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税报税流程:高校党建工作网络信息化建设创新探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6:22:03
改革开放30年来,高校党建工作的机制、体制、工作方式方法和手段在不断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特别是在高校党建工作信息化方面,经历着一个较快发展的过程。随着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化不但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而且还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高等学校作为知识的生产者、传播者和利用者,既是科技文化的信息源,又是信息的重要传播者。信息技术在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及管理提供服务的同时,也给我们的党建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高校党建工作应顺应网络信息化的时代潮流,不断创新,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信息平台等手段,积极抢占网络制高点,构建网上共产党阵地。

  一、高校党建工作网络信息化建设需求

  第一,高校党建工作网络信息化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8年1月公布的调查数据,截至到2007年12月,中国的网民已达2.1亿人。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37.6%。由此可见,高校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特殊群体,在网络时代无疑是受影响最深最广的一族。网络对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想方式、行为模式、个性心理等都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互联网上东西方思想文化冲突和网络信息的复杂性、不可控性,猛烈冲击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使得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措手不及,疲于应付,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地。因此,网络时代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党建工作必须认清网络发展的新特点,树立强烈的阵地意识,不断加强网络阵地建设,使党建工作网络化和信息化,以加强网络环境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高校党建工作的网络信息化也是党员思想教育的需要。网络时代的到来,为我们党员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借其雄厚的技术和经济优势,利用互联网扩张西方主流意识形态与文化模式,在网上推行新的“信息殖民”扩张;另一方面,网上政治、社会信息影响着党员干部的政治信仰和价值追求。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通过互联网获得信息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各种跨越国界的思想政治理念和文化在网上自由传播,一些虚假有害信息也掺杂其中。这些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和渗透性的信息,正在对党员和干部的思想意识理想信念,甚至政治立场产生着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网络时代的这种新情况,要求我们的党建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克服资料印刷、分发及存档等环节的限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效果。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和互动性,使传统的自上而下的传播方式变为双向互动、多向交流,进一步疏通和拓宽党内民主渠道,丰富党内民主程序,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能够及时了解、掌握党内事务,平等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发表意见,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党内事务,实现对党内事务的广泛参与、有效管理和积极监督。

  第三,党建工作的网络信息化还是创新高校党务工作的需要。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它突破了部门和地域的限制,向交互、互联的方向发展。电子政务系统转变了传统政府工作模式,实现了“办公信息化”“政务公开化”“管理一体化”的管理运作模式。电子政务的快速推广对进一步提高党务工作的透明度,更好地发扬党内民主,服务广大党员提出了挑战,党务干部如果不掌握信息技术,将成为新的文盲和低效的工作者;党务工作如果不融入信息技术,迈入现代信息领域,将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其工作平台将会越来越狭窄。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网络信息化水平,是提高党建工作效率的有效办法。将网络信息技术引入党建工作,不仅是手段和方式创新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可拓宽一个全新的工作领域,以数字化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党的建设和党务工作管理服务的综合运行新模式,为党建工作开创一个富有生机的新天地。

  第四,党建工作的网络信息化更是高校加强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客观要求。中国共产党要确立自己的执政地位,就要做到与时俱进,以创新精神推动和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把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内涵同党建工作创新的内涵统一起来,把执政党的合法地位同信息时代发展的内在要求结合起来。创新党在高校执政领导的手段,通过网络提高党的工作的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都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举措。

  第五,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网络信息化水平,又是增强党的凝聚力的重要手段。高校师生都有较强的网络意识,是主要的网络受众群体。他们素质较高,对网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已将它作为交流和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因此,改变传统党建工作相对封闭性的不足,以网络技术为工作手段,用师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宣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宣传爱国主义思想、宣传社会主义价值观,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坚定他们对党的信念;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网络互动性的特点,使学校的广大师生员工通过网络较方便地了解高校党建工作的内容,及时表达自己的意见,直接参与决策过程,进一步密切党和群众的联系,提高党在群众中的威信,有利于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建设。

  二、高校党建工作网络信息化建设现状

  虽然教育信息化、网络化进程在各高校已向纵深发展,尤其是各个学校的校园网为其学校的教学、科研、教学管理、行政管理等提供了良好的服务,但是党建工作的网络信息化建设却普遍落后于学校的教育网络信息化和管理网络信息化进程。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事高校党建工作的党务工作者普遍存在着知识结构滞后于社会发展形势的现象。有许多党建工作者虽然具备较强的政治意识、丰富的党建工作经验,但不太熟悉网络信息技术,有的甚至不熟悉计算机操作或极少进入互联网世界,对利用网络开展党建工作的能力、动力和信心不足。大量党建工作基本上还是沿用传统的工作方法。即便是利用电子计算机从事组织管理,也仅是局限于党内统计等工作。这就导致了党建工作队伍尚不能适应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

  第二,党建网站效果不佳、流于形式、半途而废。目前高校的大部分党建网站都是依附在校园网上,由党委组织部负责管理,没有专职人员负责网站的更新和维护。这些网站的重点放在收集和宣传党建知识方面,普遍缺乏必要的交互性,站点维护不完善、信息资源更新缓慢、内容设置过于单调,无法对学生形成强大的吸引力,以致访问量较低,覆盖面较窄,对师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效果未能达到理想的境地,仅仅起到的是一个“网络图书馆”或“电子资料库”的作用,从而出现“红色网站”“红”而不“热”的现象。其实,单单建立一个网站,在上面转载几篇报纸上发表过的文章,就认为“占领了网络阵地”,还非常不够。建立一个党建网站并不是难事,难的是如何利用网站这个优势媒体对师生党员以及入党积极分子队伍进行很好的教育和培养。

  第三,对党建工作网络信息化建设缺乏财力支持。党建信息化建设涉及面比较宽,包括办公微机、网络服务器、多媒体、电教设备等硬件设备,组织干部管理信息系统等系列专用软件等等,需要大量的资金。而一些单位的领导对党建工作信息化的必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积极性不高,缺乏对党建工作网络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投入。

  第四,对党建工作网络信息化建设的统筹规划不够。在软件开发和应用方面,缺乏自上而下的、统一的、整合的应用软件,致使各高校各自为政,标准体系不统一,上下对接不上,重复建设,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应用效果不够理想。又由于信息化建设进程参差不齐,很难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推进步伐。

  三、高校党建工作网络信息化建设创新探索

  笔者认为,高校党建工作网络信息化建设可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为切入点:

  1.党建网站的建设。通过学校党建网站,建立网上新闻信息发布渠道,使学校各级党组织、党员和广大师生以最快速度了解国内外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信息,了解党和国家的重要新闻,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建立网上党建理论研讨阵地,定期发布党建理论研究成果和世界政党动态等,引导党组织和党员关注理论热点,掌握最新研究成果,指导具体工作实践。

  2.党建管理系统建设。建立一个党建管理系统,实践入党积极分子网络化汇报思想,网络化反馈思想汇报,网络化发展对象公示,网络化入党志愿书填写指导以及发展党员工作流程指导等,这将极大地简化日常党建流程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和时效性。

  3.网上党校建设。建立网上党校,实施网上远程教育。结合各支部的实际情况,建立网上党校教程,分别对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基层党务工作者进行专题教育。重点介绍支部党员培养、发展、转正等工作,同时在网上公布一些优秀的入党申请书、思想汇报范例及党课教材,供广大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交流,方便快捷地获取入党方面的知识。通过网络视频讲座、网络党校测试系统等,努力提高党校教育质量,突破对象单一、功能单一的局限,扩展网站功能和服务群体。

  在高校党建工作网络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用先进的文化引导网上党建。高校党建的教育任务就是用党的思想武装师生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头脑,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思维能力,使他们自觉地将个人成长与党和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联系起来。网上党建要大力加强正面宣传,正面引导舆论和媒体,高扬时代主旋律,使网上的文化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健康高雅的格调。

  2.用健康向上的内容充实网上党建。网站最明显的优势在于其新闻的时效性。因此,网上党建可以通过建立网上新闻发布渠道。在第一时间发布即时新闻,及时反映各级党组织在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方面的新成果、新做法,使各级党组织、党员能以最快的速度了解党和国家的重要新闻;可以开辟针对性较强的特色栏目;可以发挥网络的“多媒体”特性和优势,增加各种下载和在线欣赏服务,将优秀的文化作品,如具有较强教育意义的经典影视作品、百家讲坛、文学作品、书画作品、革命歌曲等上网,使人们在欣赏浏览中愉快地接受主流文化价值观的熏陶和灌输,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3.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表现网上党建。加强论坛交流,通过“论坛”“BBS”等互动项目,开辟一个无拘无束、不受限制地发表意见的空间,使教师和学生可以在网站上直接反映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及时把握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动态。互联网具有传统媒体所缺少的交互性、实时性、匿名性等特点。其中交互性赋予了受众话语权,彻底改变了受众在传播中被动接受的地位,因此,网上党建有必要加强论坛交流的建设。邀请一些学业优秀和自强不息的学生谈学习、聊工作,让学生与优秀的党员在网上进行零距离的交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以现身说法讲述身边人、身边事则更真实感人,对学生的心灵触动也会更大,唤起他们自觉维护真理、维护科学的责任感,从而达到通过“自我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目的。增加网上党建的休闲娱乐功能,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4.用专业化的技术支持网上党建。高等学校是智力资源相对集中的地方,这为网络化时代高校的党建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和技术支持。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技术手段,严格限制网络信息来源,使所有的内外连接都要接受检查过滤,以净化网络空间,优化网络环境;同时,对学校的网上舆论和信息进行“全天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及时掌握网上舆情动向,发现师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尤其是倾向性、群体性问题,一旦发现苗头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做好化解工作,将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5.用规范的制度保障网上党建。要制定建立网上党建工作的规划,健全制度,加强管理;要加大对包括马克思主义阵地在内的社会科学信息资源建设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硬件设备的投入;要加紧培养一支既有党建理论素养又懂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特点的党建工作队伍。即队伍成员不仅应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而且要具有强烈的政治使命感和责任感;不仅应具有实际的高校党建工作经验,更要具有熟练使用网络技术的能力。只有这样,高校党建工作才能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和要求。

  总之,高校党建工作网络信息化建设任重而道远。高校党务工作者必须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高度统一,提高认识,把高校网上党建工作做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原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