痒这首歌什么意思:四种经典的反转型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10:58:17
型态分析—四种经典的反转型态    头肩顶(底) head-and-shoulders top
  
  头肩排列是常见的反转型态。这种排列可分为头肩顶及头肩底,前者是发生在行情的高峰时期(如图a),后者则形成于行情的底部(如图b)。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它的形成原因,以头肩顶为例,在一波强势上涨,因为获利了结卖压而使得涨势暂歇,此时的获利了结将显现出成交量放大的情况,并且价格作小幅度的拉回。这便构成了「左肩」,但这时还看不出来将形成头肩顶。
  
  在拉回之后,行情再度延续原来的上涨趋势,股价再创新高,并配合大成交量(通常与左肩的成交量相当)。而后又再于另一波的获利了结而拉回,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回文件的价位会低于左肩的峰位,于是形成了「头部」。由于左肩的峰位伴随着大成交量,因此当这波回档跌破左肩峰位时,持股信心已受影响。
  
  在拉回整理后行情虽然再延续既有趋势上涨,第三波的涨势便不如之前的强,不仅价格峰位低于头部峰位,且成交量亦明显缩小。显然经过二次的获利了结拉回后的上攻,市场欲介入的投资人已大幅减少,多头势力退却,显示一般人对后势的看法已发生了变化,这是使得行情反转的可能性大为提高。这是「右肩」。
  
  而当行情跌破颈线时,为持股信心瓦解的开始,套牢卖压纷纷出笼,配合着爆量,行情开始反转。
  
  双重顶(底) Double Tops(Bottoms)
  
  双重顶常被称为M头,而双重底则常被称为W底,这是因为其形状的关系。如果双重顶(底)发生在大波段的价格走势之后,则代表趋势发生反转。当价格自第二个波峰下拉后低于二峰间的谷底时,则M头完成。其后将发生一波下跌走势,幅度则约和头与颈线间的距离相当。
  
  所谓双重顶是指价格上涨到某一程度后,出现较大的成长量,随之则呈现小量拉回,接着价格再度上涨到几乎与第一个波峰相同的高度,量亦放大,但是却小于第一个波峰的量。而这个量缩是一个弱势格局,当价格再度拉回时,跌破颈线,则双重顶完成,趋势反转发生。
  
  并非二个波峰出现便是一个双重顶,真正的双重底其实不常见。许多双波峰的出现其实仅是一个整理型态而已,之后价格持续往原趋势前进,而非反转。在上涨趋势中,第一个波峰带着大量后拉回是正常现象,价格上涨遇到获利卖压而拉回是合理的。但如果趋势维持,则拉回的幅度不应太大,不应超过20%,否则是一种弱势格局的讯号。另外,真正的双重顶的二个高峰出现的时间可能在数周至数月之久,时间过近的双峰可能只是整理。在第二个波峰拉回后若跌破原来支撑线,则显示在心理压力因素下,后续的卖压将涌现,引发另一波价格的下跌。
  
  圆形顶(底) rounded tops/bottoms
  
  圆形顶(底)又称为碟形(saucers)或碗形(bowls),是一种可靠的反转型态,但并不常见。圆形顶(底)的价格排列在外缘呈现平滑的圆弧形态,并且没有突出的相对高点或低点。在形成的时间上,圆形顶(底)的形成时间约在数周至数月之久。当圆形顶(底)形成时,价格趋势将反转。 由形成的形态来看,圆形顶(底)事实上可以视为头肩顶(底)的复杂形态。它可以视为是多空势力明显逐步转移的形态,而头肩顶(底)则是数波多空强烈交战的结果。
  
  岛型反转(island reversal)
  
  岛型反转是一个孤立的交易密集区,与先前的趋势走势隔着一个竭尽缺口,并且与之后的价格趋势相隔着一个突破缺口。在一波价格走势后,价格在过度预期中跳空,形成竭尽缺口,在整理一日至数日后,价格反向跳空,使整理期间的形态宛如一个孤岛。
  
  岛状反转不是主要反转型态,因为它形成的时间相当短,不足以代表主要趋势的意义,不过它通常是一个小趋势的折返点。其理由明显,因为前一个跳空发生后,不久便发生反向的跳空,显见原来既有的趋势在过度预期后,发生后继无力的现象。既有趋势的力道在后继无力下突然间消失,因此反向势力便乘势而起,便发生反向的跳空。这是多空势力在短时间内鲜明的消长结果。
  
  所以当反向缺口没有马上被填补时,便代表多空势力消长确立,成为趋势的反转讯号。
上一页1双重顶的判断及技术含义 双重顶的判断及技术含义    在众多表示头部的技术形态中,反复的双重顶是被提及最多的一种。投资者经常将双重顶看成是头部确定信号,并且认定今后将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但在实际运行中,这种技术形态的运行是相当复杂的,很难简单地进行认定。因为有时在初期看成双重顶的形态在经历一段时间后有可能成了“w”底形态,因此,需要投资者综合各种因素进行考虑,从而可能比较准确地判断是否会出现真正的顶部。

  判断双重顶最重要的条件是趋势。当市场或者个股处于上升的大趋势中,一些所谓的双重顶往往会演绎成双重底的形态。当然,有的个股在顶部之后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调,之后再度上涨到前期高位后再度下跌,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头部。需要了解的是,形成双重顶的内在因素是由于介入的主力资金被套后,无法顺利出局,因此被迫再度拉高,以便择机出局。这其实是一种无奈的举动。

  其实,所谓双重顶更多地出现在下降通道当中。由于市场上往往有超跌抢反弹的资金在前期的低点附近做多,又在前期的高点附近做空,从而导致了双顶的形成。此时技术形态表现出来的特征往往是第二个头部低于第一个头部,这是通常出现的情况。这种下降通道中形成的双顶意味着短期的抵抗结束,市场再度向下走低,一般而言也意味着其形成的箱体中箱底的位置具有较强支撑,是未来值得关注的位置。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所谓的双顶很难判断是否是个股的头部,因为在第一个头部向下的时候,是无法判断是否会存在第二个头部的,它是在下跌了相当空间后才能确定的。所以,从长线投资者眼光来看,只有追逐相对高点卖出才有积极意义。比如2007年10月的A股最高点之后形成了两个头部的形态,但初期无法确认,只有等待大盘跌到5000点以下才能确认,此后的反弹就是逢高出局的机会了,但长线投资者由于是以战略眼光来参与,所以此时出局获利还是比较丰厚的。

  对于市场上的部分投机参与者来说,可以利用技术上双头的形态来观察股价的重要支撑或者阻力位置,以便在今后的波段操作中能够较好地把握空间。从市场的规律来看,在下降通道中形成双头后的下跌空间,将是在击破低点之后箱体的高度,由此可以预测可能的技术支撑价位,提前进行抄底操作。但此类操作必须制定合理的盈利目标,以短期参与为主。  个股尾市拉抬的用意是什么?    某股票的股价并不在涨升阶段,成交量也相当平常,但在尾市的最后一刻出现了一笔或者几笔明显属于大量的成交单子,而且导致的结果是股价突然直线上冲使得收盘价回升。对于一些阅历较深的投资朋友来说对此是不会感到惊讶的。但在具体的理解上还是有不小的差别。

  首先,闭着眼睛说这是主力拉升的前奏,这是最直接的理解。确实存在这种现象,主力在拉升股价的前一天将收盘价故意拔高,也许第二天的起点会高一些。但现在的投资者已经非常老练了,如果拉了收盘价而第二天主力没有参与,那么股价必定低开,市场绝不会认同主力强行拉抬的收盘价,因此现在已经很少有主力会为了拉升股价而采用拉高收盘价的方法。

  其次,闭着眼睛说是主力在护盘,目的是不让股价下跌,这是自以为成熟的理解。既然主力尾市拉升股价并不是为了要在第二天继续推升股价,那么可以理解为维护股价,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护盘,不过更确切地说护的是收盘价的盘。

  最后,如果投资朋友说一定要仔细分析过盘中的每笔交易后才能下结论,那么就是属于比较理性的理解了。确实,如果没有盘中交易过程的观察,我们很难对这一现象得出明确的结论。下面根据盘中的交易分析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该股全天的成交非常平淡,大单子也很少见,因此结论就是"主力护盘"。这个结论前面已经提过。但如果在分析了盘中交易以后再做出这个相同的结论,就是一个理性投资者的境界。

  第二种情况是盘中有主动性往下打压的单子,比如一旦下方出现稍大的单子就立刻有主动性的单子砸出来,股价的盘中走势明显弱于大盘。因此结论也是"主力护盘"。

  第三种情况是盘中出现过一些较大的成交量但都是在一个特定的较低的价位附近出现,而且单子比平常的单子要大。比如一般的买卖单都是几十手,但这些较大的单子都是100手以上。这是有大单子在进行盘中交换,其价格是有"默契"的,因此在交换完成以后主力还会将价格拉回到原来的位置。这种现象的背后可能是主力将一部分筹码在一定的价格附近通过市场转让给其他投资者,或者是其它要退出者将某张大单子还给主力。

  第四种情况是有主力出货,盘中观察不断有主动性打压盘出来,一旦有稍大一些的接盘就会被砸掉,与第二种情况一样,但结论却与"主力护盘"完全不同,而是"主力出货",拉抬收盘价的目的是为了第二天能够更好地出货。现在的关键是如何与第二种情况区别,这才是真正的智力较量。判断的一个要点是出货狠不狠,另外还可以估计一下做收盘价所用的量与盘中出货量的比例。如果做收盘价的量不到出货量的两成则是出货者为了第二天更好地出货,反之就可以确认是"主力护盘"了,出货者是绝不会再花大资金去做收盘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