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海报:神秘悬棺 千古之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3 11:05:01

在我国的东南方的武夷山地区,西南的云南、贵州、四川一带,北至重庆的小三峡,大约有10多个省市,发现了放置在悬崖绝壁上的棺木,甚至于近来在陕西的商洛地区,也发现了类似的崖葬。悬棺不仅中国有,在东南亚和太平洋群岛也有。这些悬棺或崖葬,有的在崖洞中,有的搁在横木上,有的近贴水面,有的高离水面,遥遥在上。为此,引来了众多人的研究:这些悬棺或崖葬是什么时代的?它们属于什么人的葬俗?又因为有的悬棺或崖葬处在离水面60100米的绝壁或绝壁的洞中,就使人们不禁要问,它们是怎样被放置进去的?这些就成了千古之谜。

一、        什么时间

在已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已有了先进的测试手段,经考古工作者的努力,对这些悬棺或崖葬,均有了一个大致时间范围的界定。

武夷山一号船棺于1973年经北京大学历史系碳十四研究室测定,结论是距今384090年,树轮校正为4198年,相当于夏禹之际。上世纪70年代末,江西考古工作者曾清理了龙虎山18座崖墓,发掘棺木37具,出土了大量的文物,经测定,距今约2600多年前,即春秋战国时期。陕西商洛境内出现的崖墓,据勘察推断,年代最早为西汉晚期,最晚的已经接近东汉中期。即距今2000年左右。小三峡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境内,是长江支流大宁河风光最秀美的一段。这里也散布着许多悬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考古学家在大宁河上游取下一具棺木,从棺木的主人和殉葬品判断,这具棺木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四川珙县麻塘坝和苏麻湾两地的僰人悬棺,起于秦,止于明。四川内江发现的古代崖墓,其年代为东汉。这些地方所发现的悬棺或崖墓,有的把棺木放置在洞穴中,有的在悬崖的凹陷处插进横木,再把棺木架上面。葬在洞穴中的,西汉以前基本为天然洞穴,西汉以后就有了人工开凿的崖墓,四川内江沱江边发现的洞穴崖墓,已开凿得有相当规模。这样,我们大致可以西汉末东汉初给悬棺葬和崖葬划分成两个阶段。因为西汉末东汉初已出现了开凿比较考究的崖墓,无论陈设还是规模都远远超过前期。

二、什么人

 这些悬棺或崖葬是什么人留下来的呢?

秦汉时期,武夷山属闽越,是闽越人的活动中心。三千年前,《周礼·夏官》记载: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之民。”“七闽,经学家郑玄注解:七乃周所服之因子。《逸周书》载周成王二十五年(公元前1091)大会诸侯于东部,四方贡献方物:东越海直(),颐人蝉() 再上溯《〈商书·伊尹朝献〉中记伊尹为四方令,管理四方部族,正东有()深之民等九夷十蛮,越沤()()发文身......”武夷山可归入越沤之中,这是三干五百年前。因而就推断,武夷山的悬棺是闽越人的遗物了。春秋、战国之际的江西贵溪龙虎山船棺,据考察推断也是越人遗迹。陕西商洛一带的崖葬,据推断是古巴人的葬俗。重庆巫山小三峡的悬棺,据推断当属古代巴人所为了。东汉至唐,湘、川、黔、鄂边境的五溪蛮,有悬棺葬之俗,为古三苗后裔所为。三国时浙江临海境内的安家族,葬俗与武夷相似。明代,四川珙县悬棺属于僰人。也有人把僰人和古越人关联了起来。
      有人据于悬棺或崖葬风俗的沿续性考虑,认为散布在全国各及东南亚和太平洋群岛的悬棺或崖葬都是古越人及其后人所为。古越人散布到全国(南方)各地,把他们的葬俗也带到了这些地方。这种说法不能说没有道理,但这使我们在研究悬棺或崖葬时,认为它是一种风俗,而不去研究这种葬俗形成的客观原因,即进行这种悬棺葬或崖葬的民族的生产生活环境。

  要知道,人类的许多风俗是自然形成的。越是在早期,人类就越受到当时的生产条件生活环境所制约,他们不可能去作对自己来说很不便的事,或者不容易办到的事。据此认识,本人认为,我们已发现的这些悬棺或崖葬大都是古代一些渔民所为,至少他们的劳动与生活是和船有关。

其一、从已发现的悬棺或崖葬来看,均在溪流的悬崖上,且大都在大江大河支流及其末端,两岸高山峻岭、断崖绝壁,中间溪水流淌,在这样的环境中,只有渔民才有可能在此生产和生活。而且,这些地方都远离农耕区域,这就可以排除农耕民所为的可能性。

其二、在福建武夷山、江西龙虎山的悬棺中,有几具船形棺。可以设想:悬棺的主人是以船为家,也就把棺椁造成船形了,使死去的人能像活着时一样生活;或者在最早时,就是以船作棺来存放尸体的,渐而成俗。考古工作者曾对一具船形棺进行研究,发现随葬品中有龟形木盘和许多鱼骨,棺的主人生前很可能是个渔民了。

其三、古代的渔民基本无农耕地,在陆地上也就无立足之地。更何况遍布于江河小溪中的渔民像是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因水而居,因渔而生,飘泊不定而又极其分散,也就很难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安身之“地”了。到解放前,长江下游江湖中的渔民还有这种情况。山溪中的渔民上是天,下是水,两边是高山峻岭、悬崖绝壁,能把棺柩安到哪里呢?除了溪中就只能选择山崖了。

其四、葬制规格低,除了处在崖洞和悬崖外,葬法简单。陪葬品少或无陪葬品。这种葬制符合山溪渔民的社会结构。这种山溪渔民的社会组织基本以家族为主(现在赣江上游的渔民还有这种现象),家族与家族之间无隶属关系,也就无严密的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也就无极富和极穷,所以除极个别可能有什么特殊性外,葬制很平淡。这很符合山间小溪渔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从日前组织的科考所知,龙虎山的悬棺葬就是以家族为单元,一个洞穴的棺木为同一家族。且为天然洞穴。

再则,如果把悬棺葬定为古越族人的一种固有的风俗,那也只能是古越族人中的一部分。不然,古越族人就只能生活在山水相连之地,并且必须要有悬崖绝壁,免得死无葬身之地。在古代,古越族人散布在江南各地,其人数可算是个大族,但悬棺葬也只是在一些特殊的地域存在。在江南丘陵地带和云贵高原及川渝一带,悬崖绝壁无可计数,悬棺葬和崖墓葬所处的悬崖绝壁与之相比,只是一小部分。

江西龙虎山是道教的发祥地之一,就有人把悬棺葬与道教文化联系了起来。本人认为,悬棺葬与道教文化基本无关。其一,悬棺葬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现今发现的最早的已是商周时期了,而道教作为一种宗教要到东汉才形成;其二,作为道教的思想道家虽然在春秋战国已经形成,但它的影响主要是在黄河流域,并且,道家的思想是无为,薄葬,与悬棺葬不相容;其三,同为道文化发祥地之一,并且就在龙虎山北邻的三清山,有同样的悬崖绝壁——西海岸,却并未发现悬棺葬或崖墓葬。

三、        怎样放置

在我们确定了悬棺和崖葬是古代山溪渔民所为后,对我们认识这些渔民为什么要把棺木放置在山崖和怎样把棺木放上去很有帮助。作为渔民,他们特有的本领当然是造船和织网了,而在建筑、农具制造、手工工具制作等方面,肯定要落后于农耕民了。所以,同时代农耕民已有的技术,渔民不大可能具备。像现在大家所推崇的吊装法,需要有技术、物资、人力和财力,以家族为主的渔民能办到吗?而且,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仅仅是为把棺木草草地放置到天然的崖洞中或简单地搁置在插入崖壁的两横木上?值吗?所以,我们就不能以农耕文明来设想山溪渔民的生产生活状况。他们放置的方法是极其简单,根本不可能会有我们现在所想的那么难。

在我们前面断定悬棺或崖葬为山溪渔民所为时,还存在着一个问题:这些悬棺或崖葬为什么大都出现在溪流的末端?难道说这些溪流的末端鱼多?而事实却实实在在地告诉我们,我们的先民确实在这里生活过,并且逗留过一个时期。所以,我们只能肯定,在历史上的某个时间段,这些溪流的末端曾经出现过一个丰鱼期,吸引着我们的先民来到这些地方,并使我们的先民能在这些地方得于生息繁衍,最后安息在这些地方。那是什么原因使这些山间小溪出现了一个稳定的丰鱼期呢?这个问题与悬棺或崖葬有什么关系吗?

人们来到武夷山、来到龙虎山、来到小三峡,一定会被展现在眼前的景象所吸引,禁不住要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然后会问:这种地貌是如何形成的?地质专家告诉我们:由于水流等外力沿岩层裂隙的冲刷作用,当下部或底部岩层(块)被冲蚀或侧蚀掉,上部岩块失去了下部或侧部的承载体,在重力作用下,只要被触发就会沿构造纹理或裂隙而发生崩塌作用,沿裂隙或软弱岩层面,岩块不断的自由崩落,残余形成了悬崖绝壁。

山体崩塌,这种局部的地质地貌的变迁,使我们的先民有了“安身”之处——悬崖。山体崩塌还会出现什么样的景象呢?在长江三峡大坝未建之前,国家年年要化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加固三峡地段两岸的山体,以防止山体崩塌。设想,三峡中的某一山体如果崩塌了,那么,水运不通,下泄的水流被堵,从崩塌处往上游,水位抬高,两岸被淹,河道变宽,还会形成大大小小的湖泊。这启示我们,山体崩塌还会使河道堵塞,形成天然的水坝。水坝以上的水位抬高,形成湖泊,而且完全有可能将水面抬升几十米乃至百米。这当然要看山体崩塌的位置和崩塌的规模了。龙虎山悬崖上的天然洞穴就证明水位曾到过近百米的高度。因为据地质专家推断,这些洞穴就是由水流冲刷而形成的。溪流一旦成为湖泊,经过几年的积蓄,水美鱼肥,能不吸引渔民吗?而且这样的湖泊肯定会持续一段时间存在着。

这里还得说一说悬崖上的洞穴。江西龙虎山悬崖上放置棺木的洞穴,有的高出水面竟有百米以上,据地质专家考证,它是水流冲蚀而形成的,海水或河水的长期冲刷。有专家认为是海水所为。那么,如果是海水所为,龙虎山一带的地层必然发生过这样的变迁:先是地层抬升,海水退去,山峰形成,由于溪水的冲刷,山体崩塌,形成悬崖;而后地层再下降,海水侵入,达到现有山体百米高的位置,在海水的作用下,形成洞穴。如果这样,那这些洞穴得形成于一亿多年前。因为地质专家认为,龙虎山一带由海洋抬升成陆地已是一亿多年前的事了。如果是河水所为,那么它的变迁进程将是:一亿多年前,龙虎山一带的地层抬升,海水退去,成为陆地,大大小小的山体也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由于溪水的长期冲蚀,山脚被掏空,山体崩塌,悬崖形成;这之后,溪流的下游部位的山体也崩塌了,形成堤坝,溪流被堵,水位上升,直至达到百米的高度,并且较长时间保持这样的水位,崖壁在河水的冲蚀下形成洞穴;然后堤坝垮塌,溪水下降,洞穴就高悬在上。根据这样的分析,本人持后一种看法。

湖泊的形成为早先的渔民提供了生存的空间,但死后葬到哪里呢?崖壁上不是有天然的洞穴吗?从船上把棺木抬上去一放不就完事了吗?难道就这么简单?是的,就这么简单。最早来到这些地方的先民不会用深奥的思想去考虑怎样安葬死去的亲人更合符本民族的特性。还要说明的是,他们用的木材也是就地取材的。棺木上发现的手柄就是为扛抬的方便而设的,发现的绳索也是抬棺木用的。

但是,这个天然的水坝是不牢固的,随着溢出坝体的水流作用,坝体的高度渐渐下降,水面也跟着下降,到最终达到现在这样。在水面的下降过程中,也自然要有人死去,亲人们也会依照先例,把他们放置到崖壁上。但水位已经下降,也就自然地把棺木安放到低一点的位置上了。这就形成了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有序”排列了。而早先贴近水面的洞穴,现在看来也就高高在上了。当时极简单的那么一放到今竟成了千古之谜。并且,除个别特殊的之外,均按时间先后排列,最早的在上,晚的在下。这绝不是祖先设计安排好的,而是水面渐次下降的必然。那么有没有倒过来的可?有。但这些棺木无法保存到现在,它们早就随着水位的上升被冲走了。

武夷山悬棺所在的九曲溪的两岸,悬崖绝壁到处可见,只要处在悬棺下游的山体出现崩塌,上游的水位就必然得到提高。同样,江西龙虎山悬棺所在的泸溪河及下游的塔河两岸,随处可见高耸的山崖,如果泸溪河或塔河的某一处山体崩塌,只要规模足够大,就必然使两河的水位提高,甚至形成为大面积的湖泊。至于重庆巫山小三峡崖葬,也就有同样的解释了。假如在大宁河汇入长江处的灵芝峰一带出现山体崩塌,那么,从灵芝峰往上,水位将大大提高,大宁河就成了一个水库,成为湖泊。这样,大宁河就成了渔民捕鱼的理想之地。于是就有一批渔民在此长期“捕鱼为业”了,死了就“近水楼台先得月”,葬在岸边,即现在的山崖。至于古栈道,也有可能是在山体崩塌后,为了行船拉纤的需要而作的。从大宁河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古栈道直达陕西镇平、湖北竹溪的情况来看,大宁河是古代关中通往巴蜀的一条水上通道,可能在军事和经济上曾承担过重要的作用。当大宁河的水位抬升后,迁道就不得不作在了崖壁上,而在塌下的泥石被冲走后,这些古栈道就自然地高高在上了,留下了一道景观和一个千古之谜。

当然,在人们的葬俗观念形成后,特别是在社会发展到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和人力物力后,可能有一些人为了某种追求,采用某种方法把棺木放置到高处。但那肯定是属于后来的事。至于认为葬得高为求吉利的观点,也是后人在解释前人行为时产生的一种臆想。在云南昭通市威信县,有几处僰人悬棺,所处的悬崖下有可至棺木的斜坡,明显有人工开凿的痕迹。在四川的珙县,有几座悬棺所在山,人是能很方便地爬上去的,当然也就能安装“天车”了。但这肯定是在悬棺葬的风俗形成且已有一定的技术和物质条件后才能做到的。而且,那时这些早先的渔民可能已经上岸成为农耕民了。而原先的湖泊也已成了小溪了。(本文已在“中国考古网”“考古随笔”栏中发表http://www.kaogu.net.cn

 

浙江省海宁市实验初中 朱友昌

005912

                          邮编:314400 

电话:05737028509  13586320592                   

                E---mail:zhuyouchang2005@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