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尼戴维斯英文:2009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及参考答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3:21:16

2009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满分:100分   时限: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2. 第一题、第四题,所有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二题仅限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第三题仅限报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未按上述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3. 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4. 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填涂准考证号。

  5. 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 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给定资料

  1. 去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鼓励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同年5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郑州煤矿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考察时,肯定了该集团产品在国内市场、国际市场所取得的成绩,并进一步指出,我们要创名牌,让郑煤机的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

  今年9月8日至10日,胡锦涛同志前往河南焦作市农村考察粮食生产,在玉米丰产示范田,询问乡亲们对国家惠农政策有什么要求。一位村民答,希望粮食价格提一点,政府补助多一点,农资价格稳一点。总书记表示一定把这些意见带回去。他指出,发展粮食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技。在温县农科所,总书记勉励科技人员为粮食高产稳产进一步发挥作用。在焦作市隆丰粮食储备有限公司,总书记要求有关部门进一步把储备粮食管好。

  9月30日,胡锦涛同志前往安徽考察。在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他说:“我要明确告诉乡亲们,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不仅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要根据农民的意愿,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议指出,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我们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把握农村改革这个重点,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2. 今年10月,记者就广东产业转型问题进行专访,决策专家C先生说,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它所取得的成绩是激动人心的。去年,广东的GDP达人民币30673亿元,经济总量首次超过台湾地区。这是广东继1998年超过新加坡、2003年超过中国香港之后,又一次超越“亚洲四小龙”,预计2010年到2012年间将超过韩国。这种变化是非常惊人的。一句话,广东的成功也是中国的成功。然而,广东的问题也是中国的问题。广东的产业结构有硬伤。这种结构模式支持了过去二三十年广东以及东部沿海经济的快速成长,现在则遇到严峻挑战。在加工制造产业的发展中,过去30年主要是模仿国外早期的某种经济发展模式,“两头在外,中间加工”。比如广东的东莞,一段时间生产了全世界70%的电脑电源线,怎么生产的呢?无非就是大量购买原材料,经过一道至数道工序制成零部件,组装成半成品,最后总装为成品卖到海外市场。在严格意义上说,东莞只是一个制造“车间”,而不是“工厂”。因为“工厂”对定价有决定权的会计和设计部门全在国外。结果,同一件衬衣在美国卖近百美元,而我们的出口价仅七、八美元。

  有关人士告诉记者,现代化重工业的启动将成为广东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特色,珠三角地区改革将利用湛江、汕头等地缘优势,向南拓展东盟合作,向东搭上台海经济合作快车。正在进行前期工作的湛江钢铁厂一期建设规模为钢产能1000万吨;广州南沙开发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300万吨造船基地也已开工生产。此前广州地区船厂只能制造6万吨的船舶。广东省以轻工业起家,在改革开放初期,重工业增长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但近年来重工业投资持续增长,2002年全省重工业比重首次超过了轻工业。

  在广东省近期公布的新十大工程规划中,规模庞大的高速轨道交通项目引人注目。湛江、汕头、韶关等相对边远地区与珠三角核心区之间的运输时间,将控制在两小时左右。2010年前后,湛钢到广州市铁路交通用时仅为1个半小时。这些,将珠三角传统的产业链条大大扩大,同时也将减少石油消耗及汽车尾气的排放。

  3. 东莞某鞋厂的林老板,2003年来东莞办厂前,在台湾地区打拼了20多年。他说现在很糟,最近赔了几十万元。他已经不再接美国鞋子大卖场和贸易商的定单了,觉得风险太大。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07年,受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上涨等影响,合计增加的成本超过20%。

  “广东山区对我来说太陌生,我没有太大的兴趣内迁,到一个地方又得从头再来,需要很多时间。补给线拉得很长,对我来说将是致命的打击。”林老板这样回应记者提出的是否借这次广东产业转移的机会,内迁到粤西北山区投资的问题。

  有朋友劝他将工厂迁移到越南。但林老板看得很清楚:“越南劳动力缺乏,税收各方面跟这里差不多。我一些朋友搬到那里,也没好到哪里去,做几年我估计他们也会走。”

  当记者问林老板,有没有考虑走出低端化生存,增加企业的研发能力,推出高端产品,林老板有点无奈地笑着说:“还没有这个能力。”

  4. “13年了,回想起来,当时的决定很正确。”作为香港某电子集团董事、总经理,徐老板一脸庆幸。他一再跟记者提起依然在东莞等地办厂的朋友们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的尴尬境遇,庆幸自己提前13年向广东山区罗定市的迁移。

  该电子集团1971年成立于香港,是电源供应器制造商。1988年,出于生产成本和人力资源两方面考虑,集团进入深圳宝安区开设工厂。但到1995年,徐老板发现深圳本地可供调配的资源越来越少,生产成本已经很高,于是决定将工厂迁入罗定。

  1995年深圳已提出着重培育和引入高科技企业,加工生产型企业受到重视的程度越来越低。而罗定地区的综合生产成本要比珠三角和其他内陆城市低很多。集团迁到罗定后,劳动力成本减少了30%,运输成本只增加了5%,节约了25%的生产成本。另外,集团的产品过去主要是出口,但今年以来内销的部分有所增长。因此,将工厂迁到罗定,实际为这部分内销产品节省了不少物流成本。集团在罗定13年,从1亿元的规模发展到现在的20亿元,以后还要扩大到40亿元的规模。徐老板到东南亚地区做过详细考察,他认为,不管人力还是其他各方面的资源支持,中国依然是最佳选择。

  目前让徐老板最为头疼的是高级技工的缺乏。他建议市政府想办法把在珠三角务工的技术成熟的工人吸引回家乡就业,特别是吸引那些走出去的大学毕业生们回来建设家乡。

  5. 东莞在解放初期,属东江行政区管辖,1988年升格为地级市。当时,在成本上升的不断挤压下,香港繁荣了几十年的出口加工业迫切需要转移,一线之隔的广东成为首选。改革开放初期,广东采取简政放权措施,吸引外资的审查权下放给各个地级市,东莞则进一步把招商引资权下放到乡镇。凭借地缘优势、全国各地的廉价劳动力以及外资提供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东莞迅速从一个无足轻重的农业县发展成为闻名国际的世界工厂。有个说法令东莞人自得不已,“不管在世界上什么地方下定单,都在东莞制造。”2007年,东莞的GDP达到了创纪录的3151亿元。东莞的经济奇迹,是中国近30年经济奇迹的典型代表。

  其实2004年后,东莞已面临巨大危机。先是“民工荒”,接着是人民币不断升值、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等因素,增加了加工成本。由于村自为战,东莞土地的利用效率越来越低,却无法整合,电和水的资源也很紧张,电厂污染也很厉害。在这一系列因素影响下,2007年,东莞出现了让人担忧的企业迁厂或倒闭现象。有关部门估计,倒闭、迁移或不辞而别的企业大概占总数的10%到20%。

  种种迹象表明,“东莞模式”已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但如何实现转型,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路径。低水平的劳动力、旧产业离开东莞,高层次的劳动力、新产业从何而来?

  有人认为,外资企业,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的技术水平比较高,他们会成为东莞转型的推动者。但也有人尖锐指出,外资企业是逐利而动的,哪里有利可图就到哪里去,不大可能费心费力地参与自主创新。只有培养一批扎根本土的当地企业,才更有可能和本地经济同甘共苦。港资企业没有转型的历史,只会搬迁或倒闭;台资企业的设计、研发都在台湾地区,大陆只是制造部门而已。

  某专家认为,东莞为了产业转型不断探索而仍不得其门而入,全国其他地方的“东莞化”却如火如荼地进行。长三角地区被人津津乐道的“昆山模式”,其实和“东莞模式”并无本质差别,只是引进的制造业相对环保、高端而已。其他地方,包括武汉、成都、重庆、天津这些城市的新特区,也不乏类似“东莞化”的克隆者。内地省区提出“欢迎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之类口号,实非明智的选择。

  6. 在日本战后经济崛起中,稻盛和夫是一位靠加工制造创业的著名企业家。他1932年出生于鹿儿岛一个贫寒之家,1959年与一批志同道合的年轻人聚集到一起,凭借自己研发的新型精密陶瓷原材料技术,在十几年间,便把一个小规模的工厂发展成一个大型跨国集团公司。

  稻盛和夫说,早期,日本制造的产品在欧美市场的评价是:虽然便宜,却质量不好。他认为,没有技术开发上的革新就一定要碰壁,不断学习、创新,掌握世界最好的技术,这是日本经济能够持续发展到现在的关键所在。

  1973年和1978年全球范围内出现两次石油危机,日元急剧升值,全面抬高了日本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出口价格,过去曾以经济实惠驰名世界市场的日本产品,一下子变成了商品世界中的贵族。日本企业如何面对高成本的挑战呢?稻盛和夫说,当时定单减了一半,公司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他的办法就是跟员工一起共同克服这个难关。为了削减成本,员工们充分发挥智慧和才智,提出了很多改善的建议。当时日本政府曾经有一些支援,但更多的还是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努力。重要的问题是,企业选择一个什么样的路径实现超越。困难,往往能成为产业升级的一个最好的推进器。

  7. 生产加工涉及的范围很广,如汽车、仪表、电器、电子、服装、鞋帽,以及医药、食品、粮油等,几乎涵盖国计民生的各个方面。

  有关人士指出,随着外资的进入,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粮食加工企业,粮食流通领域的竞争会愈演愈烈。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也能促进粮食加工业的体制改革,但迫切需要我们加强管理,尽快出台应对措施。在这个问题上,食用油加工业的情况发人深思。

  同粮食市场不一样,我国食用油市场是一个开放的市场,许多油品和主要原材料从国外进口。Y集团是国外某大公司在华投资的以粮油加工为主的企业集团,也是国内最大的粮油加工集团,上世纪80年代在深圳蛇口设厂,为中国引进了小包装食用油的概念。此后十几年间,Y集团先后在深圳、青岛、天津、广州、上海、武汉、西安、成都等主要城市投资设厂和开设贸易公司,成为国际知名的粮油加工贸易商,成功塑造出一批著名品牌,为推动中国粮油行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0年以后,小包装食用油逐渐取代散装食用油成为市场主角,也成为整个食用油市场附加值最高、最赚钱的行业。有数据显示,Y集团国内小包装食用油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

  令人关注的是,Y集团先后在中国累计投资40余家粮油食品以及相关的生产加工企业,经销商超过2000家,遍布全国400个大中城市,构成了在中国庞大的经销网络。有关人士认为,Y集团的利益扩张,使中国的粮油企业失去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市场机遇,换来一个无比强大的竞争对手。

  8. 当前,粮食问题举世瞩目。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最近说,全世界新增加了1亿缺粮人口;粮农组织说,37个国家因粮价飙升而导致骚乱;今年4月,世界银行发表报告称,过去3年,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上涨181%,食品价格上涨83%。4月19日,全世界最不发达的49个国家发表联合声明,呼吁国际社会共同解决粮食危机。

  阿根廷的潘帕斯地区素称世界级粮仓之一,人们一直坚信,那里肥沃的土地和充足的食物都是上帝赐给阿根廷人的礼物。但在现实的冲击面前,阿根廷政府不得不考虑再次提高大豆、玉米、小麦的出口关税。

  莫尼克是埃及的一名清洁工,每月工资80美元。“带5美元去市场,只能买到3千克大米,剩不下几个钱,根本买不了其他东西。”莫尼克说,因为有好几个孩子要养活,她家里现在每天只吃一顿饭。

  国际粮食市场的这一巨变,让很多大米进口国处境艰难,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市400家国营粮店门口,每天一早就排起等候的长队。由于粮食工作不力,H国总理在一片指责声中黯然下台。

  9. 下面是记者就我国粮食问题对国家粮食局领导Z先生的采访摘录。

  记者:您能不能介绍一下目前国家粮食库存的情况?

  Z先生:这几年粮食供求是基本平衡的,因为连续几年大丰收,所以到年末库存相对稳定。国有粮食的销售,不算2008年的收购,也可销售1年多。

  记者:现在有一种声音认为我们的粮食库存有假,您怎么看待这种声音?

  Z先生:我们这几年的抽查,包括我们当前掌握的情况,都表明我们的粮食库存量是真实可靠的。

  记者:人均耕地面积在减少,您对此怎么看?

  Z先生:耕地是在减少,但党和国家对这个事情非常重视,18亿亩耕地的红线是不能破的,这是一个最基本的保证。18亿亩耕地,意味着我们能够保证粮食产量至少在1万亿斤以上,从现在的消费水平看,这能够让我们的粮食供求基本平衡。

  记者:2008年大家对粮价问题都非常关心,您觉得粮价什么时候会见底,大概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价格水平?

  Z先生:2008年供求基本平衡,主要粮食品种小麦、稻谷、玉米供大于求。在这种情况下,粮价很难涨得很高,如果说出现了粮价涨得很高的情况,国家也一样有能力采取措施来平抑。我们有足够的库存,使价格保持基本稳定,对此我们很有信心,也请大家放心。但是对于有关部门来说,要解决好粮价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想方设法提高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一方面要提高农民种田补贴,另一方面要通过技术手段调控好农业物资的价格。如果这两方面的问题解决好了,粮价问题或许根本算不上一个问题。

  10. 据悉,今年我国粮食总产有望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实现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连续5年增产。但某专家认为,我们绝不可高枕无忧。他说,从长期来看,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农产品作为发达国家重要的金融工具,将一直被作为掠夺发展中国家的工具使用。伴随着生物能源大面积铺开的农产品价格上涨,就是明显的例子。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几十年前曾说:“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住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住了所有的人。”转基因产品,是美国控制粮食的手段之一。比如玉米,原产墨西哥,是当地人的主食,美国利用高科技手段研制出的转基因玉米大量进入墨西哥,结果是墨西哥农民必须向美国购买转基因玉米种子,而美国则把自己的转基因技术当成受保护的专利。这是要挟以此为生的其他国家农民的专利。

  他认为,国内情况也不容乐观。近年随着农资价格大幅上涨,农民的生产成本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外出打工,致使大面积耕地荒废,我国农民的种粮意愿在下降。政府补贴赶不上化肥、农药等农资上涨的速度。今年,化肥与农药价格等均处于上涨期,即便在政府预算安排“三农”投入5625亿元的前提下,部分双季稻主产区仍有双季稻改种单季稻的趋势。

  11. 今年9月胡锦涛同志前往河南考察后,网上有作者发表了一篇谈粮价的文章。其中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要鼓励粮食生产,基本的政策取向是提高粮价和补贴,降低农资成本。但种粮补贴受制于财政状况,不可能无限扩大。所以,粮价才是粮食政策的关键。对于增加农民收入而言,粮价上涨比增加补贴要实惠有效。按2007年的粮食产量,中央财政1028亿元的种粮补贴摊到每公斤上为0.2元。也就是说,粮价每公斤再上涨两毛,农民兄弟就能把从中央财政获得的种粮补贴挣回来。这两毛钱的涨幅,按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75.92公斤粮食来算,人均支出仅增加15.2元。如果每公斤涨五毛呢,那么就可以增加农民收入2570亿元,而这换成财政补贴可能需要好几年才能实现。因此,只要粮价上去了,农资价格涨一点没关系,补贴低一点也没关系。

  我们现在之所以不敢大幅提高粮价,是担忧粮价上涨影响低收入人群,其实这种担忧是不必要的。因为农民基本上不需要买粮,完全可以种粮来满足自己吃的需要。因此,真正受粮价上涨影响的是城镇居民,尤其是城镇居民中的低收入者。但这种影响完全可以通过补贴来避免,而且这种补贴,要远比种粮补贴少。我们可以测算一下,2006年城镇居民低收入户的人均粮食消费为78公斤,按占城镇人口比例20%计,为1l541万人。假设粮食价格每公斤上涨0.2元,那么低收入人群每人增加粮食消费为15.6元,如果这部分钱全部由财政来补贴,仅需18亿元,远远低于1028亿元的种粮补贴。即使财政给所有国人都补贴,上涨0.2元,也仅需支出200亿元,还是要比种粮补贴节约。

  粮价上涨的受损者,一是政府。因补贴低收入人群而支付财政资金,但前面算过,规模不大,政府完全可以承受;另外的受损者则是城镇居民中的中、高收入人群。但这部分支出对他们的消费总支出来讲并不大,相信不会产生重大影响。农村支持城市那么多年了,现在确实该城市反哺农村了,提高粮价其实是效应最直接的一个反哺政策。

  因此,在当前的政策框架中,提高粮价是关键之策、点睛之笔。

  申论要求

  一、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了巨大成绩,也面临许多问题。请概述“给定资料”反映的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20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全面,有条理,不必写成文章,不超过300字。

  二、本题仅限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1. 对“给定资料3”中林老板的心态进行分析,并指出他的心态所反映的本质问题。(20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不超过200字。

  2. “给定资料11”提出了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对策,认为提高粮食价格是关键之策,不必担忧对低收入人群的影响。他的这种观点有没有道理,为什么?请谈谈你的见解。(20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理清楚,不超过400字。

  三、本题仅限报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1. “给定资料5”对内地省区“欢迎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口号提出质疑。请对此进行分析,谈谈你的见解。(20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

  2. 某学术团体为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就我国粮食问题召开研讨会。在关于解决问题对策的讨论中,有人发表了“四点对策”。

  其一,建议加大农业投入,以使粮食产量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我国粮食生产有很大潜力,只要持续加大农业投资,我国的粮食产量就不仅完全可以在中长期内满足国内需求,而且可以保证出口。

  其二,建议科学地分配全球有限的粮食。近年随着全球能源供需矛盾凸显,石油价格上涨,一些国家把粮食加工成生物燃料。当欧美一部分人填满他们油箱的时候,很多人正为如何填饱他们的胃而苦苦挣扎。要优先满足人类最基本的需求,科学地解决全球有限粮食合理分配的问题。

  其三,建议大力倡导粮食节约。据某市调查显示,该市饮食行业及单位食堂的就餐者,平均每人每天浪费大米14克,每天浪费大米多达7000公斤。如果在全国调查,粮食浪费一定是个惊人的数字。要厉行节约,这是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的重要保证。

  其四,建议切实加强国际合作。发达国家、国际组织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相关政策指导。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向受到粮价攀升冲击严重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近期紧急粮食援助,并对如何促进发展中国家在中长期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给予切实帮助。

  这“四点对策”,内容上、表述上都存在问题。请指出这份“对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20分)

  要求:

  1. 明确指出存在哪些问题。

  2. 写出相关的修改意见(包括写出需要补充的内容)。

  3. 条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400字。

  四、胡锦涛总书记到河南、安徽考察,引发我们许多思考。请联系“给定资料”,整理自己的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 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流畅。

  2. 报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要深入思考,紧密结合“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写一篇视野开阔、见解深刻的文章。

  3. 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可结合“给定资料”中所反映的一个主要问题,写一篇见解比较深刻的文章。

  4. 字数大约在1000~1200字。
2009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参考答案

  一、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了巨大成绩,也面临许多问题。请概述“给定资料”反映的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20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全面,有条理,不必写成文章,不超过300字。

  【参考答案】

  我国经济发展主要需解决两个问题,即加工业产业结构存在硬伤和粮食问题。

  一是加工业产业结构有硬伤,以东莞模式为代表的出口型加工工业产业结构存在硬伤,缺乏定价权,出现了企业迁厂和倒闭的现象,产业结构升级思路还不清晰;部分企业家缺乏创新与创业精神、缺乏核心技术研究能力;高级技工人才也比较缺乏;本土企业在生产加工业领域遭到外资企业强有力的竞争。

  二是粮食问题,随着农资价格大幅上涨,农民的生产成本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外出打工,致使大面积耕地荒废,我国农民的种粮意愿在下降;同时,国际粮价的普遍上涨,也使我国粮价面临上涨压力。

  二、本题仅限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1.对“给定资料3”中林老板的心态进行分析,并指出他的心态所反映的本质问题。(20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不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

  林老板的心态反映的本质问题是缺乏再创业的勇气与自主创新能力。受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影响,劳动力成本上升,林老板的企业面临着经营困难。在困难面前既不愿意迁厂,也无力提升创新能力。林老板只是我国产业结构硬伤的缩影,“两头在外,中间加工”的制造业发展模式在创造了巨大经济奇迹后,也面临着危机。应当按照党中央的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给定资料11”提出了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对策,认为提高粮食价格是关键之策,不必担忧对低收入人群的影响。他的这种观点有没有道理,为什么?请谈谈你的见解。(20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理清楚,不超过400字。

  【参考答案】

  为解决我国粮食问题,有人提出提高粮食价格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策。这种观点有其合理的一面,国际粮价已普遍上涨,且发达国家利用粮食掠夺发展中国家,客观上诱使粮价上涨;此外,提高粮价比补贴更实惠,也是部分农民的愿望,通过向低收入人群提供补贴,可以部分抵消粮价上涨对低收入人群的影响。但不容忽视的是,此观点也有不合理的一面:一是2008年我国粮食产量供需基本平衡,主要农产品供大于求,贸然涨价明显违背市场经济规律;二是根据国外教训,粮价上涨不仅影响低收入人群的切身利益,而且容易引发干群矛盾甚至导致政治动荡;三是稳定粮价是我国政府的既定方针,政府有信心也有能力稳定全国粮价。

  因此,解决粮食问题,要按照胡锦涛同志的要求:一靠政策,保护现有土地承包关系和制度,适度发展规模经营,并调控好农业物资的价格、提高农民种粮补贴,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适时提高出口关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二靠科技,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三、本题仅限报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1.“给定资料5”对内地省区“欢迎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口号提出质疑。请对此进行分析,谈谈你的见解。(20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

  【参考答案】

  内地省区“欢迎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口号,实际上是希望复制沿海地区的东莞模式,大力发展出口型加工工业。这一口号有合理的一面:东莞模式创造了经济奇迹,内地省区也有劳动力成本优势,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工业,且产业转移有利于实现经济持续发展。但盲目复制东莞模式的理念不可取:一是内地省区并没有沿海地区的地缘和外资优势;二是东莞模式在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下已经出现危机,土地的利用效率越来越低,电水资源紧张,污染严重,东莞模式的产业结构存在硬伤,广东已开始发展重工业,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因此,内地省区应借鉴日本经验,着力增强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加大技术研究力度,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

  2.某学术团体为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就我国粮食问题召开研讨会。在关于解决问题对策的讨论中,有人发表了“四点对策。”

  其一,建议加大农业投入,以使粮食产量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我国粮食生产有很大潜力,只要持续加大农业投资,我国的粮食产量就不仅完全可以在中长期内满足国内需求,而且可以保证出口。

  其二,建议科学地分配全球有限的粮食。近年随着全球能源供需矛盾凸显,石油价格上涨,一些国家把粮食加工成生物燃料。当欧美一部分人填满他们油箱的时候,很多人正为如何填饱他们的胃而苦苦挣扎。要优先满足人类最基本的需求,科学地解决全球有限粮食合理分配的问题。

  其三,建议大力倡导粮食节约。据某市调查显示,该市饮食行业及单位食堂的就餐者,平均每人每天浪费大米14克,每天浪费大米多达7000公斤。如果在全国调查,粮食浪费一定是个惊人的数字。要厉行节约,这是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的重要保证。

  其四,建议切实加强国际合作。发达国家、国际组织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相关政策指导。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向受到粮价攀升冲击严重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近期紧急粮食援助,并对如何促进发展中国家在中长期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给予切实帮助。

  这“四点对策”,内容上、表述上都存在问题。请指出这份“对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20分)

  要求:

  1.明确指出存在哪些问题。

  2.写出相关的修改意见(包括写出需要补充的内容)。

  3.条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400字。

  【参考答案】

  上述对策存在的问题有:一是脱离实际,缺乏针对性。合理分配全球粮食,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粮食援助,超出了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范围,也超出了我国政府的能力范围。同时,依赖外国也不符合我国粮食立足于自给的方针。使粮食产量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不是我国政府的责任。二是观点片面。粮食生产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自然灾害可导致粮食减产,农民抛荒可导致产量下降,仅靠加大农业投资,不能有效解决粮食问题。同时,粮食节约不仅体现在消费环节,也体现在加工、储运环节,节约粮食应当是全过程、全方位的。

  建议修改为:应坚持立足于粮食基本自给,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加强科技应用,为粮食高产稳产进一步发挥作用;严格保护耕地,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种田补贴,提高农民种田积极性;要大力宣传节约粮食的重要性,形成全面节约的良好风尚。

  四、胡锦涛总书记到河南、安徽考察,引发我们许多思考。请联系“给定资料”,整理自己的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流畅。

  2.报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要深入思考,紧密结合“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写一篇视野开阔、见解深刻的文章。

  3.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可结合“给定资料”中所反映的一个主要问题,写一篇见解比较深刻的文章。

  4.字数大约在1000~1200字。

  角度一:观点全面的文章

  对应考生:报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

  立意要求:深入思考,紧密结合“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写一篇视野开阔、见解深刻的文章。

  【参考例文一】

  立足于自给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古人的认识里,丰衣足食是文明进步的基础。今天,粮食安全依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胡锦涛同志在河南考察期间指出:“粮食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我们一定要把粮食生产抓得紧而又紧。”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基本的立国方针,解决粮食问题也必须立足于基本自给,按照总书记的指示,多种方式抓紧抓好粮食生产。

  保障粮食安全,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这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基本方针,也是保证我们国家独立自主的内在要求。我国是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粮食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的20%左右,解决如此庞大的粮食需求,不能依赖国际市场,更不能指望西方大国及其操纵下的国际组织援助。近几年,我国在世界粮食危机的背景下实现了粮食连年丰收,保持了较高的自给率,保证了国内粮食市场和价格的基本稳定。国内外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必须始终将保障粮食安全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尽管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良好,但从中长期看,我国面临人口增加、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等多重压力,粮食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而粮食稳步增产的难度增大,粮食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保障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实做到未雨绸缪。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将粮食安全作为重大战略问题摆上日程,纳入职责,把党和政府制定的一系列鼓励、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落到实处,调动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切实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要认真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发展粮食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技”的指示,把政策支持和科技进步作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根本措施。在制度层面,首先,必须坚持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长期稳定不变,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只有稳定并发展这一农业生产基本体制,才能有效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才能促进粮食不断增产、农民不断增收。其次,必须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切实保护粮食生产资源。再次,要努力增加种粮农民收入,国家财政支出重点向农村倾斜,逐步理顺粮食价格,逐年增加对农民的种粮补贴,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同时,要坚持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加强粮食宏观调控。在基础工作层面,一方面必须下大力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田水利,稳步提高耕地基础地力和产出能力;另一方面必须强化农业科技进步,大力推进农业关键技术研究,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耕作技术,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将两者结合起来,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社会环境层面,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粮食安全意识。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倡导科学饮食、健康消费,在全社会形成爱惜粮食、反对浪费的良好风尚。

  通过各级政府的努力,不仅要牢牢掌握保障粮食安全的主动权,而且要以此为突破口,全面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使广大种粮农民实现增产增收,共享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

  【参考例文二】

  深化改革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

  当前,由于国际市场粮食供应趋紧,一些国家出现了“粮食危机”,引发了社会动荡,凸显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尽管我国粮食供应总体态势平稳,但从多方面来看,限制粮食增产的因素较多,粮食供求将长期处在紧平衡状态。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粮食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必须作为党和政府的头等大事,始终抓紧抓好。

  保证粮食供给的根本之策是提高粮食产量,在影响粮食产量的诸多因素中,制度因素极为关键。改革开放以前,“吃大锅饭”的体制极大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致使我国粮食供给水平长期徘徊在低位,相当部分人口挣扎在温饱线上。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制度,通过放活土地承包经营权,极大释放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成功地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给我国粮食安全状况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历史经验证明,制度变革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动力,未来也只有进一步深化改革才能确保粮食安全。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议指出,我们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把握农村改革这个重点,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一个重要突破口在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近三十年来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联产承包体制虽然一度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对于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要求,解决效率和效益问题的关键在于进一步放活土地承包经营权,允许土地在一定程度上自由流转。只有土地自由流转,才能使土地这种首要的生产要素进入具有规模化生产能力的生产者手中,比如集中于大型农业合作组织或企业集团,使产业化、规模化的粮食生产成为可能,大幅度地提高粮食产量。因此,保障粮食安全,就要深化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不仅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还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允许农民自愿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经营权,为发展规模经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创造条件。

  推进粮食购销价格改革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方面。国内国际市场粮价长期倒挂,国内粮食购销价格远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导致农民“增产不增收”现象难以根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难以提高,进而制约了粮食产量的提高,成为我国粮食安全中潜伏的危机因素。这一问题短期可通过政府加大粮食直接补贴加以缓解,长远则必须通过理顺粮食购销价格,使农民种粮在市场上得到丰厚的回报,才能形成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的良性循环,确保长久的粮食安全。

  深化改革,不仅要在经济上给予农民更多的自主权,也要在社会发展上给予农民平等权利,通过打破二元体制,统筹城乡发展,最大限度地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持续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应对新形势的挑战,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角度二:观点专一的文章

  对应考生: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

  立意要求:结合“给定资料”中所反映的一个主要问题,写一篇见解比较深刻的文章。

  【参考例文】

  政策保护与科技进步并重 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保障粮食安全作为2020年前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河南、安徽考察农村工作,也一再强调了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自古以来,仓廪实、衣食足则天下安,否则天下必然不会太平。我国要建设和谐社会,要统筹城乡发展,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就要从根本上改善粮食安全,坚持政策保护与科技进步并重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在于确保生产发展,促进粮食生产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坚持政策保护,首先就要严格保护生产资源。把党有关“三农”问题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坚持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长期稳定不变,加快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依法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有条件的地方培育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市场环境,促进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土地产出效率。严格执行耕地保护任务,科学合理地规划利用土地,严格控制非农建设用地规模,尽可能少占用耕地。

  坚持政策保护,还体现在不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投入力度。国家财政支出的重点要向“三农”倾斜,不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切实加大对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农田的产出能力。要完善粮食补贴和奖励政策,随着经济发展,在现有基础上逐年增加对农民种粮的补贴规模。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逐步理顺粮食价格,使粮食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使种粮农民能够获得较多收益。借鉴国际经验,探索研究目标价格补贴制度,建立符合市场化要求、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粮食价格支持体系,促进粮食生产长期稳定发展。

  要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就是强化对粮食生产的科技支撑,着力提高粮食单产,进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多渠道农业科研投入体系,增加对粮食生产技术科研的投入,为提高粮食生产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要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和应用,充分发挥其支持粮食生产的作用。要大力组织开展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活动,积极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完善农民科技培训体系,调动农民学科学、用科技的积极性,提高农民科学种粮技能。加强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交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粮食安全事关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保障粮食安全,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最近一些国家出现的粮食危机再次提醒我们,对粮食问题决不可掉以轻心。只要我们把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方针政策落到实处,把政策扶持同科技支撑结合起来,就能确保人民群众的粮食需求,就能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位置。

.blkContainerSblkCon p.page,.page{ font-family: "宋体", sans-serif; text-align:center;font-size:12px;line-height:21px; color:#999; padding-top:35px;}.page span,.page a{padding:4px 8px; background:#fff;margin:0 -2px}.page a,.page a:visited{border:1px #9aafe5 solid; color:#3568b9; text-decoration:none;}.page span{border:1px #ddd solid;color:#999;}.page span.cur{background:#296cb3; font-weight:bold; color:#fff; border-color:#296cb3}.page a:hover,.page a:active{ border:1px #2e6ab1 solid;color:#363636; text-decoration:none}.blkContainerSblkCon p.page,.page{ font-family: "宋体", sans-serif; text-align:center;font-size:12px;line-height:21px; color:#999; padding-top:35px;}.page span,.page a{padding:4px 8px; background:#fff;margin:0 -2px}.page a,.page a:visited{border:1px #9aafe5 solid; color:#3568b9; text-decoration:none;}.page span{border:1px #ddd solid;color:#999;}.page span.cur{background:#296cb3; font-weight:bold; color:#fff; border-color:#296cb3}.page a:hover,.page a:active{ border:1px #2e6ab1 solid;color:#363636; text-decoration:none}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时间?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时间? 今天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内容 2007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 什么是党政机关考试录用人员和国家公务员 大家来猜一下明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题目。 200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的热点是什么? 200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摸拟试题(四) 200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写作要点是什么呢? 0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考的什么 2004年浙江省党政机关录用国家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考试试题答案 2005年江苏省录用国家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考试 求西苑出版社200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教材上网卡 哪里能找到最丰富的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习题集?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随书光碟安装问题 申论考试 党政机关考试录用人员和国家公务员和省公务员考试有什么区别? 谁能提供今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常识复习资料及申论应试素材? 国家公务员考试只需要考行政能力测验和申论吗? 录用考试 2006国家公务员申论重点解析 《北京市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机关工作人员、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合格证书》?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和申论的考试时间具体的是几点到几点,如果没有确定,那么2006年是多少? 谁那有2006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行政和申论的真题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