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业大学宣讲会:韬光养晦的高手—— 司马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5:30:00
   

 先得承认,懂得韬光养晦的人一定是个聪明人,也一定是个有野心的人。

 韬光养晦,指的是一个人,一个集体或一个国家,能够掩藏自己的真实动机,以麻痹对手,先争取生存发展的空间,然后获得竞争中胜利的策略。司马懿无疑是个中高手。

 宫闱政变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武装暴动夺取政权,二是正常的制度下的继承大统,三是皇帝已经是傀儡,被逼迫让位。其中第三种相对来讲血光之灾较少。在公元265年,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让位,自立为帝,从此建立了西晋王朝。整个过程没有死伤一兵一卒,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障碍就夺位成功,为什么这么容易呢?这是因为他有个精于韬光养晦之术的祖父司马懿。

 第一次韬光养晦

 东汉末年群雄争霸。曹操以势不可挡的绝对优势统一了北方地区,他招贤纳士,想网罗尽天下名士。然而他在招募司马懿的时候遇到了麻烦。司马懿从小就显露出聪明才干,周围人赞曰:此郎聪明果断,有胆识,有才干,不会久居于人下。司马懿早就听说过曹操的威名,他一时拿不定主意,一方面他看不起曹操是个宦官出身,而自己是士大夫阶层名门之后,实在不愿意屈节侍奉他。而且,曹操这人也不是善类,指不定哪天翻脸,自己身家性命难保。所以他考虑再三决定装病,起居不便不能去做官了。

 曹操这家伙向来机警,哪儿肯轻易信人,于是就暗地里派人去刺探,司马懿得知了消息赶快卧床装相,夜深时分,刺客举剑欲刺司马懿,但是司马懿睁着两只眼睛纹丝不动,好像真的痴傻。那人回去禀告曹操,曹操这才放过他。

 可是偏巧,人都有个嗜好,司马懿的嗜好就是读书,书是他的宝贝。某日他想趁着天气好把书籍拿到院子里晾晒,结果午后突然变了天儿,司马懿心疼那些书,一下子从床上跳起来直奔院子,没成想这一反常举动被屋里的女婢看到了,司马夫人怕这事泄漏出去,一狠心就把女婢给杀了。

 到了208年,曹操已经做了丞相,他又想起了司马懿,上回司马装病的事早已有耳闻,这次他可不能再被蒙骗,就放个话儿出去,如果这次再不来,就杀了他。司马懿知道曹操为人,虽然爱惜贤才,但如果屡次不肯趋附自己,必定不会容忍。无奈只好从了。

 有才干的人很难藏住光芒,司马懿的能力在曹操在世时就显露出来了。他根据战争的需要,建议曹操改变屯田方式,实行“且屯且守”的军屯。曹操采纳了他的意见,屯田获得了很大成效,从此国家农谷不愁。公元219年他又给曹操出主意,联络孙权抄关羽后路解了樊城之围,果然奏效,关羽被孙权诛杀,襄樊转危为安。但是也因为司马懿太精明太有才,曹操甚为忌讳,居然晚上做了个梦“三马同食一槽”槽就是指曹家江山,从此曹操更加反感司马懿。司马懿也感到自己有了危险,于是工作勤勉,作出满足现状的态势,麻痹曹操。

 第二次韬光养晦

 曹操在220年病死了,长子曹丕继位。同年秋,汉献帝被迫让位,曹丕当了皇帝,就是魏文帝。此时司马懿的地位逐渐提高。226年,曹丕死了,根据遗诏,有司马懿,曹休,曹真,等大臣共同辅政太子曹睿。司马懿总管军事,与蜀国,吴国对峙。他老谋深算,深谙用兵之道,连智囊诸葛亮都对他没办法,它采用拖延战术,成功的遏制了蜀国的进攻,诸葛亮连连失利含恨病死在五丈原。若说这历史上的英雄豪杰也真是一物降一物,诸葛亮气死了周瑜,司马懿气死了诸葛亮。

 曹睿死了,曹爽得势,但他却是个庸才,掌权以后,他重用一批自己的心腹,排斥司马懿。司马懿虽然心里极为不满,但是为了等待时机,积蓄力量,他做了退让,装病在家告老还乡了。

 曹爽的猜忌心理大概是曹家遗传,他对司马懿也不放心,屡屡试探,这会司马懿装的特别像,装聋作哑,语无伦次,连穿衣服都要女婢服侍。而暗地里他紧锣密鼓的策划着一场政变,行动非常机密谨慎。一次,趁着曹爽配魏帝曹芳出游,伪造太后懿旨组织了三千多名勇士,占据了曹爽城中的军营,同时关闭城门,占领武器库,切断了曹爽等人的退路,一切准备妥当后,司马懿上书年幼的魏帝曹芳,罢曹爽兵权。自此,司马氏完全独揽朝政大权。司马懿在七十三岁高龄时去世,那是公元251年,他的儿子相继执政,巩固了西晋政权。

 司马懿的成功在于他适时的避开了矛盾,掩藏起了自己的真实实力和目的。之所以要选择这样一种策略,是因为竞争是残酷的,一方的成功往往是以另一方甚至另几方的失败为前提。一旦他暴露了自己的真实意图,必然会引起竞争对手的警觉,被扼杀在萌芽阶段。

 从远古回到现代,我们身边的环境中不也是一样吗,一个人如果想发展的好,就要得到领导,同事对你才能的认可,这就需要你抓住一切机会把事情做好,展示自己的才能优势,这原本是一组正常的因果关系,可是社会学却给你刚好相反的答案。领导会认可你吗?认可了你就是对自己造成了地位,威望的威胁,同事同级会认可你吗?认可了你就是贬低了自己。“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所以想凭借自身才能走向成功的人,无疑是幼稚的,不但不能走的远走的好,反而适得其反。“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话没错,但你想当元帅可千万别让人知道。这是司马懿这个聪明人告诉我们的道理。即使你根本没有当元帅的野心,也可以保护自己不受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