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丝降b调伴奏大全:我喜欢的古典诗词 / 阳台一隅 / 第57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22:42:31

我喜欢的古典诗词共266页 

作者:阳台一隅 提交日期:2010-03-15 20:33  第74首
  
   安定城楼
  
   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作者介绍]
  
   走出玉阳山,赶上“甘露之变”,政局动荡,诗人李商隐暂住令狐楚幕府。
  
   公元836年4月,令狐楚外任兴元尹(尹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市长),兼山南西道节度使。当时的令狐楚70岁,这个年龄外任不正常,有人认为是仇士良暗中使坏,也有人把帐算到“李党”身上,本人赞同后者。
  
   李商隐没有随行令狐楚,回家奉母。
  
   令狐楚之子令狐绹精于仕道,当年升任左拾遗,8品。
  
   官场上有另一种“势利眼”,既看上,也看下,亲近绩优股,同时也照顾潜力股,高锴就属此列。
  
   高锴4品,对令狐楚情有独钟,极力看好这个后生。不用令狐绹巴结,高锴主动伸手,令狐绹求之不得,2人关系渐铁。
  
   之所以说出高锴,是因为这一年(公元836)此人接受了一项新的任命——明年的知贡举(科举主考官)。
  
   有一次闲谈,令狐绹有意提及李商隐,高锴笑着点了点头。令狐绹心里有了底。
  
   公元837年的科举考试,李商隐果然一举中第,美梦成真。
  
   感谢令狐绹,感谢高锴,感谢国家的培养,感谢CCTV。
  
  
   但科举登第只是万里长征走出的第1步,还要通过第2年的吏部释褐试,然后才能授官。
  
   那就等吧,诗人的心中充满期待。
  
   在这期间,发生了3件事,一是令狐楚病逝,二是李商隐写了一首长诗《行次西郊作一百韵》,三是投奔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再次成为幕僚。后2件成为他不顺仕途的祸根。
  
   先介绍一下晚唐著名的“牛李党争”。
  
   牛党代表:牛僧孺、李宗闵(min3)。
  
   李党代表:李德裕。
  
   策试贤良方正科:是一种对低级官员的考试,成绩优秀者拔升。
  
   话说唐宪宗元和3年(公元808年),朝庭举办了一次这样的考试,牛僧孺、李宗闵、皇甫湜(shi2)等人直言时弊,血气方刚,受到主考官的青睐,皇帝宪宗也满意。正准备提,节外生枝,宰相李吉甫(李德裕之父)突然站出来,横加阻止,表面理由是他们中的皇甫湜是当时翰林学士王涯的外甥,怀疑王涯暗箱操作,损公肥私。真实原因当然是嫉恨,这些人批评政府,他这个宰相脸上挂不住。
  
   整人需要理由,表面上的理由往往不是真实的理由,历史就是一部教科书。
  
   宪宗李纯听了李吉甫,自然牛僧孺、李宗闵等人的希望泡汤。埋下了火种。
  
   宪宗之后就是穆宗。
  
   唐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这些人当中的李宗闵任中书舍人(负责拟草皇帝诏旨,大概相当于国务院秘书或秘书长)。
  
   当年科举考试,共录取14名进士,其中有李宗闵的女婿苏巢。
  
   送了礼而榜上无名的人愤怒了,上告上告再上告,指责这次考试不公,要求重试,穆宗征求翰林学士李德裕、元稹和李绅的意见,这3人属于李党,当然同意。这次就是针对李宗闵。
  
   重试的主考官自然换人,他们是王起和白居易,结果只有4人中榜,其余均被认为是水货。这下皇帝愤怒了,将李宗闵贬为剑州刺史。李宗闵恕从心头起,自此,拉开了长达40年的两党之争。
  
   “牛李党争”介绍完毕。
  
   实际上两党起伏较频,任何一党都没有绝对优势,属于你方下台我登场。
  
   令狐楚父子属于牛党。王茂元接近或属于李党。
  
   我相信,李商隐肯定不太清楚两党之争,否则他决不会投奔王茂元,想想刚刚受恩于令狐绹,还没有参加释褐试,不可能背叛令狐绹,只是出于生计考虑,令狐楚死后,没有生活来源,令狐绹在京城为官,没有开幕府的资格。
  
   李商隐不自觉进入角色。
  
   更令牛党气愤的是,李商隐竞娶了王茂元的女儿为妻,关系铁定,拉不回来了,令狐绹气得肝疼,李商隐的所作所为,令他在“牛党”同仁面前,抬不起头。
  
   只能说李商隐点儿背,令狐绹也无可厚非。
  
   换了谁,也会对李商隐有看法。
  
  
   释褐试由吏部(相当于组织部)负责录取,然后再报中书省(大概相当于中央政治局)审批,闯过这2关才算完事大吉。
  
   对于报上来的人选,中书省一般不会找麻烦,2眼一闭,打个对勾了事,除非故意找茬。
  
   李商隐顺利通过了释褐试,因为吏部属“李党”。
  
   李商隐没有通过中书省,因为中书省属“牛党”。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的那首《行次西郊作一百韵》,该诗不客气地批评了政府。当时宰相是杨嗣复,属“牛党”。
  
   无可奈何,诗人怏怏回到泾原,心里憋气。
  
   在一次登安定城楼时,慷慨写下这首诗。
  
  
  
  [本诗简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
  
   安定:指唐朝的泾原(甘肃泾川县),隋朝时这个地方叫安定郡。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迢递:高耸。
   迢递高城百尺楼:形容楼高。
   尽:全。 汀洲:水中陆地。
   绿杨枝外尽汀洲:是指这个杨树林外是一片沙洲。这一句有什么所指吗?好像没有,如果一定复杂理解,那就是诗人自喻“绿杨”,朝气蓬勃,且被水泽困住。“绿林”也指明当时是春季。
   通俗解释这2句:站得高,望得远。
   登高必赋,诗人有话要说。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贾生:西汉人贾谊,年轻时曾上书当时的皇帝汉文帝,痛击时弊,汉文帝没采用,贾谊很伤心。
   虚:徒然。
   “贾生年少虚垂涕”,诗人与贾谊自比,一声长叹。
   王粲: 东汉末年文学家,公元193年的春季,为了避乱离开京城,远走他乡,投奔荆州刘表。在刘表那里,曾登楼作赋,有名作《登楼赋》留世。(本帖的第25首有王粲的介绍。)
   王粲春来更远游:再一次与王粲自比,出走京城,回到泾原。
   唐人诗作,典故中自喻古人的很多,但肯定不是随便想出一个人来就比,贾谊、王粲这2个人有特点:年轻、正直、、没有野心,只想干事业,而且都有才高八斗,符合李商隐。
   但这2人后来都得到重用,诗人自比他们,可能心怀期待,可惜的是,李商隐一直未能如愿。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永忆:总是想。 江湖:不是实指,指归隐。
   永忆江湖归白发:总想着年老时就归隐江湖。这句应该是这个字序:永忆白发归江湖,是为了和下一句的对仗。
   扁:读pian1,小的意思。扁舟:不是指一般的小船,是个典故,指春秋时越国范蠡(li2)辅佐勾践成就霸业后,乘扁舟归隐江湖。
   这2句是名句,意思是当功成名就时,归隐江湖。对官位并不感冒。
   下2句,进一步说明诗人的这种思想。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鹓(yuan1)雏: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
   这2句也用到了典故。
   《庄子.秋水》里记载:
   一天,庄子去看望梁国相惠施,有人提醒惠施,说庄子想夺取他的相位,惠施很慌很紧张,全城布控,戒严搜索,知道这种情况后,庄子见到惠施时,幽默地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南方有一种鸟叫鹓雏,高贵贤雅,从南海飞往北海,一路上非梧桐树不歇,非竹实不吃,非甘泉不饮。
   有一只猫头鹰刚刚拣到一只死老鼠,看到鹓雏,紧张得要命,怕鹓雏与它抢食,就向鹓雏心虚地发出吼叫。
  
   讲完这个故事后,庄子对惠施说,现在你就是拿着梁国这只死老鼠来向我吼吗?
   庄子的聪明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张口就能讲故事。故事中都有哲理。
  
   看完这个故事后,解释这2句。
   不知腐鼠成滋味:真没想到一只死老鼠竞能成为美味佳肴。腐鼠:此处指官职,显然这是诗人的气话。
   猜意鹓雏竟未休:竞无休止地猜忌性情高洁的鹓雏。诗人自比鹓雏。
  
   整首诗宣泄了作者的气愤和蔑视,报国无门哪!
  
   咏怀诗中,这是一首名作。
  
  
   解析完毕。
  
   ====================================
  
   李商隐是个书呆子吗?不是。他的《无题》诗写得那么婉转,书呆子写不出来。
   李商隐的诗中喜欢用典,说明他读书很多,不知道任何朝庭都会有派别对立吗?不知道站队的重要性吗?好像不是,他应该知道。
   非常可能是他不清楚当时“牛”、“李”两党的具体下属分支。小一点的官属于哪一派,他不清楚,这不能怪他,这样的事搞清楚很难。当时投奔王茂元,只是应付生计,混口饭吃而已。
  
   ====================================
  
   李商隐在内心对令狐绹肯定有愧疚,为什么不弃“李”从“牛”?
   我想有2个原因:
   1.娶了人家的女儿,绑定。
   2.当时“牛”、“李”两党相争,并未完全分出胜负,再加上李商隐从心里并不想加入任何一派,可能怀着“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的心态,这种可能性很大。
  
   ====================================
  
   范蠡成为很多古代读书人的心中楷模,实现了儒家用仕和道家归隐的完美结合,超级能人。
   一般人的追求次序是先用仕成功,然后再归隐。
   如果仕途不得志而归隐,那就心里不痛快,愁肠百转。陶渊明这种胸襟的人终归是少数。
   中国人有完美主义思想情结。
  
   ====================================
  
   古人让我们敬仰之处很多,从入仕的出发点上,已经大大的不同了。
  
   ====================================
  
   诗人处于“牛李”的夹缝中,生存艰难。
   抛开品德考虑,如果想有所作为,只有心向一党,若即若离的态度,结果是两边不讨好。
  
   可惜诗人不屑结党钻营,一个人独行,必将被淹没在涛涛派系中。
   正直被误解,跳进长江也洗不清。
  
   ====================================
  
   仕途不如意时的极度发泄:
  
  
   安定城楼
  
   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谢谢阅览。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23270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