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滩东方逸品最新消息:大学 我们该怎样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0:22:22

大学 我们该怎样学

——写给大一新同学



作者:党委宣传部部长、机关党委书记 张建华

  大学就像一个高级“超市”,这里货物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关键看你能否用有限的钱(学习年限)购得尽可能多的好货(知识)。在中学,学习有一套固定程式,学什么、怎么学、什么时候学、学多少,老师都做了细致的安排;在大学,学习有很大的自主性:在很大程度上,学什么要自己选择,怎么学要自己主张,什么时候学要自己安排,学多少要自己确定。在中学,有老师和家长逼着学,是被动地学;在大学,只有自己逼自己,要主动地学。在中学,老师就像一位船夫,想方设法把你“渡”到知识的彼岸;在大学,老师则像一位游泳教练,千方百计让你“游”到知识的彼岸。在中学,可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在大学,衣、食、住、行等全靠自己处理。在中学,进了校门有老师管,进了家门有家长管;在大学,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只要不违法违纪,别人很少干涉。因此,进了大学校门,首先要学会学习上自主、生活上自理、言行上自律。
  中学生的学习目标具体而现实,就是考上大学。大学生的学习目标相对来说不是十分明确,例如就业、考研和出国的选择等。就就业而言,有选择何种行业和职业的问题;就考研而言,有选择报考学科的问题。有个别同学,始终停留在中学生的角色上,考上大学就算达到了目标,再也不想新的目标了;有的同学,面对多种选择要么无所适从,要么想入非非。同学们要尽快地完成角色转变,给自己一个确定的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追求;没有追求,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就没有主动性;没有主动性,就成了大学里的“混儿”。作为中学生,你可能很“拔尖”;作为大学生,你可能很“平常”。同学们要尽快地转变角色,丢掉优越感,回到起跑线,进行新的冲刺。
  大学具有非常丰富的学习资源,关键在于你想不想利用、如何利用。前者取决于学习目标和学习态度,后者取决于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得当,就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就听课而言,这似乎是一个不能再简单的问题,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处理好的。刚开始听课时,整个45分钟可能会游荡在云雾之中,不知道应该听什么,也不知道听了些什么,这样的人并非个别。在中学,老师会把书逐字逐句地讲透讲烂。一道题,左一个解法,右一个解法,归纳总结,条理成章。上课就像喂食,你只需张开口,老师就会将嚼得稀烂的“食物”填进你的肚里。在大学,老师没有时间反复强调,教材的内容也不可能全讲。大学老师主要讲解概念、思路和方法等,其中一些引申、推论、技巧等,往往要留作“家庭作业”,需要你自己课外解决。中学老师注重的是“句号”,直到你将所讲的内容完全掌握为止;大学老师注重的是“问号”,回答你原来的疑问,形成新的疑问。因此,在大学,听课之前要会准备“问号”,听课时要会记下“问号”,下课后要会自己解决“问号”。这就形成了听课三步曲:预习、听讲和复习。上课之前必须预习,借此对老师要讲的内容有所了解,找出难点和疑点来。听课时,以此为重点,把这些“问号”一个个地打开。课堂上还可能产生新的疑点和难点,对这些新的“问号”,如果当时打不开,就把它们记下来,千万不要停留在那里“琢磨”起来,这样会错过后面讲授的内容。听课一定要紧跟老师的思路,记笔记会使听课不“卡壳”。通过笔记,把新的重点、疑点和难点记下来,等课后解决,实质上是对课堂内容进行扩充和引申,对课堂时间进行延长,从而提高听课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遗憾的是,有的同学不记笔记,有的同学不会记笔记。要么跟着老师抄黑板,要么跟着老师划书。这样的笔记有何用?课后复习非常重要,通过它来解决课堂笔记中的所有问题,使所学的内容得到加深、扩充、总结、升华。作业更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引导性,一定要认真对待,独立完成。总之,预习、听课和复习,是课堂学习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听课只是大学学习的一种方式,除此之外还有模拟实验、见习实习、调查研究等,它们都需要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法,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
  大学学习的关键是第一年。“一年看四年,四年看四十年。”这句话不无道理。希望同学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充分利用这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尽可能多地学知识、增本领、长才干,成为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子。祝愿大家学习进步,早日成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