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曾国藩冰鉴的评价:何志成:较差经济数据袭来 A股能否扛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6:48:28
14日公布的中国CPI数据,以及前一天公布的贸易数据都显示略微低于市场预期。通胀率仍然高悬于6%之上,说明四季度CPI会出现向下拐点的期望很可能泡汤,更说明目前高通胀的最大动力并非全部来自货币宽松,而是来自成本上升,包括劳动力价值的提升。
  9月数据显示较高的通胀率将是长周期现象,未来农产品价格还会因为中国劳动者收入的提高而持续上涨;而进出口数据下降,于是9月各项宏观经济数据还会呈现下滑态势,中国经济正在降温,将从东部传导到西部,滞胀危险已经出现。
  8月以来,全球金融市场持续动荡。由于财政紧缩与危机并存,欧洲经济下滑,金融动荡在欧洲各国蔓延的可能性加大。而美债危机引发的事情也越来越多。
  在国内外诸多危机连番袭来的阴影下,中国经济进入最艰难的第四季度。当我们还在讨论是否应该对欧元区国家伸出援手时,我们自己的债务危机却临近大面积爆发。国庆长假期间,温总理急赴温州考察;随后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增加对小微企业贷款;节后第一个交易日,汇金增持四大行股票,打响了救(股)市第一枪。
  虽然有关中国政府是否真心救市,该不该救市的讨论似乎没有结果,但我坚持认为,10月份的中国股市将与经济数据"背道而驰"。中国股市持续低迷,说明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很强,有很强的预判能力,沪指跌至2300点一线,提前反映了中国经济必然发生的大减速,以及由于高利贷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所导致的债务危机。
  债务危机的实质是什么?不是经济的负增长,而是对储备财富的洗劫。由于全球长时间的流动性泛滥,国家和个人的财富长期蜂拥在股市和楼市等高风险资产,而中国从2010年开始严厉调控楼市、股市,大量储备资金涌向影子银行,爆发了一些地区全民放高利贷的丑恶现象。债务危机的结果或曰最终解决方式,必然是高风险资产的缩水或曰泡沫破灭,包括追逐高风险资产的平仓潮以及追逐高利贷的损失。但是,A股已经提前调整,10月开盘沪指再创新低,险些击穿2300点。问题是,这样的调整够不够?中国股市还能不能经受更极端事件的考验?
  近期,我一直在外地调研"三农"问题,同时从基层观察中国经济。我看到,虽然农业和农村也有危机隐患,但农民群体是稳定的,农村是祥和的。而农村的祥和并不完全是因为农业丰收,农产品价格提升,更因为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挣到了钱,农民工近几年收入增长迅猛。农村的稳定说明经济的稳定,农民工的收入源于中国各地热火朝天的建设潮。经济整体仍然健康,说明中国经济的内生动力非常强,抗风险能力很强。
  9月宏观经济数据对股市会有影响,但不会持久,因为宏观经济调控的着力点已经有所变化,货币结构性宽松是大趋势。为了防止中国经济硬着陆,必须提振股市信心,相信政策面对股市反弹的推动力还会维持一段时间。
  从技术图形分析,欧美甚至全球股市还有20%下跌空间,中国股市也可能再跌10%以上。A股沪指"完美"跌破2300点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中国经济的硬着陆,意味着债务危机全面爆发。中国经济目前背负着三个"十万亿"的巨额债务,即高风险体外循环资金的十万亿,房地产贷款的十万亿,地方融资平台的十万亿。目前,体外循环的十万亿已经由于温州高利贷资金链断裂而危在旦夕,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破灭也近在咫尺,地方融资平台的偿债能力缺乏保证。中国经济已经到了断崖之边,必须立即救助,包括紧急调降存准率。汇金救市,正是源于这个基本判断,因此它是一系列救市举措的开始。
  在我看来,中国经济宏观调控的主基调可能很快将转向保增长,而保增长必须保信心。沪指能不能守住2300点,代表着广大投资者对未来中国经济抵御重大风险是否具有足够的信心。重大风险是一定要来的,极端情况一定发生,而且会连番冲击。但我相信,已经率先调整很多的中国股市,应该能够抗击国内外目前已知的所有风险,强大的内生动力一定能使中国经济转危为安。问题的关键还在"顶层设计",只要货币政策向着保增长转变,社会资金环境能够略微宽松,中国股市一定能够守住2300点,甚至可以走出与全球股市相反的行情。
  由于汇金开始救市,国务院决定对小微企业增加贷款,我相信后续政策还有很多,包括紧急调降存准率等。因此,我对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前景仍然乐观。(作者系农行总行大客户部高级专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