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兰湖国际会议中心:1922年,一个姑娘坐在“海明威的巴黎”的一个咖啡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6:09:01


    一本好书,应该有一个好主题和好书名。我必须承认,几年前旅美作家查建英主编的访谈录《八十年代》让我爱不释手,就是因为它呈现了一个生动的上世纪80年代“文化热”的图景。

    一个好的书名,简直就是画龙点睛中的那个“睛”和锦上添花中的那朵“花”。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明威(1899~1961)的半纪实半虚构作品《流动的盛宴》,就有着这样非凡的书名,而且它的内容像本土的《八十年代》一样都记录和呈现了我所偏爱的作家和知识分子的群落生活。

    20世纪“英国最重要的出版人”、英语文坛重要奖项布克奖创办人汤姆·麦奇勒(他也是海明威遗作的出版人)的回忆录《出版人》的简体中文版前些时刚出版,书的前言就用了“流动的盛宴”这个名字。麦奇勒说:“海明威认为要想写得好就必须如实地写。《流动的盛宴》正是对这一观点的绝佳印证。尽管书中所写的只是海明威一生中的短短数年,这些文字却体现了他一生的经历。”

    上世纪20年代的上半叶,海明威以驻欧洲记者身份旅居巴黎。这段生活直到40年后才被他写入作品中,但就像他在题献中所说的那样,“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20年代巴黎文人圈的风俗画随着《流动的盛宴》而展开。借此,我们对当时世界文坛和艺坛上那些炙手可热的大人物有了更直观和更感性的认知。

    大多数论者都认为海明威以塑造硬汉子形象著称,所以他如何描写以浪漫闻名的文化巴黎,格外引起我的关注。即使不关心那些“文化巴黎”的高级八卦,单从了解一个城市的角度出发,阅读《流动的盛宴》也会是一次愉快的阅读体验。难怪麦奇勒当年在整理海明威遗稿时会感叹:“海明威在一篇文章中描绘了1922年的时候一个姑娘坐在咖啡馆里的样子,他的文字将读者带到了那个年代,亲眼看着那个姑娘坐在巴黎的咖啡馆里”;“一篇篇手稿描绘了一个个美妙的场景,然而要把这些场景有机地连成一个整体却不那么容易。海明威散文的魅力不断为人们所谈论,《流动的盛宴》中就充满了这样的例证。”

    文化巴黎的提法绝非虚言。已故著名翻译家汤永宽操刀翻译的这部作品,舍弃了几年前用过的旧书名《不固定的圣节》而采用《流动的盛宴》。新版还精选了50幅巴黎当年的实景照片和书中所涉作家、艺术家的肖像,喜欢它的应该不仅仅是城市文艺青年和小资读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