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怎么制作生日蛋糕:8陕西省咸阳市乾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6/01 21:42:48

乾县

求8

  乾陵

乾县在黄帝时称好畤,为祭天之所.夏朝时为雍州之域,商时为岐周之地,春秋战国时属秦。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始置好畤县。唐昭宗乾宁二年(895)以奉天县置乾州。民国2年(1913)改乾州为乾县。乾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陕西省历史文化名城。乾县自古商贸活跃、经济繁荣。“乾州四宝”—锅盔、挂面、豆腐脑、馇酥风味独特远近驰名。并有酱辣子、豆面糊等多种中华名小吃。

中文名称: 乾县 外文名称: Qianxian 别名: 乾州 行政区类别: 县 所属地区: 陕西省咸阳市 下辖地区: 城关镇、临平镇、阳洪镇、薛录镇 政府驻地: 文前巷 电话区号: 029 邮政区码: 713300 地理位置: 渭河平原北部、黄土高原南缘 面积: 1002.7平方公里 人口: 58万 方言: 关中方言 气候条件: 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乾陵、懿德太子墓、永泰公主墓、靖陵、庄陵 机场: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火车站: 乾县站(在建) 车牌代码: 陕D

目录

乾县简介
行政区划
清乾州(乾县)城72条巷
地理面貌
历史沿革
经济状况
  1. 农业
  2. 工业
  3. 第三产业
交融运输
  1. 乾县境内班车时刻表
  2. 乾县公交公司各途径站点
科教文卫
区域发展
  1. 西部第一纺织城
  2. 关中—天水经济区
  3. 西安城市圈
  4. 关中城市群
  5. 关中百镇
乾陵旅游
乾州(乾县)小吃
民间艺术
乾县名人
  1. 古代
  2. 近代
  3. 当代
各乡镇名称由来
辖区概况
    

城市夜景

乾县简介

  乾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中段北侧,渭北高原南缘。北纬34°19′36〞-34°45′05″,东经108°00′13〞-108°24′18〞。总面积994平方千米/1002.7平方千米。总人口56万人(2004年)。  县人民政府住所地城关镇,邮政编码:713300,电话区号:029。  乾县在黄帝时称好畤,为祭天之所.夏朝时为雍州之域,商时为岐周之地,春秋战国时属秦。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始置好畤县。秦始皇统一六国,建都咸阳,好畤属京畿辅地.北魏时改好畤为漠西县,隋改为上宜县,唐又置好畤.唐睿宗文明元年(684),唐高宗取葬县北之梁山,谓“乾陵”,遂更县名为“奉天”,以奉祀乾陵。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因朱濉之乱,避难奉天,叛平,于兴元元年(784)升奉天为赤县,由京都直辖唐昭宗乾宁二年(895)以奉天县置乾州。尔后屡有更迭,到民国2年(1913)改乾州为乾县。

行政区划

  乾县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2006年,乾县辖13个镇、7个乡:  镇:城关镇临平镇薛录镇梁村镇峰阳镇注泔镇阳洪镇灵源镇马连镇姜村镇王村镇 阳峪镇、新阳镇。  乡:大杨乡大墙乡漠西乡周城乡梁山乡石牛乡关头乡[1]  共有1个社区管理服务中心,256 个行政村,8个社区居委会。

清乾州(乾县)城72条巷

  陈家巷、钟楼巷、北一社、二圣庙、顺林巷、泰山庙巷、菜园巷、兴国寺巷、步家巷、马王庙巷、桥西巷、桥东巷、桥南巷、桥北巷、东三关庙、顺城巷、将军铺、段家巷、新开巷、亓家上坡、御园巷、饮马道巷、崔家巷、永太巷、新太巷、仓巷、粮食市、花市巷、上家巷、太平巷、文昌宫、前门州、东二街、盐店巷、高庙巷、北马道巷、北斗巷、柴市巷、大正街、考院巷、风水台巷、大东巷、东正街、西正街、南马道巷、三元巷、宋家巷、鱼肚巷、草市、贡院巷、郭家巷、史家小巷、儒林巷、学前巷、文昌巷、学东巷、兴龙巷、王家小巷。  (其中三元巷3条,共62条巷,号72条巷)

地理面貌

  乾县位于关中平原中段北侧,渭北高原南缘,处北纬34°19′36″--34°45′05″,东经108°00′13″--108°24′18″之间。由于地处鄂尔多斯地台南缘与渭河断裂盆地的结合部,形成南部黄土台原、中部带状平原、北部丘陵沟壑三个地形地貌。东邻礼泉县,西接扶风县,麟游县,南连兴平市、武功县,北临永寿县。总面积1002.7平方公里。耕地103.12万亩。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1℃,无霜期为224天,年平均降雨量573--590毫米。

历史沿革

  :为雍州之域  

清乾州城隍庙和东门

商周:为岐周之地  战国: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始置好畤县。  秦汉:秦始皇统一六国,建都咸阳,好畤属京畿辅地。  北魏:时改好畤为漠西县。  隋:改为上宜县。  唐:又置好畤。唐睿宗文明元年(684年)。唐高宗取葬县北之梁山,谓“乾陵”,遂更县名为“奉天”,以奉祀乾陵。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因朱濉之乱,德宗避难奉天,叛平,于兴元元年(784年)升奉天为赤县,由京都直辖。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以奉天县置乾州。  五代十国:置乾州,奉天、好畤屡次更迭。  宋元:置乾州,奉天县、好畤县屡次更迭。  明清:置乾州,辖奉天县。  中华民国:到民国二年(1913年)改乾州为乾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6月,人民政权建立,废除乡保甲制,实行区乡村制。乾县当时沿用民国区划,改10乡为10区,改74保为74乡。新中国成立后,全县正式组建为10区72乡,后整编为10区69乡,区乡以序数命名。1956年3月,全县撤区并乡,10个区只保留临平、阳峪2区。69个乡合并为23个乡,即城关、阳洪、灵源、大杨、薛录、马连、长留、杨汉、姜村、梁村、大王、漠西、新阳、周城、临平、乾陵、梁山、吴店、铁佛、阳峪、峰阳、注泔乡。上述23乡,其中梁山、吴店、铁佛、峰阳、注泔、阳峪6个乡归阳峪区领导;新阳、临平、周城3个乡归临平区领导;其余14个乡均由县直接领导。1958年4月,由临平、新阳两乡分出石牛乡,由吴店乡分出关头乡,全县成为25乡。  1958年9月,实行人民公社化,政社合一。全县在25个乡、248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基础上,建立了10个大型人民公社。计有城关、长留、漠西、乾陵4个乡建成的新华人民公社;阳洪、灵源、大杨3个乡建成的东风人民公社;薛录、大墙、马连3个乡建成的卫星人民公社;梁村、大王、姜村、杨汉4个乡建成的红旗人民公社;周城、新阳、临平、石牛4个乡建成的星火人民公社;梁山、吴店两乡建成的幸福人民公社;铁佛、阳峪两乡建成的钢铁人民公社;关头乡建成的春风人民公社;注泔乡建成的和平人民公社;峰阳乡建成的峰钢人民公社。  1958年底,县区划作了新的调整,礼泉、永寿两县撤销,并入乾县。1959年1月。新建立的乾县(大县)正式成立,下辖23个大公社。原乾县境内9个公社(此时吴店乡划归永寿公社).其名称是:城关、阳洪、薛录、梁村、临平、铁佛、注泔(包括礼泉石潭、石泉两乡)、关头(包括永寿甘井、仪井两乡)、峰阳。凡几个乡组成的公社,以原乡为单位,设立管理区,以便领辖全社。  1961年,大县撤销。原礼泉、永寿两县自乾县分出。乾县境内的9个公社,调整为23个人民公社,下辖305个大队、1928个生产队。同年,还另设有城关管理区,专管城镇居民。  1963年3月,薛录公社分为薛录、大墙两个公社;阳洪公社分为阳洪、大杨两个公社。全县计25个公社,1个城关管理区。  1965年9月,东街3个生产队划归城关管理区,管区遂改名为城关镇,全县计26个社镇。  1971年5月,城关镇与城区公社合并,称城关公社。到1983年底,全县共25个公社,下辖306个大队、2059个生产队。  1998年,全县撤乡并镇,设立12镇8乡:城关镇、临平镇、峰阳镇、阳峪镇、阳洪镇、灵源镇、王村镇、马连镇、梁村镇、薛录镇、注泔镇;梁山乡、大杨乡、周城乡、石牛乡、新阳乡、大墙乡、漠西乡、关头乡。  2005年9月,全县原有的420个村委会合并到了256个。

经济状况

  2009,乾县预计完成生产总值61.79亿元,较上年增长16.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9.63亿元,增长71.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98元,增长34.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228元,增长36.8%。

农业

  2008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2.4亿元。全县土地总面积150万亩,耕地面积75万亩,粮食面积95万亩。2008年,全县粮食总产29.2万吨,其中夏粮总产17.46万吨,秋粮11.75万吨。全县油料5.51万亩,2008年,油料总产7491吨。蔬菜面积2.88万亩,蔬菜产量25082吨。  全县果园面积43万亩,其中苹果34.27万亩,梨2.3万亩。水果产量43万吨,其中苹果35万吨,梨3.22万吨。  家畜总头数41921头,其中黄牛3460头,奶牛36500头,猪存栏123100头,羊存栏34900只。家禽30.9万只,禽蛋产量3468吨。奶类产量98000吨。  2008年造林面积3.1万亩,育苗面积0.15万亩。  乾县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先后合作建成了灵源红提葡萄生产基地、铁佛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周城中原式弓棚蔬菜基地和漠西乡万亩油菜制种基地。养殖业通过实施“畜牧富民”工程,建成了梁村另胡、小曲奶牛养殖、王村上官秦川牛养殖、漠西贾赵笼养鸡、峰阳鸵鸟养殖场等一大批养殖专业村和专业基地。布尔山羊、小尾寒羊、秦川牛、奶牛、獭兔、七彩山鸡、鸵鸟等珍奇畜禽养殖已成为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农村产业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态势。

工业

  2008年,全县工业总产值20.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为258859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642033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295000万元,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68897万元。  纺织工业,我县纺织工业企业多数为民营,虽然起步迟,但发展速度快,规模以上纺织企业23户,固定资产3.2亿元,拥有各种型号纺织机4012台,纺纱能力22万枚,生产44个纺织品种,年产布匹1亿米,产纱4万多吨,年产值6.2亿元,占全县工业产值的三分之一强,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出口东南亚、欧美和韩国,成为全省乃至西北地区纺织大县。该行业属劳动密集型行业,我县劳动力资源丰富,进一步做大做强纺织工业,具有较好的基础和条件。  橡塑化工业,在橡塑化工业方面,有企业280多户,颁在县南几个乡镇,形成了公司加农户的经营模式,年产值2.6亿元,有5户达到规模以上生产能力。其中三个产品即橡胶风隔器,抽拨棒、路桥充气袋获国家专利,产品销往全国20个省区的各大油田、企业、矿山、铁路等单位,部分部品随机出口,远销东南亚10多个国家和地区,橡胶制品已成为我县工业经济主导产业之一。该行业产品成本低、利润高,是高附加值产品,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  建材工业,在建材行业中,全县有建材企业108个,主要是水泥、水泥制品、砖瓦等,年产值2.86 亿元。建材企业市场覆盖面广,产品充足,销势昌盛,是工来经济发展的重点行业。我县拥有高品位的石灰石资源3亿多立方米,而且交通便利,其发展优势十分突出。  食品加工业,我县农副产品加工业多属小型加工企业,但其中果品加工单军突进,目前虽有海升果汁厂1户,但该企业已发展成为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是我省果业加工出口创汇先进企业。这一行业发展的突出优势是原料充裕,我县苹果生产已有三十万亩的规模。

第三产业

  2008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16800万元,县的零售额为119765万元县以下零售额为97035万元。旅游综合收入4.1亿元,接待游客人数130万人次。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4.55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7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4.72亿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5.63%,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3.2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110.46%。  乾陵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座夫妻皇帝合葬墓,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近年来,我们对乾陵地面文物进行了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保护恢复和开发建设,完成了司马道路面铺设、陵区绿化、34尊石雕扶直加固,东西乳峰阙楼的考古试掘。新建恢复了黄土民俗村、懿德太子墓博物馆、乾陵地宫、唐艺乐宫等旅游景点。从95 年开始,连续5年在乾陵举办“女皇节”花卉展。同时,加大陵区旅游秩序整治力度,优化游区环境。旅游条件的改善,增强了乾陵的吸引力,2008年,来乾县旅游的中外游客达1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1亿元,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该县第三产业和县城建设的大发展。目前,第三产业在全县经济结构中所占比例已达到36%。

交融运输

  公路:国道G312从灵源镇入境,经过阳洪、城关、阳峪等乡镇,乾县境内近30公里。G70福银高速斜跨乾县境内,乾县有乾县北和乾陵两个出口,分别位于阳洪镇中陆陌村和阳峪镇南岭村。省道S107关中环线和S209乾县—汤浴经过乾县东南部和西部乡镇。  

福银高速

铁路:西安-平凉铁路2008年11月20日开工建设,为国家Ⅰ级电气化单线铁路,设计时速120公里,运输能力为货运量3000万吨/年,单向客运量160万人/年。预计2012年完工,乾县境有乾县火车站一座,位于乾县工业区草谷村。  机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距离乾县35公里,40分钟车程。可以为乾县所用。  客运:乾县有咸运司及乾交客运两个运输公司。有到西安、咸阳、宝鸡、铜川、杨陵、兴平、三原等班线。其中到西安客运每天来回600多班次。各乡镇均有到西安、乾县的客车。  乾县公交共有9条线路,经县城分别到达乾县阳洪、灵源、大杨等乡镇。  货运:乾县目前货运主要依靠公路运输,乾县从事汽车货运大小车辆近2000辆,来往于祖国的天南海北。从事货运人数近3000人。

乾县境内班车时刻表

  线 路 发车时间 班 次  乾县—西安(高速) 早6:30分—晚18:30分 15分钟发1次车  乾县—宝鸡(低速) 7:30、9:30、13:30、14:40 每天4趟  乾县—西安(低速) 早6:30分—晚20:30分 8分钟发1次车  乾县—杨凌 早6:30分—晚18:30分 30分钟发1次车  乾县—咸阳 早6:30分—晚19:00分 8分钟发1次车  乾县—兴平 早6:30分—晚19:00分 15分钟发1次车  乾县—乾陵 早6:30分—晚20:00分 5分钟发1次车  乾县—关头 早6:30分—晚19:30分 2小时发1次车  乾县—慈母 早6:30分—晚20:00分 15分钟发1次车  乾县—吴店、冯市 早6:30分—晚20:00分 15分钟发1次车  乾县—梁山、邵村 早6:30分—晚20:00分 15分钟发1次车  乾县—铁佛 早6:30分—晚19:30分 15分钟发1次车  乾县—峰阳 早6:30分—晚20:00分 30分钟发1次车  乾县—临平 早6:30分—晚20:00分 5分钟发1次车  乾县—大王 早6:30分—晚20:00分 5分钟发1次车  乾县—西阳坊 早6:30分—晚20:00分 15分钟发1次车  乾县—贾家窑 早6:30分—晚20:00分 15分钟发1次车

乾县公交公司各途径站点

  1路:县医院、三眼桥、乾师什字、东门什字、铜牛广场、东新街路**警队、乾姜路口、收费站、好寺、阳洪、高庄、底陆陌、上陆陌。  早班:夏季发车6.50 冬季:7.00 晚班发车:夏季19.00 冬季:17.30  2路:桥梓口、北什字、南什字、乾师什字、东门什字、铜牛广场、东新街路**警队、乾姜路口、收费站、好寺、阳洪、校前、强家路口、灵源、苏坊、陈文、下场家、大王、西营寨。  早班:夏季发车 7.00 冬季:7.30 晚班发车:夏季 19.40 冬季19.10  3路:二中、南什字、乾师什字、东门什字、铜牛广场、东新街路**警队、乾姜路口、收费站、好寺、苏章村、祥符村、大杨村、杨善村、丰张。  早班:夏季发车7.10 冬季:7.10 晚班发车:夏季18.40 冬季17.40  4路:县政府、桥梓口、三眼桥、大市场、青龙、黑豹峪、南陵、陈家坳村、南北村、田家坳、靠山。  早班:夏季发车 7.00 冬季:7.20 晚班发车:夏季19.00 冬季18.20  5路:南什字、南门口、北仁村、南仁村、北巨村、药王村、大寨村、纪德村、杨龙村、阉家庙。  早班:夏季发车7.10冬季:7.10 晚班发车:夏季 18.50 冬季18.10  6路:二中、南什字、乾师什字、东门什字、铜牛广场、东新街路**警队、乾姜路口、收费站、好寺、阳洪、王铁、成家、习家、扬庄、山坳、郑马、河里范。西王庄。  早班:夏季发车7.30冬季:7.30 晚班发车:夏季19.10 冬季18.10  7路:桥梓口、北什字、南什字、乾师什字、东门什字、铜牛广场、东新街路**警队、乾姜路口、收费站、好寺、阳洪、校前、强家路口、灵源、苏坊、陈文、邓家、周南村、盘周村、高墙村、薛宅、薛梅坊、高家庄。  8路:一中、三眼桥、县委、乾师什字、东门什字、铜牛广场、东新街路**警队、工业区、小留村、杨汉村、杨安村、杨定、姜村、田晁、康家。白落寨村、张家、蒲家村、小田村、田双村。  早班:夏季发车6.40冬季:7.20 晚班发车:夏季 18.40 冬季18.00  9路:县医院、桥梓口、北什字、南什字、乾师什字、东门什字、铜牛广场、东新街路**警队、乾姜路口、收费站、好寺、苏章村、双留村、永生村、留午村、小寨村、西天堡村、西小章、汉马村、马兰寨村、大马村。  10路:二中、南什字、乾师什字、东门什字、电力局、东新街、洲小村、北仁村、宇家、咸宁村、牛池村、让村、苏村、姜村、田晁、大马村、北田果、连西村、三马村。  早班:夏季发车6.50冬季:7.30 晚班发车:夏季18.00 冬季17.00  注泔线路:客运站、大市场、裕华什字、东新街路**警队、乾姜路口、收费站、好寺路口、阳洪什字、周张村、石潭、瓜赵村、刀陈、董家、红崖村、胡罗村、南羊牧村、贺家坳村、北羊牧村、注泔街道、南注泔村、北注泔村、北孔头村、西孔头村。

科教文卫

  乾县文化教育历史悠久。唐初就设有专门教育机构,宋时设儒学,元时增设社学,先后建立乾阳、紫阳、文明等书院,吸引厂四方学子。建国后,教育事业飞速发展。截至1998年,全县计有县辖高中7所,乡辖初中27所,小学416所。教育质量位居陕西前列,是陕西省有名的状元县。  文化、卫生、广播电视事业也有了很大发展,已建立了县文化馆、图书馆、剧团、剧院、电影院、工人俱乐部等文化艺术活动中心。群众性的文化艺术活动普遍开展。县上建立了广播电台、电视台、卫星地面接收站,安装了闭路电视,广播覆盖率达85%,电视覆盖率达95%。医疗卫生条件显著改善,县上建立了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和卫生防疫站,共有:卫生机构485个,从上到下已初步形成了医疗网络。地方病、传染病发病率大大减少。  大学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省重点中学  乾县第一中学乾县第二中学乾县杨汉中学

区域发展

西部第一纺织城

  按照县城总体规划,园区一期工程拟建于县南二环路和关中环线两侧,分为东、中、西三个小区,总面积5300亩。园区内建设分为两个广场、两个转盘草坪、10个专业小区。两个场是乾县第三广场、南二环路与乾姜路交叉广场;两个转盘草坪是南二环路与乾姜路、乾普路两个交叉十字转盘;10个专业小区是:①纺织印染区;②纺织机械器材加工区;③以电子信息,计算机软件、光电子和新材料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区;④果汁、果袋生产区;⑤橡胶、塑料化工生产区;⑥商业、饮食服务区;⑦医疗、文化娱乐区;⑧商务治安办公区;⑨劳务、运输区;⑩信息网络区。  园区建设一期工程计划投资14亿,布局企业160户,其中规模以上110户,规模以下企业50户,实施后年实现产值61亿元,利税5.4亿元,可安置职工5.9万人。基础设施建设于2005年底结束,企业即可进入园区。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按照“外招、内扶、上争三力并举,县域经济发展扩量、提质、增效”的工作思路,积极实施民营崛起战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加快发展,中小企业、非公经济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2007,全县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到7642户,其中工业企业达到1765户,有3户上市公司,30户规模工业企业;海泽纳米、海升果业、银桥乳业、健民制药、恒丰诚信纺织已分别进入咸阳民营企业50强,成为我县相关产业的龙头企业。完成总产值55.36亿元,营业收入54.19亿元,增加值16.53亿元,入库税金6205万元;工业总产值13.04亿元,工业增加值6.96亿元,同比增长均达12.5%以上,从业人员达65330人,安置下岗工人2860人,为农民人均提供收入96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7%。县域经济已形成了纺织、橡胶、农副产品加工和机电制造“四大集群”,形成60多个类型、1800多个品种,拥有省级名牌产品11个,市级名牌产品18个,初步实现了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表现最为突出的是纺织工业,纺织工业正向集群化、规模化和效益型迈进。  目前,全县纺织企业发展到43户,其中已建成投产企业29户,固定资产5.32亿元,从业人员6870人,拥有纱锭25.3万锭,织机3550台,年加工棉花4.3万吨,产纱3.8万吨,年产坯布9000万米,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5亿元,实现增加值1.6亿元,占GDP15%。全县在建纺织企业6户,筹建8户,全部建成后,纱锭可突破60万锭,固定资产13.33亿元,织机6100多台,从业人员2.2万人,年用棉量达10万吨,可产纱8万吨,年产坯布2.6亿米。先后有10个产品获部省优,12种产品获国家生产质量金像奖,产品质量全部达到部颁生产标准,销往全国各地,出口东南亚和欧美市场。届时,我县将建设为中国西部第一纺织城。

关中—天水经济区

  包括陕西省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杨凌商洛(部分区县)和甘肃省天水所辖行政区域,面积7.98万平方公里。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等,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形成城乡互促共进机制。加强村庄规划,改善村容村貌。加快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引导农民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工创业,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和农村创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快建设宝鸡-蔡家坡、铜川-富平、渭南-华阴、杨凌-武功-扶风、彬县-长武-旬邑、韩城-蒲城、天水-秦安、礼泉-乾县商州丹凤等城乡统筹重点示范区。

西安城市圈

  “西安都市圈”即人口和产业密集、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建设一体化发展的地域,包括西安市行政辖属的9区4县,咸阳市行政辖属的2区1市5县(秦都区、渭城区、兴平市、乾县、武功县、三原县、礼泉县、泾阳县)。

关中城市群

  关中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建设重点项目,西安都市圈的发展定位为打造一个中国北方和黄河中上游地区的中心大都市,成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按照规划预期,到2020年西安都市圈城镇人口拟达到1100万人,其范围包括西安市和杨凌示范区整个行政区域,以及咸阳市秦都渭城两区、兴平市和乾县、礼泉、泾阳、三原、武功五县;总体布局为“一核五区十卫星城”。

关中百镇

  为了发展壮大关中城镇群,提升小城镇发展水平,推进关中地区城镇化率先发展建设,省政府决定,从2008年开始到2010年的三年时间,安排专项补助资金3亿元,在关中地区实施百镇建设工程,支持关中地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我县被列入名单。  临平镇:全省重点建设镇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试点镇。  阳洪镇: 全省重点建设示范镇。

乾陵旅游

    

乾陵

乾陵简介  乾陵,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座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合葬陵。里面埋葬着唐王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公元684年,历时23年才修建完成。  乾陵修建于公元684年,经过23年的时间,工程才基本完工。气势雄伟壮观。乾陵位于陕西咸阳市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梁山是圆锥形石灰岩山体,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乾陵就在北峰之上。梁山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中间为司马道,故而这两峰取名叫“乳峰”。据史书记载,陵墓原有内外两重城墙,四个城门,还有献殿阙楼等许多宏伟的建筑物。勘探表明:内城总面积240万平方米。城墙四面,南有朱雀门,北有玄武门,东有青龙门,西有白虎门。从乾陵头道门踏上石阶路,计537级台阶,其台阶高差为81.68米。走完台阶即是一条平宽的道路直到“唐高宗陵墓”    

乳峰

碑,这条道路便是“司马道”。两旁现有华表1对,翼马、鸵鸟各1对,石马5对,翁仲10对,石碑2道。东为无字碑,西为述圣记碑。有王宾像61尊,石狮1对,周围还有17座陪葬墓。“唐高宗陵墓”墓碑,高2米,是陕西巡府毕源为高宗所立,原碑已毁,现在这块碑是清乾隆年间重建的。此碑右前侧另一块墓碑,是郭沫若题写的“唐高宗李治与则天皇帝之墓”12个大字。另外在南门外有为高宗皇帝和武则天歌功颂德的《述圣记碑》和《无字碑》二通以及参加高宗葬礼的中国少数民族首领和友好国家使臣的石刻像六十一尊。在中国历史上,陵前石刻的数目、种类和安放位置是从乾陵开始才有了固定制度的,一直延袭到清代,历代大同小异。  乾陵陪葬墓  乾陵陪葬墓共计17座。计有太子墓二(章怀太子李贤、懿德太子李重润),墓三(泽王李上金、许王李素节、    

石阶

彬王李守礼),公主墓四(义阳公主新都公主安兴公主永泰公主),大臣墓八(王及善薛元超杨再思刘审礼豆卢钦望刘仁轨李谨行高侃)。1960~1971年已先后发掘了永泰公主、章怀太子、懿德太子、中书令薛元超、燕国公李谨行等5座陪葬墓,出土珍贵文物4300多件。其中有100多幅绚烂多彩的墓室壁画,堪称中国古代瑰丽奇绝的艺术画廊,《马球图》、《客使图》、《观鸟捕蝉图》、《出猎图》、《仪仗图》等壁画,不仅对研究唐代绘画,而且对研究唐代建筑服饰风俗习惯、体育活动、宫廷生活、外事往来等具有重要价值。  懿德太子墓  懿德太子李重润,原名李重照,是唐中宗长子。懿德太子墓位于陕西省乾县县城西北约三公里的乾陵东南隅.从墓葬的形制、规模、随葬的玉哀册、贴金甲马骑俑,壁画中的列戟、三出阙来看,都是目前唐代墓葬等级最高者。  永泰公主墓  永泰公主名李仙蕙,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孙女,中宗李显的第七女,嫁于武则天的侄孙附马都尉武延基,公元701年,死于洛阳,年仅17岁。这是解放以来发掘的唐墓中最大的一座。  武曌园  武曌园座落在气势磅礴、宏伟壮观的乾陵脚下,园内建筑典雅,自然景观秀丽,是一个集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为一体的综合性、全方位文化旅游场所,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主要参观点有武则天生平馆、武则天传奇观、武则天感业寺、天然湖泊等。  旅游指南  门票:  旺季(3月-11月)联票70元,乾陵单票45元,永泰墓旅游区(乾陵博物馆)和 懿德墓旅游区25元,章怀墓旅游区15元。  淡季(12月-次年2月)联票40元,乾陵单票25元,永泰墓旅游区(乾陵博物馆)和 懿德墓旅游区15元,章怀墓旅游区 5元。  乘车路线  西安火车站坐游3就可以直达,7点发车。票价18元。  西安城西客运站乘坐至乾县的班车(低速17.5元,高速20.5元),再乘坐乾县公交3路可到。  【其他陵墓 】  隋恭帝杨侑庄陵  唐僖宗李儇靖陵  乾县八景   一、唐陵戴帽    

唐陵戴帽

此为“乾县八景”之首,唐陵即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位于海拔1047米的梁山主锋,凿山为穴,以山为陵,孤耸四绝,苏世独立,天将雨时,云缠雾绕,远远望去,犹如给乾陵戴上了一顶绵软的白帽,煞是好看。这一自然景观很早就被当地人发现,有“乾陵戴帽,长工睡觉”之谚语,苏东坡亦有“岭上晴云披絮帽”之佳句。  二、汉宫流泉  汉宫即甘泉宫,位于县境注泔乡,距县城17公里,相传注泔西沟,曾有一泉水味甘甜,水色清亮,水质纯良,水量充沛。饮之,神清志旺;洗之,肤美目明。后秦始皇巡幸于此,建甘泉宫。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九年,迎太后于雍,而入咸阳,复居甘泉宫。”后每逢盛夏,又必来此避署,饮泉思政。秦朝以后,汉朝皇亲国戚,文武大臣曾在此或巡游,或避暑,或狩猎,或沐浴,汉宫流泉,名盛一时。星移斗转,历史变迁,汉宫颓倾,甘泉涸竭,如今只剩瓦砾残。  三、五峰叠翠    

五峰叠翠

五峰,即五峰山,距县城23公里,位于乾县东北界,北扼永寿,东邻礼泉,以五峰并峙而得名。此山佳木繁茂,绿水淙秀,层林翠染,蓊蓊郁郁,山中奇秀,多有胜迹。古志曾云:上有灵湫,祷雨多应。今有宝泉寺、洋人房、石炕、凤凰窝等十二处景观,是旅游、观光、登山、狩猎、休闲、避暑的佳境,据《民国.乾县新志》记载“外国人伏天多避暑于此”。  四、双乳凌烟    

双乳凌烟

梁山有三峰,北峰最高,即乾陵,南二峰较低,称东、西乳峰,为乾陵之天然门户。整个山势,远远望去宛若一位仰卧于天地之间,头枕梁山,脚蹬渭河,双乳丰隆,体态优美的睡美人。古之帝王陵前,均有乳台,唯乾陵依托山势,筑台建梯,形如奶头,逼真宛然,故当地又叫“奶头山”。若拾阶登乳峰,可尽收关中秀色于眼底;南望渭水如带,北看群岭叠翠,东眺川原平地,西穷漠谷云烟,凝目临风,飘飘然有凌云之感。著名诗人郭沫若1960年来乾陵游览时;曾留下了“南对乳丘思大业,下临后土望长安”之佳句。  五、石马开道    

石马开道

此景距县城6公里,与乾陵浑然一体,乾陵朱雀门南面从两乳峰之间通向献殿的御道两侧,竖有华表,石马(翼马)、驼马、翁仲、述圣纪碑、无字碑、石狮、六十一宾王等大型精细石雕,120多尊依次排列。石马在前,双翅高振,凌空欲飞,栩栩如生,其他石雕左右配置,紧随其后,魁梧奇伟,气象万千,被史学界誉为“唐代露天石雕艺术博物馆”。近年来,国家文物旅游局又投巨资,对34尊石雕扶直加固,对御道铺石美化,使此景更加恢宏壮观。  六、金龙锁关  位于县城西北25公里龙塘沟。北关两岸突拢,左右峭壁,据险夷之界限,扼山谷之咽喉。漆水河流至此关,如金龙拱掌,咆哮水涛,巨龙般从峪谷喷出,跳跃关外,而后平缓,一泻千里,逶迤向南。关险水急,盘龙锁隘,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七、龙岩古寺  位于乾县临平镇西北6.5公里处,座北向南,依山傍水,松石幽秀,境地颇佳。相传该寺为唐德宗所建。寺西北和沟坡相连,东北有耧山环绕,东临陡峭的龙塘口,南面横跨漆水河的大渡槽。寺脚下漆水河细流之旁,明万历年间已涸的温泉,今又复流。温泉水质富有矿物质,水温34度左右,可沐浴、可疗疾病。后因人为污染,温泉不再,但寺中香火甚旺,来者络绎不绝,是修心养性,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八、响石名潭  潭有二,一在县东注泔乡东泔谷,人称东潭,东潭主要有:龙潭、神潭、鬼潭、白马分鬃、一线天等十多处;一在县西漠谷,人称西潭。二潭皆深不可测,其上于乱石罅中,高悬瀑布,曲折极奇险,雪浪银涛,冲激流响,訇然之声,数里可闻,故名响石潭,西潭在修乾陵水库时埋于坝下,故此景又称“东响石潭”。亦是旅游佳境,休闲胜地,若能临潭把酒,顿觉别有天地非人间。  其他景区 】   乾县弥陀寺生态观光旅游区  弥陀寺生态观光旅游区是以乾县弥陀寺为主体,修造的一个容佛事活动,生态农业、旅游观光、水上乐园、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宗教文化生态观光旅游区。位于乾县阳洪三坳村以北的泔河水库南岸,占地260亩,自然生态景观宜人。农历三月廿八日至农历四月初七将在这里举行大型佛事活动,并有秦腔戏剧助兴。  乾陵、盘州村农家乐  乾陵农家乐一条街位于乾陵柳池村,距乾陵东门入口处100米。盘州村农家乐位于乾县县城20公里,是唐朝薛仁贵屯兵习武之地。农家乐是一个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与民同乐为主题的田园休闲度假村。远离城市、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民风纯朴、自然风光好,是游客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在这里游客能吃到乾州有名的锅盔、挂面、豆腐脑、豆面糊糊、野兔、搅团等名特小吃,参与农家的各种娱乐活动,使游客真正享受到置身自然,返朴归真的田园生活。  黄土民俗村  在举世闻名的乾陵脚下,有一古老村落——乾陵黄土民俗村,是当年修造乾陵时能工巧匠居住遗址。现存窑洞民居和黄土“龙洞”,经外商投巨资修复利用,集中展示了炎黄子孙上下五千年一脉相承繁衍生息的民风民情和窑洞文化的的渊源奥秘.您将在丰富多彩的民俗节目表演和参与中,切身感受到黄土地特有的粗犷热烈、淳朴憨实的民俗气息。是中国首座展示汉文明史和黄土民俗文化的大型涉外旅游景点。  乾县铁佛古寺    

铁佛古寺位于陕西省乾县城北八公里铁佛寺古镇境内的清凉山麓紧邻古丝绸路。北靠振翅欲飞之五峰山,南对高僧辈出之终南山。  东临唐朝太宗之昭陵,西接武皇则天之乾陵,更有关中名刹--法门寺登高能望此地夏不炎热,冬不寒冷,四时胜景迥然有异因铁佛 位居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故而商贸发展较早且相当完善,古人曰“在口外知有铁佛寺院百所而不知乾州城之说”可见当时铁佛之繁 华。  案“老县志”所传,铁佛古寺创建于汉代,位于清凉山上故初名清凉寺。香火盛时,常聚千僧。到明万历年寺毁于大火,仅存铁佛,遂移本处,重构殿阁,并易名铁佛寺,久经沧桑,建国后尚余铁佛孤身。到1966年除四旧时,铁佛坐像则献身矣!  寺中珍藏《大藏经》三部、新修《大正藏》、《中华大藏经》和《乾隆大藏经》各一部,其他佛教书籍四万馀册,面向国流通;有常住僧十馀人。相传汉朝峙清凉山上曾有一座清凉寺,僧众千余,规模宏大,至万历年间毁於火焚,唯余铁佛一尊。后人移铁佛于清凉山脚,并建铁佛寺以供祀之。现寺中仍保存有直径807厘米的柱底石。由此可以想见铁佛寺当年之盛,l985年五台山正文法师卓锡于此,主持铁佛寺务。1986年文法师率领全国各地居士善信四十馀人朝拜弗教名山,遂结下善缘。尔后四方信众,尤其是四川、香港、山西二省居士,共同发心助缘,在原有三间破窑洞的墓础上,历时五年,耗资贰佰肆拾多万元,重修复铁佛寺。如今铁佛寺占地三十馀亩,有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伽蓝殿、相师堂、斋堂、寮房、东西方丈室、流通处等建筑,布局紧凑,建造精巧,已成远近闻名的弘法清修的净道场。1992年复从外地请求铁佛一尊,于1995年建成大殿一座供奉,使铁佛寺名副其实,恢复其本来面貌的一角。1986年,县政府准铁佛寺正式对外开放,如今皈依寺中的三宝弟子数次干计,及全国各地。该寺除开展常规佛事活动外,每年还举行六次佛七,尤又四川、香港、山西、河北、北京、辽宁、甘肃、宁夏等地居士为参加者达千馀人。 铁佛寺开寺住持政文法师,1912年出生,山西太原人,1935年在北京广济寺受具足戒 正文长老在兼任山西太原市佛协会长、白云寺方丈“住持”期间,於2000年农历正月十四日安详圆寂,终年八十有九,戒腊六十六夏,师一生爱国爱教,深受四众崇敬,铁佛寺四众弟子将灵骨迎回安奉,为铭记老和尚功德於不朽,镌石立碑建纪念堂永留始末於千古云尔,正文大师圆寂后在山西五台山火花得千二百余枚舍利,其中白色带绿的舍利三十枚。只见洁白如玉,仿若翡翠。更有黑色念珠舍利子二十余枚。只见形如念珠,小于黄豆,中有圆孔,令人称奇。这正是这位高僧一生修为之见证。诸大苦行之结晶舍利子现存于铁佛寺清凉山舍利塔下。现任住持寿杨法师,甘肃人1990年出家,师从正文法师。近年来寿扬法师继承老和尚的意愿,苦心操持下先后集资兴建了观音殿,地藏殿,并迎请了观音、地藏塑像,在清凉山修建了普同塔及塔院,并在寺内进行了相应的绿化,先后共斥资一千二百多万使铁佛寺成为一座清净而优雅的修行道场。据史料记载明朝至今铁佛寺古镇每月九集逢农历1、4、7;铁佛寺古镇手工艺品批发市场名扬全国,集贸市场及牲畜交易市场从明朝至今都是乾县北部最大、发展最完善的;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九月二十及正月十六都有佛会及物资交流大会为期三天并有大型秦腔剧团、锣鼓队秧歌队等演出助兴,同时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信徒及客商参加。铁佛寺在全国率先开设世界语佛法教学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学者及爱好者,已接待来自巴西、法国、俄罗斯波兰等国的学者学习交流。

乾州(乾县)小吃

    

豆腐脑

有句话说:“先食乾州味,再游女皇陵。”可见乾县小吃知名度之高。  中华名小吃   锅盔挂面豆腐脑、馇酥、酱辣子、豆面糊  乾州四宝   锅盔、挂面、豆腐脑、馇酥  酱辣子  主料:子姜,红萝卜或者莲菜(切成小丁丁,越小越好),或者二者混合  

酱辣子

,千万不要用土豆(现在街道上卖的基本上都是土豆做的)。辅料:葱花,瘦肉,肉汤,豆酱或是“王致和”干黄酱(不能用面酱)。  炒酱辣子的程序:倒入适当的油,烧热后,加入葱花、瘦肉炝锅。然后倒入主料,边炒边加调料,盐、豆酱、及混合调料,炒至七成熟,加适当肉汤,炒至略干,没有稠汤为止。加入适当味精,以自己的口味加入少许辣椒面,辣椒面加入慢火焖一会,使辣椒熟点,拌均匀即可。(拌辣椒面时锅要远离火,不再炒)  豆腐脑  基本制作工艺是,将黄豆磨成豆瓣,去皮,放入清水中,泡至发白时捞出, 倒入钢磨,磨成细浆,用过浆布过滤,倒人大锅中用旺火烧开,在烧煮过程中,用木勺把豆浆舀起,倒入,重复几次,装入桶内,倒入熟石膏水点制,停5分钟后即成豆腐脑。锅内加适量水烧开,倒入湿淀粉搅匀,下入胡罗卜丝、水发黄花、水粉丝等,煮开时即成卤汁。 食用时按季节,春夏秋季在豆腐脑碗内调入蒜汁、精盐、酱油、醋、辣椒油等,淋入芝麻油即成。冬在豆腐脑碗里浇入占汁、再放人精盐、酱油、醋、辣椒油、淋上芝麻油即成。  其特点是:色白软滑,味美可口。含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胡罗卜素和钙等营养素,并易于消化。  锅盔  锅盔特点:形如菊花火色匀,皮薄如纸馍膘多,用手掰开是层层,用刀切开如板油  

锅盔

。入口越嚼越多,下咽回香无穷。吃起酥、闻起香、耐存放、寿命长。如果带有乾州锅盔,同车异座,未见其馍,即闻其味。乾州锅盔起源于铁佛乡太平岭村,公元六二四年至七零五年,为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修筑合葬墓乾陵时,因工程浩大,民工甚众,烹食困难,监工士卒便用头盔烙馍,因而得名。兹后多经改进,形成独具风味的食品。锅盔直径八寸,厚六分,形似菊花,内瓤起层,美味可口  传说,乾陵修筑时,成千上万的民夫参加筑陵工程就住在此村,民夫为解决生活问题,就用自己头盔烙制面饼。这样的作法,大家都感到烙制起来方便,一传十,十传百,普遍传开了。大多数民工就是这样制作锅盔,烙出来的馍好吃耐放,香味扑鼻,这就是锅盔的前身。后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在实践中技术不断的改进,用具不断的革新,锅盔的质量越来越好,成为民间的传统食品,经久不衰流传至今。  锅盔特点:形如菊花火色匀,皮薄如纸馍膘多,用手掰开是层层,用刀切开如板油。入口越嚼越多,下咽回香无穷。吃起酥、闻起香、耐存放、寿命长。如果带有乾州锅盔,同车异座,未见其馍,即闻其味。  制作方法: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制作乾州锅盔不 断总结,不断改进。把原来柴禾烧在小锅内烙制改成了用煤烘烤在鏊内烙制,把原来用手揉面改成了用木杠压面。 这样以来上下烘烤,温高气保,火色均匀,熟的足到,达到耐存放的目的。用木杠压面,面排揉的到,能使馍色增白, 香气浓郁,味美可口。具体作法是:面粉十斤,水四斤(水 温要按季节掌握),酵面夏季五两,春季七两.冬季一斤, 碱面按季节零点五至一两,面水酵面,搭上碱面,和成面 团,放在案上用木杠边折边压,压的过程中,再加面粉二 斤左右,直压到面光色润,酵面均匀时,分成一斤三两重 的小块,再分别逐个用木杠边压、边转,制成圆直径八寸, 厚六分的菊花式圆形饼,上鏊烙制。第一鏊是上下火,火 候要小而稳,主要是给馍被木杠压后产生的波浪上面上 火色,让酵面进一步发酵和最后定型,然后进第二鏊。二鏊是一面火,火候较旺,因火旺鏊内可放一个铁圈,将馍 置于空中,主要是起烘烤作用,两个鏊一共要达到三翻六转,大约十分钟可烙制而成,太平岭地处312国道腹地交通便利。  挂面  乾县挂面采用上乘精粉,加盐水和成面团,人工反复揉搓成长蛇状的大条,压在瓷缸内“回性”两晌,再将大条分成小条,挂在竹竿搭成的面架上拉丝。面条徐徐附落,渐渐由粗变绸,状若发丝,晾晒风干,落  

挂面

下大架放上案板切做八寸长短,用马莲草扎成小把。挂面手工做成,细、白、筋、光,面丝细匀,加上烹调时汤煎、油旺、醋酸,并以嫩韭菜、白菜心、鸡蛋饼切碎置汤中做"漂稍",色、香、味俱佳。酒后食用,解酒开胃,引人食欲。  食用酸汤挂面时,先将挂面在锅中煮熟,用笊篱捞出后放入凉开水中冰过,再用筷子捞成小撮,在甑笆上滤净水浇酸汤食用。调制酸汤十分讲究,开水中兑上陈醋,加上骨头汤或肉汤,再添上五香调料煎熬,汤沸后放入香油、大油,佐以切成碎片的鸡蛋饼、葱花、韭菜、白菜心、香菜等漂稍,将挂面挑入细花碗里,浇汤即可享用。  乾州酸汤挂面讲究汪(油要多)、煎(汤要热)、稀(面要少),汤清亮溢香,百步可闻,入口油而不腻,下肚舒肠开胃,食后不仅醒目提神,又可舒脾健胃,是庆贺佳节和招待宾客的美味佳。  【其他小吃】  豆腐汤、鸡糕、驴蹄子、乾州蒸碗(蜜碗子、红芋碗子、蜂蜜肉碗子、鸡碗子、柿子碗子)。

民间艺术

  乾州剪纸  乾县人过春节或新婚嫁娶都要剪贴窗花,布置房间,以求人寿年丰,吉祥如意。窗花按内容分为三类:一类是戏剧人物,如“花亭相会…三娘教子…青白二蛇…孙悟空盗扇”“刘海戏金蟾”等;二类是花鸟虫鱼,如“孔雀开屏”“春燕剪柳”“二龙戏珠…鸳鸯戏水…丹凤朝阳…鱼儿钻莲”等;三类是艺术字和图案花卉,如“双喜”“彩云”“佛寿…石榴”“桃”等。  乾州大地蛟龙转鼓 蛟龙转鼓是流传于陕西省西部的一种民间鼓舞,在乾县尤为盛行。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因鼓腔上绘有“蛟龙”,所以又称蛟龙转鼓。蛟龙转鼓气势恢宏,体现了关中西部人民的精神风貌和乡土文化。  蛟龙转鼓一般在元宵节表演,属集体乐舞艺术,由15人到50人组成,也有百人参加的壮阔场面。蛟龙转鼓在表演形式上分“座鼓”和“转鼓”。表演“座鼓”时,鼓行前排,锣插其间,铙钹置后,号手两边,鼓只敲而不转,“转鼓”顾名思义就是鼓围成一个大圆圈或几个小圆圈,指挥居中,号手两侧,在鼓转的过程中鼓槌高举一击,铙钹呈弧形围于大圈之外。号一般是开始奏鸣的引子,蛟龙转鼓的击鼓者是表演的中心,在或公转或自转的过程中,随鼓点翩翩起舞,可称“舞步一绝”。根据不同的表演方式鼓队有“月牙形”、“一字形”等。  蛟龙转鼓没有脚本乐谱,舞蹈、曲牌、鼓点仅靠艺人们的口述或记忆流传至今,在流传的过程中艺人们不断加工、整理,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强大的艺术魅力。蛟龙转鼓以其传统性、民族性、艺术性,成为鼓乐和舞蹈艺术结合的一枝民间鼓舞奇葩。  乾州布艺  乾州布艺是流传于陕西乾县的一种独特的民间手工艺品的代表作,集民间剪纸、刺绣、制作工艺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布艺,即布上的艺术,它是以布、绸、绢、缎等为主要原料,以民间百姓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内容为题材,用变形、夸张的手法,同时融合、吸收民间美术中多种品类的制作技艺,通过剪、缝、绣、贴、挑、拔(扎)、拼、缠、纳、叠、镶等技法来制作的一种布质工艺品。

乾县名人

古代

  赵植(唐岭南节度使);赵存约(唐代诗人);赵隐(唐懿宗、僖宗朝宰相);赵骘、赵光逢(后梁宰相);赵光胤(后唐宰相);赵峻(唐代状元及第);杨振、杨奂(元代诗人);宋钦、宋廷佐(明刑部尚书);黎玉田(明兵部尚书);宋企郊(李自成天官);王郡(清台湾总兵)。  (赵隐家族具有“三宰相,五进士,六御史”美誉)

近代

  张庚良吴希真(辛亥革命巨子);杨森;高鹏范紫东(秦腔著名剧作家)。

当代

  党政军  王炳南(共和国第一代外交部副部长,著名外交家);何文治(航空专家,航空工业部副部长);吕剑人(陕西省委书记);陈元方(陕西省委书记);强富朝(南海舰队政委);习鹏华(63军副参谋长);刘巨奎(甘肃省军区政委);徐新荣(渭南市市长);冯西宁(陕西省交通厅厅长);王 锋(陕西省水利厅厅长);祝新民(国家电网纪委书记);李效民(咸阳市政协主席);强文祥(原陕西省发改委主任,今为黄帝陵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祝春荣(海南省琼海市委书记(正厅));上官吉庆(宝鸡市副市长);张文亮 (商洛市副市长);高静乐(庆阳市副市长)。  院士   李佩成工程院院士。  作家   杨争光(陕西文坛“五虎上将”之一,著有中篇小说集《老旦是一棵树》等);程海(陕西文坛“五虎上将”之一,著有长篇小说《国风》等 );史向阳(著有长篇小说《红瓦楼》等);董生龙(青海作协主席,著有小说集《金黄色的光线》等);史飞翔(著有散文集《为灵魂寻找镜子》、《红尘心语》等);黄建国 (著有短篇小说集《蔫头耷脑的太阳》、《谁先看见村庄》等);张汝意(著有长篇小说《倾斜的黄土地》等);黄光仁(著有《中国乾陵导游》、《唐武则天》等书)。  书画家   陈天民(两次获得兰亭奖);徐文鹏;亓宏刚(中国书法报社《老年书画》编辑部主任)。京农(中国文化财富杂志社总编辑)  艺术   马革顺(中国著名音乐指挥家);屈塬(著名词作家,《天路》作者);商芳会(秦腔名家,被誉为秦腔超女)。  其他  门晓俊(环保宣传者,独自骑摩托到西藏);徐党校(优秀退伍战士,书法家);冯军政(宝鸡勇救落水儿童牺牲英雄);杨朝阳(玉树地震烈士);张亚莉(慈善志愿者、被青海玉树学生称为“西宁妈妈”)。

各乡镇名称由来

  临平镇:一是汉信武侯靳歙封号临平君。二是取名临平观。三是就地理,南东两面临原平地故得其名。  阳洪镇:因位于梁山东支山之南谓之阳,“洪”是大水之意。从地形看位于梁山东南,地势低平,逢雨季大雨奔流而下浸漫此地,久之淤积大片肥沃农田,即阳洪滩之由来。清曾设店铺,又名阳洪店。  注泔镇:一是五峰山河水伏地而行于北著泔复出地面最后注入泔河。二是西沟古有泉水,水味甘甜,秦曾建甘泉宫,秦始皇饮此泉水,当地人称之为“主水”,后有“主水甘泉”得名。  梁村镇:明洪武大移民时,山西洪洞梁子村群众移居于此,为纪念故乡,沿用原村名。  薛录镇:俗传薛仁贵食采于此,故名薛录,原为薛禄。  马连镇:原为马林,唐德宗时大将马燧之后始居于古北蟒山松树林一带而得名,近音转化为马连村。  峰阳镇:五峰山之南,古称山之南为阳,故得名峰阳。  阳峪镇:山之南谓之阳,山之谷谓之峪,故得名阳峪。  灵源镇:唐时所建灵源寺而得名。  王村镇:王姓始居于此,初名王村,又传说有一将军镇守于此,流管附近三十六村,群众称之为大王。  姜村镇:因靠近武功,武功故为邰地,周人发祥地,周之外戚姜姓散居于此,筑城建堡,故名姜村。  大杨乡:唐李渊废隋恭帝杨侑,以奉天之地四百顷奉之,子孙遂为县人,之十代杨怀顺,又子十二,始分世田,号“十二杨村”,杨之长子公侯居于此,金初,以大家之宗主祭祀事,故名大杨。  大墙乡:明初,以城墙修筑高大而取名大墙。  漠西乡:1961年建公社,因位于漠谷河之西定名漠西。  新阳镇:解放初,境内有新村乡和三阳乡,各取一字得名,2011年晋升为新阳镇。  周城乡:周公旦建成设府之地。  石牛乡:唐有石牛山得名。  梁山乡:秦皇汉武巡幸梁山宫之望山宫。  关头乡:古大横关之源头,有两沟交汇之分水桥,漆漠两河之间南北要道,唯此一径,得名关头。  铁佛乡:汉朝清凉山清凉寺庙,寺有铁铸大佛一尊,故名铁佛寺,取寺名。  长留乡:公元784年,朱泚兵变,唐德宗避难奉天。解围后,李怀光又叛变,德宗只能去往梁州,离开奉天过此地,群众迎送挽留,故得名长留。  杨汉乡:隋恭帝杨侑之后所居,乾县“十二杨村”之一。  吴店乡:隋建吴山寺得名

辖区概况

  乾县各乡(镇)辖村名称一览(根据“乾县政府网站”资料整理)  城关镇辖:东街、西街、南街、北街、花口、北寺、三元、青仁村、安家寺;袁家庄、秦家庄、新巨州、老鸦嘴、木卜、赵后庙、铁炉、前孙段、后孙段、北巨村、长安村、北仁张家、北仁邱家、北仁宇家、州小村、大亓父、小亓父、亓母村、草谷村、小留村、中留村、南仁村、西金村、东金村、寥家沟、殷家、黑豹峪、丈八头、马家坡、张家堡、前林沟、玉皇洞、邀前(邀驾宫前堡)、邀后(邀驾宫后堡)、陵前村、石马道、神坡原、柳树渠、沈家池潦、东皇门。  临平镇辖:临平、枣林村、新店、杨村、孙家窑、西渠、索杨、杨村窑、武兴村(包括屈家、孟家店等村)、四兴(包括水磨头、王家庄等村)、马里、清水营、北郑村、龙塘口、李家台、苇子村、寒寨、寒寨西沟、寒北、土桥、三勤(包括东上社、壬家沟等村)、龙背。  阳洪镇 辖:阳洪东村、阳洪西村、好畤东村、好畤西村、好畤新村、南旦、上旦、上陆陌、中陆陌、高庄、校前、王铁、习家、强家、杨庄、山坳。  灵源镇 辖:三佃、市兴(牛市村)、丰兴(丰张西堡等村)、五星(巨家、西营寨等村)、紫石村、苏坊(赵家、李家、苏家、刘家)、灵源、大王家、孝义、沿河、佛留、吕胡州、高家。  薛禄镇 辖:马兰寨、小马、大马、马相、北田果、昙子坊、新兴、薛禄、薛仵、薛梅、薛宅、东小章、盘州、高墙。  马连镇 辖:南上官、北上官、袁村、赵和、高东(高家庄东队)、高西(高家庄西队)、西留村、大乙、埠洛坊、马连、连东(连马村东队)、连西(连马村西队)、南田果、连马上堡子、三马。  姜村镇 辖:姜村、东王堡、康家、蒲家、田双东村、田双中村、田双西村、小田村、白落寨、白落寨南村、吕村、杨定村、神坊、神坊上堡子、田晁、晁杨、双羊东村、双羊西村。  梁村镇 辖:敏德、梁村、粱村西堡子、令胡、芝兰、樊家、阡道、北张村、唐家、颜家、新木卜、白家庄、大坡口、代东、凹里、槐家、朝王、南大朝、北大朝、倪家窑、龚家窑、王寨、西阳坊、董家庄、大羊、南郭、小曲、桑园、原上、中曲、仪门、北郭冯家、北郭上堡于、北郭下堡子。  阳峪镇 辖、冯东(冯市东村)、冯南、冯西、冯北、阳峪、祝家堡、刘家洼、新店、陈谈家 铁佛乡 辖;铁佛寺村、上丁家、下丁家、南北村、靠山堡、陈家坳、杨家山、田家坳、南陵村、宋家坡、太平岭、三兴(包括土桥、地窑等三村)、三福寨、白虎门、陈家洼、八一村(十八里铺)、任家洼、屈杨村(包括屈家、山杨家等村)。  峰阳镇 辖:薛家、西孔头、窦村、夹咀、宋村、东胡、居村、白草坡、西胡、马家原、刘家、云村、官庄、黄龙、朱家坪、山王、李家、杨家、吴家、川于、黄村。  注泔镇 辖:南注泔、南道、北注泔、东注泔、南北坳、屈家、瓜赵、南张、新升(包括南张村部分)、周家、张家、贺家坳、胡罗村、红崖、南羊牧、北羊牧、南孔头、北孔头、新华(包括天上、陈家坳等村)。  王村镇 辖:大王村、王召前堡、王召李家、王召后堡、上官东村、上官西村、南上座、北上座、王吕东村、王吕西村、北昌马家、北昌任家、北昌杨家、北昌西畅家、北昌上堡子、淡头、牛池沟、张留村、南索、北索。  大杨乡 辖:王乐、院子、中巷、北门、祥符、杨善东村、杨善西村、大杨东村、大杨西村、大杨南村、苏张、双庙、杨母、双西(双留、新店)、留午村、永生坊东村、永生坊西村、王居村、北倪家、南张家、杜村、大留村、杨汉东村、杨汉西村、成宁村、杨安村、药王东村、药王中村、药王西村、新铁炉、大寨、小村、牛池、东壤村、西壤村、纪德、阎家庙。  大墙乡 辖:大墙、田家、董家、周南家、北田、杨家、上程家、尹家、富德府、东西村、西天堡、西小章、小寨、扶村、赵里、白杨寨、汉马。  漠西乡 辖:高庙(包括高崖、庙底等村)、贾赵、陈东(陈家庄东村)、陈西(陈家庄西村)、陈后(陈家庄后村)、安家庄、宇村、马桥、夹道、吴村、龙岩寺、夹北、倪家、大桥、孙家、白村、南白村、北塄、四冢顶、四里坊。  新阳乡 辖:三星村、王村(新庄)、沟北村、西郭村、东郭村(堰口)、善化寺、白塔、周张堡、周张坡、南尖(包括南面坡、尖山坡)、潘荔家、三关(包括上王家、寨里村、小郑村)、三合(包括何家沟、殷家沟、沟杨坡)、杨伯、咸阳、化家(沟杨)、邵剡。  周城乡 辖:周城府、庄里、南寨、紫邀、王家、红星(包括闻家、胥家寨、刘家、周家)、慈母、窦村、南齐、朱村、新庄、上曲、黑里、董城。  梁山乡 辖:官地、林沟、转弯、山峰(包括山顶村、九龙桥等村)、梁兴(包括粱山坊等村)、邵村、坊里、杨家、先锋(包括马家、铁王、柳村等村)、南坡、邵山(包括南窑、董家沟边等村)、吴店前村、吴店后村、吴店东村(秋家)、瓦屋、台子、吊庄、齐南、刘家嘴、三合(包括半个城、瓦子岗等三村)、庄子原、枣子渠。  石牛乡 辖:蔡家、舒家、五星(包括尖底、沟李等五村)、成上(包括上咸阳等四村)、黑山、段家桥、双尧村(2009年改组包括马家窑、东窑)、山沟(包括刘家山、铧尖沟等村)、殷家、高杜村、周家河、南坡、何家原、朱家。  关头乡 辖:桥南、韩倪(包括韩店、倪家垃两村)、桥北、东柿园、西柿园、余村、南庄、秋善、坳里、淡村、佛头、鹞子村、嘴头、窑园。  全县原有行政村420个、村民小组2060个;其中1000人以下的村有103个,500人以下的村有33个。2005年9月,全县原有的420个村委会合并到了256个,减少了164个。.bk-album-collection-box{width:687px;height:228px;border:1px solid #C6E1F5;border-top:2px solid #268BD7;margin-bottom:30px;overflow:hidden}.bacb-head{height:28px;background-color:#F5FBFF;padding-left:10px;position:relative}.bacb-title{font-size:14px;font-weight:bold;line-height:28px}.bacb-more{text-decoration:none;position:absolute;font-size:12px;line-height:1;line-height:14px \9;top:8px;right:8px;padding-right:9px;padding-right:11px;background:url("http://img.baidu.com/img/baike/s/arr.gif") no-repeat 54px -22px;background-position:54px -23px \9}.bacb-more:hover{text-decoration:none}.bacb-left-btn,.bacb-window-outer,.bacb-right-btn{float:left}.bacb-left-btn,.bacb-right-btn{display:block;text-decoration:none;border:1px solid #FFF;width:17px;height:53px;background:url(http://img.baidu.com/img/baike/bkalbumbtn.gif) no-repeat;cursor:default}.bacb-left-btn{margin:59px 3px 0 6px;_margin-left:3px;background-position:3px 16px}.bacb-right-btn{margin:59px 5px 0 6px;background-position:-27px 16px}.left-enable:hover{background-position:-61px 16px;border:1px solid #DDD;cursor:pointer}.right-enable:hover{background-position:-91px 16px;border:1px solid #DDD;cursor:pointer}.bacb-window-outer{width:628px;height:185px;position:relative;overflow:hidden;margin-top:15px}.bacb-window-inner{position:absolute;top:0;left:0;padding-left:6px;_padding-top:1px}.bacb-window-inner .item{float:left;width:156px;height:195px}.bacb-window-inner .img{height:145px;position:relative}.bacb-window-inner .img .b1,.bacb-window-inner .img .b2,.bacb-window-inner .img .b3,.bacb-window-inner .img .img-wrapper{position:absolute;background-color:#FFF}.bacb-window-inner .img .b1{left:0;bottom:0;border:1px solid #CDCDCD}.bacb-window-inner .img .b2{left:3px;bottom:3px;border:1px solid #CDCDCD}.bacb-window-inner .img .b3{left:6px;bottom:6px;border:1px solid #AAA}.bacb-window-inner .img .img-wrapper{left:9px;bottom:9px;display:block;text-decoration:none;line-height:1px}.bacb-window-inner .item .desc{text-align:center;font-family:宋体;width:145px;margin-top:7px;font-size:12px;line-height:1;line-height:14px \9}.bacb-window-inner .item .count{color:#999;white-space:nowrap}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词条图片(16张)

参考资料
  • 1

    乾县概况  

    http://www.snqianxian.gov.cn/QianXianIntroduce/IntroSingle.asp?id=45

扩展阅读:
  • 1

    http://www.snqianxian.gov.cn/

  • 2

    http://www.qxwh.gov.cn/docc/news.asp?id=905

  • 3

    http://tieba.baidu.com/f?kw=%C7%AC%CF%D8

  • 4

    http://tieba.baidu.com/f?kw=%C7%AC%D6%DD

开放分类:
地理旅游陕西农业行政区划
 “乾县”相关词条:
礼泉县淳化县武功县泾阳县礼泉县 淳化县 武功县 泾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