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神之神 迅雷:震颤麻痹 医学百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3:40:43

震颤麻痹

http://www.wiki8.com/zhenchanmabi_21899/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病因病机
  5. 辨证分型
  6. 诊断
  7. 治疗措施
    1. 疗效标准
    2. 分型治疗
    3. 专方治疗
    4. 老中医经验
    5. 用药规律
    6. 其他疗法
    7. 其他措施
  8. 相关文献

拼音

zhèn chàn má bì

英文参考

parkinsonism

概述

又称帕金森病,是发生在中年以上中枢神经变性疾病。主要病变在黑质和纹状体,因分泌多巴胺介质减少,导致震颤、肌张力增高、运动障碍。

临床以震颤、肌肉强直和运动减少为特征,其确切病因至今不明。西医大多采用左旋多巴或抗胆碱能药物治疗,虽有疗效,但不少病人因副作用大而被迫停药,或因久服,药效渐减,且不能控制病情的自然发展。因此,治疗上难度较大。

 

震颤麻痹归属中医“颤证”范畴。《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说明本病属风象,与肝有关,此论一直为后世所宗。关于本病较明确的记载,在甘医籍中应推明代《证治准绳》,其“杂病”节云:“颤,摇也;振,动也;筋脉约束不住而不能任持,风之象也。”并指出:“此病壮年鲜有,中年之后始有之,老年尤多,夫老年阴血不多,少水不能制盛火,极为难治。”清代的《张氏医通》卷六进一步指出本病主要是风、火、痰为患,并分别立方。《医宗己任编》则云:“大抵气血俱虚不能荣养筋骨,故为之振摇,而不能主持也。”并提出以人参养荣汤等治疗本病虚证,从而使本病的理法方药日趋完善。

现代中医治疗震颤麻痹,最早觅于1955年用针灸治疗的临床报道,但此后一直未引起重视。从70年代中期起,应用中医中药个案报道陆续出现。治疗以滋阴熄风、益气活血及养血疏筋等为主。自1979年报道中西医结合治疗震颤麻痹48例临床分析以来,关于本病的大样本观察垠道逐渐增多。根据本病肝风内动的特征,部分患者伴有血瘀证候,以“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为理论指导,在平肝熄风治法中增投养血活血之品,是这一时期的论治特点。80年代,对本病的病机认识渐趋一致,认为肝肾不足、气血亏虚是本虚与内风、瘀血、痰热之标实相兼为患,同时进一步认识到重用活血化痰药对减轻震颤的重要性。值得一提的是,从70年代中期起,国内不少医家应用针灸治疗本病,包括体针、头针、电针及穴位注射等多种方法。也有用推拿、气功、验方等法治疗获效的报道。至1990年,就所收集到的29篇(包括个、验案)文献资料统计病例为387例,其中痊愈84例,显效94例,好转158例,无效48例,总有效率为87.6%。中医药治疗本证方法较多,疗效较肯定,具有一定优势,由此看出其潜力是很大的。

有关震颤麻痹中医药治疗的机理研究,报道尚不多。有人通过肌电图观察,发现用中药治疗后,震颤明显好转的患者群放电位明显减少。

虽然用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疗效,且具有副作用少,病人较易接受等优点,但还无很大把握,其有效方药尚有待进一步发掘,治愈、显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治疗机理有待进一步探索,特别是发挥中西医药的协同作用,取长补短,应是目前的首要任务。

病因病机

综合古今医家经验,多数医者认为本病之发生与年老体衰、七情内郁、饮食不当等有关,其病机可归纳如下:

 

肝肾阴亏 是本病的主要病机。肝主藏血,肾主藏精,老年人多血虚精亏,加之摄生不慎,或疾病所伤,致肝肾阴虚,筋脉失养,不能制约肝阳,而肝风内动造成颤动振掉或拘急强直。

气血两虚 多因劳倦过度,饮食失节,或思虑内伤,心脾俱损,以致气血不足,不能荣于四末,筋脉失于濡养,而致震颤之疾。

气滞血瘀 情志内郁,或痰湿,气滞不畅,鼓动不能,血行缓慢而瘀阻脉道,致筋脉失濡而手足颤动,动作减少,屈伸不利。

痰热动风 五志过极,木火太甚,风火相煽,痰热互阻,寇伐脾土,脾主四肢,故见四肢颤动;若风火盛而脾虚,则津液不行,痰湿停聚,风痰邪热阻滞经络,发为颤证。

辨证分型

由于古今医家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比较一致,因此各家辨证分型相对集中,一般归纳为四型论治。

 

1.肝肾阴虚 躯干僵硬,抖动不已,伴有头痛头昏,耳鸣目糊,五心烦热,口干舌燥,腰部酸软,失眠多梦,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或弦细数。

2.气血两虚 肢体震颤,面色苍白,全身乏力,动作困难,自汗怕冷,少气懒言,胃纳减少,便溏浮肿,舌质淡红,脉象沉细。

3.气滞血瘀 四肢或头部、下颌呈固定式的抖动,屈伸不利,躯干或肢体有固定不移的疼痛或麻木,面色黯黑,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细涩。

4.痰热动风 形体稍胖,神呆懒动,胸脘痞问,口干,头晕,咯痰色黄,项背强急或肢体振颤,舌红,苔黄腻,脉弦细数。

以上分型是相对的,少数病例症状可不典型,并可同时出现多个证型的症状和特征互相错杂或转化。故治疗时必须抓住疾病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以提高临床疗效。

诊断

一、病史及症状:

原发性震颤麻痹病因不明,帕金森征群多与脑动脉硬化、颅脑损伤,CO中毒及抗精神病药物(吩噻嗪类、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叁环类)中毒有关。多缓慢起病,逐渐加重,主要症状包括震颤、肌张力增高及运动障碍。病史应注意询问有无上述史。

二、体检发现:

1.震颤:

最先出现于上肢的远端(手指)逐渐波及下肢。典型的手指节律性震颤呈"搓丸样动作"。初期为静止性震颤,晚期可变为经常性。情绪激动时加重,睡眠时停止。

2.强直:

肢体伸屈肌张力均增高,呈"铅管样"或"齿轮状"强直。面肌受累则缺乏表情呈面具状脸。

3.运动障碍:

常因肢体及手部肌肉强直而难以完成精细动作,严重时起坐困难、躺下时不能翻身,穿鞋系带扣钮扣均困难,生活不能自理。步态障碍甚为突出,早期表现行走时下肢拖步,上肢不动,随病情进展,步伐逐渐变小变慢,启步艰难,一旦迈步,以极小步伐前冲,越走越快,不能即时停步或转弯,称"慌张步态"。

4.个别病人尚可出现言语障碍、反应迟钝等。

叁、辅助检查:

1.腰穿CSF检查多巴胺代谢产物 香草醛酸含量和5-羟色胺代谢产物5-羟吲哚醋酸含量降低。

2.尿中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亦降低。

3.部分病人头颅CT或MRI可见底节区缺血变性改变。

治疗措施

一、药物治疗:

可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但不能改变病程经过。

⒈抗乙酰胆碱药物,抑制乙酰胆碱作用,相应提高神经传递介质多巴胺的效应,安坦2mg 3次/d或东莨菪碱0。2mg 3次/d,多有口干、散瞳、便秘副作用。

⒉多巴胺替代疗法:补充神经递质多巴胺之不足,使乙酰胆碱-多巴胺系统重新获得平衡。一般采用可透过脂膜屏障的-左旋多巴0.25 3次/d,渐增量至疗效最着而副作用最轻为度。

⒊复方左旋多巴及复方左旋多巴缓释剂(美多巴、帕金宁)。

⒋DA能受体激动剂:溴隐亭0.625mg渐增量,但每日理不超过30mg。协良行0.025mg,每隔2天增1/4片1mg,直到获得满意效果。

二、手术治疗:

微电极导向苍白球和丘脑切开术。

叁、基因治疗:

TH基因转染的成肌细胞移植可以提高多巴胺神经递质50%,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前景可观。TH(移植转酪氨酸羟化酶)。

疗效标准

一般根据患者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和工作能力等进行综合判定。

 

临床治愈:治疗后患者主要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生活可以自理和参加部分工作。

显效:患者主要症状、体征明显减轻,基本生活或工作能力得以改善。

好转:主要症状及体征均有好转,运动仍有一定困难或较常人缓慢者。

无效:治疗已满3个月,症状和体征均无改善者。

分型治疗

(1)肝肾阴虚

 

治法:补益肝肾,滋阴熄风。

处方:生地15克,熟地15克,何首乌12克,玄参9克,钩藤克,白蒺藜9克,羚羊角粉0.3克,生牡蛎20克,丹参12克,赤芍9克,杜仲9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用上方共治疗51例,显效10例,好转29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6.5%。

常用成方:可选用杞菊地黄丸合羚羊钩藤汤、叁甲复脉汤等加减。

(2)气血两虚

治法:益气养血,熄风止颤。

处方:黄芪12克,党参9克,当归12克,白芍9克,天麻9克,钩藤12克,珍珠母30克,丹参9克,鸡血藤9克,羚羊角粉0.3克。

用法:每臼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用上方共治疗31例,显效7例,好转11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58%。

常用成方:可选用归脾汤合补阳还五汤等加减。

(3)气滞血瘀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熄风。

处方:桃仁12克,红花9克,赤芍9克,川芎6克,当归9克,丹参12克,苏木9克,地鳖虫9克,炮山甲15克,鸡血藤9克,熟地9克,淮牛膝9克,杞子9克,首乌12克,白芍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用上方共治疗本病18例,显效9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8.9%。

常用成方:可选用通窍活血汤或逍遥散等加减。

(4)痰热动风

治法:清热豁痰,熄风通络。

处方:全瓜蒌12克,胆南星6克,竹沥9克,钩藤12克,天麻9克,羚羊角粉0.3克,珍珠母30克,丹参12克,赤芍9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用上法共治疗6例,临床治愈1例,显效2例,好转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66.7%。

常用成方:可选用温胆汤合羚羊钩藤汤等加减。

以上四型中,如气虚症状明显,重用黄芪、党参,酌加白术、山药、炙甘草;血虚甚加阿胶、桂圆肉、桑椹子、旱莲草;血瘀甚加红花、山甲、莪术;肌肉僵硬明显加金钱白花蛇、僵蚕、蝉衣、地龙;项强加葛根;上肢酸麻加姜黄;下肢酸麻加川牛膝;全身或四肢关节酸痛加虎杖、金雀根、威灵仙、徐长卿、秦艽;头痛头晕加白芷、葛根、川芎、菊花;脾虚湿重加半夏、陈皮、茯苓、砂仁。

专方治疗

(1)熄风汤

 

组成:天麻12克,全蝎5克,钩藤12克,洋金花0.6克,蜈蚣2条。

加减: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加龟版、生地、熟地、山萸肉;面色无华,食少倦怠,头晕乏力加人参、白术、当归、熟地;胸脘痞闷,咯痰色黄,苔黄腻加胆南星、枳实、竹茹等。

用法:每日1剂,水煎两次,两煎液混合;早晚分服。重者每日2剂。

疗效:用上方共治疗58例,治愈47例,好转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5%。

(2)养肝熄风汤

组成:生地15克,白芍15克,当归12克,川芎9克,玄参15克,女贞子12克,钩藤5克,阿胶12克,僵蚕9克,全蝎6克,蜈蚣2条,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疗效:用上方共治疗3例,远期疗效满意。

(3)中麻Ⅰ号针剂

组成:洋金花单味提取物。

用法:治疗当日清晨禁食,排空小便,测量体温、脉搏及血压,静脉点滴10%葡萄糖500毫升,加10%氯化钾10毫升,以避免由于空腹入睡过久而发生低血糖。为预防瞳孔过分散大,两眼滴用1%伊色林,另服心得安10毫克以避免心动过速。药物选用上海中药一厂制造的中麻Ⅰ号针剂,剂量为0.1毫克/公斤,静脉注射。药物注射后开始每5分钟测量血压、脉搏1次,半小时后改为每10分钟测量1次,1小时后改为每小时测量1次,直到病人清醒。每30~60分钟测量腋温1次。个别病人用脑电图作治疗全程监视。

疗效:用上法共治疗8例,显效5例,好转3例,全部有效。治疗后效果维持2~24天。

老中医经验

施继宗医案

 

陈××,女,76岁。1981年3月3日求诊。两个月来,上下肢、舌及下颌不自主颤动,手指颤动如搓丸状,面部、下颌在说话时明显颤动,语言不清,颤动不能随意停止,于情绪激动时加重,脉呈弦滑。舌质绛红少苔,并伴有咳喘,吐黄白脓痰。辨证为肝阴不足,虚风内动,肺气不宣。投以养血活血通络,平肝熄风,宣肺化痰之法。

处方:丹参30克,白芍15克,川芎10克,菊花10克,白蒺藜10克,麻仁10克,牡蛎20克,珍珠母30克,生熟地各10克,丹皮10克,泽泻10克,茯苓15克,山药10克,地龙6克等。

加减:喘咳加杏仁10克,紫菀10克,海浮石10克,旋复花6克(包);纳差加砂仨6克(后下),麦芽10克等治疗,诸证消失,以六味汤善后。前后用药计23剂,后经随访半年,未见发作,已能做家务。

按: 施老认为,《黄帝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本病主症是震颤和肌肉强直,证属肝风。肝藏血,主靳,肝之阴血不足无以养筋则可致本病。肺气不宣,痰浊内生而致咳喘。治疗中间加强平肝熄风祛痰药物,后以养阴补肾舒筋活络之法直达病所而痊愈。

用药规律

应用频度(例)
报道文献(篇)
药  物
≥60
4
丹参、鸡血藤、当归、熟地、首乌、钩藤。
<60
玄参、生地、赤芍。
≥30
2~3
羚羊角粉、珍珠母、天麻、白蒺藜、白芍、黄芪、党参、竹沥、木瓜、杞子。
<30
全瓜蒌、胆南星、生牡蛎、僵蚕、全蝎、茯苓。
≥10
1
紫石英、山药、苡仁、黄精、蝮蛇。
<10
川芎、女贞子、阿胶、蜈蚣、甘草、龟版、生龙骨。

使用频度最高,文献篇数最多的是丹参、鸡血藤、当归、钩藤等活血化瘀、养血熄风药和熟地、首乌、玄参、生地等补益肝肾、滋阴清热药。其次为羚羊角粉、珍珠母、天麻、黄芪、党参等平肝熄风、益气健脾等药物。另外,清化痰热之全瓜蒌、胆南星、竹沥及祛风通络之僵蚕、全蝎等虫类药也运用较多。提示临床用药与中医学认为本病之发生多由肝肾阴虚,气血不足,筋脉失养,而致虚风内动的观点是一致的,运用养血活血、补益肝肾、熄风通络之品较易收效。特别是有医者指出用羚羊角粉与活血化瘀药物合用,常获良效。但在临床中应结合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辨证施治,才能提高疗效。

 

 我们选择了疗效较好的临床报道共6篇,对其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归纳,这些文章共涉及药物近50味,而常用药物见下表:

应用频度(例)
报道文献(篇)
药  物
≥60
4
丹参、鸡血藤、当归、熟地、首乌、钩藤。
<60
玄参、生地、赤芍。
≥30
2~3
羚羊角粉、珍珠母、天麻、白蒺藜、白芍、黄芪、党参、竹沥、木瓜、杞子。
<30
全瓜蒌、胆南星、生牡蛎、僵蚕、全蝎、茯苓。
≥10
1
紫石英、山药、苡仁、黄精、蝮蛇。
<10
川芎、女贞子、阿胶、蜈蚣、甘草、龟版、生龙骨。

使用频度最高,文献篇数最多的是丹参、鸡血藤、当归、钩藤等活血化瘀、养血熄风药和熟地、首乌、玄参、生地等补益肝肾、滋阴清热药。其次为羚羊角粉、珍珠母、天麻、黄芪、党参等平肝熄风、益气健脾等药物。另外,清化痰热之全瓜蒌、胆南星、竹沥及祛风通络之僵蚕、全蝎等虫类药也运用较多。提示临床用药与中医学认为本病之发生多由肝肾阴虚,气血不足,筋脉失养,而致虚风内动的观点是一致的,运用养血活血、补益肝肾、熄风通络之品较易收效。特别是有医者指出用羚羊角粉与活血化瘀药物合用,常获良效。但在临床中应结合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辨证施治,才能提高疗效。

其他疗法

(1)针灸

 

①体针

取穴:主穴:四神聪、风池、曲池、合谷、阳陵泉、太冲、太溪。配穴:口干舌尖红,脉细数加复溜;腰背酸痛强直加命门、肾俞;便秘苔黄加足叁里;言语不利加聚泉、上廉泉。

操作:用32号不锈钢毫针,作捻转补泻法。太溪、复溜、命门、肾俞用补法,余穴用泻法;聚泉、上廉泉不留针,其他穴位留针30分钟,留针时隔10分钟作一次捻转补泻手法。隔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休息7天再作第二个疗程。

疗效:用上法共治疗30例,治愈5例,显效9例,好转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

②电针加穴住注射

取穴:主穴:足叁里、命门、关元。配穴:上肢颤动为主取通里、曲泽、叁阴交、肝俞、后溪、合谷;全身症状严重者取风池、太溪、肝俞、阴陵泉、百会。

操作:主穴必取,其他穴位据症状轮换使用。一般一次取5~7穴为佳,原则是局部取穴,兼以对侧和上下取穴。病员取侧卧位。用0.5~2寸针刺人穴位,使病员有酸、麻、胀感后,接通电针仪,采用连续波,电流强度以病员能耐受为度,频率每分钟60~80次左右。在电针同时,取维生素B1(100毫克/2毫升)和维生素B12(100微克/毫升)各1支,用5毫升注射器,5号齿科针头插入混合备用,于本次针灸未取之穴位进针,待有酸、胀感和回抽无血时,缓慢分别注人0.5~1毫升药物,每次只需注射2~3穴,穴位要轮换进行注射。针刺和穴位注射均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休息3天后,继续下一疗程,直至痊愈。一般治疗3个疗程就可见效。

疗效:用上法共治疗42例,痊愈14例,好转2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

③电针

取穴:前顶、百会、承灵、悬颅。

操作:选好穴位,作常规消毒,将28~30号不锈钢针沿头皮斜向捻转进针,达到该穴规定深度后,接上电针仪的输出接头,通电20分钟,频率为每分钟120~150次左右,通电量大小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天针刺1垛,1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3~5天。

疗效:用上法共治疗53例,显效11例,好转3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7.4%。

④头针

取穴:主穴:舞蹈震颤控制区、运动区、感觉区。配穴:晕听区、语言区、足运感区。

操作:以主穴为主,根据临床症状选择配穴。均取对侧刺激区。常规消毒后将26~28号毫针沿头皮45度角进针,针体进入叁分之二,留叁分之一在外,部位在头皮部肌肉之下,帽状筋腱之上。进针后,以每分钟200~240次的速度捻转针体,另一手将进入头皮的针体相对固定,不提插。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3~5天,一般叁个疗程见效。

疗效:用上法共治疗30例,显效13例;好转1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

(2)单方验方

蝮蛇抗栓酶注射剂

组成:主要成分为转氨酸脂酶,每克含0.25μ(酶活力单位)。

用法:常用量每公斤体重每天0.008~0.012μ(成人大约0.5μ)加入生理盐水500毫升,作静脉滴注,滴速不超过40滴/分。每天1次,20天为一疗程。由于该药为蛋白酶类制剂,首次药用蝮蛇抗栓酶0.125μ加入500毫升生理盐水缓慢静脉滴注,或用0.002μ/毫升浓度做皮内试验,以防出现过敏反应。

疗效:以上疗法配合口服左旋多巴,共治疗10例,显效1例,好转9例,全部有效。

(3)推拿

操作:①点按百会、印堂、膻中、气海、关元、足叁里、主阴交、肾俞、肝俞、脾肾、太冲各1分钟。②滚督脉,由上而下共5次。③自上脘至关元,行缓慢沉着的一指禅推5分钟。④摩腹5分钟,震丹田1分钟。⑤四肢行滚、抹、搓、四指拿等放松手法。

疗效:用上法共治疗3例,疗效满意。

(4)气功

功法:患者在中西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放松功叁步法:放松段人静,意守调息、静养无力,并且配合运气点穴,拍打放松等。

疗效:用上法共治疗20例,显效3例,好转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5%。

其他措施

应鼓励早期病人多做主动运动,多吃蔬菜、水果或蜂蜜,防止跌跤,避免刺激性食物、烟、酒等;对晚期卧床不起的病人应勤翻身,在床上做被动运动等。

 

可配合多巴胺替代疗法。

对治疗无效,健康情况良好,症状以单侧为主,可考虑用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