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满风的手的图片:气象灾害对农业影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3:20:51
摘 要: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对1949-2007年以来气象灾害对我国农业经济损失的的统计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了农业因极端天气受灾和成灾特点;气象灾害对农业粮食产量的影响分析;农业受气象灾害的成因,经回归方程统计分析指出极端气候情况对我国农业经济损失量在加大的趋势,必须做出响应的积极应对措施。
关键词:极端气候;农业经济;气象灾害;经济损失
Abstract: Through document analysis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information since 1949-2007 on the economic losses of China's agricultural statistical data collection, collation, analysis of agricultural disaster due to extreme weather and disaster characteristics;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on the impact of agricultural food production analysis; agriculture by the period of the causes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by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statistical analysis pointed out that the extreme weather situation on the volume of economic losses in China's agriculture has increased the trend, we must respond to the positive response measures.
Key words:  Extreme weather;Agricultural economy;weather disasters; economic losses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089(2009)07-0142-04
极端气候事件是指某一特定时期内发生在统计分布之外的罕见气候变化,通常分布在统计曲线两侧10%的范围内,具有灾害性,突发性等特点,极端气候事件变化所引起的气象灾害变化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产生了严重的危害。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计划署下的政府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评估报告指出:过去100年,全球平均地面温度已升高0.3~0.6度,将来全球气候增暖的速率将比过去100年还要快,达到1000年以来的最高值,并且在温室气体稳定后的几十年,这种变暖趋势还要继续下去,由此产生全球性的气候极端情况的发生,深刻影响着社会生产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中国是受极端气候事件影响严重的国家之一,也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一些主要的极端气候如干旱、暴雨洪涝、低温冷害、台风、雷暴以及沙尘暴等,每年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这些影响主要集中在脆弱性较强的农业领域和农村地区,农业灾害作为自然灾害系统中最大部门的灾害,其大面积的发生对我国农业生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本文主要选取对气候变化敏感度并且脆弱性较高的的农业领域作为对象,采用信息统计法对农业经济中,因极端气候事件对农业生产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估。
一、数据来源及处理
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经济增长情况数据选用国内生产总值指数GDPI(上年=100),反映受灾和成灾面积以及经济损失总指数CPI(上年=100),数据时间跨度为1949~2008年,其中部分数据还来自《灾害管理文库》。
二、1949-2007年农业受灾成灾特点
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农业大国,气象灾害种类多,危害严重,影响面大,损失巨大,20世纪中国发生的重大灾害约占全世界大灾总数的30%,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但自然灾害的危害仍十分严重。从1949—2007年灾情变化情况(图1)可以看出:
第一,  气象灾害造成受灾面积总损失呈波动上升趋势,且起伏较大,我国农作物受灾
面积50年代为22580千公顷,60年代为311146千公顷,70年代为376699千公顷,80年代为420995千公顷。90年代495514千公顷,(图5所示)说明中国环境脆弱性、不稳定性总体在加大,抵御气象灾害的能力下降;
第二,气象灾害造成农业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我国因气象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相对较高的“峰值”时段为15个,分别是1954年、1956年、1960-1963年、1972年、1975年、1977年、1984年、1985-1986年、1988年、1991年、1994年、1996年、1998年、2003年、2008年。1988-1991年,平均农田受灾率达50.1%,年平均灾害损失772.8亿元,年均受灾面积47952万hm2 ,年均成灾面积23646万hm2,,1997-1999年,平均农田受灾率为52.9%,年均灾害经济损失1286亿元,2008年中国经济GDP总值为300670亿元,农业因气象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达到最高值4100亿元,占当年GDP的1.36%;2008年全年我国各类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13547.5亿元,占当年GDP的4.5%.
第三,上个世纪60年代初出现波动异常,成灾面积和受灾面积达到最高峰值:上个世纪50年代初受灾和成灾面积出现波动异常,如图2所示,共有13个峰值,分别是1953年、1960年、1972年、1977年、1980年、1986年、1988年、1991年、1994年、1997年、2000年、2003年,1953年是受灾面积第一峰值,1960-1961年为自然灾害的第一高峰,成灾面积和受灾面积达到高峰值,年均受灾面积6361万hm2 ;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成灾和受灾面积处于上升阶段,1977-1978年为自然灾害第二高峰,年均受灾面积5141万hm2 ,年均成灾面积1848万hm2 ,从8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处于较高位震荡阶段,我国农业自然灾害波动频发阶段,灾害面积呈规模增大,程度加深的趋势。
图1
图2
第3,气象灾害造成农业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新中国成立40多年以来,由于建设规模增大经济总量增加,按照1990年可比价格,20世纪50年代平均年经济直接损失480亿元,60年代为570亿元,70年代590亿元,80年代690亿元,90年代上升到2000多亿元,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4%左右,由于自然灾害直接或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1/6,占财政收入的25%。
第四,农业经济受灾频率加快,根据统计,50年代出现中灾以上的灾害频率为12.5%,60年代42.9%,70年代60%,80年代为70%,90年代100%,农作物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不断扩大,反映自然频率加快,危害不断加重。灾害的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4%,平均每年经济增长近半数被自然灾害所抵消了。根据我国1949-2007年受灾每年经济损失量,通过线性回归拟合我国经济损失量的长期趋势,得到拟合回归方程:
Y = 21.64x-42085
R2 =0.393
调整的R2 =0.393,说明方程的拟合程度较好,农业经济损失量在逐步升高的趋势非常明显,按照从“谷—峰—谷”的鹅形态特征,可以将我国1949-2008年农业经济损失波动情况分为15个周期,1954年、1956年、1963年、1972年、1977年、1978年、1986年、1988年、1991年、1994年、1996年,1998年,2003年、2008年,最高损失为2008年4100亿元,进入90年代从曲线图中反映的后6个峰谷中,农业经济损失波动幅度大,属于强波动,农业经济损失明显增高,反映为极端气候变化对农业经济敏感度的影响巨大,农业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元的有12次,平均占财政收入的25.%左右。
第五,周期趋稳。自然灾害的周期性现象很早就引起人们的注意,古典著作《史记》、《淮南子》曾记载了自然灾害的六年周期现象,我国历史有“三岁一饥,六岁一衰,十二岁一荒”的说法,也就是大约三年一小灾,六年一大灾,十二年一饥荒。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经验的总结。根据1950-2004年的年度受灾数据看,农业受灾的3年、6年的周期非常明显并且渐趋稳定,实际上1984年以来,灾害的周期一直稳定在3年,从1978年到2006年农业受灾已形成8个周期,分别是1979-1984年,1985-1987年,1988-1990年、1991-1994年、1995-1997、1998-2000年,2001-2004年,平均3.4年,呈现先重灾,接着转轻或持平,然后轻灾一年的规律性。
三、主要气象灾害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
粮食产量是受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著名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竺可桢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就指出:“气候仍为目前粮食生产增减的一个重要因素,吾人急应分析气候如何影响粮食生产,并进一步探讨如何利用一个地方气候的有利因素而减少或免除一个地方气候的不利因素”。
受损粮食、棉花、油料产量估算:各种气象灾害造成的粮食产量损失十分巨大,在我国的统计资料中,受灾一般指减产在2成以下,成灾指减产程度在2~8成之间,绝收为9成以上,1983~1998年粮食损失估计为总产量的10%,其中91年以来都保持在10%以上,94年更达到了14%,业就是说,平均每年大约有400亿kg粮食被灾害所吞噬。
农业受灾率,成灾率及粮食估算损失占粮食总产比重(表1)
 
年  份
 
1980
 
1985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农业受灾率%
 
30.4
 
30.9
 
25.9
 
37.1
 
34.5
 
33.1
 
37.1
 
30.6
 
30.9
 
34.7
 
32.2
 
农业成灾率%
 
15.2
 
15.8
 
12
 
18.6
 
17.4
 
15.7
 
21.3
 
14.9
 
13.9
 
19.7
 
16.2
 
粮食损失估计%
 
10
 
11.1
 
8.3
 
12.7
 
11.3
 
11.3
 
14.0
 
10.9
 
10.4
 
13.1
 
12.5
从图2看出,我国农业因气象灾害粮食减产的“峰值”时段有1961年、1966年、1972
年、1976年、1982年、1988年、1994年、1997年、2000年、2001年共十个峰值。从1961-1972年是因气象灾害粮食损失第一高峰阶段,年平均粮食损失789.8万吨,从1978-1988年是粮食损失上升阶段,年均损失粮食1797万吨,从1994-2001年达到粮食损失的高峰阶段,年平均粮食损失3324万吨,从1985年以后,我国因气象灾害粮食减产数量在高位震荡,粮食减产数量在不断增大,2000年粮食减产最高值5996万吨,粮食减产数量明显处于上升趋势。
20世纪50~70年代粮食总产量低,旱灾损失粮食相对较少,80年代,因旱灾造成的粮食损失1992万吨,到90年代已达2702万吨。进入90年代以来,旱灾损失已经较以往年代大幅度加重,1997,2000和2001年属特大干旱年,旱灾造成的粮食损失分别占到粮食总产量的9.6%、13.0%、11.8%。1997,2000和2001年属特大干旱年,旱灾造成的粮食损失分别占到粮食总产量的9.6%、13.0%、11.8%。农业受害会间接影响相关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益,据周进生采用投入产出关系估算,1989年全国因气象灾害造成191.25亿元的农作物损失,引起相关部门少产出约2590亿元,即间接经济损失是直接经济损失的13.5倍。
图3
从1979—1993年油料因灾损失有三个峰值,油料损失超过20亿吨的有5年,1980年
最高峰值,油料损失62.62亿吨,1988年损失47.45亿吨,1992年损失42.79亿吨。棉花因灾损失有四个峰值,棉花损失超过19亿吨有4年,1980年最高损失53.35亿吨。
图3
图5
四、我国农业受气象灾害的成因分析
我国处在全球季风气候显著、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的区域,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第一产业,它具有先天的脆弱性,极易受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
第一,它是利用生物有机的生长机能,把自然界的物质能量转化为人类的最基本生活资料和原材料的社会生产部门。农业生产最根本的特点是经济再生产以自然再生产作为基础和出发点,农业生产的主要特征是以动、植物为基本对象,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主要通过露天作业方式来获取各种农产品及经济效益,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产物。
因而,农业生产过程是对自然过程(含灾害过程)自然环境和自然因素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农业生产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制约,最容易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的强烈影响,生产效果的好坏在很到程度上取决与自然因素,尤其是气象因素,具有不稳定性。
第二,我国地理条件复杂,生态环境基础脆弱,气候条件多变,各种自然灾害频发,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从1951—2008年的气候情况看,我国气象灾害具有下列特点:
①普遍性:从时间和空间看,几乎每年都有灾,在50多年里,先旱后涝,先涝后旱,旱涝交错,干旱,雨涝,冻害,台风,干热风等五种气象灾害中,水、旱灾害频次明显。
②区域性:北方旱多,南方涝多,旱区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地区及黄土高原,其特点是受灾面积广,干旱持续时间长;洪涝主要发生在珠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东北松花江流域等。凡是干旱年份,副热带高压势力偏强,7月份起已控制整个江淮地区,并且比较稳定,亚洲大陆北纬40—50度上空盛行较强的东西向纬圈环流,阻碍北方冷空气不能南下,使得冷暖空气交汇少,很难形成锋面雨,造成江淮地区明显干旱。凡是雨涝年份,副热带高压势力偏弱,到6月底—7月初,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停留在北纬25度以南地区,亚洲大陆北纬40—50度上空盛行较强的南北向经圈环流,引导北方冷空气不断爆发南下,江淮地区刚好是冷暖空气交汇的地方,致使锋面雨带持续长时间停留在这里,呈现明显的雨涝。
③交替性:不同气象灾害交替出现,如旱涝交替出现,先旱后涝,先涝后旱,或是两头旱中间涝,两头涝中间旱等。
④持续性:同一种灾害在许多情况下连季出现,长江中下游1966-1968,1971-1974出现两年或三四年的干旱,1998-1999年两年出现两年洪水涝灾等。
第三,我国农业是一弱质产业,生产水平落后,抗灾能力差,多办靠天吃饭,故农业经济对自然环境变化和各种灾害的敏感度高,灾害的致灾效应强烈。如表3所示,中国三分之一的农业GDP属于天气敏感领域。
表3  中国农林牧渔业1949-2007年气象敏感性
 
行业
 
平均产值
 
因天气气候原因
 
变化幅度
 
幅度%
 
农林牧渔业
 
8557.17
 
最大值
 
最小值
 
2874.6
 
33.59%
 
3007.4
 
132.8
第四,地区规律性和周期性,一般说,以黑龙江爱珲到云南腾冲连线为界(中国人口分布线),此线以东气象灾害种类多,频率高,从地域分异主要表现为:南涝北旱,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是旱灾多发区,洪涝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淮海平原,严重的低温冻害集中在东北地区,东部沿海风暴威胁严重,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的气象灾害活动最强烈,即危险性最高,大量统计资料表明从总体来看灾害发生有其模糊的周期性规律;
第五,近一个世纪来,全球灾害呈加剧态势,由于现代工业的废气排放,2004年中国能源消费排放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50.7亿吨,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等,造成全球气候反常。
第六,发生的不可避免性和随机性,气象灾害发生是自然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从个体看具有随机性;
第七,灾害体系和群法规律以及社会效应:气象灾害不是孤立的,而是具有群发特征,一种灾害的发生往往会导致其它灾害的接连发生,常形成灾害链,是危害人类生活和生存的自然事件,具有社会性。
五、结果和讨论
1、我国农业处在全球季风性气候显著、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的区域,农业经济是一弱质产业,生产水平较为落后,抗灾能力差,使它极易受自然灾害影响和具有先天脆弱性,农业经济对自然灾害敏感度高,我国农业GDP三分之一属于天气敏感领域。
2、经过对于1949-2007年我国农业受灾面积、经济损失、农业粮食损失分析:气象灾害每年造成受灾面积呈波动上升趋势,20世纪50年代平均为22580千公顷,到90年代为495514公顷,农业受灾面积不断扩大;气象灾害造成农业经济损失逐年升高,呈现“谷—峰—谷”鹅型特征,从20世纪90年代,农业经济损失波动幅度大,属于强波动,年平均损失2000亿元以上,2008年损失达到4100亿元;农业粮食减产数量,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达到高峰,2000年粮食减产最高值5996万吨。
3、我国地理条件复杂,气候条件多变,干旱和洪涝灾害濒发,生态环境基础脆弱性,由于现代工业的废气排放,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受到破坏,造成全球气候反常等,各种极端气候事件濒发,极大影响着我国农业经济发展。
4、在我国主要的极端气候事件中,干旱和洪涝是受其影响区域最广、发生最频繁的自然灾害,尽管未来的极端气候事变化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通过不断加强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研究,制定合理的适应性措施:
第一加强水利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提高防洪、抗旱、供水能力及应变能力;第二针对气候条件敏感而脆弱性强的农业领域,可以改进农作物的生产布局,有计划地培育和选用抗旱抗涝的作物品种;第三并加强农村财政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第四建立我国农业保险再保险机制,化解极端气候变化对农业带来的的巨灾风险,2008年我国农业保险实现签单110.7亿元,农业保险为1400余万受灾农户支付赔款70亿元。上述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极端气候事件对农业经济的不利影响,对于推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