蓑笠的意思:从革命党到执政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17:46:42
从革命党到执政党 中国共产党政治成长中的地位转变与角色转换 王贵秀 2008年09月17日09:17   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摘要] 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问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从多视角观察可以看出,无产阶级政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与资产阶级政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是有很大区别的;我们党经历了从“局部执政”到“全局执政”的发展过程;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起,已实现了“地位转变”,但却长期未能实现“角色转变”,从而形成了“革命(党)角色”与“执政(党)地位”的历史错位和矛盾冲突。这主要表现在,革命观念与执政地位、革命体制与执政地位之间存在的矛盾冲突长期困扰着我们。在强调加强执政党建设的今天,应该着力消除这种矛盾冲突。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革命党;  执政党;  地位转变;  角色转变

  [作者简介] 王贵秀(1935-),男,山西定襄人,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这既是一个老问题,也是一个新问题。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证明,这个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关系到我们党的兴衰成败。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提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问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研究和解答这个难题,对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无产阶级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与资产阶级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区别

  无产阶级政党有从革命党到执政党转变的问题,资产阶级政党也有从革命党到执政党转变的问题。但是,这两种转变有很大不同。

  随着资产阶级革命产生的资产阶级政党,起先都是革命党。资产阶级革命党的任务,或者是进行民族革命,推翻殖民统治,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或者是进行民主革命,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或者是二者兼而有之。不管属于哪一种情况,只要资产阶级取得全国政权,资产阶级政党作为革命党的历史使命即告完成,从而转变成为执政党,不再有革命任务,也就是说,不再是革命党。如果执政以后发生政权易手,它们便会成为在野党或反对党。在此情况下,资产阶级政党一般不会采取重新革命的策略,而是首先设法保存和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然后争取通过民主选举,赢得议会中的多数或总统选举而再度执政,从而重新成为执政党。由此可见,资产阶级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几乎是一步到位的,革命一胜利,政权一到手,这个转变就完成了,然后它们就按照其执政规则运行、治党理政了。

  无产阶级政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转变的情况与此大不相同。对于无产阶级政党来说,无论是夺取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还是夺取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都不是革命的终结。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夺取全国政权,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对于无产阶级政党来说,只是为其实现全人类从阶级社会进入无阶级社会的共产主义革命理想增添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强有力工具;而要完成这个历史使命,还需要一系列社会的和技术的以至思想的革命。特别是在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社会阶段的落后国家取得国家政权的无产阶级政党,就更是如此。然而,在落后国家,无产阶级政党取得全国政权成为执政党以后,究竟还需要经过什么样的革命,如何进行革命,这是一个有待几代人在漫长的社会历史进程中不断进行研究、探索和解决的问题,如果企图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个问题,那就必然会因现有条件的局限而使人们陷入超越历史阶段的空想之中。因此,无产阶级政党在民族民主革命取得胜利成为执政党之后,当务之急是适应从革命党(即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向执政党(即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转变,合理运用和充分发挥国家政权的力量,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逐步建成和实现社会主义社会,为未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准备和积累物质、精神条件。

  因此,对于中国共产党这样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来说,取得全国政权成为执政党之后,虽然仍然存在着革命的任务——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但执政的任务已经突出地提上日程,成为主要任务。这就表明,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革命和执政、革命党和执政党虽有重大原则区别,但却不是互不相容的。在取得全国政权之前,当它还是革命党的时候,它已在部分区域内建立了革命政权,即有了一定的“执政因素”,并且在不断增长和壮大;在取得全国政权,成为执政党以后,它仍然还有未竟的革命任务。但不管怎样,取得全国政权以后,执政任务已经凸现出来,成为第一位的了,而革命任务则降至次要的和服从的地位。于是,这里就有一个政党的地位转变与角色转换的问题了。

  从“局部执政”量的积累到“全局执政”质的飞跃

  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是通过量的不断积累到质的飞跃而实现的。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更是这样。我们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是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标志而实现的。但是,这种转变不是从那一时刻突然出现的,而是从民主革命时期建立区域性革命政权之日起就开始萌发、孕育和产生了。不过那时,我们党的“局部执政”是在旧国家政权包围、打压和剿杀下,处于非法的地位,因而党的总体任务是从事革命,推翻旧的国家政权,“局部执政”只能是服从和服务于革命,因而带有强烈的革命(党)的功能和特性。显然,这与革命胜利后的全国执政,充分发挥新的国家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建设新的社会,是有原则区别的。

  正因为我们党的执政有这样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从“局部执政”到“全国执政”的演变,关于党如何执政的问题(实际上主要是如何对待和处理“党政关系”的问题),就不完全是在建国以后,更不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遇到的问题,而是从民主革命时期建立区域性革命政权时起就已经遇到并且始终绕不过去的问题。只是在新中国建立以后,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个问题更显突出、更加尖锐了。

  “地位转变”与“角色未变”引发的矛盾与冲突

  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具有多方面的内涵,而最主要的是“地位转变”和与之相适应的“角色转变”。从原则上说,角色理应随着地位的转变而转变。但是,地位的转变并不等于角色的转变,在实际上往往会出现地位转变了而角色却没有转变的情况,从而导致角色与地位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苏联和东欧共产党都有这样的情况,我们党也有这样的情况。

  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尽管有一个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逐步演进的过程,但是从总体上讲,这个转变有一个标志性的界碑。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这个界碑就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在此之前,我们党一直领导人民进行民族民主革命,其基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的国家政权。此时,就总体而言,我们党毫无疑问是革命党,处于革命地位。新中国的诞生,新的国家政权的建立,标志着我们党的地位在全局上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结束了长期被旧国家政权打压、处于非法的被统治地位的历史,开始掌握国家政权,成为执政党,处于执政地位。这是我们党所处的历史地位和政治地位的一个重大转变。

  然而,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就其地位、也仅仅就其地位而言,新中国一建立就实现、完成了,但是这种历史地位和政治地位的转变仅仅是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一个方面,尽管是重要的、基础性的方面,却还必须有与“地位转变”相适应的“角色转变”。实事求是地说,我们党在“地位转变”之后,“角色转变”并没有及时跟进,以至长期继续充当和扮演革命党的角色。而且,地位的转变主要是在客观上实现了,而在主观上人们对执政地位的认识并没有到位。尽管我们党取得执政地位以后,在这些方面也时有探索,但在相当长时期内多有曲折和反复,未见多大成效,从而使革命党“角色”与执政党“地位”的矛盾冲突长期困扰着我们。

  这种革命党“角色”与执政党“地位”的矛盾冲突,如果任其长期存在而得不到妥善解决和消除,其后果将是严重的。不但不能利用党的执政地位这个有利条件,充分发挥执政党应有的功能和作用,掌好权,执好政,治理好国家,而且还会反过来影响和损害党的执政地位,甚至动摇和丧失执政地位。苏联和东欧执政多年的共产党顷刻之间丧失执政地位,以至亡党,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此。这种惨痛的教训,必须刻骨铭心、牢牢记取。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重新提出和强调执政党建设问题,强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着力改革和完善领导体制和领导方式、执政体制和执政方式,其新意或现实意义就在于:鉴于苏联和东欧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以至亡党的教训,针对革命党“角色”与执政党“地位”矛盾冲突的具体实际,为适应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需要,不能不重新提出和突出强调执政党建设。只有解决革命党“角色”与执政党“地位”的矛盾和冲突,才能维护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长期执政,也才能执好政,用好权,治理好国家和社会,实现国家和社会的繁荣昌盛和长治久安。

  执政党地位与革命党观念的反差和矛盾

  在说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必须随着“地位转变”而实现与之相适应的“角色转变”之后,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是,何为“角色转变”?或者说,“角色转变”包括哪些内容?我们现在所说的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大体上都属于实现“角色转变”的范畴。概括起来,“角色转变”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与执政地位转变相应,实现思想理论的转变;二是与执政地位相适应,实现制度、体制和机制的转变。这是“角色转变”的两个相互联系、不可或缺的基本内容。这里先谈谈“思想理论的转变”问题。

  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地位转变”,我们党的一些领导人在建国初期就已经意识到了,也看到了应对它所带来的新问题和新考验必须有思想理论方面的调整和转变。1954年,周恩来在七届四中全会的发言中就指出:“我们的党是胜利的党、执政的党。”[1]1956年,邓小平在八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更加明确地指出:“中国共产党已经是执政的党,已经在全部国家工作中居于领导地位。”[2]这本应成为加强执政党建设,逐步实现思想观念转变的契机。但是,由于八大之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和主观上“左”的指导思想的滋长,思想观念的转变、角色的转变很快就停滞和中断了。因此,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总的来说,我们党未能根据党的地位的重大变化,相应地实现思想观念和政治意识的转变,未能坚持不懈地探讨和建构执政理念和执政意识,更没有去建构与执政地位相适应的领导体制、领导方式和执政体制、执政方式。这就造成了党的角色与地位的严重错位。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固然有多方面,但有必要特别强调的是,这与毛泽东革命党思想根深蒂固且在党内占据主导地位是分不开的。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