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点买彩票中奖率最高:色彩在摄影中的运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13:26:52
                         色彩在摄影中的运用
摄影的艺术表现力包括很多的方面,而摄影色彩的准确表达则是重中之重。摄影是色彩缤纷的,不管是自然世界还是人为世界,都充满了无限丰富和不断变化的色彩。
    人类对色彩的爱好几乎是与生俱来的。色彩作为视觉艺术的语言和重要的表现手段,长期以来一直是美术、设计师们探索的课题,而在摄影方面则更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第一、色彩的性质和人类对色彩的感觉
    色彩是一种视觉神经刺激,它的产生是由于视觉神经对光的反应。视觉是感性认识的一个方面,与各种物体有关,包括物体的表面和光源,它具有颜色、明度(或亮度)和纯度等特征。色彩的性质。色彩三要素包括色相、明度和饱和度。色相是色彩最基本的特性,是色与色的别。
    在同一色彩中,色相的明度高,给人的感觉就显得大,相反,就小。在消色中,白色就显得大,黑色就显得小,灰色呈中性。在彩色中黄色的明度最高,也就显得最大,而紫色的明度最低,也就显得小。另外,色彩浓显得小;色彩淡,显得大。
    其次,色彩的色性会引起人们产生距离上的差距。冷色和暖色对远近的感受影响较大,暖色调显得近,而冷色调显的远,明度高的色彩显得近,明度低的色彩显的远。
    第三,色彩的重量。人们观察消色的视觉重量是黑色最重,白色最轻。明度高,色性冷的颜色视觉重量轻,相反明度低色性暖的颜色视觉重量比较重。表面质感粗糙的颜色视觉重量较重,而表面质感光滑的颜色视觉重量轻。
    第四,色彩的冷暖。色彩中色性能影响人们的心理。这是由于人们在自然、客观的事物中长期接触和积累了生活经验所产生的感觉。例如红色会与火相联系;蓝色绿色则给人清凉的感觉。
    第五,色彩的动静。在色彩中暖色系列的波长,其透射作用大,能引起人们的关注,使人们产生紧张、兴奋的动态感觉,而冷色的光波短,其透射作用小,不太引起人们的关注,使人们产生平和、清凉安宁的静态感觉。
    第六,色彩的软硬。色彩的阶调层次十分丰富时,其彩色的明度和饱和度的关系就细腻,画面的色彩感觉就柔和而软弱。相反的,色彩中的阶调层次明快时,其色彩的明度和饱和度的关系就简洁,画面的色彩感觉就粗狂而强硬。
第七,色彩的联想及象征。不同的色彩能使人产生不同的联想。如红色使人联想到太阳和火焰,使人感到温暖,红旗象征着胜利,红色象征喜庆,表现出热烈欢腾的气氛。同时因为红色的光波长,穿透力强,富有刺激性,使人感到兴奋,有时也做危险的信号;黄色使人联想到丰收的象征,给人富丽堂皇的感觉。
    尽管色彩感觉形成于一大串事件的末尾,而且这种感觉是内在的,但通常都反映到外部的世界上,并往往以为物体本身就“含有”色彩,于是形成了白雪、黑炭及红苹果这些词语。在一般情况下,由于物体的反射或各种光波波长的传递,物体确实能强烈影响所见的色彩。譬如,在白天,无论室外自然光的色彩有多大的变化,草总是呈现出绿色。另外一方面,蓝色的海军服在灯光下却可能成为黑色。由此可见,在感觉中,光源的色彩时一个重要的因素。
    树林茂密的远山,看上去是浅蓝色的,这是因为光线受大气阻挡而散射的缘故。众所周知,树木茂密的山坡实际上是墨绿色的,但在这种情况下,环境却决定了我们的感觉。
    以上各例表明,观看者要准确地知道所将见到的是什么颜色,需要一种包含许多微妙的相关知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知识是无法获得的,正因为如此,对色彩感觉的研究需要老练的观看者自己动脑筋。在所见的色彩与到达观看者严重的光线波长和强度之间,当然不是一种简单的唯一的关系。
    二、色彩在摄影中的运用
    (一)色彩在风光摄影中的运用
    风光又俗称为景色,因而色彩在风光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从色彩的纯度上来讲,各种色彩中一般都含有一定量的白光,白光含量越低,色彩就越饱和,给人的视觉效果就越鲜艳,如果白光的含量越高色彩的饱和度就越低,给人的色彩效果就越黑暗。在风光摄影中,饱和度的色彩可以给人很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低饱和度的色彩却给人一种神秘感,引人遐思。根据要求的不同,可以选择饱和度的使用。
在风光摄影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风格,一种是在色彩上追求和谐统一,恬静淡雅感觉的风格,也就是更多的利用低饱和度色彩,甚至在彩色摄影中也很普遍地使用白、灰、黑等饱和度为零的色彩。在色彩的对比上更多的追求统一,一个画面通常以同一个色调为主,给人的视觉感受是赏心悦目,清新自然。而另一种以表现自然的色彩和光影效果的风光摄影作品,往往追求自然界中和各种事物在阳光下的真实表现,甚至是刻意的追求各种高饱和度的色彩,在色彩的对比上喜欢使用互补色,以求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前者融合了创作者的主观情感,后者则更接近自然的本质。
    色彩的冷暖是由于人们的心理感受而产生的,人们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对不同的色彩产生不同感觉的联想。如蓝色联想到清凉、海洋;绿色联想到树叶草原等。当人们摄影时这种对色彩的心理感受可以表现特定的主题。比如要表现海之宁静山谷之空灵多用青、蓝色调。
当然在摄影中也要进行冷暖色调的对比。冰蓝旷野下的火山爆发,还有什么比这大面积冷色调中透露的些许暖红更具震撼力呢。
     (二)色彩在商业摄影中的作用
      在商业摄影中很大一部分,应当说绝大部分是用彩色图片来描述商品的,如食品的描述能增加人的食欲感,因此作为一个商业摄影师要懂得和掌握色彩的运用,才能把创意在画面中充分的体现出来。要做到善于在不同光源的情况下观色,研究光对色彩的影响,通过细微的观察,发现微妙意想不到的色彩。二是要做到善于配色通过色彩有效的组织和搭配拍摄出多样性的彩色画面。
在商业摄影色彩的配置上要注意主体与背景的关系。色彩配置主体中色调与背景色的关系,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拍摄效果,因此在配色时应注意:主体的颜色要比背景色更明亮、更鲜艳,因为明色、艳色比暗色、浊色更具效果;明亮、鲜艳的主体色彩面积要小,暗而纯度低的背景色彩面积要大,小面积的比大面积的更具效果。
     优秀的摄影色彩设计,首先是由整体色调决定的。因此,配色中的色相、明度、纯度关系的画面一定要有整体色调。例如:暖色调画面可获得温暖、热烈感;冷色调画面可获得清冷、宁静感;明度高的画面可获得明亮、轻松感;明度低的画面可获得深沉、庄严感;明度对比或色相对比为主调可获得活跃和运动感;明度调和或色相类似为主调可获得稳定和平静感;以色相多的色来统一画面可呈现出热闹、活跃的气氛商业摄影在配色上要注意平衡关系。拍摄形状上的平衡感是由其形的数量、大小、质感等方面决定的,而色调上的平衡感则是依赖颜色的强弱、轻重、冷暖等方面来左右色彩面积大小的形成的。例如:若拍摄同一画面中的暖色、纯色面积小,冷色、浊色的面积大,其色调容易取得平衡。凡是补色关系又是相似明度的纯色配色,改变其色彩的纯度和面积大小即可获得平衡。若明度,那么纯度高而强烈的色彩面积要小,纯度低而浊色灰色面积就要大,如此,亦可求得平衡。
     (三)色彩在人物摄影中的作用
    我们一直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摄影与绘画在创作思想上是一脉相承的——虽然在对画面的处理上,绘画是加法,摄影是减法。要研究人像摄影中的色彩运用问题,还得从人像绘画的艺术处理手法说起。在人像绘画中,为了表现人的姿态、性格和个人特点,色彩的应用变得非常重要。特别是要注意用色彩塑造出头部的形体和空间关系,表现出不同肤色在特定光线下的冷暖鲜灰明暗变化,处理好画面的色调和色块的色彩构成,各色块的大小与统一的对比关系。不过,正是由于绘画的“加法”特性,使得上述的种种视觉感观的表现在落实到摄像之上时,变得更加难以把握——毕竟在摄影者的手中,“画笔”是源于自然或人为的光线。和绘画一样,在人像摄影中的色彩运用,重点将用于突出被摄者的形象特点和精神状态,这也正是摄影者把对象的心理感受和感情世界外露化的展现手法。
   当我们把色彩这个东西把玩于掌间,会发现真正用于构成色彩的元素其实并不复杂:代表热烈的红色、温暖的橙色、谦和的黄色、富于生命气息的绿色和冷峻的蓝色等等。虽然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我们只是把色彩这一光波现象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意义,但正是由于色彩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所以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对生活环境、气氛和情绪的主观感触。当我们要把一种思想跃于画面之上时,抽象化的色彩配搭所带来的鲜明效果就是诠释人物特点的关键。由于色彩中存在情感因素,所以我们在表达不同的人像题材时,需要对色调作细心的斟酌,以求让被摄者的性格和周边环境都鲜明起来。例如当我们要表现出人物强烈反差的心理活动对比时,冷色调和暖色调的对冲式构成就显得尤其重要了。当人物以相对清晰地色彩成为画面主体凸现于色块分布中心时,周围环境的冷色反差就将融合于视觉背景之内,并把观赏者的情绪充分调动起来。这并不会显得突然,因为大家的目光仍在人像主体上,只是色彩的强烈过渡使我们游离于人和景之间,反而平滑地接受了。
   而另一种情况是,我们需要面对整个画面的暖色调冲击。本来,暖色调大多数时候被我们用于表现喜庆的场面,但当被摄者的形象特点和当时的心绪状态并非局限于“喜”之时,我们却也能恰到好处地用通幅暖色去描绘。暖光源的运用在这里和被摄者的主色体呈互为补益的关系,在略有冷色的画面最顶部映衬下去表现它。当整个画面处于蓝色系的融合之中时,灰色和黑色这类中性色调就是最好的“情绪添加剂”。这正是红和黄等暖色系无法达到的效果。将情感寄托于画面,将画面寄托于色彩,是人像摄影的关键所在。我们在人像摄影中对色彩的运用并非是孤立的,这不仅仅需要多种同色系和不同色系间的有机配合,还需要考虑到光线对色彩的激发效果。善于对色彩进行把握,人物和画面才会丰富多彩、杂而不乱。
    对于摄影师而言,相机只是一个工具,犹如猎人手中的武器。捕捉色彩的美丽瞬间,却要我们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创造。罗丹说过:“美无处不在。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如果我们不懂得色彩原理,色彩构成的意义,那么我们的作品或是令人眼花缭乱,或是平淡乏味。所以必须对其了如指掌,不断训练自己的眼睛,我们才能从平凡中发现奇迹,去纪录、去表现,去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