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感英语视频下载:美国系列:给你真理的钥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13:08:41
 美国系列:给你真理的钥匙 作者:且东


前 言
“只要我们能够梦想到的,我们就能够实现!”这是刻在美国肯尼迪宇航中心西大门上的宣言,也是刻在每个美国公民心中的铭志。
  整整一个世纪,美国一直以世界第一强国的姿态傲视天下。1978年,中美两国重启双方交往的大门。时至今日,中美两国正全面建立21世纪的建设性合作关系。无需置疑,美国作为中国在全球最重要的外交对手,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国家安全、政治稳定和祖国统一的最突出的外部力量。另一方面,美国也是中国最大的经济贸易伙伴,与中国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等领域有着最密切和频繁的合作交流。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时候,中国人的眼中已拂去往日美帝国主义的阴影。现在许多国人心中的美国已经是三个含义的化身——通俗文化意义上的美国,是享受生活的天堂,好莱坞电影、NBA、麦当劳和肯德基,以其独有的魅力席卷中国大中城市;教育文化意义上的美国,是象牙之塔的顶峰,托福、GRE和GMAT,已是众多国人争相追逐的热门,十几万中国学子奔赴美国足以说明美国俨然成了中国年轻人的梦想天堂;政治文化意义上的美国,成了“自由和民主”的象征。
  其实,美国就是美国。美利坚人民经历两百多年的艰难险阻,形成了特有的民族性格和生存哲学。如今的美国人已经不再是欧洲人,虽然他们曾经是欧洲人。从“五月花”号上的人在那个叫弗吉尼亚的地方登陆时起,美国人就不断地将自己从欧洲分离出去。为了寻求自由空间,那些被英国人视为异端邪说的清教徒和其他一些小团体自愿流亡,为了对心中宗教信仰的追求他们还塑造了美国文化的核心理念之——“自由”。
  文化的自由理念以及宗教多元性,给了美国人从未有过的勇气。这些使得他们于1776年在“社会契约”的基础上创立了一个全新的民族。《独立宣言》明确赋予所有美国公民“追求幸福”的权力,任何人都不被排除在外。它和其后制定的美国宪法一起,确定了美国式的资本主义制度,奠定了美国政治文化的基石。欧洲的民主之花,在美国结出了丰硕的果实。独立后的美国,开始了塑造自我的时期,并通过内战的政治整合而成形。其后,美国以毫无节制的资本主义姿态成为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其迅速崛起的历程也展示出美利坚民族开拓型文化的特质,并将这种特质深深扎根于美国人的心灵。1918年威尔逊总统赋予美国推广民主和自由贸易的义务:这样一种“民主似的帝国主义”一直将它推向今天的“解放伊拉克”战争。
  “熔炉”与“马赛克”也随之成了美国民族文化的特征,并体现出美国文化的融合与冲突的矛盾性,美国社会的种族问题、美国式的沙文主义、排外主义等都可以从中得到解释,美国文化就是多元化的不断冲突、融合形成的。通过移民的载体抑或是其他各种传播途径输入美国的外来文化,在美国不被同化而又不至于被分裂,这正是美国文化的魅力所在。恩格斯在谈到他对美国的印象时说:“美国是一个新世界,新不仅是就发现它的时间而言,而是就它的一切制度而言……这个前进最快的民族对于每一个新的改进方案,会纯粹从他们实际利益出发马上进行试验。这个方案一旦被认为是好的,差不多在第二天就会付诸实行。在美国,一切都应该是新的,一切都应该是合理的,一切都应该是实际的……”
  重视科学,重视教育,不断推进技术创新,是美国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高度发达和持续发展的美国经济,靠长期稳定的美国政治体系制度维系。而社会资源分配不公、种族歧视、犯罪率高、毒品泛滥等种种弊端,也可以在美国政治制度中找到根源。美国社会中的政治权利分散,这也保证了它在保持政局稳定的同时,必须经历一些自我调节机制,实现某些社会变革,不断更新法律和行政法规,缓和社会矛盾与冲突。
  美国领导集团和社会各阶层对各种政策问题不断展开激烈交锋。但是,美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在这些思想交锋中却能够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美利坚民族是一个民族意识十分强烈的民族,他们十分热爱他们的祖国。在美国,任何一位公民,对美国的任何制度、文化、传统、政策、领导人都可以说三道四,甚至提出激烈的批评,这也直接造成了美国霸权意识的膨涨。他们的霸权形式除了以军事实力为后盾以外,它还一只手推进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另一只手推进意识形态扩张和宗教文化渗透,两手互相补充直至今天。
  美国可以称得上一种文明吗?——一种先行的或者后进的文明?但美国的进取性是无疑的。无论我们身处何处,都可以切身感受美国的真实存在。在当今中国,我们常常消费着一些来自美国的东西,这种几乎无处不在,令人难以拒绝的“美国文化”既引起我们的激情,更使我们陷入深深的思考——对于美国制造的这些东西,我们只能选择喜欢或者憎恶,却没有拒绝的权力。
  检验一个民族文明的尺度——不是看她的儿女们有过多少梦想,而是看他们今天的生存实现了多少梦想。不管是美国梦还是中国梦,我们觉得人对于幸福的追求都是相同的。鉴于此,我们策划并出版了“美利坚风雨二百年系列”(分别是《战争给了美国什么》、《美国的救赎》、《美国精神》、《给你真理的钥匙》、《天堂 地狱 战场》、《美国,男人的天堂》、《美国,无法忘却的罪恶》、《美国的脊梁》、《左手生命,右手信仰》、《一个超级美国的诞生》)这套丛书,以期从不同的角度向大家介绍一个尽可能全面的美国。美国的一切,自有美国的标准。我们并非崇媚什么,仅想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意与国人共勉。
  目录
第一章 自由?放鸽子?特立独行的美国教育……
  美国是世界上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九年义务教育以及各种优惠政策,使任何一个人都有机会接受自己所需要的教育。在美国,上大学很容易,但重要的是你想要在大学学点什么。
  无论硬件还是软件,美国的教育显然无可挑剔,但是美国同时也是中小学教育最混乱的国家。没有统一考试、没有固定班级、甚至教材都是各个学校自己制定的。孩子们上学“跟放鸽子一样”,这样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影响呢?
  一、天马行空的绘画课/2 二、给“天才”上课/5
  三、小小动物学“专家”/11 四、写给总统的信/16
  五、你们不比任何人差/20 六、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25
  七、天哪!你们太棒了/28 八、自己就是最好的/32
  九、让孩子自己领悟对错/37 十、上学特别“累”/40
  十一、每个人都是成功者/ 44 十二、极富特色的“看与说”课/46
  十三、人性化的“特殊教育”/50
  第二章 长辈?朋友?父母们扮演的双重角色……
  美国人彻底贯彻了他们的平等精神,即使在家里和你的孩子在一起,你也不可能随意摆长辈的架子。在美国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更多的是扮演了一个朋友的角色。
  美国的父母对孩子的成长往往起到引导的作用,却很少教育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更不会去干涉孩子的选择。
  一、蹲下来和孩子说话/56 二、孩子是我们的朋友/60
  三、多与孩子交流/65 四、成绩不是最重要的/70
  五、特殊的“惩罚”方式/73 六、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76
  七、溺爱会扼杀孩子的一切/79 八、孩子有时候也是老师/82
  九、打翻了牛奶怎么办/85
  第三章 穷爸爸?富爸爸?把孩子往钱眼里拉……
  毫无疑问,美国是一个金钱至上的国家,尽管很多人不主张把遗产全部留给孩子,但是所有的美国人都有这样一个共识:让孩子尽早地接触和金钱有关的知识,教孩子怎样赚钱。
  所以,当中国孩子盘算着过年收的压岁钱买什么好的时候,美国的孩子已经在思考股市的起落了。
  一、理财教育从小抓起/90 二、美国孩子的零花钱/94
  三、家庭私人银行/98 四、名人对孩子们的理财教育/100
  五、美国孩子的记账本/104 六、父母的财富和自己无关/107
  七、小小的理财规划师/ 110
  第四章 英雄主义?安全第一?我到底应该怎么办……
  美国人崇拜英雄,超人、蜘蛛侠等宣扬英雄主义的电影、动画陪伴孩子们成长,但是同时美国人又极为重视个人生命,发生危险的时候首先要保证自己的安全。
  那么美国人是怎样让孩子把这两点结合在一起的呢?
  一、防人之心不可无/116 二、美国幼儿的火灾安全训练课/120
  三、美国孩子的关注危险课/123 四、一次特殊的面试/125
  五、自救学校的“危机”演习/127 六、不能让爸爸离开/129
  第五章 艾滋病?恋爱自由?大大方方的性教育……
  美国人对于性的观念比较开放,即使是孩子,也是如此。大多数美国孩子在14—17岁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性经历。那么美国的父母和老师是怎样导引、教育孩子这些“尴尬”的问题呢?16-129
  一、和孩子一起体验美国的性教育/134
  二、应该这样和孩子谈“性”/139 三、和孩子一起看A片/141
  四、禁欲最安全吗/145 五、“银戒计划”/149
  第六章 雇主?员工?走下神坛的教师们……
  在中国,教师的地位是神圣的,教师的事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在孩子们的心里,教师是绝对的权威——甚至超过了自己的父母。
  而在美国,教师只不过是一种社会分工、一种职位、一份工作,和公司的职员一样,需要签合同需要考察。作为教师,就是一个普通的人,他们可以争取自己的利益、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教学、可以坦然得承认:这个问题,我不懂……
  一、教师也不是完人/156 二、自己做的“太阳系”/159
  三、不拿工资的“教导主任”/162 四、美国青年丁大卫/165
  五、教师的自由日/170 六、奇怪的电影考试/172
  七、截然相反的评价/175 八、谁剪掉了孩子的“一只翅膀”/177
  九、性感的教师/180 十、什么样的教师才是好教师/182
  第七章 毛驴?大象?让孩子自己塑造性格……
  经常和美国人打交道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美国人都十分有个性,也许他们的团队精神不是很强,但是他们的个体都十分有特点。在其它国家,你可以找到很多“一模一样”的孩子,但是在美国,这绝对不可能。
  美国人很少教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即使在道德教育上也是如此。当老师和家长碰到类似的问题时,中国人喜欢说:“正确的应该是……”,而美国人则微笑着反问:“你认为呢?”
  一、永远忠于美国/186 二、美国孩子的道德教育/190
  三、美国孩子的爱心教育/193 四、优秀的“小海龟”/197
  五、美国的“高考状元”/200 六、美国的“独木桥”/204
  七、自己挣学费/214 八、直面现实的勇气/216
  九、美国,孩子的天堂/219 十、不入军校誓不休/224
  十一、苹果的故事/227 十二、永不放弃/229
   

天马行空的绘画课
美国的课堂教育从来不像其他国家那样,首先给孩子树立一个模范,让他们去模仿,而是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他们没有让孩子们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而是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怎样去思考问题。他们从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肯定孩子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
  沙沙是华裔的一个从小就接受良好绘画教育而且又聪明伶俐的小女孩,到了美国以后,上了一所美术小学,家人都认为以沙沙的天赋,上这样的学校根本就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谁也想不到,沙沙才去了不到5次就开始抱怨:不想去啦。
  父母开始以为是沙沙的画技不够好,挨了老师的批评,或者有其他同学欺负她。但又总觉得不太可能。
  沙沙说:“老师根本不教绘画,一点都不教!每次都是给一个题目,就让我们自己画啦,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爱怎么画就怎么画,老师一点不管。画完了老师就知道说‘好哇!好哇!’的。好什么好!我旁边那些美国小孩的画,根本就是一塌糊涂!”
  一开始父母并不在意,以为是小孩子想偷懒,找借口想留在家里看美国那些五花八门的卡通片。后来沙沙说得多了,也就引起父母的注意,想去看一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天,沙沙的母亲借口女儿穿的衣服少了,给她送衣服去。快到门口,她才发现这个借口不甚高明,甚至还显得相当蹩脚。因为在美国的学校里,教室室内的保温很好。即使室外冰天雪地,教室里的孩子穿裙子、短袖的不乏其人。
  但既来之,则安之,顺便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当值的老师是三个“打工”的美术系研究生。一个男的坐在讲台上,跷着二郎腿望着天花板,一个女的嚼着口香糖在来回巡视,另一个女的望着窗外的鹅毛大雪,若有所思。而沙沙正一脸无所适从、无可奈何的神情。教室里孩子们画画的姿态更是千奇百怪,有站着画的,有跪着画的,也有趴着画的……孩子们所画的东西更是不敢恭维,不成比例、不讲布局、不管结构、无方圆没规矩,甚至连基本笔法都没有。
  沙沙的父母实在不能接受这种教育方式,就把沙沙转到了普通小学。小学里有一面占了整面墙的巨大镜子,镜子后面是一间观察室。家长可以通过镜子看到小孩子的一切活动,而小孩子看不到镜子后面的家长。
  刚开始坐镜子后面时,很有些不习惯。当孩子走到镜子前冲着你笑,或冲着你做鬼脸,或冲着你有表情地说话时,你一定会本能地收缩神经,并“自作多情”地小小吃上一惊!
  但当你意识到孩子并没有看到你,他们是在自己对着自己做表情时,你会觉得很刺激,很滑稽,也很有意思。那种感觉很是特别,你可以窥视到没有家长在身边时的真正的孩子的世界。我相信许多家长可以津津有味地在观察室坐上一整天。
  有一天,在观察室里,沙沙的妈妈忽然看到了很多孩子的画,她一眼就认出来哪些是沙沙画的,沙沙的画像模像样的,在那些“无方圆没规矩”的画群中,很突出、很显眼。一股油然而生的自豪感从心底升起,随即又隐隐有一丝莫名其妙的不安。
  后来又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到,美国孩子学绘画,老师往往不设样板、不立模式,让孩子在现实生活到内心想象的过程中自由地“构图”。因此,才有绘画班那群美国孩子的五花八门的不成比例、不讲布局、不管结构、无方圆没规矩、甚至连基本笔法都没有的“糊涂画”。而且美国孩子画完画后,只问“好不好?”不像沙沙总是问“像不像?”
  像不像是一种模仿,而好不好则意味着一种超出了模仿的境界——创造。像不像只能画出画的外表,而好不好却有机会接触到画的灵魂。
  不只画画课是这样,上任何科目时他们都是如此。
  有一次,一位美国老师在上动物课时,拿出了一包正在蠕动的蚯蚓,他让每位学生拿了几条,并要求仔细观察蚯蚓的外形和特点,然后发言。有一个学生把蚯蚓放到嘴里嚼了嚼后发言说:“蚯蚓的味道是咸的。”
  老师立即表扬了这位学生,说:“我很钦佩你的这种敢于尝试、敢于冒险的精神,我们很需要这种精神。”
  还有一位美国小学的女校长,为了鼓励学生大量地读书,她向学生宣布,如果全校孩子能照她的要求,在一个学年里读完2500本书,她就去吻一头猪。当孩子完成任务后,校长带着孩子们来到公园,在孩子们的欢呼声中真的吻了一头猪。所有这些不禁让人想起刻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大门上的那句誓言:“只要能够梦想的,我们就能实现”。
  美国的启发式教学也确有特长。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空气和水,在学习的时候,往往是老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而美国的教学则完全不同。
  老师拿了三个花盆分别种下种子,两盆放在窗台上,其中一盆每日浇水,另一盆不浇水,第三盆虽浇水却放在不见光的柜子里。一星期后,三盆植物景况各不相同,老师请同学们自己总结这是为什么,孩子们都争相发言、各抒己见。通过这种从感性启发到理性深化学到的知识,孩子们似乎永远忘不掉,在这种教育下成长的美国学生也比较善于自我总结,而且动手实践能力较强。
  

给“天才”上课(1)
最近几年,中国流行天才教育,各种“天才班”、“神童班”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在各个城市,12岁上清华,我的女儿上哈佛等关于孩子成为天才的书畅销不绝。其中大多数天才教育都号称“借鉴”了美国的先进经验。那么在美国,人们到底是怎样对待智力超常的儿童的呢?
  早在19世纪初,美国就出现了天才教育的雏形,正规的天才教育始于1918年。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美国天才教育体制日渐成熟,已经成为世界上天才教育最普及、研究和从教人员力量最大的国家。美国立法规定,天才儿童有权利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服务。因此,美国公立学校十分重视天才儿童的甄别与特殊教育,基本上所有公立学校都开办了“天才与资优教育计划”。以得克萨斯州为例,该州教育局从1987年起就通过立法,要求所有学区为不同年级的天才资优学生开设特殊教育课程。据了解,全州总计1000多个学区,区内每所公立学校都有不同层次的天才班。
  这个州的天才教育协会的德雷希女士说,美国对天才学生的定义与中国不同,天才儿童不仅智商较高、学业成绩优秀,而且具有知识面广、创造力强、领导才能高、思维活跃等多方面的能力。也许这样的孩子不一定是全才,但至少基本具备了天才的素质。
  在中国,能够进入天才班的可谓凤毛麟角,美国则不同。据德雷希女士介绍,美国一位儿童教育专家经调查后发现,美国儿童中,智商高且富创造力的天才儿童总数达数百万之多。得克萨斯州教育局1999年至2000年的统计表明,全州公立学校从幼儿园至十二年级总计注册学生400多万人,其中天才班学生超过33万,约占公立学校学生总数的。
  虽然天才儿童人数不少,但想进入天才班学习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近些年来,得克萨斯州###门不仅制定了天才教育计划,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条例等,而且要求每个学区都必须建立完善的天才学生挑选机制。通常,天才儿童的发现无外乎有两条路:一条是父母觉得自己的孩子有天赋,主动向老师推荐;另一条路则是老师或者辅导员先发现孩子智力突出,主动提出建议并与家长协商。除此之外,邻居、朋友甚至学生本人也都可以提出建议。
  这些希望参加天才儿童甄别的孩子,将由学校或者学区组织的天才儿童鉴定班子进行智商测验以及其他相关考核。鉴定班子除了要全面了解孩子的个性、成熟度以及智力和天资上特殊的地方,还要考察他们的兴趣、领导能力、协作精神,甚至家庭背景等等。约翰的14岁的儿子迈克是休斯敦邦迪中学天才班八年级学生。约翰说,迈克被幼儿园的老师发现有天才资质后,就被推荐到学区天才教育办公室,经层层考核后,从一年级开始就进入了天才班。
  天才儿童的考核过程是公开公正的。天才儿童鉴定班子由老师和学生家长共同组成,想走后门的家长根本无机可乘。天才学生如果要转校的话,要么重新参加考核,要么由原校出具天才“身份证”,否则进不了新学校的天才班。
  这些所谓的天赋教育班并不独立于其他的普通班,但也决不意味着给孩子们“开小灶”,进入天赋班学习的孩子,每天只有一个小时是单独聚在一起上课的,大多数时间是同普通班的孩子在一起。也就是说,一般的基础课,像数学、语言、自然科学、图画、体育等等都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同步。但在天赋教育班,孩子们将接触到超出一般教学内容的东西。内容很广泛,如:古文化研究、历史人物研究、时事分析、政策讨论、哲学问题的辩论,以及一些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的培养,诸如如何辩论、如何高效率使用时间,等等。
  从学习的时间上看,这些孩子花在一般教学课堂的时间相对少了。从学习的内容上看,他们也并没有提前学习高年级的课程。天赋教育班仅仅是为这些精力过剩的孩子们提供了一块可以脱开缰绳、尽情驰骋的快乐天地。在那里,孩子可以接触到一些同龄人可能还没有来得及思考的问题,可以像古希腊的哲学家们那样去争辩有限与无限的问题,也可以大大咧咧地批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或指点江山似的对某项政策评头品足。这样的环境,孩子们当然不可能有什么提前完成学业之举。事实上,保持良好的学习成绩,只是学校对天赋教育班的孩子的要求之一,天赋教育班更多的是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各种能力。
  七年级时,迈克就读于豪帕维尔中学的天赋教育班,一位年纪很轻的男老师亨利先生是他们的主要授课老师,几个月下来亨利先生和他所教的课已把迈克深深地吸引住了。
  有一次,亨利先生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故事。这是一个在美国历史上发生过的真实的事件。美国独立战争以前,美国人民已经开始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在新英格兰的波士顿,为了抗议英国人的统治,忍无可忍的美国人包围了市政府。于是一群英国士兵被派去保护市政府大楼。在指挥官的带领下,英国士兵们端着枪围成一个半圆形,守在大楼的外面。英军的枪口对着愤怒的群众。人们怒骂着,有人不停地向英国士兵扔石头……对峙良久,忽然,一声“开火”的命令传来,英国士兵开枪射击,毫无准备的群众纷纷中枪倒下,有40多人在这次惨案中丧生。惨案震惊了全国,迫于舆论的压力,英国殖民政府不得不把英军的现场指挥官推上了审判台。最后,该指挥官被宣判为擅自下令杀人,被判处了死刑。然而根据历史资料的记载,这位指挥官至死也没有承认他曾下令开枪。那么,究竟是谁下的开枪令呢?这成了一个历史的悬案。
   

给“天才”上课(2)
“各位先生,时间已经过去了许多年,事实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我想我们应该重新开庭来审判这个案子……”
  亨利先生巧妙地把故事引到了现实之中。孩子们群情激昂,全班20多个孩子都进入了历史的角色:证人、被告、检察官、被告辩护律师、法官、陪审团……
  迈克很荣幸地当上了被告的辩护律师,这是这场历史性审判的主角。能不能翻这个历史的旧案就全凭这位“大律师”了。
  为了准备这场历史性的审判,迈克和他的同学们花了不少时间研究材料。事前,迈克甚至还一一交代他的证人们该怎么样回答问题。看他这么认真,父亲曾打趣地问他:“你这是在影响证人的公正。这样做难道不违法吗?”
  孩子一本正经地争辩道:“我仅仅是告诉他们怎样回答问题,并没有告诉他们要说什么。”
  审判庭就设在天赋教育班的教室里。
  法官当然是坐在教室——审判庭的正中。3人陪审团坐在斜侧面。别小看这个陪审团,根据美国的法律,有罪无罪全凭陪审团表决。辛普森的杀人案证据颇多,但陪审团表决他无罪,他就当场被释放了,在全国人们惊诧的眼光中大摇大摆地走出法庭。说得具体一点,被告辩护律师的全部工作就是要说动陪审团。
  站在教室中间的迈克,开始为他的当事人——英军指挥官辩护。他的朋友德尔扮英军指挥官。在“审判”开始之前,原告、被告双方都是背对背地准备材料的。律师的现场辩护完全靠准备的材料和随机应变。
  第一个证人被传上法庭。证人说他当时确实听见有人发令,叫“开火!”
  律师:“你当时听得很清楚吗?”
  证人:“是的。”
  律师:“你能告诉我,那个叫‘开火’的声音有没有口音?”
  证人:“有。”
  律师:“是英格兰口音?还是美国口音?”
  证人:“是英格兰口音。”
  律师:“请重复一遍,你听到的是英格兰口音,是吗?”
  证人:“对的,我听到的是英格兰口音。”
  律师转向被告——英军指挥官,问道:“请问,你是哪里人?说话时带有什么口音?”
  被告用很浓重的爱尔兰口音回答:“亲爱的律师,我是爱尔兰人。”
  既然是爱尔兰人,说爱尔兰口音的英语,那当然不会有英格兰的口音了。
  律师仍对着被告问话,但已半侧过身看着陪审团:“你能对上帝起誓,你是爱尔兰人,说爱尔兰口音的英语吗?”
  被告——英军指挥官又用浓重的爱尔兰口音说:“是的,我愿对上帝起誓。”
  这是迈克他们通过查历史资料知道英军指挥官是爱尔兰人后,故意设的圈套。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还专门让扮演英军指挥官的德尔回家学几句爱尔兰口音的英语。
  又一个证人上来,说他看见这个指挥官挥动指挥刀,像是下令开枪。
  律师问:“当时现场的情况是不是很乱?”
  证人:“是的,很乱。”
  律师:“是不是有很多人向英国士兵扔石头?”
  证人:“是的。”
  律师:“当石头迎面飞来时,人的第一个反应性动作是什么?用手去挡,对吗?但是,请别忘了,指挥官手里拿着刀,当他自然而然地挥刀挡掉石头时,可能就是你说的所谓‘用指挥刀下令开火’了。”
  人们对律师的“狡辩”议论纷纷。
  律师又问:“当时这位指挥官站在什么位置上?”
  证人:“他站在士兵的后面。”
  律师:“既然他站在士兵们的后面,挥动刀来指挥,士兵能看见吗?”
  证人耸耸肩:“……可能看不见。”
  律师:“既然没有士兵能看见,他又何必用刀来指挥呢?”
  虽然律师有点强词夺理,但明显占了上风。
  迈克自信地认为,他的辩护无可辩驳地为那位英军指挥官正了名,并且至少已打动了三人陪审团中的两位。他在等待着历史“翻案”。
  谁知亨利老师把陪审团叫出去嘀咕了几句,陪审团坚决地站在他们先祖的立场上再次宣判英军指挥官有罪。
  当然,迈克也没有因败诉而失败。亨利先生为迈克精彩的现场辩论打了个A+——超满分。
  天赋教育班教学的一大特点就在于为孩子的独立思考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让孩子在对一个个具体问题的思考中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而让孩子学会进攻型的思维方式。
  正像天才班的一位老师所说:“实际上,让天才班的学生多学一点数学和语文并不是最关键的,我们更重视的是他们掌握逻辑思维的方式,而不是告诉学生怎么去做。我们给他们一个工具,让他们去发现怎么用,何时来用。最终,自己再发明工具。”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在美国的天才教育体制下,基本没有死读书的书呆子。除了书本教育,天才教育最重要的一点是激发孩子的潜能,让他们更好地适应各种环境,培养独立能力、团队精神、创造能力等,甚至培养一个孩子的领导才能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小小动物学“专家”(1)
一般而言,学生上研究生之前都是进行基础教育的学习,只有到了研究生阶段,才算开始进行比较正式的学术研究。而在美国,从中学甚至更小的时候,孩子们就已经开始“做研究”了。
  美国孩子张口闭口就是“我认为”、“根据我的思考”、“我的理论是……”、“我的结论是……”
  我国教育的“初级阶段打基础”,一是指吸收知识,二是指开发智力。不可否认,中国同龄孩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比美国孩子扎实得多。
  在中国做研究的目的,一般的认识是,研究是属于高级科研人员的事。研究能力也非人人有之。独立研究,应该有丰厚的基础知识以后,并在研究能力逐渐完善后才能进行。因此,大学四年本科毕业后,如果考上“研究生”,那才开始“研究”。4年本科,基本是没有“资格”的,也只是在快毕业时,才有资格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研究”那么一下。
  对比美国的教育,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美国人相信孩子具有同成人一样的独立研究、独立动手的能力。因此,美国教育的一个特点就是为孩子独立研究、独立动手能力的提高提供所需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去筛选材料,去决定“研究”方向。在他们看来,科学的目的与生命直接指向创造未知的事物。教育所要培养的是能够参加科学活动的人,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马丁还在上小学二年级时,就开始搞“研究”了。二年级的马丁才只有8岁,刚开始能读些稍厚点的书,写些由几个长句子拼凑成的所谓“文章”。
  一天,他从学校回来,一进门就缠着妈妈带他去图书馆,说是他正在作一个关于蓝鲸的研究,要去图书馆查找参考资料。
  “老师说了,研究论文至少要有3个问题。要写满两页纸。”
  中国的父母一定会说:“才二年级,你懂什么研究?”
  但是马丁的妈妈却很重视这件事情,马上开车带着儿子上图书馆去。马丁的父亲说:“如果市里的公共图书馆找不到好的参考资料,你们可以到迈阿密大学图书馆去看看。”
  两个多小时后,母子两人抱着十几本书回来了。
  一进门,妈妈就抱怨马丁的父亲,说:“都怪你提什么到迈阿密大学图书馆,马丁非让我带他跑了两个图书馆,还说老师讲过参考资料要来自不同的地方。”
  马丁借回的“参考资料”,十几本都是儿童图画书,有的文字说明部分多些,有的少些,全部是介绍关于蓝鲸和鲸鱼的知识性的书籍。
  但是随着马丁对那十几本书的阅读以及研究的深入,父母也不断地从他那儿获得有关蓝鲸的知识:一头成年蓝鲸一天要吃4吨虾;蓝鲸的寿命是90—100年;蓝鲸的怀孕期是300—330天;蓝鲸的心脏像一辆汽车那么大;蓝鲸的舌头上可以同时站50—60人;蓝鲸的主血管可以任一个人爬过去。
  马丁的父亲开玩笑说:“我以前只知道蓝鲸很大,其他有关的知识并不知道什么。这回马丁告诉了我不少我以前并不知道的东西。”
  几天过后,只有8岁的小马丁终于完成了他有生以来的第一份研究报告:《蓝鲸》。
  报告是由3张活页纸订起而成的。第一张是封面,上面画着一头活灵活现的蓝鲸。蓝鲸的前面还用笔细细地画了一群慌慌张张逃生的小虾。
  在封面的左下方,工工整整地写着小作者马丁的名字。论文含四个小题目:1.介绍;2.蓝鲸吃什么;3.蓝鲸怎么吃东西;4.蓝鲸的非凡之处。
  小标题下的正文不过一两句话,既没有开篇段,也没有结论段。读起来倒也是开门见山,每句话也能画龙点睛般地点到为止。
  这篇论文在学术上也许是没有什么价值,但是从这次研究的经历中,孩子却获得锻炼,受益匪浅。从一开始他就摆开了一副正儿八经作课题研究的架势。收集资料,阅读,找观点,组织文章……一步不差,一丝不苟。从决定题目,到从那十几本书中发现对自己研究有用的资料,到着手写文章,孩子始终处在一个独立工作的状态下。他必须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去筛选材料,去决定“研究”方向……这远比知道蓝鲸有多重、多长更具价值。
  美国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鼓励孩子写一些研究报告,马丁的“论文”水平也越来越高。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份独立自学的研究报告。所谓独立自学,是指自选课题,利用自学课及课外时间进行的研究和学习。在研究结束之前,老师不对选题及研究过程发表任何意见,只是在学生提出要求时,老师为学生在收集资料方面提供参考意见。
  马丁这次写的是一篇研究卡通画和漫画的文章,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此时,马丁的研究论文可以称得上非常专业化了。论文是在电脑上打的,用激光打印机印制而成。就像是任何一篇正规论文一样,以非常工整的双排空间间距洋洋洒洒地写满了4张纸。
  开头的一段文字,介绍为什么要选这个题目作为独立自学的研究课题。然后分四个小标题,就卡通画和漫画的发展历史、未来的发展趋势、卡通画家和漫画家如何从生活中发现创作的动机,以及卡通画和漫画创作时的感觉等问题,谈了自己的研究结果和自己的见解。文章的后部,还附上了参考资料的来源出处。
  

小小动物学“专家”(2)
老师要求研究的参考资料至少应来自三个不同的出处。这回马丁明白了所谓不同的出处并不是指来自三个不同的图书馆。他除了去图书馆找参考书外,还在因特网上找了不少材料,并借看了录像带,最后采访了一位迈阿密大学美术系的教授。充实的资料使得他的研究报告具备了游刃有余的发挥余地。
  在议论中,马丁像一个成年的行家,毫不掩饰他对未来卡通画和漫画艺术的看法:“……到了那个时候,只要按一下鼠标,你就可以制造出一张卡通画或漫画。而且你也将会看到,按一下鼠标将是一件并不需要多少技巧的事。尽管如此,我觉得要想表现艺术家的个性,只能通过艺术家自己的手去绘画。这样的绘画才能真正地表现出你内心之所想……”
  无论是任何人,做研究报告都是由三个基本因素组成:1. 收集材料,研究前人对这一问题的看法;2. 提出问题,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研究课题;3. 最后一个环节是确定研究方法,实施研究计划。
  马丁的这份卡通画和漫画研究报告已经有点像模像样的美国式的“原汁原味”了。
  自然科学课的老师更加注重对孩子研究能力的培养,在刚一开学时就给孩子们布置了科学研究的任务,要求孩子们自选一个课题,用两个多月的时间独立完成全部的研究过程。
  1月的第一周确定课题,课题一经确定便不能更改。3月15日参加全校七年级的科学研究成果展览。
  课题广泛,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动物到植物,从心理学到行为科学,选什么都行。但有一条是必须要遵守的,即一定要新,不能重复前人的研究,而且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
  马丁早已有多年“研究”经验,对自选课题的研究,成竹在胸,跃跃欲试。他一开始就认准了要做一个百分之百“真正”的科学研究——与那些在科学实验室工作的科学家所做的一样。既然白老鼠是科学家们常用的实验工具,那就用白老鼠做研究好了。
  研究什么呢?马丁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个异想天开的课题:测试小老鼠的决策能力。这种题目也只有这些想象力丰富的孩子才能想得出来。
  马丁似乎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为难。他很顺利地决定了研究方法。从宠物店买了两只小老鼠回来,那只白的,长着一双亮晶晶的红眼睛;另一只是黄的,一双黑眼睛总是滴溜溜转。他家那只大黑狗吉吉小时候住过的一个塑料狗笼,成了这对小老鼠的新家及马丁的试验所。
  马丁想出了一个用食物引诱老鼠钻洞的方法。他用一块硬纸板把大塑料狗笼一分为二,并在硬纸板上一左一右开了两个洞,再把两个一尺长的纸筒接在洞口上。测试时,让小老鼠呆在一边,在另一边放上老鼠最爱吃的奶酪,然后测试老鼠钻过洞来取得食物的时间。
  马丁每天下课回家都在忙忙碌碌地搞他的测试。为了找到最佳测试方式,他设计了好几种方法。经过比较,他最后采用的方法是,把整个测试过程分成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五天。第一阶段,主要是训练小老鼠钻洞。马丁把左边的洞堵起来,只开放右边的洞。那只白色的小老鼠很机灵,每次只需十几秒钟就可以钻过纸洞,吃到食物。而那只看上去贼溜溜的小黄老鼠,实际上却是只实实在在的小笨蛋。它从来就没能明白,钻过洞来就会别有洞天。
  第二阶段,主要是让老鼠知道左边的洞——此路不通,右边的洞则可以吃到食物。马丁先是把右边的洞堵上,把左边的洞打开,用一张透明的塑料纸把出口封起来。小老鼠钻过去会发现受到阻碍,不得不转回头。在老鼠回头后,马丁又把右边的洞开通,让小老鼠能钻过去取到食物。
  按照马丁的设计,第三阶段是提供结论的阶段。马丁把左右两个洞同时打开,左边的还是用塑料纸封上,右边的还是畅通无阻。然后看小老鼠的选择。马丁手里拿着秒表,一丝不苟地记下小老鼠每次通过右边洞获取食物的时间。
  别看那只小黄老鼠有时会来一两个“引体向上”,却还是那么傻乎乎地不会钻洞。而那只小白鼠则十次之中有八到九次知道从右边的洞钻入。测试结束后,马丁因为有了研究作基础,很快完成了他的论文。
  你去看一看他的报告,如果不说作者的名字,即使是权威的大学教授,也会认为这是一篇正正规规的研究报告。
  孩子们把报告交上去以后,学校请来了几个资深评委,对所有的参展科研项目一一作了评价。最后评出一、二、三等奖来。马丁的研究获得了动物研究组的一等奖。
  在这样独立自主的研究当中,孩子们不仅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东西,更重要的是,他们掌握了一件最有力的工具——正确的研究方法和探索未知的科学精神。研究论文这种作业形式不是拘泥于知识的巩固,而是通过研究一个简单的问题而去获得比研究这个问题更多的东西,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为将来独立研究打下基础。这种能力是任何老师都教不了的,它也比任何老师所直接传授的各种课本上的知识都重要。
  写给总统的信
“我喜欢我们学校里的教学工具,可是午饭不能再好点么?”这封信的作者戈尔登当年是一名来自印第安纳州的四年级学生,而信封上的收信人一栏赫然写着:美国总统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
  事实上,历任美国总统每年都会收到数千封孩子们的来信,来信内容丰富,既有请求和建议,也不乏批评。美国国家档案馆在毗邻白宫的宾夕法尼亚大道总部展出了32封政府信件,其中15封标明“总统亲启”字样的信件出自孩子之手。这些信的内容千奇百怪、五花八门。既有对时政的评论,也有提出各种各样要求的。所谓“童言无忌”,通过孩子们简单真实的言语,人们可以从“另一双眼睛”观看当时的美国社会。
  1940年,罗斯福总统收到古巴一个14岁男孩的来信。“我亲爱的朋友罗斯福总统”,这种称呼在给总统的信中非常罕见。小男孩说:“我是一个古巴的儿童,我的家离你住的地方好像不太远。我是个聪明的孩子,虽然只有14岁,却经常思考问题。”看来他说的一点不假,此时此刻,他显然在思考如何向美国总统开口索要他想要的东西。“我喜欢收藏一些有价值的物品,比如美钞。你能不能给我一张10美元的钞票?至今我还没见过绿色的10元美钞呢!你一定会满足我的愿望。难道不是吗?”信尾的签名是龙飞凤舞的“菲德尔·卡斯特罗”。
  美国外交部很快给予了答复。这件事在卡斯特罗就读的学校引起了轰动。1985年,卡斯特罗回忆说,当年一封来自美国外交官的确认函被学校老师在公告栏内张贴了一星期,让他感到非常自豪。唯一遗憾的是,确认函中没有寄来10美元钞票。
  罗斯福总统怎么也没想到,当年那个向他索要10美元钞票而遭拒绝的14岁的古巴学生,日后却让美国人伤透了脑筋——为了防范他的进攻,美国花了成千上万的钞票。
  就在给罗斯福总统写信19年后,卡斯特罗推翻了巴蒂斯塔的独裁政府,建立了革命政府,同时也拉开了美国与古巴之间敌视的序幕。而且一直持续了四十余年。
  同样是在1940年,罗斯福将一套邮票和一本相册寄给马萨诸塞州一个9岁的孩子。这个男孩看上去很有教养,他立刻写了回信:“亲爱的总统先生,我非常喜欢你送我的邮票和相册。我刚开始集邮不久,妈妈说你也热爱集邮,我很想有机会看看你的集邮册……爸爸、妈妈让我向你致以衷心的问候。”信末的签名是:约翰·肯尼迪。
  他就是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肯尼迪.也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
  从卡斯特罗的信中,我们似乎可以体味到一种顽皮而霸气的个性,这种个性恰好在他后来的领袖生涯中得到了全面的体现。而肯尼迪却是温文尔雅的,对于至高无上的总统,他只有礼貌,没有卑微。
  1980年.一个名叫朱丽的10岁小姑娘给卡特总统写信道:“亲爱的总统先生,今年11月26日我就要满10岁了。有一天在电视上,我看到当年有一个10岁女孩问肯尼迪总统,能不能和他住上一个星期。现在我也请求:能不能让我在白宫呆上一个星期?我在学校学习过有关白宫的知识。我还保留了你的3张相片。你能答应我吗?”
  卡特总统以平易近人著称,在国民中很有人缘。对于这样的少年仰慕者,白宫工作人员自有办法。他们规定有白宫开放日,定期邀请各地小客人来参观。朱丽虽然没能和卡特总统呆上一周,但最后还是一起度过了几个小时。
  卡罗琳给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写信的时候只有10岁,那时正值二战,她在信中请求总统不要把她爸爸送上战场。只可惜美国国家档案和记录总管理局没有找到这封信的信封,因此也就无法得知卡罗琳的住址,而她父亲是否去了二战战场也不得而知。
  南卡罗来纳州的7年级学生安迪·史密斯写信向里根总统求助,因为他妈妈说他的房间乱得像“灾区”。他在那封打印的信中说道:“我请求你动用联邦基金雇佣一个工人,帮我整理房间。”里根总统在给安迪的亲笔回信中则鼓励他要自己收拾房间,他说:“我确信你妈妈说你的房间像灾区是有充分根据的,现在全国已经有3000多个自愿服务活动项目,我希望你也能发动一场自愿服务活动,祝福你!”
  1947年,杜鲁门总统收到一位朋友寄来的一个柳条箱,箱内装着一只叫菲拉的小狗。消息传出后,俄亥俄州一名叫菲利斯的小姑娘马上给总统写了信,信封很别致,有一个精灵和松鼠在窃窃私语,下面的配文是:你我之间的秘密。
  信中写道:亲爱的杜鲁门总统,我也养过一只叫菲拉的可卡犬,我14岁那年它死了。现在又养了另一只小可卡犬,还叫菲拉,已经5个月大了。希望我们的可卡犬菲拉健康长寿。”杜鲁门总统的可卡犬的确长寿,它在俄亥俄州一家农场度过了幸福的晚年。
  在美国,除了因私事向总统寻求帮助外,有的小孩还通过信件向总统表达他们对政治以及某些规定的看法。譬如,福特总统曾表示原谅因水门事件下台的前总统尼克松,而安东尼·费雷拉在给福特简洁的信中表达了对福特总统这一行为的看法:“亲爱的福特总统:我想您的行为是半对半错,但是您是真实的。安东尼·费雷拉。”
  美国军队规定士兵不准留连鬓胡子,因此参军的摇滚巨星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的连鬓胡子就成了这个规定的牺牲品。在一封写给艾森豪威尔总统的信中,三个女孩表达了她们对猫王连鬓胡子极度关心:“你们要埃尔维斯·普雷斯利参军已经是非常错误的了,如果你们还要剪掉他的连鬓胡子,我们就去死。”
  1973年的夏天,正值“水门事件”的前夕,尼克松总统因患病毒性肺炎住院。他的健康状况引起了8岁男孩约翰·詹姆斯的关注,他给总统的信中写道:“亲爱的尼克松总统,听说你得了肺炎,我也不幸得过一次肺炎,刚刚治好出院,希望你的肺炎不是从我这儿传染的。”
  在总统康复期间,约翰还给了他不少建议:“你要学乖一点,听医生的话,像我一样多吃蔬菜,按时吃药、打针,8天就可以出院,真的,请相信我。”尼克松当时的日食蔬菜量无据可查。但他确实8天就出院了,和约翰一样。
  10岁的凯莉·赫尔曼住在华盛顿,她竟然想借地利之便,差遣一下布什总统。她在2004年1月给布什总统的信中写道:“亲爱的总统先生,这个周末我要去圣迭戈探访我的表姐,你能不能来我家帮我照顾一下我的两只猫?多毛的那只是毛毛,另一只叫喵喵。它们不会去你的房间骚扰你的,除非它们想喝水了。可以吗?我很乐意将家里的钥匙留给你。”
  布什总统喜欢和小朋友打交道。至于有没有帮凯莉·赫尔曼看管两只猫,就不得而知了。在美国孩子的眼中,总统和邻家的大叔没有什么区别。这样平等亲近的心态,使他们有了主人翁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构成了美国文化的精髓。
  还有些小孩,将总统先生当成解惑之人,将生活中的烦恼毫无保留地向他们倾诉。
  1963年2月11日,一名叫理查德·米灵顿的男孩写信给当时的总统肯尼迪:“美国人如此注重身体健康,而且有总统你作为我们的表率,为什么很多为人师表的教师却仍然大腹便便呢?”理查德进而建议肯尼迪总统:“总统先生,为了保证我的建议得到落实,国家应该出台一个规定,所有老师必须有健康的身体和漂亮的体形。”
  虽然孩子们写给美国总统们的信,内容有的很幼稚,有时甚至是很可笑,但无论如何这足以说明这样一个事实: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表达愿望的权利,不管这个愿望是多么微不足道。
  

你们不比任何人差(1)
在我们国家,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对孩子总是不放心,总是认为他们还太小,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也不会照顾自己。孩子刚提出一个比较有想法的意见,可能立刻就会被家长拒绝。而美国恰恰相反,美国学校从小就非常重视和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长大才能在无限的空间实现飞跃。他们从小学起就为孩子营造培养信心的环境,而且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们不比任何人差,你们都是很聪明的”。
  美国的小学没有固定的班长或其他干部,而是由班上十几个孩子每天轮流当“干部”,负责班里当天的所有事务。这天,他们会戴一个醒目的标志,热情地为大家服务,并留心周围的纪律,听从老师的吩咐。他们之所以如此兴奋和负责,因为他们意识到这一天他是班上最重要的学生,也是班上的中心人物。
  而且,这种机会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公平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明天”。这样做,不仅培养一个孩子的“领袖”意识及实施管理的自信,也轮流培养了所有孩子这些意识与自信,不像国内那样让其他孩子都依附于或听命于老师或老师指定的负责人。自信心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树立过程。就是说一个人不能一劳永逸地永远有自信心,他必须每时每刻地培养自己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人去做事时的主观心理状态。有了自信心他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甚至调动潜能,把事情做成功。打个比喻,自信心相当于电脑进入主运算程序的前置程序,一个孩子如果没有自信心,当他面对一道习题时,他的大脑进入的是一个子系统,启动的程序是如何解释为什么没做上这题,我为什么不行。而有自信心时可以进入主运算程序,他的大脑的注意力焦点会集中在解题方法上,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总可以把习题做出来。所以自信心是一个孩子能否做事(即学习),能否把事情做对的核心和心理程序。
  诚然,自信不是我们所理解的挺胸抬头那么简单。但它是人们做事时的心理运算程序:一个自信的小学生,他面对试题时,大脑会深入题的内部去运转,去找条件和结果的因果关系,把题做对;如果没自信的孩子,看到题会停留在题的表面,感受问题带来的压力和焦躁的情绪,然后会想:这题怎么这么难?老师为什么这么出题?我做不出我会怎么挨批?结果20分钟过去,他根本没有做题,而在想别的东西和感受痛苦。最后他得出结论:你看我数学不好吧,我还是不行!
  世上没有全能的人,学生更是如此。国内学校都习惯将学生按名次排名,而排名的依据常常是学生考试的成绩。“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生能力的体现有多方面,是不能简单靠成绩来衡量的。美国中小学对学生成绩没有明确的排名,获奖的学生、学校也不公布,而是将获奖通知以书面形式寄到孩子家里,学生每次考试的成绩,也放在密封的信封中交给家长,平时的考试结果,从不公开宣布,而且学生之间也不许相互询问。作为学生,每人只知自己的成绩,或者知道自己的名次排行比率,对别人的成绩一概不知。
  对于美国教师来说,他所教的每一个孩子都是最好的,而孩子们也相信这一点,孩子的自信心就这样培养出来了。
  美国这种对学习及考试成绩“秘而不宣”的好处是:一方面,学生不会因一两次考试失败而灰心,更不会受旁人的讥笑,这就保护了学生的自尊,促使他下次做得更好一些。另一方面,即使成绩优异,在班上考了第一的孩子,因不知自己的成绩在班上到底排第几名,也不敢洋洋得意,骄傲自满,躺在成绩上睡大觉,总有一种天外有天的压力和继续努力的紧迫感。
  美国教育的另一特点,还表现在重视因材施教方面。到中学,特别是高中之后,同一年级的学生,可能分成三个或四个水平的教学层次,使学习好的学生学得更好。因为学生按学习成绩被分开,他们只能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同组同学相较,而不是在大环境下去竞争。这样,即便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学生比,也不会有太多失落感。
  对华人家长来说,孩子是我们梦想的实现者。但家长不了解孩子适合从事哪方面专业的学习,往往在这上面犹豫不决。美国高中生在选择志向时,专门设有一堂心理咨询课,学生可向专业老师进行咨询,进行试题测试,来发现性格的利弊,再根据自身的特点,正确认识和发现自己,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志向。
  一个比较文静的女孩子,父母希望她做律师。但通过与辅导老师讨论后,她才知道自己不适合做律师,更适合做别的工作。所以在高中选修课时,她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志向与必修课。
  你们不比任何人差(2)
一个刚从上海实验小学去美国的小留学生,英语还不过关,可数学成绩之优异,让同学望尘莫及。别人一张考卷都做不下来,老师一下就给他4张,而且一张比一张难度大,即便这样他做起来也跟玩似的。每次数学课老师都会给他许多辅助材料,让他多学一些。美国学校就是这样因材施教,你的能力越强,就越培养你这方面的能力。然而小留学生的母亲却有一丝忧虑,她说:“虽然儿子的计算能力很强,但他的英文水平不行,数学解答和讲解时还是不能应付。”所以现在这个小留学生不但在数学上继续努力,而且还在加强语言课的学习。
  任何孩子都会喜欢这样一所学校,没有老师,不分年级,不受约束,不需天天做作业,更不用考试。不过在中国“大人”们的心目当中,这样的教育方式是不可思议的,起码现在是不可思议的。
  位于美国西北部俄勒冈州的兰山学校正是实行这种“极端自由”的办学方针。该校共有50名学生,年龄从5岁到16岁不等。早晨孩子们来到学校,没有人要求他们做什么,他们可以随便地躺在地上听音乐,也可以三五成群地玩纸牌,甚至可以打篮球、织毛衣。这些学生可以在学校里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地学习他们自己感兴趣的知识。
  这个学校没有校长,工作人员也只有9名。校园事务由工作人员和学生组成的一个委员会负责管理,负责人目前由一位16岁的学生担任,并且《学生守则》也完全由孩子们自己拟定。
  玛蒂是这所学校的教师。她说,我们从不把自己看作教师,我们在这里只是为了维持学校的正常运作。只有当孩子们主动向我们提出问题时,我们才给解答。学校从不强迫孩子们上课,但当他们一旦发现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就会主动学习,而且学的特别快。事实上,孩子们天生好奇,总是会有很多问题要问我们。这样,他们就不会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而是当成一种乐趣。
  玛蒂的儿子克莱顿也在这所学校就读。看到儿子在这里可以轻轻松松地学到不少知识,玛蒂不后悔让他到这所学校读书。14岁的米格是该学校的一名学生,他说:“我喜欢在这里学习,因为这里比其他地方自由。”
  目前,美国已有25所学校采用了与兰山学校相似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的首创者是麻省萨德伯理学校,所以又被称为“萨德伯理”教育模式。在萨德伯理学校,有75%的毕业生升入大学,比例高于美国的普通中学,其中该校的优秀学生还进入了哈佛、耶鲁等名牌大学。
  美国教师启发学生树立自信,积极参加课堂发言时说:“什么是课堂?课堂即是将一群人聚集到一个敞开的空间,人们在此了解和学习周围的世界。”课堂上,美国教师对学生没有明确的要求,学生可以随便走动,随便说话,只要能学到知识就行。
  美国教师从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他们从不在公开场合批评和表扬某个人,他们认为对某人表扬多了会助长其傲气,同时也不暗示别人比他差,以免增加学生间的不平等感。而我们中国家长习惯了传统的一套,总喜欢孩子多受表扬,有时孩子作了很好的课题或画了出色的图画交到学校,自己却觉得他一定出类拔萃,常会问他的老师怎么评价。孩子回答:“老师说挺好。”再问他老师有没有说你的比别人的好,他会不耐烦地说:“老师对谁都说好,干吗要说我比人家好?”考试之后,家长也会问孩子是否考了全班最高分,或者班里有几个人考的全对。他则满不在乎地耸耸肩说:“我怎么知道别人考得怎么样!”老师总是把考卷发给学生本人却不讲评成绩,如果自己不显示,别的同学也不会问,美国人从小习惯了不去追问别人的私事。美国教育从不在学生中做横向比较,而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根据个性单独培养。因此每个学生都有长处和短处,并不感到某次考试优秀或得了奖项就高人一等。
  美国的制度使人们对任何事都可以有不同的衡量标准,不相信有十全十美的人或事。在学校里,并不一定学习好的学生就被认为优秀而受人敬佩,相反,如果把一个人说得完美无缺则倒有讥讽意味,显得鹤立鸡群。青少年最怕孤立,因此也不愿老受夸奖以免别人对自己另眼相看。这与中国教育的习惯真是大相径庭。一些刚从中国去美国的孩子以往听惯了表扬,来美后发现老师并不总夸自己因而不愉快,便想方设法讨好老师以换取表扬。不太懂美式教育的华人家长也鼓励孩子出风头争嘉奖,殊不知这是把孩子送上被孤立之路。
  

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做到的,只要你能想得到。美国的家长和老师们从来不会打击孩子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孩子有什么想法,他们会积极地创造各种条件去帮助孩子实现。
  10岁的贾森居住在美国的一个小镇上,这是一个可爱的小镇,不仅空气清新而且居民也很善良。但是刚过不久,他就发现小镇并不像人们说的那样十全十美。因为他很爱读书,但距埃尔斯诺镇最近的图书馆,却是在6英里以外的蒙罗依。并且它还有一个讨厌的规定:每人每星期限借3本书。贾森感到非常苦恼,只好求助于妈妈。贾森的妈妈琳达是镇图书俱乐部的新任负责人。她告诉儿子,在一个储藏室里有几箱旧书,是早先的埃尔斯诺镇图书馆留下来的。那个图书馆因为资金短缺,几年前关闭了。
  “你为什么不去翻翻那些旧书,看看有没有用得上的?”她建议。挑选那些旧书时,贾森激动了。书虽然很旧,但保存得相当好!一个念头闪过他的脑海:这些书够开一个小图书馆了!图书馆俱乐部里没有人反对贾森的计划,但也没有人对它感兴趣。他们告诉贾森,这些书在法律上归镇上所有,如果他想开办图书馆,就必须征得镇议会的允许。
  一个月后,爸爸带领贾森来到镇议会厅,当他自豪地宣布“我儿子想办一个图书馆”时,所有的议员都大吃一惊。贾森谈了谈那些旧书的情况,并请求借用镇议会厅的地下室来开办小图书馆。
  “可那里既没有暖气,又没有电。”梅厄·马克说。
  “没有那些,我照样可以工作。”贾森向他保证。
  梅厄向这对父子表示,镇议会将仔细考虑他们的提案。议员们认为,贾森的热情一两天就会过去,他们不会再被这个提案打扰的。贾森耐心地等待着。转眼一个月过去了,韦恩对儿子说:“现在你可以给梅厄打电话了。”
  贾森正需要有人给他这种勇气。他很快就记住了梅厄的电话,每天晚饭后都要拨通这个号码,彬彬有礼地问:“议会通过我的提案了吗?”
  “还没有呢。”总是这一个回答。
  “我想我会把他逼疯的。”贾森笑着对父亲说。
  一连几个星期,每晚都接到这个小男孩的电话,梅厄终于认识到,贾森要办图书馆的愿望并不是一时冲动。他建议镇议会批准小男孩的要求,同时制定出严肃的准则。
  1980年6月,梅厄宣布镇议会的决定:
  第一,全部筹建工作由贾森独自承担,镇上不提供任何形式的帮助。
  第二,如果图书馆真的建成了,不用交纳所得税。
  第三,一旦图书馆开张,必须由成年人主持。
  贾森愉快地接受了前两条决定,但对第三条却提出了抗议:“如果成人不参加建馆,他有什么资格来管理呢?”
  贾森还说,他每天晚上都要给镇议员打电话,直到他们放弃第三条决定。
  议员们最后妥协了。贾森大获全胜。
  接下来的日子里,贾森和爸爸开始对那间地下室进行全面检查。看着这间黑暗、潮湿、肮脏的破屋子,贾森的心不由往下一沉。看起来,这个地下室自1898年建成以来,还从没有人使用过。几星期后,一个好心人自愿帮忙,给地下室接上了电线;又有一些人来帮忙打制书架;贾森的妈妈、姐姐和哥哥也来了。不久,大家就把地下室变成了一个挺像样的图书馆。贾森还积极号召人们捐赠图书。每天晚上,他都和爸爸一起爬进小货车,到各家各户去收集图书。在贾森11岁生日的第二个星期,他的图书馆终于开张了。
  图书馆每星期二、四下午4点到6点提供服务。贾森这里约有4000册书可以供读者选择。在这里借书,日期非常宽松,而且从没有人讨价还价。事实上,贾森根本不需要借书证,他只是把借书人的姓名和所借的书名登记下来。一开始,贾森的图书馆十分兴隆。后来,冬天来临,没有暖气的图书馆里非常寒冷。有时候贾森坐在椅子上,左等右等,竟没有一位读者光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自己口中呼出的白气,身体冷得一阵阵发抖。
  “我喜欢清净。”贾森自我安慰着。他收集了一些旧地毯,把它们铺在水泥地上;爸爸又给他安装了一只煤油炉,从初冬至初春,贾森都点燃它来抵御寒冷。夏天当学校图书馆因放假而停开时,贾森这里就加倍热闹起来,紧接着好运气来了。
  1981年秋天,一位当地报社的记者在一份材料上发现了有关贾森图书馆的记录。他写了一篇文章,讲述了当地这家最小的图书馆的故事。
  这篇文章被《盐湖论坛报》转载,后来又由合众社转发到全国各地。这家全国最小的图书馆,受到了国家图书信息科学委员会的重视,他们专门派人访问了韦恩一家,并且请贾森去华盛顿,在一个有关的大会上发言。面对众多的代表、记者和观察员,贾森镇定自若地讲述了自己开办图书馆的经历。他最后说,他非常希望有朝一日,他的乡村图书馆能和大城市的图书馆相媲美。贾森的发言得到了全场的热烈喝彩。
  回家后的第二天,贾森又得到邀请,在一家电视台的晚间节目里露面。他聪明地利用了这个机会,呼吁全国观众为他的小图书馆捐赠更多更好的图书。很快,书从各地源源而来。有新的,有旧的,有的是成套的,还有的成打地装在盒子里寄来。一次,贾森竟在一些书中发现了100美元的支票。
  到这个冬天为止,贾森已经收集到了4套大百科全书。他的图书馆藏书已经达到14000册(卷)。
  贾森的努力没有白费,他终于在一个原来没有图书馆的小镇,创建起一座真正的图书馆。为此,他得到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高度赞扬和鼓励。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向他提供全部奖学金;他还应邀到白宫的椭圆形会议厅接受国家图书信息委员会的奖励。里根总统也出席了颁奖仪式。贾森彬彬有礼地接过奖金,回赠给总统一张贾森图书馆的荣誉借书证。
  

天哪!你们太棒了
一位学者说过这样一段话:“在人的创造能力中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所需要的比他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再一个是他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死记硬背,既不会让一个人知识丰富,也不会让一个人变得聪明。”
  严肃的面孔、严厉的教导不是教育孩子的唯一办法,而应该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挖掘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给学生尽可能广的空间来拓展他们的思维,开发他们的智力。让孩子知道生活就是他们学习的课堂,努力使学生们保持对大千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鼓励孩子们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及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某次老师给孩子们上童话课,讲的是《灰姑娘》的故事。老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给同学讲这个故事。孩子很快讲完了,老师对他表示了感谢,然后开始向全班提问。
  老师: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学生:喜欢辛黛瑞拉,还有王子。不喜欢她的后妈和后妈带来的姐姐。辛黛瑞拉善良、可爱、漂亮。后妈和姐姐对辛黛瑞拉不好。
  老师:如果在午夜12点的时候,辛黛瑞拉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马车,你们想一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辛黛瑞拉会变成原来脏脏的样子,穿着破旧的衣服。哎呀,那就惨啦。
  老师:所以,你们一定要做一个守时的人,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另外,你们看,你们每个人平时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千万不要突然邋邋遢遢地出现在别人面前,不然你们的朋友要吓着了。女孩子们,你们更要注意,将来你们长大和男孩子约会,要是你不注意,被你的男朋友看到你很难看的样子,他们可能就吓昏了(老师做昏倒状,全班大笑)。好,下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辛黛瑞拉去参加王子的舞会?你们一定要诚实哟!
  过了一会儿,有孩子举手回答:是的,如果我是辛黛瑞拉的后妈,我也会阻止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老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因为我爱自己的女儿,我希望自己的女儿当上王后。
  老师:是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后妈好像都是不好的人,她们只是对别人不够好,可是她们对自己的孩子却很好,你们明白了吗?她们不是坏人,只是她们还不能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其他的孩子。孩子们,下一个问题:辛黛瑞拉的后妈不让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甚至把门锁起来,她为什么能够去,而且成为舞会上最美丽的姑娘呢?
  学生:因为有仙女帮助她,给她漂亮的衣服,还把南瓜变成马车,把狗和老鼠变成仆人。
  老师:对,你们说得很好!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没有得到仙女的帮助,她是不可能去参加舞会的,是不是?
  学生:是的!
  老师:如果狗、老鼠都不愿意帮助她,她可能在最后的时刻成功地跑回家吗?
  学生:不会,那样她就可能成功地吓到王子了(全班再次大笑)。
  老师:虽然辛黛瑞拉有仙女帮助她,但是,光有仙女的帮助还不够。所以,孩子们,无论走到哪,我们都是需要朋友的。我们的朋友不一定是仙女,但是,我们需要他们,我也希望你们有很多很多的朋友。下面,请你们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因为后妈不愿意她参加舞会就放弃了机会,她可能成为王子的新娘吗?
  学生:不会!那样的话,她就不会到舞会上,不会被王子遇到,认识和爱上她了。
  老师:对极了!如果辛黛瑞拉不想参加舞会,就是她的后妈支持她去,也是没有用的,是谁决定她要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学生:她自己。
  老师:所以,孩子们,就是辛黛瑞拉没有妈妈爱她,她的后妈不爱她,这也不能够让她不爱自己。就是因为她爱自己,她才可能去寻找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如果你们当中有人觉得没有人爱,或者像辛黛瑞拉一样有一个不爱她的后妈,你们要怎么样?
  学生:要爱自己!
  老师:对,没有一个人可以阻止你爱自己。如果你觉得别人不够爱你,你要加倍地爱自己;如果别人没有给你机会,你应该加倍地给自己机会;如果你们真的爱自己,就会为自己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没有人能够阻止辛黛瑞拉参加王子的舞会,没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当上王后,除了她自己。对不对?
  学生:是的!
  老师:最后一个问题,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学生:过了好一会,午夜12点以后所有的东西都要变回原样,可是,辛黛瑞拉的水晶鞋没有变回去。
  老师:天哪,你们太棒了!你们看,就是伟大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所以,出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我担保,如果你们当中谁将来要当作家,一定比这个作家更棒!你们相信吗?
  作文课更是能体现孩子的创造力。美国小学的作文课虽然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传统思路的灌输,但是他们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目光引向校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他们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他们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和寻找答案的方法。
  美国的作文课,不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写作任务,而是允许他们到图书馆查资料,可以调查访问,给学生充分思考和准备的余地。美国的作文课,关注人生,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与他们自己的利益和命运息息相关。美国的作文课,与社会、与生活是沟通的,注意处理好作文与生活源头的关系,并且追求真实和实用。这些都是中国的作文、作业所欠缺的。
  一对年轻的中国夫妇移民到了美国,也带去了才9岁大的儿子,儿子在美国的一家公立小学读书,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儿子的英语长进不少,放学后也不直接回家了,而是常去图书馆,不时就背回一大书包的书来。问他一次借这么多书干什么,他一边看着借来的书一边打着电脑,头也不抬地说:“写作文。”
  母亲一看,大吃一惊,这叫作业吗?一看孩子打在电脑屏幕上的标题《中国的昨天和今天》,真有些哭笑不得,这样大的题目,在中国,即使是社会学博士,也很少有人敢去做。
  于是母亲严声厉色地问是谁的主意,儿子坦然相告:老师说美国是移民国家,让每个同学写一篇介绍自己祖先生活的国度的文章。要求概括这个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分析它与美国的不同,说明自己的看法。母亲听了,连叹息的力气也没有了,真不知道让一个9岁的孩子去做这样一个连成年人也未必能做的工程,会是一种什么结果?只觉得一个9岁的孩子如果被教育得不知天高地厚,以后恐怕是连吃饭的本事也没有了。
  过了几天,儿子就完成了这篇作业。没想到,打印出来的是一本二十多页的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绸之路到五星红旗……热热闹闹。
  母亲自己看得有点发愣,一是因为他看见儿子把这篇文章分出了章与节,二是在文章最后列出了参考书目。这是母亲读研究生之后才运用的写作方式,那时,她都已经30岁了。
  不久,儿子的另一篇作文又出来了。这次是《我怎么看人类文化》。如果说上次的作业还有范围可循,这次真可谓不着边际了。母亲只好跟儿子一起查阅权威的工具书。费了一番气力,终于完成了从抽象到具体、又从具体到抽象的反反复复的折腾,儿子又是几个晚上坐在电脑前煞有介事地做文章。看着孩子那专心致志的样子,不禁心中苦笑,一个小学生,怎么去理解“文化”这个内涵无限丰富而外延又无法确定的概念呢?
  在美国教育中已经变得无拘无束的儿子无疑是把文章写出来了,这次打印出来的是10页,又是自己的封面,文章后面又列着一本本的参考书。他洋洋得意地对母亲说:“你说什么是文化?其实超简单——就是人创造出来让人享受的一切。”那自信的样子,似乎发现了别人没能发现的真理。
  后来,孩子把老师看过的作业带回来,上面有老师的批语:“我安排本次作业的初衷是让孩子们开阔眼界,活跃思维,而读他们作业的结果,往往是我进入了我希望孩子们进入的境界。”
  孩子说,老师没为我们感到骄傲,但是她为我们感到震惊。
  
自己就是最好的(1)
在我们中国传统的教育中,一直都要求人们要做到“谦恭礼让”,不要太出风头,“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等格言一直被人们奉为教育孩子的经典,所以就养成了中国人竞争意识差,凡事不爱出头的习惯。而在美国,自由、平等是永恒的主题,竞争是社会的基调,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是增加孩子的竞争能力,努力去争取,在一些事情上当仁不让。
  足球在美国总有点怪怪的。玩的人多,看的人少。平时电视里不是橄榄球,就是篮球,或者是棒球、网球什么的,几乎看不到足球。如果你因此认为美国的足球运动开展得不怎么样,那你就大大地错了!
  美国的足球与中国的正好相反:在中国是足球踢得不怎么样,但看的人多;在美国是看的人少,玩的人不少!
  近些年,美国的男子足球都打进了世界杯,女子足球的成绩也是相当不错。这与美国足球“玩的人不少”这个雄厚基础有关。
  美国的少男少女才五六岁就开始“玩”足球了。这里说的“玩”不是指在马路或后院里玩野球,而是有组织地“玩”,动真格儿地请教练、搞训练、打比赛。
  美国孩子玩足球,只有到了高中,才像中国那样有校队间的比赛。但班级队、年级队的比赛是没有的。
  每年春、秋、夏三季,社区都按年龄组织不同的队进行比赛,年纪小些的,甚至是男女混合队。只要交40美元到60美元,谁都可以报名参加足球队。会踢也好,不会踢也好,教练教上那么三两个星期,就上阵见真章了!
  教练都是义务的,绝大多数是因为儿女要踢球,顺便兼任的。至于水平嘛,也就那么回事了。
  华裔的孩子彼得十分喜欢足球,每年至少踢两个季度,已踢了5年,还没见过一个真正会踢足球的“教练”。倒是彼得的爸爸会一点,经常和儿子“切磋”一下。
  虽然,“教练”们的基本技术都不怎么样,但让人不得不佩服的是,训练起孩子来还真像模像样。知人善任,对孩子们的特长,这些业余“教练”都能了然于胸,将他们派到最适当的位置。
  当然,在年纪小的阶段,各个位置是轮着打的,当轮到那些“漏脚妹”、“漏脚崽”打清道夫时,那才看得你心惊肉跳呢!如果对方的前锋又正好是“软脚蟹”,一惊一诧的,直“整”得你“惊”“喜”无常。所以才叫做“玩”足球。
  虽然训练是像模像样,但是孩子们和教练并不大在乎比赛的结果,胜负根本不当一回事。孩子打不好,教练不但不能斥责,反而要一个劲儿拍他们的肩膀连声说:“好样的!真是好样的…”
  社区组织的这种足球活动是谁都可以参加的,交了钱就可以玩。美国的业余俱乐部足球赛也搞得很活跃,这就不是谁都可以参加的了。这种队叫“Select Team”,也就是“选拔队”,顾名思义,就是由教练选拔队员组成的队。这些队一年四季都有比赛,大雪纷飞的冬天,就踢室内足球。
  彼得在1998年夏季,利用放假之机到选拔队去打了一个季度。由于这种赛事太频繁,家里平时没敢让他参加。
  第二年,彼得就从大学城牛津市,搬到了西金库市。彼得可能是由于刚 踢过选拔队,状态特别好,到了西金库市社区组织的一般球队,显得十分突出。彼得是队里进球最多的队员,根据教练的统计共进了8个,但他自己统计进了9个,比进球数第二多的孩子还多一倍。这个队得了社区的冠军,又与其他社区的冠军队进行第二阶段的比赛。结果,从初秋一直打到初冬,最后的冠亚军决赛是在大雪纷飞中进行的。
  各社区冠军队之间进行的第二阶段比赛,实行“突然死亡”和点球决胜负的比赛规则。也就是说,如果比赛出现平局,就要进行加时赛,先进球的一方获胜。倘若加时赛双方都没有进球,则要以点球决定胜负。由双方各选5名队员射点球,一直到分出胜负。
  由于进入第二阶段后可能要射点球,教练在每次训练中就加了射点球的练习。结果,在点球练习中,彼得的进球率大大高于其他孩子。进球率第二高的是一位用左脚踢球的孩子,因为他用左脚。
  彼得的父亲也很高兴,希望孩子在比赛中可以“大显神威”。一家三口都认为,万一决赛时要射点球,彼得一定有份。
  最后一场冠亚军决赛时,已经挨到了初冬。场地上的雪已积了约三英寸厚,一踩就没到脚骨眼,天上还在飘着纷纷扬扬的大雪。裁判要求每个运动员都要戴上护耳的帽子和手套才能踢球,不然摔一跤,爬起来,耳朵冻掉了,都不知道去哪里捡回来。
  真难为这些十来岁的孩子们,自己跌跌撞撞的,还用“小公鸡”般稚嫩的嗓音呼唤着同伴冲锋。老天开眼,不一会儿,天上的雪花停了。但场地滑,球又湿又重,这球简直没法踢。
  不知天高地厚的孩子们仍想打配合,有的孩子竟然还想耍花样盘带过人,球还没动,人就倒了。这个倒下,那个爬起,有时好几个人跌作一堆……最后,不得不采取点球决胜负的办法。
  一要射点球,本已快要散架的孩子们又雀跃起来,纷纷在教练面前乱嚷嚷。
  只见彼得背着手,站在人群的外面,没有与其他孩子瞎起哄,显得有点与世无争的样子。
  彼得的父母倒也安心,因为他们认为按照彼得平常的表现,一定可以上场踢点球的。
  

自己就是最好的(2)
彼得的父亲去买饮料,回来的时候发现妻子的脸色不大对,往场上一看,彼得并不在选出的5个射手之内。
  彼得父亲的心“腾”地一下要冒出火来!凭什么不让彼得射点球呢?论进球,他进最多,进第二多的,还不到他的一半!论脚法,只有他懂什么内侧、外侧、正脚背的!论射点球的练习,他的进球率最高……
  妻子轻轻握握他的手,轻声地说:“彼得进了那么多球,也该让那些辛辛苦苦打了几个月的孩子进进球啦……”
  彼得的父亲一看,场上的5个人,有3个进过球,没进球的两个球员是教练和助理教练的儿子。
  教练的儿子就是那个用左脚踢球的孩子,脚法不错,只是大多数时间打后卫“清道夫”的位置,因此,攻城拔寨的机会不多。但射点球的把握很大,值得上。至于助理教练的儿子,总是打前卫的位置,跑上跑下,前突后堵,责任心很强,功劳不小,但脚法太臭,用脚尖捅得球乱飞。怎么会选上他呢?难道这也“走后门”啊!
  彼得的父亲转念又一想,既然是“玩”球,胜负心就不要太重!教练都不急,自己又有什么好急的呢?再说,自己的儿子已经进了###个球,也够啦!这样一想就释然了。
  但一想,又不对了。如果说让没进过球的孩子也过过进球瘾,就5个都应该是没进过球的孩子呀!怎么有3个进过球的孩子也在场上?其实,教练心里还是想赢球!但想赢球,派彼得上,不是更有把握吗?这样一想,又想不通了。
  望望场边的儿子,不知他在想些什么。场上已开始罚点球。每射一个,场内、场外有人欢呼,有人叹惜;忽而石破天惊,忽而鸦雀无声。最后是3:2,彼得的队赢了!彼得和欢天喜地的孩子们一起滚在雪地上……
  回家的路上,彼得的妈妈问:“为什么教练没有让你上去踢点球?”
  彼得说:“我没要求射点球,教练也就没安排我上……”
  “是吗?”
  彼得点点头:“嗯。”
  不用问,父亲也知道儿子为什么没有自告奋勇,主动请缨:第一是认为自己进球最多,点球射得最好,不用自己去瞎起哄,教练也会让自己上场的。第二是自己没有要求罚点球,最后无论比赛出现什么样的结果都不会怪自己。
  然后,大家都没说什么话。晚上的庆功宴在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比萨店举行。
  助理教练走过来打招呼:“彼得是个很好的孩子!不但球踢得好,学习也好。我的孩子上私立学校,但太远了,很不方便。那天我到公立学校去看看,考虑是不是转过去。结果,我看见彼得,他在SCOPE这个特殊的教育计划里学习,那是专门为有天赋的孩子设立的……”
  彼得的父亲知道服务生送上来的是“醒胃”的小吃,主菜还没端上来。但是也没忘跟助理教练寒暄:“看得出来,凯文思也是个好孩子。”
  “看得出吗?”
  “怎么会看不出来?平时的言行举止就不说啦,看踢球也能看出来。美国孩子踢球,第一是要有乐子,第二才讲与他人交往。但我看,还要加一条:知道自己的位置和自己的责任。凯文思踢球责任心就很强……”
  “谢谢你!我也是很为他骄傲。”
  “今天的球胜得好险,3:2。”
  教练说:“说的是呢,凯文思踢了几个月的球,一个没进。今天让他罚点球,还是没进!好在今天我们赢了,不然,我们父子俩要深感内疚了。不过,我不大明白,为什么彼得今天没要求踢点球呢?”
  “我还以为是你们教练有这个想法,让没进球的孩子也有个进球的机会!”
  “他本人没有这个要求,站在外围。他不说要上,我们也不好派他。”
  “我了解我儿子。他确实十分想上的。不过在这种情况下,你们教练不叫他上,他决不会自己要求上。”
  助理教练一脸茫然地问:“为什么?”
  彼得的父亲回答:“这是很复杂的心理现象,中国文化很讲究谦让,也就是礼让,谦虚。自己说自己能行,就是不谦虚。特别是如果自己说自己能行。如果没成功,那叫‘不自量力’,是很被人看不起的。”
  “那么,你的意思是说……自己不能说自己行,而要让人家说你行?”助理教练的茫然不解,此时已变成了一脸的惊讶!
  “我想彼得的行为就是受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如果您选他上场,他会非常投入,非常认真地执行您的要求。”
  “我还是不明白。踢球这种东西,不但要看技术,还要看心理。你不要求,我们就以为你没有欲望。没有欲望,就表明你在这件事情上没有自信心,表明你自己不认为你能干好这件事。”
  助理教练的话深深地触动了彼得的父亲:这大概就是文化冲突了。中国人喜欢让别人来鉴定自己行不行,而美国人首先要自己看自己行不行。如果你自己对自己都没有信心,那么谁还会去给你机会!
   

让孩子自己领悟对错
在中国,在学校的道德教育大纲上,明确写到“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父母,老师,都把大家普遍认为是正确的是非观念直接教育给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不要做。
  但是在美国,老师们却绝对不会要求孩子这样做,他们只会问孩子:“你认为应该怎么样?”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无论有没有统一的是非判断标准,美国老师都不会强加给你一种标准。
  凯特在美国纽约的一家中学读初中二年级。有一天,在英语课上,围绕《安妮日记》这本书,孩子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安妮一家是德国犹太人。安妮的父亲很早就嗅觉到德国的纳粹要不利于犹太人,并给世界制造麻烦。于是,举家迁移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在那里安妮的父亲开了家酱料店,生意很好。但好景不长,德国纳粹终于侵犯了荷兰。安妮的父亲制造了一个逃往瑞士的假象,然后与安妮等8人藏在酱料店的阁楼上。知道他们藏身阁楼的只有两人,一个是安妮父亲的生意伙伴,另一个是女管家。
  安妮他们就这样在阁楼上藏了数年。安妮天天写日记,把他们这种艰辛、惊险、离奇的躲藏生活全都记了下来……
  有一天,他们终于被纳粹党卫军发现,抓到集中营里,开始了非人的集中营生活。最后,安妮死于集中营,她父亲却活了下来。后来,她父亲找到安妮留下的日记,并把它公之于众。
  安妮在被抓进集中营的前几天,她在日记里写到:“尽管发生了许多坏事,我仍然相信人们的内心是要向善的。”
  凯特班上同学们争论的焦点,就是安妮的这段议论。
  凯特认为安妮是对的,一般来说,人们都企图做他们认为是对的事情。
  有一位女孩反问凯特:“纳粹分子干的那些肮脏事情,也是对的吗?”
  凯特说:“我没有说纳粹分子干的事情是对的。我是说,纳粹分子认为他们干的事情是对的。不然,他们可能就不会去干的。今天还有不少日本人认为当年侵略中国是对的……”
  有孩子插嘴:“怎么可能这样想?不可能吧!”
  凯特急了:“怎么不可能?英国占领香港,在座的有哪一位认为是错了的?”没人搭话。
  凯特得意地扫一眼班上的同学和老师,说:“有那么些日本人认为,如果日本也占领中国到今天,中国也该跟日本差不多啦……”
  凯特看看没人说话,他继续道:“人们判断是非都有一定的标准。这种标准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产生的。在德国为什么纳粹主义能够那么狂热?在日本为什么‘武士道’精神那么吃香?他们判断是非的标准,产生于他们特定的社会基础……”
  “难道就没有共同的标准吗?比如,《圣经》中的‘十诫’,”有个小女孩很激动地站起来反驳道:“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不可贪图人的房屋、田地、仆婢……”女孩一口气把“十诫”数了出来。
  凯特说:“那还有《古兰经》,什么经的,那都是人写的。人写的就有这样那样的角度和标准。如果从小把你关在一间屋里,不能与外界接触,只让一个聋哑人给你送饭,你长大了会有什么是非标准?什么都没有……”
  “应该以大多数人的标准为标准!”
  “如果这样,那我们今天辩论还有什么意义呢?我是少数。”
  大部分人都支持那个女孩子,但又说不出什么太多的理由。
  这场针锋相对的辩论,谁也没能说服谁。眼看就要下课了,大家都把眼光集中到老师身上。如果是在中国,老师一定会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圆满”地结束这次辩论。但是老师很平静地说:“今天的辩论很好,双方都有不少很好的论点和很新的视角,也提出了不少值得继续争论的问题。比如,凯特提到的有些东西,我就从来没有从这些角度去思考过。当然,反对凯特观点的这一方,也提出了很强的反证……”
  倘若你以为这位老师要指出哪一方对,哪一方错,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在美国的课堂上,凡是属于见解类型的问题,老师是不能判定谁是谁非的。如果老师一定要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话,必须要说明这仅仅是自己个人的见解。第一,老师绝对不允许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第二,老师也绝不允许用自己的见解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
  凯特还有一位老师是共和党的成员,克林顿事件发生以后,孩子们很想知道老师对克林顿事件的看法,但他们始终无法从亨利老师的嘴里掏出他的个人看法来。想说的东西,被别人“挠”到痒痒处,又不能说,那是很痛苦的。亨利老师每每欲言又止,孩子们反而认为他有水平!
  当然,像那些有绝对的、甚至唯一答案的,诸如“地球围绕太阳转”,等等,更是应该要教育孩子去认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但是教育所涉及的领域是很宽很宽的,包括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是非判断、价值判断,等等。如果我们要教育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首先我们要有判断的标准,否则无法判定错与对。但什么是标准呢?以谁的标准为标准呢?能否以老师个人的标准为标准?
  由于老师个人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政治理念等等的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标准。共和党认为对的,民主党可能会认为是错的;基督教认为是对的,###教可能持相反的看法。西方文化崇尚的东西,可能又正好是东方文化反对的东西。比如,持进化论观点的老师,相信人类是由类人猿经过漫长的岁月才演变而成的。但在美国却有非常多的老师是相信“创造论”的,他们相信人类是上帝弹指一挥间“造”出来的。
  很多属于价值观、审美观层面上的东西是不能用“对”或“错”来回答的。例如,一幅画,我们只能说它“美”或“丑”,而不能说它“对”或“错”。更不能以老师的审美观来作为判断“对”与“错”的标准。也就是说,老师不能把“自己认为美的学生也认为美”就绝对地判断为是对的;老师也不能将“自己认为美的学生认为丑”就绝对地判断为是错的。所以说“无法做到”。即使是世界上最著名画家的作品,每一个人依然有权力作出自己的判断:“好看”或者“很糟”。
  当然,美国学校并不禁止老师表达自己个人的观点,限制的只是把老师个人的观点作为“对”或“错”的判断标准。因此,如果老师一定要表达自己个人的观点,必须声明是自己个人的观点,不能企图用自己个人的观点来影响学生,更不能以此作为判断是非或对错的标准。
  上学特别“累”
小伟是在中国上到小学五年级时随父母去美国的,马上就要升初中了。问起他在美国上学的感受,他只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累”。下面就是他所讲的故事:
  开学了,发书了,全都免费。可是拿到手里一看,却全都是别人用过的旧书。打开一看,扉页上留下的曾用人的姓名至少有10个,好在书本保管得很好,有的与新书差不多。随书一起发下来的还有一张“协议”式的说明,上面写着此书的价格,并说损坏或丢失须按原价赔偿。然后签字。这些书每本都像大号字典,很沉,几本书放在书包里根本背不动。同学们都用带轮的行李包拉着走。更糟糕的是上课跟老师不跟教室,每上一节课就得换地方,都得拉着书包满校园跑。
  其实文化课还算不上是太累,累的是体育课。除了星期三,每天都有体育课,1/3时间在室外活动,篮球、排球、橄榄球……那些美国同学一个个壮得像牛,“玩”起来不要命,我怎么也抢不过他们,常常不是被他们撞倒,就是自己累得爬不起来。
  我英语不好,因此最怕算术应用题,不过真正理解了,计算不成问题。好在老师非常重视实践。有一次我的数学应用题又没考好,老师说如果我能把在饭馆里吃饭的账算清楚就给我加分。于是放学后我请求爸爸带我到餐馆用餐。从每样菜多少钱,到加百分之几的税和小费,一笔笔算清。老师很满意,真给我加了分。
  而且老师鼓励我们学用结合。每个月老师会根据我们的成绩发“奖金”,最好的学生每月800“美元”,最少的100“美元”左右。老师给我们开“支票”,我们拿“支票”到“银行”兑换“现金”(支票和现金都是老师自己制作的,只能在学校内部用)。然后每月举行一次交易会或拍卖会。学生们从家里把不需要的用品和玩具等带到学校里来卖,也有自己做的小食品。价格要适中,贵了没人买,便宜了同学们会怀疑质量有问题。老师发的“奖金”这时全都派上了用场。
  不过真功夫还是在校外。学校里来了一批巧克力糖果。老师让我们进行推销实践,带样品找顾客,下订单,收货款,一个月后送货上门。学校根据推销的多少给予打分评级,算成绩。我求爷爷告奶奶才找到5个客户,不过还好,总算得了个B。
  对于这一点爸妈好像有意见,在他们看来这似乎有些不务正业,总是一再告诉我只有学好文化课,才是最重要的。可是在学校里,光学习好不行,美国孩子根本看不起。在他们眼里,脑子灵,样样行,才算“酷”。
  和在中国上学更不一样的是:按学校要求,放学回到家,我们都要主动向家长汇报学习成果,把自己学到的东西讲解给家长听。遇到家长“糊涂”时,还得解释好几遍。按规定只有家长真正懂了,在我们的作业上签了字,才算了事,否则第二天到校就交不了差。小时候,晚上是爸妈给我讲故事,如今变成了每晚我必须给他们读故事,这些故事书都是从学校图书馆里借的。我不光要读,还要解释,每篇都得由他们签字,老师才认可。不过,最不容易过的一道关是学校图书馆里的管理员。还书前由她对书中内容提问考核,她根据我的理解打分,成绩交给班主任,一个学期累计算总分。然后再借给我新书。
  咱们国家的家长会都是所有的学生和家长一起开,而在美国不是,是每个孩子分开开的。到美国后第一次开家长会,是我带爸爸去的。去了以后发现,教室里除了老师,没有别人。我以为弄错了。老师笑着让我们进去,然后与爸爸面对面谈起了我。后来我才知道,在这里家长会是分别开的。老师与每个家长大约谈10到20分钟不等。难怪通知上说家长会总共要开两天。当然,每年也有一次家长会是所有家长一起出席的,那是学区召开的,主要是向家长解释期终考试如何进行。
  一般而言,老师很少批评我们。在学校,每当我们作业做得不太好,甚至做错了什么,老师总会说“That’s OK,but……”意思是说,“没什么关系,不过……”老师总是尽量鼓励我们,给我们信心。而我们每做出一点成绩,老师就大加表扬,激励我们继续努力。
  有一次,我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竟然被评上班里每月一名的“超级明星”,因为我的英语不是很好。可是老师说这是因为我的学习进步非常快,其他各方面表现也都很好。发奖那天,校长、班主任请我们获奖者共进早餐,并请来摄影师与我们合影留念。受到了鼓励,我越来越努力了,后来我又获得了学区的学习进步成就奖。在班里,我的胆子也越来越大。不过与表现欲极强的美国同学比,还显得底气不足。因为爸爸总是告诉我,要谦虚谨慎,尤其是做错了什么,一定要善于自我批评。可是那些美国孩子总是喜欢表扬与自我表扬,在我看来他们特别自信。
  当有人问他如果他回国以后和自己以前的同学比会怎么样时,小伟很自豪地说:也许我会在成绩上不如他们,但是在其他方面我肯定比他们强!虽然在美国上学很累,但是我很开心,也很喜欢。
 
每个人都是成功者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十岁的小男孩,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左臂,但是他很想学柔道。
  后来他拜一位柔道大师做了师傅,开始学习柔道。他练得很努力,也很用功,可是三个月过去了,师傅总是只教他一招,小男孩有点迷惑不解了。
  他终于忍不住问老师:“我是不是应该再学学其他招?”
  师傅回答说:“不错,你的确只会一招,但你只需要这一招就够了。”
  小男孩并不是很明白,但他很相信师傅,于是就继续照着练了下去。
  几个月后,师傅第一次带小男孩去参加比赛。小男孩自己都没有想到居然轻轻松松的赢了前两轮。第三轮稍微有点艰难,但是对手还是很快变得有些急躁,连连进攻,小男孩敏捷的施展出自己的那一招,又赢了。就这样小男孩迷迷瞪瞪地进入了决赛。
  决赛的对手比小男孩高大,强壮许多,也似乎更有经验。小男孩显得有点招架不住,裁判担心小男孩会受伤,就叫了暂停,还打算就此终止比赛。然而师傅不答应,坚持说:“继续下去。”
  比赛重新开始后,对手放松了警惕,小男孩开始使出他的那一招,制服了对手,由此赢得了比赛,得了冠军。
  回家的路上,小男孩和师傅一起回顾每场比赛的每一个细节,小男孩鼓起勇气道出了心理的疑问:“师傅,我怎么就凭着一招就赢得了冠军?”
  师傅答道:“有两个原因:第一,你几乎掌握了柔道中最难的一招;第二,据我所知,对付这一招唯一的办法是对手抓住你的左臂。”
  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同一件事情也就有了不同的意义。劣势和优势也不是固定的,也是可以互相转换的。正如那位失去左臂的小男孩,虽然失去了左臂,在我们看来学习柔道是无论如何也办不到的事情,但是由于那位柔道师傅能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所以小男孩最大的劣势反而变成了最大的优势
  就像现在,有些人总是很重视智力测验,过于相信所谓的“智商”,智商高就聪明,智商低就愚蠢,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一大弊端。人的特质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点,怎能以一份智力测验定夺?尽管你在一次又一次的智力竞赛中名落孙山,但也许在另一方面,你可以发挥你独有的、奇迹般的创造,比别人做出更大的成绩。
  美国少年琼尼·马汶的爸爸是木匠,妈妈是家庭主妇。这对夫妇节衣缩食,一点一点地存钱,因为他们准备送儿子上大学。
  马汶读高二年级时,一天,学校聘请的一位心理学家把这个16岁的少年叫到办公室,对他说:
  “琼尼,我看过了你各学科的成绩和各项体格检查,对于你各方面的情况我都仔细研究过了。
  “我一直很用功的。”马汶插嘴道。
  “问题就在这里,”心理学家说,“你一直很用功,但进步不大。高中的课程看来你有点力不从心,再学下去,恐怕你就浪费时间了。”
  孩子用双手捂住了脸:“那样我爸爸妈妈会难过的。他们一直巴望我上大学。”
  心理学家用一只手抚摸着孩子的肩膀。“人们的才能各种各样,琼尼,”心理学家说,“工程师不识简谱,或者画家背不全九九表,这都是可能的。但每个人都有特长——你也不例外。终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的特长。到那时,你就让你爸爸妈妈骄傲了。”
  马汶从此再没去上学。
  那时城里活计难找。马汶替人整建园圃,修剪花草。因为勤勉,倒是忙碌。不久,顾主们开始注意到这小伙子的手艺,他们称他为“绿拇指”——因为凡经他修剪的花草无不出奇的繁茂美丽。他常常替人出主意,帮助人们把门前那点有限的空隙因地制宜精心装点;他对颜色的搭配更是行家,经他布设的花圃无不令人赏心悦目。
  也许这就是机遇或机缘:一天,他凑巧进城,又凑巧来到市政厅后面,更凑巧的是一位市政参议员就在他眼前不远处。马汶注意到有一块污泥浊水、满是垃圾的场地,便上前向参议员鲁莽地问道:“先生,你是否能答应我把这个垃圾场改为花园?”
  “市政厅缺这笔钱。”参议员说。
  “我不要钱,”马汶说,“只消允许我办就行。”
  参议员大为惊异,因为他从政以来,还不曾碰到过哪个人办事不要钱呢!于是,他把这孩子带进了办公室……
  马汶步出市政厅大门时,满面春风:他有权清理这块被长期搁置的垃圾场地了。
  当天下午,他拿了几样工具,带上种子、肥料来到目的地。一位热心的朋友给他送来一些树苗;一些相熟的顾主请他到自己的花圃剪用玫瑰插枝;有的则提供篱笆用料。消息传到本城一家最大的家具厂,厂主立刻表示要免费承做公园里的条椅。
  不久,这块泥泞的污秽场地就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公园,绿茸茸的草坪,曲幽幽的小径,人们在条椅上坐下来还听到鸟儿在唱歌——因为马汶也没有忘记给它们安家。全城的人都在谈论,说一个年轻人办了一件了不起的事。这个小小的公园又是一个生动的展览橱窗,人们凭它看到了琼尼·马汶的才干,一致公认他是一个天生的风景园艺家。
  这已经是25年前的事了。如今的琼尼·马汶已经是全国知名的风景园艺家。
  不错,马汶至今没学会说法国话,也不懂拉丁文,微积分对他更是个未知数。但色彩和园艺是他的特长。他使渐已年迈的双亲感到了骄傲,这不光是因为他在事业上取得的成就,而且因为他能把人们的住处弄得无比舒适、漂亮——他工作到哪里,就把美带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