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仲裁委员会电话:董健吾在沪助潘汉年锄叛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00:12:25
1932年以后,中共中央各机关陆续迁往江西苏区,原中央特科的工作人员也大部分调离,潘汉年接替陈赓,出任情报科长,董健吾成了他的得力助手。
董健吾是特科留下来的老人,他经管的松柏斋古玩店也未遭到破坏,这里成了潘汉年常来常往的一个重要联络点。   一天上午,董健吾坐在松柏斋古玩店里,翻看刚刚送来的各种报纸,突然,他被《申报》刊登的一条新闻所吸引。该报称:昨日傍晚,一艘待命驶往南昌的客轮,停泊在十六铺码头,形形色色的旅客正在蜂拥着上船。这时,一辆美式轿车嘎然停在码头上,先走下两个腰插手枪的保镖,旋即又走下一位身着长衫,手提皮箱的中年男人,故作有派头的样子起步登船。忽然,“啪”、“啪”两声枪响,他当即倒在码头上。凶手迅速逃离了现场。
恰在这时,门外传来按特定信号的敲门声,董健吾估计是潘汉年来了。热情地说:“请进来”。来者果然是潘汉年,只见他身穿一套银灰色的西服,头戴一顶银灰色的礼帽,右手手腕上还挂着一柄入时的手杖,鼻梁上架着一副方型墨镜。俨然一副阔商人的派头。
潘汉年坐下后,问道:“董老板,在忙些什么?”
董健吾指着报纸上的那条新闻,耸了耸肩说:“我正看有关你们‘杰作’的消息。”
潘汉年看了一下报纸,微微地摇了摇头,然后说:“我正为这条消息来求你。”接着讲了有关这条消息的来龙去脉。
为了配合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的进行,需要前方有战争经验的同志来充实上海的秘密工作,最近调来一名机要干部,名叫黄国华,他一到上海,就叛变投敌,并出卖了与他联络的地下交通员,同时把他掌握的中央苏区有关的机密报告了敌人。国民党设在上海的特务机关经过研究,认为这个叛徒提供的情报十分重要,于是决定派人护送他去江西南昌,当面向蒋介石报告。
潘汉年通过内线的耳目,及时地获知了这个叛徒到上海后的一切活动,并立即向陈云做了汇报,陈云指示说:为了确保中央苏区反“围剿”斗争的顺利进行,必须立即在上海处决这个叛徒。于是出现了码头上狙击叛徒的这场“好戏”。
当天晚上,潘汉年又通过内线得知,这个叛徒被击中一枪,子弹从颈部穿过,竟然没有死,当即被送入仁济医院抢救治疗。潘汉年感到形势严重,再次向陈云做了报告,陈云指示一定要趁这个叛徒伤势严重、陷入昏迷的情况下,把他击毙在医院中。
仁济医院是一所教会医院,附设在一座教堂的后面。平时,医院中有着良好的医疗秩序,一般看门诊的病人不准进入住院区,对探视病人的亲属也有严格的规定。这个叛徒住进去后,门前有专人把守,想接近这个叛徒是很困难的。潘汉年和他的助手们认为:若想制定出合乎实际的处置叛徒的计划,必须摸清叛徒居住的病房以及四周敌人布防的情况,而要完成这样一项特殊的侦察任务,就要找一位与教会有关的情报人员,打着宗教的旗号,进入病房区视察。这时,潘汉年想到了董健吾,这次来就是布置他去完成这一任务的。
董健吾深知这项使命的严肃性,他受命之后,找到医院中一位和自己熟悉的牧师,从闲谈中得知了这个叛徒住在哪个病房。他又以关心病人为名,同这位医院中的牧师巡视了所有的病房,发现这个叛徒住的是单人病房,门口还有两名武装巡捕监守。他回去后,立即向潘汉年做了汇报。潘汉年认为:虽然知道了病房的位置,但我们很难接近,他要董健吾利用与那位牧师的关系,说服他和有关的医务人员,帮助我们拿出一个可行的行动方案来。
董健吾再次拜访了这位牧师,向他说明了情况,这位牧师出于爱国的正义感和对潘汉年人格的信任与崇敬,很愿意帮忙,很快就制定出一个行动计划。当天夜里,我们的保卫人员化装成仁济医院的医务人员,在一名护士和这位牧师的带领下,以查病房为由,大摇大摆地走到叛徒病房的门口,出奇不意地先制服了两名武装看守人员,然后闯进病房,干净利索地结束了这个叛徒的性命。从容地走出医院,坐上早已等候他们的汽车,安全地撤离了。
在战斗中,董健吾和潘汉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33年,潘汉年调往中央苏区,后参加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直到1936年,潘汉年为国共和谈之事来到上海,二人才再次相逢。
作者:蒋遵和/摘 点击次数:1516
出处:《红色牧师董健吾》 上传日期:2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