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银 nullnull:班主任工作漫谈之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3:56:44
 班主任工作漫谈之二
魏书生

学生应是自身的主人,是班集体、国家、社会的主人

    用孩子心灵深处的能源,去照亮孩子的精神世界,显然是最节省能源的方法。我不会教书,是学生教会我教书;我不会改变后进学生,是后进学生帮我教会了怎样教后进学生。我们不能把学生当作没有思想、没有情感的被动的受管理者,而应该把他们当作有思想、有意志、有情感的主动发展的个体。成功管理的前提是尊重他们的意愿,尊重他们的人格,把他们当作实实在在的“人”,而不是驯服物。
    1、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学校、班集体决不是制造统一型号、统一规格的升学零件的机器。学校、班集体是将学生载向远大前程的渡船,是培养学生生命的幼苗在合适的阳光、土壤、肥料、水分中长大的园地,是学生走向社会各个不同岗位的实习场所、实习小社会,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最大限度发展的培训基地。班主任应研究国家规定的学生守则,大而言之,还可研究外国学生守则,然后再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提出某些更具体、针对性更强、可操作性更强的要求。
    我国教育部 1981年 8月颁布的中学生守则如下。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努力学习,准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2、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3、专心听讲,勤于思考,认真完成作业。4、坚持锻炼身体,积极参加有益的文娱活动。5、积极参加劳动,爱惜劳动成果。6、生活俭朴,讲究卫生,不吸烟,不喝酒,不随地吐痰。7、遵守学校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国家法令。8、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不骂人,不打架。9、热爱集体,爱护公物,不做对人民有害的事。10、诚实谦虚,有错就改。
    前苏联《中小学班主任手册》中所载中小学学生标准守则,分为三个阶段,即一至三年级,四至八年级,九至十一年级,现摘录后两个阶段标准守则如下。
    四至八年级:1、顽强地掌握知识,努力学习和工作,在课堂上要注意听讲并积极发言。2、在学校和家里从事有益的劳动。在完成劳动任务和实习作业时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3、积极参加班级和学校的社会工作。4、爱护公共财物,保护大自然,注意清洁。5、参加体育运动,遵守个人卫生规则。6、在课余时间从事阅读、技术创作、艺术创作及正当游戏等有益的活动。7、珍惜自己和别人的时间,遵守作息制度。8、模范地遵守纪律。要谦虚,有礼貌,亲切待人。穿戴整齐。严格遵守交通规则。9、尊敬父母,帮助他们料理家务。10、认真执行教师和学校其他工作人员的一切指示,以及学生自治机构的决定。
    九至十一年级:1、顽强和坚持不懈地掌握科学基础知识和自修技能。2、积极参加公益劳动,作好自觉选择职业的准备,在完成劳动作业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3、积极参加本校、本市和本村的社会生活与文化生活,积极参加学生自治会活动。4、爱护人民财产,为祖国创造自然财富。5、经常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时刻准备保卫祖国。6、掌握现代的文化和技术,发挥自己进行各种创作活动的才能。7、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遵守时刻,学会正确组织自己的劳动。8、遵守社会主义生活准则。给低年级同学作出文明行为的良好榜样。对不道德的和反社会的行为持不容忍态度。9、关心学校全体人员的团结。爱护和发扬学校的好传统。做一个有原则性的和正直的学生。10、尊敬父母,经常关心所有的家庭成员,帮助他们料理家务。11、尊重教师的劳动,遵守和积极支持教师的要求以及学生自治机构的决定。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87年 1月 30日,刊登美国学生品德规范准则(摘自《新编中学班主任工作指南》)。到目前为止,在所有的学生品德规范准则中,受到最好评价的是由美国迈阿密大学雷欧.克里斯顿教授制订的 21条学生品德规范准则。1、明确自律的重要性,把自律作为动力,去做我们认为应该做的事,即使我们不愿意。2、做到值得信赖。这样,当我们说要做什么或不做什么时,别人能相信我们。3、讲真话,尤其是在讲真话对自己不利的时候,更要这样做。4、一生中,在所有的问题上都要诚实,包括在工作上和与政府的关系上。5、独自一人时,要有勇气;当有人要我们做自己应拒绝做的事时,要顶得住压力。6、不要矫揉造作,弄虚作假,但要显示出自己最佳的自然状态。7、用不侵犯他人权利的正当方法达到个人和集体的目的。8、在注重道德行为的场合,大胆地表现自己。9、要有勇气承认错误。10、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认识到,虽然求胜的愿望很重要,但赢得胜利并不是最重要的。11、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做到谦恭有礼,包括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12、要像自己所希望受到的对待那样对待别人,确认这项原则适用于所有的人,不分阶层、种族、国籍和宗教信仰。13、认识到没有一个人是生活在真空中的,那些看起来纯粹是属于个人范畴的行为,实际上常常会影响到自己周围的人或影响到所处的社会。14、牢记我们身处逆境时的表现就是对自己的意志和是否成熟的最好考验。15、不论干什么工作都要干得出色。16、爱护他人财产——如学校财产、企业财产、国家财产、公有财产。17、遵守法律。与法律相抵触的行为必须是非暴力的,而且要接受法律的制裁。18、尊重言论自由、新闻出版自由、集会自由、宗教自由和进行正常法律活动的民主权利。认识到这个原则适用于我们所憎恨的演讲、我们所讨厌的团体和我们所鄙视的人。19、养成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习惯,制止那些有害于达到这些目标的活动。20、避免产生性早熟的经历,形成与家庭生活准则相适应的对性的认识。21、认识到人生最重要的问题是自己将成为什么样的人,将具有的性格和道德品质。
    参考国外学生守则、要求,结合许多人从校门走入社会之后的实践,思考学生们将要面对的信息量极大,比昨天竞争更为激烈,比昨天更文明、更繁荣、更民主的现代社会,我除让学生遵守我国教育部规定的中学生守则之外,还对我们班学生提出了如下要求。
    1、辩证地分析自己。看到自己是一个广阔的世界,尊重并忠实于自己真善美的观念,对自己负责任。做自己的主人,有战胜自己假恶丑的能力。牢记自胜者强。埋怨环境,天昏地暗;改变自我,天高地阔。
    2、尊重别人,对别人负责任。从对别人的尊重、理解、帮助、关怀、爱护、谅解中,得到别人对自己的尊重、理解、帮助、关怀、爱护、谅解;从对别人的尊重帮助中获得人生的快乐,从和别人融洽和谐的相处中感受人生的自豪与幸福。牢记人心与人心之间等量交换的定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意欲,尽施于人。
    3、尊重集体、国家,对集体、国家负责任。时刻想到自己既是集体、国家的一个成员,也是集体与国家的主人,决不能对集体、国家抱冷漠无所谓的态度。越是以集体、国家主人的身份思考问题、处理问题,个人的潜能越能得到发挥,个人能力增长也越快。牢记为集体、社会做的实事越多,人的能力越强,才智越广。
    4、充满信心。即使失败一千次,也坚信下一次的努力是走向成功。
    5、意志坚强。有经受失败、打击、挫折、逆境的心理准备,真的遇到失败、打击、挫折、逆境能不退缩,不屈服,将此看作磨练自己的机会。
    6、胸怀开阔。不陷入鸡毛蒜皮的斤斤计较之中,更不陷入窝里斗的怪圈,大事清楚,小事糊涂,有吃亏思想,有容人之量。
    7、除关注学校生活、教科书学习外,对社会、对世界的问题有较广泛的兴趣。善于从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科技的广阔信息海洋中,搜集有助于自己学习的教材、有助于自己勇往直前的信息。
    8、能做实事,有潜心实干的精神。在没有更理想的实事可做时,先潜心做好眼前的、手中的实事。手中的实事虽不是最理想的,但一定能做成同类事中最好的。
我是泛神论者,泛神圣论者。每个人都有无穷无尽的潜力,倘挖掘得当,都能很神奇。每项有利于人类的工作都是神圣的,倘用一种神圣的态度去对待,去做,一定能将这工作做得很神圣。种地、养猪可能创造神圣的业绩,做工、当兵也都是神圣的岗位。教书、科研、经商、当官、写作、摄影、唱戏、踢球,如若用神圣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就会发现工作的神圣、工作的乐趣与幸福。从小养成踏踏实实、潜心实干的品质,进入社会无论为民为官,还是务农种田都能处之泰然,都能做得出色,都能使人觉得他的工作有一种神圣感。
总之,我们要全心全意,不遗余力地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2、注目国外科技动态
    “批林批孔”我也挨批时,深感国内政治的黑暗,我便转移学习的兴趣,找了一些技术书来读。我研究车、钳、铆、电、焊、铣、刨、磨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规程,研究钢材,研究刀具。那一年我订了一份《国外科技动态》杂志,读过之后,眼界大开,一时间有站在云端里看一些政客们拼死命地窝里斗、互相咬得头破血流的感觉,也有一种看他们就像看蛐蛐你死我活地咬架的感觉。世界这么大,决不能被这些窝里斗专家们愚弄了,该认真研究点实事,研究点技术,将来总是用得上的。从那时到现在,快 20年了,我每年都订阅《国外科技动态》这一杂志。这一杂志以科学技术各领域的新进展、新趋势以及有关科学技术的述评、展望和预测为报道重点,也注意报道一些重要国家和地区科技政策的变化,大型科技项目与规划的制订与实施。某些重要的科研机构、重要科学人物也有选择地给予介绍。这本杂志还特别注意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和经济、科技与教育以及各学科间交叉性内容的报道。
    我非常喜欢杂志中的《科技前沿》与《技术实力与对比》专栏,学生们则喜欢《科技信息》专栏。
    每期杂志收到后,我挑自己感兴趣学生也感兴趣的栏目,在语文课堂上介绍。有时原文照读,学生复述,分析结构内容,回去后整理成文,有时把文章中适合于学生了解的部分讲给学生听,供学生讨论。
    每次讲《国外科技动态》,学生都显示出极浓厚的兴趣,这样做也弥补了教材因受出版周期限制而离现代社会较远的不足。
    如该杂志刊登的《1991年重大科学、环保新闻》一文,我给学生介绍后,学生们深深被人类科学的巨大成就所鼓舞,从而产生了极大的学习积极性,也使个别学生受窝里斗流毒毒害而产生的好琢磨人的心理病灶得到了科技之光的照射治疗。
    这篇文章写道:1991年已经过去,美国《时代杂志》回顾了这一波涛汹涌的一年,列出了科学及环保方面的重大新闻,从而使读者能对1991年的大事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重要科技发展(摘要)
    1、布基球。乃是由 60个碳原子形成的圆球状碳分子,它与金字塔形的金刚石和六角形的石墨迥然不同。科学家们相信,它能发展成小型滚珠轴承、轻若鹅毛般的电池及只有一个分子般粗的超导电线,其潜在价值无可限量。
    2、聚合酶连锁反应。这是一个看似简单但却非常重要的遗传工程发现,只要在一个脱氧核糖核酸中加入聚合酶,用不了几小时,它们便会繁衍数亿一模一样的复本……
    3、廉价太阳能。1991年光电研究进展十分神速……试验成功了一种革命性硅圆球太阳板,将获取太阳能的成本降低了 50%……
    4、庞大的并联超级计算机。新一代超级电路允许一千人同时联合操作。麻省一家电子计算机公司开发了一部极为巨大的数字处理机,一秒钟能处理两万亿个数字。
    5、手提式计算机。这种计算机愈来愈轻巧,不但变得如手提书写板那样薄,而且无需键盘也能操作,只要用笔直接在计算机屏幕上比比画画就行了。
    6、4600年前的古尸。一具属于石器时代晚期一名登山者的尸体,原封不动地躺在冰封的阿尔卑斯山……这是考古学的一大发现,又是低温科学的最佳宣传品。
    7、禾田上的神秘怪圈。英格兰南部一块禾田上的神奇圆圈和错综复杂的线条,一直引起阵阵疑团。是外星人的杰作?是不明飞行物的降落地点?都不是。它们是两名年老的英国风景画家“闹着玩”的后果而已。小报从此可以停止杜撰故事了,科学家也不必再为此苦思冥想了。
    环保要闻
    1、南极洲条约。原本一片白皑皑的南极洲已被油污垃圾搞得乌烟瘴气。24个国家已签订一项条约,50年内严禁在这片洁白的陆地上采矿。
    2、经过再三试验及分析已证实,一些有毒物质如石棉及放射性氡气的毒性,不像先前想象的那样猛烈。
    3、在国际政治及道德舆论压力下,日本终于同意于1992年底放弃漂网捕鱼。漂网乃是在水中漂浮的巨大渔网,能大量增加渔获量,但却能杀害好些海洋哺乳动物,如海豚等。
    4、南极圈上空的臭氧层空洞正逐渐扩大,人造氟氯烃使在北温带及南温带高空的臭氧渐趋稀薄,致使太阳的紫外线对人类的威胁加大,皮肤癌及白内障病例有上升之势。
    5、波斯湾战争。伊拉克把几百万加仑石油倾入波斯湾,对脆弱的海洋生物是一场浩劫。虽然 650多口油井的大火在 8个月内已被扑灭,并未祸及全球天气,但科威特的空气变得十分难闻,而渗入土壤的油污将在那儿逗留很长一段时间。
    6、皮纳图博火山爆发。火山灰如倾盆大雨,使广大地区出现泥泻,又把近2000万吨二氧化硫喷向大气层,造成硫酸粒,虽然它们能把部分阳光的热折射回太空,减缓全球气温上升的速度,但当火山烟雾消散后,地球温度上升的速度将加快。
    7、美国 8名人员打算在面积约 3英亩的生物圈中生活两年,以图了解生命是怎么回事,但在科学家尚未能完全理解生态系统的今天,他们岂能准确地掌握整个世界呢?
学生对这篇文章中的 14条新闻都很感兴趣,每一条新闻也确实给学生开辟了一道新的思考问题的门户,打开这门,走出去,精神世界就会变得广阔。
    同学之间偶发的对立情绪,对他人的嫉妒,心胸的狭隘,对人类事业的冷漠,这些思想感情的冰川,都容易在鼓舞人心的科技成果的阳光照耀下融化。
    在我们的教学中,少分析一些《卖柑者言》《大铁椎传》这类文章,省下时间来适当给学生介绍国外科技动态,有利于缩短教学与现代社会、学生与现代社会的距离,使学生更明确学知识、读书是为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服务。

    3、了解国外学生怎样学习
    引导学生注目国外学生的学习,能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教育的实质,能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我常给学生读外国学生的作文。法国一位中学生写的是自己背井离乡,故意选择艰苦的环境体验生活,磨练自己的经历。他讲自己离别了父母和舒适的家庭生活,到非洲南部,和当地居民居住、生活在一起达一年之久的经历。我读完以后,学生们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人家为什么能那么自觉地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练?美国一位中学生写的是自己如何面对家庭生活的不幸,学生时代便挑起支撑家庭生活的担子。前苏联的中学生写的是他们如何在集体生活中增强自己与别人协作的能力,如何学会尊重理解别人和遵守社会公德。
    我多年以来坚持订阅《外国教育动态》杂志,那上面有了适合学生的内容,我便向学生介绍。
    日本等许多国家都把爱国主义当做重要的德育内容,他们的学生都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我给学生读介绍“日本山口县的教育”的文章,他们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引起了学生的关注,特别是有的学校想方设法磨练学生的毅力,如有的赤足小学,让学生光脚参加各项课外活动,鼓励学生赤足到鹅卵石地上去跑,这一做法,引起我班学生的兴趣。
    读《加拿大教育一瞥》这篇文章时,学生们感到加拿大有的学校确实是把学生当成了学习的主人。有的校长介绍说:“我们学校有 500名学生,便有 500张不同的课程表,学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水平,每天、每节课选择适合于自己的科目与教师去听课。”这样灵活的组织方式,同样培养出了大批人才。
    读《美国教育掠影》一文,我的学生们对美国有的中学选修课竟达到几十门乃至100多个学科感到不可思议。说:“我们刚刚讲一点课外知识,个别人就认为冲击了考试科目,这样理解学生的学习确实太狭隘了。”
    我介绍美国有的学校设置了实习牢房,把一间屋子搞得昏暗潮湿,让学生进里面去。学生听了说:“这是摧残青少年。”我说:“咱们如果不是从批判家的角度,而是思考它合理的一面呢?”有的同学讲:“我想他们是为了让学生体验犯罪之后带来的痛苦后果,从而避免犯罪吧!”
    一次,上海 10个县、区的老师到我们班听课,我的语文教材讲完了,便讲了一篇《外国教育动态》上刊登的文章:《哥伦比亚少年教改营》。这个教改营都是犯罪的青少年,所不同的是教改营编成一个行政单位——市。市长及银行行长、会计、管理人员都由犯罪的青少年担任,他们在这种充满自觉性和自豪感的管理过程当中,体验着做人的幸福,恢复着做人的尊严,提高了与别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能力,使自己在对他人、对社会尽责任的过程中战胜不负责任、危害社会的观念行为,从而获得新生。这个教改营取得了异乎寻常的教育效果,也使我们班同学感到震惊。这样一个由犯罪青少年组织的小社会尚且管理得井井有条,我们这些并没走太大人生弯路的学生们,自己仅仅管理一个班级,就更应该井井有条了。
    我也和学生讨论英国一些学校中至今仍没有废除体罚,利和弊各有几分。
    介绍得最多的还是前苏联教育。我给学生讲凯洛夫主张的“三中心”,也讲参加过凯洛夫教育学编写的赞可夫关于最近发展区的见解,讲巴班斯基课程最优化理论,也讲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与实践。
    学生同我一样,对苏霍姆林斯基最感兴趣。有的学生建议:老师,我们也像巴甫雷代中学一样,半天半天地搞课外活动,该有多好?我说,咱们介绍这些的目的,是让大家理解,教育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我们刚搞了这么点课外活动,许多人就不理解,果真照抄照搬国外先进经验,在社会上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环境中,我们更难生存了。同学们能用了解到的先进教育经验为我们搞的这点课外活动辩护就不错了。
    有一次,吉林省的教师来我校听课,我连讲 5天语文课,都是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的内容,学生选择,每节课讲一条。有的老师问:“这是语文课吗?”我说:“学生爱学这些内容,这内容又跟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这不比讲《卖柑者言》《芋老人传》等一类文章强多了?学生听了以后能复述,既练了听力,也练了说的能力;听实际是用耳朵读。听了一遍,就划分层次,归纳中心,这又练了读的能力;回去以后,学生将听的材料整理成文,又练了写的能力。听、说、读、写能力都练了,我觉得就是语文课。”
    我甚至同学生们商量,苏霍姆林斯基的第一百条建议大家猜是什么。学生猜了十多次都猜不着。最后我说:“他告诉以上那些建议都要对学生保密,大家说是保密好还是不保密好? ”绝大部分同学认为不保密好。我说:“保密肯定有保密的好处,只是老师还没领会到,而我一贯的教育教学方法,又是提倡公开化,提倡教学民主,提倡师生共同商量。真的有一天,老师领会到保密比公开的利要比弊大的时候,老师再开始保密,大家说好不好?”同学们热烈赞成我的坦率。
    日本学生到我校访问,我们班学生也迫不及待地问人家篮球队的同学们怎样处理打篮球和学习的关系,问人家美术书法小组的同学活动都在什么时间,采取什么形式,是自发的时候多,还是学校组织的时候多。
    学生还说:“我们电视台放映的日本电视剧《排球女将》《血疑》《阿信》我们都很喜欢,你们日本电视台是不是也放中国电视?你们喜欢看吗?看电视的时间多吗?”日本学生说:“我们也看中国电视,最喜欢的片子是连续剧《西游记》。”
    一谈起国外的教育,学生们兴趣盎然,一串串的问题提出来。
    我从香港地区考察回来,学生们从人家的办学条件到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以至教科书,问个不停。我讲了香港的学校对有些问题要求很严格,例如学生发型,我们走了大、中、小20多所学校,没有见到一个留长头发的男同学,女同学各校发型也统一,这样同学们对我们班从 1977年起男女同学就统一发型的做法觉得不孤立了。人家学生的服装也都统一,所到的所有学校,学生穿得都非常整洁、朴素,没看到一个人穿花花绿绿的奇装异服,更没有看到像地癞(北方语,即小地痞流氓之类的人)那样打扮的人。另一方面,他们又重视培养学生自立、自治、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以香港最好的中学伊丽莎白中学为例,他们学校有四个学生社团,四个社团纷纷积极主动自觉地开展学生感兴趣的有益活动,社团之间互相竞争,以在同学中扩大本社团的知名度和提高威信,争取更多的同学参加到自己的社团中来。这样积极主动、自觉竞争的同时,一定使同学们受到了锻炼,增强了组织活动的能力,当然也增强了自我教育的能力。他们还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每所中小学都有许多供训练动手能力的理化生实验室或其他专用教室。不仅职业技术学校重视,普通中学也重视。(伊丽莎白中学的木工房比我们一般的木器厂设备还多。我们看到他们职业训练学校一个车间里,光是车床就有 70多台,加上铣床、刨床、磨床、钻床,机床总数在300台以上,超过我们市内任何一座机修厂或机械厂的机床总数。)学生们听了,感到我们平时提要自己管理班级,要多动手,多实践,还是有道理的,不再埋怨因此而耽误自己的学习,影响考试分数了。
    我从俄罗斯返回,学生们上语文课时,不让我讲教材(尽管我已半个多月没讲了),纷纷让我讲到圣彼得堡、莫斯科、伊尔库斯克的见闻。特别是要多讲俄国教育情况。
    “俄罗斯办学条件怎样?”
    “我们所看到的学校办学条件非常优越,一所 30年前建的学校,校舍生均占有面积就远远超过我们,有室内篮球场、体操房、小礼堂。新建的校舍设备就更齐全,一所中学有两个室内篮球场,楼内走廊都很宽敞。”
    “他们每班也像我们这样六七十名学生吗?”
    “据说前苏联要求把中学班额都控制在 24人以下,我们所见到的教学班每班没有突破 25人的。这样学生和教师接触的机会自然多了,就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
    “他们那儿也有劣迹学生吗?”
    “这点我们没发现,像我们有极个别学生模仿街头地癞打扮的,看不到。不仅在学校一个没看到,在大街上、商店里、剧场里、博物馆里、地铁站、公共汽车上,近半个月的时间,我们一个也没有发现像我们公共场所地癞那样,身着奇装异服,歪戴帽,斜瞪眼,长头发,弓背曲腰的人。”
    “俄罗斯社会秩序怎样?”
    “学校秩序井然不必说,广场车站,机场码头,我们所到之处,人们极其文明,凡有排队的地方,无一人拥挤,司机半夜过十字路口,见到红灯,明明横道无一辆车,也无警察,他也绝不闯红灯。莫斯科红场边上的大商场内无一人大声讲话,圣彼得堡大街上的候车亭三面是大透明玻璃隔开,没有一块玻璃损坏。伊尔库斯克公共汽车上无人收票,但旅客都自动往票上打作废的洞。俄罗斯上层乱作一团,通货膨胀,但人民群众却如此冷静、文明、克制,确实得佩服他们教育的成功。”
    学生们通过同龄人学生生活的比较,通过不同国家和地区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比较,能找到既科学又比较适用于我们自己的方法,能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教育,不至于像有的同学所狭隘理解的那样,教育便是上学、读书、做题、考试、得分、升学。
    通过比较,学生们也比较乐于接受我所提出来的培养自我教育能力、提高学生管理班级能力的做法。认识到这不是老师别出心裁,而是符合世界改革大趋势的做法。

    4、五千万年后的地球上
    培养学生成为目光远大的人,是现代教育的任务之一。相当一部分人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为鸡毛蒜皮的一点小事吵得面红耳赤,甚至打作一团,打得头破血流。目力所及,仅眼前一点蝇头小利,仅6元钱的一级工资,看不到发挥自己才能,创造千万元财富的别的更远的途径,只好拼命争这一级工资。把对手搞掉了,自己才能长上,宁肯付出血的代价,有的甚至宁肯付出生命也不肯让出这6元钱。文化大革命就是通过设计这一重要的人与人、同胞与同胞、同志与同志、邻里与邻里的各种争夺,吸引了人们的聪明才智,耗费了人的体力与精力,使人无暇去想我们在世界上落后到了多么可怜的地步,也使人无暇顾及那极其黑暗的政治和即将崩溃的经济。
    要不重演这样的悲剧,就必须培养一大批目光远大的人,培养一大批不轻易受蒙蔽的人。一个人要想活得有价值,不致成为鼠目寸光、寸利必争的庸人,就必须培养自己注目当代世界和未来世界的能力。我喜欢和学生一起探讨未来世界的事情。我愿意给同学们介绍托夫勒、奈斯比特等未来学家对世界明天的一些观点和看法。谈今后20年、50年、100年,甚至谈未来 1万年……1984年,辽宁人民广播电台的两位记者到我们班级采访,要听我讲语文课,可是他们来时已是期中,我该学期的语文教材早就讲完了,只好讲课外的内容。
    当天我恰好收到刚送到学校的一本当月的杂志——《国外科技动态》,学生们都很喜欢我介绍那上面的文章。上课时,我便拿出这本杂志,简单介绍了一下本期目录,请同学们从中挑选一篇文章。
    同学们不约而同地要求讲《五千万年后的地球上》。这篇文章,是一位物理学博士写的。我便还按老规矩,首先朗读这篇文章。文章2000多字,我 10分钟便读完了。读过之后,我便请全班同学七嘴八舌地复述,又找个别同学复述。我记得电台记者立即将采访话筒伸向复述的同学,当场录音。然后,我请同学们划分这篇文章的层次,并概括文章中心。接着请同学们对文章的观点进行讨论。一部分同学认为,作者说得有道理,人类乱砍滥伐,破坏生态平衡;人类掠夺性地开采地下资源,既侵吞了祖先的积蓄,又抢夺了子孙的能源;人类唯利是图的生产,全然不顾环境污染……人类这些鼠目寸光的做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紊乱,最终招致自身的灭亡。五千万年后的地球上的主人,完全可能同作者说的一样,是一群生命力极强的大老鼠。
    付代诚同学说:“我不同意作者的看法。生态平衡既然是人类破坏的,按照有矛必有盾的规律,人类就能凭自己的智慧使生态达到新的平衡;能源开采确实过分,但石油没有了之后,一定会有更好的能源替代它;环境污染确实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但大家看到,经过世界环保组织的努力,不少地区污染已比前些年有所减轻……总而言之,我相信人类是伟大的,我对人类的前途抱乐观态度,我坚信五千万年后地球上的主人仍然是人类。”
    同学们热烈地讨论着人类遥远的明天。在这讨论中,他们很容易产生“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最低限度,在此时此刻,会觉得为了个人利益而和自己的同胞、同学、同志战斗,残酷无情地斗争是很可悲的。一个人只为了个人权力、名誉、地位,只为了个人利益活着是很可怜的。
    下课以后,电台记者要去了我的杂志,他们将同学们复述的录音和原文相对照,发现许多细节、数据都和原文一致。他们以为学生不可能听了一遍就记住了这么多的信息,便问学生:“你们事先看过这篇文章吗?”同学们说确实没有看过,邮局刚刚送到老师手里,我们还不知道本期《国外科技动态》已经来了呢。
    记者问:“你们怎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十来分钟,只听了一遍,就基本记住了全文内容呢?”
    学生说:“我们感觉自己的记忆,取决于对所记材料的兴趣。好的小说连播、评书连播只听一遍,基本能讲下来;我们非常渴望了解全人类的事情,更憧憬人类的未来,对这类文章,当然听一遍就基本记住了。”
    过了一年,我又到省里开会,遇到电台记者吴海燕同志,她还同我谈起那节课,谈起同学们对整个人类的关注,谈起同学们对未来的独到见解,谈到课堂上同学们忽而凝神侧目细听,忽而热火朝天地讨论的场面。她感到,适量地给学生们介绍有关人类未来的文章,太有必要了。
    我想,未来学这门课程,将越来越多地被中小学列为选修课,简明未来学总有一天会成为中学的必修课。

    5、三十五年后的班会
    1979年 10月 31日,我教的学生大都还是 14岁的孩子,他们是小大人,他们总觉得自己已成熟了,喜欢把自己说得大一些,都报自己的虚岁数,说自己 15岁了。有的说得更大,他们渴望成熟,渴望长大。这天课后,不知怎么引起的,大家对长大,对自己长大以后干什么,谈得特别多,特别热烈。(这也是小大人的特点,如若另一个题目,勾起了他们对童年的回忆,他们又会对童年有着千般留恋万种深情,于是就又都大喊大叫:“人要是总处在无忧无虑的童年,不长大该多好。”)我想,有必要引导学生经常想一想自己的未来,想一想长大以后做什么,甚至想得更具体一些:怎样做。我自己在工作中、学习中都有过坎坷,有过挫折,经受坎坷曲折时,我感到,如果目光太短浅了,就会把坎坷曲折看得过难过重,容易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似乎人生充满了坎坷曲折,觉得人生之路过于艰难,过于昏暗,以至于在坎坷曲折面前忧虑、烦闷,甚至悲观。此时倘能跳出现实,让自己的思维到未来游历一番,想一想几年、十几年以后人类的明天,想一想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后自己工作学习的情形,便觉得坎坷、曲折、打击、磨难,所有这一切都算不了什么。过了几十年,再回过头来一看,都不过是一段插曲,于是便豁然开朗了。学生们不会再经历像我们这样多的天灾人祸和种种磨难了。但他们长大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为使他们不至于一遇小片乌云,便产生天昏地暗之感,引导同学们经常展望一下自己的明天还是必要的。
    于是我出了一个班会题目:三十五年后的班会。
    时间:2015年的某一天。注意:那时,各位同学都已是50岁左右的人了。
    地点:我们的学校。注意:那时我校一定不像现在这样,只两排平房夹着一个涝洼塘似的操场。
    人物:在各行各业、各地区工作的当年的同学们。
    事件:大家从四面八方又聚到一起,班会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
    为开好这次班会,同学们可以先认真写一篇作文。作文中写清35年后班会的全过程,然后在班会上宣读自己的文章,看谁的想象丰富、生动、形象,又符合逻辑。
    同学们对这篇文章投入了真情,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他人。
    他们写道:35年后,国家已实现了现代化,同学们有的乘坐高速列车,有的自己驾驶着微型太阳能飞机,有的驾驶以海水为燃料的气垫船自渤海湾进入双台河口,来到学校。
    校园面貌已使许多在外省工作的同学无法识别。当年的两栋平房,变成了造型别致的几座大楼;涝洼塘般的操场,东西两侧建了假山、喷泉、花园。操场中间绿草如茵,四周已变成了塑胶跑道。
    变化最大的还是同学们。大家都已是 50岁左右的人了,但每个人还感觉正当壮年,看上去还很年轻;大家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成绩,有的成了知名的数学家、企业家、文学家……
    有的同学做了园艺工作者,精心培育出了能在盘锦盐碱地生长的枣树、梨树、桂花树、梧桐树,使我们连大棵杨柳都没有的盘锦也变得和江南城市一样,到处树木葱葱……
    平时最爱溜号、学习成绩全班倒数第一的同学参加工作后,痛感没文化的苦恼,他刻苦自学专业知识,在一家文具厂成了发明能手。他拿着自己制作的无尘粉笔献给老师,同学们争着用这粉笔。粉笔的一端写字时输出荧光粉似的物质,写在黑板上色彩绚丽,用完之后,用笔的尾端对着字迹稍加扫描,那些物质便又回到了笔内……
    每位同学写这篇文章时都带着笑,带着对美好明天的向往。
    我还经常引导学生写这样的文章,题目是《日记一则》,月日便是 1月 1日,但年份不是 1993年而是 2003年或是 2030年,总之是今后十年或几十年。同学们想一想,那时你在什么单位工作?工作环境如何?周围的同志们工作如何相互配合?想象一下那一天从早到晚是怎样度过的?都做了些什么?
    为使学生从时间上想得更远些,我还引导大家写《给一万年之后的中学生的一封信》,自己对万年之后的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哪些设想,自己有哪些理想愿望,或自己生命范畴内解决不了的难题,需要委托万年以后的中学生们帮忙。
    我也引导学生假设自己是 500年后的中学生,站在那个时代的中学生的角度,给今天的人类写一封信。从未来的角度看历史,便看得清晰,能看出哪些是应做的事,哪些是野蛮、残酷、倒退的事,哪些是愚昧落后的事,哪些是自以为正确实际又非常可笑的事。
    我们思考最多的还是 2000年,这是当年我国宣布基本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年份,又是一个新的千年纪元的开始。我们讨论过“2000年的农业”、“2000年的教育”、“2000年学习的教材”、“2000年的交通工具”、“2000年的物价”等许多同学们关注的问题,也写过不少关于2000年的文章。
    我体会到,当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自己的未来时,许多狭隘的、无原则的争论都自消自灭了。个别同学喜欢为鼻子尖下的一点个人名利而斤斤计较的事,也不知不觉销声匿迹了。

    6、站在月球上想到的人
    需要在时间上看得长远些,也需要在空间上想得宽阔些。那些喜欢整人的人若能从小便多从宽阔的空间角度和悠长的时间角度思考问题,也许不至于活得那么狭隘,活得那么累;也许不至于为了个人那点权力,不惜丧失人性,不惜出卖战友,不惜抛弃人格,而做出大量伤天害理的事情来;不至于活着时狰狞伴随着恐惧,紧张搅和着苦恼,死了以后,还被人们当作笑料,当作小丑去谴责。学生之间的一些矛盾,有时心理失衡,也常跟思想狭隘有关。我告诫自己,倘对眼前的不幸过分看重时,倘对个别官儿的胡闹看不惯又制止不住时,要有一点“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超脱,不让自己卷入自私、狭隘、庸俗的泥潭,弄坏了情绪,耽误了学习工作,耽误了走路。要保持思维的流畅,此处无通途,自有奔流处。一旦跳出狭隘的思维圈套,顿觉天高地阔,感到像林彪、康生们不过是几个弄权的小丑,淫威固然有效,但从空间上看也确实有限。自己从中得到了解脱,便也教给学生这种解脱狭隘的方法。我引导学生写过题目为《站在月球上想到的》等文章。我说,倘若你站在月球上看地球,就会发现,地球只不过是一个直径比月亮大两倍多的淡蓝色的星体。觉得它小,你才会更感到人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无比重要和珍贵,你才会觉得并不太大的一个地球确实不该你争我夺,东一块西一块地割来抢去,打个没完。站在这样的角度才会觉得马克思主义者追求共产主义,追求世界大同的明智。那么,站在这样的角度看待某两位同学为了一句话而不顾友情,伤害对方,不是太可怜了吗?学生们这篇文章写得开阔高远,心情平静,气魄宏大。1980年,正是飞碟热的时候,在班会上,语文课上,班级多次介绍了飞碟研究专家的文章,班级的飞碟爱好者谈起飞碟来,一个个滔滔不绝,眉飞色舞。我便引导同学们写这样一篇文章:《飞碟发射之前》。要求每位同学都假设自己是外星制造飞碟的专家,你们已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但你们感觉孤独,希望在宇宙里寻找和自己差不多的高理性动物,然后大家进行物质文化交流。对别的星系的一次次探索都失望了,不仅没有发现高理性动物,连低级生命形态都没发现。失望延续了 100年,你们中的哪一位天文学家突然发现了极其遥远的一个新的星系——太阳系,于是你们制造了更为先进的飞碟准备往地球发射,作文就写你们这些宇宙人在飞碟发射之前的种种猜测、幻想、愿望、憧憬和你们之间的交谈,热烈的争论……
    一听题目,同学们便笑了,感到自己的思维到了广阔的宇宙空间,不少同学写了两三千字,有的写成了系列小说,写了 6000多字还不肯罢手。我劝他:“世间万事万物,过犹不及。外星球的事,想得太多了,可能会耽误地球上的事,会耽误自己眼前做的事,停止吧 !”“不!我没耽误眼前的事,相反地,这几天写文章心情兴奋,感到自己有巨大的潜力,不再计较一些小事,学习起来劲头足,上课理解得好,课后作业写得也快,小考成绩不知不觉好起来。我感觉人的学习跟心情有很大关系,过去爱为一点小事想不开,发怒,忧虑,耽误时间,没心学习,现在想人类,想月球,想宇宙人,才感到自己为一点小事发愁真是不值得。 ”“如果是这样,老师不制止你,继续写下去吧!不过我发现你耽误了学习,可就得立即让你停止了。 ”
    我还引导学生讨论过许多思维超越狭窄空间的问题:“火星人怎样移山填海”、“如何开采月亮上的矿产资源”、“人类怎样建立太空冶炼厂”、“人类怎样向外星球移民”等等。学生对这些问题普遍感到极有兴趣,争先恐后地发言,每个人的见解都很独特,当然也很幼稚。
    每当讨论完这些问题,再问大家,日常学习中为了一点小事闹不团结,此刻有何感想时,个别喜欢斤斤计较的同学,不好意思地笑了,感到了自己的渺小,感到了为那些小事伤害了同学感情,弄糟了自己的情绪,耽误了学习,真是不值得。
讨论思考这些问题,还有利于使同学们树立较远大的理想,愿意献身于人类的进步事业。尽管回到现实中,回到唯利是图的人身边时,他还可能变得唯利是图,但有过这样一段时间的超脱,有过这样一段时间的想要献身人类的脑细胞的兴奋,毕竟会为未来更长时间的超脱和远大理想的牢固树立奠定一点思想基础。

    7、强者敢于承认不足
    1987年 11月 2日,我参加党的十三大归来,同学们兴高采烈。因为我于10月上旬便去香港,回大陆后未及返校便参加了党的十三大,已经有20多天没和同学们见面了。我将十三大首日封、纪念邮票、香港硬币分赠给同学们,照例又举行了“记者招待会”。有同学问:“老师,您参加十三大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感受深的事好多好多,说哪一些呢?”“说感受第一深的那一件。 ”我想了想,说:“感受第一深的要算我听了中央委员会报告提出的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段话。”有同学说:“有的老年人说,辛辛苦苦干了 38年社会主义,怎么越干越往回缩,缩到了初级阶段呢?”“不是往回缩,而是恢复历史本来面目。过去我们从来没到过高级阶段,当年所谓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不过是不懂社会发展规律,好心人胡乱做梦,不负责任的人胡乱吹牛而已。”同学们问:“提出初级阶段的理论有什么好处呢?”我说:“好处就在于引导全国人民把脚踏在实实在在的地上,一步步地前进,一点点地做实事,再也不要吊在空中做梦,再也不要用梦想来指导自己的言行。我们党高明之处在于勇于承认自己的弱点,认清国家在世界上的位置,提出 80年代的奋斗目标是解决温饱问题,90年代达到小康水平,到 21世纪再奋斗 50年才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证明我们党是强者,敢于承认不足,承认落后,然后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一步步有效地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
    同学们问:“承认弱点,为什么是强者呢?”
    “有这样两名学生,成绩都不及格,甲不仅不承认自己不及格,反倒吹嘘自己是最优秀的学生。乙同学老老实实承认自己不及格,订出具体可行的措施,力争一年及格,两年达到70分,毕业时达到平均 80分的成绩。听起来,乙同学的调子确实低,但大家觉得谁是强者呢?”
    同学们都笑了:“当然乙同学是强者。 ”
    “那就请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做这样的强者,而不要当那个没有勇气面对现实的弱者。人一旦企图掩饰自己的弱点,便要付出一系列脱离实际的努力,进行一系列维护自己面子的浮夸,采取一系列不友好的言行对待提出忠告的朋友,结果会使自己弱点越来越多,朋友越来越少,成为落后而又可怜的孤家寡人。
    “掩饰弱点,不面对事实还容易使人养成用头立地的习惯,凡事想当然,昏昏然,飘飘然,头重脚轻,主观主义猖獗,以为自己可以超越阶段,违背甚至指挥客观规律,招致既损人又不利己的后果。”
    从心里讲,我觉得党的十三大,最大的贡献在于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使社会主义的理论从天上回到人间,从空想回到现实,然后脚踏实地地按照“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路线去建设而不是去描绘社会主义。
    我欢呼用头立地的终结,我欢呼“穷过渡”的停止,我欢呼我们党的强大,更欢呼真正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基本常识的回归,于是填《满江红》一首以抒怀。
    满江红.学习初级阶段理论有感
    民族航船,因何故,徘徊往复?
    遭文革,百业浩劫,同胞反目。
    “一大二公”奔天堂,
    立地用头向歧路,
    盖只缘,忘却我国情,穷过渡。
    正初级,短莫护,
    一百年,方针布。
    发展生产力,中心任务。
    开放振作民族魂,
    改革引来中华富。
    待明朝,再看我神州,人仰慕。

    8、“记者招待会”
    参加党的十四大归来,学生们纷纷要求讲一讲开会的感想。我问:“咱们半个月没上语文课了,同意老师讲课的请举手!”没有一个人举手。“那么同意介绍大会盛况的呢?”全体举手,有的站起来举,有的高高举起两只胳膊。“那就讲一讲,还是老规矩——‘记者招待会’的形式。”多年以来,我外出开重要的会议或参加较大活动,归来后,大家都要问长问短,我便在班上开“记者招待会”。有同学问:“搞市场经济,搞竞争,没能力的人会不会没饭吃?”我说:“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是一个过程,真的形成这个体制后,企业充满活力,有了经营自主权,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先进企业向国家上交的利税增加;亏损企业或被先进企业兼并或破产下马,国家无需再补贴亏损企业;竞争又使新兴企业不断诞生。日本人的密度那么大,可现在还缺少劳动力,原因在于新兴企业多。我们过去所谓资产阶级利用机械化提高劳动效率,造成大量工人失业的宣传是一种类似幼儿园小孩看问题的方法。只盯住原有的产品品种、原有的生产规模、原有的产业结构,想不到产品品种不断更新、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事实上近百年来,发达国家就业人数不知增长了多少倍,失业人数比一百年以前少得多了。“失业的少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这岗位又不是大锅粥式的虚岗,而是同样充满竞争的实岗。这岗位本身就增长了人的能力,所以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没能力的人会越来越少,不像现在,虚设的无所事事的岗位培训出了一大批没能力的人。“没有能力的人比过去少了是一回事,仍然存在个别没能力的人是另一回事。市场经济,激烈竞争,前面说过,国家财政收入肯定增多,国家钱多了,需要照顾的人却少了,办一些社会福利事业自然就不成问题了。“没能力的人将来肯定有饭吃,但决不会像文化大革命那样,跟有能力的人吃一样的饭,同学们说一说该不该让没能力的人吃得稀一点,差一点?”“应该!当然应该!都吃大锅饭,有能力的人没积极性,没能力的人就越培养越多。 ”王娇问:“听说沈阳把太原街、钟街的好多地盘都卖给外国人了,是真的吗?这么搞咱们国家发展不就慢了吗?”“卖确实是卖了一些,但卖的不是土地所有权,而是土地使用权。一般合同规定使用30至 50年,50年后收回,使用权还是我们的。
    “这样做形式上看来是外国到我们这儿来赚钱,阻碍了我们的发展。但认真一分析,还是促进了我们的发展。
    “有些地块,我们办的商业或工厂盈利额不高。卖给外商呢,我们可以得到五笔钱。
    “第一笔,土地使用权转让费。有的黄金地段,每亩地达到五六百万元,若转让十来亩地,便可能得上千万,甚至数千万元的资金,用这些资金,我们又可上新项目。
    “第二笔,外商买地后自然要搞建筑,建工厂、写字楼,或宾馆、商场。一般的建筑材料他要在中国购买,这便养活了我们部分建材企业。
    “第三笔,一般地说,搞不太特殊的建筑,中国建筑队伍有一定的竞争力,因为我们收费标准低,倘外商用中国建筑队伍,便又养活了我们部分建筑企业。
    “第四笔,建筑物落成后,或商场或工厂,都需工作人员。高层管理人员,当然由外商自己或亲近的人担任,一般工作人员、服务员、流水作业线的工人呢,他们愿意使用大陆人,因为大陆人的工资一般比美、日、法、德等国和我国台湾、香港地区低得多。他们当然不愿花大价钱去雇本国的高价劳动力,这样又为我们的待业青年提供了就业机会,提供了工资。
    “第五笔,他们的商场或工厂投入运营后,要向我国交纳营业、产值等多项税。
    “这些还没有将他们企业运营过程中水、电、气消耗,公共设施使用费,工作人员的衣食住行消费计算在内,其实这些都会促进本地区许多行业的发展。
    “这么一算,同学们说,土地使用权暂时性的转让,是利大还是弊大呢? ”
    “还是利大。 ”
    “当然了,如果我们有经济实力,就可以不但不卖地,还可以到日本东京去买地,到美国华盛顿、英国伦敦去买地。但现在我们穷,穷就意味着被动,在经济战争中就要挨打。不这样做,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还会拉大,还会更穷、更被动,那时就更不好办了。
    “另外,现在世界格局就是这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都可以买谁的地。美国故意把本国各州的土地都卖给各国一点点,意在向世人昭示这个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互助互利的世界大趋势。日本在美国买了数百家大大小小的企业,雇用 30多万美国人给自己干活。反过来美国也在日本买了不少企业,雇用 10多万日本人给自己干活。我们中国江苏有一家乡镇企业,就在美国买了一块地建了属于自己的商店;我们的首钢最近也买了美国的一家钢铁联合企业。所以有的未来学家说,第三次世界大战要打,但不是枪炮大战而是经济大战,在这场经济大战中,资金就是武器,谁有雄厚的资金,谁就可以占领对方,以至占领世界。面对严峻的世界形势,如果我们还傻乎乎地争论姓‘社’姓‘资’的问题,失去了机会,耽误了时间,拉大了差距,那就只能等着发达国家大规模地来占领我们了。”
    张卓伦同学问:“什么都搞竞争,我们社会主义会不会变?”
    “同学们理解的社会主义是一个人从医院生下来,便由国家包下来。在产科医院的住院费国家出,进了托儿所,国家付托费;进了小学、初中,国家付义务教育费;进了大学,国家给交学费;成年了等着国家给安排工作,工作不适合等着国家给调换工作;有病或消极怠工国家也给开工资。为了给另一些青年人安排工作,国家没办法,便让个别企业的工人50岁,更有甚者正当壮年时 45岁便退休,退休以后由国家养着,一直养到最后和人类告别,国家支付最后一笔丧葬费。
    “这是社会主义吗?这是对懒人有利的主义,说不清楚这是什么主义,至少这是被片面歪曲了的社会主义,被眼前的事实证明行不通的一种主义。
    “如同当母亲的对待自己的子女,如果从小就事事包下来,不让他做,不让他自立。洗脸,母亲代劳;穿衣,母亲代劳;母亲再替孩子读书、写作业,替孩子到学校去当值日生扫地。不能说母亲的出发点不好,但这样肯定剥夺了孩子增长能力的机会,孩子会变得或怯懦无能或野蛮无能,这样的母亲难道还不该被否定吗?同理,国家什么都包下来的做法也到了该否定的时候了。
    “竞争,意味着自己去寻找机会、抓住机会,甚至去创造机会。竞争塑造出充满活力的一代新人,新人们给国家创造了财富。不再像个别不孝的儿子,长到四五十岁了还在算计如何吃父母,如何盘剥父母那点退休金。有作为的儿子成年后不仅不吃父母,还要赡养父母,使父母过安逸、舒适、富裕的生活。有作为的公民成年之后也都能自食其力,创造财富,向国家贡献利税。这样国家才能富裕,才有实力,才能强大,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时才谈得上社会主义好。
    “如果经济搞不上去,国家与发达国家和周边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国家越来越贫困,越来越虚弱,越来越落后,即使个别‘左派’贴在国家身上的那些所谓社会主义的符号、计划经济的标签、一大二公的口号、人民公社的牌子统统不变,堂而皇之,耀眼炫目。而它们越醒目,讽刺意味不是越浓,越成为人家的笑料了吗?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努力竞争,发展生产,增长实力,我们成为经济强国了,那时挂着社会主义牌子才会给社会主义增光。大家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
    同学们七嘴八舌议论某些只讲空话、不干实事,社会主义喊得震天响,自己却利用职权大捞特捞的干部给国家造成的危害。一谈起这些,同学们感到非常气愤,觉得确实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胡明阳同学问:“这些年光喊重视教育,可人们越来越不愿当教师,十四大以后,教育怎样发展?”
    我说:“人们不愿当教师,教了一辈子书的许多教师发誓不让子女当教师,原因在于教师地位低。国家也想提高教师地位,也每年都在喊,喊的结果,是教师相对于其他行业,地位越来越低。原因何在?是国家说假话吗?不是,国家真想提高教师待遇,只是因为穷,财政收入少,吃皇粮的人又多,僧多粥少,不好提高。相信十四大后,向市场经济转轨,企业有了生机和活力,产值上升,国家利税增加,这样提高教师地位、重视教育才有了经济基础,再加上多种形式办学,教育一定也会出现生机勃勃的大好局面。”
    大家争先恐后地又问了不少问题,有的出乎我的意料,没想到他们这么小的年龄想了这么多深刻的问题。
    有的问:“十四大后,全面放开物价,会不会出现物价全面上涨? ”
    有的问:“精简机构都提了十来年了,机关越减越多,十四大后会真的能减少吗? ”
    有的问:“党风问题年年提,但党风一年不如一年,十四大能使党风根本好转吗? ”
    有的问:“中国将要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的地位,外国不少产品价格都非常低,都拥进来,我国的汽车制造厂、电视机厂等不会被冲垮吗?”
    有学生说:“国家为什么总发行债券呢?既无外债,又无内债不好吗? ”
    这些问题,使我认识到现在的中学生,幼稚起来,有的像吃奶的孩子那样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深沉起来,也够可以的,思考那些问题,就好像他们是经济学家,是企业家,是国家领导人似的。也难怪,他们每天坐在电视机前,都可以看到国内外领导人、企业家、科学家在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想些什么。一按遥控器,电视画面由布什和克林顿竞选美国总统,克林顿获胜,一下子便转到了学龄前儿童喜爱的动画片,前者他们感兴趣,后者他们也愿看。他们的脑子便是既有前者又有后者的联合世界。
当教师的应经常引导学生把大脑接收器更多地对准关系他们未来,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这样,他们才能较顺利地长大。
    “记者招待会”快结束了,我说:“我由衷地羡慕同学们,你们没有我们小时候忍受的饥饿。我们初中刚毕业就没书可读了,都到农村去抢农民的地种;六亿农民种地还嫌少,还要硬加上我们。文化大革命我们经历了残酷的政治斗争。你们该多好,这一切都不存在了,现在你们凭本领进行公平的竞争,有能力便可上大学或到实践中去施展。待到你们成年后,市场经济体制大概会基本完善了。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现在大量压抑人才的现象会大大减少。在较完善的人才市场上,你完全可以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作。关键在于你有没有真才实学,如果有,各省各市甚至各国,各行各业都会抢你,都要请你去。那真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同学们,千万珍惜现在这转瞬即逝的学生时代,增长知识,增长才能,将来无愧于这令人振奋的伟大时代。”

    9、人是广阔的世界
    我曾收到一份祝福卡,一看地址,写的是“甘肃省兰州市西北师范大学二附中”。打开一看,上面写着——魏老师:您还记得我吗?我就是您的观摩课上那个不起眼的小女孩,就是您给了我勇气和希望,就是您教会了我“人是一个广阔的世界”这句话。是您在我生活的里程碑上留下了转折性的一笔。我感谢您,您是一个能教书育人的好老师。一个不起眼的小女孩舒敏洁在贺卡的另一页上写着:
    祝您:
    一路平安!
    万事如意!
    永远快乐!
    1992年暑假,我给河北廊坊、山西太原、广西桂林、江苏无锡、甘肃兰州等 5个市的学生讲过课,都是到课堂上才和学生见面,讲完课又奔下一个省市,这位同学是谁,一时想不起来。但我依稀记得课后学生们围住我签字,我喜欢在看上去文静、聪明的学生的本子上写“人是一个广阔的世界”这句话。
我的学生和我谈心时,也谈到这句话使人有茅塞顿开之感。这句话曾引导许多学生站在一个广阔而又高远的立足点上看待自己,看待人生。
不只学生,我自己也不止 100次地从这句话中受到鼓舞。每思考一次这句话,我都有一种进入广阔的人生世界的感觉,都能把自己内心深处狭隘、自卑、牢骚、愤懑的情绪,驱赶得少些,再少些。
    我自感这是一句能给人以力量、信心和勇气的话,于是我便不厌其烦地向自己、向自己的学生、向全国各地的学生宣传这句话,推荐这句话,强调这句话。
不,这不仅是一句话,这是一种人生观念,一种人生境界。谁能真心诚意地树立这样的观念,谁能真心诚意地追求这种境界,谁就获得了精神上的解放。
我引导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反复写《我的心灵世界》这篇文章。有的同学写道:“以前我只知道自己懒惰、拖拉,自己管不了自己,自己甚至厌烦自己。老师让写《我的心灵世界》这篇作文,我仔细一想,才发现自己的内心深处不那么简单,确实存在着一个广阔的世界。我的心灵中既有日月星辰,也有江河山川;既有风霜雨雪,又有花鸟草虫;有厂矿学校,有阶级政党;有真善美,有假恶丑;有懒散拖拉,也有勤奋惜时。我要发现那些广阔、自信、自强的部分,把握自我,做心灵世界的主人,把心灵世界治理得更文明、进步。”
    面对后进的、犯错误的学生,如果我不从人是一个世界的角度看,就容易觉得学生气人、难管,难以想出好的教育方法,还容易一筹莫展,批评一顿了之,自知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弄得自己心境也不好起来。
    从人是一个世界的角度看呢?常使自己在最难教育的学生面前也自觉信心百倍,很快便透过学生气人的一面,看到他可爱的一面,看到他的热情上进,看到他的真善美,看到他的纯洁的心灵天空,看到他一次次与困难抗争。
    这样看,我心境平和了,开阔了,话也说进学生心里去了,他们也跟着一起去找寻那曾有过而又失去了的世界的另一面了,于是顿生左右逢源之感,能很快就想出许多好的教育方法。
    我还喜欢在外地学生的日记本上写:“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 ”

    10、比天空更广阔的班级
    大扫除,每人都奔向自己的目标。高个子柳轶楠见小不点王惠玲够不着高处的窗户,便说:“王惠玲,你够不着,我替你擦高处的玻璃吧!”起先王惠玲不肯让,禁不住大家劝说、动员,只好退下来。“好啦,现在我退休了,柳轶楠是我的接班人了!”大家笑了,她在窗台弓着身,想跳下来,窗台前的人得腾出地方来,给她立足,柳轶楠身子往后一闪,张开的手臂碰倒了身后的暖瓶。嘭的一声瓶胆迸裂,周围女同学惊呼:“哎呀!不好!暖瓶打了!”柳轶楠说:“暖瓶是我打的,我赔!”可是,女同学还是斤斤计较,这个说:“柳轶楠也不是故意的呀!”那个说:“柳轶楠真冤枉,她是一片好心来帮忙!”还有的说:“就她一个人的责任吗?”柳轶楠打了暖瓶,心里本来没这么难受,可大家的七嘴八舌,好心人的喊冤叫屈,有的人过于狭隘的劝说安慰,把她原来镇定的情绪搞乱了,把她的思路导向了难过的一端,周围人的各种各样的说法搅得她心烦意乱,终于控制不住自己,趴在桌子上就呜呜地哭起来。当时我正领着几名男同学拆班级的炉筒子,把里面积累的烟灰倒出来,见柳轶楠哭了一阵子还不停,几名女同学还在围着劝,有的还替她委屈,我就想放学后该认真讲讲这件事。放学了,全班同学留下来,我严厉地批评了吵吵嚷嚷的女同学,也批评了还在哭的柳轶楠。“暖瓶碰坏了,是一点小事,赔偿就完了。因为这么点小事,而大家喊冤,大家七嘴八舌,搅得别人心里难受而哭而流泪,值得吗?“心里连这么点小事都容不得,装不下,那么再大一点的事,不是更要斤斤计较,七嘴八舌,吵吵嚷嚷一番,哭一番,难过一番吗?“把脑细胞用在这上面不是太可惜了吗?为什么装不下事容不得事,就是因为我们胸怀太小。“法国大作家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有了比天空更广阔的胸怀,人才能装得下事,拿得起,放得下。不斤斤计较,不愤懑牢骚,不悲观忧伤,才能把自己的脑力用在有价值的大事上。“一个人的胸怀,可以像天空、像大海,也可以像湖泊,像游泳池,像脸盆,甚至还可以像小马蹄坑。大家想想,生活中我们见过个别愚昧的人为了针尖大的小事,吵得面红耳赤,打得不可开交,那样活着不是很苦、很累、很可悲吗?“我们从这个年龄起,一定要树立一个观念,决不能让自己的胸怀像马蹄坑一样狭小,而要千方百计把自己的胸怀开拓成游泳池,开拓成湖泊,开拓成大海,甚至使胸怀比天空更广阔,这样我们才能明确人生的意义,才能把精力用在于国于民、于己于人都有利的大事上,才能活得开朗乐观有意义。”这次批评进行了近两个小时,是我当教师至今批评学生最重的一次,时间最长的一次。
    因为我很激动,很为学生们斤斤计较于无谓小事担心。开头话说得重了些,于是我便讲了许多伟人虚怀若谷的事迹。
    第二天,柳轶楠同学向我递交了一份 3000字的说明书,述说自己如何经历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心理过程,到达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我捧着这份说明书,深深为柳轶楠心理承受能力之强所感动。
    因为那天晚上批评完之后,我便有些后悔,批评这么重,时间又这么长,学生承受得了吗?宽阔的胸怀难道不是得一点点去开拓培养吗?柳轶楠如果承受不了,因委屈而生病怎么办?
    当看到她第二天来上学时,我心头担忧的感觉顿然消失。下课后她交给我说明书,看了那充满自责的说明书,我不仅欣慰,而且心情确实很激动,直到今天 13年过去了,我仍记得说明书中的许多句子,仍记得说明书用的雪白的信笺和柳轶楠那独特清秀的字迹。我自知批评时尽管过火,但我从心里流露出的是真诚地对学生们未来的关心,难得的是这种关心获得了学生的理解。
    这以后至今的 13年中,“勿做小马蹄坑”便成了我们班的一个专用名词。谁为一点小事斤斤计较了,谁和别人闹误会了,同学们便劝:“可别做小马蹄坑呀!”这样一说,大家心领神会,许多时候都有效。
    有个同学爱为小事生气,便在自己的座右铭上写了“勿做小马蹄坑”。他说:“生气时看一看,念几遍,心情就好了,觉得生气不值得了。”
有的同学的座右铭上写着“胸怀宽似大海”,有的写着“胸怀广过天空”。
    我同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谈心,一个人可以考不上大学,可以不具备高深的科学知识,但不可以不具备宽阔的胸怀。没有宽阔的胸怀,难以有大的作为,即使侥幸当上了部长、省长、科学家,也会为个人的蝇头小利斤斤计较,争名于朝,争利于市,难以和同事和谐相处,活得紧张而劳累还耽误了国家与人民的事业。有了宽阔的胸怀,即使种田做工,也会成为优秀的农民工人,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我在日记中写道:“古往今来,日月星辰,江河山川,太空长天,你是这样地开阔广大,可生活在你中间的人能有几多脑细胞来领略你的无限风光呢?那狭隘的人与人之间不正常的关系禁锢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强占了他们的脑细胞,使太阳的光辉、大自然的胜状,照不进,映不进,使有的人带着昏暗的头脑,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一辈又一辈地为了鸡毛蒜皮的权和利而争得青筋绽起,咬得头破血流,呜呼哀哉!”
培养学生具有比天空更广阔的胸怀,就能站在数万年人类悠长的历史与数万光年的星系空间角度来看地球,看人类,看社会,看人生,就能看清自己所处的位置,就能既顺其自然,又积极进取。

    11、两个自我
    1988年暑期,我刚送走两班毕业生,又接来一届新学生入学。开学这天,来了不少客人和家长,我正忙着请副校长、主任分头接待,这时有学生跑来报告:“魏校长,你们班学生打架了!”教书这么些年,学生开学第一天便打架,这种事还是头一回遇上。我把打架的两位同学请到办公室,一位李世国同学是出色的运动员,跑跳投成绩在全市是最突出的,同学威信高,在同年组男同学中说一不二。另一位梁强同学则膀大腰圆,为人坦率、直爽,学习成绩不好,为了进我班,设法跳级办了学籍。我开头很生气,想狠狠批评他们一顿,但看他们站在我面前那憨厚、直率而又害怕的样子,我想,生气和过火的批评只能使他们头脑紧张地将身体各部位都凝聚成一个等待批评的整体,而这样的整体是不容易攻破,也不容易改变的。我暗自嘱咐自己要心平气和,要挑动他们内心深处产生矛盾冲突,学会自己斗自己。我便先出乎意料地说:“你们别紧张。听说你们打架了,重点打哪几个部位呀?现在还疼不疼呀?需不需要上医院看看?”这么一说,他们原来紧张的整体松弛下来了,准备挨训、准备对抗的戒备心理解除了。听我说要不要看病,立刻觉得不好意思了,连说:“不用,不用,没事,没事。 ”我放心地说:“没大事就好了,大家就都轻松了,你们心里是不是也感觉轻松?倘若打伤了打残了,打胜的打败的是不是都有无穷的苦?”“那自然。”他们不好意思地对视了一下。“我知道你们本来不想打。”一听我说这话,他们顿时来了精神,感觉老师理解他们,便争先恐后地说:“老师,我们真不想打架。 ”我问:“为什么不想打架?”他俩抢着你一句我一句地说。“打架的时候提心吊胆,怕别人打伤了自己,又怕打别人打到要害处,把祸闯大了。 ”“打得轻了,还怕吓唬不住对方。 ”“打败了,被同年级的同学看不起,丢面子。 ”“赢了呢,也害怕,走在路上,或半夜走黑道提心吊胆的,总怕对方再勾结别人突然报复,袭击。”“打轻了不解决问题,打重了,伤了,残了,对人家对自己都不好。 ”“打完架有时还不敢回家,怕爸爸打,在学校还怕老师批评,怕学校处分。 ”他们说出了一系列不想打架的原因,我给以充分的肯定:“这确实是你们的心里话,但这只是你们自我的一个好的方面,如果脑子里是这个‘好我’当家的话,你们的架能打起来吗?”“我们要总这么想就打不起来了。 ”“这说明,你们脑子里还有一个坏的自我,想打的自我,是吧? ”“坏的自我是怎样想的呢?”
李世国说:“外校的同学过去和梁强不和,他说梁强背后说我的坏话,还说我不敢打梁强,我想逞能,下午就找梁强的麻烦。”
    梁强说:“他找我的麻烦,我想自己也不是好惹的,决不能让着他,头脑一热,什么纪律不纪律的,全不顾了。”
    他们又谈了自己内心深处一些不好的想法。
    我请他们写一份心理活动说明书,题目便是《两个自我》。
    李世国写《两个李世国》,即心灵深处在打架这个问题上,好李世国与坏李世国各自怎样想;在心灵深处,好坏两个李世国怎样辩论;今后,采取什么具体办法,使好李世国强大起来,压住自己不好的那一面。
    这以后,直至毕业,这两位同学相处得很好。再也没打过架,并且都为班级做了大量的好事。
    回过头来想一想,我当时如果发一通火,训斥他们一通,不是到他们的心里去寻找我的助手,可能也会制止住打架,可能也管得住他们,但没有这样平心静气地分析问题省力气。更重要的,我是经常外出开会的班主任,若不从内心深处找到学生上述的自我管理因素,那么班主任不在时,没人管了,学生就会失控。
    近十年来,我在全国各地作报告,总是建议青年教师,一定要学会挑动学生自己斗自己。学生内心深处,好坏两种思想发生冲突,斗起来了,倘好思想赢了,我们便坐收渔人之利;倘好思想斗不过坏思想,我们则伸出手去帮助好思想压倒坏思想。这时学生还不会感觉我们是站在他的对面教育他们,而是觉得老师是站在他心里帮助了他。
    要紧的是,必须坚信每位学生都至少有两个自我在内心深处并存。尽管有的学生很气人,似乎是铁板一块、顽石一块,那也仅仅是似乎。实质上,没有矛盾、没有对立的头脑是不存在的。当教师的一定要善于发现后进学生心灵深处藏着的那个先进的自我,发现打架学生脑子背后躲着的那个不想打架的自我,发现自私学生偶尔表现出的关心别人的自我。
    发现了把他请出来,研究他受压抑的原因,帮助他成长起来,健壮起来,这样做看起来费点脑筋,其实是最省力气的方法,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
    用学生心灵深处的能源,照亮学生的精神世界,是最节省能源的方法。

    12、痛而后快
    痛快,痛快,痛而后快。世界许多幸福、快乐都要先付出痛苦的代价才能换来,我经常和学生谈我的这一体会。战胜自己的狭隘可能要经历痛苦的思想斗争。长跑 5000米,速度要超过昨天的自己,要经历痛苦的困难期;在学习的跑道上奔向目标,攻克一道又一道的难题,也要经历较痛苦的过程。我想,要引导同学们认识痛而后快的道理,在战胜一个个困难的过程中,在经受痛苦的磨练中看到快乐,看到幸福,看到胜利,用对快乐、幸福、胜利的期待鼓励自己战胜追求过程中的痛苦。我想,不仅要引导学生在追求过程中期待快乐、幸福,还要在成功后,认真品尝咀嚼这快乐、幸福,使之成为下一次追求奋斗的动力,成为源泉。
    这样,幸福、快乐,既是学生努力奋斗战胜困难所追求的目标,又是战胜困难所需要的动力,两者之间的痛苦就容易被冲淡了。久而久之,学生会成为内驱力充足、意志坚强、感情丰富的人。
    1978年 3月,我刚开始教中学,在好班上作文课时,同学生商定一个规矩:每篇作文当堂完成,交老师检查合格后才离校;不合格,撕掉重写,直至合格。这规矩,当时在我教的差班也实行了,不过合格的标准降低了一些。
    后来,1981、1982届学生都愿实行这规矩。一般说来,刚开始的时候大家不习惯,我讲痛而后快的道理,让大家品尝作文质量提高之后的幸福、快乐,渐渐地同学们都接受了。有一次作文课后,我有别的事,便说:今天大家都是信得过的同学,写完之后,自己检查,问心无愧,便交到前面,老师先走了。过了一会儿,杨松同学拿着作文本追到我的宿舍:“老师,看我写的合不合格。 ”他过去曾几次因字写得不好,而在我检查时被撕掉重写,刚开始他还想躲过我的检查。
    这次怎么了?我便问他:“不是说不需检查,大家都信得过了吗?”
    他很诚恳地说:“老师还是看一看吧!”从他那自豪的表情,看得出他一定是写得比往常认真,自己感觉到了幸福和快乐,便追着让老师给检查,是请老师肯定一下他的成绩,抑或是愿和老师分享这幸福和快乐。
    我拿过作文本,认真地看了,肯定了他的几点成绩,说:“人多有趣,你过去写得乱的时候,老师要查,你躲着;现在写得认真了,老师不查,你还来。过去惭愧不安,现在快乐自豪,原因在于写的过程中认真了,吃苦了,今后总这么认真,不怕吃苦,就总有快乐自豪了。 ”他笑了,嘴角向上翘着。
    张斌同学浓眉大眼,长得又高又壮,不拘小节,写起字来,也常常不拘小节,丢胳膊落腿的。他毕业前的一年才到我们班,作文课不懂要检查合格才准离校的规矩。来到班级第一次上作文课,他匆匆忙忙,写完便交了。我请他把作文本拿过来,讲了本班的规矩,他忙着回家的欲望似乎很强,我便用转移他兴奋中心的办法留住他。我问:“你觉得自己的作文写得合不合格?”他不回答。我又找了其他同学的作文,打开,放在他面前,和他的作文比较。“且不说中心、选材、语言,单说卷面字迹,你觉得怎么样? ”他自知不如,但还想着回家,不愿承认不好。
    我又说:“你脑子里有两个小人:一个知道自己写得不好,愿留下来;另一个呢,也知道自己不好,但想快点回家玩,毛病以后再改,对吧?”他点了点头。我说:“老师脑子里也有两种思想,一种想法是:张斌作文写得乱,都乱了8年了,不好改了,我才教你一年,乱跟我关系也不大,我不管你。”说到这,他脸上掠过一丝不快。落后的学生也不愿让老师嫌弃他抛弃他,一听说老师不愿管他,他当然不愉快。
    我接着说:“老师另一种思想是,你已经乱了 8年,再不严要求,还可能乱 8年、16年、32年,将来咱们见面,看你写文章还这么乱,咱俩都会感觉惭愧。为了将来都问心无愧,今天即使费力,也要帮你写好。你说老师这两种想法,哪种想法正确,哪种想法你愿意接受?”
    话说到这种程度,他诚恳地说:“当然是第二种想法好。 ”
    “那你就得受点苦,受点累,再重写一遍了。 ”
    他果然撕掉了 3页近 1000字的作文,回到座位,写起来。
    6点钟,别的同学都已走了,他交上了自己的作文。我将他撕掉的那3页展开和他新写
的相比,果然有了很大进步。我脑中突然闪出一个念头:试一试一位刚到我们班来的、过去比较淘气的学生能承受多大的心理压力,让他重写一遍作文的压力他承受了,立即让他再写一遍,能不能受得了。我这样想,但不能这样说:“我想拿你做实验。”我换了别的角度去说,以他的两篇文章的比较开始。“经过指导,你这篇文章明显比上一篇层次清楚,中心也集中了,特别是卷面和字迹,进步很大,你自己觉得呢?”他看着经过努力写得工工整整的文章和上篇相比,充满了自豪感,笑眯眯地说:“我头一次这么认真地写作文。”
   “快乐吗?”“快乐。 ”“自豪吗?”“自豪。”我说:“你知道这快乐、自豪怎么产生的吗?”“说不清。 ”“你经历了战胜自己弱点的痛苦,刚开始重写时是不是挺痛苦? ”“是。 ”“你战胜自己的痛苦越深,后来享受的快乐和自豪就越强烈。你愿意再享受更强烈的快乐和自豪吗?”
    “愿意!”他脱口而出,还没认真想老师想让他做什么。“愿意,那咱就试试,再重写一遍,比这次还认真,写完以后,体验体验。老师在这儿陪你。”他犹豫了一下,但愿意二字已脱口而出,膀大腰圆的男子汉一般讲义气,更何况教室里只有我们俩,我又充满善意。他走回座位,迟疑了一下,但还是撕掉了 3页新写的作文,一笔一画地写起来。我不时看一看,鼓励他把字写得更加认真些。8点 30分,他写完了,浑身轻松,我将他的三篇作文展开,从心里感到学生的潜力是无尽的,三篇作文判若出自三人之手。
    张斌说:“老师,我念了 8年书,从来没有这么轻松快乐过。”我说:“你也从来没有这样苦过累过,是吧!”他笑了。走在路上,我说:“你今晚吃饭一定比哪一天都香,睡觉也一定最甜。 ”第二天上学,我还逗他:“昨晚吃睡怎么样?”“真的特香特甜。 ”“香甜的根源在于你付出了代价,痛而后快嘛!以后老师还要使你吃得更香,睡得更甜,那就得怎么办?”“按老师的要求,多吃苦,多磨练自己。 ”学习是幸福,是享受,不仅学习的结果是甜的,学习过程也是甜的。这是对一部分达到较高境界的人说的。学习时,也确实可以施加轻松的、快乐的意念,这都要经过较多的磨练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对大部分还没有到这一境界的人来说,学习过程很难轻松、快乐,大部分过程便是痛苦的磨练。这时引导学生体验痛苦的源头与归宿都是快乐、幸福就格外重要。
    痛而后快,从这样的角度去体验奋斗的过程,便会产生持久的内驱力。
    13、能受委屈的人才是强者
    学生们经过讨论,制定了一个规矩:每到星期天上午都到社会上做好事。有去火车站的,有去外宾招待所的,有去电业局的,有去客运站的。去客运站的那个小组工作最稳定,连续去了半年多,和一些司乘人员建立了感情,受到人家热情接待和表扬。但有一次例外了。那一天,他们见到停车场停着一辆满是灰尘污垢的车,他们还像往常一样找司乘人员联系,但没见到。就想,以前也有没见到司乘人员就干活的时候,等人家回来,给他们一个惊喜,司乘人员更高兴。这回咱们也先干吧!学生们端着盆,拎着桶,一趟一趟地打清水冲。冲了几遍后,开始擦车身,擦完外壳,擦车内部。学生们累得满头大汗,有的脏水溅了一身,有的脸上抹得东一道西一道,成了花脸。正进入扫尾阶段时,一个浑身酒气的人趔趔趄趄地走来,一看学生在车里,就火了:“哪来的小孩伢子?到车里捣什么乱?快滚开!”又过来一个穿着乘务员服装的人帮腔说:“前几天,我们车里丢了钱,快说,是不是你们偷的?”孩子们一听,像兜头浇了一盆冷水,刚才的满腔热情顿时降至冰点,跟他们吵了一通。他们带着沮丧的心情回到学校跟我讲这件事,诉说委屈,并七嘴八舌地吵着:“我们去找他们的领导!”“干脆给他们贴大字报(那个时候还允许贴大字报)!”学生们问我怎么办。怎么办呢?我谈道,那司机和乘务员显然没道理,使大家受了委屈。怎样对待别人的攻击与坏话,可以有三种态度。
    第一,你不对,我也不对,针尖对麦芒,和他对着干,你说我的坏话,我也说你的坏话;你不讲理,我也不讲理;你给我造谣,我也给你造谣。这样做,会使自己心灵的天空晴转多云,甚至下起雨来,为什么,气哭了嘛!
    第二种态度是置之不理,走你的路,让他去说吧!我只要做得对,就坚持做下去,人的嗓子总有个疲劳承受系数,说累了,他也就不说了。再说,声音还有个传播限度,你沿着正确的路朝前走得远了,就听不到了,这叫做“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样做不耽误自己的路程。
    第三种态度是用宽阔的胸怀去包容它,用善意的态度去感化他。能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但真的这样做了,会使人有天高地阔之感,会使人心灵的天空多云转晴。
“老师说完了,愿采用哪种态度,大家自己选择吧!”
下一个星期一,同学们告诉我:“老师,我们又去客运站了!”“干什么去了?找人家吵架去啦?”我故意问。
    同学们眉开眼笑地说:“哪能去吵架呢,我们又去做好事啦。 ”“这回人家对你们怎么样?”“这回没看到那个挺横的司机。”“客运站的领导还给咱端茶送水。 ”“人家可热情啦,怕我们累着,干一会儿就让休息。”
    我问:“心灵的天空呢?”
    “早就多云转晴啦!”
    我说:“其实,非难、委屈,几乎要伴随人的一生。周总理那么伟大,四人帮还要诬陷他,迫害他。上至国家领导,下至平民百姓,每个人一生中都要背一大口袋冷言冷语。伟人和庸人的区别不在于经没经受过委屈,而在于如何对待委屈。如果不能正确对待,比如你们到客运站去吵闹一通,就会白白耗费许多脑细胞,惹回一肚子烦恼,强化了大脑吵架的功能,增长了坏毛病,还耽误了学业,真是一举两失。你们若用宽阔的胸怀去包容委屈,用善意的态度去感化个别狭隘的人,时间久了,就会觉得周围的人对你充满善意,你爱人民,人民就会更爱你。一个人的幸福感,就是在这种不计较别人说什么,埋头做好事的胸怀之中产生的。能承受委屈的人才是生活的强者。
    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我都强调要增强自己承受委屈的能力,做生活的强者,不要总是哭丧着脸面对生活,似乎自己是世上最委屈、最不幸的人,于是生出无尽的牢骚与怨恨。
    热爱生活吗?就别怨天尤人,无论身处怎样的委屈与不幸的环境,都让自己的精神处于强者的状态,然后以一个幸运者自居,那就能充满进取精神,就能尝到生活之水的甘甜。
    有人误会吗?那总比受人打击强多了。
    有人打击吗?那总比无辜戴了 20年右派帽子强多了。
    戴上了右派帽子受管制吗?那总比坐牢强多了。
    因直言而坐牢委屈吗?那总比彭总、贺总这些开国元勋被四人帮迫害致死强多了。因为我们毕竟看到了人民的胜利,祖国的富强,人类的发展,科学的进步。
    我们就生活在这样一个使人感觉幸运的时代。物质丰富,生活幸福,环境和平,文化繁荣,几千年前的人能比拟吗?即使今天告别人类又有何憾?有惭者,无以报先烈,无以利后人也。为什么还要稍遇不顺,便让自己跳进委屈的情绪里去受折磨呢?

    14、心灵的摄像机对准啥
    十几年来,一届又一届的学生都爱问我这样一个问题:“老师,现在的社会好不好?”“你说好还是不好?”学生说:“按理说社会主义好,但是您看党内那些不正之风,有的当官儿的拼命捞钱,有的给自己的亲属子女安排好工作,有的用职权压制老百姓……社会上不少坏人偷抢拐骗,打架斗殴。您怎样看这些东西?”学生信息源特别多,这些阴暗面,有的学生比老师都知道得多,知道得具体,你否认,说社会上没有这些阴暗面,学生会觉得你是在骗人,学生便不信服老师了。只停留在承认这些上,让学生们讲、看,学生们又会为此而生气,甚至泄气。这些丑恶的东西,不要说学生,我们大人看多了还泄气呢。于是我引导学生讨论:“盘锦市容怎么样?”有的说好,有的说不好。说好的同学喊:“市里有湖滨公园,有带状公园。 ”“有 60米宽的大马路。 ”“有新修的火车站。 ”“有商业大厦。 ”“盘锦市政府大楼比营口,比锦州,甚至比沈阳市政府办公楼都漂亮!”说不好的同学喊:“盘锦市内街道窄,车辆多。”“市内交通混乱。 ”“市区内有好几个大脏水坑。 ”“市区平房区垃圾遍地。 ”“这么说来盘锦市容也好也不好,和 5年前比呢?”“那当然好多了。 ”“现在是好的方面多,还是坏的方面多呢?”连说盘锦市容不好的同学也都承认,还是好的方面多。即使在那垃圾遍地的平房区域内,迈过很脏的小巷进入每家的院落,里面还是整齐洁净的。进到屋里,许多家庭装修得非常漂亮。可见不好的地方也有好的一面。反过来,大家都说湖滨公园好,湖滨公园垃圾箱那块脏不脏,痰盂里不全是鼻涕黏痰吗?湖滨公园的厕所里不也有苍蝇蚊子吗?那么你到公园里去看什么呢?很明显是看鲜花,看亭台楼阁,看小桥流水,看飞禽走兽。谁也不会利用星期天休息时间,买张票到公园去看垃圾苍蝇。看那些东西不是享受而是遭罪。即使住在垃圾遍地的平房区的居民,每天也不都把精神花在看垃圾、看苍蝇蚊子上,而是看自己家里的书,看墙上的字画、挂历,看电视……我们的心灵像摄像机,眼睛便是摄像机的镜头。面对社会,面对生活,我们拍下什么录像片在自己的心上,全由自己说了算。社会中肯定存在不好的东西,因为社会还不尽善尽美,所以我们才追求更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来替代它。说它好,是因为它比过去好。说它好,是因为在这社会中好人占多数,好事物占多数。我们不能因为湖心公园有垃圾箱就说湖心公园的荷花不好,就说湖心公园不好;不能因为康生凶狠毒辣,就说周总理不好,就说所有的人都不好。同样的道理,也不能因为社会上有不正之风,就说一身正气的干部不好,就说整个社会不好。
    社会再向前发展一万年,也还会有垃圾,也还会有坏人。问题在于,我们应该让自己心灵的摄像机对准啥。这常常决定自己心灵世界是阴暗还是晴朗。
    一个学生,从早到晚瞪着两只眼睛,总看阴暗面,总看垃圾、脏水、苍蝇、臭虫、黏痰、鼻涕、“四人帮”、打架、斗殴、懒散、懈怠、吸毒、违法乱纪,久而久之,他心灵的录像带,左一盘右一盘全是这些假恶丑脏的东西,于是他牢骚满腹,他愤懑,他觉得天昏地暗,自己的内心也没有光明。
    反过来,从小多看光明呢?阳光、鲜花、清泉、蜜蜂、老黄牛、矿泉水、健力宝、周总理、雷锋、团结、友爱、勤奋、进取、廉洁、奉公……时间长了,他心灵深处,充满了这些催人奋进的因素,于是他昂扬,他奋发,他乐观,他豁达,他觉得天清地朗,自己的内心一片光明。
    阴暗的东西不是不可以看,而是把它放在应有的位置上看,别看多了,别总看。
看的目的不是发牢骚,不是埋怨,更不是跟着学,而是想到如何改变它、改造它、消灭它,想到这些不好的东西存在,自己也有一份责任,自己也该为抑制它、消灭它力所能及地尽一份力量。
    生活中的阴暗面,我们没有能力抑制消灭时,我想还是不看为好,何必让那些苍蝇臭虫一样的人弄得自己恶心呢。
    我引导学生将心灵摄像机的镜头对准真善美,摄下了一组组感人的镜头。
    严冬,野外,我们看到钻井工人冒着严寒在钻台上紧张地作业,井内喷出的泥浆浇在棉袄上、棉裤上,都冻成冰了,他们还坚守在轰隆隆的钻机旁,腰薅秧拔草。
    初春,我们看到工程兵在蛤蟆塘两侧修带状公园,挥大镐,刨冻土。我们穿着棉衣,而有的战士光着膀子还浑身冒汗,一个月才挣二十几元钱。抗洪救灾中,有的战士为了盘锦人民的利益,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一次,学校组织劳动,全班同学都到谷家闸南边去修大坝,往高高的大坝上抬土,大家累得汗流浃背,出完了汗紧接着是渴。
    丁健、刘勇等几位同学到附近一户素不相识的农民家里要水喝,这一家农民听说学生渴了,便把桶借给学生们装水,还借给他们两个饭盒、七个茶杯和碗,带给同学们喝水用。他们挑水回来,不多时喝没了。后来又渴,大家便排着队伍,又到那位农民家去喝水,人家又热情地接待同学们,嘘寒问暖,一句句真挚的话,深深地感动了同学们。
这一家素不相识、偶然接触到的农民给大家的印象太深了,同学们议论:“社会上还是好人多。”“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我们怎么报答人家呢? ”
    我说:“咱们把这人家美好的心灵与言行拍摄到自己心灵的录像带上,不要拍完了就完事,而要经常拿出来放一放,使它变成激励自己上进的力量。想到自己欠了人民群众的情,然后努力学习,上进,将来为老百姓的幸福努力工作,就是最好的报答了。”
    15、尊人者,人尊之
    1986年 9月暑假后,又一个新学期开始了。按照惯例,我们全校师生又在剧场举行开学典礼。有 1500个座位的红旗剧场座无虚席,还有一些师生没有位置坐,于是我便要求领导班子成员和教师,还有主要学生干部站着。大会开始,照例第一项是我讲话。我问同学们:“大家知道不知道在实验中学学习几年,得到的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 ”学校开校会,我习惯于用这种集体回答的方式讲话。台下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是知识!”我说:“不对!”台下又回答:“是能力!”我说:“还不对。 ”同学们还在回答着,早已不是异口同声而是七嘴八舌,各抒己见,会场人声鼎沸。我说:“请同学们静一静。我觉得,在实验中学学习几年,大家得到的最宝贵的,就是尊重人、理解人、关怀人、帮助人、信任人、原谅人的品质。“每位同学,每位活在世上的人都有强烈的发自心底的需要,需要别人的尊重、理解、关怀、帮助、信任,偶犯错误时,需要别人的原谅。怎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有没有得到别人尊重的秘诀呢?应该说有秘诀,这个秘诀就是:首先从自己做起,培养自己尊重人的品质,首先向对方、向他人输出尊重的信息。“人心与人心之间,像高山与高山之间一样,你对着对方心灵的大山呼唤我尊重你 ——那么,对方心灵高山的回音便是我尊重你——你喊我理解你——对方的回音便是我理解你——你若喊我恨你——人家的回音能是我爱你吗?“咱们实验中学的学生,一定要千方百计培养自己尊重、理解、关怀、帮助、信任别人的品质。在现代社会学习、生存与工作,能获得别人的尊重、理解、关怀、帮助、信任是至关重要的,朋友多了,合作的人多了,事业才能成功。”讲话结束了,会后看电影,我们当领导当教师的都在侧面过道里站着看,座位省下来让同学们坐,用这种方式,表达我们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关怀。立即,我们便吸引了相同的心理回声,一个又一个的学生来拽我,拽老师到自己的座位去坐,推辞了一次,又来一次新的邀请。电影开映不久,借着银幕的反光,我看到站着的老师都没了,哪去了?被学生拉到自己的座位去了。学生呢,也真能想办法,找身材小的同学,两个人挤一块儿坐,问题便解决了。我想若干年后,这次电影演的什么内容,师生们可能记不清了,但看电影时,你让我,我让你,师尊生,生尊师,互相关怀,互相帮助的感情却完全可能藏在心灵深处,越积越深,常忆常新。
    一年又一年,一届又一届的学生,都感到我给他们出的日记题目,重复得最多的就是《尊人者,人尊之》。我说:“你尊重别人,便是尊重自己,便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你帮助别人,一定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有个同学钻牛角尖,说:“帮助了没良心的人,也能得到他的帮助吗?”我说:“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好吗?”“那天李卫东同学问我数学题,我给他讲了,可是,第二天有一道物理题我不会,李卫东是物理尖子,我请他给讲,他却不肯告诉我。”“那你也得到了帮助。 ”“他不告诉我,我还得到什么帮助?”“你得到了两点帮助,首先你在给他讲数学题时,加深了你对数学题的理解,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其次,他帮你开拓了胸怀。第二天,你问他物理题,他不告诉你,倘若你不计较这些,给以充分的理解与谅解,你的胸怀不又比昨天开阔了一寸吗?”学生听后,笑了。
    尊人者,人尊之,不能单是口号,要千方百计变为学生的行动。仅有一两次行动还不够,要尽可能在学生生活的广阔空间与时间环境中身体力行。
    一个班集体,一旦用“尊人者,人尊之”的思想统帅起来,一旦成员们都在言行中尽可能多地用尊重别人的方式获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这个集体就会产生极大的凝聚力,每个生活在集体中的人都会感到幸福、自豪,从而发挥出巨大的潜力,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成绩。
    16、培养自信心从扬长开始
    1992年 5月 6日,我刚从深圳归来,校内来了六个省、市、自治区的老师听课。我连上了几天公开课,到 5月 20日轻松些了,一天只接待了四个市的客人,都是谈开会的事,我以为不会有人听课了,但是进班级时,教室的过道上又坐满了人,本该复习,听课老师一多,便改为讲课,我选了《扁鹊见蔡桓公》这一课。同学们查资料,翻译,讨论,教学重点基本掌握了。我想,学习最差的同学能不能熟练地掌握了呢?便说:“张军同学,请你翻译一下第一段。 ”张军没有推辞,站起来,很有信心的样子,不料才译第一句话,便引起了哄堂大笑。原来他把蔡桓公念成了蔡恒公。在张军之前,已有五位同学读、译此文,没有语音错误,蔡桓公又是这课的主角,一篇短文里“桓侯”“桓公”出现了 11次。从上课到张军发言,大家读说“桓公”“桓侯”不下 30次,都是正确的,即使如此,张军也还是读错了,真是“春风不度玉门关”。同学们、听课老师们笑不奇怪,哪有人家说了30多遍以后,他还读错了呢?错已成事实,课堂上,我显然不能停留在笑上,不能停留在张军不听课就批评他一顿了事上。张军就是挨批评太多,已经找不到自己的长处,没法扬长,自信心没有立足之地了。我应该帮他找到长处,帮助他的自信心建立根据地。课堂上,大家笑过之后,我表扬了张军的长处:“我发现,张军同学有了进步,他开始独立思考问题了。”同学们先是一怔,紧接着大家为张军鼓起掌来,大家理解了老师的意思:桓和恒是形近字,上课时张军没听课,这是他的错,但到他发音时,他能根据桓字的字形,想到恒字的读音,这说明他进行了一番独立思考,而不是遇到不认识的字就不读,不想。如果他经常这样独立思考问题,学习肯定会有大的进步。
    这表扬使张军增强了自信心,别的同学也从中悟出了一些道理。
    张军同学是 1992年 3月从六班分过来的。3月分班,每个班的倒数第一名学生都分到了我们班,而张军在这几名学生中成绩又是最低的。要找他的缺点,批评他,毫不费力就能找到许多条,但这样做,只能打击他的自信心,强化他的自卑感。显然他在自己不长的人生路上,经受的批评打击是够多的,也可以说是过剩的。他不缺少批评,缺少的是鼓励,缺少的是肯定,缺少的是别人帮他找到长处,使他的自信心有个落脚的地方,有个根据地。
    刚到班级时,我便请这几位后进同学给自己找长处。他们开头不好意思,觉得是低着头进魏老师这个班的。我说:“找不到长处不行,你们肯定有长处,只是你们不肯告诉老师,那可不行!你们有缺点、有错误,不告诉我可以,我也不问;你们有长处、有优点不告诉我,我就狠狠地批评你们,天天批评你们,一直到你们告诉我为止。”
因为学生找不到自己的长处,老师狠狠批评他,批评得再严厉,学生也没有反感,相反还会密切师生感情。学生会想:“看看,因为咱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把老师急成这个样子,快点找吧,别犹豫了。”
    事实上,每位学生都有长处,而且都不止一条长处。最后进的学生,也会有三条五条的长处,有的长处还非常独特,一般人赶不上。问题不在于学生有没有长处,而在于老师和学生自己有没有发现长处的能力。有了这个能力,就能从缺点很多的学生身上,发现许多条长处;没有这个能力,明明有很多长处也会被自己和别人埋没掉。
    刚到班时,别的同学不到一天都找到了自己的长处,唯独张军说:“老师,我确实没有什么长处。”“找不到不行,明天再找不到让你写 500字的说明书,后天再找不到就写 1000字的说明书,直到你找到了为止。”
    第二天,他来找我,我问:“长处找到了?什么长处?”他很紧张,脸涨得通红,极不好意思地说:“我的心肠好,爱干活。 ”
    “这就是了不起的长处。心肠好,爱帮助别人,到哪里都会受到别人的欢迎与帮助。爱干活,你说的是爱干体力活吧,现在各行各业需要的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作岗位还非常多,你愿干,把这当成乐趣,那就能成为优秀的工人。”
    他高兴了,以后心地更加善良,愿意帮助别人,也愿意为班级做好事。班级劳动时,平均每人运 500斤土,他一个人挑着担子,来回飞跑,比三个人干的还多。
    他学习也逐渐开始认真。过了三个月,他说:“我现在开始每天都能完成量化作业了。”又过了一段时间,他说:“我的作业已经有将近一半不抄别人的,凭自己的力量写了。”现在,他已学会独立写完日记,写完语文、政治、历史、生物作业。
    他的自信心,植根于长处的土壤上,一点点地成长起来。
    我体会到,在犯错误的学生面前,困难的不是批评,不是指责,更不是数落他的一系列错误,而是找出他的错误的对立面——长处。只有找到了长处,才算找到了错误的克星,才帮他找到了战胜错误的信心的根据地。

    17、放声高呼:我能成功
    有的老师问我:“魏老师,我一上公开课,自己就紧张,学生也紧张,平时发言思维敏捷、语言流畅的学生也变得结结巴巴。您在全国各地上公开课,学生们在舞台上,下面一两千人看着,学生不紧张吗?”“说不紧张不真实,但做老师的要设法帮他们消除紧张的情绪。 ”“怎样消除呢?”“消除紧张的办法,至少有 100种,我在全国各地用过几十种,用的次数较多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培养自信心?那是一朝一夕的事吗?那不是得经过长期努力吗? ”“长期有长期的效益,短期有短期的效益,让学生树立战胜人生道路重重困难的信心,当然要付出毕生的努力,而引导学生树立学会一首歌、上好一节课的信心,显然不必要也不可能付出太大的代价,不可能等待长期的努力。”“那怎样在很短时间内使学生对做好一件小事建立必胜的信心呢? ”一般情况下,我喜欢这样做:1991年暑期,我从西藏拉萨赶到四川成都开会,又赶到哈尔滨市,赶到吉林,从吉林赶到大连市参加全国中语会举办的首次全国中青年语文教师观摩课。钱梦龙老师第一个讲课,我是最后一个。我讲课是上午最后一节,天热,学生累,观众也比较疲倦了。学生累再加上紧张,这堂课很容易失败。走上舞台,我问学生:“大家愿学一种消除紧张,使自己充满必胜信心的办法吗? ”“愿意!”“那好,咱们学一种简单有效的消除紧张、建立信心的办法。请同学们站直,目视前方黑板的中缝,面带笑容,好了。下面,请同学们深深地吸气,挺胸,气憋足了吗?”“憋足了!”“请大家大喊三遍‘我能成功’,要求一遍比一遍声音大。 ”同学们听了都大喊起来,但喊得不齐。我说:“这回老师说预备起,请大家齐声喊。好了,预备——起!”同学们齐喊,但三遍基本一样,没有层次。“这回请同学们想一想三次力量分配,不要平均使用力气,最后一遍用全身的力气高呼,好!再来一次!”“我能成功!我能成功!我能成功!”学生们一声比一声大,喊过之后,会场里充满了活力,学生紧张情绪一扫而光,对上好
    这堂课,充满了成功的信心。
    我的学生一上课也经常这样高呼,特别是全班同学齐声高呼时,有一种群体效应,一种场效应,大家互相竞争,互相感染,互相鼓舞,在这“我能成功”的声浪中,怯懦、紧张、疲劳、懈怠、拖拉、自卑的情绪常常被驱赶得无影无踪,尽管这些情绪过了一段时间还可能回来,但经常这样驱赶,自卑紧张的情绪就少得多了。
也有时候,自习课比较累了,有的同学便建议:“老师,高呼几遍吧!”不用说呼什么,大家已心领神会,热烈赞成,一声令下,大家起身,昂首挺胸,吸足气,放声高呼:“我能成功!”有的学生管这叫“精神充电”,也有的说“这是精神加油站”,“这是精神食粮”。
    18、学会驾驶大脑这部汽车
    红旗剧场,全校师生正在参加开学典礼,我讲了本学期工作重点中的一点,便是每位师生都要提高驾驶自己大脑这部汽车的能力。“咱们的大脑像不像汽车,可以开进知识的广阔原野,可以开向无限宽广、前途无量的人生大道,也可以开进游戏厅,可以开进同胞反目的械斗场。开得快时,每天能写上万字的作业,开得慢时,一个短短的公式、定理也要拖到明天去学,拖到明天去背。“细想起来,咱们每位同学的大脑真像一部汽车,咱们全校1516位同学便有 1516辆大脑汽车。同学们想过没有,这些汽车的驾驶员是谁呀?”“是校长!”同学们又用老办法,集体回答我的问话。“不对!”“是老师!”“也不对。这汽车驾驶员,便是每位同学自己。每位同学有脑子、有汽车是一回事,能不能科学地使用自己的脑子,也就是会不会驾驶大脑这部汽车是另一回事。”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同学,脑子透精透灵,思维敏捷,猜个谜语、玩个花样什么的,非常快,邻居家长都夸他聪明,可是一参加考试,成绩就低,是在倒数第三名之内。为什么聪明的头脑没有好成绩?原因在于驾驶大脑这部汽车的能力低。像皇冠、像奔驰牌汽车那样,性能极好,但若由一个不会开车的人去驾驶,这么好的车也照样上树、下沟、追尾、顶牛,可能连 10公里都出不去便出事故。也有这样的同学,看起来不太聪明,反应不够敏捷,但每次考试,成绩都在年级前五名之列。如同一部性能较差的北京212吉普,由驾驶技术极高的司机开,便能安全地用10个小时从盘锦跑到北京。而那位不会开车的呢,尽管开皇冠、奔驰,不要说去北京,就连盘锦市郊区都开不出去。我们要想取得优秀成绩,有聪明的头脑重要,有优良的驾驶大脑的技术,更重要。全校同学都要努力提高驾驶大脑这部汽车的能力。这种能力也可以叫做自我教育的能力。
每个人有汽车是一回事,会不会开汽车是另一回事。
    每个人有头脑是一回事,能不能、会不会用自己的头脑,会不会驾驶自己的头脑汽车是另一回事。
    人在少年时期,学会科学、理智地驾驶自己的头脑汽车,将能极大地发挥个人潜能,为他人为社会做出较大的贡献。
    培养驾驶大脑这部汽车的能力从何入手呢?我觉得要从建立计划、监督、反馈三个系统入手。
    首先,每位同学都要建立自己的计划系统。全校同学都要学会给大脑这部汽车制订计划,每年、每月、每周、每天,驶向哪个目的地,各有多少里程,平均时速达到多少,完成什么样的运载任务。计划要明确具体,特别是近期计划,可操作性必须强。计划系统也包括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各科学习计划、行为规范、做什么、不做什么等对自我的具体要求。
    其次,同学们还要建立对自我的监督检查系统。自己订了计划,便该忠实于自己,不能觉得完成计划是在为老师扛活,为老师当长工。完不成计划首先是不忠实于自己,对不起自己。为监督自己及时完成计划,就要想出具体可行的监督检查自己的办法,甚至想出惩罚自己的措施。古往今来,有作为的人一个共同特点,便是及时检查自己的言行以及学习工作任务完成的情况,发现失误,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补救。
    第三,每位同学要学会建立反馈系统,看看为自己制订的那些计划、规矩,是否符合自己的实际。过高了达不到,失去了信心,干脆躺倒不干,还不如低一点的计划。过低了,毫不费力便完成,剩余大部分精力无处使用,以至去做无益有害的事情,显然更糟。过去,规矩曾经是符合实际的,现在情况变化了,环境改变了,还非要坚持原来的做法,就碰壁,就失去朋友,失去机会,那就得根据现在的情况,及时修改过去的规矩,使之适合于自己的需要。
    驾驶大脑这部汽车是一件大事,是一个极大的题目,单是三个系统中的任何一个,细研究起来都可以各写成一本书。更具体地驾驶大脑的技术,我们以后还会更细致地讲。今天讲这些,就是希望同学们都能客观地看待自己,客观地看待自己的大脑。冷静地对待自己的感情,冷静地对待自己许多不成熟的冲动。
    从这样的角度提出问题,容易使学生变得成熟,容易使学生跳出自我的圈子,站在第三者的角度,站在更高的立足点上,客观公正地看待自我,分析自我。
    19、愿学生超过老师
    1985年,我的母校——沈阳三十二中的石健校长,请我的班主任何老师通知我回母校一趟。我立即遵命前往。自 1968年下乡已有 16年没有回母校了,踏进校门,百感交集,思绪万千。教学楼前的花坛依旧,两侧给了我大量课外知识的宣传栏里,诱人的新题目争先恐后地抢夺着我的眼睛。
    我见到了久久思念的班主任何老师。豁达开朗的王云天老师是教我语文的,王兴华老师教我们美术,当年便那么幽默风趣,时隔16年,他们似乎一点也不老。笑一笑,十年少,这话说得对,乐观的人永远年轻……
    石校长让我向全校老师汇报了我的工作后,当即决定,找一个星期日,全校教师牺牲休息时间到盘山来听我的课。
    那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星期天。头一天,我向同学们报告了这一消息,教室里沸腾起来,那时同学们便每天接待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老师。有时一天 400人、500人,最多时达到700人。时间长了,同学们已经有点害怕来客人了,但一听说我的班主任要来,听说我母校的老师们要来,立即产生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忙碌着,准备着,盼着快些见到老师们。
    这一天终于来了。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们热烈地欢迎我的老师们来到学校。在一片掌声中,母校 50多位任课教师在我们的大教室里落座。
    全班同学都充满好奇,探头探脑,交头接耳,商量着,猜测着,询问着:“究竟谁是咱们老师的班主任?”
    赵德民等几个急性子,猜不出来,便悄悄来问我,我说:“这点事都侦察不出来,你们自己去问嘛!”他们真的去打听去问了。
    上课之前,唱完了课前一支歌,可离事先约定的上课时间还有几分钟,我很随便地像往常那样问:“这几分钟咱们干点啥呀?”不料学生们竟异口同声地喊起来:“请咱们老师的老师讲话!”
    这真是一个突然袭击,我没想到,我的老师更没想到。我感到难为情,若想到学生这样回答我就不问了。我的何老师毕竟久在教坛耕耘,世面见得多了,她从容地站起来,不慌不忙地讲起我们小时候的事情,讲起我读中学时学习的特点。我真佩服她的记忆力,她的讲述把我带回了中学,她点到的几件事立即激起我一串串记忆的涟漪,我沉浸在回忆中,几乎忘了上课。
    上课时,我请同学们口头作文:“今天同学们袭击了我的老师,我替我们老师也袭击大家一次。请同学们谈一谈听了我的老师的讲话以后的感想和体会。”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讲自己的感受,冯秀玲同学的最后一句话是:“我要记住石校长、何老师的话,将来长大了,一定超过我们的魏老师。”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都被她说乐了,一时间,大教室里的三代师生心心相印,充满了欢乐的气氛。大家都希望我们的教育事业真的能够一代胜过一代。
    有的学生,毕业以后,知识水平和专业技术超过了我,我替他们高兴。
    有的学生,刚刚毕业参加工作,掌握的实权便超过了我,在社会上有很强的活动能力,我替他们高兴。
    也有的学生,参加工作三四年,实际工资收入便超过了我,住房条件也超过了我,我更替他们高兴。我盼望学生们不仅在知识上、学习上、工作上超过我,更希望他们不再过我们像他们那么大时连玉米面都吃不饱的生活,更希望他们在生活条件方面远远超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