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奕养生足底按摩视频:准确定位,做给力的班主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7:45:35

准确定位,做给力的班主任

问题呈示

先看三位80后班主任给我的来信:

问题一:梅老师,作为80后的班主任,我觉得很可悲,自己还没有形成独立的价值体系、思维体系,还在摸索、摒弃、怀疑,就被强行做班主任,被强行灌输已有的东西。人格不完善的人,就成了看上去很美很成熟很厉害的角色,一直被“前辈”夸赞为接班人。可是,我们的人格、认知等能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吗?

                                                                                                                         ——安徽芜湖黄凌冰

问题二梅老师您好,为了给孩子一种主人公的感觉,我在班上实行民主制,因为作为80后的我90后的孩子们年龄差别不大,很好交流。可是,渐渐地我发现,慢慢地我没有了威信,尤其是训他们的时候,总是感觉一般,在他们不学习的时候,总没有一种力量去“威慑”他们,渐渐地班级也就出现了“动乱”。之后稍微一专制点吧,这些学生就会对你白眼,甚至公开抵抗。我该如何把我宽与严的度呢?

                                                                                                                     ——江苏常州李世平

问题三我们班一个叫叶子蓁的孩子,除了学习不行,似乎样样都行。电脑的编程、电脑语言、国际时事问题分析等等都很厉害,尤其是电脑的水平,比学校专业的微机老师都高出一大截,老师的电脑坏了就经常找他修。可是,他就是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提高他学习的兴趣呢?

                                                                                                                         ——河北廊坊李灵芝

问题分析

这三位班主任的困惑代表了大多数80后班主任或者是新生代班主任的困惑。

黄凌冰老师的问题直接反映出的是班主任自身存在的不足,担忧自己无法承担“班主任”这一重任,或者说担忧自己无法承担教育的重任。古人云,“渡人先渡己”,80后的班主任,大多是独生子女,甚至还被人称为是“温室的一代”,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自己都是“泥菩萨”,又如何能渡人呢?

李世平老师的问题反映了80后老师的优势和不足。著名班主任专家陈宇老师说 “我们和学生相处,一定要宽严相济、恩威并施、张弛有道、稳扎稳打”。这个关键就在于如何把握中间的这个度得问题。太近了则没有威信,师生之间会造成“大哥二哥麻子哥,你好我也好”的局面;而太远了,或者说太严格了,往往又会被学生强烈反感,因为在他们的视线里,你这个“小老师”他们还真不服气。

李灵芝老师的问题从侧面反映了90后孩子的一些特点。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长大起来的90后的们,他们接触的事物更加丰富了,个性发展也更加多元化。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冲击,很多老师是与前沿远离的。于是孩子们个性发展的多元化以及由多元化的个体组成的班级的更加多元,使得差距了一个时代又相对远离了时代前沿的老师有些“力不从心”。在这种多元的事实背景下,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前进难度是很大的,从教育的“成全人、发展人、造就人”的本质上来说也是不应该的。

三位老师的问题从表象上看是不同的,其实,它反映的却是共同的实质,就是老师从内在的基本认知上感觉到“我必须以自己的行为对学生造成某种影响”。无非是第一个问题怕不能从正面有效影响或引领学生,第二个问题处于了试图影响或引领学生矛盾两端,而第三个问题是面对学生的多元而不知道如何下手罢了。恰恰这个基本的内在认知导致了我们班主任寻找不到自己的工作本位,进而造成目前班主任工作的多重困境。

问题解决

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至少有三个基本问题我们是应该明白的。第一是我们是没有资格以一个路标的形象站在那里让学生按照自己指定的方向前进的;第二是我们应该探索对学生的宽和严之外的治理班级的方式;第三就是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在尊重学生多元个性发展的前提下,让学生爱上学习。

上文分析中,我们谈到造成这些困境的一个根本原因是我们没有找到自己的工作本位,没有准确定位我们的“这一个”班主任。那么,班主任工作的本位坐标是什么呢?我们先来看一个西方调查机构的研究成果:

一个成功人士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为:(1)良好的习惯;(2)良师的引导;(3)良好的自学品质。

我们试着分析这一成果。幼儿教育专家说“6岁决定一生”,也就是说,良好的习惯90%是家庭教育的结果。研究同样表明,良好的自学品质97%是走出校园以后的作为。如果教育的原点在家庭,终点在自学的话,“良师的指导”仅是一个过程。同一个研究机构的成果,“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学校教育的功用只占17%的比例”。那么“这一个”班主任,17%的比例,你占的比例能有多大呢?你还敢说你这个班主任很重要吗?

正是因为我们“这一个”班主任并非如想象般的至关重要,我们80后班主任出现心智不成熟、理想空洞、价值观不完善、解决问题能力欠缺、易冲动等等不足都不应该构成我们做班主任的致命弱点。郑杰先生说“只有上帝才能告诉别人应该怎么做”。我们哪个人都不是上帝,我们都有缺陷,我们都没有资格做学生成长的路标。因此,班主任的本位坐标就是摆正自己的位置,成全生命的成长,给每个孩子一个成长的平台,让每个生命都能够在这个平台上得到舒展甚至蓬勃;给每个孩子一种动力,让每个生命都能持续不断地前进,从而获得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不做高高在上的“引领者”或者“教导者”,而是为孩子的成长搭建起动起来的平台,并且积极地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可持续的动力,这才是班主任最准确的定位。此与老师的自身完善不善、成熟不成熟、技术不技术无关,只和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自身的定位有关。

回到黄凌冰老师的问题,黄老师,你还会担心自己不能胜任班主任的角色吗?只要你一心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构建服务,你就是一个合格的班主任!

现在探究李世平老师的问题。难道在宽与严之外,我们就没有合适的教育途径了吗?有的!记得和著名班主任专家王益民老师交流的时候,我们谈到一个共同的观点——“在传统师道尊严基础上的管制和现代师生平等基础上的民主之间寻找更合适的途径来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当我们探究宽与严关系的时候,意识里有一个基本的观念:孩子总是会犯错的。那么孩子为什么会犯错呢?古人云:“无事生非”。只有孩子们在无所事事的情况下,才会引发各式各样的是是非非。倘若我们让每个孩子都有事情可做,那么引发是是非非的根因不就消除了吗?这样宽与严还有探讨的必要吗?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中永远成功的方法就是“给每个学生一些事情去做,不是给他们一些东西去学”。此语点破了天机。我们认为,班主任的基本职责就是为孩子的发展搭建动起来的平台。“平台”是职责物质呈现,“动起来”是平台的核心品质。让每个孩子都在这丰富多彩的平台上动起来。也正是这个动起来的过程,让每个孩子都有事可做;也正是因为每个孩子都有事可做,让班级少了些是是非非;也正是因为班级少了是是非非,让我们班主任根本不需要考虑什么宽与严的问题,因为班级早就进入了良性的自我发展的状态。

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让班级动起来,并且是可持续地动起来。结合自己的实践,我谈谈做法。

在自己所带的高二(3)班,在对每个孩子的性格、兴趣、爱好、特长等等进行充分的了解基础上,在班级组织成立了班级决策委员会、发展委员会、学习研讨会、体育俱乐部、文化艺术委员会设计宣传委员会等等,这些委员会其实就是孩子们活动的一个个平台。和孩子们一起我们制定了详细的《班级委员会章程》,对每个委员会的活动目标、活动理念、活动规划等等,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这是保证委员会运行的基础条件。而要使每个委员会持续地活动下去,就需要让他们感受到幸福和收获,而幸福和收获则是推动委员会活动运行的有效动力源。因此,我每周都会给孩子们一个展示的机会。收获,是一个人的喜悦,而展示收获,则是分享给一群人的喜悦,并且这个分享的过程更会使追求喜悦的心理延续和提升。基于此,我们的展示活动分两个层面来进行。一是各个委员会定期的成果展示,主要是展示每个人的成绩,而不是分析存在的不足。展示是面向全班展示的,让每个委员会都有机会展示自己收获的喜悦,体会自己委员会的自豪。二是全班的委员会汇展。主要展示每个委员会的“尖端成果”,这个展示是公开的,活动场所是自己的班级,我们会邀请学校或学部领导参加,同时邀请其他班级的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代表参加我们的展示活动,并让领导或老师点评。这样,在获得领导、老师、同学认可的同时,委员会自身的幸福感会油然而生,而班级的自豪感也会自然生成,班级的凝聚力也会自然增强。自然,支持平台运行的力量自然会源源不断了。

在心灵上拔草最有效的途径不是想方设法将草拔除,而是在孩子的心灵上种上庄稼。让孩子在一个个平台上有事可做,并且持续地愿意做事,那么班级何来是是非非,老师何来宽与严徘徊的矛盾呢?

至此,李世平老师的问题该解决了吧。

细心的朋友已经发现,我在设立班级的活动平台的时候,是在对每个孩子的性格、兴趣、爱好、特长等等进行了充分的了解基础上搭建的,是为张扬孩子的个性和特长服务的。这样类似李灵芝老师提到的叶子蓁似的同学不就有了发挥的余地和展示的平台了吗?在当下班级授课制一统天下的背景下,真正的因材施教是很难实施的,那么孩子成长的平台搭建,不就是一种极好的途径吗?

教育有一种艺术叫迂回,兴趣有一种必须叫支点。类似叶子蓁同学这种情况,在90后的学生中普遍存在,如果老师试图采取直接切入的方式将孩子拉到学习上来,往往适得其反,而如果给孩子一个兴趣的支点,或许就会衍生出另一种兴趣。让孩子在一个领域里展示自己,谁说不会将兴趣也吸引到另一个领域呢?给叶子蓁的电脑水平一个展示的水平吧,或许一个爱学习的叶子蓁就出现了呢!

李灵芝老师以为然否?

释迦牟尼佛拈花示众,信众都不知是什么意思,唯有迦叶尊者破颜一笑。迦叶尊者破颜一笑:终于有人明白我的意思了。”于是佛陀便将衣钵传给了迦叶尊者。然后告诫尊者:“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佛祖当初没有说什么是佛,而今呢?“不立文字”,反而立得最多。“教外别传”,结果教外热传。做班主任也一样,就怕老师高高在上,以为自己可以如何如何。以为无为,方可有为。无为是认识到自己的本位,不自以为能引领学生,班主任本位只能是为孩子的成长搭建好平台,提供好发展的动力;有为则是班级无是非,学生爱学习,班主任也就少了些苦恼。

但愿我们每个80后的班主任都能准确定位,做一个给力的班主任,让每个孩子的生命在与我们相处的这段时间理,开出最绚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