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ravel mv下载:金基德的艺术家世界:春夏秋冬又一春观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6:39:32

看金基德的影片, 从海岸线开始, 但海岸线, 却不是一部典型的金基德影片. 漂流浴室才是. 沉闷的人物, 扭曲的性格, 赤裸裸的欲望, 以及血淋淋的行为, 都表达了金基德对人类状态的绝望, 但这些, 只是金基德影片的重要内容, 却不是影片吸引人的主要原因.

一位观众在看过春夏秋冬又一春后兴奋的说: 这是一首诗.

金基德说他坚持的是作家电影, 我们看到的却是画家的电影. 象梵高在法国南部阿尔的田野里日复一日的描绘着他心中被滚烫的阳光点燃的麦田, 莫耐将他的布满大丽花的花园画满了一面又一面的墙, 几百张画布, 象毕加索将他的每一幅画变来变去, 变了几个小时之后, 最后的成品已经面目全非, 取而代之的只是他心里的真实; 对他们来说, 世界在每一刻都在变换, 不同的形态, 颜色, 光线, 都有其独特的美丽, 绘画的目的, 并不在于发现并不存在的所谓永恒的绝对美丽, 而在于将每一刻稍纵即逝的状态的美丽留在画布上. 金基德有一个画家的耐心和观察力, 他热爱他的临摹对象, 他对面前的任何人物, 事物, 动物, 形态, 光线, 色彩, 声响都感兴趣, 他的镜头能捕捉住光影的闪动, 湖水的荡漾, 轻风穿过树梢的声音, 甚至田野的寂静. 对我们被动作片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搞到弱听的耳膜, 眼花缭乱的冲击场面搞到精疲力尽的视线, 金基德的影片带我们回到画家的世界, 安静, 敏感, 让我们平心静气的看四季主导的大地的颜色的变换, 看动物如何移动, 捕捉, 交配, 看生命的起承转合. 金基德的镜头, 就象是画家的眼睛, 带领观众去发现世界和人类的存在状态, 在一个山谷, 一片平湖, 一个远离尘世的庙宇. 我们不再是拂光掠影, 浅尝辄止地看, 而是用心的去看, 去感受.

在尘世和庙宇之间, 原本并没有间隔, 建起一道门, 就是建起了一道心理的间隔, 进入了这道门, 就是进入了庙宇, 出了这道门, 就是进了尘世.

将庙宇和尘世隔开的, 或许是一座山, 一片森林, 在这部影片里, 是一片湖水. 湖水是一道物理的隔离, 要通过它, 必须通过摆渡, 发现渡船和摆渡人.

在庙里, 床榻和大厅之间, 也没有隔离, 但却建起了一道门, 小和尚不必通过这道门才能走到大厅, 但他却自愿地出入于这道门, 服从师傅的教导, 是从肉身世界进入精神世界的必由之路.

春天, 小和尚发现了朋友. 越过物理的湖, 所有的快乐都在尘世, 包括食物, 动物, 以及恶作剧, 小鱼和青蛙, 都是他眼里精彩世界的组成部分, 即使是可能造成伤害的的毒蛇, 只要不让它近身, 又何尝不是个让人挂念的朋友? 失去了它们, 小和尚的生活也失去了乐趣.

夏天, 小和尚在金环蛇交配的优美扭动中, 发现了身体里成长出来的欲望. 尘世化身为一个姑娘, 走进了庙宇, 唤醒了他的青春. 欲望来的时候, 摩偈就从脑海中消失了, 多年的苦修顿时烟消云散, 小和尚白天在尘世里享乐, 夜晚还是要回到庙宇里休息, 终于, 为了欲望他不再经过每天必经的形式的门, 数次跨过那道无形的墙, 从而也不可避免地走出了心理的门, 去体验尘世的酸甜苦辣.

秋天, 走投无路的小和尚又回到了庙宇, 被伤害的心却不能平静, 老和尚用猫的尾巴, 在木板上写满了摩偈, 但仅仅阅读, 并不能使心猿意马的小和尚体会其中的意义, 让他用钢刀将长长的摩偈在木板上刻写出来, 才能让他的愤怒随着汗水和疲惫而耗尽. 摩偈本身写得什么并不重要, 老和尚的方法与泰山朝圣如出一辙, 雕刻一如攀登, 目的在于凝神平息, 摒弃杂念, 只有了恢复了理智, 才能分清是非…… 小和尚终于心甘情愿去服刑, 老和尚也失去了摆渡的意愿, 没有渡船的庙宇, 成为金环蛇栖身的家园.

冬天, 出狱的小和尚变成了老和尚. 他推开庙门的声响, 使盘距了他的铁窗岁月一样长的时间的金环蛇抽身离去. 也许是等待的时间太长, 他终于开始满心渴望探索佛法, 在冰天雪地里求生存, 练工夫, 将冰块雕塑成佛像, 让冻结的瀑布流淌, 本以为与世无争终于能够找到心灵的平静, 不料无意中又伤害了另一条生命. 背着石磨, 捧着佛像, 老和尚历经艰难登上顶峰, 将佛像安置在最高峰.

金基德的主人公, 从来都是沉默寡言, 但是他们不需要雄辩, 金基德的镜头是更有感染力的语言. 庙门上的金刚, 看似凶神恶煞, 却经不住纤纤玉手的轻轻一推, 一道没有上锁的物理的门, 变成了一道心理的门, 区分了肉体和心灵, 尘世和绝尘; 一道不曾存在的物理的墙, 也是一道心理的墙, 小和尚在懵懂中顺其自然循规蹈矩, 欲火中烧时立刻不计后果, 破墙而出. 周围即使摆满了佛像和象征平和的莲花, 却并不能使青春的呼吸变得平缓, 大道理在欲望面前, 被抛到九霄云外; 建立在山间的巨大佛像, 象征着人类寄望于权威神迹来约束自己行为的愿望, 而要求借助外力, 不过是暗示着人类对自己欲望无力控制的恐惧. 老和尚自焚的火光, 吸引了金环蛇滑过水面来占领荒废了的庙宇, 在冰面上一个取水洗脸擦身的小洞, 变成了一个被罪恶感控制的女人的葬身之处……在追求佛祖的道路上, 无论是身体中酝酿奔腾的欲望的释放, 还是万物相生互动机缘的巧合, 罪恶感是人类才有的道德反省, 在忏悔和不断反思中, 老和尚终于发现了心灵的平静.

结论并不重要, 过程才重要. 前人犯过的错误后人注定要重复, 只是不同的人, 不同的时间, 不同的地点. 金基德抓住了一个时段, 一个人物, 描述了一个生命的心理体验, 这或许并不是最典型, 最生动, 最让人同情的故事, 却是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