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选5前三通杀一码:好观念创造你的一生----山高自有行人路,水深哪无渡船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1 02:07:01

       在前行的道路上,你我都没有权利嘲笑那些不断前进的人,但是成功不在于他们不懈地前行,当你走向一个错误的方向时,那是没用的。我们只有更新观念,别无选择……

1.换个角度,变则通

       大作家池田曾说过:“权宜变通是成功的秘诀,一成不变是失败的伙伴。”的确,想要成功,必须懂得变通,走捷径才是大智慧。不能固步自封一成不变,就像一艘航行在大海上的船,如果想要行驶到达目的地,必须懂得如何见风转舵一样。德田虎雄也曾说过:“一个人走在路上,最重要的事情是必须注意转弯。”其实,走在人生的大道上也是相同的道理,也就是说如果想要早点成功,除了坚持到底之外,最重要的是在该转弯和变通的时候,千万不能食古不化、固执己见,否则只会让自己离成功的目标越来越远。

     “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它说的是古代有一个名叫愚公的人,因家门前有太行、王屋两座大山阻碍交通,出入都须绕道而行,于是他发动全家的力量,决心要把二山移走,此事感动了上天,便派人把两座大山移走了。

故事中,决心要把山移走的愚公,似乎是个典型的有志者事竟成的例子,而他独创的“愚公”精神也渗透了社会的各行各业。然而,在几千年之后的今天,我们只要仔细想一下,就自然会为愚公长叹。

       愚公之愚,在于他有勇无谋,不懂得变通。在碰到两座山的问题时,不多思考,就决心要把两座山移走。愚公虽有坚韧顽强、百折不挠的精神,但却缺少了灵活性,不懂变通。如果他当初选择的是搬家而不是移山,那他只需把家搬迁,易地而居,那两座山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就不必劳子劳孙,让后代都为愚公之愚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误了他们的一生。愚公!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三岁小孩;子孙之难,无穷匮也。

       然而,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像愚公那样,做事不考虑比较利益和长远发展,只是牢记先辈教训:“只要你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必然会摘取成功的桂冠。”然而不幸的是,很多人踏踏实实地辛苦了一辈子,还是在原地踏步。难道是他们没有愚公移山的精神?答案很显然不是。相反,是他们类似于愚公了,永远在一点点地消除阻碍,而不会想其他方法快速达到目的。

       讲到这里,或许会有人反驳,你这不是在教他们贪图“捷径”么?是的,如若有捷径,为何不走?我们在生活中就喜欢抄近路,节约时间和精力。两点一线,省了很多事。多数人认为那是生活,在科学的道路上可不能走捷径,然而,寻找捷径的人会更容易成功。有许多科学家积极去寻求一种最省力的方法,尽量把复杂艰苦的劳动转化为简单劳动,处处搜寻借鉴别人的最新成果,通过自己的大胆尝试,从而尽量减少无效劳动,大大加快成功的进程。

       年轻的玻尔在卢瑟福的原子核结构同经典的电子磁理论发生矛盾时,大胆提出了他的假设,避开矛盾,从另一个新的角度提出了新的原子理论。

       他不像前人那样一味地去寻找产生矛盾的原因,而是另辟蹊径,独创新说,直到这种充满科学的智慧与勇气的“假说”最终被证实为真理。他才是值得人们学习的楷模。

现实生活中,成功之门似乎毫不留情,谁先到就给谁开门,不会因你比别人多付出了百倍的辛劳便偏爱于你。尽管很多人鄙视捷径,鄙视挖空心思找窍门的人,但只要是靠着自己的智慧,能够迅速走向成功就好了,不用在乎别人的眼光。

       拿破仑曾说过:世上有四种人,聪明人、愚蠢人、勤快人、懒惰人;聪明而勤快的人、聪明而懒惰的人,甚至愚蠢而懒惰的人都可用,只有愚蠢而勤快的人不能用。因为愚蠢通常会使他们走错方向,而方向错了,那他们的勤快不是会造成更大的麻烦吗?

       在如今这个适者生存的年代,那些愚公式的人更容易被淘汰,只有那些会变通的人才会取得成功。因此,我们在遇到问题时,应考虑“移山”好还是“搬家”好,换个思路也许会是更好的选择。

2     行动——成功的唯一途径

有了目标,怎么去实现它呢?唯一的途径就是行动!没有行动的目标只能称其为空想。

真正的成功需要行动,我们经常对朋友们说:“心想事成”,这话本身没有错,但是很多人只是把想法停留在空想阶段,而不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到头来还是一场空。当然,也有一些想得多干得少的人,这些人只比那些“心动”人强一些,好一些。因此说,一百次的心动不如一个小小的行动。

我们只有行动才能发展自己,进一步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做”是一件事情成功的关键所在。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行动是化目标为现实的关键。的确,人生伟业的建立,事业的发展,不仅在于能知,而且在于能行。行动不一定会带来令我们满意的结果,如果我们不行动的话是肯定不会有想要的结果的。

如果一个人没有行动的话,那么,他心中一切的梦想根本就毫无价值可言,再好的计划也只不过是一堆废纸,他的发展目标根本是不可能达到的。成功的动力来自于热情、信念与想成功的欲望。行动是最重要的,它能强化我们的信念,而这正是成功的要素之一。或许我们不会成功,但采取行动是最重要的。

曾有一位伞兵教练,他曾说过:“跳伞本身真的让人好难受,只是等待跳伞的一刹那,在跳伞的人各就各位时,我让他们‘尽快’度过这段时间。曾经不止一次,有人因幻想太多可能发生的事,而晕倒。如果不能鼓励他跳第二次,他就永远当不成伞兵了,跳的人拖的越久,越害怕,就越没信心。”

要知道,等待会折磨各种各样的人,也会折磨各种专家,会让他们变得神秘兮兮。美国著名的午间播音员爱德华?慕罗先生,他在面对麦克风以前,总是满头大汗,但是开始播音以后所有的恐惧都没有了。有许多老演员也是如此,他们都觉得,行动就是治疗恐惧症唯一的良药,一个人如果立刻进入状态的话,就可以解除所有的紧张和恐惧。

在我们的生活中,一般人常用“不去做”的方法来应付恐惧,或者不是埋怨这,就是埋怨那,连最老练的推销员也是在所难免的。他们为了克服恐惧,经常在客户附近徘徊犹豫,要不然就干脆找个地方一杯又一杯的喝咖啡,来培养自信与勇气,但是这样根本没有用。所以说,一个人要想克服恐惧,那就应该“马上行动”去做一件事,只有养成一个敢做、敢行动的习惯,那么我们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梦想是成功的起跑线,决心则是起跑时的枪声,行动犹如运动员的全力奔驰,惟有坚持到最后一秒,你才有可能获得成功的锦标。因此,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吧!让我们用行动证明自己做任何事都行,没有谁比谁差之说,差的是没有付诸行动没有去做,相信成功,是“做着说话”而不是“坐着说话”。

3     做人要“糊涂”些

人有时真的不能过于清醒,过于清醒则太满,太满就太过于计较,那些生活中快乐的点滴,那些平静如水的日子,就会在这种精神状态下而失去本身夺目的颜色与光彩!

还是让我们选择得随性地生活吧!不去太挑剔身边的环境,保持一种随遇而安的心态,如此就会很容易感受到一份生命的喜悦与从容。该清醒时要清醒,该糊涂的时候我们不妨也糊涂一下,因为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中,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适当的、恰到好处的糊涂一下,也许能让我们更好地找到前行的路!

“难得糊涂”,是我国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的一句名言。此话听起来虽显中庸,但仔细琢磨却有益于健康。郑板桥所说的“难得糊涂”,不是指对事物认识的模糊混乱,而是提倡人们在一些非原则问题上要宽以待人,不要过于计较纠缠,要学会“宰相肚里能撑船”;对不便回答的问题不妨佯作不懂,对危害性的攻击不妨也以理智的“糊涂”化险为夷,以聪明的“糊涂”平息可能发生的矛盾。这种“难得糊涂”能消除人们很多心理压力,是有益身心的保健良方。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往往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想“糊涂”却难“糊涂”,遇到不顺心的事,要么“借酒消愁”,要么“以牙还牙”,更有甚者,因想不开而轻生厌世,这都是错误的做法。那么,人们怎样才能在该“糊涂”时恰到好处地“糊涂”呢?

首先,学会理智处事。遇事不发脾气,反复提醒自己:千万别发火,要以理智来控制感情。

其次,学会苦中求乐。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多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文体活动,把业余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有滋有味些。

再者,学会广交朋友。在人际交往中,要学会适应环境,多交朋友。当遇到烦心事时,不妨找好友谈谈心。要知道,知心朋友的好言相劝,有时会胜过药物。

最后,学会应付逆境。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时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这就提醒我们要学会应付。要知道:山高自有行人路,水深哪无渡船人。要学会巧妙地应对各种复杂多变的情况,学会保持心理平衡。

如果一个人太深于世故,太精于钻营,太会耍弄手腕、算计周密,那么此人的心灵一定是最闭塞、最僵化、最糊涂。因为过多的计较谋划已使他的心灵没有一点空虚之处,他已成为一个“实心”的异化人。这就好比一个画家,心中若填满了名利世故,未留下一片虚灵之地,以“罗马象于胸中”,那么要在作品中开辟境界,抒写性灵,恐怕就是不可能的事了。一个人如果太“聪明”,也会“聪明反被聪明误”。

现代社会是个五光十色、日新月异的社会。太多的信息要接受,太多的新知要学习,太多的俗务要应酬,太多的事情要完成。如果终日奔跑争先,就会将世人拖垮累死。来点“难得糊涂”的超越,可以帮助人们释放心理和社会压力,保持一种心理平衡,坐看云起花落,超然通达地面对人生。特别是在今天这种高速度、快节奏、竞争激烈的社会,如果不能有一点“难得糊涂”的超越,就再也感受不到生活中的浪漫,无法体验轻松和愉快,更不会再有天真、诗意和情趣。

难得糊涂,是一种人生的境界,从更大意义来讲,难得糊涂是大智若愚的表现。这个世界纷纭复杂,人心叵测,既使平常人,善恶也存于一线之间,如果锋芒太露,就容易招来灾祸。所谓“树大招风”,“人怕出名猪怕壮”。三国时,杨修恃才放旷,被曹操忌恨,终于找借口把他杀害。“枪打出头鸟”,因此,在很多时候,我们不要做无谓的牺牲,必须锋芒内敛,外柔内刚,以退为进,才能转危为安,逢凶化吉。

“难得糊涂”既是一剂心理保健良方,也是一种道德修养。大量调查资料证明,健康长寿的人大多心胸宽广、性格开朗,他们的一生中并非没遭受过失败、不幸和挫折,但他们大多能冷静、理性地应对,不使自己的精神过于紧张。聪明理性的“糊涂”的确可以使人免生很多闲气,从而益于身心健康。

古人云:“糊涂人难得聪明,聪明人难得糊涂,需要于聪明中带一点糊涂,方为处世守身之道。若一味聪明便出荆棘,还招怨尤,反不如糊涂为妙用也。”

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花好看到半开时,也是这个道理。无风雨万物不能生长,但狂风暴雨,又会使万物毁之。把握分寸,大事不糊涂,小事不聪明,给人感觉不卑不亢,随和而好相处,做到如此便是聪明了。

人如果混钝地活着,那他的生活就是了无生趣的。但面对俗世中的纷扰,我们也需要学会“健忘”,需要一点儿的糊涂心,人如果太清醒了也无疑是给自己背上沉重的包袱,不是说水至清则无鱼吗?适时的糊涂也有助于我们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的心头依旧留存一片阳光。这里并不是说认真不好,只是有时候人的过于认真实则是给自己背上一道沉重的枷锁,让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和别人过不去,陷入心湖的困惑中而不能自拔。而适当的糊涂,就是解决这一困境的最佳医药,万人皆醒我独醉,该装糊涂的时候就要装糊涂,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心灵保持一分宁静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