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战士活捉被绑图片:第二讲 怎样学好曝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3/12/09 17:15:55
怎样学好曝光
一、在谈学好曝光之前,先掌握以下基础知识:
曝光的重要性
曝光宽容度
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数码相机的宽容度将超过人眼。
EV值所反映的实际是被摄物体的亮度,例如,当测光表测得被摄体亮度为EV 10时,如果设定感光度为ISO 100,光圈系数为F4,则需要曝光1/60秒才能曝光正确,如果光圈缩小一档为F5.6,要保证曝光正常需要将曝光时间延长到1/30秒。外用测光表会有这个值,我们测光的时候不用看这个值,直接看光圈快门更方便。我们先了解一下这个概念就可以。
如果使太多的光照射在感光元件上,就很可能产生曝光过度。具体表现是影像的亮部一片死白,无法看出其中的细节,照片整体比实际景物要亮,曝光过度损失了亮部的细节。相反,曝光不足,是因为光照不足,导致整个影像晦暗,暗部一片死黑,细节丢失。拍摄现场环境千差万别,有时候,一张照片甚至会同时出现局部曝光不足和局部曝光过度的现象,当然,我们自有很多办法来弥补,以后会学到。
曝光的主要目地就是能够使感光材料获得合适的曝光量。例如,将某一快门速度调快一档,为了保正原曝光量不变,就得开大一级光圈,如将某快门速度调慢一档,就得缩小一级光圈等。如果正确的曝光为1/125秒、f/11,那么1/250秒、f/8和1/60秒、f/16获得的曝光量与1/125秒、f/11所获得的曝光是一致的。从上述的三种曝光组合来看获得曝光量是相等的。但是这三种曝光组合所拍摄的画面效果存在着很重要的差别。由于不同的光圈而形成的景深大小不同,不同的快门速度而构成的动体影像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清晰度问题。在摄影实践中,应该根据拍摄题材和不同的被摄对象,选择最佳的曝光组合来表达主题,这就是曝光组合的要领。
三脚架是专业摄影人必备之物,记得用三脚架时,关闭所有的防抖功能。
梯级曝光法在摄影中有着不可低估的实用价值,例如,某被摄体的拍摄价值很大,而一种曝光组合的可靠性不高,可采用梯级曝光的手段来获得准确的曝光量。假如,已定曝光组合为1/125秒、f/11, 在上下采用两种不同的曝光组合进行分别拍摄,这样就能有很大的成功率或能够得到某种合适的曝光量。在数码时代,我们可以通过合成来形成一张曝光最完美的照片。有很多摄影师已经开始运用这种功能了。
即使摄影师的后期处理能力很强,也要先想到,再去做,“超乎想象”的快乐恐怕就体会不到了。但是,后期设计的时候,也能实现“超乎想象”的效果。总之,看一下自己的相机有没有此功能,有就一定要学会。前后期,两手都要硬。
摄影曝光的控制是通过恰当地选择光圈和快门速度来完成的,影响曝光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包括光源的强度,感光材料的感光度,季节变化,天气变化,地理变化、景物亮度和滤色镜等因素。
光源的强度直接影响被摄体的亮度,不同的景物根据自身的特性吸收和反射光照的强度,胶片就是以景物的亮度进行曝光的。光源的强度愈高,照度愈大,景物愈亮;反之,光源的强度愈低,照度愈小,景物愈暗。光源的强度是直接影响曝光的最重要因素。
感光度越高,对光线就越灵敏,也越容易产生颗粒和噪点。而低感光度下,如果能正确曝光,则能获得层次丰富而细腻的影像。
作为自然光光源的太阳,每日由东方升起西方落,与地平线形成不同的角度,而影响着景物照度的变化,特别是春、夏、秋、冬由于季节的变换,太阳光对地球表面的照射角度和照射强度也在不断地变化着。
天气变化
一年四季天气变化是很大的,特别是阴晴风雨天气对照度影响极大。一般来说,云雾变幻的天气和晴朗的天气相比较,照度大约相差一至十倍左右。例如,晴空万里和阴天的曝光组合就有很大的变化,一般情况下晴天曝光组合为1/125秒, f/16阴天则是1/125秒,f/5.6等。由晴天到阴天依次降低了许多通光量,这就说明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要根据天气而变化,不能固定不变。
地理变化
地理变化主要是指地球纬度和地势高低这两个方面。因为太阳与地球的不同纬度构成了不同的照射角度,而决定阳光照度的强弱差别。或者说,离赤道近, 纬度小,阳光照度高,离赤道远,纬度大,阳光照度低。
景物亮度
各种景物的不同亮度都是由光照后吸收和反射光形成的,光源照射的方向性不同,景物的受光面积就不同,在景物上体现的明暗层次也不一样,所以曝光控制与照射角度有关,景物的亮度和照度的强弱有关。
滤光镜
各种滤光镜对各种色光具有通过阻止及吸收的作用,滤光镜的这一特性对于摄影来说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各种滤光镜均都标明使用该镜时所增加的曝光时间指数,基本上以阿拉伯数字刻在镜框上。
平均测光
平均测光是以被摄体综合亮度为主,或者说,把测光范围内的景物亮度综合后取其平均亮度值,作为(测光)自动曝光的依据。因为平均测光是测量取景画面全部景物的平均亮度,所以,当画面出现大面积过亮或过暗的背景时,平均测光就会导致明显的曝光不足。
偏重中央测光
偏重中央测光的依据,是以画面的主体部分为主,其余部分为辅(测光基本位于画面中央部分)。现代生产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大多数测光系统都属于偏重中央测光。但这种测光系统,当受到背景过亮或过暗时的影响要小于平均测光,而曝光的准确性也优于平均测光系统。
点测光
点测光就是以画面中央很小一部分的景物亮度为主,它不受画面其它部分的亮度影响。点测光的特点是能根据不同的景物,准确的测出局部曝光的数据,特别是对于那些无法靠近的被摄体拍摄时,有着明显的优越性。但是利用点测光作为高精度的曝光控制,达到最佳效果,还需要依赖拍摄经验。
3D彩色矩阵测光
目前,3D彩色矩阵测光系统,多见于日本尼康公司生产的相机,实际上,这种测光系统只能配合内置有CPU的镜头使用。例如:尼克尔AF和尼克尔AI—P镜头等。
其实,手动曝光应该考虑得更多,观察得更细一些为好,比如,我想知道模特的脸部合适的曝光组合是多少,就可以走近模特,对脸部进行取景、测光;想知道她的衣服曝光组合是多少,就可以对衣服进行取景测光;然后再测一下背景,等等。最后,综合上述数字,自己设定一个曝光组合,有意图地来进行曝光。(注意,想测哪一部分,就让哪一部分充满取景器。或者用点测光,测几个点,然后综合一下。)
手动曝光的好处是,让拍摄者对自己所用的光圈和快门速度有一个清晰的概念认识,明确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换句话说,让自己真正成为相机主人,而不是相机的奴隶。模式是聪明人为我们设计的,但是,我们应该超越模式,比模式更聪明。我们可以发挥无限创意,为什么非要曝光准确啊?我就希望这张照片曝光不足,完全可以做到。比如,我想拍摄“剪影效果”。注意,剪影一般只有在逆光的情况下,暗主体,亮背景的时候,反差大的时候才能拍摄成功。每位学员都要亲手试一试。否则,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摄影人。按照正常的自动测光是拍不出剪影效果的。需要减少曝光几档,或者,找到合适的被摄体后,干脆把镜头对准背景的高光部分,测光,调整好曝光组合,让背景的高光部分曝光准确。然后重新取景,把主体和背景都纳入画面。此时观察测光表,曝光是不足的,直接拍摄就可以了。
作业:
1、以手动曝光模式拍摄一张剪影作品,这一关必须要过。
2、请回答,相机中哪一种自动功能可以更快的拍摄出剪影效果?
作业提交截至6月16日夜12点。
作业讲解
怎样拍出优秀的剪影作业
很高兴,同学们又拍出了不少好作品,以下是优秀作业,给与公示,请大家模仿学习。没有获得优秀的同学我猜很多是第一次拍剪影吧?不要着急,我第一次拍剪影还不如大家的水平呢,掌握规律,多练习就好了。
下面分析一下为什么有的人的剪影拍出来不够漂亮:
1、黑的部分没有黑透,黑得不彻底,显得灰蒙蒙,不干净利索。原因多数是由于现场的明暗反差不够。条件不具备,自然出不了好作品。上节课讲到了宽容度,高档的数码相机宽容度很轻松的能达到十级,就是说画面上最亮的部分(纯白)和最暗的部分(纯黑)相差十级以内曝光都可以呈现细节。再回头看一看,我们拍剪影的时候反差有没有这么大?不要直接用测光表测太阳,容易伤到眼睛,估计一下就可以了。其他的场景可以测一下亮部和暗部的曝光差多少级。只有反差较大的场景才能呈现完美的剪影效果。
2、不注意轮廓的干净利索,也就是不注意轮廓的美感,剪影当然要表现好轮廓了,在构图上要精心。以后会讲到构图,大家仔细学。
鼓励没有优秀的同学在向下学习的同时继续试一下剪影,只要有合适的场景,就拍回来。
最简便拍摄剪影的方法就是,在合适的场景下,点测高光,曝光锁定,重新构图拍摄。遇到太阳不要去测,估计一下,设定一个曝光组合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