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远和李小璐:企业竞争的指南针——质量竞争力指数相关解读与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07:57:06

企业竞争的指南针——质量竞争力指数相关解读与思考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06-10-18 10:00:00

    编者按:为了准确反映我国制造业产品质量水平和发展能力,推动我国产品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统计局合作开展了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研究,经过4年的试运行已趋于成熟。9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05年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以及其所呈现的质量趋势分析等方面情况,这也是我国第一次用系统化的数据来评测我国宏观质量水平和质量发展能力,标志着我国宏观质量状况有了量化的衡量指标,对于我国实施以质取胜战略、提升质量竞争力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从宏观层面上看,通过对行业和地区质量竞争力的比较分析,可以为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提供确定质量投入规模和方向的决策依据,为制定宏观质量方针和区域性质量政策提供定量化参考。从微观层面上看,质量竞争力指数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科学工具,也可以称为企业竞争的指南针。企业可以通过质量绩效测评,监控经营状况,及时了解自身质量竞争力的实际状况、发展态势及在行业中的地位,更加科学有效地制定和调整竞争战略。如何理解质量竞争力指数?最新的质量竞争力指数反映了哪些特点和趋势?本期栏目将为广大企业读者阐述解读。

什么是质量竞争力指数

一、推出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和拓展,质量的内涵与外延以及质量工作的环境发生着重大变化,各行业和各地区的总体质量状况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国务院和国家质检总局对全国质量形势进行分析与判断的依据。如何从宏观上和总量上对质量现状进行客观评价?这就需要构建新的质量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合理的质量指标,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质量竞争力指数是质量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研究项目,是一项全新的探索。自2002年初开始,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国家质检总局在面向社会广泛征集项目承担单位的基础上,组织成立了质量竞争力指数研究课题组,开展了“国家宏观质量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国家质量竞争力指数”的研究。到2002年底,课题组基本分析确定了指标体系的适用范围,构建了质量竞争力指数及与之相适应的数学模型和权重体系。2003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选择浙江、辽宁、山西和深圳4个省市,开展了国家质量竞争力指数测评试点工作。通过此次试点,课题组最终形成了质量竞争力指数的总体框架、体系和测量方法,并通过了项目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这项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在质量评价领域的研究空白,确立了我国在宏观质量竞争力指数研究方面的国际领先地位,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推出质量竞争力指数,是在宏观质量管理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在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新形势下,对指导各地区、各部门转变观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质量竞争力指数的测量与分析可以为企业有针对性地改进产品与服务质量、制定行之有效的质量经营战略提供决策支持。它不仅可以为企业揭示企业获得长期质量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还可以为企业提供与竞争对手进行水平对比的平台和技术框架,从而成为企业设立质量经营目标以及评价自身质量经营状况的依据。

二、具体内容


    质量竞争力指数是按照特定的数学方法生成的、用于反映质量竞争力整体水平的动态性经济技术指标,由质量水平和发展能力两个二级指标、6个三级指标以及相应的12个观测变量构成。其中,“质量水平”指标反映的是“质量发展的当前状况”,是对“现状”的测量;“发展能力”指标反映的是“质量发展的持续能力”,是对“潜力”的测量。前者是根据对标准与技术水平、质量管理水平、质量监督与检验水平等质量指标的测量来评价行业或地区的质量水平;后者是根据对研发与技术改造能力、核心技术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等与质量相关的科技投入与产出指标的测量来评价行业或地区的质量发展能力。
    与质量水平有关的3个三级指标中,标准与技术水平代表的是企业向社会公开承诺的技术水平及其保障条件。质量管理水平代表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及其有效性的定性和定量效果,而质量监督与检验水平则代表了产品实物质量水平,它是前面两个三级指标综合作用的外部表征。发展能力的3个三级指标包括研发与技术改造能力、核心技术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研发和技术改造投入是企业科技投入的主要方面,核心技术能力主要是指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和企业拥有专利技术的数量,市场适应能力是研发与技术改造投入和核心技术能力综合作用的经济效果。
    总体说来,在质量竞争力指数的全部6个三级指标中,质量监督与检验水平和市场适应能力两个指标是企业质量竞争力的外部表征。前者的评价者是政府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后者的评价者则是市场上的广大消费者(顾客),他们共同构成了对企业质量现状的客观评价,是企业不能直接控制的外部因素。而标准与技术水平、质量管理水平、研发与技术改造能力和核心技术能力4个指标是企业质量竞争力的内部表征。它们可以从企业内部所拥有的质量资源或质量能力方面得到解释,是企业可以控制的因素。它们的改善最终会带来质量监督与检验水平和市场适应能力两个指标的持续提高。

2005年质量竞争力指数


    2005年,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我国质量事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制造业总体质量水平稳步提高,行业和区域质量发展能力继续改善。根据对制造业中通信、机械、石化、纺织、医药、食品、印刷等29个行业中25万多家企业相关数据测算结果,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为78.98,实现了连续7年稳步上升。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与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的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额等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标的统计相关性显著,与出口额的相关系数更是高达91.0%。质量竞争力的稳步提高,有效地支撑了国民经济发展,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 
    在29个行业中,有7个行业的质量竞争能力较强,具备一定优势和潜力,行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处在较高水平(80分以上),这些行业依次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83.72;通用设备制造业83.48;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83.42;专用设备制造业82.80;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82.59;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82.03;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81.10。 
    我国制造业不同行业质量竞争力发展的不平衡性明显。排在第1位的质量竞争力指数高出排在末位的质量竞争力指数11.51。技术与资本比较密集、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的现代产业的质量竞争优势比较显著,而劳动比较密集、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的传统产业的质量竞争力偏低。 
    从省份来看,有11个省份的质量竞争能力较强,经济发展后劲足,地区质量竞争力指数处在较高水平(80分以上),这些省份依次为:江苏84.49、福建84.39、上海84.34、广东83.82、北京83.80,重庆83.79、天津83.76、浙江82.86、辽宁82.80、山东80.86和四川80.81。 
    从区域来看,东、中、西部地区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分别为82.87、78.01和77.00。从结果来看,应该说东部领先,中部次之,西部相对比较落后。根据4年试运行的数据测算,与2002年相比,东、中、西部地区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分别增加2.07、2.46和2.92,增幅分别达到2.56%、3.26%和3.94%。 
    可以看出,不同地区制造业质量竞争力发展仍然不平衡。排在第一位的江苏制造业的质量竞争力指数领先西藏16.19。东部地区质量竞争优势突出,继续保持领跑地位,地区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89。

指数呈现的质量趋势


    2005年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呈现了以下质量状况和趋势:
    一、全国产品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高
    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78.98,与2004年相比提高了0.64个百分点。两个二级指标质量水平和发展能力分别达到81.91和76.05,与2004年相比分别提高了0.86和0.14。截至2005年,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已实现连续7年稳步上升。
    二、主要行业和支柱产业综合质量素质明显改善
    1.化学纤维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行业质量进步明显,行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同比分别增长8.33%、4.86%、4.68%、4.62%、4.44%和4.38%。 
    2.服装制造、皮革制品和黑色金属等3个行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总体保持持续提升态势。
    3.电子通信,通用设备,仪器仪表,专用设备,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电气机械等行业的质量竞争力指数名列前茅,连续多年保持较高水平。 
    4.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烟草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橡胶制品业等9个行业的发展能力和质量水平超过了制造业的平均水平。
    三、地区质量发展呈现较好态势
    2005年度多数地区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与2004年度相比有了明显提升。 
    从省份来看。各省的质量竞争力总体上继续趋好,大多数省份质量竞争力有了明显提高。22个地区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明显上升。广西、西藏、贵州、福建、黑龙江和陕西等地区,同比分别上升了4.55、4.46、4.47、3.94、2.92和2.89;上海、广东、江苏、福建、浙江、北京等地区制造业的质量竞争力指数连续多年保持较高水平;天津和湖南等地区连续7年稳步提升。
    从区域来看。东、中、西地区质量竞争力指数发展不平衡现象呈现缩小趋势。根据4年试运行的数据测算,与2002年相比,东、中、西部地区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分别增长2.07、2.46和2.92,增幅分别达到2.56%、3.26%和3.94%。这些数据表明,在国家区域发展政策的引导下,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尤其是西部地区质量竞争力显著增强。

企业须知

    2005年的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显示着我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的攀升,在为中国制造由衷高兴的同时,我们必须冷静思考,如何更好地提升制造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让制造收益更多地让国人享有?那就是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在全国大中型企业中,至今尚有71%未能设立技术开发机构、66%的企业没有开展技术开发活动,许多企业对外技术依存度偏高。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技术创新已成为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动力,是企业生命力的不竭之源。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是提升中国制造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保障其能否顺利进行跨国经营的最重要因素。
    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技术创新就是要运用新的知识、技术和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来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和实现市场价值的过程。在现在和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谁的技术创新能力强,谁就掌握着先进制造技术,从而掌握市场,并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根据创新的方法不同,技术创新可分为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三种基本模式。在产品生命周期逐渐缩短、市场前景变化多端的新形势下,我国制造业企业应根据自身实力和研发水平在不同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创新模式,以缩短技术开发周期,减少风险。但从长远发展看,我国制造业企业应该以自主技术创新模式为主,掌握和控制产品或工艺的关键核心技术,引领行业的发展,赢得竞争优势。积极培育和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使我国制造业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并立足国际市场,让“中国制造”享誉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