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有多少上将:高考历史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5) 中国文化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8:31:45
高考历史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5)
中国文化史
例61: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贡献最大的是(  )
A.“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    B.“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C.“知之为知之”的学习态度   D“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
【错解分析】本题学生易错选B、C两项。错选的原因是不能区分孔子对教育事业的多项贡献中孰轻孰重。
【解题指导】可以对选项进行分类,A项说的是“办学思想”,孔子是最早创办私学的人之一,打破了西周时期官府垄断教育的状况;BCD三项讲的是具体“教与学的方法”,相比之下,A项要重要的多。
【答案】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
练习61: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
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温故知新    D.当仁不让于师
例62: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他们的描述符合儒家思想的是
A.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
B.乙生说:穿衣服体现了人们的身份地位,什么样的身份就穿什么样的衣服
C.丙生说:讲究衣服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旧的衣服也未尝不好
D.丁生说:穿衣服何必麻烦,按照统一的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就可以了
【错解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特点的认识。学生做错的主要原因是对教材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解题指导】A项从“合乎大自然的变化”可以看出则符合道家学说“人必须顺应自然”;B项体现了儒家学说中的“礼”;C项符合墨家的“节用”的思想;D项符合法家的学说。
【答案】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
练习62: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
例63:儒学从先秦时期的民间学说到汉代转变为官方学说,主要是因为
A.儒学内部的改造                  B.统治集团的斗争
C.杜会环境的变化                  D.其它学说的衰落
【错解分析】此题学生容易错选B或C。错解B的原因是把“统治集团的斗争”等同于“统治集团的需要”,C项也是儒学成为官方学说的原因之一,但能不能成为官方学说的主要原因在于儒学自身是不是符合统治者的需要。
【解题指导】 汉代儒学进行自我改造,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思想,这些思想适合了统治阶级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故为统治着所倡导,成为官方学说。统治者所以倡导儒家思想,主要是儒家思想适应其统治需要的原因。
【答案】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
练习63:董仲舒的新儒学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理论基础,主要是因为他提出了    (    )
A.“大一统”思想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D.“三纲五常”
例64:下面是朱熹为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这些题字反映了                (    )

①儒家思想有人自身修养的重要内容
②书院注重学习个人品德的养成
③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
④理学的伪善和欺骗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错解分析】本题学生易错选D项。主要原因是对没有正确的评价理学,认为理学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便认为其具有伪善和欺骗性。
【解题指导】儒家思想到宋代朱熹时期发展到理学阶段,理学注重人身修养,注重对个人品德的养成教育,理学变成维护统治的工具,所以①②③的说法是正确的。朱熹的题词不能简单地用伪善和欺骗性来评价,所以可以排除④。
【答案】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
练习6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这反映了中国儒家思想的一个侧面,这五条儒家思想语录曾被推荐为北京奥运会迎宾语,其体现的理念是(   )
①平等团结  ②友好相处  ③以礼治国  ④和平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例65:“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
①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           ②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
③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     ④王朝统治的专制腐败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错解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清之际思想批判出现的历史背景。学生易错选C项。错选的原因主要是审题不清。题干要求回答“新的历史条件”,突出的是一个“新”字,有些学生只记住了教材中的叙述,而忽视了③④并非“新”的条件,造成出错。
【解题指导】组合式选择题基本的答题方法是排除法。解答这类题目,一定要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的特定性,对相关题肢逐一辨析,谨防被似是而非的题肢所干扰。
【答案】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
练习65:明清之际许多思想家对儒家思想进行反思和批判,出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这一思想出现的背景是①社会危机严重②八股取士制度日趋腐朽③民主思想产生④思想界因循守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例66: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当时,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
A.造纸技术的重大改进               B.雕版印刷术得以推广
C.胶泥活字印刷的诞生               D.金属活字印刷的出现
【错解分析】本题学生易错选B或D项。原因是不能准确的掌握印刷术发展,对教材中出现的重要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时间记忆不清。
【解题指导】从材料可以看出该发明大大提高了印刷的效率,雕版印刷术出现在唐朝,时间符合题意,但其效率不符合材料中的“神速”,金属活字印刷出现在13世纪,不可能出现在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里。
【答案】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
练习66:2008年8月8号,奥运会开幕式表演中有震撼人心的一幕:5897块活字印刷字盘变换出不同字体的“和”字,表现了中国汉字的演化过程,也表达了孔子“和为贵”的人文理念。对以上体现的中国文化元素表述错误的是
A.孔子的“和为贵”思想,有利于“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构建
B.汉字经历了甲骨文一大小篆一隶书一楷书的演变过程
C.宋代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加快了文化传播速度
D.新文化运动倡导简体汉字
例67: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右图汉字字体的正确排列顺序是(    )
A.楷书——草书——行书——隶书
B.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C.隶书——行书——草书——楷书
D.楷书——行书——草书——隶书
【错解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体的认识。学生错选的原因是不能正确的辨认各种字体。
【解题指导】搞清楚各种书法的特点即可。①是隶书,②是草书,③是行书,④是楷书。
【答案】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
练习67:唐代李肇在《国史补》中对某书法家有段非常神奇的描述:“……饮酒辄草书,挥笔而大叫……天下呼为张颠。醒后自视,以为神异,不可复得。”则这位书法家的作品应是
(    )

例68: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都体现了当时艺术内容世俗化的倾向,其共同原因在于(  )
A.城市经济的发展                  B.社会思潮的变化
C.社会上层的倡导                  D.传统文化的影响
【错解分析】本题学生易错选B项。原因是只注重了《蒙娜丽莎》是反映了文艺复兴思潮的变化,而对于《清明上河图》是否出现社会思潮的变化不甚清楚,于是稀里糊涂的选了B项。另外有些学生虽明白前者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后者反映了城市的繁荣,仍不能得出正确答案,原因是不明白资本主义萌生是在生产力发展,商品经济和城市繁荣的基础上产生的。
【解题指导】解题时要注意题干中关键词“世俗化的倾向”,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在理解“世俗化”的基础上,对照选择项不难选出正确答案。
【答案】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
练习68: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是宋代以后绘画艺术的突出特点,产生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
A、画家的性格                             B、民间文化的发展
C、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       D、统治者的提倡
例69:2008年10月20日,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在济南开幕'它是迄今规模最大的京剧艺术盛会。下列关于京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元杂剧发展而来的              B.以北京的地方戏为主形成的
C.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D.南方剧种传人北京后融合而成
【错解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准确再认再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学生答错的主要原因就是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固。很多学生误认为京剧是中国古代戏曲成熟的标志。
【解题指导】元杂剧是中国古代戏曲成熟的标志;徽班进京后,与昆曲等戏曲相融合,形成京剧。
【答案】本题的正确选项为D。
练习69:陈凯歌执导的《梅兰芳》是目前第59届柏林电影节惟一一部入围的中国影片。它真情演绎了国剧大师、绝世名伶梅兰芳的传奇人生。下面有关京剧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京剧是中国古代成就最高的戏剧形式
B.京剧的形成体现了我国戏剧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特点
C.京剧是以北京的地方戏为主形成的,因此称京剧
D.京剧的形成、发展与满族统治者的喜好、支持密不可分
例70:19世纪末的中国又出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次思想运动的主要内容有
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民主共和       ②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
③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             ④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A.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错解分析】本题学生易错解B项,原因主要是只注意了①中“兴民权、设议院”,没有注意后面的实行民主共和,“兴民权、设议院”是维新派的主张,而实行民主共和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要注意区分康梁立宪派、革命派的主张。
【解题指导】19世纪末中国出现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指维新变法思想的发展。①中实行民主共和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
【答案】本题的正确选项为D。
练习70:19世纪末,严复翻译《天演论》,将进化论引入中国,在当时的知识界广为流传,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冲击波。这是由于进化论的思想是适应了哪些社会思潮(   )
①中体西用   ②维新变法  ③救亡图存   ④民主与科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例71: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杜威在写给他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像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在当时的中国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的社会原因是   (   )
A.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B.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
C.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错解分析】本题学生易错选A项。原因是没有审清题,对材料中反映的历史事件与选项的逻辑关系分析错误。
【解题指导】从时间判断,该政治改革运动应该是促成各革命阶级团结的五四运动,题干要求回答的是五四运动出现的社会原因,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是在五四运动中,故A项错误,C项是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中共成立是在1921年。很显然在此之前的新文化运动对于人们思想的解放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答案】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
练习71:“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胡锦涛在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报告中的一句“不折腾”掀起了中国政坛的“白话新风”。中国历史上最先倡导白话文风是在(  )
A.太平天国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国民大革命     D.延安整风
例72:与旧三民主义相比较,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
A.“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B.其最重要之原则有二,一曰“平均地权”,一曰“土地国有”
C.“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
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错解分析】本题学生易错选A或B。错选A的原因是没有审清题干中问的是“民生主义”,当然也有部分同学分不清楚三民主义的各自所指;错选B的原因是看到了民生主义,但对于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别没搞清楚。孙中山新民生主义主张“实现耕者有其田”,C项反映了这个主张。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新旧三民主义的对比。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在民族主义方面明确提出了反帝的主张;民权更具有广泛性;民生方面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
【答案】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
练习72:“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这句话反映出新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最大特点是(    )
A.反对民族压迫     B.反对君主专制      C.反对满洲贵族     D.反对帝国主义
例73:2008年9月27日,宇航员翟志刚进行了太空行走,标志着中国的航天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的重大标志是

A.“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          B.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C.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并成功返回    D.“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
【错解分析】本题学生易错选C或D项。原因是教材中讲了“神州”五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中国的航天科技步入发达国家行列,便认为C项是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D项的发生距现在时间较短,很多学生印象深刻,便选择了此答案。
【解题指导】对于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的重大标志岳麓版教材中并没有明确的说法,这个说法出现在人教版教材里。
【答案】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
练习73:今年以来,有一些网友建议进行"建国60年十大科技成就"评选活动。下列部分科技成就如果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③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④同步实验通讯卫星发射成功⑤"神舟"一号飞船的成功发射
A. 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②④⑤③    D.②①③⑤④
例7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社会巨变和经济大发展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和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因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生产发展,各民族融合的加强以及对外交往的扩大,使文化也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较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幼弱”。
材料二  ……真要学美国人的作法,那就学学人家开放的心胸,不要守着自己家里的几个古董,把喜欢外来文化的人都斥为崇洋媚外、食洋不化。在美国,如果一个学者着迷于中国文化,并大肆鼓吹中国文化高于美国文化,他往往受到非常大的尊重。这不是因为别人同意他的观点,而是人家珍惜对外来文化的热情和研究。在中国,谁要说美国文化高于中国文化,你看看会引来多少唾骂?……所谓“崇洋媚外”,往往是盛世之兆。
——薛涌《美国有国学吗?》
回答:
(1)材料一中“私学文化”的兴起与孔子哪一教育主张有关?又与其什么思想相矛盾?谈谈你对孔子的思想有何看法?
(2)假如你生活在宋代,你接触到的“市民文化”可能有哪些?“帝国文化’’的“定型”与“市民文化"的“幼弱”有何共同原因?
(3)据材料二概括中美两国对外来文化的态度。就中国举一例说明“崇洋媚外”“往往是盛世之兆”。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文化的发展?
【错解分析】此题学生答得较差的是第(2)问,其中“市民文化”的内容答不全面,后一小问不能读懂题意,不知原因从几个方面分析。
【解题指导】第(1)问孔子最早在中国兴办私学,体现了其“有教无类”的办学原则,与孔子思想中的保守部分相矛盾;第(2)问第一层次考查的是宋代的文学艺术,分析原因时应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方面入手;第(3)问考查的是中美两国对外来文化的看法,依据材料即可说明;举例说明中可举古今实例,如唐朝时期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如十三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等;第(4)问比较开放,言之有理即可,但要注意与“文化”的联系。
【答案】
(1)有教无类;贵贱有序。孔子的主张既有进步性又有保守性。
(2)宋词、话本、南戏、风俗画、四大家书法。
专制主义的强化;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思想控制的加强。
(3)美国承认、尊重外来文化;中国对外来文化存有排斥心理。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增强了综合国力。(答大唐盛世亦可)
(4)政治、经济的的发展推动文化的发展,先进的文化可推动社会的进步;文化是在借鉴、融合中不断发展的;文化具有多样性、民族性。
练习74: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课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下面的儒学言论,指出相关言论者,并概括其核心思想。
言论
言论者
思想核心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天理人欲,不容并立”“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2)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知所从矣。”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儒家思想在汉代取得独尊地位的主要原因。
(3)黄宗羲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茶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以上材料反映了黄宗羲的思想具有怎样的时代特点?概括指出这种思想特点形成的原因。
(4)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应怎样正确的认识它?
例7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在历史运动中,事物的本质,照我的理解,一是时势发展的大趋势,一是大众心理。把握到这两条,就是抓住了事物的根本。    ——《思想如何变成物质的力量?》
材料二  民族主义是用暴力手段推翻以满清贵族为首的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起独立的民族国家。民权主义是经由平民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民生主义是解决社会问题,提出解决民生的办法是核定地价。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历史材料与解析》
材料三  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阶段)。第一步(阶段),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阶段),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四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二,分析三民主义是如何体现材料一中的“抓住事物的本质”的?
(2)依据材料三,指出毛泽东根据当时中国革命形势发展的趋势,将中国革命分为两个阶段的依据。并说明第一阶段的革命任务和革命性质。
(3)依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如何把握我国新时期的“时势发展的大趋势”的。
(4)依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些理论所产生的“物质力量”。
【错解分析】本题学生失分较多的是第(1)问和第(4)问。原因是首先没有读懂材料,不知第(1)问中马克思所说的“事物的本质”是什么,这样题目就很难去做了;其次有些同学虽理解了“事物的本质”,但在结合三民主义回答时要么答不全,要么归类错误,造成失分。第(4)问主要是不能简明扼要的回答这些理论产生的作用。
【解题指导】本题主要考查了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考查了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不同历史时期产生的背景,和这些理论的作用。第(1)问从材料中获取信息,“事物的本质,一是时势发展的大趋势,一是大众心理”,而后对三民主义的内容归类得出;第(2)(3)问可从材料中获取答案;第(4)问指出这些理论所产生的“物质力量”实际是考查这些理论的作用,要简明扼要的回答。
【答案】(1)符合时势发展的大趋势:实现民族独立。实现近代化(或实行资本主义)。把握到大众的心理:对民族危机加剧不满;对清政府的腐败统治不满;要求解决民生问题。
(2)依据: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任务:反帝反封建。性质:民主革命
(3)大趋势: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4)物质力量:三民主义指导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新民主主义理论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邓小平理论指导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练习75:阅读下列材料: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请回答:
(1)洋务运动“剪断了一些枝叶”表现在哪些方面?
(2)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是如何进行革命准备的?辛亥革命是如何将“大树”砍断的?
(3)革命派为什么没有挖掉“树墩”?何以见得“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4)陈独秀等人为了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进行了怎样的斗争?
参考答案
61-65BDACC  66-70DDCCB  71-73BDA
74:【答案】
(1)孟子:民本或仁政;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致良知”。
(2)董仲舒的新儒学以“天人感应”、“大一统”的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迎合了汉武帝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的需要,因而使儒学取得独尊的地位。
(3)体现了黄宗羲反对封建专制集权(或君主专制独裁)的时代特点。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封建社会制度的衰落;儒学思想蜕变为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枷锁。
(4)剔除封建糟粕;吸收民主精华;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培养民族精神。
75:【答案】
(1)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化企业;派遣留学生;创办新式海军。
(2)创立了革命团体,进行革命宣传;成立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和清朝统治;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并制定了《临时约法》。
(3)原因:辛亥革命不彻底,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果实;帝国主义列强的干预;革命纲领的不彻底;表现:袁世凯、张勋复辟帝制,北洋军阀封建统治等。
(4)1915年,陈独秀高举“民主”“科学”两面旗帜;批判旧文化、旧道德,提倡新文化、新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