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的日语:课堂观察:什么叫读懂了课文?--程永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7:43:13

课堂观察

什么叫读懂了课文

 

 

一、《胡同文化》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已经读过课文了,不知道同学们发现问题没有,请大家看最后五个字,“再见吧。胡同”。你们说我会有个什么问题?猜猜看。
  生1:为什么文章最后不说“再见吧,胡同文化”,而说“再见吧,胡同”?
  师(笑):嗯,这就是我的问题。那么。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
  生2:我觉得这里的胡同并不是原意上的胡同,它包含了胡同文化;也不仅仅是指北京文化,还指中国传统文化。
  师:你认为最后一句话“再见吧。胡同”也包含着……
  生2:再见吧,中国传统文化。
  师:嗯,那你怎么看?
  生3:我觉得“再见吧,胡同”就是包含了作者对传统文化逐渐消失的忧伤情感,胡同会消失的。但是胡同文化会比较长时间地留在他的心中。所以先不对胡同文化说再见。而是先对胡同说再见。
  师:你呢?
  生4:我的看法和他差不多。这里的胡同是一个具体的胡同的概念,胡同现在在北京可能快要消失了,但胡同文化作者觉得还是会留在我们心中。
  师:我和你想的有点类似,胡同会消失。但胡同文化会长期保存下去。这就带来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对胡同文化的内涵我们如何来解读?通俗一点儿说,胡同文化是一种怎样的文化,它为什么能长期保存下去?看看课文哪一部分和这相关?请阅读课文,做好圈画,然后说一说。
  生5:课本第六段,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这是文章中很现成的答案。
  老师:请你把这一段为大家朗读一下。
  (生5朗读课文)
  师:第一个内涵是封闭。(板书:封闭)还有吗?
  生6:北京人不爱管闲事……
  师:你在哪一段找到这句话?把该段读一读。
  生6:第九段。(朗读)
  师:刚才第一个内涵的答案是现成的,这里我让你填空:胡同文化是一种——的文化。试着用原文中的语词。北京人有一个什么特点?
  生6:置身事外。
  师:还有呢?
  生6:冷眼旁观。
  师:最后还有一个什么?
  生6:所有的事情都与他们无关。
  师:这点倒挺像上海人的。上海人经常说“关我啥事体”,我读到这里的时候会心地一笑。这是一种什么文化?想一想,用一个什么词?
  生6:自我的文化。
  师:有点意思,请坐。陈沛然你怎么看?
  生7:我有两个词,不知道选择哪个:一个是冷漠,一个是孤立。
  师:根据这段的意思,冷漠与孤立,哪个更好一点?
  生7:冷漠更好一点吧。
  师:我也赞成。(板书:冷漠)其实这就是胡同文化的另一种特征,也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这种文化根深蒂固。还有什么?
  生8:文章第七段。(朗读)
  师:你再把最后一句读一读。(朗读)这还是一种什么文化?
  生8:冷漠的文化。
  师:嗯,是吗?
  生8:封闭的文化。
  师:有没有注意第八段文字所处的位置。先是讲封闭的文化,再讲冷漠的文化,而这段文字的内容既不是封闭,也不是冷漠,而是什么?
  生8:知足。
  师:哪里找到这个词?
  生8:“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
  师:很好。这就叫做会读。你刚才用的“知足”一词,很好,但如果我们要从原文中寻找的话,应该用哪个词?
  生8:“满足”。
  师:很好,我们尊重原文,(板书:满足)胡同文化是一种满足的文化。胡同文化的三个内涵在文章中一条线排列下来,思路清晰。但是还不够。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三点上。有些段落我们没有办法解读了。现在该往哪儿看了?
  生9:北京的文化是一种隐忍的文化。(朗读第十段)
  师:你用了两个字,作者的表述比你更简略,就是一种忍的文化,(板书:忍)而且加了修饰语,精义。也就是说,他把之前的最终归到忍。看看作者的概括力,这种理解问题的透彻,他认为北京文化最后的特征就是忍文化。读到这里。我觉得齐了,精义都出来了,下面也就没有了,所以你没必要往下看了。现在我们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了,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冷漠的、满足的,同时归结到“忍”字的文化。读出这点不难。但读到这儿,我有个问题。我们读书就是要不停地产生问题。接下来我会有什么问题?
  生10:为什么北京会有这样的文化?
  师:你这个问题问得相当好。但它还是关于“胡同”或“胡同文化”的问题。我想问个关于作者的问题。作者对这种胡同文化是怎么看的?他在什么地方直接说了吗?
  生11:好像没有直接说的地方。
  师:是没有直接说,但我们可以感觉到吗?
  (生11迟疑)
  师:作者对他自己写到的东西的态度,有的直接说出来了,有的没有直接说,这个时候,就要从字里行间寻找。我们读两段,第十段有关精义的内容和第十二段内容。
  (学生朗读)
  师:把第十二段最后一句再读一遍。
  生(朗读):“北京人,真有你的!”
  师:有点味道了,从刚才朗读的内容中能看出作者的态度吗?
  生12:欣赏的态度。
  师:很好。其他同学呢?
  生13:出乎意料的态度,和他自己的理解存在一些差异的。
  师:听你的意思,作者好像是不大赞同的。北京人忍,被人打了嘴巴也不要去说,忍着,忍功不可谓不大也。这大大出乎作者的意料。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什么态度?反对?批判?
  生12:反对。
  老师:全部都反对?
  生13:不是。
  师:那反对什么?
  生13:反对冷漠。
  师:别的同学呢?
  生14:我认为作者对北京人是哭笑不得的。既觉得这种文化有它不好的方面,又对这些不足很无奈。
  师:“哭笑不得”这个词倒提醒了我,确实有这个味道。
  生14:我觉得是一半一半。作者对封闭和冷漠持反对态度,而对满足和忍持肯定态度。
  师:对忍也赞同?如果他对忍赞同的话。他就不会动员两个老头去说理,说明作者是不忍的。
  生14:是该忍的地方应该忍一忍,而对于课文中作者所描述的情况,就不该忍。不然的话,这个社会要乱套了。
  师:我们同学还是非常有头脑的。这个例子不该忍,有些地方还是要忍的。接下来的问题是,你们怎么来看胡同文化?
  生15:我和作者一样,也是一半欣赏,一半反对。每一种内涵都有值得肯定的方面。比如说封闭,在思想方面闭关锁国的封闭是不好的,但有时候封闭也可以是按规矩办事,中规中矩的意思,从这个角度理解,封闭也是可取的。
  师:我能听得懂你的这种想法,不过你可以做一个思考,中规中矩、不越轨和封闭是不是一致的?不过你的想法我是完全尊重的。还有呢?
  生16:我对满足持肯定态度,俗话说“知足常乐”。胡同文化冷漠和封闭,我是不太欣赏的,而对忍就是辩证的态度。
  师:对于这种文化,作者有他自己的态度,我们也有自己的认识,这很正常,今天不在这里展开讨论。某一种文化的形成肯定是有着它的物质基础的。因为文化是意识形态的产物。那么胡同文化的形成和什么有关?
  生17:从课文上来看。是和胡同的构造和特征有着联系。(读第五段)
  师:你刚才阅读的内容好像是把这个问题回答了:“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那么。上海不是有弄堂吗?我们的弄堂为什么形成不了这种胡同文化呢?看来还是和胡同的构造和特征有关。它到底是一种什么构造特征呢?哪一段好像很明确地说了这个问题,找到把它读一下。
  (生17朗读第一段)
  师:很好,哪一句话最重要,最能表明胡同和胡同文化关系的?
  生17:四方四正。
  师:这是一个词,我要的是一个句子。
  (生17沉默)
  师:其实你读的时候就能发现,读完了就能明确了。哪句话?你们来告诉他。
  生(全体):最后一句话。
  师:对。你把最后一句话再读一遍。
  生17:“这种方正不仅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师:明白了吗?北京人的思想指的是什么?
  生17:忍。
  师:不不不,整个指的是什么?
  生17:胡同文化。
  师(笑):现在清楚了吗?胡同的构造特征造就、形成、积淀了胡同文化。
  生18:老师,我有不同的看法。胡同文化中的精义“忍”的形成不仅仅由于胡同。北京城像块大豆腐,四方四正,是由于它是京城,作为皇城是要有规矩的,所以它的胡同是四方四正的。而忍的形成还由于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在皇城之中,如果不忍的话,就没有办法生存下去。就如文中提到的文化大革命的内容,能忍之人他就活下来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形成了这样的忍。
  师:哦。你说得很好,我同意你的看法。这个忍不仅是由于胡同形成的一种文化,还有很多方面的因素构成。课文虽然是写“胡同文化”,但好像也不是一篇专门研究胡同文化的论文,而是一篇散文,只是谈作者自己的一种看法。接下来我还有一个问题:作者对胡同持什么情感?
  生19:有一点悲伤,也有一点留恋。
  师:哪里看出来?
  (生20朗读)
  师:文中有没有直接描述作者的情感的词语?
  生20:怅望低徊。
  师:很好,这两个词语可以看出作者。很舍不得,也很无奈。那么你们对胡同、对胡同文化怎么看?读作品一定要产生共鸣与沟通。
  生21:胡同已经很陈旧了,胡同的消失是正常的、必然的,但胡同文化是应该留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是可以一代一代流传下去的。
  师:对于你认为胡同文化所有都可以保留下的观点我持保留态度。但你刚才的话有一定的道理,那就是对于有些事物的消失我们没必要想得太多,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物质的存在是短暂,有时间限定的。但是一种文化的形成是需要时间积淀的,它的消失也肯定是滞后的,不可能随着物质的消失而立刻消失。所以作者最后说“再见吧,胡同”,而不是“再见吧,胡同文化”。
  今天这节课就到这里,最后我们思考一个问题:上海有弄堂文化、洋场文化,它们正在逐渐消失,现在有没有可能会形成一些别的文化。比如说高楼文化、大厦文化、别墅文化?如果可能形成的话,它们的内涵是什么?同学们可以思考一下,把你们思考的结果,写在周记里。
  
 二、对话
  
   李海林(以下简称“李”):课上完了,自己感觉怎么样?
  牟靖(以下简称“牟”):还可以。
  李:如果给自己打分的话,能打多少?
  牟:我就不客气了,打个85分应该有吧。
  李:哈,分挺高的。那么你觉得在什么地方失了那15分?
  牟:嗯。我看主要是在对学生的现场反应关注不够,尤其是学生有反应后我没有抓住,没有进一步展开。
  李:有一点。不过这挺难的。那你觉得这85分主要是从什么地方得来的?
  牟:我想是在设计上。有些地方我觉得设计得比较好。比方说提问。我先问作者对胡同、胡同文化是怎么看的,然后再问学生你们怎么看胡同和胡同文化。我觉得这样的提问比较巧。
  李:是比较巧。那么,巧在何处呢?或者说,在什么意义上它是巧的昵?
  牟:哦,这我倒没有仔细想。不过,我觉得总是比较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吧。
  李:那你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牟:让学生读懂课文。
  李:什么叫“读懂课文”呀?“读懂课文”是指什么?你觉得我这算是“问题”吗?
  牟:哈哈,这我真没有想过。反正问得比较奇怪。一般没有人这么问的。
  李:我换一种方式问吧。学生读懂课文有哪些标志?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就说学生读懂课文了?
  牟:学生读懂课文嘛。就是知道课文说了什么。是什么意思。
  李:“课文说了什么”是指的什么?
  牟:你的问题太宽泛了。
  李:以《胡同文化》为例吧。你所说的“课文说了什么”指的是什么?你的这堂课教了吗?
  牟:教了呀。比方我教学生概括“胡同有什么特点~胡同文化有什么特点”这些内容,都是“课文说了什么”。
  李:是。这部分你教的不错,简明扼要,而且是调动学生总结出来的,并不是你直接说的。我听过好多堂《胡同文化》的课,好像大家也都会教的。上次我听过一位老师教这篇课文,用了好多材料,最后上成一堂“地方民俗文化趣闻”课。你没有走到这个极端。但还有一个问题,课文只说了“胡同、胡同文化的特点”吗?还说了别的东西吗?
  牟:当然不会只说了胡同、胡同文化的特点。那只是表面的,只是课文所写的事物,在写这些事物的时候,作者还表达了自己对胡同、胡同文化的感情和某种态度。这些东西,也应该是“课文说了什么”的内容,虽然作者并没有具体说。
  李:那你教了你刚才所说的“内容”吗?
  牟:教了吧。
  李:教了的。我把你的话记录下来了“作者对这种胡同文化是怎么看的?~作者对这个胡同持什么情感?”这部分的内容还不少呢,你花了很多时间,教的也比较充分。你是有意而为吗?
  牟:也算是吧。教课文,总归要教课文的思想感情喽。
  李:用你的话说,“胡同有什么特点”之类的问题,是所谓“课文写的事物”,“作者对胡同是什么情感态度”是所谓“课文的思想感情”。是吧?
  牟:是呀。
  李:能不能换一套话语方式来表达呢?
  牟:什么话语方式?我这样的表达有问题吗?
  李:没有什么问题。
  牟:那为什么非要换一套话语方式呢?
  李:我说没有问题,是指这套话语所指称的对象也是确实存在的,话语与所指称的对象是对应的。但话语与对象对应可以有多个角度,换一套话语方式就是换一种观察、理解这个对象的角度。你知道,角度很重要。同一个对象。不同的角度来看,可以看到不同的东西。是吧?
  牟:那是。那你有什么话语方式?
  李:不是我的话语方式,是现在文学理论中通用的话语方式。你知道现代文论中有所谓“文学四要素”吧?
  牟:就是所谓“世界、作者、文本、读者”吧。
  李:是。如果用这套术语来表达,你所谓的“胡同有什么特点”是属于哪一点?
  牟:是“世界”吧。
  李:是。你所谓“课文的思想感情”是属于哪一点?
  牟:当然是“作者”喽,作者的思想感情嘛。
  李:前面我们谈到,你教了“世界”了,你也教了“作者”了。你这堂课,教了“文本”吗?
  牟:当然教了的。所有这些不都是从文本中来的吗?
  李:不但如此,你还反复让学生读课文,都是教文本。不过好像你没有具体展开分析,对吧。
  牟:对。因为我觉得这篇课文语言表达方面其实比较朴实、直白,学生是比较容易懂的。倒是文章背后的一些东西。学生可能感觉不到。所以我主要是教文本背后的东西。
  李:那么,你这堂课教了“读者”这个要素吗?
  牟:啊,这个我倒没有想到。可能没教吧。这怎么教呀?教课文怎么教“读者”呀?不好理解。
  李:但你实际上教了。你看这里,我记下来了的。“这两个词语可以看出作者,很舍不得,也很无奈。那么你们对胡同、胡同文化怎么看?读作品一定要产生共鸣与沟通。”
  牟:这就叫教“读者”呀?
  李:对。老师在课堂里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参与对文本的解读,就是教“读者”。不过你好像教得不太充分,匆匆而过。是不是?
  牟:可能。因为我没有意识到要教这个东西。
  李:你还可以再问一个问题。作者对胡同、胡同文化有这种情感,有这种态度,那么,你们对作者的这种情感、态度。又如何看呢?你们对作者的这种情感、态度有什么情感、态度呢?这样问,是不是更拓展开了些?
  牟:哎。这倒是比较有意思了。
  李:其实我们现在也经常提。语文课要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要联系生活实际解读课文等等。但这都是从“教学方法”的角度强调的,其实也可以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牟:这倒是蛮有启发意义的。
  李:好。我们可以回过头来看看刚才讨论的问题了。我们刚才说,你的教学目标就是“读懂课文”,所谓“读懂课文”就是知道“课文说了什么”,是这样推导过来的吧。
  牟:是。
  李:那么什么叫“课文说了什么”呢?我们刚才换用文学理论界的话语方式,就是搞清楚课文里的四要素,“世界、作者、文本、读者”。其理论内涵是:任何文学作品,都要写到“世界”的,比方《胡同文化》写到胡同的特点,胡同文化的特点,那些北京的风俗习惯等等。但是,文学之所以是文学,就是因为它写到“世界”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们直接去看“世界”不就完了吗?干吗要来看文学呢?显然文学有“世界”本身所没有的东西。这个东西是什么呢?就是作者的介入。文学是作者生产出来的,里面有作者的东西在。并不是世界是怎么的,作者就写成怎样的。作者在写“世界”的时候会有变形。对世界的变形是文学的内核,过去我们总是要求文学要“如实”反映世界,其实是不对的,文学就是变形。但是作者写出来的东西与他想到的东西是一样的吗?也不是的,作者写出来的东西可能与他想写的东西不一致,正所谓“形象大于思想”。文学史上都有的。下面还有一个变形。你知道是什么吗?
  牟:这我知道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大概就是从文本到读者的变形吧。
  李:对的。从世界到作者的变形。从作者到文本的变形,从文本到读者的变形。我们教文学作品。让学生懂得了这三个变形,就是所谓“读懂了课文”。其实也不是“懂得”,是“经历”了这三个变形。学生“经历”了这三个变形。就懂了。教文学作品。尤其是教散文,只有我们教了“世界、作者、文本、读者”这四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才可以说是教了“课文说了什么”。课文其实说了这四个要素,说了它们之间的转换。我们掌握了这四个要素,经历了这三个转换。才可以说是教学生“读懂”了课文。是这样的吧。
  牟:你这样说好像比较深奥,但挺有解释力。
  李:最后一个问题,你知道你在课堂里提的那些问题为什么“巧”了吧?
  牟:你的意思是这些问题恰好符合你的这一套话语?
  李:大致是这个意思。你的这些问题,比较容易将学生的思维导向对“世界、作者、文本、读者”以及相互转换的理解,换一句话,比较容易让学生“读懂”课文,所以是“巧”的。
  牟:你说的这些,我还要慢慢来理解。
  
三、观察者语

(一)

我经常听老师们说“要教学生读懂课文”。但是我听老师们的课,跟老师们聊,发现很多老师并不知道所谓“读懂课文”到底是什么意思,它意味着什么。第一,所谓“读懂课文”是一种教学取向。文学作品教学有两种取向,一种是所谓“解读”,主要解决学生“懂不懂”的问题,一种是所谓“鉴赏”,主要解决学生“喜欢不喜欢”的问题。这两种取向是不同的。不能混在一起。我听过许多课,到底是教解读还是教鉴赏,好像都是,又好像都不是。有的时候老师说我要教学生“读懂课文”,但实际上教的又是“你看这里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有的时候老师说我要教学生欣赏这篇课文,但实际上他教的是“作者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当然,有些情况下,也可以同时把这两种取向当做自己的教学目标,如果是这样,也必须分别按照它们各自的要求来教,不可以混教。我觉得,现在很多课堂教学效率比较低,就是因为混淆了这两种教学取向。所以每一种取向的教学都不充分。不到位。第二,这两种取向的区别,最重要的是它们的教学内容是不一样的。教解读应该教什么,教鉴赏应该教什么。不清楚。照我看来,教解读,应该教“课文说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文本是如何表现这些内容的”“我们可以如何来理解”。教鉴赏。应该教“你喜欢不喜欢这个文本”“你喜欢文本的什么地方”“文本的这个地方为什么好”。总之,内容应该是不一样的。
  作为观察者。要看到老师课背后的东西。牟靖老师这堂课。背后有一个什么东西呢?我觉得是对“解读”的教学内容的开发。具体就是关于“读懂了课文”的标准和程序的开发。照我看来。所谓读懂文学作品,就是读到了“世界”“作者”“文本”“读者”这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之间有三次转换,从“世界”向“作者”的转换。从“作者”向“文本”的转换。从“文本”向“读者”的转换。让学生“经历”了这三个转换,让学生明白了这三个转换的必然性和具体内容,就是所谓“读懂了课文”。
  在这里有两个要点,第一是教学内容要覆盖这四个要素,第二是要把它们联系起来教。比方也有很多老师在课堂里教学生“课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似乎也是教了解读,但所谓“课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的东西实际上是不可能孤立存在的。离开了作者与“课文里所写到的对象”的对应关系,离开了作者与文本的生成关系,离开了读者关于作者的了解,离开了读者自身的生活经验,所谓“课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是不存在的。或者说是无法抵达的。课文不仅包括作者,还包括了“世界”“文本”“读者”等要素。孤立地教“课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实际上遗漏了其他几个方面的内容,是算不得教学生“读懂了课文”的。
  当然,在具体的教学中,这四个要素,可以突出地教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其他方面是陪衬,是附属的。例如我听过一位老师教赵丽宏《晨昏诺日朗》,主要是让学生透过文本的描写体验到诺日朗壮阔的画面。他主要教的就是世界与文本及转换。一位老师教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花了很多时间提供了很多材料来介绍鲁迅,以促使学生体会到鲁迅在“三·一八”事件后那种深沉的情感。他主要教的就是世界与作者及转换。一位老师教舒婷的《双桅船》,花了很多时间让学生来谈坐船的经历与感受,让学生以“船离岸”那一刹那间的感受来理解诗歌的内涵。他主要教的是文本与读者及转换。另外,在教学程序上,并不一定是从“世界”到“作者”到“文本”到“读者”,从哪一点出发,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和教学上的方便来设计的。例如那位老师教《晨昏诺日朗》。他首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看瀑布的感觉,然后再问你与赵丽宏看到瀑布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吗?然后注意力集中到文本的描写上。有一位老师教《纪念刘和珍君》,首先是介绍“三·一八”事件,让学生产生一种情感,再让学生看课文,再把注意力集中到体会作者的情感上。这个教学程序显然也是可以的。总之,程序是可以多样化的,大的思路就在这四要素的转换上。 

 

(二)

 

在《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1期《〈胡同文化〉教学实录》中,牟老师认为,“读懂课文”就是使学生知道课文说了什么,是什么意思。而对于“课文说了什么”执教者又不太确定它的范畴,只是以举例的方式大概地解释了一下。
  我认为“读懂课文”不是简单地了解了文章的表层意思,而应该是从“构成课文的要素”这一角度入手,解读课文,理解课文。说到课文构成的要素,自然与文章体裁是分不开的。下面以《胡同文化》为例,谈谈个人的看法。
  散文的构成要素:情、知、文。赵丽宏是这样解释的:情,就是真情,这是散文的灵魂,没有真情,便无以为文;知,应是智慧和知识,是作者对事物独立独到的见解;文,是文采,文体,是作者有个性的表述方式。《胡同文化》是一篇散文,我们要读懂它,就应该从这三个要素入手去分析理解。情:《胡同文化》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感伤与无奈;知:对于“胡同文化”的现象,作者有怎样的见解——新旧的更替乃是正常的规律;文:作者通过怎样的表述方式将“情”“知”两个要素传达给我们的,这一点就是本文的亮点——语言。
  通过执教者的教学,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理解“情”这一要素不难,通读课文就很容易把握到;对于“知”这一要素,理解起来则有一定的难度。不过最后通过师生的分析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文章的亮点——语言,这一节课却是只字未提。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执教者所理解的“课文说了什么”就是指散文的“情”和“知”两个要素。执教者也就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但是要想读懂这篇课文,决不能停留于此。我们一定要注意这篇文章与众不同之处——语言。
  《胡同文化》是汪曾祺先生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一篇序言。这篇文章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通篇没有通常散文的词藻堆砌,也没有华丽语言的渲染,而是使用口语,如话家常。此文看似平平淡淡,其实平淡之中自有高格。正如评论家刘锡庆所说:“汪曾祺的文字功夫极深,可谓不温不火,炉火纯青。这些文字不是‘大白话’,更不是‘白开水’,而是雅俗杂糅,是陈年佳酿。”平淡质朴的语言显示出汪曾祺语言的功底,“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
  对这篇文章如果不能挖掘语言,只是停留在字面意思的理解上,那么我们对文章的深层意蕴也就无从把握。把握不了文章的精髓,课堂的效益也就大打折扣了。
  孙犁的散文《老家》,比较简短,字里行间流露着“怀念故乡”之“情”。它所体现出来的“知”与《胡同文化》大致相同——新的正在突起,旧的终归要消失。可是《老家》的教学不能等同《胡同文化》的教学,因为他们最大的区别就是“文”这一要素。
  以此观之,“读懂课文”与“课文说了什么”怎能混为一谈?

(三)

 

牟老师的课上得实实在在,没任何花架子,一节课就课文内容展开讨论分析,着眼于让学生准确把握课文的主旨,领会作者的感情。在内容上没有旁逸,在教学手段上没用多媒体也没提供感性材料,是一节本色的语文阅读课。
  如今这样的课似乎不多见了。也曾听过几节《胡同文化》的公开课。这些课上,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胡同图片,详尽的胡同发展、变迁的风貌资料,甚至是中华居住文化的资料,有的还设置京韵的背景音乐,然后让学生谈体会说认识。在丰富感性的资料面前学生参与积极,发言踊跃,课堂呈现活跃的面貌。这样的课看起来有合作有探究,有互动有思考,所以学生高兴,老师满意。可是静心一想,这样的课堂真正关注课文本身有多少呢?对课文的解读往往浅尝辄止,甚至根本没有解读,就展开讨论,课文成了一个话题,一个行为活动的引子而已!
  而这似乎有悖于阅读本身。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成长思想的基本手段,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本领。阅读首先是理解而不是联想和想象。
  学生的阅读本领从哪里来?很重要的一个渠道便是语文课堂阅读。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语文课文是什么的例子?应该是学生课堂以外阅读实践的例子。阅读实践往往没有直观的感性材料和丰富的相关资料,仅仅是就文本而进行的阅读理解。语文课文的例子作用,就是通过课堂阅读学习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方法,明白阅读的目的意义,课下能够举一反三,顺利展开阅读。
  要知道,阅读首先是理解而不是联想和想象。课堂的课文阅读就应该立足于文本本身,搞清楚作者表达的思想,流露的情感,这才是阅读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明白阅读首先要准确把握文意,领会作者的观点态度。当然这也是不够的,还应该让学生学会思考作者的观点,体会作者的观点态度对不对好不好,学会从阅读中借鉴吸收,丰富提高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如果仅仅把课本当做活动讨论的引子,看似给学生一种丰富,实则并没有真正让学生进行正确的阅读学习,学生也不可能从这样的课堂阅读学习中学会阅读的。
  让我们回归真实的语文课堂阅读,让语文课文做例子而不是做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