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udehouse伊蒂之屋:处理“偶发事件”的策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3:41:05

处理“偶发事件”的策略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教育本身则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而在现实生活中,班主任都担任本班的教学工作,在应试教育的顽固影响下,班主任工作常常走入不当的误区:过多地关注队员考试学科的成绩,对于考试学科外的知识与技能淡漠,对于情感、价值观,很少甚至不予理会,表现出教育的狭隘性。尤其是对一些偶发事件的处理过于草率。

一、偶发事件的含义

偶发事件是指在教育过程中突然出现的事,难以预料,出现机会较少,但必须迅速作出反应,加以特殊处理的问题。

二、偶发事件的特点

1.不定性。 偶发事件的成因往往非常复杂,难以确定。“导火线”可能是学生主动点燃的,可能是学生被动引发的,可能是教师的疏忽造成的,也可能完全是外在因素的波及。

2. 突发性。由于事出偶然没有预先的思想准备,也往往是一个发生、发展急剧变化的过程,使教师没有充裕的时间仔细思考处理的对策,因而偶发事件给人出乎意料的感觉。

3.冲击性。偶发事件往往给全班学生带来一定的震动,使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聚焦于事件的发展,会对多数人的思想产生冲击,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作用。同时,由于偶发事件的起因比较复杂和难以预料,一旦处理不当,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或师生关系紧张、对立,或同学矛盾越发加深,或学生心理受到挫伤,或班级集体受到破坏。

4.紧迫性。因为偶发事件的突发性,一旦出现,给我们班主任的思考时间很紧迫。如果不马上进行恰当的处理,教育活动就难以为继,学生心理就难以打通,师生关系就难以理顺。因此,班主任面对偶发事件,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最佳的解决方式,争取获得最理想的效果。

三、处理偶发事件的意义

偶发事件是一种特殊矛盾的反应,也是对班主任的特殊考验,它可以全面测试班主任的思想修养、情感意志、思维品质、组织能力等等。如果班主任对偶发事件表现出高度的冲动或是大发雷霆,滥施惩罚;或茫然无措,计出无从;甚至撒手不管,放任自流,不仅会削弱个人威信,严重损害自己的形象,不仅不能很好地教育好个别学生,还会极大地削弱班级体的凝聚力,导致师生矛盾冲突,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

更为重要的是,偶发事件往往是教育的契机。心理学研究表明,平时,学生的心理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偶发事件的爆发使这种心理平衡被打破,这时,他们对周围信息反应特别敏感,思想矛盾特别尖锐,是学生最容易接受教育的时机,抓住这些最佳时机,常可收到意想不到的、理想的教育效果。如果班主任对偶发事件处理的好,可以迅速有效的平息事端,化干戈为玉帛,变坏事为好事,能提高教师的威信,增进师生的了解和感情,又是对全班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个契机。

虽然偶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偶然性、冲击性的特点,但是人们对偶发事件也不是无能为力的。“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偶发事件的积极预防和正确处理的关键,在于班主任善于在教育实践中总结,寻求规律。下面,我就处理偶发事件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四、处理偶发事件的策略

1 、放大事件策略

例子:一段时间,班级中的迟到现象十分严重,而且总集中在几个人身上。为此,我再三重申要在七点四十准时参加班级的早读。第二天清晨,我走进教室,发现有几位学生仍我行我素,榜上有名。全班同学看我盯着黑板上的名字,眼神中都流露出关切。我意识到,虽然迟到是一件很小的事,但在这种时候,是全班关注的焦点,一定要妥善解决。平时往往只是口头批评,今天绝不能草草了事。在晨会课上,我把那几位迟到的学生请到讲台前,首先严厉地批评他们的迟到行为,让全班结合实际谈他们这种行为的危害性。我也结合一些事例说明守时的重要性;接着,我让他们各自阐述迟到的原因,并申明若有特殊情况,我可以原谅。这对他们是一个心灵的煎熬,因为他们迟到的原因全都难以启齿。在我的再三追问下,他们各自说出了原因。有的说早上七电钟才起床,有的说自己吃早饭十分磨蹭,花了近半小时;有的说自己家离学校比较远。当他把迟到归因于自身外的其他因素时,我立即予以反问:“你家住哪里?”当了解到他家住在龙山桥时,我立即予以举例,孙起家距离学校八里路,比你远多了。并立刻调查班级中距离学校比他家远的人数。他立刻哑口无言,从自身找原因。最后,根据每个人迟到的原因,我让他们各自开药方,全班同学也积极为他们出谋划策。我言辞恳切地说希望他们改掉迟到的坏习惯,同时还和他们约定若再次迟到将会接受只能样的惩罚。他们提出要写5百字的说明书。

虽然一个晨会课我只处理了迟到这意见小事,但我将这件事加以放大,觉得值得。这让全班同学都意识到小事不小,在自我反省与全班批评想结合的过程中,有效解决了这个偶发事件,让全班同学都认识到守时的重要,接受了一次教育,也在全班树立了我的威信。

2、缩小事件策略

当然,当学生犯了错误,教师不能每次都放大处理,有时还得学会将事件缩小,学会宽容。对学生宽容,一是学生不是敌人;二是学生都是涉世未深的少年,成人都难免犯错误,何况他们;三是宽容比训斥更能感化学生,有利于学生接受教育,宽容是心底里对学生过错的谅解。

例子:那是刚接手三(1)一个多月的时间,班上经常发生钢笔丢失现象,许多学生都到我这里来报案。接到案情,我很是棘手,在班上,我进行了一次教育活动,并让全班同学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此后,我便一边暗中观察全班的同学的反应,一边安排班委展开调查,在上室外课时加强管理。一天中午,我把学生送出校门,刚返回教室,案情就有了重大转机。一位学生大声地喊道:“李老师,我抓到小偷了!人赃并获!”看着他欣喜若狂的样子,听到他说出“小偷”的字眼,我心中有说不出的难受。如何处理这件事?她仅是一个九岁的女孩!如果在全班公开批评她,她就成为同学们眼里的“小偷”,甚至一辈子也会背上这个沉重的思想包袱。我决定私下解决这件事情,既不伤害她的自尊心,又教育她不再犯类似错误。

我把从一位女孩书包中找到的几根钢笔拿回办公室,同时告诉在校就餐的所有同学,在事情没有完全弄清楚的情况下,不允许在教室里随便议论。下午,那位小女孩返校了,我把她喊到了办公室。我问她对班级中最近发生的钢笔丢失事件有什么看法,毫不知情的她说了自己的看法,看来她知道事情的错误性。我把找到的几根钢笔拿了出来。那一刻,她愣在那儿。我就询问以前丢失的钢笔是否也是她拿的,她也承认了。我让她写下那过那些同学的钢笔,竟然写了二十几个名字!“为什么拿同学的钢笔?”“因为他们的钢笔比较漂亮,我也想有。”“你想过同学丢失钢笔时的着急吗?”她一言不发。我联系了她的母亲来到学校向她说明了事情的经过,交换了教育的意见。第二天,我把找到的所有钢笔还给了丢失的学生,并希望全班同学记住:要设身处地地为别人想一想,勿以恶小为之。宽容是一种力量,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只要改掉就好。我们就不要追究是谁拿了钢笔,相信类似的事情不会发生我们班。就此,这件事就拉下帷幕,此后的三年多,这位女生再也没有随便拿过别人的东西。

3、及时处理策略

偶发事件因具有突发性、偶发性的特点,其发生的原因及过程教师往往不了解。因此,教师都必须认真地进行一番调查研究,了解事件的全过程,以便对事件有一个完整的思路和清醒的判断,而不能在不了解事实真相之前,就武断地批评或指责学生,妄断下结论,这样,问题不但不能得到解决,还有可能给学生的心灵罩上阴影。

例子:写毕业留言,自认为考虑周到——上课时,我说收到别人的,也别忘记给别人写一份。但罗时雨不见了我找到了他,弄清了原因——他回教室仍哭泣,我反省——及时处理,指定学生给他写,又认真指导写毕业赠言,如何面对挫折。——全班每人都收到临别赠言。罗时雨也笑了,我教育他不要哭鼻子。

偶发事件的发生中必然是我们平时疏于对某些学生品德、心理进行教育,使得事情在一定的潜在期后,遇到适应的时间、场合发生了。所以,我们平息事端中要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把对个别学生的教育看成一次对全班学生引导教育的契机,推动班级的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

4、延迟处理策略

偶发事件令班主任感到棘手,产生恼怒、委屈、急噪的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但千万不能失去自制力和理智感。因为处理偶发事件的大忌就是不冷静。班主任如果缺乏冷静,急于解决问题,就会忽视对偶发事件的成因和来龙去脉作认真的了解,就容易偏听偏信、主观臆断,或是只从“现象”来认识和解决问题,就容易急于下结论,急于判断是非。这样就难以把握处理偶发事件的分寸,造成处理不当和失误。

有时,我们可以把偶发事件暂时“搁置”一下,或是稍作处理,留待以后再从容处理的方法。发生偶发事件后,学生多半头脑发热,情绪不稳,因此很难心平气和地接受教育;班主任也容易心理失衡,较难有充分的教育准备和冷静细致的分析。这样就出现了学生和班主任准备都不足的状况,如果贸然实施“及时处理”,就难免发生失误或难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实施延迟处理,并不是拖拖拉拉不及时处理,而是尽量减少偶发事件的负面影响,争取调查了解的时间,等待最佳的教育时机,为全面、干净、彻底解决偶发事件,做好充分准备。

例子:韦建阳和李健俊打架被学生送到我办公室——我让他们把事情的经过会议一下,自己继续工作——冷却一段时间后,询问事情经过——教育他们珍惜时间——让他们自己处理这件事情。

偶发事件发生后,两位学生处在不冷静的状态之中,其他学生们都十分关注我的态度和情绪。我遵循冷静沉着的原则,不仅能够稳定事态,同时也是对围观学生的一种教育和示范,也使犯错误的学生的情绪也趋于平静,这就为处理偶发事件确定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定下了一个良好的基调。

5、就事论事策略

如果我们一遇到偶发事件就“怒气冲冠”,大发雷霆,失去理智,也就不可能思考和选择最佳的处理问题的措施,而且也会使全班学生的思想,注意力集中到这个事件上,容易激发师生之间的矛盾,有损班主任的形象。

例子:学生换座位时发现课桌上刻有“李雨虹之墓”几个字告诉了我。——我心态平静,心中排察,确定人。——就事论事:我对全班说:肯定是李老师处理一些事情的时候,不太让一些同学满意,想通过这种方法告戒老师,顺便发泄一些心中的怒气,老师可以理解。相信他决不是真正希望老师死,还是尊重李老师的,否则当面就顶撞我了。学生都点头认可。讨论应该怎样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全班写纸条,他最后一个交,上面写着:李老师,非常对不起,桌子上的字是我刻的。我当时是太气愤了。现在想想,实在不应该。希望您能原谅我。我笑了。——后来他主动把桌上的字用橡皮泥填好了。

我想,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会受年龄和认知能力限制,有些我们教师看来“不堪忍受”的事情,学生本身并不一定能够认识到错误。对于这样的一些偶发事件,作为班主任要就事论事,不要涉及孩子的品德等,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明确是非,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并能教育全班即可。

6、刨根问底策略。

一个学生作出一些违背常规的事情,如果只是一时失误或一时冲动,作为班主任可以就事论事,解决眼前的偶发事件,但如果是因为有一定的思想因素在里面,就不能只堵眼前的漏洞,而要找到问题的本质,不仅解决眼前的偶发事件,还要防患于未然,让下一次类似的偶发事件不再同一人身上发生。

例子:李秀烨原来活泼开朗,但六年级下学期连续与同学发生好几次矛盾,大大出手。我批评他后,他总是满不在乎,或辩解,不服气。而且连续两次语文考试作文故意不写完,考了不及格。——他的反常引起了我的关注,就主动打电话给他母亲询问情况,找到了根源。原来他的父母离婚了,虽然和母亲的感情很深,但由于种种原因他跟随了父亲。——我找他私下谈话,让他正确离婚,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因此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影响了和同学的交往,这样也会让父母更加难受,并留下电话,让他有困难可以随时大电话给我。他流泪了。——此后,他不再与同学大大出手。一次,同桌不小心移板凳时,压到他的脚,他疼得哭了起来,却忍住没有骂同桌一句。看着他渐渐从父母离婚的阴影中走出来,我心里有了一丝安慰。我想,要是第一次处理他与同学之间的矛盾时,我能找到问题的本质,后面的一些偶发事件就不会再发生了。所以说偶发事件有其必然性,做班主任有时还真得有第三只眼睛。

7、变退为进策略

许多偶发事件,事情本身并不大,但需要处理。此时,班主任可不必急于解决,而是巧妙地反过来把事情抛给学生处理。引导学生自我教育。以退为进,不是不处理,而是充分地相信学生,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从而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

例子:三位学生违背诺言又迟到——请到办公室,分析形式:昨天刚强调了迟到问题,如果不处理好,全班同学会认为我言而无信;虽然我和他们的关系很好,但如果不严肃处理,同学们也会认为我太偏心。——换位思考,如何处理。他们各自提出惩罚措施,罗:利用下课时间把早读时间补回来  陈:帮助值日生值日一个星期。

由此可见,迟到这种常见的偶发事件,倘若合理引导、处理得当,就能够做到既不扩大矛盾,又能教育其他学生起到的作用。采用变退为进的策略,即使是惩罚,学生也会心悦诚服地接受,并能很好地执行。中国古人云:“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在处理偶发事件中,我们不可低估感情的教育力量。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推心置腹地与之交流,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

8、潜移默化策略

例子:有一段时间,我发现门后的抹布总是被学生随意地搭在绳子上,有时,还落到了地上。几次说教以后,我发现收效甚微。一天清晨,我又一次发现值日生又一次没有将抹布摆放整齐。我没有立即批评那位值日生,而是等到了晨会课,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将抹布一块一块地整理好,什么话都没有说。一次、两次、三次,在我无言的教育中,抹布渐渐地排成了队。每每看到这样的情景,我总是庆幸自己当初选择的正确。

班主任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一定的有利于日常行为规范化的教育环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熏陶、感化,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以良好的典型去感染学生,影响其行为,可以达到无声胜有声的境界。班主任从一件身体力行的小事上传达给学生的往往胜过千言万语。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其身正,不令则从”。这正是利用学生爱模仿、争上进的特点,使他们在学习榜样、争做榜样的过程中使自己的行为日趋规范化,增强班级凝聚力。

 

总之,偶发事件千形万状,最令人棘手,所以,班主任工作更需要用智慧,在不断的实践中探索出具体的,生动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在处理偶发事件时要把握好控制的艺术、调查的艺术、感化的艺术,把难以处理的事件处理得“化险为夷”,真正把教育方法运用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从而让偶发事件消失在萌芽状态之中,把偶发事件及其消极作用减少到最低程度,从而将班级管理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只有这样,班主任工作才能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