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航道工程局周喆:漫谈文章的修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09:34:37



漫谈文章的修改  

 

 

鲁迅先生在《答北斗杂志社问》中指出:“写完后至少要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毛泽东同志曾郑重地向全党提出这个问题,说:“鲁迅说,至少要看两遍,我看重要的文章不妨看它十多遍,认真地加以删改,然后发表。”这就明确告诉我们:修改是写好文章的一个重要环节,重视反复修改对充分发挥文章的宣传教育作用,是有意义的,同时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事物是曲折复杂的,必须反复研究,才能反映恰当,在这里粗心大意,就是不懂得做文章的起码知识。”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真修改文章的必要性,修改文章的过程就是对客观事物不断加深认识的过程,就是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向真知接近的过程。在这方面,革命导师为我们做出了光辉榜样。马克思对自己的文章总是修改了又修改,直到毫无破绽,无懈可击,列宁办《工人事业》杂志时,“每一个字句都经过他的手”;毛泽东修改文章既有生动、精辟的论述,又有“字斟句酌”的实践。正因为这样,他们的文章才纤毫不失,千锤百炼,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指导革命更有战斗力量。再看中国文化革命主将鲁迅的所有作品,都经过他的字烹句炼,达到了脍炙人口,令人惊叹的程度,读一读他手稿中的改笔会从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许广平同志回忆说:“就算写三、五百字的短评,也不是摊纸就动手,而是下笔之前,绞了许多脑汁,打了腹稿。再动手写作,鲁迅的初稿很清洁,很少涂改,几乎就是定稿,就是这样,他还反复修改。”我国古代的作家和外国作家对自己的作品也是一字不苟,修改再三。白居易叫“老妪解诗”的传说,贾岛作诗精心“推敲”的故事,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修改名句,欧阳修每次文毕,就贴之墙壁,屡思屡改的佳话,流传至今,成为文章修改的美谈。果戈里对自己的作品严格地规定“至少应该修改八次”,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主要的事情是不要写得太匆促,不要认为修改时枯燥乏味的,应该在同一个地方经过十次、二十次的修改。”这些都说明了一个道理,要提高写作水平,则非下一番修改的工夫不可,古往今来,概莫能外。由此可见,修改对写文章是不应忽视的,一篇文章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得力于文章修改的工夫。山不厌高,文不厌改。写了改,改了写,反复斟酌,不断修改,文章才能趋于完美。许多同志都有这样的体会,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这确是写作的经验之谈。

 

    文章修改包括哪些内容,又如何着手呢?一般是从大处(立意、谋篇、选例)入手,而后在小处(遣词、造句、标点)下手,由大到小,先整体后局部,从内容到形式,既不要由于“小处”,因抓了芝麻而有丢失西瓜之嫌,也不要只限于“大处”,因只抓西瓜而有忽略芝麻之陋,概言之:作者要统观全局,周密思索,精心推敲,字斟句酌。具体地说: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笔。

 

首先,改点子。就是全局着眼,大处着手,看文章所反映的主题思想是否明确,中心是否突出,角度是否新颖。这就要求作者成竹在胸,全面地衡量文章的立意高不高,点子新不新,这是修改文章必须做的第一步工作。努力把文章的点子改得新些,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改路子。路子是文章的布局,布局要改得精巧,不循旧规,另辟蹊径。同时还要改得合理,顺利成章,具有严密的内在关系。前者如作家徐迟《在传流的涡旋中》这篇报告文学的路子的修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徐迟在谈这篇文章的构思过程说:“先是写他(周培源)三十年代,写他四十年代,写他五十年代,写他六十年代,写他七十年代,他这几十年我都是流水账一样地写下来,都写好了,写好了以后,我就知道这是不行的。这是没有意义的。”后来在臧克家同志的启发下,“我只写了周培源一个晚上,请他回忆一下那天晚上发生的一件事情,然后再回忆一下,再回述一下。”作者把纵列式改成横列式结构时颇具匠思的,这样,不但笔墨容易集中,既便于写得曲折多姿,更利于突现人物,而且与作者其他写科学家的作品比较也是高出一筹。

 

改路子,一方面固然要辟新路,但首先要注意的是文章的思路要按照事物发展的顺序。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作为反映客观事物的文章也要遵循一定的思维规律,这样才能更好地表现主题,使形式更好地为内容服务。鲁迅的杂文《死》写了七条给亲属的遗嘱,前四条手稿上原是这样结构的:

 

一、不得因为丧事,收任何人的一分钱——但老朋友不在此列。

 

二、不要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

 

三、赶快收敛,埋掉拉倒。

 

四、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

 

完稿时,鲁迅将二、三两条的次序作了调整,把“收敛”放在“纪念”之前,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而排列的,这样条理更清楚,逻辑更严密,行文更合理,反映了作者思维的精密和文章结构的严谨。

 

第三、改例子。例子就是表现主题的材料,它是文章的血肉,例子的真实、典型、具体,对突出文章的主题有直接的影响。改例子有删、换、减三种方法。

 

删,就是删去与主题无益的材料,在《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篇通讯的第三稿的结尾处,作者描述了一个群众哭坟的场面:“人们直盯着坟头,跌跌撞撞,扑了上去……,”“贫农的泪水,湿润了坟头的黄土,湿润了坟头的青草。田野寂然无声。过路人擦着眼泪,悄悄地走开了。”这些材料极力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表现了一种自然主义倾向,无助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对表现主题不仅无关,反而有损害作用,在修改时,作者就把这些材料毫不可惜地删掉了。

 

换,就是换上真实具体生动的事例。

 

减,就是减去虽然与主题有关但堆砌太多的例子,一以当十,以少胜多。魏巍在谈写作体会时说过:“在朝鲜时,我曾写了一篇《自豪吧,祖国》的通讯,里面写了三十多个我认为最生动的例子,带回来给同志们看了,感到不好就没拿出去发表,因为例子堆得太多了,好像记账,哪一个也说得不清楚,不充分,以后写《谁是最可爱的人》就选了几个例子,在写完后又删掉了两个。事实告诉我们用最能代表一般的典型事例来说明本质的东西,给人的印象是清楚明白的。”这一条经验值得我们学习。改例子时,要善于选择比较,还要不怕“割爱”。

 

第四、改句子。“一个逻辑,一个合文法,一个较好的修辞,这三点请你们在写文章的时候注意。”毛泽东同志的这段话就明确规定了我们“改句子”应该注意的地方,这方面,毛泽东修改文章句子的实践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他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总共只有五百三十几个字,改动的地方就有二十七处之多,其中着意该笔的就有二十二处,每一个字句的改动,都可明显地使文章的意义表达更完整、精确,表现了他老人家一丝不苟的革命精神。如,在原稿中有“因我对五言律诗,从来没有注意过”,定稿时,将“注意”改成“学习”,这一改笔,使得字句意思更精确,与实际相符,因信的后半部分赞扬:“剑英善七律,董老善五律”,这说明并不是从来没注意过;另外,“学习”的含义比“注意”更进一层,因而也就更显示了毛泽东谦虚的崇高品质。句子改得准确是前提,还要力求改得鲜明、生动。改句子是修改文章的一个重要内容,虽然是片言之易,只字之移,但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决不能轻视,必须字炼句锻,反复推敲;概念是否明确;用词是否准确;表达是否清楚;造句是否完整;修辞是否恰当;标点是否正确;使文章更加准确、鲜明、生动,更好地服务于主题思想。

 

点子、路子、例子、句子是文章修改内容缺一不可的四个方面,相对而言,改点子是最重要的,一篇文章的点子的好坏时决定这篇文章成败的关键,如果点子不正确或不新鲜,就会直接影响到文章的宣传教育作用;或者说,倘若只重个别字句的推敲,而忽略了内容的修改,那么就很有可能因内容关系而要删去已经花费过心血的改笔。诚然,路子、例子、句子的修改也都是很重要的内容。要写出好文章,决不可能一挥而就,而是要认真推敲,不断修改,精益求精,哪怕是一个细节,一个词语,都不要轻易放过。

 

“文章不厌千回改”,这确是至言。它揭示了写作与修改之间的辨证关系,要能有改“千回”的行动,最要紧的是要有不厌其烦的精神,改文章是一项艰苦而细致的工作,有的人说:“宁可写十篇,也不改一篇”,这多少道出了改文章的一点甘苦。古人写诗“力求一字稳,耐得通宵寒”,这也说明了修改文章必须肯吃苦,不畏难。《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写这部巨作时,“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我们如果把写文章比成走路,那么修改文章就如同登山,需要有不畏艰辛,披荆斩棘,永远登高的精神。郭沫若说:“你不肯在字法、句法、章法、标点上下苦功锻炼,要想一步登天,达到主席那样,显然时不切合实际的想法。毛主席的文章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所谓‘百炼化为绕指柔’,毛主席的文章可以说就是这样。”要修改好文章,还要有耐心精神。改,比写还要浪费时间、费力,企图一挥而就是不切实际的想法,特别是初学写作的同志往往是三分钟的热情,一旦失败就不想再改,这是不好的。古人写诗“两句三年得”,就说明了修改要花时间,要有韧劲。常言道:“十年磨一戏”,这就是要反复推敲,经常修改。要修改好文章,最关键的是要有正确的思想指导,作者要时刻为读者着想,为读者负责,明乎此,就会比较自觉地重视修改文章了。保尔.拉法格在《忆马克思》一书中说:马克思“决不出版一本没有经过仔细加工和认真琢磨的作品。他不能忍受把未完的东西公之大众的这种思想。要把他没有作最后校正的手稿传给别人看,对他是最痛苦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