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到华山自由行攻略:家庭教育误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2:24:05

 

家庭教育中的几种有害观念

    家庭是培育孩子的地方,但培育的目的是为了把孩子送到社会上去,家庭只是孩子走向社会的起点站。如果我们把家庭营造成了一个孩子离不开的地方,它就成了“温室家庭”;如果我们把孩子塑造成了一个离不开家的人,他就成了温室中的弱苗,经不起风雨。

当然,家庭的小气候可以比社会温暖一些,它应该是个避风港,这对未成年人是必要的。没有家庭的保护,把孩子一下子放到严峻的社会现实中去,那是危险和不允许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营造“家庭温室”事出有因,而且颇有道理。

问题是:第一,“家庭温室”的温度不可高出学校和社会太多,否则孩子一离家就会感觉寒风凛冽,造成心理问题。第二,“家庭温室”的温度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调,否则孩子永远长不大。做不到这两条的家长,就是犯了“过度保护”的毛病。

    前几天一位小学老师无可奈何地对我说,一个二年级女孩拒绝上学校。妈妈问她为什么,她说:“我累,比您上班还累。您上班就在那儿坐着,还能打毛衣,我在学校,老得学习。”

    孩子的感觉很准确:学校不如家里舒服,那里温度太低了,冷。她讨厌老师,讨厌学校。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谁让家长把家里弄得那么舒服呢!对这么小的孩子,晓以知识经济的大义,是不行的,她不明白。等长大一点,道理全明白了,就是行动跟不上去,你也还是没办法。常有家长愤怒地告诉我:“我的孩子道理比我还会说,怎么就是不干呢!”因为习惯比道理更有力。

    古人讲“粗茶淡饭”,真是经验之谈。其实这个道理也是谁都明白,谁都会说。但是能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就不容易了,这得十分理智才行,“心太软”是不行的。

    明明我有条件让孩子吃山珍海味,偏给他粗茶淡饭;明明我有条件每天给孩子50元零花钱,却只给2元;明知道让孩子扫地他扫不好,事后我还得再来一遍,还不够麻烦的,可是我偏让他去扫;明知道早晨穿衣服吃饭我不催他,他就会迟到挨批评,我还是不管;明知道孩子穿名牌可以出风头,否则会受某些同学的嘲笑,我还是不给他买……这是需要一些自制能力的,不能放纵自己疼爱孩子的感情。

    可惜的是,许多家长缺乏这种毅力。而且孩子越离不开家长,家长越有满足感,好像这样才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家长感情用事,孩子怎能理智呢?所以,孩子任性厌学,正是家长任性娇惯孩子的影子。“大任性”惯出了“小任性”。

    “挑错教育”

     孩子总是有优点也有缺点,可是我们的家长和老师通常都是瞪大眼睛盯着孩子的缺点,不管专家们怎样提醒他们“多看孩子的优点”、“要以表扬为主”、“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就是改变不了许多家长教师爱批评孩子的习惯。对多数孩子来说,挨批评是家常便饭,受表扬则是偶尔会餐。

    这是怎么回事?重要原因之一是,这些家长和教师有一种教育理念:所谓好孩子,就是去掉了缺点的孩子。

    有人问一位雕塑家,雕塑的诀窍是什么,他回答:“这没有什么难处。你找来一块石头,把没有用的部分凿掉就行了。”我们有些家长和老师似乎也是这样想事情的:指出孩子一个缺点,他就会改正一个缺点,于是他就向好孩子的方向进了一步,这样不断塑造,最后孩子就完美了。

    孩子的任务是改错,大人的任务是挑错。最好的孩子是没有错误的孩子,最好的家长和老师就应该是“挑错专家”。这实际是把孩子看成一块石头了。孩子不是石头,他是活人。如果非把孩子比喻成什么不可,也最好说他是一棵树苗。而一棵树苗要生长,最重要的是浇水施肥,不是剪枝。如果他不往上长,你剪什么?

    最能促使孩子发展的,不是批评,而是鼓励,鼓励才是浇水施肥。再说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完美。许多伟大人物都有明显的缺点,他们仍然是伟人。伟大人物不是没有缺点的人,而是最大限度发展了自身优点的人。发展才是硬道理。如果这些伟人从小就被批评包围,从小就被迫总是注意自己的缺点,一直小心翼翼地要做“乖孩子”,他们的长处就可能会被埋没。所以,以挑错为重点的教育其实是非创造性的教育,是庸人教育。

    挑错教育的心理基础是恐惧,是害怕孩子学坏,这是一种消极防守的、没出息的教育观念。挑错教育真的能使孩子改掉错误吗?不一定。不停地指责批评必然造成孩子的反感。挑错教育是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根源之一。有了逆反心理,错误不但不会改正,反而会强化。许多家长总是责备孩子不爱学习,结果他们不是更加讨厌学习了吗?许多家长总是责备孩子学习不刻苦,结果有几个更刻苦的?

    所以挑错教育的结果往往是:孩子缺点没改掉,优点也没得以发展——赔了夫人又折兵。

    有一个7岁的小女孩,学习成绩一般,长得白白净净,课余参加舞蹈队,留着长发,而且衣服穿得比较鲜艳。她的班主任是一位40多岁的女老师,当着全班同学讽刺她说:“你留着长头发,还老换衣服,净臭美!”老师总对孩子没有好气,还对孩子说:“我让你天天挨留,让你爸爸天天打你!”孩子爸爸在咨询电话中对我说:“我现在回想起来,可能我犯了一个错误。孩子刚上学的时候,我忘了把她手腕上戴的银镯子摘下来了,可能老师因此对她印象不好。留着长发,跟跳舞有关系。至于换衣服,后来我常常一星期不给她换一次衣服,有时看着孩子那么脏,我都难受,也不敢给她换。”这孩子很害怕老师,如果哪天老师请假没来上课,孩子这一天情绪就特别好。他爸爸没有按老师的希望天天打她。

    这位老师看来是一个挑错主义者。其实孩子爱美并不是缺点,成绩一般也算不得错误,倒是这位老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忧虑。家长没有按老师的希望天天打孩子,是对的,但是他的思路已经被老师导向专门注意孩子缺点的方向上去了,这不好,已经造成了孩子的焦虑和恐惧。这样她的长处(例如跳舞)不能发展,功课也难上去。

    这位父亲有点糊涂。我盼望所有的教师和家长都睁大眼睛,寻找孩子的长处和优势,努力帮助(注意:是帮助,不是强迫)孩子发展它。我不是反对克服孩子的缺点,重要的缺点必须帮孩子纠正。然而经验告诉我们,发展孩子优势是克服他的缺点的最佳办法。发展优势会带来好心情,有了好心情,才能更好地克服缺点。至于有些小的缺点,不理也罢,千万不可拣一些小芝麻,丢掉了大西瓜。

    “排序”意识

     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留给我们的重要遗产之一是等级观念。天地君亲师,官有九品,人有尊卑。我有一次和夏令营的孩子们到兴城去参观一座孔庙。进大殿三座桥,中间桥宽,两边桥窄。讲解员告诉我们,中间的桥是给状元走的,其他人只能走侧桥,于是孩子们就纷纷往中间的桥上挤。不知不觉中,等级意识就潜入孩子们的灵魂了。学校老师在那里一本正经地研究“德育渗透”,其实这才是最厉害的“渗透”。这叫“无主导的渗透”,谁也没打算渗透,谁也没意识到渗透,就渗透进去了。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没有教师也能“传道”。当然,我们也不能认为这孔庙里面全是坏东西,起码对知识的尊重是宝贵的遗产。这就是文化的麻烦:它的精华和糟粕是掺在一起的,而且不是两张皮,是真正的水乳交融。解决这个问题正是我们长期、艰巨的任务。

    如今排序意识、等级意识,还深深地盘踞在我们的心中。在教育界,科举制度的排序思想摇身一变,就成了应试教育的分数排队。开家长会时,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把全班学生的名次公布,以此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报纸上则堂而皇之地把高考第一名宣传为“状元”,有的学校和地区还发奖金,开庆祝会,和古时候考中科举,有人敲锣打鼓到家中报喜何其相似!更有人把这种排序行为进行了包装,美其名曰“竞争意识”。按这种包装法,《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应该评为“竞争模范”,而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已则应说是“失败的英雄”。

    其实排序意识和竟争意识完全是两码事。排序意识的弱点之一是,它总盯着人际关系,盯着自己的位置,只要我能在某个群体内排在别人的前面,我就是老大。至于我这个团体整体是否有进步,我是不管的。这其实就是窝里斗,必然造成内耗,实际上影响进步。我国自明清以后,一天天落后,但是状元照样一批一批考出来,一个也没少。现在我们也是年年有状元,而且各科有各科的状元,各省有各省的状元,各市有各市的状元,蔚为大观,然而这些状元究竟有多大的创造性,敲锣打鼓之后,就很少有人认真追踪调查了。然而真正能使国家发展的,并不是状元的头衔,而是实实在在的创新!

    所以,真正的竟争意识,它的侧重点绝不是人际位置,而是创新!我要拿出别人没有的东西,这才是真正的冠军。这种冠军是临时的,一旦有别人拿出更新的东西,我立刻失去了冠军的宝座。为了永远领先,我必须不断创新。这才是竞争的真谛。

    没有创新意识就谈不到真正的竟争意识。离开创新意识的“竞争意识”,本质上是封建的“争天下”思想,占山为王思想,“排座次”思想。

     竞争意识的主导思想是:发展自我,回报社会。

     排序意识的主导思想是:压倒别人,我做老大。

     再说,分数排队的办法即使单从排序的角度看,也不可取。它是拿学生的一部分能力(书本知识、考试能力等)的水准作为整个人的水准(好学生、差学生)来排顺序。这根本就是以偏概全。所以,一个优秀的家长,应该淡化排序意识,增强真正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

     “成龙”情结

     家长有权望子成龙,却无权逼子成龙。愿意不愿意成龙,能不能成龙,这是孩子自己的事。正如家长无权包办孩子的婚姻一样,家长也无权包办孩子的前程,无权迫使孩子实现家长的心愿和“伟大战略部署”。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怎样生活主要应该由他自己来选择。有的家长说:“我这完全是为他好呀!”答曰:“包办婚姻的家长难道不是为孩子好吗?”

    有一个外国心理学家,研究出了一套“培养天才”的办法,决心在儿子身上加以实现。经过他的严格训练。孩子不到10岁就上了大学,是一个神童。到了20多岁,正当周围赞誉如潮,前程似锦的时候,他突然宣布要反叛父亲的设计。要走自己的路,做一个自己想做的人——普通人。他父亲毫无办法,只好依他,后来他真的成为一个普通人,然而他说他很幸福。这是一个逼子成龙遭到惨败的典型例子。

    在我们周围,这类的事司空见惯。有大批的家长都是这样,恨不得从孩子降生就开始教他相对论,孩子一上幼儿园,家长就带着参加各种特长班,上学以后,每日伴读,逼孩子写作业,替老师打孩子屁股(老师打学生有所不便),课余和双休日则送孩子去各种补习班,忙忙碌碌,结果是孩子越来越不是那么回事,到了中学,家长终于泄气了,骂一声“拣破烂的东西”,撒手不管了。逼子成龙的计划宣告破产。

    其实家长若不这样逼孩子,他成龙的可能性倒大一些。没有宽松的环境,没有自主性,孩子是成不了龙的。龙能在铁管子里直上直下地飞吗?据说,美国的教师若问家长:“您对孩子的希望是什么?”家长多半会说:“我只希望他在学校过得快乐。”似乎他们对孩子的学业成绩不大在意。中国的家长则正相反,教师如果问同样的问题,我们的家长多半会说:“我只希望他名列前茅。”至于孩子快乐不快乐,家长是不大在意的,你爱快乐不快乐,给我拿回好分数是正经。如果仔细想一想,就会明白,其实一个孩子学习生活越快乐,他的后劲越大,成龙的可能性才越大,龙不是逼出来的。当然,美国一些家长的儿童中心也有点过分了,不完全适合中国国情,我们这里人多大学少,不讲分数是不行的,但是他们的想法确实是很有远见的,值得我们深思。

    望子成龙是中国家长解不开的情结,高期望是中国家长的普遍心态。期望总是要有的,期望值最好模糊一点。创造各种条件,帮助(而不强迫)孩子发展自己,至于他能发展成什么样子,那是他自己的事。这样的态度比较正确,而且实际效果更好。

家庭辅导有误区

现代家庭特别是城市家庭,父母并不缺乏教养子女的责任感,更多的困惑是不知如何把孩子教养好。家庭教育是个系统的多侧面的问题。常见家长为“家庭辅导”作用不大而苦恼。我以为首先要解决几个认识误区问题:

    误区之一:树大自然直。很多家庭认为,我小的时候父母并未辅导过我的功课,我也学得不错,所以不必强调家庭辅导。这种看法是一种停滞的认识。如今经济体制的转变和人口膨胀的压力使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校外教育的责任基本由家长承担,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使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普遍提高,这些因素导致“家庭辅导”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在大多数家庭重视家庭辅导的情况下,放任不管,深信“树大自然直”就行不通了。

    误区之二:“我的孩子挺聪明,就是有点马虎”。许多家长如是说,其实这种说法并不正确,至少不全面。据心理学家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孩子先天智力差别并不大,但一个潜在智力水平只有在非智力因素的推动下才能充分得以发挥和实现,当孩子缺乏信心和勇气,或产生厌烦情绪的时候,其实正是需要“家庭辅导”的时候。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不妨身体力行,多教给孩子一些具体的办法,一旦孩子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就会变得比较轻松。

    误区之三:“瞧人家某某孩子学得多好”。许多家长都以为在充满竞争的社会里要让孩子多一点危机感,因此下意识地给孩子“树榜样”,想以此来刺激孩子的上进心。然而,这种心理暗示往往起不到积极的作用。家长自己一定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要真正对孩子抱有信心,善于发现并肯定孩子的优点和潜质,并在取得成绩和受到鼓励时不断得到强化。

    误区之四:忽视特点,盲目跟从。有人说,孩子就像一本书,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要读憧这本书,悉心观察,认真分析,找准孩子的特点,量体裁衣,因材施教,才能收到积极的成效。

    误区之五:家庭辅导等于请家教。聘请家庭教师针对孩子的不同情况进行个别辅导是家庭辅导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不是全部内容,更不是主要内容。一位资深教育工作者认为,长期聘请家教可视为一种特殊教育,其对象主要是智力超常或智力较低的孩子,其他的孩子则应主要依靠学校授课。

    误区之六:家庭辅导等于功课辅导。由于大多数家长并非专事中小学教育,因此不具备条件对孩子进行具体的功课辅导,辅导不当还会起副作用。家庭辅导应与学校授课密切配合,侧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我们如何做家长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我国独生子女群体的崛起,我们对子女的教养问题已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兴趣和关注,特别是对如何做称职的家长尤为重视。我们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这一讲中指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之师,所以家长要胜任教师这一角色。孩子喜欢什么样的父母呢,很多学者都做过调查研究,在此方面,美国学者RF尼赫茨为了弄清孩子对自已的父母究竟有什么要求,调查了十万个孩子。其中,有10条最有影响:

    1、孩子在场,父母不要吵架;

    2、对每个孩子都要给予同样的爱;

    3、父母之间互相谦让,相互谅解;

    4、任何时候,父母都不要对孩子撒谎;

    5、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

    6、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父母要表示欢迎;

    7、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要尽量予以答复;

    8、在孩子朋友面前,父母不要讲孩子的过错;

    9、注意观察和表扬孩子的优点,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缺点;

    10、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

    以上10条要求,即有孩子对父母以身作则起榜样作用方面的要求,也有孩子对父母教育方式方法上的要求。1984年,全国少年儿童工作协调委员会向全国家长发出倡仪,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争当好家长活动,提出了五条标准:

    1、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做子女的好榜样。

    2、积极参加家长学校的活动,学习抚育、培养、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

    3、爱护子女,耐心诱导,不放任,不娇惯,不打骂。 

    4、积极配合学校(托儿所、幼儿园)社会对子女进行教育,在农村的家长要保证适龄子女入学。  

    5、培养子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倡仪发出至今已十余年,对家长们仍有指导意义。根据当今时代的要求,家庭教育工作的深入,孩子们的希望,本文在此给家长们谈谈如何敌称职家长的问题。

    一、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直到榜样作用

    家长做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为人师表。古语道:其身正,有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家长品行不端正,就无法行使教育的权力。家长的师表作用与自身紧密相连。有人说:父母的素质--知识、学问、品德、修养、才能,就象火山底下的岩浆,积累得越厚实、越丰满,孩子成才的爆发力越强烈。在这里家长素质主要指的是思想道德品质的好坏,文化科技知识水平的高低,心理品质的健康程度以及教育子女能力的强弱等等。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应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努力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孩子从小到大,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其性格、品德发发展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首先要求自己有高尚的品德,有理想,有积极的人生观;对国家、对人民、对事业有高度的责任感;在社会上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讲究文明礼貌,作风正派,为人正直,是非分明,胸怀坦荡,大公无私,乐于助人等等。

学龄前幼儿期是人的个性、品德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幼儿的大脑神经活动具有很大的可塑性。由于幼儿好奇、好模仿、好问、求知欲强,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此时家长的示范作用十分重要。即家长的外在动作都是幼儿学习的样子。

人们常说:看,这孩子走路和他父母一个样,可见家长的行为举止都是幼儿学习的榜样。孙敬修老前辈曾对家长们说:“孩子们的眼睛是照像机,脑子是录音机,你们的一言一行都刻在他们的心上,要做好榜样啊!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家长举止言谈文雅大方,子女也会如此,家长举止言谈粗俗不堪,必然会对子女有不良的影响,在某幼儿园中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小男孩很喜欢搂抱小女孩,并亲他们的,教师在纠正其行为时,小男孩不解地望教师说:“我爸爸也是这们亲妈妈的”。从小男孩行为可以看出,父母的行为不分场合,当着孩子的面过分亲近,结果被孩子模仿效法。再如家长能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卫生,吃完瓜果将果皮放进卫生箱中,孩子也会养成这种维护社会公共卫生的习惯。而有些大人不拘小节,随地吐痰乱抛脏物,孩子也如此行事。

    (二)努力提高文化科技知识水平

常言道:师者,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对家长不可能用正规教师所具备的专业水平要求,因为家长的生活经历不同,所具备的文化水平不尽相同,甚至相差甚远,强求家长们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都具备幼儿教师的能力,恐怕是很不现实的。但是在当今时代,文化科技日益发达,知识不断更新,即使高学历的人,如不继续学习,也会跟不上时代的要求的,知识也存在老化问题。

幼儿求知欲相当强,他们常常向大人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要求得到满意的答复,从而使自己的威信无形中在孩子心目中降低了。家长要善于学习,使自己成为孩子求知的良师,不仅为孩子做出了好样子,也保护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自已。家长的文化素质对孩子首先品质的教育也有委重要的影响。不少刑事案件中反映出法盲常常伴随着无知、伴随着文盲。据一项对5350名青少年刑事犯罪分子调查表明,母亲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占82.9%,母亲受过高等教育的只占4.5%。而中国科技大学某届少年班中,70%的学生来自于知识分子家庭中。

    (三)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主要是指人的性格、情绪、意志、兴趣等个性特征,以及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自我调节能力等等。对于幼儿来说,父母是最亲近的人,家长的喜怒哀乐对于幼儿来说感染力极强。如果家长开怀大笑,幼儿也会高兴行手舞足蹈;家长怒气冲冲,幼儿也会吓得心惊胆战不知所措,甚至于嚎啕大哭,家长的情绪对孩子性格的形成有着直接作用。孩子中有的性格倔犟,有的性格温顺,有的性格急躁,有的性格比较敏感等等,都与父母情绪的有着相关作用。

家长要有开朗的个性,要与人为善、富于同情心、和蔼可亲,对孩子从小形成一种健康的情感是很有益处的,在这种精神气氛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一般都以处惊不乱的心理状态正确地发生在身边的意外事件,稳重沉着,应变能力强。家长在实施家庭教育中,还应具备耐心细致的心理品质。

国外有一句名言:人人都可以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二爱型”巨人(爱迪生和爱因斯坦),就看你的耐心、信心和决心。拥有一千多项的发明家爱迪生曾被老师视为白痴拒之门外,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因“智力迟钝”12岁时被校方勒令退学,他们的父母没有因孩子“笨”而丧失教育的信心,而是以极大的耐心去开发孩子的智力,“二爱”走向辉煌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实日常生活中常常看到一些家长在教育子女时,缺乏的就是耐心和细致,他们常因孩子领会不了大人的意图而斥责和打骂子女,什么“蠢猪”、“笨蛋”之声不绝于耳,孩子的自卑心理与逆反心理就是在这种教育方式产生的。

家长还应具备坚强的性格,遇到困难敢于碰硬,善于动脑去解决,不达目的不罢休,这对形成孩子坚强的个性、勇于战胜挫折的心理是十分必要的。除此之外,家长还应该具备各种兴趣,这里所谈的兴趣是指家长在工作之余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美等活动,如琴、棋、书、画、打球、照像等等,使家庭生活丰富多彩,充满生机,既利于心理健康,也利于身体健康,更有助于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交际、人际交往的能力。

    二、认真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提高教育子女的水平

家庭教育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教育学,它涉及内容广泛,包括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美学、卫生学、营养学等等。高尔基说,教育孩子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国家的一桩大事了,这需要有才能和渊博的生活知识”。对于家长来说,不要求每个人都成为教育专家,但需要家长们能了解孩子成长发育中的规律,否则,往往会做出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事情,产生不良效果。

例如学龄前儿童,在3-7岁之间好奇心强,经常充满了天真的幻想,往往向家长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甚至因此做出一些令成人不可思议的行为,有些行为往往带有破坏性,成人切不可轻率地指责是“胡闹”、“捣蛋”,甚至于打骂幼儿,应该看到其中很可能孕育着创造个性的萌芽,并给予正确地鼓励、引导,使之等到合理的发展。

例如,有的幼儿喜欢将家中的电动玩具或收录机拆坏,究其原因是由于幼儿好奇心所致,了解这一特点的家长会正确引导幼儿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从小培养幼儿探索知识的兴趣,为以后热爱学习打下基础。

而有的家长因不了解幼儿心理,常采取训斥打骂手法而扼杀了幼儿创造个性的萌芽。记得一位名人曾说过:在你们的打骂声中,没有了爱迪生,没有了爱因斯坦,没有了威特………。

再如幼儿期是口语发展的最佳时期,如果家长在这个时期注意注意培养孩子口语能力将是最明智的做法,而有些家长却逼着孩子写汉字、做算术,不仅起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会挫伤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进入学龄期正式学习时对学习产生反感情绪,可谓欲速则不达。其消极影响很难消除。

家长要全面了解孩子的心理,生理特点,掌握个性,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为此家长们应挤出时间来学习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如《中华家教》、《父母必读》、《家庭教育》《为了孩子》、《幼儿教育》等刊物是家长们的良师益友,此外家长们应积极参加家长学校的活动,听听讲座,与同龄孩子的家长交流切磋教子经验,这对提高教育子女的水平很有益处。

    三、更新成才观念,明确培养目标,使孩子全面发展

将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每个家长都关心的问题。《浙江日报》登载: 在一项调查中反击,92.7%的家长希望孩子具备大学学历。这种高度期望反映了当今家长对成才观念的误解。由于这种,家长们活得很累,很多家长在孩子出生前就为他设计了一条辉煌之路,上重点幼儿园、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名牌大学,出国留洋、直至功成名就。孩子出生后,特别是到了幼儿期,家长就开始忙于奔波于各种学习班,忽儿让孩子学钢琴,学电子琴,忽儿让孩子学画画,忽儿又让孩子学书法……,一些家长视孩子为私有财产,子女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为达此目的,或物质刺激,或棍棒教育,以至于年幼的孩子盼望着自已能象爷爷奶奶那样退休就好了,就可以不学习了。

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期望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和正常发展,过渡就可能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甚至酿成悲剧。南京一姓胡工人因三岁独生儿子背不出一名唐诗竟将孩子一脚踢死;孩子为逃避练琴而伤残自已手指的事也时有发生,这些教训应引家长深思。家长应更新成才观念。

李岚清副总理96511考察湖南汨罗素质教育时讲道:国家需要多方面的人才,“但任何国家人才结构都是宝塔型的,有初级人才、中级人才、高级人才,人才是分层次的,结构必须合理、初级、中级人才在任何国家、任何时候都是最大量的。”他又说:“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对社会最有用的人,所以我们的教育要坚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方针”。他认为:只有思想健康,思路宽广,有组织实践能力的人,而且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道德的,身体健康的人,才会对社会有贡献,才有全面发展的人。

社会是七彩的,它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就当前社会需求来说,同龄人中也只能有67%的人升大学,为此每个孩子不可能也用不着都成为大学生,都成为尖端科学的研究者。每个人的先天素质与后天影响各不相同,有的人适合向高科技领域发展,有的人适合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特点,家长应适应国家的需要树立为国教子的思想,根据孩子的本身条件为他设计一个切实可靠可行的未来。

古语道:七十三行,行行出状元。即使在平凡的服务行业中上照样也能培养出身手不凡的能式巧匠,如饮食待业中的名厨;美容美发中的名师;服装待业中高级服装设计师也并不一定都出自名牌大学,往往都是自学成才。集政治家、理论家、文学家、诗词家、书法家等于一身的一代伟人毛泽东也未曾踏进过大学的门深造,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鲁迅先生却是学医的。他们都以自身成才的成长经历表明;成才不一定非得千军万马专挤通向大学的那根独木桥。家长们应根据我国国情和社会需求及孩子本身条件对他们寄于适度的期望,培养孩子多种兴趣,顺其自然,教育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四、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所谓氛围,就是指人所处的环境气氛和情调,它是在某一种环境中的人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过程中所造成的某种心理情绪和环境气氛。家庭氛围也就是在环境中家庭成员产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情绪和环境气氛,它包括:生活环境、生活作风、生活方式、生活情趣、传统习惯、道德规范、为人处世等。

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使儿童性格活泼、开朗、大方、好学、诚实、谦逊、合群、求知好奇、爱劳动、爱清洁、守时守信等;不良的家庭氛围,可使孩子胆怯、多疑自私、嫉妒、孤独、懒惰、放任、不懂礼貌、言语粗俗,因为儿童在适应家庭环境的过程中,常以家长为最亲近、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形成自己的心理定势和性格特征,家庭氛围的好坏是儿童心理,行为健康水平的重要相关因素。家长应从以下几方面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一)良好的生活环境

    家庭是人基本固定的生活场所,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儿童的生存离不开家庭,首先家长应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尽管每个家庭因经济水平、住房条件各有不同,其布置标准不可强求,但居室布置整洁、色彩素雅谐调还是可以做得到的,使孩子能生活在一个环境舒适、宁静、温暖的家庭中。有些家庭不注意环境布置,不讲究清洁卫生,家中家俱陈设杂乱无章,污垢处处可见,给人大有一种无插足之地的感觉,这样的环境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还有的家长尽管经济条件很优越,家中布置很有现代气派,家长却忘了给孩子一个游戏的天地。有的家长极讲清洁卫生,各处一尘不染,对孩子限制太多,这也不许玩,那也有许坐,使孩子行动极受限制,这都是不可取的。

    (二)良好的作息时间和生活习惯

    家庭要形成比较固定的生活作息时间,包括休息、吃饭、娱乐、工作、学习等,每个家庭成员都要自觉遵守,长此以往会促使时间观念的形成,为今后走进幼儿园、学校、社会,自觉遵守集体纪律,维护社会秩序,讲究社会公德的良好品行形成打下基础。有的家庭虽为孩子制定了作息时间表,家长却把自己作为局外人,有的甚至通宵达旦地搓麻将、喝洒划着拳,有的看录像电视成瘾忘了正常作息,有的沉醉在舞厅的乐曲声中乐而忘返等,这样都很难制约孩子的。家庭中每一成员还应注意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的洗手,定时换洗衣物、不随地吐痰、扔脏物、经常保持清洁卫生、按时打扫房间。

    (三)和睦的心理气氛

     家长还应为儿童在家庭中创造一个和睦的心理气氛。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平等待人,互相关心,互相信任,互相体谅,即使发生矛盾也能顺利解决。研究表明:在民主和睦文明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表现出情绪稳定,情感丰富、细腻、性格开朗、团结友爱、有自信心等特征。这是因为文明家庭能给孩子以安全感,使其置身于家中感到温暖幸福愉快;其次是满足了孩子的归属感,在家庭中孩子能感到被爱被尊重,也学习到如何爱他人,如何尊敬他人,从而增强了自尊和自信。当孩子遇到困难、挫折而灰心沮丧时,可以从家庭的中吸取力量,得到指引。

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夫妻间的和睦是成功地教育儿童的首要条件。”有的家庭夫妻不和、互相指责、经常吵架打架,十分有害于儿童的身心健康。有一个少年犯曾这样说:“我的童年是在父母吵架、打架声中瑟瑟发抖的日子里度过的。”少年管教所曾对少年犯作过一项调查,发现40%的孩子是由于父母离异无人管教而走上了犯罪道路。离异家庭的儿童一般有以下特点:

    (1) 爱哭;

    (2) 放荡不羁,到处乱跑;

    (3) 过分胆小和焦虑;

    (4) 冷漠,无动于衷;

    (5) 情绪低落,快乐起来;

    (6) 悲观,觉得低人一等;

    (7) 孤独,经常发呆;

    (8) 易烦躁发怒;

    (9) 惧怕某些动物、情景和人;

    (10)固执、自夸,并具有不爱交际、孤僻、冷漠、紧张、防备、喜欢撒谎欺骗甚至敌视他人等与社会不相适应的心理品质和心理障碍。

    以上这些调查都说明和睦的家庭对于孩子健康的成长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为此家长要为儿童的一生负责,对家庭应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孩子能在民主和睦的气氛中成长,家长要把孩子视为家庭中的主要成员,在人格上要平等相待,不要把成人意见强加于孩子身上,幼儿喜欢玩耍,家长要抽出时间来与孩子做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独立个性,对孩子正当的行为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有不良的行为要讲明道理予以制止,而不能简单粗暴。这样孩子将家长视为大朋友,从而使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时更能奏效。

五、积极配合社会、集体对孩子进行教育

家庭教育、集体(托幼园所、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的三大组成部分。在这三部分之中,家庭教育是基础,无论在时间、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上都具有优势,是其他两种教育替补不了的。但这都不影响其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即要把儿童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全面发展的21世纪的建设者,所以三方面的教育要相互配和协调。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学龄前幼儿大都在托、幼园所受教育,这种集体式的教育从方式上,内容上,形式上都比家庭教育正规。在这里教师们将有计划、有步骤地专门培养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品质修养,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学习兴趣等。

幼儿教师经过了专业性训练,他们具有较丰富的教育、保育知识和教育水平,他们比家长更了解儿童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的特点。因此家长应积极主动与托幼园所取得联系,紧密配合幼儿教师保育员,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家长要了解托、幼园所教育规程、教育纲要和有关条例,配合托幼园所及老师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使教育目的,教育步调达到一致。其次要积极鼓励孩子参与集体活动、教育活动所需物品,培养孩子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交往能力。最后一点要积极参加家园联系活动,如家园联系开放日,可使家长了解托幼园所的一日常规,家长学校可使家长通过听讲座、教子经验交流会、专家咨询等活动学习科学育儿的知识和方法,家长切不可借口工作忙、时间紧而放弃这种良机。

总之,如何做称职的家长是需要为人父母认真对待的事情,家长们从事的事业是塑造人类灵魂的事业,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事业,而我们为这个事业的成功不断地在探索、在实践,当你们的孩子成为党和国家的有用之才时,能够说一句:我尽到了为人之师的职责。

宝贝,你得自立

    为了让孩子能够更自然、健全的自立,父母必须要考虑的,大致有下列两项。第一是逐渐改变对待孩子的方式,不再用幼儿时代的方式来对待孩子。第二是慢慢地把孩子当做是成人,而以对待成人的方式来对待孩子。

    要让孩子自立,最好的对待方法是,把孩子当做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即使现在孩子还不算是大人,但父母这么看待他,他就会变成一个真正的大人。这可以说是一种极佳的暗示术。另外还有一种辅助性的方法,那就是让孩子了解,什么行为算是一个大人,什么行为会显得幼稚,这样也很有效。在美国的小学,老师会叫同学带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去学校,并且叫父母告诉他自己小时候的事,使孩子感受到自己已经和小时候不同了,这样也能够使孩子产生要自立的自觉。  

    一、训练孩子思考的习惯

    人若是要想自立,则培养自我独立思考的能力,是最重要的一点。对于预料之外的事,自己能够立即掌握住状况,并且找出解决的方法,这种能力对于漫长的人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指临机应变的智慧,在面对问题时可以加以分析和整合,而更加扩大视野。为了使孩子具有这种能力,不妨多利用孩子向父母发问时的机会。父母可以故意给孩子一个不完整的答案,其他的部分则留给孩子自己用脑袋去想。这种不提供孩子完整答案的方式,可以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之中,自然而然地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即使明知孩子想讲什么,也不要先说出来

    许多在注重孩子教育的母亲,总是一遍一遍地帮孩子复习功课,而孩子却只是在一旁边听边点头。这些母亲们往往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孩子的自我表现力太过薄弱。

    除了牙牙学语的婴儿外,当孩子急欲说出心中的意见而却被母亲抢先说了,这样等于是摘掉了孩子自立的芽,使孩子缺乏了传达意见的基本训练。如果母亲明知孩子想讲什么,却佯装不知而让孩子自己说出来,这样反而能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

    三、如何使孩子的依赖心变淡

    下面我们以两组的幼童为例。一组是六岁的哥哥和四岁的弟弟,另一组则是四岁的哥哥和三岁的弟弟。当母子三人走在街上时,命令哥哥要看好弟弟,结果虽同样是四岁的孩子,但表现却有极大的差别。而被赋予任务的孩子,表现上尤其要好得多。

    给予孩子工作或角色的话,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会产生责任感,而引发出不靠他人而自己解决问题的欲望。在扮演某种角色时,便会引导出孩子真正的能力。尽量把握各种机会,使孩子在家中拥有某些工作或角色,是使孩子减少依赖心、学习自立的一种好方法。

    四、 对有轻生之念的孩子

    最近,青少年自杀的案件激增,他们或许是为了逃避现实而选择死亡,或是憧憬于死后世界的美好。但不管怎么样,我们都不可以让孩子轻易地就有自杀的念头。因此,我们有必要带着孩子去参加葬礼或是探病,使孩子了解死亡的意义以及看看濒临死亡的人的状态。由于死亡的悲哀会使人产生一种复杂的感情,也许能因此而强化孩子对生命的自觉。从这些自觉中,孩子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出生命的可贵。

    五、将孩子介绍给客人

    如果孩子出外一切都怕,而在家里便活泼好动,父母也允许孩子这样的话,孩子便永远不会产生要自立的自觉。

    很多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只要可爱就好了,至于和大人的应对是否得体,并不重要。这样的想法,孩子又怎么会产生要自立的自觉呢?可何况这种自觉不是光在家中便能产生的。有访客或是在路上遇到熟人时,正式地将孩子介绍给友人,就是使孩子产生自觉的第一步。

    六、对于随身用品, 让孩子自己有一套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便会要求拥有自己的房间,这种要求自己拥有个人所有物的心理,与自我意识的形成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在孩子还小时,就明确地将毛巾、碗筷等随身用品,区分出父母和孩子各有一套的话,这样可以使孩子更早确立自我意识,结果孩子的自立心也会因此而培养出来。不过,在明确地区分孩子的所有物时,也要让孩子了解不可侵犯到他人的所有物。

    七、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为了使孩子的头脑更发达,在问孩子问题时,不应该先告诉他答案,而应该给予他暗示,这是人人都懂的道理。不论在何种情况下,孩子要求父母协助时,若父母总是毫不考虑地帮助孩子,这样反而会带给孩子负面的影响。为了让孩子能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父母最好还是采取间接的方式去帮助孩子。

    即使孩子逐渐成长之后,仍然经常会发生和前述相同的情况,不过问题的内容会变得更加地困难。遇到这种情形时,千万不要立刻提供孩子解决问题的答案,孩子若是累了就让他休息,若是倦了就转变他的情绪,这种靠孩子的力量去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真正帮助孩子的方法。借着这样的反覆训练,孩子才会慢慢地不靠他人之力,一步步地走向自立之路。

    八、尽早让孩子使用“我”来自称

    有的孩子已经长的很大了,还是以小名自称,这种孩子大多有很强的依赖心。如何称呼自己或他人,是孩子是否成长的一种基准,此外,孩子对他人究竟是如何称呼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日渐关心。由此看来,称呼真的是孩子成长的一个指标。尽早让孩子使用“我”来自称,这样可以使孩子意识到自我的成长,而在心理更早自立。

    九、偶尔将孩子交给他人照料

    既安全又可达到这种目的,有一种简单的方法是,将孩子暂时交给孩子朋友的家人或亲戚照料。当然孩子到了别人家后,就要遵守那一家的规矩。孩子如果在自己家中,就算他想消除自己对家庭的依赖感,但由于对家庭成员彼此都有一份了解,所以便不会在日常生活中多付出一份努力。但是,到他人家中生活时则不然。由于一切都和自家不一样,于是他便必须更努力的配合他人家中的生活习惯,有时为了达成自己的要求,还得费心去说明或是说服。

尊重儿童的想象

    罗素认为:“真实是重要的,梦想也是重要的。”儿童发现梦想比现实有趣得多。他们在梦想中像国王那样有权威,而在现实中,他们不得不按时睡觉,不得不遵守一大堆讨厌的戒律。梦想对于儿童是一个解放,会使儿童从现实的束缚走进自由的世界。“泯灭儿童期的幻想就等于把现存的一切变成束缚,使儿童成为拴在地上的生物,因此就不能创造天堂。”

儿童常常会有出人意料的梦想。一次,罗素的妻子给年幼的儿子讲黑胡子(法国民间故事中连续杀掉7个妻子的恶人)的故事以后,儿子在游戏中坚持选择扮成黑胡子,并认为黑胡子的妻子不服从命令,杀死她们是她们应得的惩罚。

有人质问罗素:作为一个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你怎么可以允许幼稚的儿子有杀人的念头并津津乐道呢?罗素坦然地认为,“教育主要在于本能的培养,而不是压抑本能”。孩提时代装扮黑胡子,可以满足一下他的权力支配欲。如果成人把这种支配欲在儿童时期就消灭掉,他就会心灰意冷、不做好事,也不伤害他人。这种不做坏事也不做好事的懦夫,不是世界需要的人,也不是我们要努力培养的孩子。

在儿童年龄尚小、不足以造成破坏时,应当顺应他自然的天性,任其在梦想的王国里过着远古野蛮的生活。不要害怕孩子总是保持在这一水平上,因为他会追求更为高尚的趣味,并获得更多满足高尚趣味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喜欢扮演黑胡子的孩子也将会改变口味,而学习以其他方式寻求权力。

    像植物成长中一样,儿童也需要精神上的各种养料。而我们成人往往对儿童的某些天真的本能需要感到忧虑,常常善意地控制孩子的一些本能需要,结果是好心办了坏事。“在孩子对道德没有任何反应的时期,在了们还不需进行行为控制的年龄段,强迫孩子们接受道德观念是没有用的。唯一效果是引起孩子厌烦,到以后那些道德观念可能发挥作用时,孩子们却灌不进道德观了。”现实为这种推断提供的铁证还少吗?我们不应当阻碍儿童的想像,不应当侵犯儿童梦想的疆域。罗素说:“如果孩提时代的想像力通过适合各年龄的刺激保持得很活跃,那么当它以适合成人的方式发挥作用时,则以后的想像力会更为活跃。”

自卑心理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所谓自卑心理,是指人们对自己的能力、心理品质作出偏低的评价。通常这种评价不符合本人的实际情况,常表现出缺乏自信、悲观失望、自忧自怜、烦恼苦闷等心理状态。

  自卑心理是一种消极的心态和不良的心理品德,为数不少的青年人具有这种心理卫生问题。自卑心理见于青年期有以下多种原因:

  一、生理和心理缺陷。例如本人自幼智力不足、相貌形象不佳、口吃、短小、五官或身体有残缺、体弱多病等,造成自己学习成绩低下、工作无成就,于是轻视自己、自怨自艾、缺乏活力和动力。

  二、认识性自卑心理。自我是一种畸形的心理变态性自尊反映。自我者常敏感多疑,过多地注意他人和自己,生怕别人轻视自己,经不起挫折和打击,采用消极防卫形式对抗和自我防卫。外表的自卑与内心的自尊形成矛盾心理。

  三、性格方面自卑心理。自卑者常具有性格内向、孤独离群、多愁善感、意志脆弱、缺乏自信和毅力的特征。这通常是自幼形成,逐渐成长,至青春期显露明朗化。

  四、挫折性自卑心理。有些人原先无明显自卑心理,以后生活道路上遭受挫折失败,怀疑自己的能力,萌发自卑心理。

    五、社会性自卑心理。本人的性别、出身、经济条件、政治地位、文化水平、甚至工种学位、配偶的条件都可以导致自卑心理。因为人生活在社会中、在攀比心理和观念差异下,对价值观有不同评价和看法。自卑心理有许多不良心理影响:使人意志薄弱,思想消沉,丧失自信和动力;歪曲认识,适应障碍,社交困难,影响事业进取;导致情绪压抑,心理不稳定,诱发多种心理障碍;使人心理不完善,无法顺利发展,从而导致心理变态。

怎样和你的孩子交谈 

    孩子和成人接触,除了观察成人的表情、动作以外,主要是通过语言来沟通。婴儿5个月就能从父母的声调中辨别出温和或严厉,对温和亲切的话语报以微笑,对严厉的声调表现紧张不安,有时甚至会哭起来。随着月龄的增长,孩子逐渐有了理解和表达能力。父母和孩子讲话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手段,不仅要符合教育原则,而且要讲究说话的艺术。

    1.和孩子讲话要比较慢、口齿清楚、声调温和亲切,要根据孩子的年龄,让他理解自己的意思。有的孩子说话发音不准,口齿不清,大多是因为在学说话时父母没有注意纠正而习惯的。 

  2.不要说让孩子妒忌的话。很多成人喜欢讲“你妈妈不喜欢你了,喜欢隔壁小弟弟”来刺激孩子,是很不对的。也不要用比较的语气刺激孩子,如“你看人家多聪明,一学就会,你怎么这么笨。”这都会引起孩子的妒忌心。 

    3.不要恐吓孩子。恐吓会引起胆怯,随着年龄的增长,知道恐吓的话是假的 他也不怕了。这将影响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4.不要在孩子面前讲他人(特别是孩子的老师和孩子熟悉的邻居)的坏话。这对孩子会有不好影响。 

    5.家长要多用积极鼓励性的语言。 家长要多用积极鼓励性的语言,少用消极、禁止性的语言。如水倒翻在地上,一般家长会说:“不要去踩,你看弄得一塌糊涂了。”有经验的家长会说:“水倒在地上,让我们拿拖布把它擦干吧!”孩子会很高兴的去做。 

    6.委托比命令好。同样叫孩子去做一件事,讲“去把畚箕拿来”和“帮妈妈把畚箕拿来”两句话,在成人听起来差不多,但孩子的感受却很大的不同。孩子不喜欢命令,喜欢受人委托,特别是3岁以上的孩子,他觉得自己是“大人”了,成人叫他做事,他有一种被信任的满足,会非常兴奋地抢着去做。 

    7.孩子有强烈的好奇心,容易接受大人暗示。他喜欢听成人讲悄悄话。也喜欢和成人讲悄悄话。例如,一个孩子不肯吃青菜,偶而吃了一些,晚上爸爸妈妈就讲“今天亮亮真乖,吃了许多青菜’。躺在床上的亮亮听见了,第二天吃得更起劲了。一个孩子不肯给客人唱歌,妈妈说:“我们来说个悄悄话,商量一下唱什么好”,孩子就在妈妈耳边说:“我唱一个小燕子”。 

    8.提问是个好方式。2岁左右孩子就会提问,开始比较简单,如“这是什么,这是谁呀”。3岁左右才会问“为什么?”这表示智力的开发。父母对孩子用提问方法,可以引起孩子的兴趣,启发思维。如“听听谁来了? 这是什么声音? “为什么风扇会转呀?”等。对孩子的提问要认真回答,不可敷衍。 

    语言对孩子的行为起强化作用,凡好的行为,父母要多鼓励,多讲,好行为就会巩固。凡是不好的行为,尽量不多议论,不去强化它。时间长了,不好行为可以消失。这对3岁左右孩子特别有效。

咬指甲癖

  咬指甲一般都是无意识行为,是口欲期的一种延续,是缓解紧张、分散注意力的一种不良的习惯性做法。

  怎样戒除孩子咬指甲癖?家庭生活中,有的儿童常常咬指甲,家长们往往为而训斥孩子,甚至采取惩罚措施,然而,结果常常事与愿违,孩子不但毫无悔改表现,反而越演越烈,令家长头痛和安。其实,只要了解其发病原因,采取综合措施,大多数孩子的咬指甲癖会得到很快矫正的。

  儿童咬指甲癖主要与紧张和忧虑有关,发繁重的作业、复习迎考、看惊险的影视片以及患儿受到父母的责骂或惩罚等。有些儿童咬指甲行为常常发生在他们聚精会神地看电视、听故事、找东西、做作业和想问题的时候。

  孩子咬指甲癖的主要表现为:孩子在咬指甲时一般是无选择性地咬十个指甲,被咬过的指甲常变得短而参差不齐。有些孩子当注意力被某种东西所吸引或在他们精神紧张时还会咬随身的其它东西,如咬铅笔和手帕等。由于反复地咬指甲。会损伤手指的指甲和皮肤,使指甲游离缘变得粗糙,指甲缘的四周出血和指甲畸形,甚至发生甲沟炎、甲周疣、门牙缘的小裂痕、齿龈炎。

  咬指甲癖是一种令人为难的、讨厌的、甚至是痉的习惯,不仅受到来自社会、同学以及家庭的歧视,而且影响儿童心身健康发育。因此,儿童咬指甲癖并不是什么小毛病,而应引起家长们的重视,及时采取综合措施,纠正儿童的行为偏离。

  一般疗法。儿童咬指甲癖是完全可以纠正的。首先,人微言轻家长应认识到这是一种病症,单纯地采取责骂或惩罚不但无益于疾病治疗,反而有害,甚至会使病情加重。其次,要积极寻找引起紧张和忧虑的因素,并及时改善儿童的生活环境,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此外,家长应定其给孩子修剪指甲,防治指甲感染和表皮损伤。

  心理疗法。主要采用行为限制和下面引导的方法。所谓行为限制,即当年幼儿童咬指甲时,父母应耐心地教他把手指慢慢地从嘴里移开,紧紧地抱住他的双臂,并用微笑、点头或夸奖的口吻表示赞赏。还可通过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而下面引导则是,对孩子可讲清道理,使孩子意识到咬指甲有一定的危害性,但只要自己能正确对待,是完全可以纠正的。同时,要让这些孩子经常参加集体活动和户外锻炼。通过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可以促进孩子心身健康的发育。

  由于儿童咬指甲癖的治疗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矫治的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故不但要求患儿增强信心,而且父母也要有耐心,采取父母的监督和孩子自我监督相结合的方法,巩固治疗的效果,只要能坚持治疗一段时间,就能达到戒除儿童咬指甲癖的这一行为偏离。吮指头和咬指甲怪癖 吮指头和咬指甲是一种不良嗜好。

心理学家认为,吮指头和咬指甲是儿童期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行为障碍。据美国一位心理学家的调查资料表明,在612岁的儿童中,“经常”和“几乎整天”吸吮手指头的儿童发病率为12%;而咬指甲的儿童其发病率则高达44%。另一位心理学家也证明了在14岁的儿童中,有程度不一的咬指甲行为的占55%。吮指头和咬指甲的不良嗜好超过了儿童期应该的年龄,更反映出具有这种怪癖者的心理不健康。

心理学家发现,吮手指和咬指甲的不良嗜好除了可能致使手指浮肿、牙齿闭合不良和感染疾病外,而且还是“对学习和工作产生内心紧张、压力、忧虑或烦躁的症候……。这些行为本身虽然不能直接妨碍人的学习和工作,但却可能是妨碍人学习和工作的自卑感、敌对感、或个人内心的某种别的情绪状态的表现。”

大家知道,吸吮是一种原始反射,凡接触到婴儿口唇的任何物体,都会引起吸吮反射。在婴儿时期,吸吮自己的手指头很常见。到23岁后,此现象一般会逐渐减少。但在婴儿饥饿时,吸吮自己的手指头有得到如吸吮母亲乳头般的满足;在寂寞无聊、焦虑不安、身体有疼痛或其它不舒服表现时,吸吮指头可以聊以自慰、减轻焦虑、转移注意力,因而仍可能吸吮手指。如果偶然出现这些行为或持续时间不长,不应视为病态。

随着儿童年岁的增长及与外界接触的增多,一般这一不良嗜好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消除。但是,若诸如饥饿、疾病、孤独无伴、缺乏玩具等不良情境经常存在,吮手指的行为就可能形成一种癖好,以致难以革除。

至于咬指甲的病因,心理学家认为与吮手指头一样,一般发生在其情绪紧张或抑郁的时候,并往往伴有睡眠障碍、磨牙齿、吮手指头等症状。有的人咬指甲行为是孩提时代对父母咬指甲行为的模仿,一般获得了快感,逐渐形成了顽固性习惯。

一位长相颇佳的少女,养成了吮大拇指的习惯。其表面虽然较活泼,但内心却隐藏着许多忧虑。因为她的母亲不仅喜欢打扮,而且凡事吹毛求疵、唠叨不停,她既希望女儿学芭蕾、又要她学民族舞蹈,更要她练钢琴、读英文。这位少女内心里并不喜欢这些,而她母亲却非常热衷于此,不惜花费时间和金钱,为其请名师。买这买那。每次女儿学芭蕾舞时,她就走在旁边指点批评。练习时只要有一位学员的姿势显得优美,她就高声喊女儿注意模仿,搞得女儿紧张兮兮的。可见,女儿吮手指的行为就是缘于这种内心冲突和对其母亲极度不满的结果。预防和矫治吮手指和咬指甲的关键,在于从小培养良好的习惯,避免错误的哺乳方法,以杜绝养成不良嗜好。对于已养成此类不良习惯的儿童和成人,在矫治时应注意:

     1.弄清原因,对症下药。对儿童,如属于喂养方式不正确,应培养孩子有规律的进食习惯,做到定食定量、饥饱有节;如属于孤独、寂寞等原因,则要给孩子一些有趣味的玩具,让他们有机会与成人或其他孩子一起玩乐,培养其对环境、游戏的兴趣,以转移其注意力,逐渐纠正此类不良嗜好。对成人,应引导他们认识其行为的幼稚性,并教授正确有效的排忧解愁的方法,自觉戒除这一怪癖。

    2.正确教育,切忌粗暴。吮手指和咬指甲,在幼儿时期是很自然的,因此不应简单地禁止,否则反而会强化这一行为,使他们感到更紧张。只有主动提供多种有趣的事如做手工、做游戏等,而不应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自然会解除其困惑,而不致这些不良嗜好的产生。因此,对此类儿童的不良嗜好施予强行制止的行为是有害无益的,嘲笑、讥讽、恐吓、打骂更是不妥,这样做只能使孩子的情绪更加紧张不安,甚至产生自卑感、孤独感等不健康心理。

    3.厌恶疗法。在童年时期,如果儿童养成了吮手指或咬指甲的怪癖,可以采用厌恶疗法进行治疗和矫正。如在儿童手指上涂上黄连水或辣椒水,使其感受到咬指甲或吮手指的苦痛,从而中断该行为。

表扬孩子的小技巧

    一、表扬要适时

  孩子的行为具有无意性的特点,他们往往不知道,也不考虑自己所作所为的好坏和后果。而且大多数的孩子会在行为结束后很快就忘记了。所以,家长适时的表扬和批评无形中会起到一个评判和加深印象的作用。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和表现,当孩子做了值得表扬的事情,应立即给予表扬,让孩子在愉快的气氛中逐步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

    二、表扬要恰当

  许多的家长和大人总喜欢夸奖孩子聪明,其实这样的表扬对孩子是不利的。孩子还不具备客观评判的能力,他们一般多是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言行来评价自己的。那么孩子会因为自己“聪明”,而偷懒,“聪明反被聪明误”。或者,一旦遭遇到困难,就会对自己的能力表示怀疑,产生挫折感和自卑感。所以,家长应该使用恰当的词表扬孩子,比如夸奖孩子通过努力获得了100分等等。

    三、表扬要有针对性

  孩子的行为是多方面的,某一方面表现好并不代表孩子的一切,所以家长在表扬孩子时应具体问题具体说。比如,孩子帮家长做家务,把地擦得干干净净。那么这时家长应该说,“你把地擦得真干净。”而不应该说,“你真棒!”

    四、表扬要与其他的教育方法结合

  孩子的行为总会有好有坏,不应以表扬作为唯一的教育方法,这样是不利于孩子发展的。该批评的时候,家长也应该严厉地批评。表扬和批评,说服教育相结合,让孩子既了解自己的优点,也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明白应该如何去做。这样的效果才会好。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一、父母的教养态度和行为对孩子责任心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对孩子采取民主的态度,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允许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有利于孩子形成责任心。娇惯、过度保护孩子,让孩子从小养尊处优、自私自利、为所欲为,孩子成年后就会缺乏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心。让孩子绝对服从的教育方式只能培养出唯命是从、毫无主见、不敢负责的人。

    二、孩子心中有爱,关心他人,善待他人,这是培养孩子对社会的责任心的基础。要求孩子主动关心老人、病人和比自己小的孩子。父母生病的时候,让孩子学会照顾父母。让孩子知道父母的生日,鼓励孩子给父母送上一份生日礼物。

    三、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培养孩子对家庭的责任心。和孩子进行协商,对孩子解释他们应该做某事的理由。把每件要求孩子做的事情,对孩子交代清楚,保证孩子能完全理解。耐心指导孩子做家务,以鼓励、表扬、奖励等方式对孩子进行积极的反馈。

    四、让孩子信守诺言,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父母为孩子做出遵守诺言的榜样。无论作出什么许诺,都要尽可能地实现,如果不能实现的话,一定要向孩子说明。告诫孩子不要轻许诺言,一旦许诺,就必须遵守。积极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公益劳动和集体活动,培养孩子对集体的责任心。

让自信陪伴孩子成长

    自信心是促使孩子求知、探索的重要推动,是激发孩子的主动积极性的催化剂。孩子的自信心来源于获得成功的体验和父母正确的教育方式。经常对孩子表示关心,使孩子充分感受亲情的温暖;经常夸奖孩子,使孩子能够体验到每一次的成功所产生的愉快;经常鼓励孩子,使孩子能够积极要求向上,正确对待失败与挫折。

    一、孩子喜欢听到的话 孩子总是喜欢听到父母表示关心、信任和鼓励的话。如:“你做得真棒!”、“这真是个聪明的主意!”、“我知道你会成功的”、“我相信你”、“你能帮我,真好!”、“再试试看,你会成功的!”

    二、孩子不喜欢听到的话: 孩子不喜欢听到父母以命令、强制、讽刺挖苦、否定的口吻说话。如“你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我已经说过好几遍了”、“你以为你是谁?”、“你太笨了!”

    三、善于用表扬和批评的方式。 表扬对于孩子具有神奇的作用,有助于孩子建立自信心。批评、责骂的效果可能是适得其反。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表扬太少,对孩子的批评和责骂太多。表扬可以使孩子形成好的行为。但只有适当的表扬才会发挥作用。

    四、表扬孩子的要点: 表扬孩子的行为。如:“你今天放学回来就做作业,我很高兴你这样做。”表扬要具体,要特别强调孩子的好行为。切合孩子实际的表扬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注意发现孩子的好的表现,表扬孩子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

    表扬的方式要恰当。如果总是对孩子用同样的话来表扬,这种表扬就会失去意义。记分、对孩子一个鼓励的微笑和眼神、竖起大拇指、写有表扬的小字条、幽默的话等都是可以采用的方式。只要孩子有好的表现,就及时表扬。

    五、掌握责备孩子的原则和技巧: 让孩子清楚为什么受到责备;采用适当的方式,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不要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责备孩子,过激的言词会刺伤孩子的心;考虑孩子的行为动机,不要因失败的结果责备孩子;责备、批评孩子的行为,不可指向孩子的人格;责备只是手段而非目的,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知道怎样才可避免重蹈覆辙;责备孩子的时候,不要大声嚷嚷。

    六、接纳孩子的暂时不足。 父母能够接纳孩子,才能使孩子自我接纳。对孩子要有实事求是的评价,不要对孩子全盘否定。急于求成、拔苗助长、急躁、恼怒是父母面对孩子的缺点时最容易犯的毛病。切忌经常把孩子的弱点与其它孩子的优点相比,这会使孩子感到自己一无是处。和孩子一起分析不足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采取适当的措施。为孩子制定较易达到的目标,循序渐进,使孩子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并逐步形成“我能行”的意识。

孩子能做的事要让孩子去做

    女儿6岁了,久住医院的我,病情越来越复杂,在绝望的等待中,我不能蹉跎女儿的童年岁月,暗暗地下决心:要给女儿买一架手风琴。于是,我躲开医护人员和病友的视线,每顿饭节省0.05元的菜钱,终于让我赞足了买琴的钱。

    于是,我爱人清早排队买琴。那年月,手风琴供应紧张,市中心的门市部一天只卖3架琴。前面两架60贝司的没赶上,买回了一架48贝司的手风琴,哪知道只用了1个月,老师就要求换60贝司以上的琴。那么,首要的任务是卖掉这架琴。

    这对我们家是一个大难题,我下不了楼,如何到市场上去卖琴;我爱人是一个连问路也不好意思的腼腆男士,站在马路上吆喝着卖琴实在难为他。我在病床上张罗了两个月,也没有个着落。女儿每天从幼儿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跑到琴盒跟前看一眼,希望和失望的眼神使我不能泰然相对。我想起瘫痪的母亲,她总是信任地把家庭的重任交给我们,我的二姐6岁时,就开始给全家做饭。我13岁时,就带着4岁的侄儿往返于武汉和天津之间,为全家还迁天津跑户口,在户口冻结的困难情况下,居然获得成功。母亲鼓励的目光,大胆的使用,使我们6个兄妹在早年丧父、母亲瘫痪的困境中,优异地完成了大学学业,而且都办事能力强,人际关系好,对母亲的孝敬更令亲朋四邻视为楷模。

    我是否让女儿担此重任,让家庭的不利因素在女儿身上变成积极因素呢?我记得谈话是这样开始的,我说:“任何人的性格都有自己的特点。父母不是万能的,我们也需要你的帮助,我相信你能帮助爸爸上街去卖琴。”没想到女儿说:“我早就想去,又不敢跟你们说。我们明天就去卖琴吧。”

    我为他们写了一张招牌:“减价销售”。头一天出去,父女俩在寒风中站了五六个小时,也没有人买。为什么呢?我们全家一块儿分析:第一,地点没找好;第二,人家看那么新的琴就卖,还以为是坏琴呢!为此,第二天,他们换了地方,找到了买琴的那个商店,在商店门口女儿还拉起了《卖花姑娘》插曲,“小小姑娘,清早起床,提着花篮上市场……”那熟悉的带点儿忧伤的乐曲吸引着人们驻足观望,人们夸赞女儿勇敢懂事。女儿受到鼓舞,拉得十分动情。很快,琴被一位小学教师买走。

    当时正赶上手风琴涨价,那个教师认为按原价买到就已经是减价销售了,心满意足地交了钱就走。女儿拦着她说,这是旧琴不能按原价卖,又退给人家70元钱。那个教师感动得再三和我爱人握手。女儿和她父亲一路唱着,笑着,回到家。女儿得意地跟我说:“妈妈,以后你们有什么办不了的事,就交给我!”

    为父母分忧,成了女儿的一大快事。她六七岁就担当了家庭的采买,还负责往医院给生病的我送饭。在生活中,她以做到自理,从不给家长添麻烦。女儿最欣赏的一句名言:“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父母,不算是好汉!”

    在理论上,独生子女的父母也赞赏“磨难”教育,也信服“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生活信条。可是,在实际生活中,却习惯于用双翼把儿女揽在怀里,舍不得让他们受一点儿委屈,经一点儿风雨,凡事包办代替,造成孩子的依赖心理。

    其实,家长过低地估计了孩子的独立能力,不给孩子创造独立自主的环境,就会剥夺孩子自我发展的机会,造成他们的人格缺陷。

善待孩子的提问

    孩子好奇,喜欢提问题。一个问题,往往是思想火花的一次闪现。只是由于我们成人的知识有限,了解的东西不够多,常常不能解答,有时甚至出现难堪的局面。

    一次,根据一个智力故事,我问孩子,皮球滚到树洞拿不出来怎么办?孩子们想了很多办法,有的说用手捞,有的说用竹竿捅,有的说用水灌――我刚想表扬,超超插上来:“要是漏的,怎么办?”这一下,孩子们都愣住了,我也一下子转不过弯来。

    还有一次,活动室要布置一些迎春花。我带孩子们出去散步,顺便剪一些枝条,准备教孩子们做迎春花。谁知刚剪了几枝,航航就问:“张老师,你这样剪了,小树不会死掉吗?”我一愣,忙答道:“剪掉几根细枝没关系的!”“那小树也会感到疼的。”航航抢上来的这句话,着实让我语塞了一阵。

  要当好一名老师,光有热情是不够的。孩子敢于提问和发表看法,这就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每次活动前的准备工作要做得更细致。同时,不管怎么样,还要善待孩子的提问。

父母威信对孩子的影响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发现以下两种截然不同的家庭类型及其教育效果:一种是家长的文化素质较高,思想行为素质也较高,其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综合素质较高;另一种是家长的文化素质低,思想行为的素质也低,其家庭环境中长成的孩子往往综合素质较低。当然这虽带有普遍性,但也并非绝对的,也有家庭的素质与孩子的素质并非一致或同步的情况。

    我们仅就上述的带有普遍性的情况来说,往往是父母的威信起了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一般来说,父母在孩子中的威信越高,他们的教育作用也就越大,也最受孩子们的欢迎 。由此可见,父母的威信是对子女进行教育的基础。现实生活中,常常听到一些父母抱怨孩子“不听话”,这里有孩子的责任,但主要是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没有威信。

    所谓“威信”,就是威望和信誉。威信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意志服从。父母的威信主要表现在:孩子尊重、爱戴、信赖家长;父母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孩子能自愿地毫不勉强地接受。所以父母的威信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是孩子自觉接受教育的重要条件。实践证明:如果父母没有威信,尽管态度认真,教育严肃,但孩子仍然当作耳边风;相反,如果父母有威信,不用讲多少道理,孩子也能令行禁止。由此可见,要搞好家庭教育,必须努力建立和维护父母的威信。

    那么,父母怎么才能在孩子中有威信呢?

    第一,要有高尚廉洁的品格。父母的品格修养对孩子性格、品德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高尚廉洁的品格一般体现在对祖国的热爱、对事业的忠诚与勤奋、对他人的热忱与宽容、对生活与困难的乐观向上的态度。如父母具备了这些品格,孩子会崇敬与爱戴他们。

    第二,要有广博的知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是不断的提出问题,不断地进行探索。作为父母必须具丰富广博的知识来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与好奇心。这就要求父母自身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与知识。如果父母的文化知识修养对孩子的学习品质的形成有极大的好处,同时也就能在孩子心目中获得较高的威信。

    其次,还有父母的严以律己、以身作则的模范行为,与孩子建立平等、民主关系,父母之间的和眭、友爱与意见一致等,也会直接影响父母的威信和对孩子教育的效果。

专家提出用“心情教育”培养健康心理

    如何培养年轻人成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途径?最近在北京召开的健康教育学术交流会上,来自美、法等国的心理教育专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心情教育”

    “心情教育”以道德观念为基础,引导人们理解“真爱”,学会关爱他人,让真诚的爱在人与人之间流动。在国外,面对学校忽视道德教育,以致大量年轻人迷失人生方向的现实,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立学校加入了推行人格教育的行列,许多学校设置了有导向性的、以“心情教育”为核心的人格、素质教育课程。如由于美国的破碎家庭多,孩子的身心受到伤害,一些学校专门为离异家庭的子女设立课后辅导班,委婉地将这种辅导班称为“香蕉班”或“彩虹班”。辅导班上,老师鼓励孩子们倾吐内心深处的隐痛,排解因父母离异带来的精神痛苦和不良心境。然而,这样做能否达到学校的初衷,尚不得而知。

专家说,“心情教育”就是训练人的本质中最深层的动机,使人的知识、品德和意志都能朝着崇高的目标发展,使人的情感、欲望建立在美好心灵和健全人格的基础上。爱的训练与体察,是心情成长的营养素。在这方面,父母、老师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不可缺少。

在不少国家,“心情教育”从幼儿时期就开始了。孩子在享受父母之爱的同时,就学习以爱回报父母,从小培养孝敬父母、关爱家人的品格。孩子的心情素质在爱的熏陶下逐步发展成熟。这种人格素质在孩子成人后,运用到社会上去与其他人相处,从而建立充满和谐与友爱的社会。这种社会就像一个大家庭那样,使人感到幸福、愉快、轻松。人格培养与道德训练,共同构成了“心情教育”的完整内容。

儿童早期性教育病案实录

    病案实录:一位母亲前来咨询,因为他的儿子进入高中后行为怪异,每晚睡觉前都先到母亲的被子里睡上一会儿,然后才回到自己房中入睡。睡觉从不枕枕头,头依在床的中间,1.8的个头,脚露到床外。更奇怪的是,每次上厕所都把衣服脱光,赤条条小便后又穿上衣服。从不在学校上厕所,有好几次想回家上厕所不及时而尿湿了裤子。本学期学习成绩直线下降,经常一个人发愣。这是典型的青春期精神分裂症,与家长的性教育不当有直接的关系。

    婴儿期性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母亲对孩子的抚育喂养,身体的接触,增加孩子神经系统的敏感性,促进孩子大脑的分化发育。与成人身体接触不足的儿童,其智力,性敏感性,都将受到程度不等的损害。美国动物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若让离开母亲的两只幼猴由不同的母亲喂养,一个棉布毛巾妈妈---外包毛巾被的人工雌母猴,胸前有奶瓶,另一个是金属刺妈妈(浑身长满金属刺的有奶瓶的人工做的假雌性猴子)。吃金属猴妈妈奶长大的幼猴,成年以后不会进行性活动。而且行为退缩,不和群。所以婴儿期的教育特点是满足婴儿食欲的同时,满足婴儿皮肤触觉的发育需求。这一时期一般不超过三岁。此时母子同被而眠对儿童的发育是有好处的。

    幼儿期性教育的内容则是开始认识自己的性别,并初步进入性别角色。例如鼓励男孩子的勇敢坚强,鼓励女孩子的温柔甜美,爱清洁等等。男孩子应该穿男孩子的衣服,女孩子应该有女孩子的服饰。那种从自己的好恶出发男孩女养,或女孩男育的做法是极为有害的,因为或许这正是日后发生同性恋的原因之一,或许会成为日后家庭不和的诱因。此时应该同时开始灌输初步的性道德观念,如爱护尊重女性等。学会基本的性卫生知识,例如大小便以前要洗手,不可把小棍等物塞入小便的孔窍中等等。此时为便于关照幼儿,父母亲应该与孩子同床分被而眠。这一阶段是从断奶起到六岁,即孩子夜间不会自己起夜以前止。

    儿童期性教育从6岁至10岁。这时儿童已经进入学校学习,社会知识和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生活自理能力进一步加强,一切有条件的家庭均应与孩子分房而居。此时的孩子性意识进一步增强,出现了不愿意和异性同桌、同行,为自己的性别角色而骄傲、自豪。此时不应该粗暴干涉孩子的这一心理现象,而应该肯定之。如果发现孩子厌恶自己的性别角色,则应该及时纠正之。以防发生日后的性别角色倒错现象。此时要教给孩子性卫生的基本知识,学会保护保持性器官的卫生。同时应该教会孩子知道如何保护自己,鼓励孩子的独立倾向。教给孩子社会男女交往的一般道德规则。

    少年期性教育有着特别的意义。因为,此时期内多数男女孩子先后进入青春发育阶段,女孩子表现为月经来潮,男孩子表现为初次出现遗精。此时期的少年已经开始注意异性,已有了朦胧的性意识,对异性开始有了好奇和交往的要求。此时的性教育内容主要为: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经期卫生知识,男女交往的原则及注意事项,女孩子更应该学会保护自己,初步的婚恋道德原则。明确法律与道德对两性关系的基本要求。防止性罪错的发生。同时,对自己既要认识又要接受。这一时间段是从1020岁。

    青年期性教育的特点是孩子已经成年,逐步走向成熟,开始婚恋,组建家庭。性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家庭的责任,夫妻生活知识,子女教育知识等。

    病例分析:这起病例是家庭不当教育所致。孩子的母亲完全成了家庭中心。母子同眠且超过了分床年龄。导致孩子的性指向的错误。这种"恋母情结"在现实生活中碰壁后,他就将自己藏在想像的童年情景中。尿裤说明这个孩子已经患上了青春期精神分裂症,需要精神科医师的精心治疗才会痊愈。

培养儿童心理健康的要点

    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研究认为,儿童时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黄金时代,各种习惯和行为模式,如果都在这时奠定基础,如果有一个好的开始,将来可使孩子们的品德智力得到健康的发展;如果在此时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卫生,那么,希望孩子成人后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就比较困难,甚至是不太可能的了。  

    所以,作为父母应十分重视用正常的心理原则来训练儿童。那么,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一、注意不要过分地关心孩子: 这样做容易使孩子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人人都应该尊重他,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人。       

    二、不要贿赂孩子: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不能享受权利。

    三、不要太亲近孩子:应该鼓励孩子与同年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这样才能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  

    四、不要勉强孩子做一些不能胜任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来,强迫他们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五、不要对孩子太严厉、苛求甚至打骂:这样会使孩子养成自卑、胆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导致反抗、残暴、说谎离家出走等异常行为。   

    六、不要欺骗和无谓地恐吓孩子:吓唬孩子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以后的一切告诫,孩子就不会服从了。  

    七、不要在小伙伴面前当众批评或嘲笑孩子:这会造成孩子怀恨和害羞的心理,大大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八、不要过分夸奖孩子: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绩,略表赞许即可,过分夸奖会使孩子沾染沽名钓誉的不良心理。  

    九、不要对孩子喜怒无常:这样会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绪不稳,胆小畏缩。   

    十、要帮助孩子去分析他所处的环境:帮助孩子解决困难,而不是代替他们解决困难。应教会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然,要让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不但要给予他们良好的教育,每一位做父母的更要给他们做出良好的榜样。

儿童早期社交行为

   儿童早期是社交行为开始出现与发展的阶段,这些社交行为形式是成功的社交适应所必须的。这些社交行为模式在儿童期早期尚未发展完成,所以,儿童不能在任何时侯都与人相处得很好。但这个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最基本的社交态度与行为模式都在这时候建立。

    三岁以下的儿童,与其它儿童的社交很少。三岁以后,有显着的增加。三岁与六岁之间是社会化发展最重要的阶段。儿童社会行为的性质与多少,主要都受到环境以及儿童与环境关系的影响。儿童期早期最重要的社交行为有很多行为都是非社会化的,甚至具有反抗社会化的作用,但对儿童的社会化发展都很重要。

    一、违拗  

    就是反对成人的管教,开始从幼儿早期。违拗是自我肯定与自卫的一种有趣的综合,也就是反抗种种过份的压力之表现,儿童学会了反抗是应付那些反复无常的训练的一最佳防卫,就像性急的人催促慢性子的人一样,是没有用的。

    两、三岁之间,违拗是自我发展的一种正常状态。一般在三、四岁时达到顶峰状态,以后就很快的消灭。当儿童建立了独特的自我,并由遵从别人而得到满足后,就变得很合作。适应良好的孩子也会表现违拗,但次数比适应不良的孩子少,也不严重。

    一般违拗的表现有:顶嘴、动作的反抗、或是沉默不语。当幼童长大一点后,对别人的请求常会假装没有听到或是听不懂,甚至完全不理睬。四岁与六岁之间,动作上表现的反抗比较少,而多是口头上的。

    二、模仿 

    最初,模仿的对象是父母。当儿童开始对其它儿童发生兴趣时,就会模仿他们的语言、行动、与情绪。他企图用这种方式与同伴认同。他并不模仿所有的人,而是模仿他最亲密的同伴,想与这个同伴一样。例如,儿童若认为自己与母亲的关系最满意,就会模仿母亲的语言和行为。后来,并接受母亲的兴趣和种种价值观念,而形成他自己的。

    儿童还会从玩伴中选择一位或几位最喜欢的做为模仿的对象。这对象常是游戏团体中的领导人物。当儿童逐渐长大以后,开始较遵从团体所规定的模式,而不只是模仿某一个人。假如儿童在家里和某一个兄姊比较亲密,尤其是相同性别的,那么,这个兄姊就成为他尽量想模仿的对象。

    三、竞争  

    早在出生后第四年,儿童就明显的表现出想胜过他人的欲望。小孩子炫耀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他常常在别人面前自夸,当他想博得某人的注意时,就在这个人的面前炫耀自己。在家里,最常发生竞争的现象,尤其当儿童嫉妒兄弟姊妹时。家庭中有男孩有女孩,或是母亲有偏爱时,较易有竞争的现象。

    四、攻击性  

    攻击是因挫折所引起的普通反应。渴望权力、喜欢占优势的小孩,以及模仿有攻击性成人的小孩,其攻击性特别强。一般情形,男孩子的攻击性比女孩子强。比较受人欢迎的小孩,是在游戏竞赛表现攻击性,而且,攻击的对象只是某一个固定的人;较不合群。较不受欢迎的小孩,有一种顿向,他们攻击任何所接触的人,不管那个人是否做了任何事,是否应该受到攻击。

    四、五岁时,儿童较常用语言攻击来攻击别人,而较少用身体的攻击。愈年幼的孩子,愈常用身体的攻击,也愈爱啼哭。较年长后,语言的攻击方式一般都是辱骂或谴责。有时候,也会告发其它孩子的行为,而做间接性的攻击。男性之攻击性均较女性强。中国学龄前儿童男童表现较多之动作攻击,但女童的语言攻击却与动作攻击相当。儿童攻击性行为缺乏一般性,其表现视情境及刺激因素之不同而有所改变。

    五、吵架

    当儿童吵架,会拿走其它儿童正在游玩的玩具,破坏别人的工佗,还常常会尖叫、啼哭、踢打、或咬东西。脾气虽然很坏,但发脾气的时间很短。发过脾气以后,就忘记了,在吵架还没有结束以前,他们又重建了友谊。吵架常起因于所有物的争夺,例如争夺玩具。但也可能发生在某一个儿童欺侮其它儿童时。儿童早期兄弟姊妹常会互相争吵。家里管教孩子的方法较重于允许方式的,兄弟姊妹愈常发生争吵。

    儿童在三岁时,通常是最常发生吵架的时期。以后,随着社会的适应能力增进,就愈少发生吵架,也愈轻微。男孩子比女孩子喜欢吵架,尤其当他们和其它男孩子为伍时。社会经济阶层较低的家庭,其儿童比阶层较高的儿童喜欢吵架。愈常和其它孩子相处的儿童,可能愈会吵架。然而,儿童的吵架有很重要的社会化价值,它们使儿童了解别人能够忍受与不能忍受的一些事情。

    六、合作  

    儿童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而且喜欢吵架,所以,在游戏时,很少和其它孩子合作。甚至和成人也很少合作,因为成人常会屈就孩子,允许孩子随兴而为。满三岁时,合作性的游戏与团体活动愈来愈多,也愈来愈久。经由练习,儿童学会了与其它孩子合作,游玩态度也愈来愈和谐。儿童彼此间的友谊愈密切,游戏时就愈合作。

    儿童在四岁与六岁间最自私。由于小儿童在生命初期受到最周到的关怀,毫无疑问的,使他变得以自我为中心,每件事都要依他。唯有等到他开始和其它儿童一起游玩时,发现自私对自己有害,才会努力消灭那些以自我为中心的兴趣,逐步形成合作精神,而加入团体共同的游戏。   

   七、性别的区分  

    男孩、女孩在四岁以前,与同性或异性都玩得很融洽。四岁以后,开始区分性别;五岁以后更明显。起初,儿童在某些游戏中表现喜欢和同性的孩子一起玩,某些游戏喜欢和异性玩。后来,变成只喜欢和同性的孩子一起玩,并且轻视或蔑视异性。

    这个年纪的男孩子,不管他个人的爱好怎么样,大部份都处在很强的压力下,而不喜欢女孩子及女孩子的游戏。因为他晓得爸爸、哥哥、以及团体中的男孩子们,都认为喜欢和女孩子玩的男孩子是“娘娘腔的”,喜欢女孩子活动的是“长不大的”、“乳臭未干的”。因此,很多男孩子在这些压力下就走极端,努力想做一个“真正的男孩子”,所以,对女孩子常产生攻击性的行为。

“心罚”甚于“体罚”

    “哀莫大于心死”,家长用尖刻的语言奚落、讽刺、挖苦孩子,表面上看比体罚“文明”,但它带给孩子的伤害绝不会比体罚小。体罚更多伤害的是孩子的身体,而“心罚”更多的是伤害孩子的心灵。受“心罚”的孩子自尊被摧毁,自信被打击,智慧被扼杀。

    儿童心理教育专家认为,孩子性格的养成是从小潜移默化培养出来的,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经常使用带有惩罚性质的话语,会使孩子养成自卑胆小的性格,或者产生对立情绪。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年龄还小,没有自尊心、羞耻感,这大错特错!其实两三岁的幼儿也有自尊心,只不过孩子的自尊表现形式不一样。

    俗话说:“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家教成功的父母是深悟“良言”妙用的。他们善于观察与揣摩子女的心态处境,然后选择时机有针对性地用“良言”抚慰他、温暖他、激励他。当孩子受窘时,不妨说几句话解围;当孩子沮丧时,适时说几句热情的话予以鼓励;当孩子疑惑时,及时用柔和的语言给他提下醒;当孩子自卑时,不忘记用他的“闪光点”燃起他的自信心;当孩子痛苦时,尽量设身处地说些安慰的话……这样,孩子蔫了的理想之花又会渐渐开放,垂落的人生之帆又会慢慢扯起。“良言”是家教的清风和春光,会迎来家庭氛围的青山绿水。

爱孩子要有“分寸”

    父母爱自己的孩子,这是人之常情。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那么,怎样才算是真正爱孩子呢?也就是说应该如何掌握爱孩子的“分寸”呢?

    第一,要有理智的爱。

    这就是说,在爱孩子的过程中,要能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感情,克制那些无益的激情和冲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父母必读》一书中的序言有这样一段话:“子女固然由于父母方面的爱的不足而感受痛苦,可是,他们也会由于那种过分洋溢的伟大的感觉而腐化堕落。理智应当成为家庭教育中常备的节制器,否则孩子们就要在父母最好的动机下养成了最坏的特点和行为了。”这段话讲得十分深刻。

    然而,我们有些父母,尤其是相对年轻的父母,对待孩子的关系上,往往缺乏应有的“分寸感”。他们对待孩子往往是无原则的,过分地祟爱。有的对孩子姑息迁就,任其发展;有的只知道想方设法满足孩子的衣锦食美,却不懂得给孩子良好的精神食粮和思想营养。这样。势必把孩子惯坏、宠坏。这种“爱”是盲目的、有害的。

    第二,热爱要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严格要求也是热爱孩子的一种体现。

    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就是说,严格要求正是出于深切的爱。所以,做父母的不应该受盲目的爱所支配,要“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当然严格要求并不意味着对孩子的严厉、动辄训斥打骂,而是要做到以合理为前提。同是,态度应该是耐心的,循循养诱的。

    严格要求,对孩子来说,是很主要的。这是因为,孩子们往往缺乏经验,是非界限有时不清,而且对自己情感和行为往往也不善于独立控制。如果家长对他们不严格要求,他们往往还不能主动、自觉地学习和按行为道德标准来行动。因而,这就更需要父母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有严格的要求,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思想和行为习惯。但是只有爱不见得教育和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来,而应该把热爱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

    综上所述,父母对子女一定要怀着带有严格要求的热爱,千万不要溺爱姑息孩子、过分地迁就孩子与宠爱孩子。一定要有理智,有“分寸感”。只有这样,才能把孩子培养成为有良好个性品行的优秀人材。

成长的烦恼,父母了解多少?

    儿童是发展的个体,其心理特点具有发展性,多变性,可塑性。儿童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都要经历大脑发育、语言发育、心理发育等关键期。要孩子有所成就,父母首先要了解他,了解他,才能帮助他。父母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但事实上并不尽然。

    孩子成长很快,转眼就长高,长大了,如果父母不了解孩子,方法不对,亲子双方都会感到痛苦,而且会白白浪费许多精力与时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父母陪伴,需要指导,倾听孩子的心声。

    我们经常看到孩子兴冲冲想跟父母谈一些事情,但父母都总是忙着做其它的事,叫孩子等会儿再说,或者孩子诉说一件委屈的事,没想到父母一听上就发火、责骂,根本不去了解真正的缘由,久而久之,亲子之间的沟通就会发生问题。

     每当孩子跟父母说话时,尽可能要放下手头上的工作,全神贯注地听孩子说话,这能让孩子觉得父母很在意听他说话,孩子感到受到尊重和鼓励,也很愿意说出自己心理的感受。

    在我们报纸杂志上的新闻故事及咨询案例中,有不少孩子想不开而寻短见,当事人的父母都不明白孩子为什么会做出这样伤害自己的行为。事实上,孩子有异常行为发生,通常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长久积压的情绪得不到安慰、支持与宣泄,转而毁灭自己,做出令父母无法接受的结果。

    父母要改变用强迫、指责等消极方式对待子女。父母总认为孩子是自己的,而强迫孩子服从自己,在做出决定之前不与孩子商量,不论孩子是否同意,都必须按照自己父母的要求做。身为父母,应该清醒地看到,“一切为了孩子好”是所有父母行动的出发点,但是总是让孩子绝对地服从父母的“好意”,孩子将出现二种极端表现,一些父母很少和孩子有平等的沟通,父母与子女的谈话几乎都是对孩子指责,甚至对子女有严厉的言语攻击,这很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父母经常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亲子之间就很容易造成隔阂和对立甚至难以消除的敌对状态。

    父母要肯花时间、有耐性,做个有修养的听众,“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用心走进孩子的世界,积极发现孩子的优点,然后对孩子的优点进行发自内心的赞扬。鼓励孩子,尝试着不去批评孩子,只要父母耐心地这样去做,了解关怀接纳孩子,孩子就会很乐意和父母在一起,如此,拥有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并非梦想,孩子也能顺利迈进向成功之路。

孩子需要同伴交往

    一、孩子需要与同伴交往。

    由于年龄、智力、身心发展水平相近,孩子与同伴有相同或相近的兴趣,在交往时更容易产生共鸣,表现出更平等的关系。同伴交往可以锻炼孩子自主、独立的能力,与同伴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都是父母所不能替代的。父母教给孩子的交往经验和行为指导,孩子要通过与同伴的交往来实践、体会和调整,并最终掌握它。

    1、与同伴交往是孩子发展的基本需要。

    与同伴交往是孩子的天性。“爱扎堆”是孩子对与同伴交往需要的典型表现。缺乏与同伴交往的经验可能造成孩子成年后的人际交往适应不良。没有正常的同伴交往,不能和他人建立友情,孩子会产生孤独的感受和孤僻的行为,久而久之,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极为不利。缺乏同伴交往的锻炼,在父母的“保护伞”下长大的孩子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

    2、同伴交往在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积极作用。

    孩子在与同伴交往中习得的交往技能,获得的社交地位等等都为其成年后的人际交往能力奠定了基础。与同伴的交往直接影响孩子情绪、情感和个性的发展。乐于并善于和同伴交往的孩子,其情绪、情感与个性发展通常较好,反之则容易出现问题与障碍。

    在与同伴的交往中锻炼和形成孩子的自尊、自信、自强和自爱。孩子对自己形成明确的认识并建立合理、积极的自我期望也是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实现的。与同伴交往为孩子提供了独立应对世界、独立处理问题的机会,因此与同伴的交往是孩子锻炼独立能力的最佳时机。

    与同伴交往还是孩子最好的学习方式。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同伴交往给孩子们提供了相互学习和取长补短的机会。实践证明,建立积极的同伴交往是改善孩子不良心理状态和不良行为习惯的最佳矫正方案与策略之一。良好的同伴交往可以预防孩子出现各种不良的心理行为问题。

    二、接纳孩子的同伴,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

    1、接纳孩子的伙伴

    接纳孩子的伙伴是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的第一步。拒绝和敷衍都会使孩子在与同伴交往时产生退缩的行为。欢迎孩子的伙伴到家中做客。不必太在意孩子们在一起时对家中清洁与秩序的“破坏”。父母可以巧妙地抓住这一时机培养孩子们自理的习惯和能力。

    鼓励、允许孩子拿自己的食物、玩具和用具招待他的伙伴。给孩子空间,允许孩子们单独在一起说“悄悄话”、进行“秘密”的小活动。平时鼓励孩子和小伙伴组成小组共同学习、共同游戏;节假日主动为孩子们创设机会,鼓励孩子和小伙伴们一起游玩、一起活动。

    2、尊重孩子的交往兴趣。

    尊重孩子的交往兴趣,让孩子明白与同伴交往是自己的权利,处理同伴交往中出现的问题也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这是对孩子独立人格的肯定,也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重要一步。倾听孩子的理由,允许孩子自己选择朋友。给孩子权利,允许孩子选择和同伴在一起时谈什么、做什么,并尊重孩子的选择。积极指导孩子正确处理与同伴交往时出现的矛盾,鼓励孩子自行解决问题。

    3、积极监控孩子的交往

    由于孩子年龄较小,判断是非、自制自控的能力较低,因此积极监控孩子的交往状况、预防同伴交往带来的不良影响是必要的。父母对孩子与同伴的交往既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

 

大撒手,而是要给予积极关注和正面参与。有意识地经常和孩子讨论择友的标准与注意事项,以促进孩子恰当选择交往的同伴。

    对孩子与同伴交往的活动内容、形式提供有益的建议。可建议孩子把他们与同伴在一起的游戏、活动编成故事讲给父母听;或者要求孩子事先告之父母他们打算去哪儿、去做什么、和谁一起、什么时候回来等等。欢迎孩子的同伴到家中来做客,或者欢迎孩子带着同伴与家人一起活动,这是了解孩子同伴的最佳时机,也是对孩子的同伴交往进行积极监控的有效方式之一。

    鼓励孩子将在同伴交往中遇到的困难、麻烦讲出来,教孩子学会辨别是非,分析并寻找积极的解决策略,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与孩子积极沟通、共同协商,取得孩子的理解、信任与合作是父母积极监控孩子的重要前提。

    三、把握交往环节,指导孩子的交往技巧。

    1、教孩子学会向同伴展示自己。

    向同伴展示自己,意在获得同伴接纳、进入同伴圈子、赢得同伴认可。耐心倾听、细心观察以知道同伴们接纳什么、排斥什么,这是向同伴展示自己的前奏。教孩子正确评价和认识自己,对自己的优势不自夸、对自己的不足不忌讳。大方、坦诚是聪明人展示自己的诀窍。鼓励孩子抓住机会、大胆展示,自信和勇气是孩子向同伴成功展示自己的保证。

    教孩子学会谦虚并尊重别人,可以帮助孩子把向同伴的展示达到最佳效果。伶俐清晰的口齿表达、协调敏捷的动作技能、丰富渊博的课外知识、聪慧的大脑、灵活的反应都是孩子向同伴展示自己的财富。培养孩子的一技之长、培养孩子的每一优秀品质,就等于在帮助孩子积累向同伴展示的“财富”。教孩子学会向同伴的展示要适时、适度,否则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培养孩子礼貌、文明的行为,这是迈向成功展示不可缺少的金钥匙。

    2、教孩子学会宽容待人。

    宽容是不计较而不是示弱,是理解而不是迁就。宽容体现的是情操、修养,教孩子学会宽容可以为孩子赢得好心情、好人缘和健康的身心与生活。教孩子学会宽容应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鼓励孩子善待生命、善待生活的每一天。身教重于言教。以宽容之心待人的父母培养出懂得宽容的孩子。

    教孩子面对非恶意的冒犯,不计较后果,学会宽容地笑一笑,化干戈为玉帛,从而赢得一位朋友、失去一位敌人。倾听别人的辩解,是宽容的开始;站在对方立场上想一想,是宽容的根本;理解、善良是宽容的核心。

    3、教孩子学会自己解决冲突

    教孩子学会自己解决冲突,是促进孩子成长的必备环节。不要大包大揽地替孩子解决问题,更不能偏袒自己的孩子,那会助长孩子任性自私、蛮不讲理或唯唯诺诺、胆小退缩的毛病。解决冲突的第一步在于使冲突双方保持情绪冷静。和孩子一起对“冲突”本身进行一次全面分析:冲突的事件是什么、冲突的起因在哪儿、冲突的双方是谁、可能的解决办法有哪些、又各有什么利弊等等。

    互惠是有效解决冲突的原则,教孩子寻找将对双方的伤害降到最低、对双方利益有最大保障的方法。解决冲突的关键往往在于沟通。教孩子学会与冲突的对方恰当、有效地积极沟通,共同协商,以达成相互谅解。学会宽容、学会理解也是有效解决冲突的重要原则。许多冲突都因误解而生,沟通有助于澄清事实,而冲突的最终解决还有赖于双方的宽容和理解。

识别儿童情绪

    儿童们的情绪一般激烈,较不稳定,很容易发脾气,显得不易相处,也不易管教。大部份幼童都是这样,尤其在两岁半与三岁半之间,以及五岁半与六岁半之间。

    儿童愈来愈不讨人喜欢,逐渐使父母或照顾他的人感到头痛的另一个原因,正是因为他/她那无法理喻的情绪以及经常的“火爆脾气”。多数父母感到苦恼的就是儿童的情绪爆发,这使得家人或邻人都不喜欢他,并尽量躲开他。    

    正常的成人所经验的情绪,儿童大部份都会经验到。但情绪刺激的导因与表现的方式,则大不相同。

    一、儿童的情绪模式

    1、生气

    是儿童期早期最常发生的一种情绪反应。因为触发生气的刺激太多,也因为儿童很快就学会生气是获取需要的既快而又简单的方法。触发生气的情况有:游戏时的争执、盥洗与穿衣方面的反抗、有趣的行动受干扰、欲望受挫折、和其它孩子打架、别人抢走他所爱的东西、以及被人辱骂。儿童生气的次数与强度,家庭环境占很重要的因素,例如:喜欢生气的孩子,多半生长在问题家庭、或是成人多于两个以上的家庭。有兄弟姊妹的孩子比独生子容易生气。

    当儿童生气时,会表现愤怒,也就是“勃然大怒”。大怒时的特征是哭、尖叫、顿足、踢脚、跳上跳下、敲打、躺在地上,身体僵直、或是故做跛行状。三岁与四岁之间,脾气最坏。三岁前,发脾气的次数与强度,男孩、女孩差不多。以后,男孩有增强的倾向。

    2、害怕 

    幼童害怕的事物比婴儿或年长的儿童多。智力的发展,使他领悟到一些以前不知道的危险的状况。例如处在一种危险的生理状况,就像让他在一块厚板上行走,这种异常的情况会使他感到害怕。一旦奇怪的感觉消失,就不再害怕了。    

    最初,害怕比较像“惶恐”,而不是真正的害怕。当他逐渐长大,害怕的反应也愈不同。幼童害怕时的一般反应是跑开、躲起来、逃离引起害怕的情况、或是说一些话,如“把它拿开”,“我不要去”或是“我不会做”。并经常会啼哭或呜咽。

    逐渐长大以后,害怕的东西减少,害怕的程度也减轻了。这种现象,一部份是因为他了解到以前所害怕的情况,实际上并不足以畏惧;一部份是因为社会压力,使他企图掩饰恐惧以免被人耻笑;一部分是从社交过程中学会的勇敢;一部份则是因为成人的指导,使他对以前害怕的事物,采取一种喜欢或负向的态度。

    害怕的感觉减少后,经常会发展为一种病态的“痛苦”,也就是忧虑。在家里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有时候并非真正害怕,但也感到很不舒服。例如,丧父或丧母,使他感到自己被遗弃,但不知道为什么。这种不舒服的心理状态,有时候会扩展而形成“游离性”的忧虑,于是,对任何状况,他都会产生一种轻微的害怕,认为对他是一种威胁。为了除却这种忧虑所带来的不愉快感觉,他可能会变为懦弱与畏缩,以逃避害怕,而使自己体验到一种含有忧虑的状况。

    3、嫉妒 

    嫉妒是以人为对象的愤怒反应。嫉妒永远发生在社交状况,尤其当儿童所爱的人也在场时。当父母或照顾他的成人把热心与关怀转移到其它人身上时——特别是新来的客人,儿童一定会产生嫉妒。一般儿童在两岁与五岁间开始有嫉妒心,因为这时候家里多了一个小弟弟或小妹妹。虽然在弟妹尚未出生以前,就预先告诉他,但他还是免不了会嫉妒。

    儿童期早期的嫉妒反应,与生气的表现一样,只要嫉妒的对象是另一个他认为夺取了他被爱地位的人。儿童嫉妒时,有时候会回归到新生儿式的行为;例如:咬姆指、尿床、顽皮,或是拒绝人家的关怀。例如不吃饭,伪装生病、伪装害怕。女孩子的嫉妒心较重。

    4、好奇心  

    幼童对任何事情都想知道。无论是家里、商店里、或别人家里,任何一件事物,只要是他从未见过的,无不吸引他。对自己、别人或成人的身体,尤其好奇。他很想知道:为什么每个人的身体都不同呢?身体怎么工作?

    儿童对环境中任何新鲜、奇怪、特殊、或神秘的东西,都作正向的反应,他会去接近他们、探究他们、或操作他们。他很需要、也很希望了解更多更多有关自己或环境的一切。他为了知道更多,所以不断环视周遭,寻找新的经验,并加以不断的观察与探求。

    每个儿童的好奇程度与表现方式,都大不相同。聪明的儿童.常常喜欢探究他们的环境,所问的问题比智能低的儿童多。警告或处罚所带来的社会压力,常会妨碍幼童原有的一些兴趣和探讨。很多幼童因为害怕,而不敢追究、探讨。愈有安全感的孩子,意会表现好奇心。

    5、愉快  

    当幼童愉快时,他确实是“比什么都快乐”。儿童所感受的快乐,与其形容为愉悦或欣喜,不如形容高兴更恰当,高兴的快乐程度胜于愉悦或欣喜。对孩子来说,有太多事可以让他们高兴与欢笑。生理方面的舒服和愉快、滑稽的不协调状况、忽然发生的嘈杂声、轻微的阻碍或挫折、以及双关语等,都一定能博得小孩的一笑。儿童对滑稽有趣的戏剧,比对幽默剧更容易了解,他可以从实际的生活状况、喜剧、电影、或电视中发现很多情趣。

    儿童感到最愉快的是成就,尤其是一件花费很大苦心才达成的伟绩。但一项成就是否能使他感到愉快,主要在于别人对他的成就所表现的反应。母亲若对孩子期望太高,孩子的成就不能使母亲满意,将会使孩子对自己的成就感到不高兴。

    愉快的反应有:微笑、欢笑——常常还会鼓掌。欢呼、跳上跳下、或是拥抱使他高兴的东西或人们。儿童表现愉快的态度,除了受情绪强度的影响外,还受到社会压力的限制。

    6、爱 

    幼童爱那些使他愉快和满足的人们。除了爱人们以外,他还爱动物及其它亲密的东西。儿童与家人或外人是否能建立深厚的感情连系,主要看这些人如何对待他或她而定。

    儿童若不能接受家人或外人的爱,很可能变为“自我中心”,这将妨碍儿童与别人的感情交流。另一个严重性是,儿童将发展成过份喜欢某一个人,尤其是双亲中的一位。假如孩子过份依恋父母亲或是某一个亲长,将会拒绝其它同年纪孩子的爱。在感情方面,儿童若一直依恋父母,将不容易和其它儿童建立友谊。

    幼童表现爱时,和表现其它情绪一样,都是不受抑制的。他可能会表现在生理方面或是用语言表示。幼童会拥抱、拥吻,或抚拍他所爱的人与物。希望与所爱的对象一直在一起;当被爱的对象离开时,会哭泣;并且喜欢与被爱的对象做相同的事。对他所喜爱的小动物或玩具所表现的态度,和对人所表现的相同。他要和小动物或玩具一直在一起,甚至睡觉时也要一起睡。

    儿童寻求爱的对象若由家人转移到外人,其爱的表现就由信任与爱的寻求,转变为求得别人的关怀与赞赏。成长在较低经济阶层的小孩,比较会流露出最自然的感情。女孩子比男孩子多情;男孩与女孩都对同性表现较多的爱。

    二、情绪的平衡

   在幼儿期,我们比较能够控制幼儿的环境,使他经验最少的不愉快,享受最大的快乐。但儿童期早期,则不可能再如此。这时候,幼童逐渐要独立自主,使他害怕、生气、苦恼与挫折的情况也多了起来。

    若儿童所经历的不愉快太多,愉快太少,将会歪曲了他的人生观,更促进忧郁性格的发展。他的表情很快的就变为愠怒、郁郁不乐、不满意,这些使他更不讨人喜欢。不愉快的情绪很容易成为习惯,所以我们必须采取一些步骤,例如随时避免害怕、生气、嫉妒、与忧虑,努力启发快乐、高兴与爱,以平衡不快乐的情绪,使不快乐的情绪减少。

    这并不表示应该把儿童防范得太周到,避免任何不快乐的情况。而是要明智地防卫无理的害怕、嫉妒、与愤怒。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应该向儿童解释为什么他不能做某些事、不能得到相同的关怀。幼童若能培养忍受挫折的个性,就不会发展攻击升对付所有的挫折了。

如何提升孩子的数学学习能力

     一般家长认为,要提升数学能力就是要多做题,培养兴趣。事实上,兴趣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每次考试都要考得好,产生信心,才能生出兴趣来。所以数学不好,问题不在自信,而是孩子的能力不足所致。

    提升孩子的数学能力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1.提升孩子的视知觉功能。孩子首先必须具备很强的视知觉功能,去辨识,去记忆,去理解。诸如“长短、轻重、点、线、面、方向、角度”这些体现着“数与形”的概念,孩子通过辨识实际的物体,慢慢体验到它们"数量与形式"的不同,并学会以数学符号来表示它们。

    2.提升孩子对数学语言的理解能力。数学里的符号、公式、方程式、图形、图表以及文字都需要通过阅读才能了解。孩子不仅需要一般的阅读能力来理解数学中的文字,而且还需要特殊的阅读能力来理解数学中的“数与符号”,所以家长经常会发现语文成绩好的孩子,数学成绩却未必好,原因即在此。对于存在数学语言阅读理解困难的孩子,首先应提高他们的文字阅读能力,其次是培养他们对“数与符号” 的理解力,家长或教师应查出儿童对哪些“数与符号”存在理解上的误区,然后实施针对性的补救。

    3 提升对数学材料的概括能力。对数学材料的抽象概括能力是数学学习能力的灵魂。因为数学的精髓就在于,它舍弃了具体的内容,而仅仅抽出“数与形”,并对这些“数与形”进行操作。若家长发现孩子存在这方面的困难,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首先,培养孩子对语言文字材料的概括能力。其次,培养孩子对数字的概括与推理能力。例如家长给孩子这样一些数字:“ 1,3,5,7,”让孩子概括出这列数字的规律后一位比前一位多,并根据规律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9)。最后是培养孩子对图形的概括与推理能力。例如家长给孩子看这样一组图形:(←,↑,→,↓,)让孩子寻求其变化规则,顺时针方向每次扭转90度角,并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图形←。总之,通过“文字数字与图形”这三种材料的训练,可以有效地培养孩子对数学材料进行概括的敏感性。

    4 提示孩子的运算能力。对“数或符号”的运算操作能力是数学学习所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技能。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时时刻刻也离不开运算。儿童在运算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譬如,有的儿童乘、除法会做,但加、减法常出错,这是因为乘、除法主要依靠听觉记忆功能,会背九九乘法表,即可能做对,而加减法因为计算时受进借位的影响,涉及视觉功能与记忆,因而更容易出错。

    综上所述,数学能力的培养并非简单,俗语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样数学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弱点,进行强化与补救训练。

女孩性早熟该怎么办?

    性早熟可分为真性和假性两大类:真性者有排卵性月经周期和生育能力,又称完全性性早熟;假性者无排卵,只是第二性征发育过早,又称不完全性性早熟。

  要想诊断清楚女孩是否性早熟,必须通过一系列的检查和化验才能判断。首先要除外一切显而易见的导致性早熟的原因,如有无误服内分泌药物等。这需要有一详细而完整的病史采集,包括性征发育、阴道出血情况等。进行仔细的全面体格检查,如身体、体重、指间距、骨骼检查、基础体温、阴道细胞涂片等。血激素水平的测定有助于鉴别真性和假性性早熟,真性者的FSHLH水平增高,且有周期性波动,假性者多测不出这两种激素。

  治疗应针对具体病因而定,如有卵巢或肾上腺皮质肿瘤就必须手术治疗,而神经系统疾病所致者则无特殊疗法。性早熟中的80%90%属于体质性问题,找不到明显原因,也就没有特殊的药物治疗方法。可供选择的方法仅有长效甲孕酮注射或口服安宫黄体酮,这些都不是自行使用的药物,必须到大医院的内分泌科接受科学的治疗。

  除了采取检查和治疗措施之外,父母要特别注意关心孩子的心理变化,明确诊断后向孩子讲一些必要的知识,帮助她适应自己身体的新变化,防止坏人乘孩子年龄小、不懂事,钻空子,干坏事。所以,保护好孩子是家长的当务之急,国内外均有性早熟女孩妊娠,甚至产子的报道。同时也要有思想准备,因为有些性早熟是缺乏有效治疗方法的,那就更要依靠父母的悉心照料了。目前市场上有些儿童营养保健食品中含有激素成分,吃多了可导致性早熟,应引起家长的注意。

该怎样跟低年级孩子说“性”

    康康和芬芬都是小学一年级的同学。刚入学不久的一天,两人在康康家做完作业,看起了康康小时候的照片。

    芬芬一边看照片上康康小时候光屁股的样子,一边好奇地说:“你下边有这东西真好玩儿,我怎么没有?”

    “那你们下面是什么样呢?我从来没见过,让我看看好吗?”康康说。

    “不给看。”

    “那你为什么要看我的?”康康生气了。

    康康和芬芬是好朋友,双方父母又是同事。芬芬见康康生气了,忙说:“给你看。你也得脱下裤子给我看。”两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就这样玩儿起来。

    这时,正好康康的父母下班回家,一看两个孩子光着屁股的情景,气得火冒三丈,抄起棍子便朝康康打去。两个孩子吓昏了,不知闯下了什么祸。

说起来真是让人费解,迄今为止,我们对儿童的性教育似乎就是要完成这样一个任务:尽早地让孩子心灵上产生对性器官以及有关性问题的羞耻感、罪恶感。这是我们应努力摆脱的误区。因为这极不利于孩子们的性心理卫生。

我国心理卫生专家指出:“虽然有关性的错误观念及性反常行为常常出现在成年期,但究其原因却常常发现,它植根于童年和少年期,如对性的‘不洁感’‘神秘感’‘罪恶感’和‘压抑感’,因其形成于童年或少年期而使人备受其害。”

美国性信息和性教育理事会主席玛丽?考尔德博士认为,对于性教育特别紧要而有效的时期可能是儿童15岁之前,尤其是5岁之前。这一时期接受的有关“性”的培养和教育,无疑将决定儿童少年以至以后一生有关“性”的种种方面。因此,性教育应在儿童早期进行。

    家长朋友,孩子的性心理健康以及整个身心的健康就在您的手上了,您一定要关注下面几个问题:

    ——当孩子发现了自己的性器官时,家长怎么办?

    本来,孩子最初发现自己的性器官时并不觉得这与耳朵、脚趾有什么两样。父母就该像看待孩子其他发现一样,为他们的新发现而高兴。这有助于孩子对性器官形成一种轻松、正常的心理。

    所以,有些孩子对性器官有不健康的特殊的关注心理,这不能不说与许多家长对孩子发现性器官时神经过敏、大惊小怪有关。

    ——当孩子玩弄自己的性器官时,家长该怎么办?

    孩子最初玩弄性器官跟玩弄耳朵、脚趾一样,您就把它们一样看待。也许五六岁的孩子玩起来的时候会有一种快感,这时家长该怎么办?对于这种情况,家长也不要大惊小怪,更不要对孩子训斥、打骂,最好是视而不见。过一会儿,他会自然地转移到别的活动上去。如果您死活不肯让孩子玩儿,那最好的办法是用有趣的活动把他的注意力引开。记住:您一定要处之泰然。如果您一看见这种情况就发火,那麻烦就会来了——也许孩子从此就会染上玩弄性器官的毛病。

    ——当孩子发现男女性器官不一样时,家长怎么办?

    男孩发现女孩没有小鸡鸡会觉得很奇怪:她的小鸡鸡跑到哪里去了?女孩发现男孩有小鸡鸡也很惊奇:我怎么没有?丢了,还是藏起来了?此时家长应顺其自然,巧加引导。告诉孩子:“你是男孩,长大了跟爸爸一样。”“你是女孩子,长大了要当妈妈。”“能看出男孩与女孩不一样,你真聪明!”让孩子知道男女有别,知道“我是男孩”,“我是女孩”,这是孩子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和健全的精神面貌的基础。有些家长千方百计地限制孩子的这一认识,这极不开明,也不高明。由于当今家庭结构的特点,孩子认识到这一点,往往较晚,又多是在与别人家的异性伙伴儿玩耍时获得的。对此,家长更应该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切莫总是联想到丑恶与罪过。文章开头的康康、芬芬在入学后有机会补上这一课,实在是值得庆幸的;而家长对此视之为“洪水猛兽”,真不知这样做对孩子的性心理会带来多么严重而深远的消极影响呢!

    ——当孩子问到有关性的问题时,家长怎么办?

    孩子对一切都是好奇的。“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不知让多少妈妈为难。于是孩子们得到的答案常常是“你是从外边捡来的”“你是妈妈给变来的”等等一些话。这是让幼小的心灵多么不可理解的事情。在他们心里只有伤心、痛苦,或还是不明白。

    在这个问题上,美国一位女作家对孩子的答话值得借鉴。

    一天,刚上小学的孩子问她:“妈妈,您说我是从哪儿来的?是不是你和爸爸在一起才有了我?”她用很自然的态度回答:“你不是见过鸡蛋吗?你知道由鸡蛋可以孵出小鸡来。妈妈肚子里也有一个很小很小的、像蛋那样的东西叫‘卵子’。爸爸身体里也有一种小而又小的东西,叫‘精子’。爸爸的精子和妈妈的卵子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一个受精卵。它很小很小,但它会长大,在妈妈肚子里经过10个月的时间,就变成一个小孩子。到时候,妈妈肚子收缩,孩子就从妈妈身子下面的一个通道生出来了。好孩子,你就是这样来的。为了生你这小宝贝,妈妈可吃了不少苦呢。”

    类似这样的回答没有欺骗,全是真话,也没有涉及什么不必让孩子知道的内容,一些细节又自然而然地到未来去。性神秘感没有了,又避免了一些歪曲的知识,而且又把思路引到母子亲情上来,真是睿智!所以说,一说“性”就难为情,那实在是一些家长“自作多情”,其实,孩子的心里没有那么多的东西。心理卫生专家的忠告是:孩子询问有关性的问题,成人应坦然相告,既不回避,也不说谎;既要讲科学性,又能做到因势利导,不嘲笑,不斥责。家长朋友,您说对吗?

孩子偏食怎么办?

  据医学心理学研究,儿童可受环境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偏食。一般从保健学方面往往只强忽视了摄食的心理卫生。强调摄食心理卫生,忽视了摄食的心理卫生。强调摄食心理卫生,就是在摄食方面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和心理因素,以达到完美地摄食,保证人体各种营养物质的充足供应,使人的生命活动和发育能健康地成长。

  心理学家认为:父母、家庭气氛等环境心理因素,对孩子的人格、个性特征的形成有重要意义。同样,对于缺乏摄食心理卫生的家庭环境气氛,则可酿成孩子在摄食习惯方面的心理病态。如果母亲自己挑剔食物,或在孩子面前讲:这种食物不好吃,那种食物滋味不好,甚至盲目阻止孩子品尝某种辛辣食品,孩子就会直接受到影响,逐渐养成挑剔食物的习惯。尤其是在幼儿正要滋长偏食的萌芽阶段,如果母亲或家长出于溺爱,对孩子百依百顺,当他不吃某种食物时,就改换另一种食物,久而久之,也就养成了偏食的习惯。因此说,偏食的发生完全是环境心理因素造成的,最不讲究摄食心理卫生的结果。

  偏食的矫正与治疗,往往使许多父母束手无策。其实,矫治偏食并不难。既然偏食是受环境心理因素的影响,是由学习中得来的,那么仍可通过新学习、积极进行心理治疗来矫正偏食行为。心理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说教法。父母或老师向儿童宣讲偏食的危害性,告诉孩子各种食物中含有人体最需要的营养成分,如果缺少就会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容易患各种疾病。说教要实事求是,要科学性。举例要生动,这样对学龄儿童或学龄前儿童才能取得较满意的矫正效果。

  奖励法。凡对孩子不吃的食物,经过劝导能少量进食时,应予奖励。这首先必须对孩子的需求心理要有充分了解,“最喜欢获得什么东西?”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奖励。然后进行劝说,指出他的缺点,并观察他的行动是否改正。如果改正的就给奖励。如买漂亮玩具给他,或带他到动物园去观看珍奇动物等等。奖励一定要兑现,不能失信。

  惩罚法。父母要了解孩子的需求心理,对他不吃某种食物时,可以停止给他认为最有兴趣的活动,例如看动画片或逛动物园等,这样可使孩子为一了不丧失自己最喜欢的活动,会勉强忍受不愿吃的食物,时间一久,就能达到克服偏食的习惯。有时还可分别扭成慈母严父的角色,父亲对孩子采取冷淡态度,或施加一定压力;母亲则从中劝说:“快吃吧!不然爸爸生气啦!。”孩子为了讨爸爸的喜欢,只好吃了。这种方法对一些幼儿往往能收到改正的效果。但惩罚切忌打骂,否则会给幼儿造成心理创伤。

  脱敏法。即事前不让小儿知道,在他最喜欢吃的食物中掺入不吃的食物成分,如不吃牛肉、羊肉、虾米、姜、芹菜等,可切成碎本,拌在饺子馅中或其他莱里,开始少量,以后再逐渐增加,当虾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自然而然地养成习惯了。此法对较顽固的偏食孩子,常能收到良好的改正效果。但施行时需要耐心,不可急躁,一旦获得改正,尚需不断强化巩固效果,否则,如果放弃约束,其偏食行为往往容易反复。

  关于偏食的心理矫正和治疗,有时可采取综合方法,才能取得理想的矫正效果。

  对于孩子的偏食,一定要及早注意预防,否则等孩子养成了偏食习惯。再纠正过来就十分费劲了。应当有意识地、有步骤地培养、教育、训练孩子吃多种主副食品,如米面粗细粮兼做,各种肉类兼食,对各种蔬菜都应有计划地引导尝食。训练幼儿从小开始就喜欢吃各种滋味的主副食品。

  在培养训练过程中,最关键的是母亲的语言、表情、姿态和行为,这对幼儿的影响非重要。如果在摄食方面母亲是个挑剔者,则幼儿多是个偏食者。因此,为了培养孩子不发生偏食的习惯,母亲必须对各样主副食品、蔬菜类要示范品尝,要给讲解各种食物的味道、营养价值等,以实际行动鼓励幼儿进食。当幼儿对某种菜开始不喜欢吃的时候,千万不能无原则顺从,否则有可能由不吃一种食物发展到多种,以致影响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