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如来:华西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9:14:28
10月8日,中国第一富村――华西村将迎来50周年庆典。从最初不足1平方公里的小华西,到如今每户村民住独栋别墅、最低存款不低于600万元,购直升飞机,盖超五星大楼,华西正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阔步向前。一直在艳羡华西村的我们,何时也能像华西人那样在共同富裕阔步前进呢? 我们可不可以有这样的设想:以华西村为中心,逐渐辐射全国,从而达到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富裕。在华西村面前,乌托邦是可以实现的;华西村像是我们社会主义希望的种子,时刻照亮着通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在华西村50周年庆典之际,笔者仅以一个中国农民的身份送上祝福,并且急切期盼华西村人将致富的成功经验在全国大地上播撒,以便所有的中国农民都可以像华西村民那样在共同富裕的大道上骄傲的前进。 离开了对华西村繁荣的憧憬,重归于身边的现实生活,又想起了中学课本上关于共同富裕的阐释,要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进而带动另一部分人后富起来,从而达到共同富裕。 可为什么华西村辉煌五十年,在华夏大地上都难觅其被成功复制的踪影。特别是在“兄弟富村”南街村、大邱庄纷纷倒下之后,华西村的“创富神话”更像是难以被复制的孤立的“样板”,一直被人参观学习、不断被人膜拜,却从来未被复制,更别说被超越。 观察华西村许久,从其发展历史来看,愈加觉得华西村独特的成功模式,很可能是后无来者的,因为要想复制华西村,面临着现实中政治资源的障碍和经济资源的稀缺。 首先,其政治优势为经济建设服务是难以复制的。例如该村村企在1992年拿到了市政府的1千万贷款,购进了铝锭6000多元/吨,3个月后就涨到了1.8万多元/吨。以钢铁工业为例,在价格双轨制时期,华西村靠大量倒卖钢材等物资完成原始积累,以此建立起来的钢铁工业长期占到华西总收入60%以上。近年来钢铁产业规划向重组打造大企业转型,不少小钢铁厂成为调控“刀下之鬼”,但规模不大的华西钢铁并没有这类担忧,华西北钢2007年因污染问题被环保总局下令关停,但随后买了唐山钢铁厂的“空壳”后顺利起死回生。 再以烟草为例,烟草属于国家垄断行业。但以“华西村”命名的香烟,由淮阴卷烟厂生产、华西村宝昌化纤公司总经销,再由江阴市烟草专卖局专卖。2003年媒体报道,仅此一项的年销售额达4.7亿元,华西村不需投入一分钱,从中可分享大约2000万元的纯利润。华西村在工业化进程中极大的政策空间,让其他农村的领导人只有艳羡的份。 其次,华西的发展得益于“少分配多积累,少拿现金多入股”的特殊分配机制。据《中国新闻周刊》2008年的报道,华西村村民能够得到的收入分为三块。第一块是工资,每月最高不过1000元,每月只能得到一半,年底发齐;第二块是奖金,根据各个厂和单位的效益不同,各自计算之后下发,但是只发20%,剩下的作为干股,放在集体入股;第三块是股份的红利,每年可以至少有5%的现金收入。有报告测算过在记账制和干股的介入下,华西村村民实际能够支配的收入仅为现金收入,仅占村民总收入的28.75%。 令外人羡慕不已的华西村别墅、汽车,其实是村民提出申请,用集体资产中的家庭股份进行充抵后换来的。这些“发”的汽车、别墅,村民都只有使用权,没有产权。假如离开华西村,别墅、轿车、股金都要被没收,他们的村规民约里有一条:“村民无论什么财产,一旦离开就全部收归集体。” 其三,中心村、周边村、外来工界限分明。2001年,在华西村将周边13个行政村兼并后,大华西村的版图从0.92平方公里扩张到3.5平方公里,原来的华西村被称为中心村。合并后的“大华西”实行“一分五统”模式,村企分开、经济统一管理、干部统一使用、劳动力在同等条件下统一安排、福利统一发放、村建统一规划。很少有人意识到,周边村民获得的福利待遇正是来源于他们作为农民出让的土地利益。中心村村民每年享受村办企业的利润分红,后加入进来的周边村村民则没有股金。 中心村和周边村的村民之外,占据整个村约5万人口近半数的外来工才是最基层的建设者,除了不超过2千元的工资再无其他收入。在华西村,农民早已变成开车上班的工人,真正的农民是来承包农业的外来工。这三类人群界限分明,几乎不存在流动的可能性,2000多原始村民顽强守护着自己的“领地”。根据华西村的规定,加入华西村(中心村)户口,除非你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或者对华西村有贡献。按程序先须由企业推荐,再由党委会评议,每年的名额只有两到三人。 再者,让家族持续掌权村委会是不符合国情发展,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不允许这种模式被复制。2003年7月6日,华西村党委改选,76岁的吴仁宝将自己执掌42年的华西村政权移交给他的四儿子吴协恩。这是从1961年至今,华西村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一把手”的权力交接。 据《党委及集团公司人员分工》名单显示:从党内职务来看,村党委的51人名单中,除吴仁宝退出村党委外,其他50人都入选了新一届村党委。这50人中,有11个是吴仁宝的家人,如果把家人的直接下属也算上,以吴家为核心的圈子达到36人,占党委总人数的72%。有学者整理了42年来华西历任村干部的名单,一个不变的事实是,华西村最高掌权者始终是吴仁宝。 而吴仁宝四个儿子可以支配的可用资金(可用资金被定义为扣除所得税后的净利润)占华西村总量的90.7% 。按照村规民约,吴氏家族成员从可用资金的净利结算中所获的股份收入及其由股份获取的家庭财富(小车、住房),都远远超越了村庄的普通村民。吴仁宝对这一状况是相当清楚的,他曾经说,“如果我吴仁宝搞个体,华西这些财富就是我一家的了。” 一个人究竟能汇聚多大的力量,我们无法估量。毕竟毛泽东曾率领民众开辟了新中国;邓小平的掌舵改革开放的中国经济让我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吴仁宝家族带着我们奔进了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那么即便他们不是神,老百姓也愿意供奉。 只是回归于理性和常识,我们却不能以常识来审视“不走寻常路”的华西村,华西村多年来坚持政企合一和集体主义,注定了只能是个例。国家、省、市级领导先后对华西村的光顾、题词和关注,给这个村庄带来了诸多优越于他村的特殊荣誉和社会资本,而“经济特权”与“政治资源”有时候是隐秘转化的。所以,即使在富庶的江苏,官方也无力再复制一个,全国更没有其它任何地方能够复制。 华西村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一个缩影,也是引导我们农民发展道路的一面旗帜,但是我们却为不能复制它而感到万分遗憾。中国的古话有很多,其中有句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听来虽平常,却可警惕我们要时刻保持与时俱进。 如今是华西村繁华五十年庆,吴协恩给我们展示的华西未来图景是:西南“工贸钱庄”、东北“六畜粮仓”、中间“人间天堂”。笔者谨以良善希望,祝愿“中国第一富村”——华西村可至百世,乃至万世而被人参观、学习、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