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宫格表白表情包:高考作文写作素材200例之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04:24:56

高考作文写作素材200例之四

  151、行走与驻足

  (1)我很喜欢这样一句话:当一个人意识到一颗钻石比一颗玻璃球贵重的时候,这个人已经可悲地长大了。

  大人与孩子的最大区别恐怕就在于此吧。学会用金钱去衡量事物的那一天,内心圣洁的纯真就没了;学会用利益来权衡人际关系的那一刻,无邪的稚趣也不复存在;纯真和稚趣都没了的时候,一个人就可怕地长大了。

  童年,是一个人最美的梦境。而长大,是人生对这个梦境最冷酷的摧残。

  (2)举一瓢浊水,给了即将干枯的小树,是善事;泼向别人,是恶事。

  这都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实际上,人生原本没有多少大事,平庸的人把小事一直当小事做下去,就让自己的一辈子湮没在了小事之中。

  能把小事做成大事的人,除了要有智慧、耐力和韧性,重要的,还要有机遇。

  (3)丰子恺有一篇妙趣横生的文章,叫《口中剿匪记》,说自己口中所剩的十七颗牙齿,是一群匪徒,实际上,有一大群大大小小的匪类盘桓在我们左右,譬如,懒惰是个惯匪,自私是个劫匪,自满是个楚楚动人的女匪,灰心是个恶匪……人生就是一场与匪类旷日持久的战争,不要指望能够完胜,两败俱伤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胜了。

  152、《读者》的成功抑或失败

  在我的儿童时代,《读者》一直扮演着识字课本的角色,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里面的一些小品文。那些有点类似寓言的哲理文章,总是在结尾时来一句:“所以,坚持就是胜利”,“所以,有时放弃是美丽的”……看得我一愣一愣的,一下子老了几十岁,原来人生就是这个样子呀!

  因为工作是编辑的原因,我每天都会收到大量稿件,不管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还是刚刚学会写作文的小孩,他们的作业,大部分都沾染上了浓重的《读者》气息。这是一本刊物的成功,却也宣告了作为读者的失败。他们可以忍受日常生活的繁杂、琐碎,同时坚持不懈地制造有关幸福的谎言。更为可怕的是由此造成的错觉:他们的生活就是一向如此。小市民的禅宗精神就是这样轻而易举地获得。以《读者》为代表的刊物在意识形态方面显示出来的力量,强大而隐秘,像尘埃一样无处不在,却拥有一副温情脉脉的面孔。

  这种对苦难的净化,在想象力日益衰退和信念支离破碎的格局里,最终将演化出什么样的图景?

  153、云在低处飞

  姐姐家在福建山区,那一年,她在家对面的半山腰上办了一个黑木茸种植园。在几万截朽木段里挖孔填菌,让它们自然生发。一年下来,姐姐培植的黑木茸,产量并不高,辛辛苦苦360天,保本都有点困难。

  后来,姐姐请了一个林科所的专家来把脉,才知症结之所在。原来,黑木茸培植基地处在半山腰上,这里经常飘浮着山云,湿气大,对黑木茸最初的生长不利。专家给姐姐提了个建议,云只在低处飞,只要把基地搬到山顶上去,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姐姐在专家的指导下,把基地上移,当年就喜获丰收。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云只在低处飞,它遮住的只是在底层徘徊的人的去路。若要获得人生的晴空,路径只有一条,就是拼命地向上,向上!

  154、头脑远比性感重要

  没有索非亚?罗兰的艳光四射,也没有索菲?玛索的娇俏率性,6月13日,梅莉尔?斯特里普以亲切和智慧征服了上海国际电影节。

  在世界影坛梅莉尔被誉为是“一代只出一个的常青树”,她功成名就,却说自己最享受的是为人妻、为人母的幸福:“长期工作不回家我会发疯,不过长期在家不工作我也会发疯。”都说演员深入生活很重要,就在别人费力了解角色的时候,梅莉尔却住在远离名流富豪的普通人中间,静静地感知生活的点滴美好。因为她知道:“明星不一定是好演员,好演员只要有点名气就一定是明星。”

  在美女如云的好莱坞,梅莉尔算不上漂亮,也不富有,但她却以两次捧杯、13次提名的惊人成就屹立于奥斯卡之巅。梅莉尔演《克莱默夫妇》后,星光初现,前途无量。“有很多的诱惑摆在面前,是尽快让自己赚一辈子也花不完的钱,还是让自己脚踏实地地成长为一个好演员,这需要良心,很庆幸我做出了正确的抉择。”

  来上海之前,她刚刚成为奥斯卡终身成就奖最年轻的获得者。好莱坞的美女们争相模仿她的谈吐打扮,而她对成功的理解是:“第一是运气,它带来机会;第二是才气,带你跨进门槛;第三最重要,是很多的人生经历感悟和对事业的执著热爱。”在她看来,身为女演员,“头脑远比性感重要,是头脑决定了你在这一行能走多远。”

  155、失败缘于心

  将一个铁笼子一分为二,把狗放进笼子的一边,一旦在笼子底上通电,狗就会受到电击的刺痛,很快跳到笼子的另一边去,以躲避电击,而当另一边受到电击时,这些狗又会很轻松地跳回来,到没有通电的一边去。

  然而,一批同样的狗,被放进笼中受到电击时,它们却不做任何跳跃和挣扎,只会浑身发抖,低声哀鸣。为什么这些狗会表现出这种任人宰割的惨像呢原来,心理学家曾把这些狗拴在一个铁柱上,时不时地用电刺激它们,狗受到电击后会挣扎、跳跃,但是无论它们怎样挣扎,都摆脱不了电击的折磨,经过几天数十次的电击和无效的挣扎后,这些狗都放弃了努力,再也不挣扎了。这时,再把这些狗放进铁笼中,对这种轻轻一跃就能摆脱的电击刺痛,它们习惯了挫败,认"命"了。

  在某些场合下,人是否也同样会像上述的狗一样自认"失败"的命运呢所谓失败,其实就是自己的一种感觉,是在通往目标的过程中,由于自己的行动多次受阻而产生的绝望感。在客观世界中,没有什么失败,失败仅仅存在于失败的人心中。

  外界的影响或许会暂时会把自己禁锢在失败的十字架上.

  但是只要自己的心还没死,没服输。就怎么也不会被打倒.

  即使这个过程是漫长的........

  156、守夜员的故事

  John去应试某公司守夜员,因为没念过书,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而守夜员值勤时又必需填许多的窗体,因此John在面试时便被回绝了。失望的john便去当捕鱼工人,存了一些钱后,他自己买一艘船自己捕鱼,赚了钱后便成立船公司,不只做鱼货事业,更做起海运事业,事业版图也扩到世界各角落。

  一天John到银行办事,行员请他签名,他连名字都不会签,他说这事平常都由我太太,或会计小姐处理,行员一脸惊叹的说: “你不识字就把事业做的那么大, 如果识字的话,那事业岂不是做的更大”

  john回答说:“如果我识字的话,现在应该是守夜员”

  157、爱的水滴

  有一天,一片竹林失火了,火越烧越大,越烧越烈。这时,一只小鸟飞到河边,弄湿了翅膀,然后回到火场上空,将翅膀上的水滴下来,希望能熄灭大火。

  他一次又一次地去取水灭火,天上的诸神看到后非常惊讶,他们问它:你为什么这么做?你要知道,这些小水滴是不可能扑灭这么大的火的,这根本就不可能。

  小鸟回答说:竹林给了我许多,我非常爱它,我出生在这里,这里是我的根,我的家,就算我不能扑灭大火,我也要不断地洒下爱的水滴,直到死去。

  诸神明白了小鸟在做些什么,于是帮助它扑灭了大火。

  在自己的家,自己的社区和自己的国家里,如果每个人都将自己的翅膀润湿,扑捏每天都可能燃起的心灵大火(贪婪、自私、愚昧、残忍……),也许世界上的穷人就会少一些,陷入绝望和崩溃的人也会少一些,也许在昨天烧焦的草地上会再次盛开爱与和平的鲜花。

  158、母亲给出的答案

  有个孩子对一个问题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一下子就考了第一,而自己想考第一却只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

  回家后他问道:“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他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地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比落后?”妈妈听了儿子的话,感觉到儿子开始有自尊心了,而这种自尊心正在被学校的排名伤害着。她望着儿子,没有回答,因为她不知道给怎样回答。

  又一次考试后,孩子考了第十七名,而他的同桌还是第一名。回家后,儿子又问了同样的问题。她真想说,人的智力确实有三六九等,考第一的人,脑子就是比一般的人灵。然而这样的回答,难道是孩子真想知道的答案吗?她庆幸自己没说出口。

  应该怎样回答儿子的问题呢?有几次,她真想重复那几句被上万个父母重复了上万次的话——你太贪玩了;你在学习上还不够勤奋;和别人比起来还不够努力……一次来搪塞儿子。然而,向象她儿子这样脑袋不够聪明,在班上成绩不甚突出的孩子,平时活得还不够辛苦吗?所以她没有那么做,她想为儿子的问题找到一个完美的答案。

  儿子小学毕业了,虽然他比过去更加刻苦,但依然没有赶上他的同桌,不过与过去相比,他的成绩一直在提高。为了对儿子的进步表示赞赏,她带他去看了一次大海。就是在这次旅行中,这位母亲回答了儿子的问题。

  现在这位做儿子的再也不担心自己的名次了,也再没有人追问他小学时成绩排第几名,因为他去年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寒假归来时,母校请他给同学及家长们做一个报告。其中他讲了小时候的一段经历:“我和母亲坐在沙滩上,她指着前面对我说,你看那些在海边争食的鸟儿,当海浪打来的时候,小灰雀总能迅速地起飞,它们拍打两三下翅膀就升入天空;而海鸥总显得非常笨拙,它们从沙滩飞入天空总要很长时间,然后,真正能飞跃大海横过大洋的还是它们。”这个报告使得很多母亲流下了眼泪,其中包括他自己的母亲。

  159、阳光下的守望

  我见过一个母亲,一个阳光下守望的母亲。母亲就站在七月炙热的阳光下,翘首望着百米外的考场,神色凝重。母亲脸上早就冒出豆大的汗珠。汗水早就将她的衣衫浸染得像水洗一样,她的花白的头发凌乱地贴在前额上。母亲就这样半张着嘴,一动不动地盯着考场,站成一尊雕像。

  树阴下说笑的家长停止了说笑,他们惊讶的望着阳光下的母亲。有人劝母亲挪到树阴下,母亲神情肃然的脸上挤出比初冬的冰还薄的笑,小声嗫嚅道:“站在这里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考场,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孩子。”没人笑她痴,没人笑她傻,也没人再劝她。

  烈日下守望的母亲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就又目不转睛地盯着考场了。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半个小时,也许一个小时,母亲像摊软泥一样瘫在了地上。众人一声惊呼后都围了上去,看千呼万唤后她仍昏迷不醒,便将她抬到学校大门口的医务室里。

  听了心跳,量了血压,挂了吊针,母亲仍然紧闭着双眼。经验丰富的医生微笑着告诉众人:“看我怎样弄醒她。”

  医生附在母亲耳边,轻轻地说了句:“学生下考场了。”

  母亲猛地从床上坐了起来,拔掉针头,下了病床:“我得赶快问问儿子考得怎么样。”

  160、绿洲里的老先生

  记得有一个故事说宋朝的苏东坡和佛印禅师在一起打坐,佛印禅师问苏东坡:“我坐的姿态像什么?”苏东坡戏言:“你的坐相像一堆牛粪。”苏东坡反问佛印禅师:“我的坐相如何?”佛印说:“你坐得像一尊佛。”苏东坡很高兴,以为赢了佛印禅师,但是苏小妹告诉他:“禅师的心中是佛,看人都是佛;你心中是牛粪,看禅师的坐相就是牛粪。”

  另有一个故事。一个青年来到绿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轻人便问:“这里如何?”老人家反问:“你的家乡如何?”年轻人回答:“遭透了!我很讨厌。”老人家就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遭。”后来又来了另一个年轻人,他也问了同样的问题,老人家也同样反问他:“你的家乡如何?”年轻人回答说:“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的人、花、事物......”

  老人家便说:“这里也同样的好。”旁听者觉得诧异,问老人家为何前后答复不一致呢?老者说:“你要寻找什么,你就会找到什么!”161、名气的价值

  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拟以3万美金的年俸,聘请曾任南部联军统帅的名将李将军为该公司董事长,但遭李将军拒绝,理由是他对人寿保险业务毫无心得。公司负责人当即告称:“阁下对人寿保险业务无心得无所谓,我们需要的是您的大名。”

  “好的,可见我的名气很有价值,”李将军严肃地说,“正因为此,今天我不得不告诉你,我要把它用在与它价值相配的地方。”

  后来,李将军欣然接受了一个小规模专科学校校长的职务,年薪只有1500美元。

  30000<1500,这在数学上是谬误,但在李将军那里却是名气的价值。于是我们便不难明白李将军为何在美国颇受尊敬,因为一个真正伟大睿智的人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价值,更知道如何找到价值的归属。

  162、不打不相识

  《三国演义》开篇之笔,刘关张三位遇到一起,各述心中抱负,于是桃园结拜。不过,按清人笔记《坚瓠集》载,刘关张并不是这样认识,也不是这样结拜的。当时张飞在涿郡开酒馆,他上午营业,过午打烊,为了使卖不了的肉存放保鲜,张飞把肉吊在水井里,上面压一块五六百斤重的大石头,猫鼠小偷之类,干瞪眼,没辙。有一天,从山西来了位因杀人而避祸的大汉关羽,途经涿郡,要在张飞店里打尖,时间已是下午,伙计对他说:“肉有,全悬在井中,汝能举石,乃可得也。”其实这是一句很不负责任的话,殊不知关羽力大无比,竟把巨石搬开,“轻如弹丸”,而且拿块肉就走了。张飞听到伙计回报以后,追上关羽,不容分说,抡拳就打,两个人“力相敌,不能解”,正在难解难分之际,卖草鞋的刘备路过此地,上前拉架,三个人越说越近乎,于是有了桃园结义。

  《三国演义》已是不朽名著,但就桃园结义一节,我看并不如清人笔记《坚瓠集》写得好。俗话说,不打不相识,没有经过较量,光凭几句空话,就结成生死弟兄,是不可想像的。在《水浒传》里,梁山弟兄也多是打出来的。

  不打不相识,并不适合所有的人。有些人可能越打越仇,一打就死。由打而相识,而成莫逆,一要有水平,二要有见识,三要有胸襟,四要有环境。但不管打的结果如何,相识还是相仇,打对事物发展,皆有好处。

  当今文坛,似乎太平静,太温馨,太甜蜜,太那个。一个余秋雨,被人挑了点“硬伤”,就被认为是“石破天惊”,于是就有人出来挡架,摆平,和稀泥。其实,这种挑刺,姑且称之为“打”,对余秋雨未必是坏事,余秋雨如果是条汉子,也不会因此而倒下。一个作家到了不能批评的程度,肯定不会再写出好作品。

  163、遗产

  有一则关于遗产的小故事。作者的妈妈患上重病,弥留之际,她安慰儿女和丈夫:“别带鲜花到我的坟上。因为我不会在那儿,当我舍弃这个身体后,我会到欧洲去,你们的爸爸也留不住我。”子女和她吻别时,她微笑说:“我们早上见。”

  第二天早上,她死了。子女整理妈妈的遗物时,发现妈妈写的一首诗,题目是《遗产》——

  “当我死去,把我留下的给孩子们,如果你必须哭,为走在你身旁的弟兄哭泣,把你的手臂环住任何人,像环住我一样。

  我想留给你一些东西,比文字和声音更好的东西,在我认识和我所爱的人身上看见我的存在。

  如果没有我你活不下去,那么让我,活在你的眼里、心里和善行里。

  心手相连让孩子们得到自由;爱不会死,人会。”

  164、李白的政绩观

  清王琦注本《李太白全集》卷二十八收录李白写的记、颂、赞这三种题材的文章共二十篇,《任城县厅壁记》列为第一篇。任城即今天的山东省济宁市。大约在35岁以后,李白举家搬迁到山东任城,而这篇写在任城县衙门大厅板壁上的文章,简略追溯历史沿革、介绍风土人情而外,以较多的篇幅记叙了当时任城县令治理地方的成绩,从中更可以看到李白的政绩观有不少独特之处。

  特色之一,不崇豪侈。李白《任城县厅壁记》先说此地“土俗古远,风流清高,贤良间生,掩映天下”,接着就说明这里“代变豪侈”的历史。所谓“地博厚,川疏明。汉则名王分茅,魏则天人列土。所以代变豪侈,家传文章,君子以才雄自高,小人则鄙朴难治。况其城池爽垲,邑屋丰润。香阁依日,凌丹霄而欲飞;石桥横波,惊彩虹而不去。”这种豪侈之风,在新任县令治下,得到明显的抑制,风气为之一变。在李白笔下,虽然没有写某某县令大张旗鼓地反对豪华奢侈之风之类的文字,但是实际上后人却依然可以明白感受到他并不推崇豪侈之风的严肃态度。坐而言,何如起而行。真正的政绩,从来不是嘴上说出来的。而这种不崇豪侈的远见卓识,则成为李白政绩观的亮点之一。

  特色之二,富礼并重。李白《任城县厅壁记》记叙新任县令治理地方的成绩,重点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在经济建设方面逐步发展,既不放任自流,又不急于求成,这样才能真正给人民带来实惠,让人民安居乐业。所谓“一之岁肃而教之,二之岁惠而安之,三之岁富而乐之”,就是说的这一点。与此同时,李白非常强调人的精神修养或谓整体素质的提高与社会全面发展相协调。所谓“青衿向训,黄发履礼。农无游手之夫,机罕颦蛾之女。权豪锄纵暴之心,黠吏返淳和之性。行者让于道路,任者并于轻重,扶老携幼,尊尊亲亲,千载百年,再复鲁道”,用今天的话说,大约就是勤于学习、讲究修养;各勤其事,各安其位,尊老爱幼,路不拾遗。实际上,这就是李白心中向往的那种桃花源般的理想境界。

  特色之三,重视舆论。李白《任城县厅壁记》最后说:“白探其东蒙,窃听舆论,辄记于壁,垂之将来。”这说明,李白的这些记载不是自己的偏听偏信,而是来自舆论公议。俗话说“路上行人口似碑”,又说“公道自在人心”。政绩不是自封的,也是雇人吹捧出来的。只有得到老百姓公认的政绩,才是真正的政绩。

  165、埋没

  马克斯?韦伯很有意思,生前默默无闻,是卡夫卡小说中那类典型的对命运无助的小人物,1919年,他想以社会学家的名义到大学去教书,但慕尼黑大学并未理睬他的想法。他找到校长,校长也觉得这人莫名其妙的,不知他头脑里在想什么,什么社会学习呀,这是哪门子学问啊?名不见经传,且视他为头脑发热。

  后来努了很多力,终于垮进了大学教书的门坎,但得到是个临时教习。连助教都不是。教的也是偏门科。他想被慕尼黑大学任命为“社会学”教授的想法,终生不得实现。实际上他到晚年才勉强捞上个教授职位,但他离世时日已不多了。完全成了现实的可怜虫。由于学校对他没有好感,勉强接受他的慕尼黑大学,还给作出了一条特殊规定,“不得利用课堂,讲授你那些什么社会学什么的东西。”为了生计的韦伯在一片哀叹中也只好接受了这一规定。

  1905年,他出了本书《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探讨资本主义的起缘。这个书也并不引起人们的重视。只印了3千本,5年间才卖出了1千多本。

  死的前一年,他应慕尼黑大学学生会的邀请发表了两次演讲,在此基础上出版了两本小册子:《作为职业的学术》和《作为职业的政治》。也没有引起什么看好。总之,他是位被时代掩盖的人。没有声誉的人。

  1920年6月17日,当韦伯的遗体被安葬在慕尼黑东郊墓地时,只有为数不多的亲友、学生和同事参加了其简短的葬礼。一个人来,又去了。但没有人在意他的来和去。真是凄凉的一生。

  他的身体在地下呆了40年后,人们才发现,那个小人物是个大人物,是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之一。他的妻子这时候忙碌了起来,赶快整理他的遗稿,事实上他写了一生,多数都是遗稿,因为生前就没有发表过多少东西。60年代,慕尼黑市政府宣布,将一个广场和街道命名为“马克斯?韦伯广场”,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社会学奠基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到了80年代,世界各国关于他的研究已堆积如山。

  总有些人生错时光,在历史上太多了,曹雪芹如此,塞万提斯亦如此。我在想,在我们的身边,在这个浮躁的文字时代,文化“叫春”的时代,是不是也正在埋葬着伟大的人呢。我想肯定是。不论将来有没有发现出来。但埋没是一定的。

  166、且说“画龙点睛”

  有个民间传说,说的是有位能人应邀画龙点睛,只见他不慌不忙,手举朱笔,点个正着,兀地,此龙便飞腾越空而去……

  有些编剧高手,也有“画龙点睛”的生花妙笔。他们巧用台词、唱腔或手中道具,在勾划人物性格或渲染戏剧情境,达到很好的效果。

  粤剧《山乡风云》第六场,反共联防大队长万选之听哨兵反映有人闪入桃园中学,便以借书为名进入刘琴老师卧室,追寻游击队员虎子的踪迹。游击队女连长刘琴镇定自如,沉着应付。万选之说久住山沟,脑筋太陈旧,想找本新书看看,适应新潮流。看见刘琴手上拿着一本书,忙问:“琴老师,你手上这本书,一定很有趣。”刘琴笑道:“大队长,这本书不适合你看的。因为这本《动物学》是专门讲那些禽兽的。”万选之苦笑:“琴老师真爱开玩笑。”刘琴答道:“不是开玩笑,人不研究禽兽,又怎知畜牲本性呢。”每次演出,这段软鞭抽打式的对白,都引起哄堂笑声。而万选之却一脸没趣。

  越剧小调《四季恋》,鞭笞一个青年用情不专,一年四季与四个姑娘谈恋爱。他的定情信物是一块彩绸手帕。编剧者高明之处,是让一个玩魔术的男孩目睹男青年谈恋爱的方法、情景。最后,四个姑娘醒悟受骗,掏出男青年相赠同样的彩绸手帕时,“魔术师”不失时机地在男青年裤袋里拉出一长串备用彩绸手帕。此时,男青年万分尴尬,手足无措,慌乱间竟被长串手帕绊倒。“魔术师”在剧终说了一句台词:“啊,又是你,青年人,谈恋爱可不能像玩魔术呵。”凭借彩绸手帕道具,“魔术师”一语中的。

  不要小看“画龙点睛”的个中三味,它是克服剧本“浅、直、露”弊端的妙药良方。

  167、妙语,只要一句

  有个小幽默。

  大国打算入侵小国,行动前,曾派了使节专程来到小国威胁。来使趾高气扬地说:“我们打算横扫贵国,我们使用的是最先进的坦克!”不料国王却笑眯眯地回答:“我们一点儿也不怕。因为我们的武器特别古老,叫打狗棒!”

  妙!一句话,就亮出了战斗到底的决心!有个民间故事。

  一次,番邦意欲与岳家军决战,曾派人来下战书,来人挺狂妄,得意洋洋地说了一句:“听着!我们的‘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不料话音刚落,小将岳云就愤然答了一句:“屁话!什么‘八大王’!我看是‘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请注意岳云的话,既然你们那个“琴瑟琵琶”四字皆有“王”,我就妙用“魑魅魍魉”作答,四字皆为“鬼”字!番邦来使眼见岳家兵强马壮,不敢发作,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妙!一句话,就亮出了全歼敌人的气派!还有件真人真事。

  二战时,德国法西斯的头头戈林曾问过一名瑞士军官:“听说你们只有50万国防军,那么,如果我派百万大军进入贵国,你们将怎么办?”答曰:“简单。我们就每人开两枪!”

  妙!一句话,就亮出了克敌制胜的信心!再看一件真人真事。

  上个世纪50年代,林语堂先生曾应邀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讲授中国文化课。一位心怀恶意、轻视中国的女生曾故意在课堂上问林语堂:“你总是说你们中国好,难道我们美国就没有一样东西比中国强?”林语堂笑了笑,说:“当然有,美国的抽水马桶就比中国的好。”立刻赢得满堂的笑声和喝彩声!

  妙!又是一句话!就捍卫了中国人的尊严!

  能用一句话表达出尊严与豪迈的人,让人佩服。而它的故事也常常是百姓所乐于传诵的。

  168、从小学习“控制自己”

  奥斯丁是我的一位美国朋友的孩子,6岁时就上了学。

  奥斯丁上学没多久,父母就发现了他的变化。不小心碰了妹妹,他马上就会说“对不起”。家里来了客人,他会像主人一样与客人握手,还要说一句“见到你很高兴”。坐车的时候,他还会提醒爸爸一定要系好安全带。这些当然都是他在学校里学到的。

  奥斯丁的母亲认为,让孩子掌握这些基本的生活常识和行为规范是人生的基础课,要比多认些单词、多学点算术更重要。后来,我又看到奥斯丁从学校里带回的一张漫画。那张漫画的上方写着“保持镇静”几个大字,下面是一道公式:1+3+10=镇静。漫画中有个大头娃娃在讲解这个公式,“1”是告诉你自己,“要镇静,放松!”;“3”指的是深呼吸三次;“10”的意思是“开始慢慢地从1数到10”。画的最下方写着“保持镇静使我能够采取负责任的行动。”奥斯丁的母亲告诉我,这是学校里老师讲“自我控制”时发的,老师要孩子们在生气的时候按着这个公式来控制自己的情绪。

  “自我控制”听起来似乎是一个成年人的话题。而在美国的中小学教育中,它其实已经成了一个重要内容。

  169、谁是最忠诚的人

  1942年3月,希特勒下令搜捕德国所有的犹太人,68岁的贾迪?波德默召集全家商讨对策,最后想出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向德国的非犹太人求助,争取他们的保护。接下来是选择求生的对象。两个儿子认为,应该向银行家金?奥尼尔求助,因为他是在波德默家族的资助下发家的,一直把波德默家族视为恩人。在不同的场合,他也曾多次表示,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尽管找他。

  68岁的老人却不赞成这种意见,他认为应该向拉尔夫?本内特、一位木材商人求助。波德默家族的人是跟本内特打工起家的,现在虽然很少往来,但心理上从没断绝过对他感激和思念。

  第二天一早,两个儿子出发了。在路上,二儿子说,我不能去本内特先生那儿,上次我见他时,他还提那700吨木材的事。要去,你去吧!我

  要去求奥尼尔。最后,二儿子去了银行家那儿,大儿子去了木材商的家。

  1948年7月,大儿子艾森?波德默辗转回到德国,他从纳粹档案中查到这么一条记录:银行家金?奥尼尔来电,家中闯入一年轻男子,疑是犹太人。一年后,他又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死亡档案中,查到他父亲、母亲、妻子、弟妻及6个孩子的名字。他们是在他和弟弟分手后第4天被捕的。

  1950年1月,艾森?波德默定居美国。2003年12月4日去世,终年83岁,留下一部回忆录。回忆录主要讲述,他在木材商本内特的帮助之下,怎样偷渡日本,保全性命的。该书的封面上写着:献给父亲贾迪?波德默先生!封底写着:许多人认为,要赢得他人的忠诚,最好的办法是给其恩惠。其实,这是对人性的误解,在现实中真正对你忠诚的,都是曾经给过你恩惠的人。

  170、节俭是资源

  在世界各国,节约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一些国家保护资源的意识已经融入每个人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也许有人会说,节约是生产力低下的产物,在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重提节约似乎不太合乎时宜;还有人会问,消费是刺激生产的牵引机,是现代化列车不可缺少的火车头,倡导向节约型社会转型将会造成生产停滞不前、市场不旺,事实上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从去年开始的席卷全国的能源紧张态势,让越来越多的人明显感受到中国经济正饱受资源短缺的约束之痛,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对于每一名国人来说,我们手中都紧握着珍贵的“资源”:如果13亿人每人少用一双一次性木筷,意味着成千上万亩森林免遭砍伐厄运;假若采用节能光源,照明用电量将下降60%,一年可节约740亿千瓦时电能,相当于节约2989万吨标准煤。可见,珍惜和节约资源,成之毁之,爱之损之都在于每个人的行动之中。171、止谤莫如自修

  张恨水先生曾写过一篇《为人应当接受批评》,他说:“生平很少和人打笔墨官司,就是人家指出我的名姓来教训一顿,我也不曾回复一个字。这样做,我并非怯懦,也并非过分的容忍。我有个感想,我错了,止谤莫如自修。我不错,最好借事实来答复。

  这是一个办法,也许不适于他人,但至少我自己,在做人上纠正了不少错误。而三十年来的写作生涯,略有寸进,一大半也就是根据别人的批评而得的。”恨水先生对待批评的态度,很值得当今文化人学习。

  172、没有鳔,就运动肌肉

  鱼在水中游动,需要不断调节沉浮。而鱼一般有一个储气的器官——鳔,需要上浮时鳔膨胀,需要下沉时鳔收缩,非常自如。同是水中生物,鲨鱼就没有鳔,为了完成沉浮,它只能依靠肌肉的运动。由于重力的作用,只要它停下来,身子就会下沉,所以它只能做大海里的行者,永不停息地游弋。

  作为水中运动生物,没有鳔可以说是不幸的。然而正是由于这一先天的不足,才成就了鲨鱼的“海洋霸主”地位。因为不停地游弋,它身体异常强壮,从而成为了极具战斗力的水中杀手。而那些有鳔的鱼类,生存条件可谓得天独厚,却无一不成为了鲨鱼的猎物。

  某些条件不如别人,不见得就是坏事。只要奋力拼搏,不断创造条件,劣势也能变成优势,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不足有时反而能成就强者——在克服不足的过程中,人会变得日益强大。

  173、心灵的掌声

  在我上高中一年级的时候,班里有位叫英子的女孩,总爱蜷缩在教室的一角。上课前,她早早就已来到教室里,下课后,她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后来我们才知道,她的腿因为患小儿麻痹症而残疾了,她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姿势。

  一天,老师让同学们走上讲台讲述一个小故事。轮到英子讲演的时候,全班40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老师是刚调来的,还不了解英子的情况。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慢地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英子的眼圈儿红了。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英子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那掌声热烈、持久。

  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定了定情绪。当她结束讲演的时候,班里又响起了一阵掌声。

  自从那次讲演以后,英子不再那么忧郁了,高二那年,她代表我们学校参加了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还获了奖。3年后,英子被北京的一所大学破格录取。后来,英子给我来信说:“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次掌声。”

  174、奢侈病

  奢侈病,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经济学、伦理学与公共政策教授罗伯特正在研究的现代病,专指无节制的挥霍。

  罗伯特发现,一名美国CEO需要拥有一栋15000平方英尺的住宅,仅仅是因为与其地位相同的企业老板们都拥有如此规模的住宅。假如他购买一所小一些的房子,除了会在公众面前大丢面子之外,还将面临人们对企业运营状况产生猜疑的风险。但是,如果所有CEO都将自己的宅第规模缩小的话,他们内心的窘迫便会一扫而光。

  其实,每个CEO都希望自己购买的房子面积更小一些。毕竟,房子大了就不得不雇员工进行维护,并且需要额外的管理,这是一件相当棘手的事情。

  如果奢侈病只是富人们自己发烧,那么它也许还只是社会上的一道风景线。但是,上层的消费失控行为就像一种病毒,它影响并大量激发人们追求奢华的狂热,对中等甚至低收入家庭的消费模式也起到了倡导和改变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所有的人都受到了感染。

  人们为什么会无节制地、炫耀性地消费呢?这是因为人们“关注相对处境”超过了“关注实际处境”。

  是的,如果你的年收入10万元,你和年收入8万元的人在一起,一定很幸福;但是和年收入15万元的人在一起,你就会觉得悲哀。如果其他的人都送99朵玫瑰给女朋友,你就不好意思只送11朵了。但是,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她嫁给她老公是因为那年情人节,他非常窘迫地送给她一盒只有3颗的巧克力和一朵玫瑰。

  其实,一朵玫瑰也可以代表爱情。

  175、不一样的旅游

  刘先生20世纪80年代初就移民比利时,后来一直从事导游工作,接待的主要是国内游客。他向我介绍说,“国内游客的一个特点,就是安排的景点越多越好。去的景点越多越是觉得你这个导游好,来不及看没关系,只要到那里拍上一张照片就心满意足了。”

  克莱尔是我的英国朋友,今年38岁,她从小姑娘时起就跟父母去意大利的南部小城度假,每年都住在相同的旅馆,租海滩上同样的椅子。我好奇地问克莱尔,你整天躺在那里什么也不干有什么意思?她反驳说:“什么叫什么也不干,我在晒着太阳,当然你也可以游泳,打沙滩排球。再说,你为什么一定要干点什么呢?你上班不是一直在干着什么吗?度假的目的就是什么也不干。”

  欧洲人渴望不同的自我,公事私事分得清清楚楚,度假就度假,跟工作完全没有关系。中国人旅游是工作的延伸,外出手机一定带着,和单位随时保持联系,有的还带着笔记本,早晨起来第一件事上网了解一下国内外最新动态。

  国人旅游爱省事儿,他们大多选择跟团旅游,原因就是,人家都给你安排好了,多省事儿。而西方人喜欢自己决定行程和路线,讨厌别人的操作和安排,他们往往把旅行中的困难看作是旅行的一部分。西方人与中国人的旅游差异,还体现在对标志性景点的态度。去纽约不到自由女神像,去埃及不到金字塔,去荷兰不看大风车,对于中国人来说等于没到过那些地方。我在巴黎遇到一位美国游客,他告诉我说,埃菲尔铁塔没什么好看的,我在电视里看过无数遍。

  如果你留心,就会发现老外出门都要带一本厚厚的旅游介绍书籍。相比之下,大多数中国人旅游喜欢蜻蜓点水,而且“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定点尿尿,举旗报到,回家什么都不知道”。

  176、两支火把

  两支火把,奉火神之命到世界各地去考察。两支火把中有一支没有点燃,另一支是点燃的,发出很亮的光芒。过了不久,两支火把都回来了,而且都向火神提交了它们的考察报告。

  第一支火把说,整个世界都陷在浓郁的黑暗中,他觉得眼前的世界情况很坏,甚至已坏到了极点。

  第二支火把的报告却恰恰相反,他说他无论到哪里,总可以找到一点光明,所以,他认为这个世界是十分有希望的。

  听了这两个不同的报告,那个派他们出去考察的火神就对第一支火把说:“也许该好好地问一问自己,有多少黑暗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我们对世界的看法,说到底是我们自己的形象定位。当我们像那支没点燃的火把,吝啬自己的光明时,我们自然会觉得眼前的世界陷在浓郁的黑暗里,自然看不到希望所在;当我们像那支点亮的火把,燃烧着我们自己时,我们眼前自然有不灭的光明,希望就在那光明里升腾。“也许该好好地问一问自己,有多少黑暗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是的,我们始终应该牢记,这个世界是光明还是黑暗,有我们自己的一份责任。

  177、最好的财富

  某家婴幼儿服务机构在举行一场现场招聘。

  最后他们又出了一道题:假使回到童年3岁的时候,面对眼前这3样东西,你将选择哪一样做玩具?在3位应聘者面前放着一只红色高跟鞋、一个大扫把、还有一把黄色的水壶。有两位应聘者分别选了高跟鞋、水壶。理由分别是:穿上高跟鞋可以学妈妈那样走来走去,因为小孩在那个年龄正处在模仿期,喜欢模仿成人。水壶是球形的,外表光滑,摸摸它比较好玩,而且敲打之后会有声音,有盖子,可以揭开放东西。而那个叫静的女孩选的是那把大扫把。她的玩法很多:1、可以骑着扫把当巫婆。2、可以用扫把够东西,不管是在高处还是在低处,只要喜欢或者需要,就可以把它扫过来。3、还可以把扫把毛当头发,用剪刀剪它,就像理发师给我剪头发一样。4、可以把扫把毛编成一撮一撮的小辫子。5、还可以拔扫把上的毛,最后比一比,是我拔的多还是扫把上剩的多……

  最后,主考官们选中的是静。因为最后这道题考的是天性,看他们有没有一颗童心。而童心是什么?童心就是,能把一些很简单枯燥的东西,变得有趣味。人生的路很少能一帆风顺,若能一直保持童心,将会减少和化解很多烦恼,而快乐是用金钱也买不到的幸福,所以,拥有童心,就拥有了世界上最好的财富。

  178、贤母教子

  “孤灯课读含苦辛,望尔修身为万民,勤俭家母慈母训,他年富贵莫忘贫。”这是宋朝《寇母课读图》中的一首诗。宋朝寇准,幼年丧父,母彻夜纺织助子攻读,无灯油,进山采松香以助之,风寒病故。后寇准高官,做寿大摆宴席,其家女佣人刘婆深明大义,十分焦虑:“如此豪华,倘若上行下效,焉能清廉自守?”于是寻机取出《寇母课读图》劝寇准。寇读后领悟,乃辞宾客,停歌舞,罢宴停觞。

  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贤母(孟母、陶母、岳母、欧母)之一的陶母湛氏,其子陶侃在浔阳任“监鱼梁”时,一次将鱼库的鱼,糟了一坛送给母亲。陶母湛氏认为糟鱼是官家物品,当即写了一封信:“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我,乃以增我忧矣!”母亲的责备,使他感到深深的愧疚,下决心要做清正廉明的官员。后陶侃“尚廉节物”,成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

  焦裕禄的儿子焦跃进,当上了河南省杞县的县委书记。他处处以父亲为榜样,老百姓说他像当年的焦裕禄书记。焦跃进的母亲,是新时代的一位良母。她经常嘱咐儿子:“你工作干好了,人们会说你不愧是焦裕禄的儿子;你工作干不好,别人会说你哪儿像焦裕禄的儿子!”

  179、两颗种子

  有两个追求幸福的穷苦青年,经过艰难的跋涉,终于在一个很远的地方,找到了幸福的使者。使者见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便给了他们每人一颗幸福的种子。

  一青年回去后,将种子撒在自己的土地里,不久他的土地里就长出了一棵树苗。他每天辛勤地浇灌,第二年枝繁叶茂,果实挂满枝头。他继续努力,渐渐拥有了大片的果园,成远近闻名的富足之从。他娶了妻子,有了孩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另一青年回去后,设了一个神坛,将幸福的种子供奉在上面,每天虔诚地祈祷。青年把头发都熬白了,却仍然一贫如洗。他十分生气不解,又跋山涉水来到幸福的使者面前,抱怨使者骗他。幸福使者笑而不答,只让他到另一青年那里去看看。当他看到大片的果园时,顿时醒悟,急忙回去将那颗种子埋到土里,但幸福的种子已被虫蚀空,失去了生命力。

  一个埋头耕耘,一个则沉迷于借助虚幻的神力,其结果就是奖勤罚懒。

  180、心灵先到达那个地方

  美国西部的一个小乡村,一位家境清贫的少年在15岁那年,写下了他气势不凡的《一生的志愿》:“要到尼罗河、亚马逊河和刚果河探险;要登上珠穆朗玛峰、乞力马扎罗山和麦金利峰;驾驭大象、骆驼、鸵鸟和野马;探访马可?波罗和亚力山大一世走过的道路,主演一部《人猿泰山》那样的电影;驾驶飞行器起飞降落;读完莎士比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谱一部乐曲;写一本书;拥有一项发明专利;给非常的孩子筹集100万美元捐款……”

  他洋洋洒洒地一口气列举了127项人生的宏伟志愿。不要说实现它们,就是看一看,就足够让人望而生畏了。

  少年的心却被他那庞大的《一生的志愿》鼓荡得风帆劲起,他的全部心思都已被那《一生的志愿》紧紧地牵引着,并让他从此开始了将梦想转为现实的漫漫征程,一路风霜雪雨,硬是把一个个近乎空想的夙愿,变成了一个个活生生的现实,他也因此一次次地品味到了搏击与成功的喜悦。44年后,他终于实现了《一生的志愿》中的106个愿望……

  他就是上个世纪著名的探险家约翰?戈达德。

  当有人惊讶地追问他是凭借着怎样的力量,让他把那许多注定的“不可能”都踩在了脚下,他微笑着如此回答:“很简单,我只是让心灵先到达那个地方,随后,周身就有了一股神奇的力量,接下来,就只需沿着心灵的召唤前进了。”181、乔治的办法

  乔治起先不过是英国一家手工作坊的小业主,按照马克思资本积累原理,完全有可能转化为大资本家。但是很不幸,一场经济危机使他陷入困境,产品卖不出去奖金周转不开,物价暴涨,他面临破产的威胁。友人劝他赶快裁员,以减轻负担。乔治思考良久,准备采用友人的建议。

  消息不知怎么传到了老乔治的耳里。第二天清晨,老乔治来到办公室,勒令他收回成命。乔治不服,老乔治便现场解除了乔治的职务。中午,老乔治走进了工人的餐厅,看见大家一脸憔悴、苍白,碗里是清水煮的青菜和几片豆腐。老乔治立刻从街上的小餐馆花三英镑买回两碗红烧肉,端进餐厅,哽咽着说:“兄弟们,我对不起你们,乔治没有把厂子管理好,连带你们受苦了。现在,我已解除了他的职务,并且从今以后,每天中午我和你们一道吃饭——当然,价值三英镑的红烧肉必不可少!”工人们欢呼起来。

  那时候,三英镑是个不小的数目——可以供老乔治夫妇一天的基本生活。

  每天三英镑,所带来的效益却是无法计算的。因为工人们心存感激,便拼命干活,努力降低成本,竟然使这个手工作坊慢慢度过难关,以至发展壮大,最终成为全英一家著名的电器公司,拥有资产超千万。

  182、主动退半步

  本地举行科局级干部公开竞争招选,在市总工会做办事员的二弟报名参加,竞争文化局副局长的岗位。笔试成绩揭晓,他以第一名的成绩顺利进入面试。

  面试前一天,天气骤然降温,二弟到乡下办事,晚上回家后就发烧至39℃!一家人忙送他去看急诊……天亮时,二弟的烧退了,但头晕、鼻塞、扁桃体发炎,上唇烧出两个蚕豆大的血痂。家人都劝他别去面试了,可二弟坚持要去,只好让他戴着口罩,由我陪着去。

  面试出来,他仍用口罩捂着嘴巴,让我赶快送他继续去挂水。把二弟安顿好,我便打车回到面试点等候看成绩。等了很久,见到一群人从里面出来,边走边谈论着一些考生的情况,估计是评委们。其中一位说:“那个有病的考生还挺会关心人的,虽然回答不太好,但我给了不低的分数。”另一位笑着说:“关爱他人是做人的美德,也是做官的官德,不瞒你说,我也是……”又等了很长时间,成绩榜终于贴出来了,二弟夺得第一名!

  把好消息告诉二弟的同时,我顺便说了在面试点听到的情况。二弟告诉我,他进面试室后,主动声明自己是重感冒,要将椅子退后半步答题。主考官不同意,说会影响记录和答题。于是,他便请评委们将椅子向后移一步……

  对别人细微的关怀,折射出感人的品德,这常常是被人接纳、受人赏识的切入口,信乎!

  183、信任的温暖

  为采访一个在原始森林失踪5天后生还的男孩,在福建三明市出差的我雇了一辆摩托车,在暮色中紧急进山。骑车的师傅相貌凶恶,但为了抢新闻,我只好冒险坐上他的车后座,双手捂着手提包,里边是手机、相机,还有几千元现金等。

  异乡的盘山公路比我预想的更险峻荒凉,只有车灯可以为我壮胆,路的左边是万丈深渊,我不停地说:慢一点没关系,到时车费多算一点。骑车的人则大声应道:不会出事的,我吃这碗饭已经6年了。

  我感到冷,后悔刚才匆忙上车,忘了从宾馆里多带一件冬衣。师傅似乎感觉到了,说要停下来脱件衣服给我穿,我赶紧谢绝,怕他趁半途停车,抢走我的东西,然后把我推进万丈深渊……

  山路仍一遍又一遍地盘旋,我开始怀疑是不是走错路了,他又大声吼道:没错的,难道怕我杀了你?“杀了你”三个字在山谷间毛骨悚然地回响。接着,骑车人又问,你冷吗?我没有正面回答,但仍然坚持说:不要停车。这时车速渐渐减慢,我看见他腾出一只手。我正感到纳闷,他外衣的一边已脱落下来。老天!他在表演“飞车脱衣”…… 然后,他责令我穿上,在飞车上。

  我哆哆嗦嗦地穿上他的羽绒服,一种带有异味的温暖让我莫名地想起一堆松枝点燃的火。“为什么双手不抱着我的腰?”我开始惭愧了,腾出双手抱住他的腰———一个像坏人的好心人的腰。

  到了目的地,这位师傅又跑上跑下为我找当地老乡,为我翻译……那么冷的天,他竟然满脸是汗。凌晨3点左右,他又把我安全送回宾馆。当我脱下他的衣服,还给他时,他有点腼腆地说:衣服很脏,让你不舒服了。

  虽说防人之心不可无,但回想一路上对他的不信任,我就感到脸上一阵发烧。人在旅途,很多时候,会看错人、表错情。可能只缘于自己身上带着一些所谓贵重的东西,而无端产生种种猜疑,也因此失去了另外一些更贵重的东西,比如,看不见唇间善意的微笑,只盯着人家唇后的牙齿,且自乱心神。而信任,是很多美好心情的最初。

  184、人生咸淡两由之

  1925年初秋,弘一法师(李叔同)因战事而滞留宁波,在夏沔尊先生住所小住数日。其间,弘一法师用餐时,享用的仅是一碗米饭、一道素菜和一杯白开水而已。夏先生看在眼里,实在于心不忍,便说:“一碟腌萝卜,你就不觉得太咸吗?”

  “咸有咸的滋味。”

  “不添茶叶,白开水就不嫌太淡吗?”

  “淡有淡的味道。”

  夏先生这样问,那是因为作为故交,他非常了解:昔日的李叔同是一个风流倜傥的才子,也曾过着安逸华贵、锦衣玉食的日子。后来,夏先生在《生活的艺术》一文中写道:在弘一法师的世界里,一切都好。白衲衣、破卷席和旧毛巾一样好,青菜、萝卜和白开水同样好。咸也好,淡也好,样样都好;能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咀嚼出它的全部滋味,能以欢愉的心观照出人生的本来面目,这种自在的心性,宛如一轮皓月,是何等空灵的境界。

  人间滋味,原本就是苦辣酸甜的融合;苦中有甜、甜中有苦,咸淡相依、甘苦共存;咸淡相宜时不多,咸淡不匀时不少;况且没有品尝过苦涩的滋味,又如何体味香甜的美妙?宋朝云门慧开禅师曾留下一首传诵千古的诗偈《日日是好日》: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常言道:景由心生,境由心造。如此,面对并不完美的人生,少一分挂碍,便多一分自在;少一分苛求,便多一分安详;而多一分宽容,自己便也多了一分转圜的余地。

  然而,咸淡两由之,并不是简单的随遇而安、不图进取。丰子恺先生曾评价弘一法师:当教员,是个好老师;做名士,是个真名士……做一样,像一样,就因为他做一切事都心无旁鹜、认真投入的缘故。试问,一个嫌苦怕咸、心存挂碍的人,能有如此修行吗?

  人生本如此,咸淡两由之。这也实在是一种生活的艺术。

  185、 转身

  一个探险家出发去北极,最后却到了南极。当别人问他为什么时,他说:“我带的是指南针,找不到北极。”问者说:“怎么可能呢?南极的对面不就是北极吗?转过身就可以了。”

  这个故事常被人用来说明一个道理:在生活中,我们一次次被撞得晕头转向、头破血流,就像去北极的探险家被指南针的针尖牵住了鼻子。而实际上,我们只要转过身去,便会柳暗花明。

  生活中常能看到,一个人成功后就鲜有成功;或一个渴望成功的人克隆别人的成功,往往以失败告终。原因之一,便是曾有的成功不让他们“转身”。探险家为什么如此迷信指南针,就因为过去太多的人靠指南针获得过成功。过去的成功往往被视为将来成功的方向。殊不知,环境变了、时间变了、挑战变了,等待实现的成功的方向也就变了。惯性使他们坚持与过去的成功相同的方向,并坚信那是正确的方向。哪怕一次次撞得晕头转向、头破血流也不会有转身的意识,不可避免地要重蹈那位探险家的覆辙。

  为什么会失败?就因为人们不转身;为什么不转身?就因为人们坚信自己面对着成功的方向;为什么如此迷信?就因为这个方向曾使人成功。所以,成功也是失败之母。

  186、发出你的声音

  这是一把破旧的小提琴,到处都是刮痕,拍卖师认为实在不值得他费神。但出于职业的原因,只好把它抓在手上,高声喊道:“朋友们,这是一把特别的小提琴,现在拍卖开始了,有谁要先开个价?”

  “十块,十块钱我买下来送给街头乞讨艺人。”一位年轻人充满揶揄地举起手。

  “我出二十,二十块钱我买下来送给我保姆的儿子弹着玩。”一位中年妇女也充满揶揄地举起手。

  拍卖师在询问有没有人加价。

  “且等一下,”一位白发灰白,胡须很长的老先生走到拍卖台旁,手里拿着琴弓。只见他轻轻地用宽大的衣襟掸了掸旧提琴上的灰,把松掉的弦拉紧,然后把琴弓熟练地搭到琴弦上,一曲美妙的《二泉映月》在拍卖厅缓缓响起。拍卖师随即浸入音乐的气氛中。音乐一止,他马上把琴和弓高高举过头顶,并严肃地说:“我为这把神奇的小提琴起个价。三千块人民币。”

  拍卖师一开价,马上有人出到五千人民币。在几次竞价后,最后以七千元成交。

  前后不到一刻钟,一把破损的小提琴经人一弹拉,价格便由二十块上升到七千块,可见,它的价值并非小提琴本身,而是它发出的美妙声音呀。

  187、爱你现在的工作

  纽约一家名为“人性之光”的行为研究中心做了一个调查,主题是:成功是需要的一个重要条件是什么。在调查表上有8个备选答案:积极的精神状态;丰富的常识;信念的容量;人际关系的和谐;一份自己喜欢的职业;经济的保障;理解人的能力;热爱自己的工作。他们同包括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内的125位成功人士进行了交流。在8个备选答案中,“热爱自己的工作”这一项成为106位成功人士的选择。这106位成功人士选择的理由和解释不尽相同,但大致意思是相同的。比尔?盖茨的解释颇具代表性,他说:“无论你现在的工作你喜不喜欢,但你必须热爱它,投入全身激情去做好它,因为这是一个人最初的起点,最走向未来的跳板。”

  188、一事无成

  我们都知道,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最著名的艺术家,他同时也是画家、雕刻家、建筑师、工程师、音乐家、哲学家和科学家,他的绘画风格影响了几个世纪。他的代表作品《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成为人类历史上最经典的作品。

  但是,还有一件事也许就很少有人知道了。在1519年,当时他正客居法国,他的生命走到了尽头。眼看着自己的时间不多了,自己有很多的理想不能实现了,他很痛苦地对身边的说,我的一生,不过是非功过利用白天来酣睡罢了,我一生一事无成。

  同样还有一位我们所熟知的荷兰杰出画家梵高,他给我们留下的《向日葵》,也是我们人类历史上的经典作品,他的许多作品在今天都是价值连城。但是,他在自己的最后时刻,一直为自己没有什么成就而痛苦。他甚至因为自己一直画不出他心中认为的杰出作品而烧掉了很多画作。他在最后时刻对自己的弟弟说,我很痛苦,我一生一事无成。

  就是这样两个为自己没有成就而痛苦,认为自己一事无成的人,几百年来一直影响着整个世界,成为全人类的自豪和骄傲。

  189、愿望与成功之间

  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了。一位名叫马维尔的记者去采访林肯,他们有这么一段对话。

  马维尔:据我所知,上两届总统都曾想过废除黑奴制,《解放黑奴宣言》也早在他们那个时期就已起草,可是他们都没拿起笔签署它。请问总统先生,他们是不是想把这一伟业留下来,给您去成就英名?

  林肯:可能有这个意思吧。不过,如果他们知道拿起笔需要的仅是一点勇气,我想他们一定非常懊丧。

  马维尔还没来得及问下去,林肯的马车就出发了,因此,他一直都没有弄明白林肯的这句话里到底是什么意思。直到1914年,林肯去世50年了,马维尔才在林肯致朋友的一封信中找到了答案。在信里,林肯谈到幼年的一段经历:

  我父亲在西雅图有一处农场,上面有许多石头。正因为如此,父亲才得以较低的价格买下它。有一天,母亲建议把上面的石头搬走。父亲说,如果可以搬走的话,主人就不会卖给我们了,它们是一座座小山头,都与大山连着。

  有一年,父亲去城里买马,母亲带我们在农场劳动。母亲说,让我们把这些碍事的东西搬走,好吗?

  于是我们开始挖一块块石头。不长时间,就把它们弄走了,因为它们并不是父亲想像的山头,而是一块块孤零零的石块,只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把它们晃动。

  林肯的信在末尾说,有些事情人们之所以不去做,只是他们认为不可能。而许多不可能,只存在于人的想像之中。

  190、民甘民忧入诗来

  “步履匆匆汗满肩,风吹背篓正冬天。高楼白领曾知否?十块砖头一角钱。”这首《背篓工人》,描写的是进城农民工的境况。近读《中华诗词》月刊,看到当今诗坛有一批作者,把笔触伸向弱势群体,写出的诗篇动人心弦。

  在诗人的笔下,饱蘸着弱势群体的辛劳与凄苦。请听《鹧鸪天?打工老者》:“小女辍学卖豆芽,打工老夫走天涯。日背砖块汗如雨,夜宿工棚霜似花。停饮酒,不喝茶,分分积攒寄娇娃。偶闲也作登楼望,万户千灯不是家。”对于这类人群,社会本该投入更多的关注,但有些城里人关注的不是他们,而是身边的宠物。有位诗作者,从媒体上看到东莞城宠物冬装走俏的消息,发出了这样的慨叹:“冷气深深东莞城,狗猫衣暖两三层。可怜风里打工仔,寒贱输它小畜牲。”大自然的冷气让打工仔身寒,一些人的冷漠更让打工仔心寒。

  弱势群体的疾苦,是需要作者用“心”去体察,才能感触到的。有一首《采桑子?夜市卖饭妇人》是这样写的:“星寒月冷愁心重。衣满冰霜,鬓满冰霜,难卜今宵胜往常。夜深街旷游人断,饭亦冰凉,菜亦冰凉。痴立锅旁好忧伤。”星寒月冷,夜深街旷,衣满冰霜,饭菜冰凉,这些可用肉眼感知,但“难卜今宵胜往常”,“痴立锅旁好忧伤”,却是作者用“心”体察到的。笔墨触及到人物心灵的深处,作品也就有了深深的感染力。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当今也有一大批公仆,时刻牵挂着弱势群体的寒暖。请听一位七品芝麻官的《静夜思》:“寒气袭人知夜深,长街邻舍寂无声。八七十万人民在,枕上灯关怎静心?”他走访特困户,又止不住潸然泪下:“一屋两人残,矮房无炊烟。入门徒四壁,怎不泪潸然?”191、上帝的困惑

  上帝造就了少数天之骄子,像屈原、林肯等,上帝认为这是自己造就的最满意的人了。可结果呢,他们生前与死后,都曾受到这样或那样的指责、谩骂和攻击。上帝很不理解,于是便到人间去私访。

  来到一所中学,就听一位老师在教导他的学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上帝忽然就想,既然天之骄子在人世间还这么不受欢迎,那么我就干脆造出一个十全十美的人来,再试试看。上帝于是造就了一个十全十美的人,连半点瑕疵都没有。上帝便把他派到人世,上帝很想听一下人们对他的评价。

  结果出人意料,十全十美的人同样遭受到一些人莫明其妙地攻击和诋毁。这是怎么回事?上帝便打发天使去调查原因。

  天使很快就回来了,向上帝并报说:“他的确一点过错、一点瑕疵也没有。某些家伙嫉妒得发狂,他们造谣、诬陷、谩骂、攻击,使用了各种卑鄙的手段。并借此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还有……”

  “别说了。”上帝生气地一挥手,制止天使再讲下去。

  “上帝,”天使忽然又嗫嚅着说,“就连您也莫明其妙地遭到一些人的诅咒呢。”

  “是吗?”上帝问,“为什么?我可是从来也不认识他们呀。”

  “可是他们认识你呀,”天使说,“这就是理由。”

  “人世间真古怪。”上帝自言自语说。

  魔鬼听见了他们的对话,嘿嘿地发出了几声冷笑。

  192、做你自己的上帝

  一日,我与上帝一同出行。

  路过一条河时,我看到水里有一个人在挣扎,我指着那个人问:“上帝,为什么你不去救那个人,难道他没有向你祈祷吗?”上帝回答:“不,他向我祈祷了两次,但我也救了他两次——第一次我让一根圆木从他身边漂过,他没有去抓。第二次我让一个人划着竹筏从他身边经过,他又不肯去抓那个人向他伸出的手。你让我怎样去救他,难道非得我亲手去把他拉上来?”我哑口无言。

  我们继续前行,又路过一座城市。我指着城里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问:“上帝,你为什么不帮那个人脱离贫困,难道他不是你的信徒?”上帝不答,只是指着一座豪宅里的主人说:“那个人是他的弟弟,他们的父亲死的时候,按我的旨意将遗产平分给兄弟二人。他自己好吃懒做,不肯上进,你让我怎么帮他?我对他不公平吗?”

  我猛然惊醒,我明白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机会很多,只是我们自己从不会去好好把握。

  我明白了:生活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只是我们自己从不会去好好珍惜,只会一味的抱怨。

  我明白了:我们就是我们自己灵魂的上帝,我们就是我们自己人生的上帝!

  193、思维的态度决定人生的高度

  一个人能否成功,就看他的态度了!成功人士与失败人士之间的差别是:成功人士始终用最积极的思考,最乐观的精神和最辉煌的经验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失败者刚好相反,他们的人生是受过去的种种失败与疑虑所引导和支配的。

  有些人总喜欢说,他们现在的境况是别人造成的。环境决定了他们的人生位置。这些人常说他们的情况无法改变。但是我,我们的境况不是周围环境造成的。说到底,如何看待人生,由我们自己决定。纳粹德国某集中营的一位幸存者维克托?弗兰克尔说过:"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们还有一种最后的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

  马尔比?D?巴布科克说:"最常见同时也代价最高昂的一个错误,就是认为成功依赖于某种天才,某种魔力,某些我们不具备的东西。"可是成功的要素其实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成功是正确思维的结果。一个人能飞多高,并非由人的其他因素,而是由他自己的态度所制约。

  我们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们的失败:

  ①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我们。

  ②我们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待我们。

  ③我们在一项刚开始时的态度决定了最后有多大的成功,这比任何其他因素都重要。

  ④人们在任何组织中地位越高,就越能找到最佳的态度。

  难怪有人说过,我们的环境--心理的、感情的、精神的--完全由我们的态度来创造。有了积极的思维并不能保证事事成功。积极思维肯定会改善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但并不能保证他凡事心想事成;可是,相反的态度则必败无疑,实行消极思维的人必不能成功。我从来没见过报消极态度的人能取得持续的成功。

  194、放下就是快乐

  有一个富翁背着许多金银财宝,到远处去寻找快乐。可是走过了千山万水,也未能寻找到快乐,于是他沮丧地坐在山道旁。一农夫背着一大捆柴草从山上走下来,富翁说:“我是个令人羡慕的富翁。请问,为何没有快乐呢?”

  农夫放下沉甸甸的柴草,舒心地揩着汗水:“快乐也很简单,放下就是快乐呀!”富翁顿时开悟;自己背负那么重的珠宝,老怕别人抢,总怕别人暗害,整日忧心忡忡,快乐从何而来?于是富翁将珠宝、钱财接济穷人,专做善事,慈悲为怀,这样滋润了他的心灵,他也尝到了快乐的味道。

  时下,人们成天名缰利索缠身,何有快乐?成天陷入你争我夺的境地,快乐从何而言?成天心事重重,阴霾不开,快乐又在哪里?成天小鸡肝肠,心胸如豆,无法开豁,快乐又何处去寻?

  因此,“放下就是快乐”是一味开心果,是一味解烦丹,是一道欢喜禅。只要你心无挂碍,什么都看得开、放得下,何愁没有快乐的春莺在啼鸣,何愁没有快乐的泉溪在歌唱,何愁没有快乐的鲜花在绽放!

  195、过桥

  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山洪暴发,洪水紧帖着独木桥流过,不时有浪花溅到桥面上。有好心人在两岸连起一条绳索,横空挂在独木桥上方。

  四个人来到岸边:一个盲人,一个聋哑人和两个健康人。他们都有急事要到对岸去。聋哑人不言不语,迈步上桥,摇摇晃晃中到了对岸。一个健康人引导着盲人,小心翼翼地安全过了桥。剩下一个健康人松了一口气,面对狂涌的河水,踏上了独木桥,却不幸中途滑落水中。

  人们感到奇怪:为什么盲人和聋哑人都能顺利过桥,而那个耳聪目明的健康人却落水了呢?

  聋哑人比画着表达自己的意思:我听不见河水汹涌的涛声,无形中少了许多顾虑,只要看准落脚点就行了。

  盲人说:我根本就不知道河水有多大。在这位好心大哥的指引下,一步也没有走错。

  活着的健康人说:我走在盲人的前面,既要看好脚下的路,又要不时提醒身后的盲人,全身十二分的精神都在独木桥和绳索上,哪里还有精力去考虑浪高涛急?

  人生之路,坎坷莫测,一步走错,后悔莫及。有些事情的成败并不在于身处环境的复杂与否,而只是自己内心的魔障在作怪。

  196、快乐的理由

  从前人们碰到一起,打招呼时说的是:“吃了吗?”

  后来路遇,改成了:“你好!”

  今天相逢,在相当一部分人口中,又变成:“活得快乐点儿!”

  由物质到精神,关怀的内容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然而,快乐的理由呢?

  甭管他们男人,我问过许多女同胞。相同的回答差不多都是:“享受生活呀。”不同的是她们有各自的源泉——

  一个老太太,已垂垂老到走路不能自如的境地,还坚持在景山公园的台阶上,一级一级地往上蹭。她脸上阳光灿烂:“这是我每天最快乐的事呀。”

  一个女友,整天忙碌在办公室,无非打印个文件,收收发发,很琐碎,往身后一看什么都留不下。可一到休息日,她就闲得忧郁,叨唠说:“工作能使我快乐。”

  一个操劳了一辈子的母亲,不穿金,不戴银,不吃补品,不当王母娘娘,每日依然辛苦不辍,笑呵呵回答儿女们的是:“全家平平安安呐,比什么都让我快乐。”

  一个下岗女工:“谁能给我一份工作,我可快乐死了。”

  一个小保姆:“主人家信任我,不见外,我就觉得快乐。”

  一个小女生:“哎呀呀,星期天早上能让我睡够了,最快乐!”

  至于我自己呢?每当坐在电脑前写作,心里就流淌出一条喜悦的大河,别人以为我整天点灯熬油的那么苦,玩什么命呢?殊不知,写作是灵魂的寄居所,是生命的泊进,这是我生命全天候中最快乐的时光。

  生活是世界上最难的一道题,复杂得永远解不清;可是生活又简单得像一颗透明的水滴,一首诗,一支歌,一朵小花,一片绿叶,一只小动物……就能让我们快乐得如同仙女一样飘起来,一直飘向天国。

  人心才是自然界最遥不可测的欲海,有了电视机,还想要电冰箱、洗衣机、手机、空调、汽车、房子、别墅……然而人心也是最容易满足的乖孩子,一句宽心的话,一张温暖的笑靥,一个会心的眼神,一声真诚的问候,一个良善的祝福……就是一根根棒棒糖一颗颗开心果,能一直香甜到我们的心里,使我们回到快乐的童年,小鸟一样“叽叽喳喳”唱个不够。

  史蒂文生说:“快乐并不是幸运的结果,它常常是一种德行,一种英勇的德行。”

  快乐起来的理由有万万千千,关键是要时时刻刻给自己,加油,鼓劲!

  197、快乐一生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小女孩走进一片草地,看见一只蝴蝶被荆棘弄伤了。她小心翼翼地为它拔掉刺,让它自由地飞向大自然。

  后来蝴蝶化作一位仙女模样显现出来,对小女孩说:“因为你很仁慈,请许个愿,我将让它实现。”

  小女孩想了想说:“我希望快乐。”

  于是仙女就弯下腰在她耳边悄悄细语一番,然后消失无踪。

  小女孩果然很快乐地度过了一生。

  小女孩年老时,邻人问她:“请告诉我们仙女到底说了什么?”

  快乐的老妇人笑着说:“仙女告诉我,我周围的每个人,都需要我的关怀。”接着老妇人又说:“因为我一生做事都考虑着别人,关怀着别人。所以,我一生都很快乐。”

  我也希望我快乐。

  所以,我告诉自己:我周围的每个人,都需要我关怀!

  198、欧美人的墓志铭

  在过去,有些身份的中国人死后有墓志铭,通常是刻在一块碑石上放进墓穴。但洋人的墓志铭就有所不同,第一,它是刻在墓碑上,人人可得而观之;第二,它不在乎身份,贵如总统、贱如大盗、平民百姓,墓碑上均刻上那么几句话,有些颇为幽默,有些则意味隽永,下面介绍各种类型的墓志铭———马克思的墓在英国伦敦的海德公园。笔者数年前曾往伦敦一游,他的墓碑上刻着“全世界工人团结起来。哲学家只不过以各种方式诠释世界,重要的是改变它。”刻的是马克思一以贯之的思想。

  美国总统杰弗逊生于1743年,笔者于上世纪末游历华盛顿时,曾往杰弗逊纪念堂一瞻。杰氏一生功业彪炳,曾任华盛顿之国务卿、亚当斯之副总统、弗吉尼亚州长、驻法大使,其本人又是出色的建筑师,而一生中最为杰出的角色则为美国独立宣言的作者。他逝世之前曾交代在墓志铭上只能提三次成就,不得多著一字,于是他的墓碑上写着:

  “此处安息杰弗逊。美国独立宣言的作者;弗吉尼亚州宗教自由法作者;弗吉尼亚大学创校人。”杰弗逊不提自己当过总统,只挑上面三项与自由有关的成就列出。美国到今天已有数十名总统,而能做到上面三项的,惟杰弗逊一人而已!

  也有些墓碑上的话是与死者完全无关的,如一个名叫邦妮派克的女人的墓碑上写着:“花儿更加芬芳,因为有了阳光和露水,世界更为光明,因为有像你,这样的人,邦妮派克。”读了这美丽的诗句,一定以为这里躺着一个纯真美丽的少女。善良的人可不要上当受骗,这里躺着的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贼婆娘,她与一个叫克莱的人合为雌雄大盗,在美国西南部抢劫加油站、餐厅和银行横行4年,杀12人,于1934年在路易斯安那州中伏身亡。他俩的故事,曾在1967年被拍成电影《我俩没有明天》。这一篇墓志铭,可谓不知所云。

  另一个美国历史上最出名的黑道人物卡彭(CAPONE),在芝加哥控制私酒,手下扮警察处决7名敌方党羽,震惊全国,后被手下出卖,坐了11年牢,出狱后死于梅毒。这个无恶不作的大魔头死后,墓碑上刻了一句话:“我主耶稣垂怜。”临死才想到要主耶稣大发慈悲,可惜为时已晚。

  一个叫罗素拉森的人,他的墓志铭则令人捧腹:“我有两个至爱———良驹和美女,我希望死后,将这身皮囊,制成女用马鞍,让我安息于两个至爱之间。”此君可谓做鬼也风流。

  一个叫做木头(WOOD)的人,他逝于1837年11月2日,墓碑上写着:“缅怀比沙阿木。里头是阿木,外面包着木,木里有木。外头的木是块好木,里头的木,就难说了。”

  还有一块墓碑这样写道:

  “我整的地如今是我的坟,朋友,做事千万要考虑清楚。”

  而有一则墓志铭,现已广为流传,它是这样写的:“路过的朋友记着,我曾和你一样,你也将与我一样,准备好跟我来吧!”它有各种变体在欧美墓园随处可见,寥寥数语却颇具深意。

  199、活在多种可能中

  1879年,宝洁公司研发了一种初步命名为“依芙玉”的新型肥皂。工人只要把产品原料置于搅拌器,搅拌棒不停地旋转搅拌,操作员依据肥皂浆的颜色、味道来判断浓度是否达到要求,然后就可以倒入肥皂铸模。原料冷却硬化后,就变成了块状肥皂,即可切割包装。

  有一天,操作员打开蒸气驱动的搅拌器后,忘了关掉机器就出去午餐。当他回来后,由于搅拌过久,香皂原料充满泡沫。经过现场主管鉴定,原料本身并没有受到破坏。一个月后,大量客户竟然在订单上指名要“飘浮香皂”。因为皂体里充满了气泡,故香皂得以浮在水面上,免去人们“海底捞月”之苦。

  这个意外事件引起了宝洁公司管理层的重视。公司修改了程序,专门生产“飘浮香皂”,这种产品后来风靡一时,成了宝洁公司发达的基石。千万别以为“依芙玉”是错的,而“飘浮香皂”是对的,但“依芙玉”的不当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作为一种可能,它占据了宝洁公司管理层的意识,阻止了另外的可能进入。这个例子说明,研制也好,计划也好,它只能是线性的、一维的,它只能从众多的可能中选择一种,而将其它的可能排遣出局。

  但这个世界不是一维的。每个人都是一个向所有可能开放的系统。一个深层次的矛盾就在这里:对人而言,一切皆有可能,但我们只能选择其中的一种作为立命的基石。如何选择就成了我们的人生之痛。为了减轻这份痛苦,许多“哲言”劝我们学会放弃。

  有了许多“飘浮香皂”这种意外事件,对我们当初的选择是一种修正。意外的惊喜实际表达了我们对所有可能的尊重,尽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只能在一种可能里继续我们的人生旅程。

  200、伟大的德性

  6月2日下午,一个上海初二女生因一门考试没及格而纵身从22楼跳下。据学校和家长说,这女生刚入团,情绪还挺好的,想不通她为什么要自尽。

  以我有限的阅读视线所及,在儿童节前后,几乎大小媒体都在以“让儿童快乐”、“期待幼苗长成大树”、“关心儿童睡眠”、“减少儿童作业”、“给儿童提供一个安全清净的环境”等专题形式,探讨对少年儿童应当关心的事,这些我都赞成。但是,一个平时表现很不错的女孩子,仅仅因为一门功课考差了就轻生,这就提醒人们:更紧迫的是对青少年的心理教育!

  “重视生命”,这应是青少年心理教育的核心。长期以来流行裴多菲的诗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似乎自由大于爱情,爱情大于生命,生命是最可以“抛弃”的。如果说在受压迫剥削的社会,对于多数没有人身自由的人而言,这首诗是真理的话,那么,在我们如今已经没有了政治压迫、已经有了普遍自由的社会里,人们依然把生命当作可以随心所欲地抛弃的东西,那就是一种极大的片面甚至荒谬。生命于人只有一次。人们为了创造,为了赢得幸福,为了取得美好未来,它是最最重要的前提。珍惜自己的和他人的生命,理应是我们每个人必须具有的意识。与生命相比,权力、财产、荣耀甚至爱情,均显得微不足道。

  没有一个人的一生会风平浪静。让青少年有一种不回避挫折、不害怕失败、不在乎失意、不沉沦失恋之类的心理意识,他们的未来会变得格外坚韧刚强。英国人培根说得好:“一切幸福都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逆境也决非没有希望。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忍。这后一种是较为伟大的德性。”