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丹凤医院地址:小学数学学法指导的理论与实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3:33:21

小学数学学法指导的理论与实践

摘要

所谓学法指导,通常指学习方法的指导。上世纪末叶,中外教育家、学者对此曾进行深入的研究,已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方法。进入新世纪,“创建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两大观念的引入为我们如何在新时期优化学法指导提出了新的问题。在目前我们在国家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如何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做到“减负增效”,学法指导又有其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  学法指导  理论  实践

二十世纪后期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纵观世界各国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竞争。要培养适应下世纪的人才,教育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让学生在接受数学知识的同时,掌握获取知识的能力,既“授之以鱼” 又“授之以渔”,已成为我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急待解决的问题,而进行学法指导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新时期小学数学学法指导的理论依据

我国古代教育家早已提出“教学相长”“因材施教”、“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时习与温故”,这些都是学法指导的雏形。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的卢仲衡、黎世法等先后对学法指导工作进行早期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80年代初,我国有识之士正式提出小学学法指导的重要性,随之开展积极的研究工作,此后,学法指导研究逐渐在各省开展起来,但只作为完成教改目标的一种措施揉合在教改之中。到了90年代,我国中学教育理论界日益关注学法指导研究,并从理论的高度剖析学法指导的实质、内涵,寻求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我们新时期开展学法指导应该有以下理论为支撑。

⒈陶行知的“教学合一”理论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积极倡导“教学合一”的思想。他提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教学生学有什么意思呢?就是私心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陶行知的这一精辟论述,正好切中我们教学的弊病:即传统的教学往往侧重于教材的分析、教法的研究,忽略了对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这方面的研究。可见,是不是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从某一角度上说,是区划现代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尺寸。

⒉元认知理论

“元认知”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在1976年提出的,意即是对认知的认知,就是个体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具体地说,就是学习者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时时关注这一活动的进展情况,根据活动的要求来选择适宜的学习方法,监控学习活动进行的过程,不断取得和反馈信息,并把此来调节自己的学习,从而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数学学习中的元认知,其作用则集中表现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如何有效地、适当地协调材料的特点、个人的特点、任务的要求而相应地作出计划,选择合适而有效的策略,评价每一操作活动的有效性、检查效果,修正策略,并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及时的补救措施等。

⒊创新教育理论

实践充分证明,“应试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人难以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瞬息万变的知识变化和发展的复杂局面。创新教育将扬弃“应试教育”的弊端,旨在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这主要是通过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来实现。实现创新教育,要变传统灌输式教学为创新性教学。这里的创新性教学主要有两层涵义:第一,是指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具体说来,就是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特点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并能在实践的学习过程中得以运用,这是从科学文化知识传递的角度说的;第二,是指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时,如何做到优化与创新,进而培养以创造性学习为核心目标的教学,这是从创新角度说的。这不仅指教学模式,而且是指教学的目标和原则。对小学生数学学习来说,创新性教学目标关注的中心始终是学习主体的创新性:即学习主体的创新人格、学习主体的创新思维和学习主体的创新意识。这一切,以教师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数学学习方法为起点,而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学法,只有通过数学训练和实践才能真正获得。

二、小学数学学科开展学法指导的意义

⒈学法指导更能体现“终生教育”新观念

终生教育通俗的说就是活到老,学到老。一个人走出校门,或许他从学校里学的知识就已被新知识所覆盖,那么他就必须进行再学习。要进行再学习,就必须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⒉学法指导能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统一。当前,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向,就是教法改革与学法改革相结合。以研究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作为创建现代教学方法的前提,寓学法于教法之中,使教法学法化,使学法教法化,把学法研究的着眼点放在纵向的教法改革与横向的学法改革的交汇处。

⒊学法指导是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现代教育观念的体现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强调:教学“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使“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为学生认识和发展提供种种有利的条件即帮助、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习惯,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

⒋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核心因素

学习方法的知识,是学生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法指导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⒌学法指导是发挥学生这个学习内因作用的有效措施。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接受信息,理解、消化知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主要靠学生自己这个内因的努力,而教师的学法指导,只不过是重在发挥学生这个学习内因的作用。通过学法指导,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实践小学数学开展学法指导的主要途径

⒈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学法指导:

⑴教师加强示范,让学生在模仿中感悟学法。

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是从模仿开始的,并直接来自于教师示范。如教师书写方法、运算方法、解答和检验应用题的方法,以及教师常用的分析推理方法,皆为学生进行的对象。教师示范质量高低,提供模式的好坏,都直接影响着学生模仿的效果。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求自己作出正确的师范来供学生模仿。如在教学“5的乘法口决”时,先引导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推导5乘以25乘以3的口诀,在学生初步掌握乘法口诀的推导方法推导出5乘以45乘以5的乘法口诀,从而掌握学习表内乘法的方法。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推导6乘以57乘以58乘以59乘以5的乘法口诀,就成为一件学法模仿的趣事。

⑵加强实践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学法。

新课程标准为学生提供了学生大量观察、操作、实验的机会。为此,我们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做多种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去分析和研究,去理解掌握知识的知识的方法。采用的操作形式和内容主要如使应学具进行数的分解与组合、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把要学的几何形体转化为以学的几何形体来进行有关公式的推导等。如教学“你说我摆”时让学生在同桌合作拼搭积木的过程中,充分感知不同的立体图形,然后从大量不同形状的积木中,抽象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等,直观认识它们之后,在通过制作模型、折纸等来加深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并从中建立起立体图形的空间观念。

⑶通过适时点拨,让学生在尝试中掌握学法。

新课程标准提倡让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体验数学再发现的过程。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注意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已有的基础,创造机会让学生发现规律、掌握学习方法的机会,使他们在尝试中愉快的学习知识、掌握方法。如进行有关的计算教学时,便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自己发现计算方法,学生兴趣盎然。如教学: 12减去5”等于多少?时便出现很多算法:用小棒一根一根的减,得出125等于7;把12分成7555等于070等于7;想5加几等于12,因为57等于12,所以125等于7……像这样由学生自己尝试发现的计算方法,他们理解深刻、掌握牢固。

⒉在分类学习中进行学法指导

⑴预习方法指导

预习是上课前对新知识的自学准备,是学好新课提高学习能力,取得好成绩的基础。进行课前预习能使对新学知识有个初步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对新学习内容作一番学习尝试,可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思维能力,所以必须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指导的方法步骤如下:设置预习思考题,引导学生自学新内容——粗读、细读课本新内容——查补旧知识,理解新知识——做预习笔记——试做习题。

 ⑵复习方法指导

 人的大脑记忆是有规律的,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最好方法是复习。复习有课后复习、单元复习、期末复习、年终复习等。可以用以下步骤进行在指导方法:首先,使学生明确复习目的,其目的是为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系统掌握知识,以便于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和日后学习继续学习选用。其次,使学生抓住学习的重点。课后复习以理解、记忆、掌握新知识为主。其它的复习以形成知识系统.复习的重点放在概念、规律、法则、公式和解题计算上。最后,使学生做到“三个为主”。复习时,以课本为主,以加深理解和加强记忆力为主,以掌握知识的系统性为主。这样才能在整体上掌握好所学知识。

⑶做作业的方法指导

做作业是运用所学的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任务。教师要教育学生独立自主完成作业。指导学生做好以下几点:首先,要求学生先复习后做题。这样就可以灵活的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解题答题上,提高作业质量。其次,要求学生明确作业的要求。记清楚老师布置作业的份量,各题要求,完成的时间,交作业的时间,按时、按量、按质上交作业。再次,指导学生做题要认真审题,理解题意,明确解题思路。第四,要求学生做完作业要检查,做作业要认真细致、一丝不苟。按时、按量、按质、按要求完成作业任务,争取做对,“我的作业我满意了,才交给老师。”检验的方法有估计法、重算法、运算法、另算法、代入法等。每种方法的检验方法都应教给学生,让学生去解题中灵活运用。最后,要求学生对批改后的作业,错了的及时订正。学生对老师批改后的作业,应既要看成绩又要看对错,如有错漏,及时改正、补上,再有不懂,请教同学或老师帮助解决。

⒊克服思维定势须加强学法指导

“定势”的作用有积极和消极性两种表现,我们应该利用“定势”的积极性作用,克服“定势”的消极性影响。在知识迁移能力的形成过程中,既要培养解决类似问题的“定势”,形成知识迁移的一般性规律和方法,又要形成在遇到用习惯方法难以解决的有关问题时能够从其他角度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形成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的意识与能力,这也是培养知识迁移能力的重要要求。知识的迁移要求对知识呈现的情境和知识转换要灵活处理,而不是生搬硬套。如果变换的问题样式和情境无法被吸纳人认知结构或已建构的认知结构无法同化这个问题,便要求我们对这个问题进行再处理,再变换或尝试与另一认知结构对接,形成从不同角度分析、迁移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如,在教学小数乘法后,学生计算0.24×51.2往往会被0.25×41的错误定势所影响,我们教师要积极变换知识呈现情景,改变知识迁移方法,指导学生多观察,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总之,学法指导应由“学会”向“会学”发展,从根本上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从小奠定再学习的基础,让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资料

1]朱熹:《论语》集注

2]方明 :《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1月,

3]史耀芳:《我国中小学学法指导回顾与展望》,《中国教育学刊》1998年第2 

4J·H·弗拉维尔[],《认知发展》,编译者:邓赐平,版次:027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沈绍辉:《谈谈学法指导的意义》,《江西教育科研》,1994年第2 

6]舒达等主编:《素质教育全书》,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7

7]张斌:《论合作学习及其对学生行为和态度的影响》,选自《教育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