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为什么沙漠多:大田的土堡和山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09:24:11
从前,大田各村都有建造土堡的习惯。一座土堡(楼)十几户、几十户;几十几百口人居住。主要原因是明朝正统年间以后社会动乱不安,为了防范匪盗骚扰;另一方面是清代乾隆至嘉庆时代近百年盛世,随著经济的发展,许多有钱人在乡里要显身价、保财产。大田的土、木、石又极为丰富,用材方便,所以,大建土堡,而且土堡(楼)的规模宏大,建筑考究。

 至今全县还保存十九座规模在1500平方米以上的土堡。当时建造土堡皆有县衙行文备案;有独资、有族民合建,也有不分姓氏全村共建。

 太华魁城明末清初建的镇中堡志序记载:“盖闻古来筑城池为郡县屏翰之固,避山寨为乡里保守之猷‘御强寇保身家固地方,扦外面卫内,治平之时也。观夫当今之世偷安日少,战兢日多,数年间干戈抢接,家室靡宁,奔走不遑,民之流离失者繁矣,家之十室九空者屡矣,矧迩来又有绿林四处云集,昏夜出没无常。吾乡莲花寨虽云险峻而僻在水尾,即或有危之际搬运不及,奚暇御寇,兹闺乡会议於中央洋,作立一堡号镇中堡…”。由此可见当时建筑土堡的社会背景及建堡目的。

 均溪镇许思坑村中大山脚下有座全县间数最多的大土堡一一芳联堡,为张氏十五世大学张应滥和张元梅父子建。

 湖美乡旺建村的攀贵堡为四房形,占地3720平方米,坐北朝南,三面临田,右边近河。廖廷樽于乾隆末年建内房,廖七十于嘉庆年间花三十年完成土堡工程。完工时后角曾倒坍,此时廖七十家业已尽,由女人私房钱献出修复。原有153个房间,现内堂已毁,只剩104间。石墙基厚四米,高10米,其中石墙(底楼)高6米,石墙上是2.4米宽的环堡小道,小道内是3米宽的房间,横间十三间,房间前又有1.5米的木质走廊,是我县仅有的一堡双回廊结构土堡;走廊外檐下有一排整齐精致的吊顶木葫芦,造型美观,煞是好看。堡的前后左右中间各设一小厅,底层无窗、二层炮、枪眼密布,放前、右二石门。

建于乾隆八年的济阳乡大儒仁寿堡和桃源东坂土堡,建于山坡上,前后长45米中落差近十米,檐分十三栋;仁寿堡内还建一座100平方米的三层小堡,是少见的堡中堡。虽经二百五十多年风剥雨蚀,且建于半山腰中,用生土、石灰,鸡蛋大小石夯成的土墙已凹凸不平。

 广平丰庄村,有座从永安西华迁入罗姓建造的二百多户、一千多人共有的方形土堡一一延庆堡,建于明末清初,占地3240平方米,堡基厚3.5米,高十一米,左右双梯上环堡小道;内共三进,前、中为悬山式单层木结构,后为二层楼阁式结构,雕栏画栋,为家眷所居,整座土堡布局和谐,风格古朴。

 广平五峰万厚堡建于明正统末年,传说是镇压邓茂七农民起义的蒋伯年所建,已550年历史。堡为正圆形,放前后二石拱门,门旁又有四方小堡担守门户,现堡己倒塌,只留半截3米宽的石基于内建房四栋,房与房之间有条“F”字的小道;用石头铺设的路面被几百年行人磨得光滑明亮,堡外有护城河,现大都淤塞  只存前门5米宽的一小段。栋仁的潭城堡也是圆形,三面临河,清光绪年间建,墙基3.7米厚,直径65米。

此外,太华乡万湖村各姓于道光年间合建的洋中堡,魁城村国子监陈登钱于清同治三年建的步云楼,济阳涂承康、涂超文为首全村于乾隆壬戍年兴建的风阳堡,广平铭溪池氏于嘉庆年间共立的尤会堡,栋仁步云堡,上京城口堡和文江朱坂等堡全是四面回廊硬山式瓦面结构。

还有些土堡较矮,只有三四米高的堡式民宅,如广平万宅绍恢堡、万筹光裕堡、广平鸿禧堡等建筑只能防盗而难防匪。但其建筑面积都在2000平方米以上,每座间数达70间以上。林林总总的各式土堡,防御色彩特别浓烈、。如廊层不开窗、二层以上才开宽20公分、高一米的狭小窗,枪眼遍布,而且土堡周围都不会成为死角,使敌人不得靠近身,墙基特厚,  当时的枪炮根本威胁不了它的安全;楼门象城门,大都用石条拱顶,石条门框;近尺厚门扇还钉上一层铁皮,门上还放有放水孔以便灭火;堡内掘有水井,便于被困汲水饮用等。大门一关,千夫莫及,如丰庄延庆堡于民国年间被尤溪卢兴邦部围困数日,调来“七星炮”猛轰,但只留下一个个“疤”而己,可见其坚固性。 

 大田土堡与永定、南靖、诏安等地相比,有自己的特点:一、取当地丰富的石头,底层全部用石逐块砌起,不用任何粘加物,土石高比例为1:2左右,使土墙不易受地面水和风雨的浸蚀。二、大门用硬杂木,其余全用杉木,不易腐乙;三、因地宜,就地筑堡,不论丘棱高山;平洋河边,均有建堡。有的父建内堂,子建土围。历时十几三十多年,可见费资巨大。

大田境内,几乎村村都在险要,山顶建山寨,广平一带就有三十六个之多。一般孤山单寨较多,也有如文江朱坂两寨毗邻、梅林三寨相连。建设乡建忠村的古迹寨高耸入云,古时寨内还建有房屋等生活设施。

据考证,大田山寨历史最长的要算湖美林兜高峰寨和太华岩坑龙门寨,北宋仁宗皇帝(1023)位时,平蛮大元帅杨延昭带领数万兵马,以杨文广、杨八妹为正副先锋,一路扫荡南蛮十八洞,至今龙门寨尚留一口能自动调节水位的溶石井和风雨侵蚀的旧寨城。由此可见大田境内山寨有近千年历史。

 据魁城《麟山志》记载:“元至正八年(1348)戊子天下大乱,十九都陈友谅在延平称王,劫掠各处。至庚寅始全村人民聚集莲花寨避乱达十八年之久,日出夜藏,上下往返,苦不堪言。丁未年干戈宁静,始得返家安居”。

 广平东岩寨面积近十亩,明代农民起义军邓茂七曾在此扎寨屯兵。清顺治年间林良、曾省等为首聚众千余,长期于此举旗起义。

    山寨建于山顶,四周用石头砌墙,放一个门进出,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建寨的目的是遇乱安身,此乃山区人民在混乱的社会环境里,惶惶不可终日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