高性能的大型通用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中间件、办公软件等基础软件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加快突破网络资源调度管理系统、移动互联环境下跨终端操作系统、新型计算模式和网络应用环境下的安全可靠基础软件平台等核心技术,支持研发新一代搜索引擎及浏览器、智能海量数据存储与管理系统、云计算平台、非结构化数据处理技术等网络化关键软件,并加快自主知识产权基础软件的应用推广。

  关于嵌入式软件。随着移动通信、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工业装备和产品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嵌入式软件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移动互联网设备、数字家电、娱乐设备等日益智能化、个性化,功能越来越丰富并集成化,对嵌入式操作系统、浏览器、应用软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规划》提出重点支持数字电视、智能终端、应用电子、数字医疗设备、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等领域嵌入式软件开发平台、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关键软件的研发及产业化,提升工业装备和产品智能化水平。

  关于工业软件与行业解决方案。随着“两化”融合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深入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已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工业软件可以提高产品价值、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两化”融合的切入点、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企业为深化业务管理,对面向行业的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的需求不断提升。“十二五”期间,要大力发展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软件和解决方案,推动工业生产业务流程再造和优化。

  关于信息安全产品与服务。随着各国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信息安全已经上升到社会安全、经济安全甚至国家安全的层面,成为综合国力、经济竞争实力和民族生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提高我国信息安全防护能力,保障重点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创建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保障和促进信息化健康发展,《规划》指出,必须加快发展信息安全技术、产品及服务,构建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体系和架构,完善信息安全产品及服务认证制度,提高对国家安全和重大信息系统安全的支撑能力。

  关于数字内容加工处理。数字内容产业是集信息技术与文化艺术创作为一体的朝阳产业,其发展需要有先进技术的支撑。因此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内容加工处理技术并推动其产业化,大力发展生产经营领域的数字内容服务,推动信息资源深度开发和社会化服务,积极发展数据编辑、整理、分析、挖掘等数据加工处理服务。

  关于信息系统集成服务。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从基础建设向深化应用逐步转移,系统集成服务的对象、内容以及服务模式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和调整。信息系统集成业务正在逐渐细化成咨询设计、集成实施、运行维护等多个独立的服务环节。分工的不断细化和服务模式的演进,推动业务不断向价值链“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新的产业面貌正在形成。因此,《规划》提到:引导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向产业链前后端延伸,推动咨询设计、集成实施、运行维护、测试评估、数据处理与运营服务等业务向高端化发展。

  关于新兴信息服务。新兴信息服务是信息服务中规模增长迅速、业务模式多样、创新能力强的细分业务。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新兴信息服务逐渐成为信息技术服务甚至整个信息产业的新的增长点,应予以重点扶植与培育。要大力发展面向网络新应用的信息技术服务,积极培育基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的新型服务业态和模式。

  关于“服务外包”。我国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业务一直处于价值链低端,要提高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业务附加值,就必须拓展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业务领域,加快推动业务向规模化、高端化方向发展。鼓励发展信息技术外包服务(ITO)、业务流程外包服务(BPO)和知识流程外包服务(KPO),扩大服务对象和业务规模。提高信息服务及外包公共服务平台和项目分包平台的服务能力,支持外包人才培训和实训基地建设。

  四、“十二五”时期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举措

  为突破产业发展重点、实现发展目标,《规划》从贯彻落实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生态环境、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建设推广标准体系、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完善产业投融资环境、加强产业管理工作等方面提出了既具有宏观指导性,又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

  全面贯彻落实产业政策。要认真贯彻落实4号文件,加快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进一步推进正版化工作,支持安全可控关键软件和服务产品应用,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政策创新试点。

  优化产业生态环境。企业成长是产业发展的微观体现,大企业规模是产业量级的重要指标,中小企业是产业创新的活跃力量。要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快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和自我发展能力,着力培育龙头企业,鼓励中小企业特色发展,构建产业链上下游良性互动、大中小企业协作发展的产业生态系统。

  促进产业集聚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作为一种集群经济,产业的集中能够对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可以形成加速产业发展的聚集效应。“十二五”期间要通过创建若干中国软件名城,充分发挥带动辐射作用,促进软件业集聚度进一步提高,形成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优势、能够发挥区域协同效应、辐射带动作用的产业发展格局。

  制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引导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化和产品化发展,是促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规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推广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标准是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支撑工具研发及行业知识库建设也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品化发展的重要环节。

  促进制造业服务部门剥离。目前,我国很多制造企业都拥有自己的信息中心,专业化信息服务机构不多,这样不利于专业化信息服务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也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因此,需要扶持一批由制造企业中剥离形成的专业化信息服务企业,提升外包业务承接能力。

  完善产业投融资环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作为一种资金密集型产业,资本支持对于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健全的投融资体系是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要落实国家鼓励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的投融资政策,推动各类产业投资机构和担保机构加大对软件企业的支持力度。

  加强产业管理工作。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快速发展变化的产业,给产业管理不断提出新的课题和挑战,要不断加强各级主管部门对行业的指导、监管和服务,发挥部省市合作机制的作用,加强部门间、区域间协调配合。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行业要上下同心、群策群力,共同推动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做大做强,全面支撑工业转型升级,努力完成《规划》制定的目标和任务。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解读之二十三

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

提高国防科技工业现代化水平

  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是党的十七大确定的战略任务。2010年10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关于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37号),成为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领域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方向性、战略性、指导性文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用整整一章的篇幅,对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从目标、任务、发展导向等多个方面对“十二五”时期国防科技工业和军民融合式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十二五”时期,要进一步国防领域和民用领域科技成果、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的交流融合,形成工业发展对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强大支撑力、国防科技对工业转型升级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强大牵引力。

  一、总体要求

  《规划》提出,要按照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的要求,加快推进先进国防科技工业建设,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确保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

  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推进工业领域军民融合式发展,要适应我国武器装备发展要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着眼提高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着力精干军工主体、扩大协作配套范围,着力完善自主创新为主导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着力建立科学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着力培育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科研院所制度要求的市场主体,着力健全有机协调、运转高效的管理机制,推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不断完善。

  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分阶段有序推进。“十二五”时期发展目标是:基本实现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国防科技工业与民用工业的互通、互动、互补;基本实现从事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各类企事业单位在财政收入、税收政策、市场准入、军工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公平化,军品市场退出制度健全完善,军民资源开放共享;军民结合产业快速发展,武器装备发展的产业基础明显增强。

  二、主要任务

  第一,加强核心能力建设,提升武器装备研发制造水平。《规划》提出,要根据国防建设需要,调整优化能力布局,加强武器装备研发条件建设,提升总体设计、总装测试和系统集成等核心能力,提高武器装备研制体系化和信息化水平。开展基础理论与前沿技术探索,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形成创新合力,突破一批基础技术、前沿技术和关键技术,提高集成创新水平。以产业关键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为重点,大力推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高技术武器装备自主式、跨越式和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推进国防科技工业投资体制改革,深化军工企业改革,稳步推进军工科研院所改革。

  第二,推动军工开放,引导社会资源进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领域。一是要着力健全开放式发展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格局。根据武器装备发展战略和规划,立足国家工业基础,坚持军品优先,精干军工主体、扩大协作配套范围。引导社会资源进入军品能力建设领域,进一步放开一般能力,使其寓于民用工业中发展,形成面向全国、分类管理、有序竞争的开放式能力发展格局。二是改进军品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修订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目录,并面向全社会公开发布。建立健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退出制度,解决企事业单位退出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时的安全保密、能力保持、任务接转等问题。加强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制度、武器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管理制度和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制度的协调衔接。三是完善有利于公平竞争的政策。加快出台国防科技工业投资体制改革的配套措施和办法。改革现行军品税收政策,按照公平、高效的原则,对从事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各类企事业单位执行统一的税收政策。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管理,对承担同类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的企事业单位实行同等投资政策。

  第三,推进军民互动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一是加速军工和民用技术相互转化。改进国防知识产权管理,推动军工技术成果向民用转化。建立和完善国防科研成果和技术解密制度,为军工技术转民用创造有利条件。对于可以直接用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电子信息等民用高新技术及产品,建立动态推荐目录,支持二次开发,为武器装备发展服务。立足国防与民用产业发展的双重需要,研究制定军民两用技术发展规划,加速推进军民两用技术相互转化。二是促进科研条件和频谱资源的军民共享。进一步推动军工与民用科研机构的开放共享与双向服务。建立高等学校、民用科研机构与国防科研机构的协作机制,组织重大科研项目的联合攻关。推动现有军民大型科研设施的相互开放,新建项目兼顾军民两用。三是推动国防科技工业与民用工业基础融合发展。促进军民通用设计、制造等先进工业技术的合作开发与成果共享。加强国防和民用基础技术、产品的统筹和一体化发展。

  第四,加快军转民步伐,增强武器装备发展的产业基础。一是大力发展军民结合产业和军工优势产业。结合武器装备发展和军品能力建设,加快推进民用核能、民用航天、民用飞机、民用船舶、电子信息和民爆器材等军民结合型产业发展,壮大武器装备发展的产业基础。二是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急需,发挥军工技术优势,通过成果交易和面向社会发布军工技术转民用项目指南等形式,引导与军工技术同源或工艺相近的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安防产品等新兴产业发展,推动民用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三是促进军民结合产业与国家相关产业基地融合发展。充分调动各部门、各地方的积极性,在军工和民用科研生产资源相对集中的地区,建立军民结合产业基地,并按国家相关政策给予优先安排和支持,促进军民结合产业的集聚化、规模化发展。

  三、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国家层面军民结合的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建设部际协调机制的作用,统筹衔接武器装备军民结合发展规划、计划和重大项目。健全和完善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

  二是促进军民结合技术进步和成果转化。加快制订军民两用技术发展规划,明确重点方向。支持军用技术转民用的二次开发。支持民用先进成熟技术向军用领域转化。研究建立军民结合技术研发和工程中心,开展军民两用技术的攻关。支持军民结合领域的技术改造,推动产业化发展。

  三是加大军民结合产业发展支持力度。选择重点地区集聚军工和民用优势资源,加快建设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基地和省级军民结合产业基地,并在全国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将军工经济发展纳入地方发展规划,推动军工经济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发展。

  四是加快军民结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搭建军民结合信息交流平台,促进军民信息交流共享;在技术转移、成果推广、咨询服务等方面,培育一批有实力的中介机构,加快技术双向转移进程,为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服务。

  五是拓展军民结合投资渠道。加强政府投资引导,积极支持军民两用技术开发项目和军民结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探索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形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引入社会资金,建立多元化投资体制,支持军民结合产业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军民结合推进司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解读之二十四

加快发展面向工业生产的相关服务业

  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没有高水平的生产性服务业,既难以支撑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也无法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在转型升级的总体思路中明确指出“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将其作为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支撑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一、加快发展面向工业生产的相关服务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快面向生产的现代服务业是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过多倚靠物质资源投入,发展方式粗放,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2010年我国工业增加值约占GDP的40%,而能源消费却约占全国总量的70%,二氧化硫排放量约占86%。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仍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资源和环境约束可能还会进一步强化。面向工业生产的相关服务业大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不但自身对资源能源的需求较低,而且还能通过改造资源利用方式降低制造业能源资源消耗。因此,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推进工业发展方式向创新驱动、科技引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转变的客观要求。

  (二)加快面向生产的现代服务业是提升工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工业由大变强的重要举措

  长期以来,我国工业实行以“加工制造”为主导的发展模式,缺少关键核心技术,缺乏高品质的自主品牌,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生产性服务业范围广泛,既包括产业链前端的工业设计、产品研发,也包括物流和信息服务、人才培训、管理咨询等产业链后端环节。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可以推动工业从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品牌、服务等价值环节扩展,改善和提高我国工业在世界产业分工中的地位,是提升我国工业竞争力,实现工业由大变强的重要途径。

  (三)加快面向工业生产的相关服务业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高国民经济运行效率的关键环节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目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约为16%,美国这一比重已经接近50%,韩国也达到了30%以上。同时,先进性生产型服务业所占比重较低,2009年世界500强中服务业企业比重高达45.4%,而我国企业500强中服务业企业所占比重仅为26.6%,还没有形成像Google、亚马逊、UPS、马士基等大企业品牌。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细化深化专业分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是构建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十二五”面向工业生产的相关服务业的重点领域及导向

  《规划》提出,要按照“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面向工业生产的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服务型制造,不断提升对工业转型升级的服务支撑能力。加快发展面向工业生产的相关服务业,重点包括5个领域:

  (一)工业设计及研发服务

  工业设计是以工业产品为主要对象,综合运用科技成果和工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知识,对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及包装等进行整合优化的创新活动。发展工业设计是丰富产品品种、提升产品附加值、创建自主品牌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工业设计已形成一定规模。未来5年,随着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国内国际产业竞争加剧,工业设计已经成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规划》要求,要围绕外观造型、功能创新、结构优化、节材节能、新材料等重点环节,创新设计理念,要大力发展以功能设计、结构设计为主要内容的工业设计产业。支持工业企业与工业设计企业开展合作,实现我国工业企业由“贴牌生产”向“研发设计生产”的转变。

  研发服务业处于产业链上游,具有高端、高效、高附加值的特征。发展研发服务业是带动下游产业发展、提高企业研发效率、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近年来,研发服务已经逐渐成为独立的业态形式,研发活动外部化及市场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规划》提出,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及平台,培育发展一批具备较强竞争力的专业化研发服务机构。扶持一批专业化的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企业,构建多领域、网络化的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支持发展面向生产过程的分析、测试、计量等分析检测服务,鼓励发展检索、分析、咨询、数据加工等知识产权服务。

  《规划》专门设置了“工业设计及研发服务发展专项”专栏,明确了“十二五”时期的重点工作:一是培育高素质工业设计和研发人才,推动建立工业设计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建立国家工业设计奖励制度,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创建工业设计实训基地,吸引海外优秀工业设计和研发服务人才回国创业;二是培育龙头企业。引导企业加大设计创新投入,鼓励加强设计研发服务能力建设,创新服务模式,重点培育一批工业设计和研发服务骨干企业,组织认定一批国家级企业工业设计中心,建立工业设计企业资质评价制度;三是培育国家级示范区。面向重点产业和重点区域,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工业设计企业集聚发展,培育一批辐射能力强、带动效应显著的国家级工业设计及研发服务示范区,加强研发设计领域共性和基础性技术研发,依托产业基地建设一批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四是发展生物医药等专业研发服务外包,大力发展临床前研究、药物安全性评价、临床试验及试验设计等领域的专业化第三方服务,支持发展医药研发外包(CRO)等专业服务。

  (二)制造业物流服务

  制造业物流服务是指运用先进的组织方法和管理技术,将传统物流过程中的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包装、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进行高效率计划、管理、配送的新型服务形态。制造业物流服务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理念,被认为是继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当前,我国物流产业发展滞后,物流成本较高,已经成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制约因素。

  “十二五”期间,我国大力发展制造业物流服务,提高物流业发展的市场化及专业化水平,提高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规划》提出,要引导工业企业加快物流业务整合、分离和外包,释放物流需求;推进重点行业电子商务平台与物流信息化集成发展;加强危险品流向跟踪、状态监控和来源追溯的信息化管理,提高食品、农产品等冷链物流信息管理水平。《规划》提出,要支持第三代移动通信(3G)、3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机器到机器(M2M)、射频识别(RFID)等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在制造业物流领域的创新与应用;同时,加快信用、认证、标准、支付和物流平台建设,鼓励服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完善企业间电子商务(B2B)发展的支撑环境。

  (三)信息服务及外包

  信息服务及外包,主要包括网络环境的维护和管理,信息系统的测评、评估、认证、培训、规划、咨询、监理,以及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知识流程外包(KPO)等。世界信息服务业将继续向技术高端化、多网络融合化、多产业融合化等方向演进,信息服务外包依然是全球信息产业分工的重要形式。预计未来5年,我国信息服务及外包产业发展速度将进一步加快。

  《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网络化、全链条的信息传输、信息技术、信息内容等服务业;引导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向产业链前后端延伸,推动咨询设计、集成实施、运行维护、测试评估、数据处理与运营服务等业务向高端化发展;支持发展面向网络新应用的信息技术服务,加快发展软件即服务(SaaS)等新型业务模式;制定推广信息技术服务标准(ITSS),加快信息技术服务支撑工具研发和服务产品化进程,促进重点软件企业面向金融、电信、医疗、能源交通等行业的知识库建设。《规划》提出,要积极鼓励发展信息技术外包服务(ITO)、业务流程外包服务(BPO)和知识流程外包服务(KPO),扩大服务对象和业务规模;提高信息服务及外包公共服务平台和项目分包平台的服务能力,支持外包人才培训和实训基地建设;扶持一批由制造企业中剥离形成的专业化信息服务企业,提升外包业务承接能力。

  (四)节能环保和安全生产服务

  受历史条件、发展阶段、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工业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不协调、低效率和难循环的发展方式一直没有根本改观。推进工业节能减排,不仅要完善体制机制,推广先进技术,还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规划》提出,要加快发展合同能源管理、清洁生产审核、绿色产品(包括节能产品、环保装备)认证评估、环境投资及风险评估等服务;推动节能服务公司为用能单位提供节能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等“一条龙”服务;鼓励大型重点用能单位组建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为本行业其他用能单位提供节能服务;创新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积极推广市场化节能服务模式。要积极探索节能新机制和新模式,《规划》提出,要加大污染治理设施特许经营实施制度,引导民间投资节能环保产业。

  安全生产服务中介组织主要从事安全咨询、评价、评审、培训、考核、认证、检验、检测及注册等各项技术性服务活动。《安全生产法》的颁布和实施,使我国安全生产服务中介组织迅速发展。但我国安全服务市场发育程度还比较低,安全服务的专业化有待进一步加强。《规划》提出,要积极培育企业安全生产服务市场,加快发展安全生产技术咨询、合同安全管理、工程建设、产品推广和安全风险评估、装备租赁、人才培训等专业服务。

  (五)制造业服务化

  近年来,在生产性服务业日益市场化、专业化的同时,制造业服务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制造业服务化可以满足客户特殊需求,不仅能为客户带来丰厚的利润回报,也使得企业通过满足客户特殊需求而获得差异化竞争优势。制造业服务化已经成为工业企业提升产品价值的关键环节。

  《规划》提出,要鼓励制造企业积极发展精准化的定制服务、全生命周期的运维和在线支持服务,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个性化设计、多元化融资、便捷化的电子商务等服务形式;引导有条件的企业从提供设备,向提供设计、承接项目、实施工程、项目控制、设施维护和管理运营等一体化服务转变,支持大型装备企业掌握系统集成能力,开展总集成总承包服务;鼓励制造企业围绕产品功能拓展,发展故障诊断、远程咨询、呼叫中心、专业维修、在线商店、位置服务等新型服务形态;推动制造企业通过业务流程再造,发展社会化专业服务,提高专业服务在产品价值中的比重。针对我国工业旅游发展的需要,《规划》提出,要积极开发和保护工业旅游资源,大力开发工业专题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推进工业旅游示范与服务标准化建设,加快完善工业旅游市场体系。

  三、营造有利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规划》提出,要制定发布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指导目录,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持力度。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必须采取一些有力政策。如:在税收方面,要结合增值税改革,完善生产性服务业税收制度;在要素配置方面,服务企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要与工业同价,并扩大服务业用地供给,工业企业退出的土地优先用于发展服务业;在融资方面,要拓宽服务业企业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在政府采购方面,要扩大政府采购服务产品范围;在产业发展上,着力培育一批辐射能力强、带动效应显著的国家级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区。

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解读之二十五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已成为发达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科技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工业的主体是传统产业,但也应包括新兴产业,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就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提出,到“十二五”末,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15%左右,并明确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的发展导向。考虑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有专门规划,在《规划》中并没有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单独成章,而是融合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之中。

  一、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十二五”甚至更长时期内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促进我国工业由大变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一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选择。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战场。未来五年,我国工业发展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粗放增长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的特征,对提升产品附加值、带动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引领带动作用。

  二是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客观要求。当前,产业与科技发展正在孕育新的革命性突破,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加强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信息等重点领域的前瞻性部署,加大关键技术研发投入,积极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争夺未来经济和科技主导权。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必须高度重视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抓住机遇、赢得主动,抢占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并以此为突破口,尽快提高我国工业的国际分工地位。

  三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举措。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其核心就是要形成一个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体现比较优势和提升竞争优势、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工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强工业发展后劲的重要支撑。

  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要着力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关系。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不意味着对传统产业的简单替代,而是通过促进新兴技术的产业化和传统产业的高技术化来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大多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不能凭空而为,必须依赖于传统产业所形成的技术积累、制造能力、产业组织等基础支撑。同时,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也迫切需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牵引和带动。

  二是要处理好自主创新和开放发展的关系。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是新技术,只有技术的创新突破,才能催生、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加快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但自主创新并不是要封闭发展,在推进原始创新的同时,必须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要素和资源,深化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大力推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

  三是要处理好市场基础性作用和政府引导推动的关系。战略性新兴产业一般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前期,通常存在潜在市场空间巨大、现实市场拓展艰难、产品创新速度快、技术风险高等问题。因此,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立足于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充分调动企业主体的积极性。同时,政府有关部门要着力创新体制机制,放宽市场准入门槛,简化审批程序,综合运用产业、税收、财政、金融等手段,为各种资本有序进入和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四是要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门类多、涵盖领域广,产业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必须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统筹规划、系统布局,明确发展时序,促进协调发展。同时,要选择最有基础和条件的领域作为突破口,重点推进;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优势区域,大力培育产业集群,促进其率先发展。

  五是要处理好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的关系。战略性新兴产业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进行培育发展,因此必须要着眼长远,把握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对重大前沿性领域及早部署,积极培育先导性产业。同时,要立足当前,推进对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制约具有重大作用的相关产业较快发展,推动高技术产业健康发展,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形成支柱型产业。

  三、“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整体格局,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决定》的基本要求,结合我国工业发展实际及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规划》提出,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15%左右。这与《决定》中所提的目标是有机衔接、密不可分的。《规划》在全面分析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关系的基础上,在“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增强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等部分对我国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做了详细阐述。

  ——高端装备制造业。要抓住产业升级的关键环节,着力提升关键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制造装备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加快装备产品升级换代,积极培育发展关键基础零部件及基础制造装备、重大智能制造装备、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民用飞机、民用航天等高端装备制造业,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由大变强。

  ——新材料产业。要大力发展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硅氟材料、特种玻璃和功能陶瓷等新型功能材料,积极发展新型合金材料、高品质特殊钢、工程塑料、特种橡胶等先进结构材料,提升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发展水平,加强纳米、生物、超导、智能等前沿新材料研究,加快材料设计、制备加工、服役行为、高效利用及工程化的技术研发,实现新材料产业与原材料工业融合发展,增强材料支撑保障能力。

  ——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要坚持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并举,加快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发展,掌握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轻量化材料等关键技术,突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及管理系统等核心技术,持续跟踪研究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因地制宜、适度发展替代燃料汽车,加快充、换电设施建设,积极探索市场推广模式,完善新能源汽车准入管理,健全汽车节能管理制度。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要加快构建下一代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全面掌握下一代信息网络关键核心技术,深化信息技术应用。依托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工程,提升高性能集成电路技术水平,发展大尺寸TFT-LCD、PDP等面板产业,大力推进OLED、电子纸、三维显示、激光显示等新型显示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坚持以系统带动整机和软硬件应用、以应用带动产业发展,加强核心基础软件开发,积极培育基于下一代信息网络的新兴服务业态,促进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做强做大。

  ——生物医药产业。要以提高重大疾病防治能力和提升居民健康水平为目标,加快实现基因工程药物、抗体药物、新型疫苗关键技术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重大新产品研制及产业化,支持利用基因工程、酶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改造传统制药工艺和流程,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化学新药研发及产业化,发展疗效确切、物质基础清楚、作用机理明确、质量稳定可控的现代中药,提高先进医疗装备和高端生物医用材料的发展水平,推进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的研发及产业化。

  ——节能环保装备。紧紧围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需要,大力发展高效节能锅炉窑炉、电机及拖动设备、余热余压利用和节能监测等节能装备;重点发展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重金属污染防治等环保设备,推进重大环保装备应用示范。加快发展资源综合利用装备。围绕“城市矿产”工程,发展高效智能拆解和分拣装置及设备。推广应用表面工程、快速熔覆成形等再制造装备。

  ——新能源装备。推进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掌握百万千瓦级核电装备的核心技术。突破大规模储能技术瓶颈,着力发展适应我国风场特征的大功率陆地和海洋风电装备。加快提升太阳能光伏电池、平板集热器及组件生产装备的制造能力,提高太阳能光电、光热转换效率。推动生物质能源装备和智能电网设备研发及产业化。大力发展特高压等大容量、高效率先进输变电技术装备,推动大功率储能、柔性输电等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的研制。

  四、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要从我国国情和工业发展实际出发,突出重点,强化政策措施,扎实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要组织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和应用示范工程。在2011年已启动智能制造装备、新型显示、云计算及信息安全示范等专项基础上,抓紧做好稀土稀有金属材料及器件、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通用化学名药、宽带中国、支线飞机和通用航空、海洋工程装备、重大环保技术和装备等专项的前期论证和项目储备工作,组织实施好重大装备首台套、新能源汽车、TD-LTE规模技术试验、三网融合、物联网等应用示范工程。

  二是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关键和共性技术。按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以及相关专项规划确定的重点方向,统筹利用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资源,集中力量加快突破高端装备、系统软件、关键系统和材料、基础零部件等重点领域的关键及共性技术。同时,继续组织实施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计划,每年支持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三是研制一批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技术标准。结合年度技术标准计划制定,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技术标准研究和制定,如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和设施标准,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基础和共性标准体系等。同时,加强重点产业专利布局,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开展重点领域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

  四是完善一批新兴产业重点领域产业链条。按照工业转型升级投资指南和重点技术改造导向目录,围绕动力电池材料、光伏制造装备等重点产业链条和薄弱环节,分年度组织实施一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推进重点领域产业链改造升级,完善新兴产业链条,形成一批先进的规模化生产能力。

  五是创建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基地。按照“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集约高效、生态环保”的原则,积极推动以产业链为纽带、资源要素集聚的产业集聚区建设,引导企业和各种创新要素向园区和基地集聚。依托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加大政策、资金等支持力度,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展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产业链完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优先支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六是支持一批产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围绕重点领域发展需求,加强整体筹划,加快建设一批技术创新平台,重点支持新兴产业研发设计、试验验证、检验检测、共性技术转化、科技信息服务等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和工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建设,提升新兴产业发展支撑能力。

  七是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和产业联盟。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支持和鼓励通过壮大主业、资源整合、业务流程再造、资本运作等多种方式,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培育和壮大一批具有核心竞争优势和产业链整合能力的龙头企业。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发展一批专精特新的专业化企业和“小巨人”企业,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活力。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推动形成一批以企业为主导,科研机构、高校等积极参与的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