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百鸣与黄朗维的关系:享受成功,品位人生,追寻生活与事业的和谐平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4:09:40

4个“旁门左道” 或许更能提高你的工作效率

  来源: 网络采集   发表时间: 2010-01-19   关键字: 健康 心理 工作效率 旁门左道  

  年关之际,是各公司最忙的时候,强大的工作压力让人踹不上气,加上马上就要春节休假,纠葛的心理势必会影响工作效率。今天我们搜罗来一些“旁门左道”,或许能让你能沉住心思,高效地完成工作,然后开心回家过个年!

  把握工作节律

  虽然每天的工作量也不会特别大,但还是总感觉力不从心,工作效率也很低。”在一家国企工作的邓女士告诉记者。如今,“星期一综合征”、“星期二认命症”、 “星期三亢奋症”、“星期四倦怠症”、“星期五振奋症”等各种说法在网络中流行。对于职场人士来说,一周中每个人的心理周期、工作节律、生理指标都会有细微的差别。如果能够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节律,那么工作效率也就自然能够得到提高。

  ——每天工作节律不同

  据有关资料显示,职场人士从周一到周五,每天的工作节律都是不尽相同的,其中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来说,周一的时候,很多职场人士都不希望被打扰,如果这个时候你去拜访客户或者找老板谈判,往往会碰一鼻子灰,因为大家都在应付堆积了两天杂乱的工作,没有人会有心情听你描述某个计划和方案;到了周二,部分白领才开始走出闲散状态,着手处理遗留的电子邮件,安排本周工作计划,压力也随之而来,工作量和压力水平都将达到峰值;而周三是一周的转折,职场人士已经完全适应了忙碌的工作状态,工作强度和工作效率都会明显提高;而到了周四,职场人士都已经身心疲惫,生理和心理都受到挑战,不过离周末也不远了,被人们称为“黎明前的黑暗”;在周五,也就是一周中工作的最后一天,很多职场人士的工作效率比平时都要高,而且一些在平时看来有些头痛、棘手的事情,在这一天里却比较容易搞定。

  ——工作节律与心理息息相关

  据心理咨询专家张久祥教授分析:人的心理也是有节律的,七天为一个周期。他认为,周六、周日大部分人对工作、对事业的愿望和欲望的兴奋度不够,而经过周末两天的假期,心理、生理都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休息,星期一的“心理能量”是一周中最高的,注意力水平也最高,这个阶段应该适合做一些难度比较大的工作。而神经兴奋度持续两天左右,周三出现下滑,星期四会出现疲劳症状,工作效率下降,适合做机械性的工作。作为工作日的最后一天,期待假期的心情也会致使兴奋度上升,因此,周五工作效率也是比较高的。

  ——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节律

  既然人的心理是有节律的,那么职场人士就可以根据工作节律与心理的变化,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张教授表示,例如:不断给自己“周一要精神饱满、情绪欢畅”的心理暗示;合理安排自己的双休日;周日晚上为自己下周工作做一个设想,周一的工作节奏不要太快,强度不要太大等等。

  不过,他强调,每个人的心理节律、工作节律各不相同,如果留心,你总可以找到适合你一周的周期规律,应时而动,从而将效率发挥至极致。必要的时候,同事、上司、下属、客户、供应商一周的节奏规律也可以成为你了解的内容。选择在恰当的时间找恰当的人办恰当的事,那么你的工作效率就会大大提高了。 打呵欠提高工作效率!

  打呵欠看似很平常,但有研究发现,呵欠会人传人,而打呵欠之后,头脑会更冷静、注意力更集中,工作效率会更高。用鼻呼气吸气或用冷敷包冷却前额,也能制造出类似打呵欠的「醒神」效果,使人不须打呵欠。

  ——用鼻呼吸冷包敷额 同样“醒神”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早前招募44名大学生进行实验,学生们分成4组,每组被要求以不同方式呼吸,包括正常呼吸、完全用口呼吸、完全用鼻呼吸及戴上鼻塞用口呼吸,然后他们分别单独观看别人打呵欠的影片,并由研究人员详细记录他们“传染性打呵欠”的次数。

  结果显示,正常呼吸或用口呼吸的一组,一半人在观看别人打呵欠时,也会跟着打呵欠;用鼻呼吸的一组,则没有人打呵欠。研究人员又发现,前额放有冷敷包的人,没有因为观看影片而被“传染”打呵欠,相反,前额上放有热敷包的人,则受“传染”而打呵欠。

  ——移情机制作用 呵欠会传染

  负责这项研究的戈登·盖洛普教授推测,打呵欠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具有“冷却”大脑的功效,从而提高大脑灵敏度和增强大脑功能,因此,大脑在“冷却”状态时,工作效率会更高。他又指出,鼻腔中的血管可以向大脑输送温度较低的血,故通过鼻呼吸或冷却前额,也能够出现类似打呵欠的效果。

  至于为什么打呵欠会“传染”,研究人员解释是移情机制发挥作用,有助提高群体注意力。

悲观者的工作效率更高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积极乐观的情绪能促使人们积极地进行思考,推动人们高效地完成工作。然而,加拿大心理学家辛克莱博士进行的一系列研究却表明,事实并非如此。

  辛克莱博士让悲观者和乐观者制作等量的电路板,结果出人意料,悲观忧愁的人出的差错只有自信乐观的人出的差错的一半。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原来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对待工作的态度不同。自信乐观的人对工作持有消极态度,认为工作会对他们身心的愉快形成破坏;与之相反,情绪忧愁的人认为全身心投入工作能够使自身摆脱忧郁感觉,因而对工作持有积极态度。

  这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就是“态度决定一切”,而不是“性格决定一切”。实验中,悲观者虽然情绪消极,但工作态度积极,而乐观者虽然情绪积极,但工作态度消极。对学习、工作、生活抱有积极态度的人,总是相信自己所做的是有价值的,因而面临挫折时也会很好地调节自己、吸取经验教训。因此,情绪悲观者反而比情绪乐观者的工作效率要高。

  悲观者和自信者工作效率不同,还因为他们的心态不同。悲观者往往心态平静,能够冷静处理问题;而自信者往往情绪激动,不能够冷静、理智地看待和处理问题。也就是说,保持平和的心态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过于自信者对工作往往眼高手低、麻痹大意,因此工作效率不高。而悲观者持有“往坏处想、往好处努力”的态度,因此凡事认真处理、踏踏实实,工作效率也较高。

改变办公环境也能提高工作效率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办公“硬件”水平逐渐提高,同时对办公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办公环境对人工作效率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整洁、明亮、舒适的工作环境,使员工产生积极的情绪就会充满活力,工作效率就会很高。源自日本的“5S”管理,一定程度上正是来自这种需求。

  A.办公室桌面环境

  办公室的桌椅及其他办公设施,都需要保持干净、整洁、井井有条。

  从办公桌的状态可以看到当事人的状态,会整理自己桌面的人,工作起来肯定也是干净爽快。他们为了更有效地完成工作,桌面上只摆放目前正在进行的工作资料;在休息前应做好下一项工作的准备;因为用餐或去洗手间暂时离开座位时,应将文件覆盖起来;下班后的桌面上只能摆放计算机,而文件或是资料应该收放在抽屉或文件柜中。

  随着办公室改革的推进,有的公司已废弃掉了个人的专用办公桌,而是用共享的大型办公桌,为了下一个使用者,对共享的办公桌应更加爱惜。

  B.办公室心理环境

  “硬件”环境的改善仅仅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个方面,而更为重要的往往是“软件”条件,即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这个观点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白领们所接受。

  日常工作中,人际关系是否融洽非常重要。互相之间以微笑的表情体现友好热情与温暖,以健康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就会和谐相处。工作人员在言谈举止、衣着打扮、表情动作的流露中,都可以体现出是否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总之,办公室内的软件建设是需要在心理卫生方面下一番工夫的。因为“精神污染”会涣散人们工作的积极性,乃至影响工作效率、工作质量,从某种意义上说要比大气、水质、噪声的污染更为严重。

  在办公室内需要不断提高心理卫生水平,我们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试试:

  学会选择适当的心理压力调节方式,使不被“精神污染”。作为单位领导应主动关心员工,了解员工的情绪周期变化规律,根据工作情况,采取放“情绪假”的办法。

  工作之余多组织一些文娱体育活动,既丰富了文化生活,又运用积极方式宣泄了不良情绪。有条件的可以建立员工心理档案,并定期组织“心理检查”,这样可以“防微杜渐”,避免严重心理问题的产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