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贝泰克制药有限公司:宣纸知识简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5:26:34
一、宣纸的起源
关于宣纸的由来,迄今尚无可靠的文字供考证。倒是生产宣纸的泾县,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东汉安帝建光元年(公元一二一年),蔡伦的弟子孔丹在皖南造纸,他很想造出一种世上最好的纸为老师画像,以表缅怀之情。年复一年,终未如愿。一天,孔丹徘徊于峡谷溪边,偶见一棵古老的青檀树,横卧溪上,由于流水终年冲洗,树皮腐烂变白,露出一缕缕修长而洁净的纤维。孔丹取以造纸,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大功告成。这就是后来的宣纸。还有一说,宋末天下战乱,有个叫曹大三的人,从太平县徙迁泾县避难,见峡谷水清檀肥,逐定居于此,以造纸为业,世代相传。如今小岭纸厂的曹运声、曹慈源、曹于南三位老艺人,均系曹氏后裔。可以说,宣纸的生产如纸的发明一样,绝非成于一旦,功就一手,也是无数能工巧匠经过长期苦心研制的结果。
宣纸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史籍对宣纸的记载,最早见于唐。唐乾符年间,书画评论家张彦远著《历代名画泪》中云;“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腊之,以备摹写。”这说明唐代造纸术已颇发达,并开始把宣纸用于书画了,但制作水平尚不高,仍需“用法腊之”,方可“摹写”。 另据《旧唐书》记载,唐天宝二年(公元七四三年),江西、四川、皖南、浙东都产纸进贡,宣城郡一地献纸尤为精美。到南唐时,后主李煜监制的澄心堂纸。“肤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落光润,冠于一时”,可谓是宣纸中之精品。
二、宣纸的分类
1、按照润墨效果
宣纸可分生宣和熟宣两类。熟宣是用矾水加工制过的,水墨不易渗透,可作工整细致的描绘,可反复渲染上色,适宜画青绿重彩的工笔山水,表现金碧辉映的艺术效果。
生宣是没有经过加工的,吸水性和沁水性都强,易产生丰富的墨韵变化,以之行泼墨法、积墨法,能收水晕墨章、浑厚华滋的艺术效果。写意山水多用它。
熟宣作画容易掌握水墨,但也容易产生光滑板滞的毛病。生宣作画虽多墨趣,但落笔即定,水墨渗沁迅速,不易掌握。
现在市面上也有一种“半生半熟宣”,亦称“煮锤”。一般画山水者喜用半生半熟的宣纸,因其既有墨韵变化,又不过分渗沁,皴、擦、点、染都易掌握,可以表现复杂丰富的笔情墨趣。
熟宣和半生半熟宣,后期或多或少都加入了其他原料成分,在保存期限上,因其加入的材料稳定性难以确定,故一般熟宣不如生宣能够保留得长久(论坛曾有人介绍自己用鸡蛋清制作熟宣的方法,本人认为:或许能达到熟宣书写的纸张效果、用笔感觉效果等,但。。。蛋清会不会发霉。。。呢?)。
经常看到买纸的人拿手指粘水,试涂纸的一面,然后看水发散的状况或在反面看水润的情况,即是在做“透水试验”……
2、按照原材料配比
这是一种通用的分类方法,可分为棉料、净皮、特净(特种净皮/特皮)三大类。
一般来说,棉料是指原材料檀皮含量在40%左右的纸,较薄、较轻;净皮是指檀皮含量达到60%以上的;而特皮原材料檀皮的含量达到80%以上。皮料成分越重,纸张更能经受拉力,质量也越好;对应使用效果上就是:檀皮比例越高的纸,更能体现丰富的墨迹层次和更好的润墨效果,越能经受笔力反复搓揉而纸面不会破。这或许就是为什么书法用棉料宣纸的居多、画画用皮类纸居多的原因之一——并不是不能用净皮、特皮纸写字,而是棉料宣纸已经基本能够满足书法的需要了(除非您的书法风格是需要在同一个地方用笔反复涂抹)。
3、按规格分:三尺、四尺、五尺、六尺、七尺、八尺、丈二、丈六、丈八、二丈等;纸面的大小,无其他含义。后期又多了诸如:画心、半切、小三尺。。。纸类的称呼。
具体对应尺寸是:
尺寸名称
规格cm
画心
46 x 70
斗方
69 x 69
半切
35 x 138
小三尺
50 x 100
三尺
69 x 103
四尺
69 x 138
五尺
84 x 153
六尺
97 x 180
尺八屏
53 x 234
八尺
125 x 248
丈二
145 x 368
丈六
193 x 504
丈八
206 x 567
二丈
216 x 630
(注:现在也有不少品牌将四尺纸做成70 x 138的规格了)
4、按簾纹分:罗纹、龟纹等。
5、熟宣有:玉版、蝉衣、矾宣、云母、洒金、豆腐笺、云母笺、水纹纸……等,因加工的方法多样,称呼亦很多。
视频——宣纸是怎样制造出来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