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色球中奖查询软件:首都京剧六十年﹝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3:03:33

首都京剧60年(三)

信息来源:网站管理    发布日期:2011-10-8    阅读次数:76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在戏剧界,样板戏专制舞台的局面终于结束,戏剧工作者开始思考戏曲向何处去。首都京剧工作者也在观察、试探并寻找答案。有一次,北京京剧院在人民大会堂晚会上演出结束后,中央领导人按惯例上台接见演员,演员杨秋玲问能不能演《杨门女将》。由于受长期“左”的思想的束缚,当时中央领导人未能给出明确答案。1977年5月,北京市京剧团利用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5周年之机,排演了延安平剧院时期的《逼上梁山》。这虽不是现代戏,但也无人敢提出异议。当首都观众看到演员身着传统戏服并以传统面貌出现的京剧时,极为兴奋。同年夏,中国京剧院排演了义和团题材的新编历史剧《红灯照》。随着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的进展,一些著名京剧演员重新登上久别的舞台。

    1978年春,中国京剧院和北京京剧团再次合作的新编京剧《闯王旗》公演,由赵燕侠、李和曾、袁世海三大头牌主演。此次公演轰动一时,昭示着京剧春天的到来。但是,再多的新编剧目也代替不了大量的传统剧目。同年6月,中宣部转发了文化部《关于逐步恢复上演优秀传统剧目的请示报告》,为各地恢复上演“文革”中被禁演的大量传统剧目提供了政策依据。接着,《光明日报》发表了《评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尖锐地指出:这篇文章的出笼本身就是一个政治大阴谋,是对知识分子的一次浩劫,由此制造的文字狱必须一个个地清算和平反。1979年1月5日,新华社发了题为《一个惊心动魄的政治大阴谋—揭露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消息。这在国内外都引起轰动。当年被诬蔑为“大毒草”的《谢瑶环》、《李慧娘》也得以再现舞台,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史学界、戏剧界为戏剧作者平反昭雪。这些对文艺界的拨乱反正起了很大的鼓励作用。

    1979年1月2日,刚刚恢复工作的中国文联举行迎新春茶话会。这是首都文艺界十多年来未有过的盛会,刚刚出任中宣部部长的胡耀邦正式与文艺界近300位知名人士见面,他请副部长兼文化部部长黄镇宣布:文化部和文学艺术界在“文革”前17年工作中,虽然犯过这样和那样“左”和右的错误,但根本不存在“文艺黑线专政”,也没有形成一条什么修正主义“文艺黑线”。从而第一次公开、彻底否定了“文艺黑线论”,这对文艺界是个重大解放。

    这一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30周年,文化部在京举行了全国优秀戏剧调演,把“文革”前演出的戏曲、话剧、歌剧、舞剧中的精品,都重现在首都的舞台上,这也是公开的政策调整,使戏剧回归正常发展之路。更重要的是,10月底至11月初在北京召开了第四次文代会。之前,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央理论务虚会都已开过,使文代会有了思想理论准备;而且,又积极落实政策,文艺界的“右派”几乎都平了反,调动了文艺界的积极性。10月30日文代会开幕之日,邓小平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致《祝词》,充分肯定了“文革”前17年的文艺工作,进一步否定了“文艺黑线论”。这次会议对开启新时期文艺复兴局面意义深远。

    1980年,《北京晚报》发起组织《四郎探母》的讨论和公演。虽然还有人在底下窃窃私语,但无人敢公开批判。就全国整个戏曲界来讲,戏剧舞台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真是“风水轮流转”,这时传统剧目占据了京剧舞台的统治地位。但也出现了“原汁原味”、“越陈越好”的偏向,连“一夫二妻大登殿”,“乌盆开口冤魂告状”都被奉为经典,好像五十年代的戏改把戏都改错了。这是受“文革”的长期压抑而造成的反弹现象,不独戏曲领域有。从1981年8月纪念梅兰芳逝世20周年的大型演出开始,北京陆续举行了马连良、尚小云、荀慧生、裘盛戎、程砚秋等众多京剧名家的纪念演出,一时间首都舞台上的人才和剧目都大为丰富。1984年10月,为纪念梅兰芳诞辰90年,在北京举行了全国性的大型学术研讨会。会上,有学者认为,梅兰芳等一批有突出成就的艺术大师至今还没有一部传记,是很不恰当的。经过呼吁,首部《梅兰芳》、《程砚秋》的传记性图书于1987年问世。同时,随着舆论环境的宽松,戏曲爱好者针对新中国成立后舞台上出现的问题,加强了研究,许多京剧研究团体先后建立,如1986年成立了“梅兰芳艺术研究会”。他们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比如,是否必须男演生、女演旦(为了性别自然,曾不准男演旦、女演生);表现缠足妇女形象的旦角跷工(妇女缠足后加以技术化的一种旦角基本功)是否可以复活;渲染气氛的舞台绝技火彩(为舞台消防安全,解放后就废除了)等是否可以使用,等等。现在,中国京剧院和北京京剧院中都有了男旦,跷工也在北京少数京剧花旦女演员身上悄悄复活。

    当重新真正执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和“三并举”的方针后,戏剧舞台很快就繁荣起来了。北京新创作的京剧《三打陶三春》、《蝶恋花》都很精彩。京剧虽然由“文革”中的“花王”变成了“百花”之一,走下了神坛,但换来了真正的百花齐放和春色满园。

    为振兴而艰难前进

    戏曲舞台的兴盛局面并没有维持多久,而后突然萧条。有“国剧”之称的京剧也备受冷落,中国京剧院、北京京剧院都一时经营困难。著名的“梨园夫妻”耿其昌和李维康说,八十年代最苦了。那时,他俩领衔主演的中国京剧院一团曾有7年时间在全国各地“跑码头”。为挣够生活费,有时一个月要演28场。出差时不得不自带铺盖和锅碗瓢盆,夜里只能睡在剧场后台。病了没时间上医院,只能相互“刮疹”,演员们周身都是大血印子圈。

    戏曲市场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年轻人对京剧在内的传统戏剧了解得少,甚至不知“西皮”、“二黄”为何物,也就难以提起兴趣来。而且,几个样板戏专政舞台多年,单调乏味,更使得追求新奇的青年人本能地疏远京剧,造成了戏剧爱好者的断层。更重要的是,对外开放后,各种新鲜的娱乐如卡拉OK、迪斯科、西洋音乐、录像、流行歌曲、体育比赛、电视连续剧等层出不穷,都在吸引着青少年。即使在文化娱乐相对贫乏的农村,也因广播、电视的日益普及而使戏剧的市场日益缩小。老戏迷即便想到戏院怀旧,但多数因年迈而腿脚不灵便了。另外,由于“文革”的破坏,戏剧培养和表演质量也有很大下滑,缺少能吸引和征服观众的有强大艺术力量的作品和名角大腕儿。由此,京剧进人了一个相对寂寞的时期,观众日减,经费短缺,后继乏人。

    面对如此危机,京剧工作者、京剧爱好者以及戏曲界、文艺界都在苦苦思索京剧向何处去的问题。1983年,受四川省提出的“振兴川剧”的启发,北京戏曲界也打出振兴牌,提出了“振兴京剧”、“振兴评剧”等口号,还成立了“北京市振兴京剧昆曲协会”等民间组织,开展相应活动。在“振兴京剧”口号的凝聚下,政府和民间齐努力,做了很多工作。

    中国戏剧家协会在1984年决定举行“梅花奖”评奖活动,分戏曲、话剧、歌剧、舞剧等类别,每年评选一次。从1984年以来20多届的“梅花奖”评奖结果来看,首都京剧演员获奖的比例还是很高的。几乎与“梅花奖”开始举办的同时,北京民间开始举办京剧“振兴杯”评奖活动,举办者是《戏剧电影报》。1985年初的“振兴杯”演出评选活动,就是京剧连台演出的盛会,持续多天,民族宫剧场座无虚席。该奖项的年龄上限比“梅花奖”宽,力求生、旦、净、末、丑各行当齐全,优者不漏,重在演员的参与,与观众不脱离联系。

    进人九十年代,京剧开始迎来一个较好的发展机遇,全国性的京剧活动从未间断。1990年,全国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活动,文化部振兴京剧指导委员会随之成立。接着,中国京剧基金会成立,《中国京剧》杂志创刊。1991年文化部设立了“文华奖”,1992年中宣部设立了“五个一工程奖”,也有京剧人士和京剧节目跻身其中。纪念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00周年大型活动,京剧新星演出活动,梅兰芳金奖大赛,中国京剧艺术节等各种演出、比赛、学术研讨会此起彼伏。中央电视台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都有京剧节目亮相。

    尤其中国京剧艺术节的设立,对首都京剧也是个大的推动。它是由国家文化部和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联合发起,并与地方政府共同主办,是中国京剧界精品荟萃、名角云集的国家级艺术盛会。该艺术节从1995年开始举办,三年一届,先后在天津、北京、南京、上海、济南举办了五届。可以说,首都京剧院团成绩不俗。比如,第二届,北京京剧院的《风雨同仁堂》获金奖;第三届,北京京剧院的《瘦马御史》获金奖;第四届,中国京剧院的《沪水彝山》和北京京剧院的《梅兰芳》获金奖。其中,《梅兰芳》是继上述的《赤壁之战》和《西厢记》、《闯王旗》以及上世纪末排演的通俗京剧《宰相刘罗锅》之后“强强联合”的又一典范。之前的联合带有临时性,而这时的联合更大(不再局限于首都地区),更经常化(着眼于奉献精品和提高上座率)。之后,北京京剧院又以“强强联合”的方式推出了《袁崇焕》。

    京剧要振兴,非有名角不可。从1997年开始,有关领导部门委托中国戏曲学院开办“优秀京剧青年演员研究生班”,把全国各地出色的青年京剧演员抽调到北京学习深造。十多年中连续举办了四届,百人以上受教,水平大为提高,而后再回去带动当地京剧院团发展。

    京剧要生存和发展,还必须拆除与青少年观众之间的“篱笆”,让他们能看得懂,能欣赏。既要继承前辈经验,又必须学习国内外其他艺术门类的表现手法,大胆创新。比如,为了增强京剧音乐的表现力,各地剧团普遍采用了中西乐队混编的方式。又比如《风雨同仁堂》中,为了体现地方特色,加进了京味十足的京韵大鼓、单弦调子。鉴于2008年电影《赤壁》的票房骄人,国家大剧院上演新编京剧《赤壁》,利用现代声光电技术制造了火烧战船的景象,非常逼真,多年未解决的火彩问题终于可以划上句号。

    另外,各种京剧书刊、音像出版物也令人应接不暇。当时,国家领导人李瑞环还亲自抓“京剧音配像”工作。随着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开展,普通大众对京剧的保护意识也开始增强。许多大城市还开展了培训新世纪京剧观众的活动。2008年春,北京市教委还选择了22所中小学作为首批京剧进课堂的试点,一批京剧名家成为试点顾问。近几年,中央电视台等有了专门的戏曲频道,各种戏曲网站,都对宣传京剧起了不小的作用。

    值得一谈的是梅兰芳大剧院。2007年,中国京剧院揭牌正式更名为中国国家京剧院,所属的梅兰芳大剧院也举行了落成仪式。稳定的演出阵地,使其能及时根据观众需求量身订做演出剧目。一年多来,国家京剧院与梅兰芳大剧院联合策划组织了“红色经典”系列演出、“仁义礼智信”传统京剧演出季,演出了《诗文会》、《三打祝家庄》等优秀传统剧目,以及新创剧目《图兰朵公主》、京剧藏戏《文成公主》等。通过陆续举办“优秀青年专场”、“流派专场”以及演出周、演出月等活动,使青年演员得到更多演出的机会。梅兰芳大剧院还是振兴国粹艺术、传播中华文化的基地。挂牌开台后一年多,坚持面向中小学生以及不熟悉京剧的观众,通过展览、讲座、参观等形式普及京剧艺术知识,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奥运会期间,还接待了奥组委官员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数百名奥林匹克青年营营员,京剧给他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它凭借演出220余场、收人超千万元的业绩,成为了北京演出市场上的一个知名品牌网。

    首都北京京剧60年的历程有广大京剧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还有京剧以外的艺术界朋友的大力支持,使20年来京剧一度萧条的现象有了很大缓解。当然,要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让戏曲京剧真正跟上迅速发展变化的时代,完全化被动为主动,还要持续不断地努力,创造戏曲京剧的新生。

来源:《当代北京研究》宋传信201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