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犀牛怎么折:缘分·天分·佛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23:00:19




缘分·天分·佛分 

 

        

 

   一、缘分

 

人世间是讲究缘分的,古人云:千里有缘来相会。相识是缘。有缘是福。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缘分是什么?是感觉。是心灵的感应。是息息相通。是相对的一个眼神。是细微的一件小事。是轻轻地一声问候,或者无微不至的关怀……

 

它不是先天就有的。不是娘胎带来的。也不是应该与不应该。它完全是一种感觉。彼此的感应和接收。或者是一种信息的发布和之间的交流。通过这样不断的反复,不至一次的交流,最终使对方完全接纳。比如双方之间有共同的经历或者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心灵的某些撞击……这种缘分的初识,会使人感到是一种上天的援助、神灵的体现。是人生中的一种奇遇和生活中的峰回路转。彼此默默地祝福,是一种心灵的享受。我们会为这种感觉兴奋激动、感叹不已,或默默掉泪。

 

“日午画舫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人生偶遇,转瞬即逝,凡是来者,皆有缘分,凡是去者,皆是缘分散尽。

 

我们有时总是问自己,缘分是缥缈虚幻的吗?既然这样又为什么还是相信呢?原因是我们对自己的未来、命运不可知,对已经错过的东西也不可知,更没有办法解释。相对于我们极其无奈的生命,缘起缘灭最能阐述彼此之间的联系,也是最好的解释和慰籍。不论是朋友也好,爱人也罢,如果无缘,再怎样强求,都会像水蒸气一样,挥发而去。或注定只是你生命中的过客,或许你们有缘相识,却无缘成为永久的朋友或爱人。

 

在我们的记忆深处,也曾经失去过很多的旧人。儿时的伙伴,旧时的同学,昔日的恋人,那些就是错过的缘,再怎样痛,都已经成了埋藏于心底的句号。“缘分”一词虽然简单,但无缘者,今生也恐难彻悟其“理”的。

 

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那惊鸿一瞥的偶遇,是我们前世修了多长时间的缘。佛教中“阿弥陀佛”以外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就是“缘分”,生活中经常听到“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士为知己者死”、“情人眼里出西施”、“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等等,都是“缘分”一词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生活中,我们有时为了一段情,为了一位相交至深的朋友,为了一位深爱过的恋人,刻意的努力的维持过,可最后却不堪重负,无疾而终。这是不是我们的缘分不深不够?我们还要回眸多少次,才能在来世再相遇、相知、相守?也许有些人,注定是你命中的克星,你怎样逃,怎样躲,他都如影随形,总让你欲罢不能。

 

  一段孽缘生根,注定了一生的悲与愁。今生,他是你的债主,不管是天之涯,海之角,皆有他的化身在。不管是今天,还是明天,他已常驻你心。“繁华萧瑟,花开花落,情殇缘定,情劫难逃。”“花开花落随风去缘起缘灭天注定。”信缘,随缘,把心放宽,此为化解孽缘的最佳之法。天空有候鸟经过,阶下落英缤纷,所有的眷恋与疼痛,都只能证明彼此有缘或无缘。人又何必那么执着?何必那样耿耿于怀?把手掌摊开,看一看,风过,手抓不住,天空也无痕,树叶沙沙作响。缘分,就像一阵风一样,它想怎样过,它想发出怎样的声响,我们无从把握。  

  

        二、天分  

上帝给予了人天分,勤奋将天分变为了天才。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才有一分才。天赋加上勤奋,会变得不知所终。不管天分有无,有着痛苦的人来说,勤快的收获一定会很丰厚,尽管不是在天分上,却可以挣来足够的名利,或许也能弥补一点内心的痛苦。如果勤快的时间更长,做人更厚道。利益则会更大。天分的显露是上帝对人的疼爱,有幸得到这种疼爱的人应该珍惜。包括我们每一个人。

 

天分,是思想的基础,它决定了一个人的作为能够达到的高度。而勤奋,则决定了他到达自己人生巅峰的速度。在一个人的寿命足够长的条件下,天分是决定性的因素;勤奋,只属于微调性质的辅助手段。或许这样说会打击很多人,但这是事实,只不过对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来说,表现并不明显。这是因为,人的生命有它自己的发展和变化的规律,这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他们拥有的天分相差无几,区别仅仅在于他们在有作为的时间区段里,各自的境遇不同和达到自己顶峰的时间相关的勤奋程度不同而已。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的人中,我相信其中有不少的天才,但更多的一定是勤奋的人,为了能够在人生拼搏,他们牺牲了自己大量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为得就是成功的一刻。

 

天分是什么?字典上是这样解释的: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

 

正如哲学家所说:“天分是上帝悄悄赐予我们的礼物,等待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将它开启。”天分是与生俱来的,还是环境的产物?是一时的才能还是永久地存在?它可以后天培养吗?它与才能有何不同?这些疑问任何人都可以回答。除此之外,天分是否可以人为发掘?还是只有在它自己显现出来的时候才得到人们承认?

 

美国19世纪著名的乡土作家兼哲学家埃尔伯特?哈伯德曾指出,“人们缺乏的是认为有才干的人的天分”。麦肯锡公司的咨询师们就犯了一个错误,他们以为评价人的天分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错误地认为拥有高智商就可以保证工作上的高产出。但是,佛罗里达大学的心理学家理查德?瓦格纳却指出,没有任何研究表明智商和工作产出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斯坦福大学的卡罗尔·德韦克进行了一组试验,用来分析人们是如何认识自己的天分的。结果表明,人类分为两大类,一类认为天分是与生俱来的,另一类则认为天分是可以后天发展的。

 

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人的天分并非与生俱来。大发明家爱迪生认为,天才是靠1%的灵感加99%的努力造就。灵感在工作中是必需的,而且需要适时地出现。但是,人们是否需要先天就具备这种灵感呢?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家安德斯?埃里克森就是少数几个认为灵感并非与生俱来的人之一。“给你十年时间,任何人都能创造奇迹。”

 

天分不代表成就。不是有天分就一定有成就?也不是没有天分就一定没有成就?这个问题本身就不是问题。

 

  没有天分,取得了比有天分的人更大的成就,就更让人敬佩!这是勤奋和努力的结果。天分不是别人决定的,而是由自己证明的。努力固然重要,但天分起码与努力同等重要,尤其是学术、技术方面。成功=40%天分+40%汗水+40%机遇。在这些之间,天分是首要的,是汗水的基础,有了汗水浇灌,还得把握机遇。要成功,就要比别人卓越,就要有更多付出。所以要做到120%的努力。  

 

   三、佛分

 

佛教里称缘就是:人生的精彩,生活中的种种巧遇和最终的结合。这些都是缘分的错综演绎。相遇是一种缘。是上帝赐与我们的微笑。相见是一种缘,在我孤寂、低沉的时候,你就是阳光,是笑容和轻声的问候。

 

佛教里所称的缘,我想这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在实际生活中常见常有,很通俗易懂。

 

信佛教的人讲求缘分,不信佛教的人也讲求缘分,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所做的每一件小事都包含着缘分的寓意。表现出非凡的巧合和本来。

 

莲花是佛教的象征,是纯洁的标志。要不然怎么就有那么多商家和厂家在产品里广告里宣传里不离莲花这二字呢?我们生活在凡俗世间,就要像莲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我们生活在平平世间,心中就要有一块净土。虽然人在世俗之中,但必须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

 

佛无处不在,佛无处不有,其实佛就在我们身边。可是,这个话题永远是个被千古质疑的话题。

 

今生今世皆与我佛,并非是真正有缘之人。用肉眼看世界,用常人的思维来认知世界、认知是非、判断对错,并非佛理。因此(包括无量)永远无法看清世界本来的面目。而能够用“慧眼”看世界的人(也就是与佛)才是有缘的人。他们的“慧眼”看到的景象是完全不同于社会里常人看到的景象,他们会告诉你大千世界是怎么一回事,佛是怎么一会回事,做人是怎么一会回事。

 

以“慧眼”看世界,世界就是真的吗?如果没有人类大恶世界的衬托,极乐世界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吗?

 

佛有佛的眼光,人有人的眼光,佛有佛的感悟,人有人的感悟,世界是相对的。人的眼光能看到佛的感悟,就是一种进步,是一种提高。乾坤世界,任何一样东西,不管是佛还是人,还是其他生命,在对任何事情存在主观认识时,就已经存在了错误。人犯了这样的错误,佛也犯了,不过佛悟到了,结果用“空”,一字了决一切。

 

佛历练了自己,得到了另外一种发展,可以说是把人变成了另外一种形式,称之为佛。佛,就是一种崇高的境界。

 

这种境界表现在:佛看是清,人看是浊。佛看是对,人看是错。

 

为什么人要这样的愚昧,愚昧地讨论一个圆形体放在那里是朝上还是朝下。佛之所以“高”人一等也莫过如此,把朝上还是朝下看明白了。佛是“佛陀”的略称,而佛陀是梵语buddha的音译。要为“佛”下一个定义,委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简单的说,佛就是“觉着”,就是“一个觉悟的人”。更明确一点应该说:佛是一个对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有透彻觉悟的人。

 

还有一个简明扼要的定义普遍地为一般人所接受。那就是说:佛是一个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人。换句话说:佛就是一个自己已经觉悟了,而且进一步帮助其他人也能够觉悟,而这种自觉(觉)和觉他(行)的工作,已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

 

那么佛又是谁?这个问题应该从广义和狭义来回答。

 

狭义:佛就是指两千多年前诞生在印度的释迦牟尼而言。

 

广义:佛家主张一切众生都具有成佛性。因此,都有希望修行成佛。所以佛不是释迦牟尼特定的称呼,而是宇宙间所有觉者的共称。就好像“老师”一词,并不限定是至圣先师孔子一个人,而是广泛地指一切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

 

明白了“佛”的定义后,我们就能够了解:佛教就是依照释迦牟尼的言行教化为中心,所创立的宗教。简单地说:“佛的教导,佛的启示。”就叫教。

 

佛教讲的一切道理,我们平常称它叫做“佛学”。佛学包括三藏十二部、八万四千修行法门,是一门伟大、丰富、精深的学问。“缘分”是“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的重要前提条件。没有“缘分”,即使佛性存在,也成不了佛。

 

佛,是一种境界,好比仙一样,是一种升华。佛主要指的是,悟,和空。感悟到后又否定掉,好像唯物辩证法一样。而往返于这过程之中,在于提升境界,到后来就无我了。

 

与“道”不同的是:道,也是指一种境界,道法自然,道更喜欢贴切于自然,讲究天人和一,成仙,可能会指的就是“成天”?到后来也是忘我,无我了。可谓英雄所见略同吧。佛和道俩者中,道是我国自创宗教,而非异传入,多有我国古人的思想和寄托。简单说更有我国的味道。“道”中很多道理比“佛”中要更开化一些。

 

“悟到心经空色相,浮名浮利渺秋烟。”

 

“无事以当贵,早寝以当富,安步以当车,晚食以当肉。”

 

我们崇拜佛,以佛为偶像,而偶像又分两种:一种是让人崇拜的,自己无法企及的。一种是让人学习的,自己以之为目标的。

 

而佛分就是让人非常崇拜的,又是让人学习的一种精神。

 

  缘分,天分,佛分,这三分在我的生活里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让我时时都在思考,感悟。以它们间的含义来对照衡量我的一切。我想如果照此下去,我的行为规范一定会达到一个新的境界,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