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墓王之王之系统:神圣午睡 : 选课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5:04:54

神圣午睡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shenshengwushui

个人资料

神圣午睡选课记

(2011-10-18 07:44:50)

标签:

课外课

兴趣班

选择

育儿

分类: 育儿:人生大事

这个学期开始,秧秧的幼儿园开了一些课外课程。长长的兴趣班时间表拿来一看,最吸引我的,是这兴趣班的时间:放学后,相当于可以晚接1个小时。对于我这种每天接近下午五点就开始哭闹“又要去接孩子”的懒妈妈来说,这真是个福音啊。

 

但是仔细一看这些班,又觉得能上的没几个。比方说乒乓球围棋这类,对于三岁多的秧秧来说,恐怕还是太早了点。而且围棋,总坐着。乒乓球,中国人谁不会打两下啊,还用教吗?跆拳道,身为一个练到绿带就半途而废的女性,我必须喊一声:这门功夫练了小腿会变粗!我就是因为这个不练的!

 

而运动类的秧秧幼儿园已经设置很齐全,什么舞蹈武术高尔夫轮滑游泳,真是涵盖的差不多了。

 

剩下的便是艺术类,美术,主持表演,软陶。声乐什么的也没有。其中主持表演我是觉得北京人真没必要上了,谁还不会说普通话啊,再说我们也不想当什么小童星。

 

还有个叫牛顿科学的课程,古里古怪的,难道是提前上物理课吗?

 

当然,孩子的意见最重要。我们耐心地把这些课程给秧秧读了一遍,问她想上哪个。秧秧毫不犹豫地说:我想画画。

 

于是最后我们就选定了美术和软陶让秧秧试听。正好然然妈妈因为总觉得然然不爱当众讲话,甚至经常拒绝回答老师的问题,给她选了主持表演,最后就一起试听了。

 

到了试听那周,我们也凑热闹去上了主持表演。那老师一进来我就不甚喜欢,四十来岁的一位女士,北京口音,话里行间透着厉害。授课内容也不怎么有意思,教一段绕口令。席间不断维持课堂秩序。孩子们热情的发言被她一次次打断。我觉得课堂气氛就够僵化的了,没想到这位老师还突然很歉意地对家长们说:各位家长,我必须说明一点。因为这是第一堂课,我要培养孩子们的兴趣,所以会不那么严格。我平时上课,课堂纪律绝对不是这样的!

 

我顿时满脸黑线地想:大姐,那您平时上课得厉害成什么样啊!

 

秧秧是一直比较乖的,不过上了一会儿,她就回头看我。我招手让她过来,轻轻问:你是不是想出去玩儿啊?

秧点头。我拉着她就走出了教室,说:那没问题,咱们去外面玩儿吧。

 

于是这个课就被我们抛弃啦。

 

第二天试听的是绘画课,这绘画老师毕竟也算是沾点艺术的边,态度还是和蔼多了。不过这绘画课的方式我也不怎么喜欢。简单来说,我觉得规定性太强,作品过于急功近利,而对于孩子的想象力和色彩感觉没什么帮助。具体形式为:用笔将小手的形状描下来,然后加上一些线条,画成水里的水草。

 

身为一个建筑师,我觉得我对美术这件事很有一点发言权。美术学习,其实宁晚勿早。而且是极其依靠天赋的一件事。我觉得比较适合幼儿的绘画方式应该以熟悉颜料和自由表达为主。假如一定要选择规定模式的美术课,我觉得美工课(也就是手工课)要比美术课更好。

 

这节课秧秧上的也不错,但是我跟她商量说:这样的画咱们在家里就可以画。我们接着再看看别的课吧。

 

接下来试听的是软陶课。上之前一位高班级的家长就跟我说:这课不好,一堆人不说,那老师水平啊……捏的还不如我们孩子他爹呢……

 

这样一说,秧爹也是个巧手的家伙,捏橡皮泥水平很不凡。难道这样我们就什么兴趣班都报不上,就不能再享受“偶尔晚点接”这个福利了咩?

 

到了软陶视听那天,秧秧路过一个班,发现那里正在试听牛顿科学。她偏偏就要进去听。我问她:你不是要去捏橡皮泥吗?不去了吗?

秧秧坚定地说:不去了,我就要上这个课。

 

于是就放弃了软陶,开始上这个课。原来这个牛顿科学课程的内容是:讲一点简单的科学原理的小故事,并结合这个原理,每节课做一个小玩具。这一节做的是个利用气球吹气做为动力的直升飞机。老师讲故事的时候,说去一个小岛救援,没有跑道,用直升飞机。问直升飞机什么特点,秧秧就很投入地回答说:可以直接飞起来!

 

当小小的玩具直升机做好以后,飞起来的一瞬间,孩子们高兴地手舞足蹈。甚至有小男孩就地打了一个滚……而且,这个课的老师是个年轻的男孩子,所以气氛也比较活泼。不怎么强调课堂纪律,也让孩子们的上课气氛最为活跃。

 

上完了这几天的体验课,秧秧和我都最喜欢这个牛顿科学。最后就报了牛顿科学。不过,幼儿园里报名上这个课程的孩子比较少。我想名字起得不好是重要原因,应该叫“科学小手工”或者“科学玩具制作”之类的,凸显动手这个特点,会更受欢迎。否则,之前我听见很多家长表示,以为这个课就是老师做实验小朋友看着。很多家长会觉得几岁的孩子肯定不能耐心看老师做科学实验。

 

所以秧秧现在的课外课就是芭蕾课和这个“牛顿科学”。芭蕾课是我在外面的舞蹈中心给她报的班,主要是当时她天天念叨要上跳舞课,说了好久好久,我才带她去找这样的课。而且,秧秧确实非常非常喜欢,真是风雨无阻地要求去。说起来,这课程毫无专业度可言。永远是一个老师按部就班地完成一套内容。这内容非常简单幼稚,虽然是穿着一身芭蕾服,但是跟芭蕾其实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而且,这老师的内容,我们上了十节课也没什么变化。

 

不过,好处是气氛轻松,孩子们蹦蹦跳跳很开心。而且毕竟也学了不少动作,锻炼了协调性。

 

一开始,其实我还想过多给她报几个班,让这些班帮我带孩子,省的在家呆着无聊。但后来发现,这每周两个傍晚,每次不到一小时的课其实也就足够了。再多也就觉得时间安排过于刻板,毕竟很多时候,我们还是希望更灵活地度过晚上。而且,放学5点是比较适合户外活动的一个时段,如果都安排成课外课,孩子的活动时间又少了很多。

 

周末我没有安排任何课外班,因为周末很容易有旅游或者郊游的计划,不希望被上课拴住。

 

无论是芭蕾课,还是这个“牛顿科学”,我帮秧秧报名的原因都是她想去上。所以,只要她开心地去上课我就很满足,从来也没期待着达到怎样的结果。对于三岁多的秧秧来说,我希望她有丰富的玩儿法。而且,孩子的成绩往往并不是家长规定的,而是给了她足够的成长空间以后,她自动取得的。这样的进步经常会出乎家长的想象。比方说,秧秧的芭蕾课,我只希望她能起到锻炼身体和协调性的作用。可前阵子我发现,秧秧走路经常有意地挺拔起来。有天我让她坐好,她马上挺直腰板。我赞她说:真可爱,知道挺直腰板呀?谁教你的?

秧秧清晰地说:是舞蹈老师教的。

 

我从没想到,三岁多的孩子会自动开始注意仪态。这真是意外之喜。我见到很多家长,在孩子下了课外班以后,就围上去总结这节课上得好不好,哪里做得不到位。我很理解他们的心态,但是我觉得,如果他们能试着更相信孩子,让孩子自己找到乐趣和进步的方式,孩子的表现一定会更好。

 

而我其实从来不特意过问秧秧每节课的具体表现,我只是偶尔和她谈谈,问问她是否能给我做个舞蹈动作。在我的人生经验里,大部分人的天才爱好,都不是家长精心栽培的结果。在幼儿期,我想发现比规定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