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网三95升级刷怪点:建文帝行踪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21:07:26

前几天,到重庆瓷器口,无意中看见一介绍,说明朝建文帝(即朱允炆)曾在此伏居,当时自然想起对建文帝行踪的各种研究及猜测。回来后,搜集了一些资料,只想理一理各地关于建文帝的种种记载和传说,说不定其中真有建文帝出没处。

首先,先来说说各种传说存在的背景。
  据史书记载,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去世,皇太孙朱允炆正式继位,是为建文帝,史称明惠帝。建文元年(1399年),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起兵靖难,建文四年(1402年)夺取了皇位。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历称“靖难之役”或“靖难之变”。
  “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明史·恭闵帝本纪》中记述的关于明朝建文帝朱允炆“靖难之变”后行迹的这9个字,在600余年间坊间上演了无数故事版本。直到现在,无数代的明史专家毕其一生也难寻真迹,只能嗟叹惋惜,恨不能钻进时光隧道,回到那个夜黑风高,杀声四起的夜晚,与建文帝一起重走长征路!
  本人不才,对明史未作深入系统研究,只是一旦听到看到关于建文帝的种种说法,就自然对这明史第一大悬案牵肠挂肚。好了,废话少说,下面,咱就把搜集到的各地相关传说列文如下。
  ▲建文帝先曾藏于江苏吴县鼋山普济寺内,接着隐匿于穹窿山皇驾庵,于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在此病亡,埋于庵后小山坡上。
  ▲建文帝曾藏在四川平昌佛罗寺,死后就葬在寺后山坡上。因建文帝经常在寺中面向京城哭泣,后人就将平罗寺改称为望京寺。
  ▲建文帝从云南大理逃到四川宜宾越溪河,隐居于隆兴,死后葬在隆兴的地下塔林(俗称空山,凿空山地而建墓)。甚至传说清康熙帝也曾来到越溪查访建文帝的遗迹。
  ▲云南武定狮子山,相传建文帝曾在此山正续禅寺驻锡。寺中现有惠帝祠阁,阁内彩塑三尊僧像,中间一尊身披袈裟,背靠龙椅,据说就是建文帝像。像为清康熙初年所造。龛额书“明惠帝”三字。阁前对联写道:“僧为帝,帝亦为僧,数十载衣钵相传,正觉依旧皇觉旧;叔负侄,侄不负叔,八千里芒鞋徒步,狮山更比燕山高。”据说寺内的乾坤双树、龙凤翠柏、月潭潜龙等十余处景物都与建文帝有关。
  ▲重庆市的龙兴古镇,相传建文帝曾在此地的龙藏寺为僧,“龙兴”亦因此而得名。
  ▲重庆市瓷器口宝轮寺,相传建文帝曾隐居于此。后人因将所在的白岩山改称为龙隐山。宝轮寺也就称为龙隐寺。
  ▲江西上饶玉山县三清山上有一座三清宫,据说建文帝化名为全真道人詹碧云,曾隐居于此,“明冶山碧云藏竹之所”就是建文帝的墓。
  建文帝在上述地方出没,多以地方志记载和坊间世代传说故事有关。整理过程中多多少少感觉上述行踪传闻,对学者的吸引有浓有淡,研究的深度有深有浅。这些可以多少印证传闻的真实可靠性。所以,本人就几处最有可能的出没地再次列文。
  1、在云南,就有很多和朱允炆下落有关的民间传说、历史遗迹、地名等。一则记载地方资料中的故事表明,朱允炆听从了朱元璋的叮嘱,前往云南寻找狮山避祸,而这里的“狮山”被普遍认定为“楚雄武定狮山”。
  在武定狮山正续寺大雄宝殿佛像前高挂着的“帝王衣钵”匾,以及两边楹联写着的:“僧为帝帝亦为僧,数十载衣钵相传,正觉信然皇觉旧”、“叔负侄侄不负叔,八百里芒鞋徒步,狮山更比燕山高”,都让后人认为这是朱允炆感慨朝代更替,嗟叹人生苦短的心声。但令人疑惑的是,这座“西南第一山”历史上就曾以佛教名山享誉滇中,并非无名之地,选择一座名声较大的宝殿作为自己的避祸隐居之地,这无论如何都不像一位真正要过隐居生活的帝王所为。很多学者持质疑态度,认为狮山的这些关联是后人“臆想”出来的,朱允炆即使为僧,那也是游僧,行踪不定,一方面避祸一方面修行,辗转于各地,避祸武定狮山的说法经不起太多推敲。那么朱允炆是否来过云南?
  据了解,关于“建文避滇”的记述说法可能不下数十种。发现踪迹的地方也遍及保山、大理、宾川、楚雄、昆明、通海、建水……大半个云南都可以查找到建文帝的蛛丝马迹。时至今日,云南大理地区还将建文帝称作“惠帝”,并把惠帝作为自己的鼻祖;在云南通海秀山公园慈仁寺内,有建文帝及几个随从的塑像,通海民间世代流传着与建文帝有关的“曲陀关紫萝卜”、“杨家嘴宿海寺没有蚊虫”的故事;而在玉溪新平县某城隍庙里,还能见到一尊被当地人称为“吉役城隍爷”的神灵塑像,这个塑像就是当年给沐英府通风报信,为营救建文帝吐血而亡的明代云南武定县监狱新平籍狱卒吉役……这些存在于云南各地的史料与实物,都让本地的文化工作者认定,不可能全部是民间臆断的想象,而是“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的考据。

2、也有学者考证认为建文帝潜逃到江西三清山,推断明朝建文皇帝隐姓化名为全真道人“詹碧云”,并巧施谋略,应王祜(1456年重建三清宫人士)之邀成为三清山“三清宫住持”。建文帝藏身三清山后,以王祜作掩护,大规模进行三清宫等道教场所建设,“詹碧云藏竹之所”陵墓就是他本人墓冢,墓地前陵后寝,共有五层,含有“九五至尊”之意,且“治山”、“藏竹之所”用词充满神奇,“明治山詹碧云藏竹之所”很有可能就是建文皇帝陵墓。
  1983年玉山县东南发现的《重修三学禅院碑记》碑文中有一段提到了建文帝当年逃出南京后曾来到三学禅院避难。专家学者实地考察大量石刻疑与皇室有关联,刻在“詹碧云藏竹之所”东北侧面的一块山岩,山岩上刻有“螣冈”二字。对此,经考证“螣”为“蛇”,即小龙。建文帝生于洪武十年(1377年)二月五日,为农历丁巳年,属相为蛇,即位时年仅21岁,也可谓“小龙”。一个“螣”字,刻置于墓侧,用心良苦。
  另外,在三清宫前牌坊上有一幅石刻对联,“云路迢遥入门尽鞠躬之敬,天颜咫尺登坛皆俯首之恭”。专家经查典籍,“天颜”只有“帝王的容颜”一种解释。据《王氏宗谱》记载推测,当时詹碧云正被延为三清宫住持,往来烧香拜神的善男信女,对虔诚礼神三跪九叩的“詹碧云”实在是“天颜”咫尺。此外,三清宫大殿石柱楹联镌刻“一统大明祝皇祚于百世千世万世,三元无极存道气于玉清上清太清”,有传说是建文帝隐身三清山时所题。

3、近年,湖南史学考证湘潭何氏始祖就是流落此地后隐姓埋名得建文帝。湘潭地方文化学者何歌劲公布了他们对困扰史学界六百多年的课题的研究新发现:建文帝落籍湘潭,湘潭锦石何氏始祖何必华即是建文帝朱允炆。
  何歌劲表示,湘潭锦石何氏内部历代流传着一个传说,始祖是明洪武皇帝的后裔,从血海中逃出,娶妻湘潭银塘何氏,遂改姓何氏。但此说法因为无资料可凭,无法深究。2000年10月5日,何歌劲在老家射埠镇民间意外得到了《湘潭锦石何氏七修族谱》第八册,他据其中所载第七代祖出生年月,与自己的出生年月相参照,推导出平均年龄代差,从而上溯估算出始祖当出生在明初洪武年间。
  对照历史背景,何歌劲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始祖极有可能就是在“靖难之役”中失踪的明建文帝。在此之后,他开始了五年探索之旅,广搜资料,潜心研究,先后获得《湘潭锦石何氏七修族谱》、《湘潭银塘(五甲)何氏族谱(八修)》、《湘潭银塘四甲何氏支谱(四修)》等珍贵的族谱资料,并最终对建文帝下落得出全新结论:明永乐二年,大将何福之弟何禄及禄妻戚氏,何禄之子魁二、魁五与何福季子魁六,祖籍湘潭、原任左军都督顾成之孙顾兴国,战殁鄱阳湖的旗武将军齐成之子、千户齐兴(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宗族之始迁湘潭祖),以及他们的眷属,共同组成一支极具隐蔽性的队伍,护送建文帝朱允炆由江西抚州临川来湘潭。朱允炆先隐居于银塘,后移居于县城东隅金泥湾(今栢荫塘)和西南乡之碧泉,并在湘潭娶土著何氏何惠之长女,在湘潭传下后人。此族后人于清乾隆年间建宗祠于锦石之阳,称湘潭锦石何氏。因而湘潭锦石何氏始祖何必华就是明建文帝朱允炆。湘潭旧城内迄今犹存的著名古迹“三义井”,即为此族第三派后人何萱所开掘。
  虽然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明史学会常务理事毛佩琦对何歌劲的这一发现给予了高度评价,但“靖难之变”很多皇室后裔出逃,只凭此是不能完全证明的。

4、在贵州有众多的传说,说他逃到了贵州。根据当时情况,建文帝逃到贵州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原因有几点,其中最有说服力的是朱元璋在平定天下后,曾派大军到云南、贵州屯垦戍边。安顺还有许多明代屯堡人的后裔。这支屯军是建文帝父亲当太子时,朱元璋派往贵州的平西候沐春的军队,平西候于建文元年死于军中后,建文帝派左副将何福接任平西候沐春的位置。由于有如此有利条件,因而建文帝到贵州应该是较好的选择。
  建文帝在贵州遗迹众多,最著名的地方是:安顺市的飞虹山、黄平的米宝寺、长顺的白云山、清镇的云龙洞和平坝的高峰山。
  据续修安顺府志记载:“东郊五里许,有山名飞虹。相传建文帝到此遁迹所也。”;“飞虹山在城东五里,势如长虹垂地,上有寺,相传建文帝往来滇黔时,常住其上。所盘桓处有悬岩名卧龙处,据云夏月无蝇蚋。”飞虹山上有原有一寺,名为云龙寺,据《重修飞虹山云龙寺记》记载:“……余复再进,但见竹影扶疏,苔青石蹬。不数步,见一石穴,上有'圣迹’二字。内有碑曰:'卧龙处’,始悟文皇敷坐所也,不胜惕然。”
  在飞虹山还记载了清末陈凤仪飞虹山怀建文帝的诗一首:金川门启帝图空,天下云游寄梵丛。迹混淄流妨病虎,山藏古寺卧潜龙。不堪回首六宫火,最是狎心十族忠。怪得文皇无觅处,托词犹说访三丰。
  从此可以看出,至少在清代以前人们普遍都相信建文帝在云、贵避难的事。
  此外,在民间刻本《贵州名胜古迹概说》书中,有众多关于建文帝在贵州的记载。由于当时并非有发展旅游之需要,也没有人争抢制造人文景观之说,可信度相对来说应该还是较高的。书中除收录了前文提到的安顺飞虹山云龙寺的记载外(其中记载基本一样),还提到建文帝的有如下几处:
  一是建文帝在黄平米宝寺居住的记载:“米宝寺在黄平旧城北二十里,建文帝曾居此,相传大雄宝殿额为帝手书。”
  二是建文帝在清镇云龙洞记载:“云龙洞在清镇西南十里,旧名凉伞洞。又名华盖洞。其上有气氲氤,望之若云,变化万顾。中有石伞为崖乳结成,旁有流泉,味极清凉。相传明建文帝南游曾憩此。”
  三是建文帝在平坝县高峰山的记载:“高峰在平坝需东五十里后六长坝垄。山形如方几,四壁如城,高二里。周围五里,有玉屏石立道旁,高二十余丈,上镌'玉屏’二字;有盘龙石,长四五丈,盘旋如龙;有面壁崖高三十余丈,上镌“西来面壁”四字,树木参天,溪流绕砌,山雾早收,林鸦晚噪,徘徊诸石之宰。异趣顿生。相传明建文帝云游至此,山多虎害,自立刹后。虎乃潜逸。”
  四是平坝县城南五里的黑石头(地名),龙凤山上龙凤寺记载:“龙凤寺在龙凤山上,回峰四合,秀水双湾,山半有袈裟崖,寺建后山绝顶,一阁祀建文皇帝,石径纡回,中多茂竹奇石。”(这里应该是祭祀建文帝的祠堂)。
  五是建文帝在广顺(现长顺县)白云山的记载:“白云山在广顺东四十里螺拥山旁,一名罗永庵,层峰奔矗,两水界之,遥望不觉其高,登临则众山咸伏其下,山顶常复白云,阴晴皆见,因以名焉。世伟建文帝逊国至此,题诗于壁,庵内有古杉三株,长数丈,其一经帝手摩,故至巅绝无附枝。有白云洞,一隙通天,光明内映。”
  在这些记载中,虽然都是收集的传说。但是,若说没有此事,中国几百年来有如此众多的皇帝为什么偏偏只有建文帝在贵州有那么多的传说呢?
  一学者在整理父亲的回忆录时,偶然发现其考入黄埔军校前(1940年)在平坝读书时的一段回忆,那是一次上平坝高峰山的回忆。回忆录中写到:“我在平坝学习期间,我们学校刘校长是南京大学毕业的,他有三个南京大学的同学在平坝高峰山上当主持,因此我们几个刘校长的得意门生便得到与他同上高峰山上去玩了几天。当时,山上非常宽敞,有和尚、尼姑二百余人,满山大树,清幽无比。传说是建文帝流落西南时曾住过的地方。记得那时岩壁上尚题有诗词二首。一首是人们熟悉的南唐后主李煜著名的亡国之痛的词作《虞美人》。另一首则较为少见,相传是建文帝所题:谬落西南四十秋,萧萧白发若云头。乾坤景象今何在?江汉无情水倒流。长乐宫中云气散,消遥阁上雨飕飕。朝中弟子今安在,只有群鸦早晚朝。”
  如果这些诗是真实可靠的话,则可以推断建文帝曾在高峰山上住过一些日子。
  该学者为了证实建文帝诗文,又查阅了众多历史资料,终于在《千古之秘》一书中发现了此诗的记载为:牢落西南四十秋,萧萧华发已盈头。乾坤有惯(疑应为“恨”)家何在?江汉无情水倒流。长乐宫中云气散,朝元阁上雨声收。新年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不休。
  从两诗比较来看,前六句基本相同。最后两句则全然不同,根据用韵不同来看,似乎应该还有一首诗。于是本人又翻阅了安顺文物资料,在一九八二年版的《安顺文物》上发现了三首原载于旧《安顺府志》上转录待考的建文帝诗文。其中果然发现有与“朝中弟子今安在,只有群鸦早晚朝。”相似的诗句,其诗全文如下:阅罢楞严磬懒敲,笑将黄屋寄团瓢。南来瘴岭千层回,北望关门万里遥。款段久忘飞凤辇,袈裟新换衮龙袍。百官此日知何在?惟有群鸦早晚朝。
  另外一首待考的建文帝诗则是除《安顺府志》及《安顺文物》外没有任何文献有过记载,此诗全文如下:风尘忆昔忽南侵,天命潜移四海心。凤返丹山红日远,龙归沧海碧云深。紫微有象星仍拱,玉漏无声夜永沉。遥想禁城今夜月,六宫犹望翠华临。
  至于流传较多的那一首诗,《安顺府志》上记载的全诗为:牢落江湖数十秋,萧萧白发已盈头。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汉无情水倒流。长乐宫中云气散,朝元阁下雨声收。新蒲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未休。
  从这几首诗来看,都是流亡皇帝亡命他乡的心境。并且记载于《安顺府志》之中,旧时贵州虽有许多诗人才子,但这些诗不像是一般才子所能为的。
  而建文帝在贵州的踪迹,尤以平坝高峰山记载最多。从《安顺文物》中提到高峰山当时情况来看,高峰山值得注意的文字有三:
  其一,据《安顺文物》八二年记载,近年出土一通石埤,名“嘉禾碑”(永乐十二年即1414年)高峰山“嘉禾碑”文记载:建文帝还曾有对高峰山有溢美之辞,嘉禾碑如下记载:“山名高峰,象形也。其盘诘远来,不能尽述。及手入局,高峰特起,上插云霄。极力临巅,去天尺五,而凝眸凭眺,空阔无边。四面之群峦,盖不啻培土娄焉。”
  其二,碑文中还有更为详尽的叙述:“文帝弃位南巡,崔夏二员偕往。吾祖(即嘉禾氏始祖龙渂宇)同僚又独何心,因随觅迹。先至高峰后到白云(长顺白云山)遇主,而即命还峰遵修梵宇。力有不逮,抑郁难安,在此山脚散步而行,邂逅遇妇,愿偕仿俪,遂与同心戳力而庙宇落成。外有朱门邸第,欣抵掌而匡力襄力。义士仁人,屡倾心而赞助,所以坊华益业,成全其美。”
  其三,据《安顺文物》收录记载:当时的高峰山寺前有两棵数人合围的白果树,大门两边有石狮昂首护卫,大殿内排座金身佛像,中殿两边塑十八罗汉象,有攻书者、抓蛇者、瞌睡者、数珠念佛者等。据载,大、中殿有石柱三十六根可见建筑之宏伟。后为法堂,亦名终堂,是庙中议事以及庙首静修之地,游人到此止步,就是山中和尚也不得擅入,其中似有隐情。
  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的碑文几乎可以说明。其时,相隔建文帝出逃不过数年,应该说是比较有说服力的,其记载应该可采信。建文帝避难贵州,殁于贵州是可以充分研究的一说。从地理环境的情况来看,他的避居地、葬身地最有可能的应该是贵州平坝县的高峰山上,或是清镇县的云龙寺。 

 5湖北武昌洪山“让氏”始祖之说。传说,建文帝逃出宫后,云游四方,晚年隐居于武昌,死后葬在武昌洪山。因建文帝改名为让銮,便以让为姓。让氏后人考证出示《让氏家谱》,自称为建文帝的后代。
  武汉让庆祥老人站出来,自称是建文帝第十五世孙。老人言之凿凿地说:建文帝晚年在武昌宝通寺出家,死后葬在洪山宝塔旁。他表示愿意与朱元璋的后人进行基因测定。为证明所言不虚,让庆祥拿出《让氏家谱》。1945年,让庆祥的伯父、原汉阳兵工厂行政科长让廉,修编这本家谱。《让氏家谱》序言是古文,其中有一段大意如下:炎黄后裔都有宗谱,而惟独让家还没有,实有隐情。曾听我族长辈回忆历代先辈口传的话:我们的始祖鸾公,就是明建文帝,在位四年。因为燕王朱棣造反,焚烧宫室。鸾公从地道逃出,流落民间,改姓让。因担心招来灭门之祸,让家祖辈一直告诫子孙,不允许公开让姓的来历。在这种情况下,让家哪还敢修谱以自招其祸呢?序言中还说,书中收录的历代派系,源自让家祖传的“烧包单”(祭祀品)记载下来的内容;建文帝“殁后葬于洪山之阳(死后葬于洪山南坡——记者注)。生殁不详,惟知其享寿一百岁整”。
  最早采信《让氏家谱》并著书的,是台湾学者陈万鼐先生。他所著的《明惠帝出亡考证》一书于1960年出版,该书系统考证了建文帝出亡及其改姓始末,确认建文帝乃让家始祖。明史专家、南京大学潘群教授说,他曾对《让氏家谱》做过研究,“让姓的确和建文帝有直接联系,让氏就是建文帝的后裔。”据清人查继佐撰写的《罪惟录》记载,明朝末年福王朱由崧偏安南京,建立了南明小朝廷。朱由崧尊崇建文帝为“让皇帝”,把他供入太庙。而在此前的明朝历代皇帝,对于被朱棣篡了位的建文帝,都是讳莫如深的,更不可能给谥号了。潘教授告诉记者:“由于作者查继佐是明代遗民,又在南明朝廷中担任过不小的官职。因此这一记载很珍贵。建文帝被尊为'让皇帝’,自称为他后人的让姓老人又是姓'让’,两者不谋而合,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证明让氏的身份。”相比之下,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导商传态度则较谨慎。他认为,让氏是建文帝后裔,有一定道理。《让氏家谱》中记述建文帝出亡之稀见资料,有一定价值。惟惜其修撰时间稍晚,还须经过进一步补充考证,方可还历史真相。
   前面提到建文帝改让氏后,取名让鸾,“让鸾娶了一谢氏女子为妾,生二子,后又携妻子到“武当山”隐居”,这“武当山”是否就是湖南新田的“赛武当山”?有待史学界进一步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